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专利知识 > 一般均衡模型期限结构

一般均衡模型期限结构

发布时间:2021-08-08 14:13:03

❶ 一般均衡理论的均衡状态

瓦尔拉斯还认为,方程所决定的均衡是稳定的均衡,即一旦经济制度处于非均衡状态时,市场的力量会自动地使经济制度调整到一个新的均衡状态。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体系是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路线一步步建立起来的。他首先撇开生产、资本积累和货币流通等复杂因素,集中考察所谓交换的一般均衡。在解决了交换的一般均衡之后,他加入更现实一些假定——商品是生产出来的,从而讨论了生产以及交换的一般均衡。但是,生产的一般均衡仍然不够“一般”,它只考虑了消费品的生产而忽略了资该品的生产和再生产。因此,瓦尔拉斯进一步提出其关于“资本积累”的第三个一般均衡。他的最后一个模型是“货币和流通理论”,考虑了货币交换和货币窖藏的作用,从而把一般均衡理论从实物经济推广到了货币经济。

❷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

早在1874年,法国经济学家里昂·瓦尔拉斯就建立了一套被后人称为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的理论。在经济学说史上,瓦尔拉斯第一个提出了一般均衡的数学模型并试图解决一般均衡的存在性问题。瓦尔拉斯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思路一步一步地构建自己的一般均衡理论体系。首先,他从产品市场着手来考察交换的一般均衡,而后从要素市场的角度来考察包括生产过程的一般均衡,然后再对资本积累进行一般均衡分析,最后他还运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考察了货币交换和货币窖藏的作用而得出了他的“货币和流通理论”,从而把一般均衡理论由实物经济推广到货币经济。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后经帕累托、希克斯、谢尔曼、萨缪尔森、阿罗、德布鲁以及麦肯齐等经济学家的改进和发展之后,形成为现代一般均衡理论。

❸ 可计算均衡模型和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区别

希克斯动态一般均衡理论 / 动态一般均衡模型(Dynamic General Equilibrium Theory / Dynamic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ling) == 希克斯动态一般均衡理论的产生吴忠观主编.经济学说史[M]. ISBN:7-81017-083-X/F091. 西南财经学院出版社,2001. ==。

❹ 微观经济学中一般均衡和局部均衡的联系与区别

一般均衡和局部均衡的联系和区别如下:

1、般均衡理论(General Equilibrium Theory)是理论性的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寻求在整体经济的框架内解释生产、消费和价格。一般均衡是指经济中存在着这样一套价格系统,它能够使每个消费者都能在给定价格下提供自己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并在各自的预算限制下购买产品来达到自己的消费效用极大化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考察单个经济单位或市场的分析就是局部均衡分析,所得到的有定理论属于局部均衡论的范畴。例如,在考察一个消费者的行为时,通常假定消费者的收入和疼他商品的价格保持不变,在此基础上分析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及其经济后果。同样地,良考察某一产品或要素市场均衡和价格决定时,则把市场的需求和供给仅仅看成是其本身价格沟函数,而其他相关经济变量则通过比较静态方式影响市场均衡价格。

3、一般均衡分析,则要将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因此,在一般均衡理论框架中,每一商品或要素的需求和供给不仅取决于该商品本身的价格,而且也取决于听有其他商品或要素的价格。相应地,所论及的市场均衡是指所有市场上同时出现供给等于需长的均衡状态,而均衡价格则是指所有市场同时处于均衡时所有产品和要素的那些价格。因比,一般均衡论就是要考察这一系列的价格是否存在的理论。

❺ 什么是动态一般均衡模型

希克斯动态一般均衡理论 / 动态一般均衡模型(Dynamic General Equilibrium Theory / Dynamic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ling) == 希克斯动态一般均衡理论的产生吴忠观主编.经济学说史[M]. ISBN:7-81017-083-X/F091. 西南财经学院出版社,2001. ==

❻ 一般均衡理论的发展

一般均衡理论是1874年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Wal-ras)在《纯粹经济学要义》(“The mere economics to iustice)一书中首先提出的。经希克斯、萨缪尔森、阿罗,德布鲁等人延伸和完善。 瓦尔拉斯认为,整个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时,所有消费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将有一个确定的均衡值,它们的产出和供给,将有一个确定的均衡量。瓦尔拉斯是边际效用学派奠基人之一,他的价格理论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基础,他认为价格或价值达成均衡的过程是一致的,因此价格决定和价值决定是一回事。他用“稀少性”说明价格决定的最终原因,认为各种商品和劳务的供求数量和价格是相互联系的,一种商品价格和数量的变化可引起其它商品的数量和价格的变化。所以不能仅研究一种商品、一个市场上的供求变化,必须同时研究全部商品、全部市场供求的变化。只有当一切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个别市场才能处于均衡状态。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需要这样几个假设:
⑴要求市场的参与者有关于市场的完全信息;
⑵假定经济中不存在不确定因素,因此不会因为预防不测而贮藏货币;
⑶不存在虚假交易,所有的交易都是在市场均衡价格形成时达成;
⑷经济系统是个“大经济”,即有足够多的参与者,从而符合“无剩余条件”,即使在上述假定下,瓦尔拉斯体系的问题也是明显的,瓦尔拉斯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要决定n个未知数,至少需要n个方程,但是n个方程未必决定,个未知数,要n个方程决定n个未知数,方程必须是线性的,而且方程之间必须线性无关。同时瓦尔拉斯体系不能排除唯一的均衡解包括零价格(针对免费物品)和负价格(针对类似噪音的物品)的情况,因此瓦尔拉斯体系必须包括所有物品,而不仅仅是正常的经济物品。一般均衡理论后来由帕累托(Pareto)、希克斯 (Hicks)、诺伊曼(Ronald Neu-mann)、萨缪尔森(Samuelson)、阿罗(Arrow)、德布鲁(De-breu)及麦肯齐(McKenzie)等人加以改进和发展,这些经济学家利用集合论、拓扑学等数学方法,在相当严格的假定条件之下证明:一般均衡体系存在着均衡解,而且,这种均衡可以处于稳定状态,并同时满足经济效率的要求。 希克斯将均衡定义为:“当经济中的所有个体从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挑选出他们所偏爱的生产和消费的数量时,静态经济(在其中需求不变,资源也不变)就处于一种均衡状态。——这些可供选择的(方案)——部分决定于外在约束,——更多的是决定于其他个体的选择”,希克斯认为,他的静态均衡概念有两个特点:一是一定存在着向均衡方向变动的趋势;二是收敛于均衡的速度是极快的。
希克斯是在一个很短的时期中处理均衡问题的,他借助了马歇尔的方法,并且通过扩大马歇尔假定的范围进一步缩小经济主体的选择空间,这削弱了模型的解释力。 阿罗德布鲁用数学模型证明了的一般均衡。阿罗一德布鲁对一般均衡理论存在性的证明,主要依存于两个假设:消费与生产集合都是凸集,每个经济主体都拥有一些由其它经济主体计值的资源,因此,这种均衡的整体稳定性取决于某些动态过程,这些过程保证每个经济主体都具有总需求水平知识,并且没有一项最终交易实际上是按非均衡价格进行的,这当中的某些假定也许可以放松,以适应少数行业中的规模报酬递增、甚至所有行业卖方垄断竞争的度量。但是,寡头垄断的存在否决了所有一般均衡解(就象它否决竞争均衡的所有其它概念一样),更不用说消费和生产中的外在性的存在了。
阿罗——德布鲁(Arrow-Debreu)一般均衡理论,它主要是为了研究竞争的市场均衡。它的一个主要假设,也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将市场制度安排作为外生给定。一般均衡理论经过阿罗、德布鲁和哈恩等人运用数学形式加以修饰,已经变得更加完善。
在瓦尔拉斯-阿罗-德布鲁-般均衡理论中,货币的存在仅仅是为了便利生产和交换的进行,实际上,货币是可有可无的,由瓦尔拉斯创立,由阿罗和德布鲁进一步完善,并被希克斯、萨缪尔森等人加以运用的一般均衡模型要保持逻辑上的一致性,必须是一个只能分析实物经济的静态模型,这个静态模型是无法转而用来分析动态的货币经济的,这是由模型的内在逻辑结构或者其均衡的概念决定的,新古典一般均衡的框架中很难处理时间问题。
根据新古典一般均衡的概念,当经济主体在给定偏好、技术和商品所有权的情况下,实现最优时,“不存在使价格发生变动的机制”。新古典的框架要求在其他条件给定的情况下,经济主体只对价格的变动反应,既然价格不变动,也就不存在均衡的变动。 1956年发表了其著名的代表作《货币、利息与价格》(Money,Interest and Prices)。他根据凯恩斯的收入支出理论,采用宏观分析的方法,以表示财富存量对消费支出影响的实际余额效应(Real Balance Effect)为核心,对货币在所谓静态一般均衡与动态一般均衡中的作用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通过融合传统的货币理论与价值理论、凯恩斯效应和皮古效应,建立了一个所谓反映“货币经济”的宏观动态一般均衡学说。
巴廷金的一般均衡理论在西方经济学界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六十年代前后,围绕着巴廷金的一般均衡学说,西方经济学界曾展开过著名的“巴廷金论战” (Patinkin Controversy),争论新古典的两分法是否具有内在的矛盾和巴廷金关于货币中性分析的条件问题。以阿契贝尔德(G·C·Archibald)和李普赛(R·G·Lipsey)等人为代表的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不使用瓦尔拉斯定律的情况下,新古典的静态模型是相容的。而以哈恩(F·H·Hahn)和鲍莫尔(W·J·Baumol)等人为代表的另一些西方经济学者则提出了相反的看法。此外,葛莱(J·G·Gurley)和肖(E·S·Shaw)等人根据内在货币(inside money)与外在货币(outside money)的划分,认为巴廷金关于货币中性的分析实际上是局限于仅存在外在货币的经济体系中的。但尽管对巴廷金一般均衡学说存在着上述批评,西方经济学家大都认为,巴廷金的一般均衡学说“对货币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温特罗勃甚至提出,五十年代宏观一般均衡理论的研究是“在巴廷金的《货币利息与价格》中达到了顶点。”因此,从西方一般均衡理论和货币理论发展的角度看,从新古典经济学解释绝对价格水平确定的货币理论与微观静态一般均衡价值论的两分法,到凯恩斯图说明货币对收入、产量、就业和利率影响的小于充分就业均衡的比较静态的宏观分析,又进一步发展为以实际余额效应为核心的宏观动态一般均衡理论。巴廷金的一般均衡学说在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的发展中,确实占有重要的地位。 政府介入经济活动的主要理论基础,就是一般均衡理论及由此派生的“市场失败”理论,新古典框架思路以理想均衡状态作为判断现实经济运行是否有效的参照标准,通过比较复杂、不完善现实与完全竞争的理想状态,一旦发现现实情况与理想标准出现差异,就断定出现“市场失败”,真实世界必然是无效或低效率的,由此想当然地推导出政府在微观经济领域的角色和作用,要求政府积极介入甚至干预微观经济运行,通过微观经济规制和实际干预控制经济运行。
完全竞争模型是一个理想经济模型,如果实际经济运行偏离了这些假设,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市场失败”,现实市场被认为只会产生次优、非理性、沮丧或混乱,政府介入就成为理所当然的选择。完全竞争范式显然不能成为主张市场体系的有力基础,基于“市场失败”理论范式的政策设计,在方法论上存在致命错误。与其说一般均衡理论用以说明市场体系的效率,不如说更适合于作为政府介入和干预经济活动的理论基础,是政府实施微观规制的理论依据。一般均衡理论并非对市场真实运行的真实解释,其政策含义只能导致政府对微观经济领域的过多介入和广泛干预,只能导致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广泛和深入规制,最终抑制和扭曲市场过程的展开,这样,主流微观经济理论的整个架构,由于建立在非现实的一般均衡理论基础上,无意中变得与中央计划者的观点极为接近。斯蒂格利茨也认为,如果新古典模型是正确的,那么市场社会主义也会取得成功。同样,如果经济中的新古典模型是正确的,那么中央计划经济遇到的问题比实际情况会少得多。市场社会主义失败的部分原因,在于没有能够理解市场经济运转的真正动力。瓦尔拉斯模型的功用之一,在于清晰展示了实际经济与理论模式间的差异,说明了非市场制度存在的价值,尤其是不完备现实市场上。

❼ 为什么说卢卡斯树模型是一般均衡模型

建立在多部门微观分析基础之上。

❽ 可计算一般均衡的可计算一般均衡的定义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包括三个显著特征。首先它是“一般的(General)”,即对经济主体行为作了外在设定。在这个模型中,代表性家户的特征是追求效用最大化,厂商遵循成本最小化的决策原则,还包括政府、贸易组织、进出口商等经济主体,这些主体对价格变动做出反应。因此价格在CGE模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其次它是“均衡的(Equilibrium)”,意指它包括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模型中的许多价格都是由供求双方所决定的,价格变动最终使市场实现均衡。最后它是“可计算的(Computable)”,我更倾向于使用“可应用的”这个词(英文为Applied),起初使用“可应用”这个概念是因为该模型反映实际数据和实际经济问题,更接近现实,涉及产业政策、收入分配、环境政策、就业等等。但可计算的概念也是可取的,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分析的可量化性。

❾ 一般均衡的模型问题

西方经济学在宏观和微观中的很多模型都是关于均衡的模型,比如宏观中的IS -LM,AS -AD,菲利普斯曲线。IS -LM-BP 曲线这些都是均衡,他们都推到方法很多,但主线就是在一个模型中的两条曲线中,通过各种假设把这两条的曲线的变量设置到一样,在通过联立方程组求解, 求出的哪组数据就是均衡值!
不知道我说清楚没有, 反正我觉得经济模型的推导只是建立在经济学家对经济的理解,在用合适的数学方法表达出来。总线我上面已经说了。
意思是你要想真正了解均衡模型的建立,那你必需去先了解经济! 然后在用数学方法来表述!
希望这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人仅仅是个经济爱好者,所以解释有不当之处请包涵。

❿ 一般均衡理论的一般均衡分析

投入产出分析,是研究经济系统各个部分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方法。投入是进行一项活动的消耗。如生产过程的消耗包括本系统内各部门产品的消耗(中间投入)和初始投入要素的消耗(最初投入)。产出是指进行一项活动的结果。如生产活动的结果是为本系统各部分生产的产品(物质产品和劳务)。
瓦西里·列昂剔夫(Wassily W.Leontief,1906—1999)是投入产出账户的创始人。1936年,列昂剔夫发表了《美国经济体系中的投入产出的数量关系》一文,接着在1941年又出版了《美国经济结构1919—1929》一书,1953年,又出版了《美国经济结构研究》一书。在这些著作中,列昂剔夫提出了投入产出方法。
列昂剔夫的投入产出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重农学派魁奈(Francois Quesnay,1694—1774年)著名的《经济表》。列昂剔夫把他编的第一张投入产出表称为“美国的经济表”。数理经济学派瓦尔拉(Walras,1834—1910)和帕累托(Vilfredo Pareto,1848—1923)的一般均衡理论和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构成了列昂剔夫体系的基础。列昂剔夫本人认为“投入产出分析是全部相互依存这一古典经济理论的具体延伸”。
应该实事求是地指出,列昂剔夫创立投入产出分析,以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为依据的前苏联计划平衡(MPS)思想是他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来源。 作为政策分析的有力工具,可计算的一般均衡(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CGE)模型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逐渐发展成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世界上第一个CGE模型应是约翰森(Johansen)1960年提出的。在此之后,CGE模型的发展似乎出现了一段时间的中断,直到70年代都没有显著进步。在70年代,有两个因素引起了人们对CGE模型的兴趣。
首先,世界经济面对着诸如能源价格或国际货币系统的突变、实际工资率的迅速提高等较大的冲击。
第二个促使近20年来CGE模型的应用不断扩大的因素是其细化处理的能力日益提高。

阅读全文

与一般均衡模型期限结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
公众号版权投诉材料 浏览:841
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好处 浏览:727
油汀发明 浏览:216
论文转让网 浏览:282
通州门面转让最新消息 浏览:165
第二届紫金知识产权国际峰会 浏览:4
2010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答案 浏览:259
3系马年限量版价格 浏览:952
快餐店转让协议 浏览:407
小萝莉和猴神大叔版权 浏览:290
产权年限到期后怎么办 浏览:83
铜川58同城转让 浏览:477
著作权使用许可范本 浏览:846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浏览:414
火石创造笔试题 浏览:545
河南医院转让 浏览:798
工商局法制工作总结 浏览:359
贝伦斯发明 浏览:242
马鞍山汇通大厦地址 浏览: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