① 我国产的灭幼脲三号效果如何
灭幼脲三号与灭幼脲一号不同,它是我国研制的苯甲酰基类杀虫剂,凡简称灭幼脲者,多为此剂。商品剂型为25%灭幼脲三号悬浮剂,该剂有沉淀现象,出厂时间越长久沉淀越严重,因此,使用前要摇匀后再对水稀释,一般500~1000倍液可防治蔬菜鳞翅目害虫,其使用方法、作用性质与除虫脲相似。
② 灭铃脲与灭幼脲的区别
灭幼脲是1976年由江苏省激素研究所 和苏州大学首先合成一氯取代脲的类似物,成为灭幼脲Ⅲ号,与安阳林药厂(现为安阳市安林生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研究并投入生产。
灭幼脲是我国独创开发的产品。主要是胃毒及触杀作用,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使幼虫蜕皮,不能形成新表皮,虫体畸形而死亡。由于其高效、低毒及广谱的特点,可用于防治玉米、棉花、森林、水果和大豆上的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害虫,对天敌无害。
③ 灭幼脲是什么样杀菌剂
(1)英文通用名chlorbenzuron
(2)商品名称灭幼脲3号、抑丁保、抑皮素、卡敌乐、蛾雷、猎蛾、卡死特、抑脱赛、蛾杀灵、扑蛾丹等几十种名称。
(3)剂型15%烟雾剂,25%可湿性粉剂,20%、25%、50%悬浮剂。
(4)性质与作用灭幼脲是苯甲酰基类的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杀虫剂。不溶于水,易溶于丙酮等有机溶剂。遇碱和较强的酸易分解,常温下贮存较稳定。灭幼脲为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通过抑制昆虫体内几丁质的形成,导致鳞翅目幼虫不能正常蜕皮而死亡。具有胃毒兼触杀作用,其作用特点是只对蜕皮过程的虫态起作用,幼虫接触后,并不立即死亡,表现拒食、身体缩小,待发育到蜕皮阶段才致死,一般需经过2天后开始死亡,3~4天达到死亡高峰。成虫接触药液后,产卵减少,或不产卵,或所产卵不能孵化。残效期长达15~20天。
灭幼脲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虫广谱、残效期长,耐雨水冲刷,对人畜安全,对昆虫天敌、鸟类、鱼类、蜜蜂无害,无污染的特点,是无公害的环保药剂。
天达药业植保公司开发的25%天达灭幼脲3号对各种鳞翅目害虫和多种双翅目害虫,特别是抗性害虫,如金纹细蛾、菜青虫、棉铃虫、美洲斑潜蝇等有特效,尤其对桃小食心虫、梨小等食心虫的卵、杀伤率几乎达100%。对介壳虫、地蛆、蚊子幼虫等也有特效。适于防治果树、蔬菜、粮食、棉花等作物的各种鳞翅目、双翅目害虫的卵和幼虫,特别对卵和幼龄幼虫杀灭效果极佳。
(5)使用方法
①防治枣、苹果、梨等果树的舞毒蛾、刺蛾、苹果舟蛾、卷叶蛾等害虫,可在害虫卵孵化盛期和低龄幼虫期,喷布25%天达灭幼脲3号胶悬剂1500~2000倍+1000倍果树专用型“天达2116”药液,不但杀虫效果良好,而且可显著增强果树的抗病性,提高产量,改善果实品质。
②防治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可在成虫产卵初期,幼虫蛀果前,喷布25%天达灭幼脲3号胶悬剂800~1000倍+1000倍果树专用型“天达2116”药液,其防治效果超过桃小灵及50%对硫磷乳油1500倍液。
③防治棉铃虫、小菜蛾、菜青虫、潜叶蝇等抗性害虫,可在成虫产卵盛期至低龄幼虫期喷洒25%天达灭幼脲3号胶悬剂1000倍+600棉花或瓜茄果专用型“天达2116”药液。
④防治梨木虱、柑橘木虱等害虫,可在春、夏、秋各次新梢抽发季节,若虫发生盛期,喷布25%天达灭幼脲3号胶悬剂1500~2000倍+1000倍果树专用型“天达2116”药液。
(6)注意事项
①灭幼脲胶悬剂贮放时有沉积现象,使用时应摇匀后兑制。
②不要与碱性、强酸性农药混用,避免失效。
③施药3~4天才显出药效,不要施药后未立即见效,又重喷药,避免浪费和发生要害。
④ 灭幼脲是什么
商品名称:扑蛾丹、蛾杀灵、劲杀幼 化学名称:1-(邻氯苯甲酰基)-3-(4-氯苯基)脲 分子量:309.0 分子结构式:C14H10N2Cl2O2 熔点:190℃-194℃ 溶解度及稳定性:不溶于水,在丙酮中的溶解度为1g/100ml.在中性或弱酸性介质中稳定.但在碱性介质中水解
灭幼脲属苯甲酰脲类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为昆虫激素类农药。通过抑制昆虫表皮几丁质合成酶和尿核苷辅酶的活性,来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从而导致昆虫不能正常蜕皮而死亡。影响卵的呼吸代谢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DNA和蛋白质代谢,使卵内幼虫缺乏几丁质而不能孵化或孵化后随即死亡;在幼虫期施用,使害虫新表皮形成受阻,延缓发育,或缺乏硬度,不能正常蜕皮而导致死亡或形成畸形蛹死亡。对变态昆虫,特别是鳞翅目幼虫表现为很好的杀虫活性。
⑤ 灭幼脲类农药包括哪些
苯甲酰脲类:
灭幼脲、氟虫脲、 氟铃脲、氟苯脲氟啶脲、除虫脲、杀铃脲、氟碇脲、宝路
倍虫隆、噻嗪酮(扑虱灵、优乐得)、抑食肼(虫死净、米满)等
⑥ 樱花树有蚜虫使用灭幼脲是否有效
用你的手指或一对园艺剪刀来杀死蚜虫。你不仅仅能通过粉碎他们来减少侵扰,还能警告其他蚜虫远离。
⑦ 灭幼脲的概述
商品名称:扑蛾丹、蛾杀灵、劲杀幼
化学名称:1-(邻氯苯甲酰基)-3-(4-氯苯基)脲
溶解度及稳定性:不溶于水,在丙酮中的溶解度为1g/100ml.在中性或弱酸性介质中稳定.但在碱性介质中水解.
理化性质:品为白色结晶,熔点199℃~201℃,密度0. 74g/cm3,不溶于水,在lOOmL丙酮中能溶解lg,易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和吡啶等有机溶剂,遇碱和较强的酸易分解,常温下贮存稳定,对光热较稳定。
⑧ 除虫脲与灭幼脲一号是否为同一种药剂
除虫脲是最早发现和形成商品制剂的昆虫生长调节剂(又称昆虫几丁质合成酶抑制剂),国际上首先由荷兰杜发公司生产,商品名称敌灭灵,而后我国唐山化工研究所以自己的工艺流程生产出该药剂,称为灭幼脲一号,后由石家庄农药厂投产,产品正式称为除虫脲,因此,它们实际为同一种药剂,除虫脲属于苯甲酰基脲类,为特异性杀虫剂,以胃毒作用为主,兼有触杀性,幼虫取食后,该药剂可抑制害虫体内几丁质合成酶,致使新表皮形不成,不能完成蜕皮继续发育,导致死亡。由于主要在蜕皮期发生作用,形成死亡高峰,所以此类药剂为缓效型制剂,宜在幼虫孵化高峰期或幼龄虫期施用,以尽快达到生产上抑制虫口的要求。国产除虫脲20%悬浮剂1000~2000倍液,可用于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甘蓝夜蛾、斜纹夜蛾等鳞翅目害虫,持效期较长。该类药剂对人畜安全(高等动物体内无几丁质合成酶),对益虫及天敌无伤害,因此是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理想药剂。
⑨ 灭幼脲类会烧叶吗
用量在安全范围内,不会产生烧叶的现象。
首先,我给你介绍下灭幼脲的作用机理——
灭幼脲属苯甲酰脲类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为昆虫激素类农药。通过抑制昆虫表皮几丁质合成酶和尿核苷辅酶的活性,来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从而导致昆虫不能正常蜕皮而死亡。影响卵的呼吸代谢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DNA和蛋白质代谢,使卵内幼虫缺乏几丁质而不能孵化或孵化后随即死亡;在幼虫期施用,使害虫新表皮形成受阻,延缓发育,或缺乏硬度,不能正常蜕皮而导致死亡或形成畸形蛹死亡。对变态昆虫,特别是鳞翅目幼虫表现为很好的杀虫活性。
灭幼脲类农药的正确使用
1、防治期,抓住一个“幼”字 在昆虫初龄幼虫期用药效果最好,虫龄越大,食药致死量越大,防效越差。因此,防治金蚊细蛾的最佳用药期是越冬成虫和一代成虫盛发期至一二代幼虫孵化期,等到潜叶蝇、卷叶虫、食心虫等进入叶片、钻入果内或形成包被后再喷药,效果就差了,等到世代交叉时防治更难,要“药等虫吃”,不要“见虫用药”
2、喷药,突出一个“匀”字 灭幼脲类杀虫剂的杀虫机理是抑制昆虫表皮的几丁质合成,使害虫幼虫吃药后,不能形成新表皮,脱不下皮而死亡。其主要是胃毒作用,亦能侵入昆虫和卵的表皮发生作用,但无内吸作用。因此,必须让虫子吃了才有效。金蚊细蛾的卵产在叶背面,初龄幼虫从叶背面咬小口潜入叶内危害。若喷药不能喷到叶背面,防效就很差。在防效上,杀铃饱脲杀卵作用比灭幼脲3号更好。在植物叶背面喷药,金蚊细蛾新产的卵会死,未孵化的卵也会死,所以喷药必须强调一个“匀”字。
3、浓度,强调一个“准”字 灭幼脲虽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杀虫剂,但该药剂不溶于水,在绝大多数有机溶剂里溶解度极低,很难加工成乳油或超低量油剂。目前,市场上的灭幼脲和杀铃脲多是悬浮剂,使用时应先摇匀瓶内药,先用少量水稀释后,再加水至需要浓度,搅匀后喷用。喷药浓度过高及雾滴过大,对害虫会有驱避作用,对25%灭幼脲悬浮剂来说,一般喷1500倍液较好。
4、混用,禁忌一个“碱”字 灭幼脲类药剂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和一般酸性或中性药剂随混随用,药效不降低。灭幼脲类药剂在与其他药剂混用时,有的药剂会使灭幼脲对害虫产生交互抗性,有的药剂能使它产生负抗性,植物性增效剂有使它增效、抑制抗性的作用。灭幼脲药剂中加入300倍尿素液,会使雾滴变细小,使药剂挥发率降低25%-33%。
5、复配剂,谨防一个“骗”字 由于灭幼脲类药剂不是速效性杀虫剂,触杀作用差,无内吸作用,施药后3-5天内,药效才逐渐增大明显,有些果农误认为药效不好。有些农药厂家把灭幼脲和速效杀虫剂混配,失去了应用灭幼脲类药剂的意义,这类复合剂的欺骗性较大,应引起关注,以免上当。
6、安全,灭幼脲第一 灭幼脲3号,已定名为灭幼脲悬浮剂,它的毒性(大鼠急性经口)ld50>40000毫克/公斤、除虫脲为3640毫克/公斤、卡死克(氟虫脲)为3000毫克/公斤、抑太保为1763-3013毫克/公斤,除虫脲、卡死克、抑太保的毒性分别比灭幼脲高7.62倍、12.33倍、12.28-21.69倍。美国氰氨公司要求,果品、蔬菜采收前70天不得使用卡死克,所以从目前常用的低毒脲类药剂来看,以灭幼脲悬浮剂毒性最低,而且灭幼脲在环境中能降解,在人体内不积累,对哺乳动物、鸟类、鱼类及蜜蜂无毒害,药效期长达30天以上,耐雨水冲刷,所以从人和环境安全、生产绿化食品要求出发,灭幼脲是最佳选择。
7、禁忌 所有灭幼脲类农药,对虾、蟹等甲壳动物和蚕的生长发育有害。
⑩ 灭幼脲三号都能治什么啊
灭幼脲是一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属特异性杀虫剂。害虫取食或接触药剂后,抑制表皮几丁质的合成,使幼虫不能正常蜕皮而死亡。主要是胃毒作用,也有一定的触杀作用,但无内吸性。对鳞翅目和双翅目幼虫有特效,不杀成虫,但能使成虫不育,卵不能正常孵化。毒性低,对人、畜和植物安全,对天敌杀伤小,药效较慢,2~3天后才能显示杀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