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专利知识 > 罗马条约的期限是

罗马条约的期限是

发布时间:2021-08-10 22:39:33

❶ 罗马条约是何时签订的

利益驱使下的结盟

——西欧六国签订《罗马条约》早在14世纪初,欧洲就有人提出建立统一的欧洲国家的设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政治家们又提出建立“泛欧联盟”、“欧洲联邦”、“欧洲合众国”的主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都只不过是一种理想,无法实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各国迅速衰落,面临着前苏联的威胁,以及美国的政治经济控制。英国首相丘吉尔描述道:“在欧洲的广大地区内,大批痛苦饥饿、忧心忡忡、心神不定的人们,正凝视着他们城市的家庭废墟,并在黑暗的地平线上,搜索任何新的临头大难、专制政治或者再一次恐怖的征兆。”任何一个西欧国家,单凭自己的力量都难以振兴欧洲,政治家们再次提出欧洲联合的话题。

1946年9月,丘吉尔在苏黎世发表演说,倡议建立“欧洲合众国”。1950年3月,西德总理阿登纳呼吁建立德国和法国之间的联盟,他主张这一联盟可以从关税和经济入手,使两国逐步结合。1950年5月9日,法国外交部长舒曼提出一项建议,将法德两国的煤钢工业联合起来,置于共同管理之下。

美国对舒曼的建议积极支持,认为是西欧一体化的一个重要发展。阿登纳当天也对此给予很高评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都表示欢迎和支持。6月,法、西德、意、荷、比、卢6国在巴黎举行谈判,经过10个月的磋商,1951年4月18日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条约规定,六国取消煤钢贸易的关税和各种限制,建立统一的共同市场。

1952年,煤钢共同体建立高级行署、共同议会、部长理事会、法院等超国家机构,协调成员国的煤钢生产和贸易,以及对外关系。这一共同体的建立,推动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为西欧的联合奠定了基础。

煤钢共同体国家曾试图建立西欧政治和军事的联盟,但没有获得成功。这使西欧的政治家们认识到,建立政治联盟的时机尚未成熟,应该在经济联盟上多做文章。

1953年,荷兰外交大臣拜恩建议,煤钢共同体六国建立广泛的经济联盟,将六国的整个国民经济置于联盟的管理之下。1955年4月,拜恩再次提出这一计划,并与比利时、卢森堡两国进行磋商,三国于5月份联合向煤钢共同体倡议,建立更广泛的共同市场。

1955年6月,煤钢共同体六国外长在意大利墨西拿举行会议,讨论荷、比、卢三国的建议。六国同意建立欧洲共同市场,并成立由各国政府代表和专家组成的委员会,负责筹备工作。

筹备委员会在比利时外交大臣斯巴克领导下,起草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计划,1956年4月提交各国政府。5月份,六国外长会议通过该计划,随后就具体问题进行谈判,拟定条约。

1957年3月25日,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在罗马正式签订《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合称《罗马条约》。经六国议会批准,《罗马条约》于1958年1月1日生效,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诞生。

❷ 什么是罗马条约啊高手 :::::::::>:>:>

1957年3月25日, 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的政府首脑和外长在罗马签署 《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后来人们把这两个条约统称为《罗马条约》,同年7月19日到12月4日,6国议会先后批准了《罗马条约》,条约于1958年1月1日生效,该条约的生效标志着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

❸ 名词解释:罗马条约

1957年3月25日, 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的政府首脑和外长在罗马签署《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后来人们把这两个条约统称为《罗马条约》,同年7月19日到12月4日,6国议会先后批准了《罗马条约》,条约于1958年1月1日生效,该条约的生效标志着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

《罗马条约》共有6大部分248条;,并附有11份议定书和3个专约,以及若干清单。《罗马条约》 在序言中开宗明义的强调它的目的是:消除分裂欧洲的各种障碍,加强各成员国经济的联结,保证它们的协调发展,在欧洲各国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盟的基础等。与一般国际条约不同,《罗马条约》是元期限的,而且没有规定退出条约的程序,却有欢迎其他欧洲国家参加共同体的条款。这表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倡导者要把6 国共同体看作是一个更加广泛的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基础和起点。

《罗马条约》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其中心内容是建立关税同盟和农业共同市场,要求逐步协调经济和社会政策,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通,关于工业品关税同盟,条约规定在12年过渡时期内分三个阶段,逐步取消成员国的现有一切关税和贸易限制。

《条约》规定了对一些特殊商品允许采取例外措施,制定了保护条款,同意对发生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成员国,可以对第三国,甚至在较小程度上对成员国实行贸易限制,或者对那些有经济困难的部门或地区实施保护措施。关于农业共同市场,《条约》规定共同市场应扩大到农业和农产品的贸易,但对共同农业政策,只是规定了一些原则)要求在过渡时期结束前制定这项政策。至于具体细则规走在条约实施后两年内再草拟。《条约》还规走:在过渡时期结束前应实现人员:劳动和资本的自由流通。此外,对运输政策、贸易政策、经济发展趋势政策、国际收支政策的接近和一致,对国内税率:竞争规则、财政收入等也作了规定。

在社会政策方面,《条约)要求各成员国之间在社会问题上密切合作。决定设立欧洲社会基金,作为欧同体的社会政策的了部分,旨在改进共同体内工人就业的机会和帮助工人流动。《条约》还决定设立欧洲投资银行,其主要任务是促进萧条地区的经济和促进工业企业的现代化和改造,以及对单独一国不易举办的新工业企业提供资金。《罗马条约》与一般只规定参加国的权利和义务的国际条约不一样,它规定建立一个拥有一定独立权力的缔约国联合组成的共同体,设置了一套具有一定权限的共同体机构,这套机构是实现条约规定的目标和各项政策措施的组织保证,也提供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所特有的政治发展的可能性。《罗马条约》确定的共同体主要机构有:部长理事会、执行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法院。条约还规定设置一系列附属机构和专门

❹ 罗马条约的期限

《罗马条约》,正式官方名称为《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Treaty establishing the 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TEEC),于1958年1月1日生效,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EEC)。本条约于1957年3月25日由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卢森堡、荷兰及西德签署通过。1993年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将本条约的名称删去“经济”二字,改为《建立欧洲共同体条约》;随后,2009年的里斯本条约将本条约重新打包成为《欧洲联盟运作条约》。

❺ 《罗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罗马条约》的主要内容
1957年3月25日, 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的政府首脑和外长在罗马签署《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后来人们把这两个条约统称为《罗马条约》,同年7月19日到12月4日,6国议会先后批准了《罗马条约》,条约于1958年1月1日生效,该条约的生效标志着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

《罗马条约》共有6大部分248条;,并附有11份议定书和3个专约,以及若干清单。《罗马条约》 在序言中开宗明义的强调它的目的是:消除分裂欧洲的各种障碍,加强各成员国经济的联结,保证它们的协调发展,在欧洲各国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盟的基础等。与一般国际条约不同,《罗马条约》是元期限的,而且没有规定退出条约的程序,却有欢迎其他欧洲国家参加共同体的条款。这表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倡导者要把6 国共同体看作是一个更加广泛的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基础和起点。

《罗马条约》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其中心内容是建立关税同盟和农业共同市场,要求逐步协调经济和社会政策,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通,关于工业品关税同盟,条约规定在12年过渡时期内分三个阶段,逐步取消成员国的现有一切关税和贸易限制。

《条约》规定了对一些特殊商品允许采取例外措施,制定了保护条款,同意对发生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成员国,可以对第三国,甚至在较小程度上对成员国实行贸易限制,或者对那些有经济困难的部门或地区实施保护措施。关于农业共同市场,《条约》规定共同市场应扩大到农业和农产品的贸易,但对共同农业政策,只是规定了一些原则)要求在过渡时期结束前制定这项政策。至于具体细则规走在条约实施后两年内再草拟。《条约》还规走:在过渡时期结束前应实现人员:劳动和资本的自由流通。此外,对运输政策、贸易政策、经济发展趋势政策、国际收支政策的接近和一致,对国内税率:竞争规则、财政收入等也作了规定。

在社会政策方面,《条约)要求各成员国之间在社会问题上密切合作。决定设立欧洲社会基金,作为欧同体的社会政策的了部分,旨在改进共同体内工人就业的机会和帮助工人流动。《条约》还决定设立欧洲投资银行,其主要任务是促进萧条地区的经济和促进工业企业的现代化和改造,以及对单独一国不易举办的新工业企业提供资金。《罗马条约》与一般只规定参加国的权利和义务的国际条约不一样,它规定建立一个拥有一定独立权力的缔约国联合组成的共同体,设置了一套具有一定权限的共同体机构,这套机构是实现条约规定的目标和各项政策措施的组织保证,也提供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所特有的政治发展的可能性。《罗马条约》确定的共同体主要机构有:部长理事会、执行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法院。条约还规定设置一系列附属机构和专门

❻ 罗马条约有哪些规定

《罗马条约》规定,共同体的目标是促进成员国经济活动的和谐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各成员国间发展密切的关系。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条约规定,在各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进出口关税和定量限制,废除阻止人员、劳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建立共同的农业政策、运输政策,建立对待第三方国家的共同关税率和贸易政策,建立保护竞争的制度。

根据条约规定,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分别建立机构,前者的机构有:部长理事会,是共同体的最高决策机构;执行委员会,是部长理事会的执行机构,负责日常工作;欧洲议会,是咨询和监督机构;欧洲法院,是仲裁机构。1967年,煤钢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的机构,与经济共同体机构合并为单一机构,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1961年,英国申请加入欧共体,随后爱尔兰、丹麦、挪威三国也申请加入。法国总统戴高乐认为,英国与美国的关系过于密切,英国加入欧共体会引来美国对欧共体的控制,因此否决了英国的申请。1967年英国再次申请加入欧共体,又被法国否决。1969年戴高乐下台,新任法国总统蓬皮杜决定不再阻止英国加入欧共体。1973年1月1日,英国、爱尔兰、丹麦三国正式加入欧共体。欧共体九国的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出口贸易额、外汇储备等,都超过美国,美国惊呼“遇到了梦想不到的挑战”。

此后,欧共体进一步扩大。1981年1月1日,欧共体接纳希腊为成员国;1986年1月1日,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正式加入欧共体;1995年1月1日,瑞典、挪威、芬兰加入欧共体。

1968年7月,欧共体成员国之间取消了工业品的关税和限额,实现工业品在共同体内自由流通,并建立对外的关税同盟。这比《罗马条约》规定的期限,提前了一年半。1969年,欧共体又实现共同的农业政策,并基本实现人员的自由流动。这些成就促进了各成员国经济的发展。

❼ 罗马条约的期限是多少年

~以下内容搬运自网络~

【罗马条约】

罗马条约(Treaty of Rome),1957年3月25日,在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基础上,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政府首脑和外长在罗马签署《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后来人们称这两条约为《罗马条约》。同年7月19日到12月4日,六国议会先后批准了,条约于1958年1月1日生效。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欧共体。这是欧洲一体化的重要步骤。

❽ 《罗马条约》的签订时间

1957年3月25日,在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基础上,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政府首脑和外长在罗马签署《欧洲经济合作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后来人们称这两条约为《罗马条约》。

❾ 罗马条约的条约内容

此外,条约还决定设立欧洲社会基金和欧洲投资银行,以便在共同体内提供工人就业的机会和促进工业企业的现代化与改造。
《罗马条约》还确定,共同体的主要机构有:部长理事会、执行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法院。条约还规定设置经济政策委员会、预算委员会、运输委员会、货币委员会等一系列附属机构和专门机构。 《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工业品关税同盟,这是欧洲一体化的基石,要求12年内执行完毕,一共分为四期。整个关税削减计划要求在1968年结束,建立关税同盟促进了共同体内部的贸易发展,加速了资本的集中和垄断,促进了经济增长,国际分工和生产的专业化,为共同体的共同财政预算体制提供了财源;实现共同体内部工业品、劳动力和资本的自由流通;规定成员国共同的农业政策,筹组农业共同市场;制订共同竞争规则,消除各种限制和歧视竞争的协定和制度,设置一整套具有一定权限的共同体机构等。

❿ 《罗马条约》讲的是什么

1958年1月1日,《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即《罗马条约》生效。最初有六个成员国,即法国、比利时、前西德、意大利、卢森堡、荷兰。1973年,英国、爱尔兰、丹麦加人。希腊于1981年、西班牙和葡萄牙于1986年加入。1995年,奥地利、挪威、瑞典三国加人欧盟。2004年又进一步东扩,现共有25个成员国。根据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第二编G条a的规定,“在整个条约中,‘欧洲经济共同体’改为欧洲共同体”。

阅读全文

与罗马条约的期限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创造丰盛传销2016 浏览:787
公共卫生服务年度工作报告 浏览:921
石狮城管投诉电话 浏览:538
武汉环保局投诉电话 浏览:87
伊成果个人资料 浏览:25
软件著作权可以赚钱吗 浏览:481
作业谁发明的名字 浏览:633
狮山工商局电话是多少 浏览:542
厦门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74
农民大爷发明秸秆炉 浏览:210
碘伏开口有效期 浏览:455
马鞍山二中卢大亮 浏览:583
建筑证书培训 浏览:62
马鞍山潘荣 浏览:523
2019年公需课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80
基本卫生公共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62
初中数学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30
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张力 浏览:369
荣玉证书 浏览:382
凌文马鞍山 浏览: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