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食品的保存期与保质期有何区别
食品的保质期指的是食品的最佳食用期,也就是在食品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保持食品的质量(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食品的所有标志(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卫生指标)都符合标签上或产品标准的规定。
食品的保存期则可以理解为有效期,也就是指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食品的最终食用期,超过此期后,食品的感官特性、理化指标、卫生指标都可能不在符合产品标准要求,甚至发霉、变质不能食用。
根据(食品标签通用标准)规定,在任何情况下,食品的生产日期都不能省略,而保质期、保存期可以任选或同时标出。
⑵ 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保质期指什么
食品保质期应是科学制定的,但有些厂商是随意的,或毛估估。对大多数食品卫生部没有强制性的保质期.但只要正规一点的厂是不敢乱定保质期,因为太长的保质期,可能食品在保质期内就已变质而使厂方受到处罚。保质期是一个人为的日期,细菌等有害物不会看着保质期生长繁殖。一般说来,食品存放越长,对人的危害性也随之增大,营养也随之下降。食品在保质期内存放的条件对食品的变质也起到很大的影响,如一块蛋糕被塑料纸包后,放在太阳暴晒下出售,很容易变质,而放在冰箱内出售,则能保质长一些时间。从法律上说,人在保质期内食用(应指折封后即食)而出现对人损害,可以要求赔偿,因消费者存放而超过保质期再食用是不能获得赔偿,从理论上说,超过保质的食品是不应该再食用。这可以说是一种惯用做法。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绝不可再销售,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是否绝对不能食用,法律没有规定,你根据上述的内容,自己判断
食品保质期有新规定
不久前,国家轻工业局对食品的保质期作出新的规定,其具体期限规定为:
奶粉:马口铁罐装为12个月;玻璃瓶装为9个月;500克塑料袋装为4个月;马口铁罐装甜炼乳为9个月;玻璃瓶装甜炼乳为3个月。
麦乳精:镀锡铁罐装为12个月;玻璃瓶装为9个月;塑料袋装为3个月。
糖果:第一、四季度生产的为3个月;第二、三季度生产的为2个月(梅雨季节生产的为1个月)。
罐类:鱼类、禽类罐头为24个月;水果、蔬菜罐头为15个月;易拉罐、玻璃瓶装果汁、蔬菜汁饮料为6个月。
饮料:果汁汽水、果味汽水、可乐汽水玻璃瓶装为3个月;罐装为6个月。
酒类:11-12度熟啤酒省优以上为4个月,普通为2个月;14度啤酒为3个月;10.5度熟啤酒为50天;葡萄酒、果酒为6个月;汽酒为3个月;瓶装黄酒暂定为3个月;露酒为6个月。
饼干:镀锡铁罐装为3个月;塑料袋装为2个月;散装为1个月。
其它:塑料袋装方便面为3个月;夹心巧克力为3个月;纯巧克力为6个月;油炸干果、番茄酱铁罐装、玻璃瓶装为12个月;酱油和食醋为6个月。
吃过期的食品对身体有害,但不是马上就不能吃。
而保存期和保质期是《食品卫生法》在试行期间和正式实施两个不同阶段卫生执法的法律依据。虽然正式实施后,应执行食品保质期的规定,但国家关于食品标签的标准,规定保质期为最佳食用期,保存期为推荐的最终食用期。众多历史原因造成了目前食品生产企业有的采用保质期,有的采用保存期的状况。
⑶ 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多少年
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第五十条 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
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3)食品相关保存期限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规定:
第五十四条 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经营者贮存散装食品,应当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第九十八条 进口商应当建立食品、食品添加剂进口和销售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食品添加剂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或者进口批号、保质期、境外出口商和购货者名称、地址及联系方式、交货日期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应当符合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的规定。
⑷ 食品的保质期和保存期有什么区别
保质期和保存期是不同的概念,如果混为一谈,可能发生误会,保质期是指保持原有质量的期限。在保质期内,食品的色泽、外观、风味、质地及各项理化指标均能达到产品质量标准。过了保质期,食品的某些指标可能达不到标准要求,但并没有完全失去食用价值。
保存期也称贮存期限或货架寿命,它是指食品质量形成后逐渐发生变化直至质量恶化所经历的时间。过了保存期的食品,其色泽、外观改变,内部呈现异常口味和气味,尤其是卫生质量显著下降,完全失去了商品价值和食用价值。
食品的保质期和保存期存在一定联系。保质期是质量完好的期限,保存期是质量下降到不能食用的期限,对于同一种食品来说,既有保质期,又有保存期,保质期短于保存期。对于易腐性食品来说,保质其和保有存期相差不多,而对于某些加工食品来说,保存期要大大长于保质期,例如罐头。
⑸ 食品保质期是怎样规定的
食品保质期应是科学制定的,但有些厂商是随意的,或毛估估。对大多数食品卫生部没有强制性的保质期.但只要正规一点的厂是不敢乱定保质期,因为太长的保质期,可能食品在保质期内就已变质而使厂方受到处罚。保质期是一个人为的日期,细菌等有害物不会看着保质期生长繁殖。一般说来,食品存放越长,对人的危害性也随之增大,营养也随之下降。食品在保质期内存放的条件对食品的变质也起到很大的影响,如一块蛋糕被塑料纸包后,放在太阳暴晒下出售,很容易变质,而放在冰箱内出售,则能保质长一些时间。从法律上说,人在保质期内食用(应指折封后即食)而出现对人损害,可以要求赔偿,因消费者存放而超过保质期再食用是不能获得赔偿,从理论上说,超过保质的食品是不应该再食用。这可以说是一种惯用做法。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绝不可再销售,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是否绝对不能食用,法律没有规定,你根据上述的内容,自己判断
食品保质期有新规定
不久前,国家轻工业局对食品的保质期作出新的规定,其具体期限规定为:
奶粉:马口铁罐装为12个月;玻璃瓶装为9个月;500克塑料袋装为4个月;马口铁罐装甜炼乳为9个月;玻璃瓶装甜炼乳为3个月。
麦乳精:镀锡铁罐装为12个月;玻璃瓶装为9个月;塑料袋装为3个月。
糖果:第一、四季度生产的为3个月;第二、三季度生产的为2个月(梅雨季节生产的为1个月)。
罐类:鱼类、禽类罐头为24个月;水果、蔬菜罐头为15个月;易拉罐、玻璃瓶装果汁、蔬菜汁饮料为6个月。
饮料:果汁汽水、果味汽水、可乐汽水玻璃瓶装为3个月;罐装为6个月。
酒类:11-12度熟啤酒省优以上为4个月,普通为2个月;14度啤酒为3个月;10.5度熟啤酒为50天;葡萄酒、果酒为6个月;汽酒为3个月;瓶装黄酒暂定为3个月;露酒为6个月。
饼干:镀锡铁罐装为3个月;塑料袋装为2个月;散装为1个月。
其它:塑料袋装方便面为3个月;夹心巧克力为3个月;纯巧克力为6个月;油炸干果、番茄酱铁罐装、玻璃瓶装为12个月;酱油和食醋为6个月。
吃过期的食品对身体有害,但不是马上就不能吃。
而保存期和保质期是《食品卫生法》在试行期间和正式实施两个不同阶段卫生执法的法律依据。虽然正式实施后,应执行食品保质期的规定,但国家关于食品标签的标准,规定保质期为最佳食用期,保存期为推荐的最终食用期。众多历史原因造成了目前食品生产企业有的采用保质期,有的采用保存期的状况。
⑹ 食品的保质期到底是如何确定的
食品的保质期,顾名思义就是食用期限。它的确定,是由实验室内环境下测定的各项指标(微生物含量、感官质量、营养价值、色泽以及风味)的劣变时间来规定的。
通常情况下,不同的食品保质期是不同的,存在明显的差异。因为不同食品的食材、加工工艺、包装材质以及营养程度不同,在相同的环境下,发生劣变的时间有着明显的区别。
在社会各层都在关注食品安全的今天,食品的保质期的制定步骤和程序越来越细化,每一个企业都在遵循国标或者企标,把食品安全问题一一解决掉。这样做不仅符合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趋势,也是国情发展的需要。
⑺ 食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多少年
国家对食品保存期限的规定如下:
奶粉:马口铁罐装密封充氮包装的为2年;马回口铁罐装密封非答充氮包装为1年;瓶装为9个月;袋装一般为6个月。
白皮点心:一、四季度保存期为四个月。二、三季度为20天。
蛋糕:一季度保存期限10天,二、三季度7天,四季度为15夭。
月饼:一、四季度保存期为1个月,二、三季度为15天。
礼品大蛋糕:保存期限为3至4天。
饼干;铁听装,一、四季度70天,二、三季度35天;盒装、袋装,一、四季度50天,二、三季度30天;散装,一、四季度40夭,二、三季度20天。
面包:一、四季度可保存5至7天,二、三季度3至4夭。
汽水:保存期限3个月。
啤酒:桶装和瓶装新鲜啤酒保存期限为7天,瓶装酒为2个月。
罐头:铁皮罐头保存1年,玻璃瓶罐头保存半年。
⑻ 如何解释食品的保存期和保质期
食品的保质期指的是食品的最佳食用期,也就是在食品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保持食品的质量(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食品的所有标志(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卫生指标)都符合标签上或产品标准的规定。
食品的保存期则可以理解为有效期,也就是指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食品的最终食用期,超过此期后,食品的感官特性、理化指标、卫生指标都可能不在符合产品标准要求,甚至发霉、变质不能食用。
根据(食品标签通用标准)规定,在任何情况下,食品的生产日期都不能省略,而保质期、保存期可以任选或同时标出。
⑼ 常见食品保质期有多久
常见食品保质期如下
乳品:新鲜乳品冷藏保质期通常是7天,如果暴露在常温下,几小时就会腐败变质。
奶粉类食品:马口铁罐装密封充氮包装为24个月,非充氮包装为12个月,玻璃瓶装为9个月,塑料袋装为6个月。
食用油:通常的保质日期是18个月,这是以包装未开封为前提的。开封后食用油的保质期会相应缩短,最好3个月内食用完。
米面:米面的保质期常温下是6—12个月不等。如果在北方,只要不放在高温潮湿的地方,储藏条件正常,可以延长到24个月。但米面一旦发霉,绝不可食用。
面包糕点:一般冬天7天,春季3天—5天,夏季1天—2天。因为含有水分,如果保存不当,面包糕点也许隔天就会发霉,一旦发霉,必须弃食。
蛋类:没有固定的保质期,3周—5周内一般都是没有问题的,但蛋类每过一个星期,质量就会下降一个等级,必须尽快使用。
肉食:2天—1周。鱼、牛肉、猪肉和禽肉等新鲜肉食冷藏时间不要超过两天。肉末买回家后,应尽快做成食品。熟肉冷藏时间稍长些,但是最好一周内吃完。熟猪排应该在三天内吃完,非冷冻的火腿、熏肉或腊肉的保质期最多1周。
调味品:3个月—1年。番茄酱保质期为8—12个月;蛋黄酱可保存6个月;调味品可在冰箱中保质1年;芥末在冰箱中可保质8个月。沙拉酱可储存9个月;酱油开启后最好3个月用完;黄油可冷藏1年不变质;果酱保质期一般为1年。
煮熟的蔬菜和谷类:3—7天。蔬菜煮熟后保质期更短,熟的西兰花放入冰箱别超过三天。米饭、高汤及剩菜在冰箱中放置时间不可超过一周。
酒类:3个月—10年。啤酒冷藏可保质3个月,常温下最好别超过1个月。
红葡萄酒在阴暗凉爽处可储藏几十年,但是一旦开启,葡萄酒最好放入冰箱储存。朗姆酒、杜松子酒、伏特加、威士忌和白兰地则没有保质期限制。
罐头食品:1—2年。如果在阴凉干燥处保存,罐头食品保质期一般为1年,有些时间更长些。罐装食品打开后,如果发出酸味,应立即扔掉。如果罐子鼓起,就表示已经变质了。
冷冻食品:1个月—1年。冷冻食品并非可无限期保质。冰激凌和雪糕保质期1个月。全鸡冷冻,保质期可达1年。冷冻蔬菜和冷冻面包保质期为3个月,牛肉末冷冻保质期为4个月,鸡胸和鸡翅等可冷冻保鲜9个月。
茶叶:通常密封包装的茶叶保质期是12个月至24个月不等,散装茶叶保质期更短些。
食盐: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中规定,食盐因为其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在常温下不会发生化学反应,可以免标注保质期。但有关专家表示食盐应该有保质期,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还含有碘,有的营养盐还含有锌、铁、硒等,它们受热、光和风等的影响后会氧化分解而失效,从而起不到营养的作用。
⑽ 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几年呢为什么
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这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的保存期限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第五十条 食品生产者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的食品原料,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不得采购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
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10)食品相关保存期限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中规定:
第十八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依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如实记录并保存进货查验、出厂检验、食品销售等信息,保证食品可追溯。
第十九条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的食品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建立并落实本企业的食品安全责任制,加强供货者管理、进货查验和出厂检验、生产经营过程控制、食品安全自查等工作。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协助企业主要负责人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十九条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根据监督管理工作需要,可以对由下级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监督管理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实施随机监督检查,也可以组织下级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实施异地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