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城市规划红线有时间限制
城市规划市可以修改道路红线的。原来经过你家的房子行不通,可以改变道路红线绕过你家的房子。城市总不能不修路吧。至于你说的危旧房改造,一般要有一个开发商看好这片土地,经过谈判和计算,认为有利可图,才有可能改造。但首要前提是土地有政府回收再重新出让。如果业主拒绝出让土地使用权,政府也没办法。
B. 规划图与规划红线图有什么区别
一、先有规划红线图,后有规划图。二、规划红线图是规定建设项目用地的东、南、西、北外边界,规划图是规划建设项目(小区)的建筑容积、建筑面积、建筑风格、小区道路、景观布局、配套设施等方面。
C. 国家规划红线规范是否可以无期限的
国家的规定会根据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需要会做出适时的调整。
D. 哪些法规对用地红线和建筑红线有什么具体的规定
1.道路红线是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
具体点说就是道路红线内包括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
人行道,是道路的两侧最外边的线。
2.用地红线是用地范围的规划控制线。例如一个居住区的用地红线,就是这个居住区的最外边界线,居住区内的建筑和绿化以及道路只能在用地红线内进行设计。
3.建筑红线一般称为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地位置的控制线。说白了,就是建筑物与地面接触的范围线。有的建筑离开地面的建筑是可以超出建筑红线的,这是根据各个地方的要求不同来设置的。
4.绿化线就是绿化位置的控制线。意思如上。
这些控制线的退线要求,是各个地方有不同的规定,为了说明白,举个例子吧:我有一块矩形(长方形)的地,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50米,地块的北侧临近城市干道,假如城市干道的宽度是50米,路两侧要求建筑后天20米,那么我这个地块北侧的建筑红线就要从用地红线向内(南)侧退出20米才可以有建筑。如果地块的东侧和西侧也都是居住区,一般的要求东、西侧建筑后退是6米或10米,南侧不临近路的话,也是建筑后退6米或10米。拿后退6米举例,我这个地块的建筑红线就是:东西长200-6-6=188米,南北宽150-20-6=124米。
道路红线,是规划的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边界线。
见《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2.0.7条
城市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 第112号《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第二条
http://ke..com/view/435812.htm
用地红线(建筑),是各类建筑工程项目用地的使用权属范围的边界线。
见《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2.0.8条
建筑控制线,是有关法规或详细规划确定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基底位置不得超出的界线。
见《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2.0.9条
1.绿线、红线虽然分属不同的用地,但都用于表示用地的界限。既然是界限,就不会出现交叉的现象。同时,各种用地之间存在相邻的可能,而用地相邻则界限重合。
例如城市道路两侧有城市专用绿地,则道路红线与绿线重合。这种情况下,绿线范围内都是绿地,而由于绿线与道路红线重合,也就是从红线后退就是绿地,而不存在“绿线从红线开始退”。
2.建筑用地如果与道路用地紧邻,则建筑用地红线与道路红线重合;
如建筑用地如果与道路用地之间有城市绿地,则建筑红线与绿线重合。
所以,建筑红线不一定在绿线之后。
3.前面说了,建筑用地红线有可能与道路红线重合。而在建筑用地红线内有时会划定建筑控制线,在建筑设计时,建筑不仅不得超出红线,而且不得超出建筑控制线。而后退红线的距离,由城市规划部门控制,在“用地规划设计条件”中予以明确。
E. 规划局红线划出是什么意思
规划红线分为——道路红线: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反映了道路红线宽度,它的组成包括:通行机动车或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所需的道路宽度;敷设地下、地上工程管线和城市公用设施所需增加的宽度;种植行道树所需的宽度。任何建筑物、构筑物不得越过道路红线。根据城市景观的要求,沿街建筑物可以从道路红线外侧退后建设。 建筑红线: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又称建筑控制线。 考虑管线、绿化、停车和出让交通以及未来道路拓宽等需要,建筑红线一般应退让道路红线。
F. 宅基地红线图有效期是多久
集体建设用地批准书的有效期一般为两年,如两年内房屋未建成,不能通过国土资源部门的竣工验收,国土资源部门不会颁发集体土地使用证。
G. 规划红线的基本含义
是宏观规划用地范围的标志线。 用地红线与建筑红线的关系是什么
H. 什么是城市规划红线、蓝线
红线有很多种,包括建筑红线、道路红线和建筑控制线。
建筑红线:也称“建筑控制线”,指城市规划管理中,控制城市道路两侧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任何临街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得超过建筑红线。又细分为道路红线和建筑控制线。
道路红线:是指规划的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边界线。它的组成包括:通行机动车或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所需的道路宽度;敷设地下、地上工程管线和城市公用设施所需增加的宽度;种植行道树所需的宽度。
建筑控制线:是指有关法规或详细规划确定的建筑物、构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有的也把建筑控制线直接称为建筑红线,或称用地红线)。
蓝线较简单,是指水域保护区,包括河道水体的宽度、两侧绿化带以及清淤路。
I. 规划红线和建筑红线和围墙线有什么区别求高手解答。
1、它们的规划范围不同
规划红线和建筑红线定义相同,围墙线指沿着墙所用的规划用线。
2、它们所表示的颜色不同
建筑红线和规划用线为红色线,围墙线是黑色线
3、它们所用线的种类不同
建筑红线和规划用线是单点单划线,围墙线为虚线。
建筑红线、建筑控制线
建筑红线,也称“建筑控制线”,指城市规划管理中,控制城市道路两侧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也是建筑物的外立面所不能超出的界线。任何临街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得超过建筑红线。
规划红线又称为建筑红线
红线一般是指各种用地的边界线。有时也把确定沿街建筑位置的一条建筑线谓之红线,即建筑红线。
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反映了道路红线宽度,它的组成包括:通行机动车或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所需的道路宽度;敷设地下、地上工程管线和城市公用设施所需增加的宽度。
围墙线:围墙线是根据设计需要绘制的,不受规划条件限制,合理就行。
(9)规划红线有效期扩展阅读:
其中道路红线指的是城市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设计,而人行道的设计指的是道路两侧中最外边的线。对于建筑红线,在特殊的情况下允许建筑物的上端超过建筑红线所规定的范围,建成一个类似倒锥型的建筑,只是其下的部分一定要严格控制在红线的范围内。
用地红线和建筑红线两者的红线的距离也是有要求的,在0到50m之间的都有,这个需要根据城市规划局在用地性质、相邻用地状况、建筑高度、相邻道路宽度等一些因素上,再根据的具体技术要求而定,有时候100m宽有50m作为城市绿化预留用地都是有可能性的。
红线图上,现场是看不到的。不过退界线就一目了然:小区的围墙就是退界线。
城市紫线
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
黑线
市政公用设施规划控制黑线:规划用于界定市政公用设施用地范围的控制线。黑线导控的核心是控制各类市政公用设施、地面输送管廊的用地范围,以保证各类设施的正常运行。
城市黄线
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
城市蓝线
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
城市绿线
城市各类绿地范围控制线。它应该包括城市规划区内一切已经建成的绿地、已经规划但未建设的绿地、以前没有规划但拟在规划修编时新增加的绿地等。包括城市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绿地、风景林地3大类。
J. 规划用地红线的相关规定
用地红线和建筑控制线不是一回事,个别构件可以伸出红线,相关规定见: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4.2 建筑突出物
4.2.1 建筑物及附属设施不得突出道路红线和用地红线建造,不得突出的建筑突出物为:
——地下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结构挡土桩、挡土墙、地下室、地下室底板及其基础、化粪池等;
——地上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台阶、坡道、花池、围墙、平台、散水明沟、地下室进排风口、地下室出入口、集水井、采光井等;
——除基地内连接城市的管线、隧道、天桥等市政公共设施外的其他设施。
4.2.2 经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允许突出道路红线的建筑突出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有人行道的路面上空:
1)2.50m以上允许突出建筑构件:凸窗、窗扇、窗罩、空调机位,突出的深度不应大于0.50m;
2)2.50m以上允许突出活动遮阳,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度减1m,并不应大于3m;
3)3m以上允许突出雨篷、挑檐,突出的深度不应大于2m;
4)5m以上允许突出雨篷、挑檐,突出的深度不宜大于3m。
2 在无人行道的路面上空:4m以上允许突出建筑构件:窗罩,空调机位,突出深度不应大于0.50m。
3 建筑突出物与建筑本身应有牢固的结合。
4 建筑物和建筑突出物均不得向道路上空直接排泄雨水、空调冷凝水及从其他设施排出的废水。
4.2.3 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用地红线范围内另行划定建筑控制线时,建筑物的基底不应超出建筑控制线,突出建筑控制线的建筑突出物和附属设施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的要求。
4.2.4 属于公益上有需要而不影响交通及消防安全的建筑物、构筑物,包括公共电话亭、公共交通候车亭、治安岗等公共设施及临时性建筑物和构筑物,经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可突人道路红线建造。
4.2.5 骑楼、过街楼和沿道路红线的悬挑建筑建造不应影响交通及消防的安全;在有顶盖的公共空间下不应设置直接排气的空调机、排气扇等设施或排出有害气体的通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