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专利知识 > 奥运会电视转播权协议期限

奥运会电视转播权协议期限

发布时间:2021-08-08 17:04:18

Ⅰ 有关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问题的资料。

在众多单项体育赛事的电视转播权费增长乏力之际,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费却不断加码。据悉,今年雅典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销售收入高达14亿9850万美元,占国际奥委会总收入将近一半,比2000年悉尼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销售收入13亿3200万美元高出12.5%。国际奥委会表示,将把其中的7.8亿美元支付给雅典奥组委。

在众多购买雅典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公司中,美国NBC公司独占鳌头,支出高达7.93亿美元,购买了雅典奥运会28个项目的1210小时的转播权。法国电视二台和三台则购买了400小时的奥运会转播权,只花费6900万美元。

雅典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销售收入并非是最高纪录,据报道,国际奥委会已将2008年和2012年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向欧洲和北美售出,并获得27亿

多美元的收入。如果加上在其他地区的销售收入,国际奥委会有望从2008年和2012年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销售中获得30多亿美元的收入。

美国NBC公司为获得2008年和2012年在北美地区独家转播奥运会的权利,向国际奥委会支付了20亿美元,比以往多支付30%。而欧盟广播管理委员为向欧洲51个国家转播2008年和2012年奥运会,则向国际奥委会支付了6亿1400万欧元,比以往多支付了40%。

据统计,自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以来,仅仅过了24年,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费已经翻了近15倍。由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的1亿100万美元、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2亿8700万美元、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4亿300万美元、1992年巴塞罗纳奥运会的6亿3600万美元、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9亿3500万美元和2000年悉尼的13亿3320万美元,直到今年雅典奥运会的14亿9850万美元

Ⅱ 国际奥委会对电视转播等的权利和利益是如何分配的具体的分配方案又如何

奥运会电视转播权2008-08-09 22:36 内容提要:电视介入奥运会转播,给奥运会送来了宝贵的发展资金,扩大了奥运会的影响力,催生了奥运市场。电视台与奥林匹克运动打了几十年的交道,中间矛 盾不断,但最后共同利益让它们紧紧地靠在了一起。1948年BBC向组委会支付了1000几尼的费用,开始了付费拍摄奥运会比赛的历史。1958年国际奥 委会将电视版权写进《奥林匹克宪章》,明确界定奥运会体育比赛为娱乐内容。之后美国三大广播公司在购买转播权上展开了商业角逐,推动了转播费的上涨。 1984年,尤伯罗斯对23届奥运会进行商业化运作,大幅提高了电视转播费,让国际奥委会走出了破产的阴影。1995年后,国际奥委会实施长期的电视版权 销售战略,不断开发美国之外的市场,奥运会转播费变成了天文数字。

现代奥运会曾经是理想主义的果实,人文主 义创始人想通过体育竞技,来展示自我,传递友谊,提升人类的生存价值。然而再理想的东西也离不开经济基础,当奥运会在发展过程中遭遇到巨大的财政危机后, 奥运会被迫向商业妥协。电视介入奥运会转播,最初的动力来源于人类想超越时空传播体育比赛的渴望。但电视的商业价值很快成为奥运会组织者的兴奋点,他们通 过激烈的谈判,将经济危机转向电视台。经过几十年的斗争和妥协,今天电视不仅扩大了奥运会的影响力,催生了奥运市场,同时电视也给奥运会送来大把的钞票, 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提供最实在的支持。从最早的免费转播,到今天神话般的转播费,电视台与奥林匹克运动打了几十年的交道,中间矛盾不断,但最后共同利益 让它们紧紧地靠在了一起。

一、 电视幼年时代,奥运会没把电视当回事。

1896年现代奥运会诞 生,1936年BBC(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英国广播公司)首创电视广播,从时间上看,电视的出现比现代奥运会晚了40年。但是电视在普及奥林匹克运动,传播奥林匹克精神方面,无疑起到了决定性作 用。然而在电视的幼年时代,电视图像模糊不清,因此国际奥委会没把电视当回事。

电视在幼年的时候,虽然没有走到奥运舞台的中心, 但是人们渴望超越时空传播体育比赛的愿望却早已产生。传统的体育比赛受场地的限制,观看的人数十分有限,这当然和奥运会创始人最初的设想相去甚远。为了客 观记录比赛过程,也为了给裁判的主观判断提供事后的验证,奥运会在很早就考虑利用客观的电子设备来加工体育比赛。在1932年的奥运会上,组委会尝试使用 双镜头照相机进行终点摄影。除此之外还非正式地使用了电动计时器、设置了大屏幕计分牌、安装了自动打印机网络等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尝试使用,使国际奥委 会看到了超越现场观看奥运会的前景。

图像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用图像记录现场比赛,既让不能到现场的观众欣赏到精彩的比赛,又能 在事后再现比赛盛况,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因此,到了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组委会安装了闭路电视系统(closed circuit telecast),让市中心的一些商店(inner-city taverns)看到了比赛的转播。不过当时电视技术还处于萌芽状态,组委会主要是使用电影摄影的方式进行拍摄。这次转播是图像首次在奥运会上崭露头角。

二战结束后,1948年的奥运会在伦敦举行。战后英国电视事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BBC已在英国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这次奥运 会上,[1] BBC向组委会提供了1000几尼的费用,作为拍摄奥运会报道的代价。在整个比赛期间,BBC共播出了64小时的奥运节目,伦敦周围50英里范围内,约 50万人通过电视观看了奥运会。由于当时BBC还非常弱小,属于赤贫(desperate poverty)阶层,因此组委会显示了自己的绅士风度,没有将1000几尼支票兑现。1000几尼对组委会来说,确实是用处不大,但它的历史意义不可低 估,

它是电视转播费的萌芽,是国际奥委会开辟新的资金渠道的最初努力。

总的来说,在电视出现的早期,因战争的原因电视发展不快,因此电视对奥运会的影响力也不够,此时组委会对电视转播权的认识还相当模糊,没有一个完整的向电视台推销体育比赛的方案。在这样的情况下,电视机构甚至不需要得到国际奥委会的许可,就可以免费地享用比赛资源。

二、1950年代,国际奥委会盯上了电视。

二战后,国际奥委会陷入经费困难,经费开支超过主要由会员费构成的财政收入的1倍。无奈中的国际奥委会打起了举办国门票的主意,决定从门票收入中扣款 3%,以缓解困难。1948年,在伦敦举行的战后第一届奥运会,靠门票收入,不仅满足了举办奥运会所需的全部开支,而且给举办国带来约35万美元的收入。

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奥运会重要性日益提升,国际奥委会及承办奥运的组委会的花费越来越多。到1950年国际奥委会几乎到了破产 的边缘。此时国际奥委会再次研究奥运会主办国组委会所获收入的分配原则,但他们还是没有注意上电视,或者也许有人注意上了,却没有拿出成熟的方案向电视台 要钱。而电视台最初也是把体育报道作为普通报道来经营,后来体育报道产生的效果,让电视台逐渐看到了体育报道的电视价值,并对体育报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前,国际奥委会制定了新的财务计划,其直接的动机就是要电视台放血。1956年国际奥委会开始出售电视转播 权,但方案刚一出台就遭到了美国三大广播网的强烈抗议,美国人认为奥运比赛是新闻而不是娱乐,电视台没有义务掏钱报道奥运会。好在美国几家小公司给了组委 会一点面子,在三大电视网的吵闹声中,他们掏出了一笔象征性的“转播费”。本次奥运会转播权销售虽然受挫,但却是体育比赛由“新闻”转向“娱乐”的分水 岭。

1958年,处在经济困境中的国际奥委会终于将奥运会的电视版权写进了《奥林匹克宪章》,宪章第49条明确地划分了体育与娱 乐的界限。奥运会现场直播是娱乐内容,国际奥委会是其转播权的唯一拥有者,由承办国组委会负责销售,所得收入按有关规定进行分配。第49条还对电视台播报 奥运新闻进行了严格的限制:无论私人电视台还是电视网都可以播报奥运新闻,但是直接引用奥运会的现场内容不得超过3分钟。电视台或电影可以在24小时内插 播奥运会内容3段,每段3分钟,段与段之间至少还要相隔4小时。如果电视台播放的新闻越过了宪章规定的界限,就变成了“娱乐”,需要另外交费。

面对国际奥委会对电视转播费的信念,美国人的态度动摇了。到1960年,美国各大广播公司就在购买转播权上展开了商业角逐。自此,在美国媒体的推动下。电视转播权的销售价格以惊人的速度向上翻。

三、1960—1984年,电视付费培育了奥运转播市场。

奥运会电视转播权能够茁壮成长,最主要得益于美国三大电视网的竞争。美国是一个商业发达的社会,电视属于私人所有,因此很少有政治干预,市场竞争非常激 烈。美国三大广播公司ABC、NBC和CBS为了能够击败对手,都把奥运会作为竞争的重要手段。一家电视网一旦获得了奥运会的转播权,就能吸引大量的观 众,赢得巨额广告费,并且能够提升自己的品牌,从而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正是激烈的竞争,让美国三大电视网在角逐奥运会在美国的转播权时,出手特别大 方。正是美国人的“慷慨”,使各届组委会都把美国电视网作为主要目标来考虑。直到今天,奥运会电视转播费主要还是来源于美国电视网的“贡献”。

CBS是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转播权的买主。1958年CBS花了5万美元买下了当年冬季奥运会在美国的转播权。1960年,它又花了39.4万美 元买下了罗马夏季奥运会在美国的转播权。到了1964年东京奥运会,奥运会美国电视转播费翻了近4倍。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电视网对转播奥运会的兴趣越来 越大,投资越来越多,争夺越来越激烈。在其后各届奥运会中,也几乎是美国电视网在唱独角戏,奥运会电视转播费的收入,基本上就是在美国地区转播的收入。

奥运会在美国的电视转播费收入(一)(1960—1980) 举办时间 举办 地点 中标电视台 价格(万美元)
1960 罗马 CBS 39.4
1964 东京 NBC 150
1968 墨西哥 ABC 455
1972 慕尼黑 ABC 1350
1976 蒙特利尔 ABC 2500
1980 莫斯科 NBC 8500

需要指出的是,在慕尼黑奥运会之前,各届奥运会的电视转播费全部归组委会所有。到了慕尼黑奥运会,组委会与ABC签订了1350万美元的转播合同,这次 国际奥委会坐不住了,第一次向组委会提出分成。而组委会却智慧地将合同费用一分为二:750万美元是购买转播权的费用,而其余600万美元为技术服务费, 国际奥委会只能参与转播费的分成,而技术费全部由组委会支配。最终国际奥委会拿到了三分之一的转播费,拿回的钱国际奥委会再把它分成三块:自己得三分之 一,各参赛国奥委会得三分之一,各国际单项联合会得三分之一。

在世界其它地区,因为经济发展不好,奥运会转播一直处于免费或支付象征性费用状态。从1960年罗马奥运会开始,欧洲18国介入奥运会的实况转播,但在转播费上却没给组委会多少好处。

在1976年之前,举办奥运会一直是政府行为,由于规模巨大,很多国家不但没有盈利,反而亏损严重,有的国家甚至因举办奥运会而负债累累。虽然电视转播 费增长很快,但仍然堵不住资金缺口。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的21届奥运会,耗资90亿元,直到1992年加拿大人才还清了这笔钱。有人讽刺说,加拿大为了 15天的奥运会,增加了纳税人20年的负担。

四、1984年后,商业化运作大幅提高了转播费

举办奥运会的 巨大开支,严重影响了人们申办奥运会的热情,到1980年,国际奥委会公共基金只剩下24万美元,再加上1976年蒙特卡罗奥运会出现10万美元的赤字, 国际奥委会已形同破产。1980年,商人出生的萨马兰奇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他对奥运会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交给旅游业界出身的尤 伯罗斯去办。尤伯罗斯借助商业化运作,使23届奥运会大获成功,最终赢利2.15亿美元。尤伯罗斯商业化运作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大幅提高电视转播费, 让电视转播费再一次救了奥运会。正是凭借电视转播权的收入,国际奥委会也终于从破产边缘一跃成为极富阶层。

奥运会在美国的电视转播费收入(二)(1984—1996)

举办时间 举办 地点 中标电视台 价格(万美元)
1984 洛杉矶 ABC 22500
1988 汉城 NBC 30900
1992 巴塞罗那 NBC 40100
1996 亚特兰大 NBC 45000

1984年奥运会,ABC以2.25亿美元夺得美国的转播权,这个价格是1976年美国转播权价格的10倍,是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的3倍。在 1984年奥运会前,奥运筹备资金95%来自转播权,之后大约为50%,比例虽然下降,但金额却越来越惊人。现在举办奥运会,稳住了转播费,就可获得 50%的资金来源。经过84年奥运会后,现代奥运会已经开始与顾拜旦理想的状态决裂,正式踏上了商业化道路。

洛杉矶奥运会电视转 播权销售和奥林匹克赞助计划(TOP,The Olympic Program)的成功,使美国国家奥委会感到心理不平衡,他们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地发展美国体育事业,没拿政府一分钱,结果反而使组委会与国际奥委会占了 便宜。于是他们提出,今后奥运会电视转播合同签定后,美国国家奥委会应该从美国电视台支付的转播费中提取10%,作为美国体育发展基金。美国人的要求让国 际奥委会官员们争论不休,但美国奥委会和美国电视台在奥运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最终让国际奥委会满足了美国人的欲望。1986年美国奥委会从冬奥会的转播 权收入中分到了500万美元,1988年它又从汉城奥运会电视转播权收入中分到3000万美元。

1984年奥运会电视转播权还在 美国之外的其它地区获得了突破。欧洲广播联盟是一家非商业性电视机构,由31家转播机构组合而成,依靠政府支持生存。然而洛杉矶组委会硬是让它掏了 1920万美元购买电视转播权,从而成为当时爆炸性新闻。合同签订后,组委会感到价格太低,于是他们又和意大利第五频道接触,希望以850万美元的价格卖 出奥运会在意大利的转播权。后因担心协议生效会破坏西欧大陆奥运转播的统一性,进而招致有些国家的抗议而停止。

洛杉矶奥运会电视 转播权销售成功,给汉城奥运会组委会带来了信心,他们期望再从美国电视网的头上筹资5个亿。然而,从1985年开始美国电视体育市场滑坡,三大电视网体育 转播全部亏损。市场的萧条影响了美国电视网对奥运会的兴趣,这无疑给韩国人当头一棒。痛苦的韩国政府炒掉了组委会的负责人,并通过给美国电视网提供优质服 务来刺激它们的购买热情。组委会说服各单项联合会,按美国电视网转播的需要来安排比赛时间。经过谈判,最后NBC终于以3.09亿美元买下了转播权。巨额 的转播费使各国看到了举办奥运会有利可图,因此汉城奥运会后,申办奥运会的城市一下增加到了13个。

在国际奥委会的要求 下,1988年奥运会转播权的分配方式也作了调整:20%留给组委会,用以给转播提供技术保证;剩下的三分之二交给国际奥委会,然后再按惯例平均分成三 份,用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此后围绕奥运会转播费的分配问题,国际奥委会、组委会、各国奥委会和各单项联合会一直争论不休,谁都想在资金分成中多得一杯 羹。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实行了多层次的电视营销结构,各国主要的广播公司在购买了奥运会在相关国家的转播权后,可以许可本 国有线电视公司和卫星广播公司使用,从而使奥运会的传播范围更大,影响更广,同时也为未来转播权概念的丰富提供了实验的机会。经过不懈的商业运作,奥运会 的电视收入一届比一届丰厚。

[2]奥运会组委会电视转播权收入表(1984—1996) 奥运举办地 洛杉矶 汉城 巴塞罗那 亚特兰大转播权收入 (亿美元) 3.6 4.01 6.4 7

客观地说,奥运会电视转播权之所以能够快速成长,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体育天上就是优质的电视资源,能够吸引观众,并为电视台带来巨额的广告回报。二是美国三大电视网对转播权展开的激烈竞争。可以说没有美国电视网的支持,现代奥运会不可能获得今天的辉煌。

五、1996年后,转播权销售进入全面营销阶段

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之前,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基本上都是“零售”,一届一届地与电视台谈判。对1996年后的奥运会,国际奥委会加大了对转播权销售的干预 力度,并相应地弱化了各国组委会的权力。为了避免市场波动,减少奥运会的风险,给主办者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1995年,国际奥委会实施长期的电视版权销 售战略,6月以后,国际奥委会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以及中美、南美、中东、欧洲等地区的国家级电视机构签署协议,将1996年到2008年之间的奥运会 转播权集中卖了出去,净得51亿美元的电视转播合同。

对1996年之后的奥运会,国际奥委会更加注重对美国之外的市场的开发,但 美国电视网仍然是国际奥委会想吃的肥肉。1996年8月5日,国际奥委会做了一笔巨大的期货交易,他们分别以7.05亿美元和5.45亿美元,将2000 年悉尼奥运会和2002年盐湖城冬季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卖给了NBC。同时,还以7.93亿美元、6.13亿美元和8.94亿美元,将2004年、 2006年和2008年夏、冬季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批发给了NBC。为此,NBC帐上就有35.5亿美元的巨额资金流入了国际奥委会的钱袋。

在随后的奥运会筹备期间,组委会除了享用国际奥委会集中销售得到的资金外,还不断地在世界各地开发转播权市场。进入世纪交替后,全球经济增长加快,世界 上很多国家都步入了高速增长的时期。当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各国人民对精神生活的需要进一步提高,而观看奥运会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于是,组委 会转播权合同不断增多,这是以往奥运会转播权销售所比不了的。

举办悉尼奥运会,澳大利亚组委会从电视转播权中获利13.2亿美 元。而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组委会也从电视转播中收益达11亿美元。[3] 据雅典奥组委官方网站报道,与国际奥委会签约,转播奥运会的全球电视机构有12家。它们是日本株式会社、加拿大广播公司、新西兰电视台、中华台北电视集 团、超级体育国际电视公司、电讯电视集团公司、阿拉伯国家广播联盟、亚太广播联盟、拉美电视组织、加勒比广播联盟、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和欧洲广播 联盟(EBU)。从购买雅典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费用支出来看,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和欧洲广播联盟分别位居第一、第二位,日本株式会社排名第三,加拿大广播公 司名列第四。而北京奥运会还没有举办,但电视转播权已卖出了17亿多。

目前,国际奥委会正在出售2010年冬奥会与2012年夏奥会的电视转播权,他们首战选择了美国,并且获得了成功,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老板通用电气公司,出价22.01亿美元中标。随后,国际奥委会又转到欧洲市场,对欧洲市场的前景,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充满了信心。

今天,电视转播费虽然已经变成了天文数字,但电视机构仍然竞相获取。电视机构的热情使电视转播权成了国际奥委会的支柱产业,现代的奥运会可以说是电视和体育比赛完美结合的产物。

Ⅲ 体育比赛电视转播权是什么意思

电视转播权,主要是指举行体育比赛、体育表演时,允许他人进行电视转播,主办方会由此获得报酬的权利。体育赛事的电视转播可以上溯到20世纪50年代,在工业和经济发达的英国,电视转播被第一次应用于足球。随着电视转播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电视转播也推广到其他体育赛事,在1984年奥运会以前的电视转播盈利有限,随着奥运会商业开发力度的加大,奥运会电视转播也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求采纳

Ⅳ 关于奥运会电视转播权

北京电视台有他的特许权,毕竟这次奥运会是在北京举办的,中央电视台是国家电视台,所以他是独家的转播商,中国内地的电视台播放新闻时可以借用中央电视台的少许奥运画面,只有北京电视台是可以直接转播中央电视台的,具体的原因可能是有相关的协定,就好比开幕式时,国内的卫视全都都转播了,但台标全部都隐去了一样。

Ⅳ 北京2008奥运会电视转播的两个问题:

1、中央电视台是我国境内唯一得到国际奥委会授权转播2008北京奥运会的电视和新媒体转播机构。早在1998年,中央电视台就通过亚广联与国际奥委会签约获得了2000年、2004年、2008年三届夏季奥运会在中国大陆境内的独家电视转播权。而在2007年12月18日,中央电视台在北京正式与国际奥委会签约,也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官方互联网/手机转播机构。

2、公共信号的加工制作也有其他电视台。例如:浙江广电集团去年10月已经拿到协议,旗下的民生休闲频道将为北京奥运会羽毛球项目制作国际公共信号。北京奥运上将有15支中国制作队伍参与赛事公共信号的制作,是现代奥运会历史上举办国制作队伍最多的一届。

Ⅵ 北京奥运会转播权!

1:是这样的的BOB负责所有信号发送..在由每个国家剪辑...就例如开幕式`..NBC的版本整体比较完整....而我们看到的CCTV版本就会有一些国家领导人`或者是我国运动员的特写..其它也是一样.

2:NBC购买的仅仅是北美地区的转播权...另外CCTV在赛场里架设了自己的摄影机..有时候用BOB的转播信号....有时候也用自己的土产信号.

3:由于我们国家的国情..CCTV基本相当于垄断话语权.所有的煤体导向都由CCTV控制...NBC在全美影响力.肯定没有CCTV这么夸张..如果非拿我们国家来做参照的话...也可以这样认为..但是如果放到世界性的煤体范围..CCTV跟NBC根本不是一个档次..

咻....打字打的好累..

Ⅶ 关于奥运会电视台转播权问题

中央电视台是我国境内唯一得到国际奥委会授权转播2008北京奥运会的电视和新媒体转播机构。早在1998年,中央电视台就通过亚广联与国际奥委会签约获得了2000年、2004年、2008年三届夏季奥运会在中国大陆境内的独家电视转播权。而在2007年12月18日,中央电视台在北京正式与国际奥委会签约,也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官方互联网/手机转播机构。

Ⅷ 奥运问题

李晓林博士是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研究院院长、2008奥运会风险管理和保险顾问机构的首席风险管理与保险专家。早在七年前,中国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作为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教授,李晓林为奥申委完成了《北京2008奥运会风险管理报告》。

在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重访李晓林博士,请他谈谈从历史看今日,奥运会究竟面临哪些风险。

“每一届奥运会都有各自的风险,悉尼、亚特兰大、巴塞罗那等奥运会都是这样。自从与奥运会相关的第一个合同签署之时,风险就开始伴随着我们。”李晓林说:“并不是仅仅因为一届奥运会举办的时间和地点不同于以往,则面临的风险就完全不同,但也确实存在着一些区别。”

他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分析,从整体上看,奥运会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 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与组委会达成协议的客户、供应商或赞助商因破产、爽约或不履行义务等原因使协议被取消、组委会收入不能实现的风险(包括因利率、汇率风险导致的损失)以及电视转播、广告收益的取消、利率或汇率的变动等。

例如,在奥运会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一些赞助商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履行协议,则可能给组织者造成风险;因为赞助商在奥运会的举办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举例而言,奥运会组委会选定的官方赞助商在全球范围电视转播中的广告份额,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期间是10%,而在悉尼奥运会上这一份额是 75%。此外,悉尼奥运会共有106家企业成为各类赞助商,其中:TOP赞助商24家(其中澳大利亚公司13家)、支持商18家、一般产品供应商40家、体育产品供应商24家。汉城奥运会组委会与作为正式供应商的23家公司、57家商社和作为领取许可证的62家商社签订了赞助合同。亚特兰大奥运会组委会与美国奥委会合作进行赞助活动的收入为5.374亿美元。

二、赛事经营损失风险

赛事经营损失风险是指由于意外事故、赛事中断造成部分或全部取消整个赛事的风险。这种风险是奥运会组织者最大的风险,因为整个奥运会运作的目的是确保最终的赛事能够顺利进行,一旦赛事部分或全部取消,则会产生连锁反应,导致重大损失。如门票收入损失和电视转播退费。

门票收入往往是奥运会收入的重要来源,赛事的取消将直接影响门票的收入。汉城奥运会仅开幕式和闭幕式入场券就售出门票107368张,收入115亿韩元。悉尼奥运会共销售了668万张门票,直接经济收入为4.6亿美元。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共售出约1100万张门票,平均票价40美元,门票收入达 4.68亿美元,占组委会全部收入的26%。

电视转播收入已经成为现代奥运会的主要经济来源,例如:与汉城奥运会组织者签订电视转播权合同和协议书的国家共有140个,包括226个广播公司。电视转播费收入达4.036亿美元。组织者按规定获得其中的75%,即3.08亿美元,其余 25%归国际奥委会所有,而这些电视转播费收入占大会所需直接经费的34%。悉尼奥运会因电视转播获得的经济收入甚至高达13.32亿美元。

历届奥运会的组委会均同国际电视转播公司签订有转播权合同,其中规定了因特定原因引起奥运会被取消或延迟时(如错过周末),奥运会组织者应退还部分甚至全部预付的转播费用。但是,这笔费用实际上往往早已经被用于奥运会的前期准备工作,一旦出现奥运会被取消或延迟的情况时,组织者将会面临无力支付的困境,并陷入很大的财务危机中。例如: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由于美国的抵制,导致组织者被迫返还电视转播费用。又如: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以及 1998年长野冬奥会前期,也曾因为炸弹爆炸事件和天气反常险些导致电视转播费用的返还。通常,国际奥委会对于组织者在分散这方面的风险也有具体的要求。

三、财产损失风险

财产损失风险主要指下列事件的发生所带来的损失,包括:奥运会建筑损坏;组委会财产的灭失,火灾、爆炸、故意破坏,设备损坏(计算机系统及辅助设备、比赛器械、电视、电话、高保真、办公室、医学设备等由于外来的因素或使用不当的因素造成的损失)及相关财务风险,盗窃、欺诈、挪用等等。运输风险(有关的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灭失风险)与汽车风险(碰撞等事故造成的损失风险)。

四、因为法律或协议的要求以及国际奥委会的要求而承诺的义务和责任

五、人身意外伤害风险

人身意外伤害风险主要是与奥运活动有关的人员因工伤事故、交通事故等意外事故造成的人身意外伤害,具体是指:死亡、残疾、医药花费、护理/遣返等等所发生的损失。

与奥运活动有关的人员包括与组织者具有劳务合同关系的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前者包括长期或者临时受雇于组织者的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其人身意外伤害风险有时是以雇主责任的方式体现的;后者主要是指奥运会的参赛人员、媒体、中介机构、观众等等人员的意外伤害。

六、其他意外风险

主要是指下列风险:技术风险(电视信号失效等),气候风险(下雨、刮风、地震),政治风险(联合抵制、恐怖行动、战争),自然灾害风险,收入不能实现风险(电视转播权、观看票、赞助、商品),额外花费(意外支出导致机动费用严重不足)。

七、责任风险

李晓林认为,财产险在奥运会风险中并不是很大的问题,比较大的是责任风险。从组委会的成立到组委会的解散,甚至到组委会解散之后的一个时期内,存在着很多与奥运会相关的责任风险,有些问题甚至在奥运会结束之后才出现。这其中,有组织者管理层个人决策失误导致的组委会损失,更多的是非决策失误而由于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造成的损失。这些责任风险主要与下列机构或人员的责任相关,包括:体育竞赛的组织者(包括奥组委有关负责人的个人责任以及职业责任),旅游代理机构、员工、市场销售(包括产品责任),设备的专家,医务设施的组织者等等。

八、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是指在筹备和举办奥运会期间,因在进行体育场馆、道路、相关的设施等建筑物的建设过程中,特别是在进行地下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空气、水、土壤等环境因素的保护,以及对考古遗址、历史古迹等造成的破坏。

李晓林将上述风险根据其对奥运会影响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对奥运会如期和按计划举办产生威胁的风险:如上述的前三项风险;另一类是对奥运会能够产生影响,但影响限于一定范围内的非核心风险:如上述后五项风险。因此第一类风险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点考虑。

除了整体风险以外,李晓林认为,各届奥运会,由于时间和地点的不同,在以下方面还会有一些程度不同的风险:

一、 交通风险

交通风险是指运动员、政府官员或者电视新闻工作者因为道路堵塞而不能到达运动赛场,电视转播不能如期进行,或者就是运动比赛本身无法举行等等。

1996年亚特兰大夏季奥运会曾经证实了“问题”道路和交通是非常棘手的。亚特兰大在以奥运村为中心的2.5公里的方圆内可以提供16个奥运赛场,而其中的某项比赛却是在400公里之遥的塞芬拿进行的。研究表明,在亚特兰大奥运会高潮期间的一天,有70万人,需要1932辆公车、218辆行李车以及 2300辆小汽车。公共交通的安排常常显得太少,不得不求助于学校的校车或其他部门的支持。

在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所有的奥运赛场都分布在奥运公园方圆20公里的范围之内,只有两个运动赛场相隔40公里。

二、基础设施风险

奥运会的基础设施不仅包含新建的运动设施,还包括体育场馆、新闻中心、奥运村以及为男女运动员、官员、媒体和观众准备的食宿地。有些建筑的功能可以相互替代,但必须有应急的备用建筑保证某些事故不会影响奥运会的顺利进行。体育场馆的全部损失通常意味着相关赛事的取消。

三、电视转播可能面临的风险

电视工作者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开始在比赛场地调试技术设备来保证高质量的转播画面。如果场地突然变化,大量的问题就会产生,如不好的照明、不理想的音响效果、不配套的后勤服务和电视信号传送都会影响电视转播的正常进行,进而带来经济损失。例如,历史上曾经有过负责运动设施的人认为,如果原定的场馆不能使用,一所旧的体育场馆可以用来举办比赛。但是当他们就此咨询电视工作者时,被告知,尽管旧的体育馆具备必要的设备,但是照明不足以产生必要质量的电视画面。

四、赛事时间表调整的风险

任何奥运会都存在着因气候的反常而影响赛事时间表的风险。一些项目通常在运动会开始时举行,因为推迟这些项目会带来比其他项目更大的风险。另一方面,一些极其精彩的节目常常安排在周末举行,有时甚至是在运动会最后一周的周末。这正是观众数目最多,并且公共活动最受关注的时候。这就需要更加周密的风险管理方案。

五、安全风险

奥运会安全中,第一也是首要的,是所有出席者的直接安全,赛事举办地的选择对于安全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六、由于抵制行为导致的风险

自从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和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奥运会组委会已经很清楚某个队伍的抵制行为导致的风险,李晓林补充:“尽管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现在已经大大降低了”。

莫斯科和洛杉矶奥运会显示了抵制的影响。当美国代表队为抗议阿富汗战争而拒绝参加莫斯科奥运会时,电视公司特别是北美的一些公司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但是 1984年的情况完全不同,前苏联代表队作为报复拒绝参加,但是这并没有导致美国广播公司的损失;相反,因为苏联的缺席,美国较之以往赢得了更多的奖牌,并且吸引了更多的观众。这个例子显示,每个举办地的相关风险可能有很大不同。主要是取决于美国公司,最近还包括欧洲公司为电视转播权支付的巨额费用。

七、主办方国内形势导致的风险

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学生的抗议示威活动很可能导致严重的问题。

罢工的风险在某种程度上是更致命的。一场罢工可以使交通系统完全瘫痪。1997年法国发生的卡车司机阻塞事件,通过在仲夏限制汽车道的假日交通导致了整个国家的瘫痪。

八、恐怖行动导致的风险

国际体育运动最怕的是大规模的恐怖事件。自从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以来,恐怖行动成为奥运会风险中最值得关注的一个方面。

更仔细地分析,1992年之前,夏冬季奥运会是在同一年举办的。从1994年冬奥会开始,每两年交替举办夏冬季奥运会。夏季奥运会有更多的国家参赛并且吸引了更多的国际关注,因此,由政治和宗教引起的恐怖活动风险对于夏季奥运会而言要高得多。

九、战争风险

李晓林说,战争风险的评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其的定义。他认为,如果限定在由于东道国发生战争引起的赛事取消风险,战争爆发的可能性是很容易估计的。但由于世界某地发生的战争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赛事取消风险则要复杂的多。如在世界的某一个地方发生战争,阻止了某个国家或是团队参加运动会,情形就会有所不同。

十、气候风险

在夏季奥运会,天气风险仍是一个大问题。例如,在比赛中或是水上体育比赛中,虽然因天气不好而完全取消比赛是很少见的,但是,下雨和强风确实能够导致推迟或者是取消赛事,天气的不稳定就代表着风险。

Ⅸ 奥运会转播权

北京奥运会期间共有持权转播商16家。最大的一家是美国全国广播公司 (NBC)。这家公司连续11次转播奥运会,为了转播奥运会,他们将付给国际奥委会8亿美元,按照北京电视转播权13.5亿美元,占25%推算,承办国 (中国)将得到总收入为54亿美元,450亿人民币。

据税务部门估算,北京媒体在雅典奥运会期间的广告收入将达到6亿元人民币,央视是这其中最大的赢家,收入约5亿元人民币。

阅读全文

与奥运会电视转播权协议期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海信濮塘 浏览:376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报告制度 浏览:747
现在电影版权谁最多 浏览:566
邵阳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553
马鞍山德伟 浏览:231
创造丰盛传销2016 浏览:787
公共卫生服务年度工作报告 浏览:921
石狮城管投诉电话 浏览:538
武汉环保局投诉电话 浏览:87
伊成果个人资料 浏览:25
软件著作权可以赚钱吗 浏览:481
作业谁发明的名字 浏览:633
狮山工商局电话是多少 浏览:542
厦门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74
农民大爷发明秸秆炉 浏览:210
碘伏开口有效期 浏览:455
马鞍山二中卢大亮 浏览:583
建筑证书培训 浏览:62
马鞍山潘荣 浏览:523
2019年公需课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