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标:实际借款人借款时间比较长,但是网站如果按照实际借款时间发标很多投资人觉得时间太长不会投,所以拆成时间短的若干个标的。
期限错配:
时间拆标下的期限错配行为
这种情况涉及到拆标(包括金额拆标和时间拆标),期限错配风险主要是源于时间拆标,举个例子,将借款期限本应该为12个月的标的项目,拆分为两个6个月期限的项目错开来分别发行,然后用第2个标的募集的资金去支付第一个的到期本息;一年后,借款人到期还款,平台支付第二个标的到期本息。
短期标投长期项目
一些P2P平台会在其平台上发布多个不同起止时间、且期限较短的标的,以较好的流动性和高收益吸引投资者,同时,再将募集到的资金投入到长期借款项目之中,单个标的到期后,就依靠后一个未到期标的所募集的本金来偿还已到期标的的本息,依次轮回,直到实际长期借款项目到期,平台收回本息,偿还最后待还标的本息。
起始时间错配
即标的项目的募集时间与实际借款人借款时间不一致。比如,为保证资金到位,借款者本需要在3月份用钱,可是该项目的募集从当年1月份就已经开始了。期间两个月的空档期,投资者的资金处平台控制之下,其中就隐藏了资金挪用风险。
⑵ P2P就是资金池+期限错配吗
并不是,P2P理财抄是中介服袭务平台。
P2P网络借贷平台,是p2p借贷与网络借贷相结合的互联网金融(ITFIN)服务网站。p2p借贷是peer to peer lending的缩写,peer是个人的意思。
网络借贷指的是借贷过程中,资料与资金、合同、手续等全部通过网络实现,它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民间借贷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金融模式,这也是未来金融服务的发展趋势。
⑶ p2p期限错配是什么意思
期限错配两种情况短期标配期标起始间错配 于平台期限错配问题要考察标期限借款期回限否匹配像答些融资租赁项目般期限较借款期限较短存期限错配问题外平台借款集度较高平台面临账风险较旦现几笔违约增加平台跑路风
⑷ P2P投资理财,什么是拆标,期限错配
拆标玩法通常分为两种,拆金额和拆期限,拆金额就是将“大标”拆成“小标版”,比如一个1000万元的借款项权目,拆成10个100万元的借款标的;而拆时间,则是将“长时间”拆成“短时间”,比如一年期的标的拆成4期3个月的标的或者12期一个月的标的。
期限错配的玩法也分两种,短期标配长期标和起始时间错配。
短期标配长期标是将短期投资投入长期借款项目之中,用后面的投资者的钱归还已到期的投资者本金和利息;也就是发布多个不同起止时间、且期限较短的标的,以较好的流动性和高收益吸引投资者,同时,再将募集到的资金投入到长期借款项目之中,单个标的到期后,就依靠后一个未到期标的所募集的本金来偿还已到期标的的本息,依次轮回,直到实际长期借款项目到期,平台收回本息,偿还最后待还标的本息。
起始时间的错配,是现在募集未来几个月采用的钱。假设借款方本需10月份用钱,为了保障能到时资金到位,平台从8月份就开始募集这笔资金。期间两个月的空档期,投资者的资金处平台控制之下,其中就隐藏了资金挪用风险。
⑸ 你好 我投资一个线下p2p理财产品 现在到期不给对付 之前是期限错配了 说现在为了合规整改停止回款
这基本上是资金链断裂,本金被骗的可能性大,那种方式都是缓兵之计,拖延时间以利于平台快速逃跑,当务之急是立即报警,可能还有一线希望。
⑹ p2p期限配错是什么意思
这是资金池的三复条定义之一,这制三条分别是“对象错配”“期限错配”和“资金大小错配”,P2P平台如果错配了其中的一条,就等于形成了资金池,是非法的。
“期限错配”就是说,假如我代表P2P平台,有人需要借款,借款时间是半年,我发布一条信息说借款时间是一年,就会造成资金在我账户滞留了半年的时间,这就是“期限错配”,就形成了资金池
⑺ 什么叫期限错配,期限错配有什么风险
期限错配在金融行业中的表现是资金来源短期化、资金运用长期化,“短存长贷”。这种现象除了普遍存在于P2P行业中,也普遍存在于银行业。
期限错配在P2P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拆标”上,更准确的说是拆期限的标的。
拆期限指的是把长标拆成多个小标滚动发行。如一年期的融资项目,最后拆成4个3月期或12个1月期。P2P活期理财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极端的期限错配产品。
期限错配的动机
业内有些P2P平台为了满足投资人偏爱短期投资的喜好,往往将长期融资项目拆成短期,以达到实现快速融资的目的。比如一年期的标,拆成12个一个月的期标发出去。同时,平台也通过拆期限来提高平台的人气。
期限错配的弱点
期限的风险主要体现在流动性风险上。一旦“发新偿旧”其中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比如某一期,投资者减少了购买或退出理财产品),那么,就有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平台倒闭,投资人的钱拿不回来。另外,期限错配阶段过程中的借新还旧从本质上来说十分接近庞氏骗局。
⑻ P2P 网贷的资金池指的是什么如何判断平台是否有资金池
近期,P2P的“资金池”这一关键词非常的热门,所以我在经过一番了解后,也顺便谈谈自己的看法。由于这个话题相对来说比较敏感,因此首先声明本文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
1、首先说说“资金池”是什么意思?
“资金池”没有法律意义上定义的概念,在银监会的监管条例里面,出现过“资金池”方面禁止的,主要是针对银行理财“资金池”的限制,主要是指银行理财所对应的债权(信贷资产)需要一一对应,不能存在一个“资金池”来进行期限错配的盖帽游戏,也就是在借款期限长于理财期限的情况下,在理财到期时由资金池来接盘短的理财产品,再发行一个理财产品来接手资金池中的借款债权,这样会造成的问题是:如果借款项目是1年的到期一次性还款,那么借款即使出了问题,也能够用资金池来接,从而无从判断理财对应的借款到底违约风险有多大。
4、总结
由于国内买卖双方之间的信息更加不对称、法律法规不健全、相应的网络购物欺诈和质量问题,买方都很难找到弥补措施,支付宝当时推出”你来买,我来赔“这种模式,是需要多大的勇气,承担多大的潜在风险啊!但是正是由于支付宝介入了网络购物中的”赔付担保“环节,才把中国的网络购物给发展起来了,难道现在还有人来说淘宝支付宝的模式不是正宗的”网购“模式??
因此”资金池“和”平台担保“问题,如果更加深入地分析和回顾一下其容易引发问题的根源,其实里面是有一些常识逻辑的问题在里面。
⑼ p2p行业中资金池是什么意思
资金池,顾名思义,就是把资金汇集到一起,形成一个像蓄水池一样的储存资金的空间。
P2P行业资金池的作用在于覆盖坏账逾期,提供流动性,改善用户体验。
投资人偏好短期项目,而真实的借款项目期限又往往较长;借款项目的增长是没有规律的,而资金的增长相对平缓。为了平衡这两对矛盾,平台期望通过资金池来调配资金。
对于P2P平台来讲,判断资金池的标准就是资金流动是否先于信息流动。如果投资者资金先流入到平台指定的账户,然后再去匹配项目。这两个动作之间的时间差里,资金停留在平台账户上,资金池就形成了。
资金池的分类:
较小的短期资金池,一般形成于充值到帐沉淀过程(包括资金站岗)、投标未审核前、预计项目但并未确定前的募集。
一些平台主动运营的资金池表现主要为拆标、期限错配、发标方式转换。虚假标、自融等问题,都与这种类型的资金池息息相关。
资金池甚至成为一些平台非法集资、诈骗的渊薮。例如下面的各种操作方法:
1.直接伪造借款主体及项目做假标,融来的钱作为沉淀备付资金。
2.伪造借款额度,超额发标。
3.伪造借款期限,短标长发,借款人短期借用,但是平台发长期标,通过时间的错配占用资金。
4.通过人气的哄抬,利用排队站岗资金作为流动备付资金。
规避资金池风险:
资金池要良好运作的一个前提,是资金的安全要有保障,保证不会被挪用。同时投资人要有充足的信心,不会轻易挤兑。
监管环境要求P2P平台不得使用资金池模式,而是要采用资金托管。如果平台接触不到投资人的资金,卷款跑路的风险就小了,挪用不了投资人的资金,也不会造成亏空;实行资金与项目一对一,不搞错配,也就不会造成挤兑。
⑽ p2p理财中的期限错配是什么意思
期限错配分为两种情况,短期标配长期标和起始时间错配。 对于版平台期限错配问题,要考察标权的的期限和借款期限是否匹配,像有些融资租赁项目一般期限较长,而借款期限较短,存在期限错配的问题。此外,平台借款人的集中度如果较高,平台面临的还账风险较大,一旦出现几笔大的违约,会增加平台的跑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