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承兑人的票据责任不因持票人未在法定期限提示付款而解除。”和“汇票未按规定期限提示承兑的,持票人丧
不矛盾,这是两种权利,两层意思
承兑人的票据责任,最简单的理解就是票据付款人(一般就是票据出票人)按照票据所载金额支付给持票人的责任
而追索权,则是当票据不能兑付(也就是出票人不能将票种金额付给持票人)的时候,持票人对其前手(背书转让票据给持票人的人)要求偿还的权利
所以对于你的理解,分两个方面说:
1、票据责任和追索权的对象是不同的,一个是对付款人,一个是对你的前手
2、二者的顺序不同,持票人先应该向付款人提成付款申请要求其承担票据责任,如果对方履行了票据责任就不存在追索权了,只有对方不兑付,才到第二步追索权
B. 持票人未按规定期限提示付款或者承兑的,不丧失对前手的追索权吗
持票人未按规定期限提示付款或者承兑的,丧失对前手的追索权。
《票据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追索权发生的实质条件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汇票到期被拒绝付款;
第二,汇票在到期日前被拒绝承兑;
第三,在汇票到期日前,承兑人或付款人死亡、逃匿的;
第四,在汇票到期日前,承兑人或付款人被依法宣告破产或因违法被责令终止业务活动。
在发生上述情形之一的,持票人可以行使追索权。
如果持票人未按法定期限及时要求行使付款请求权属于持票人自身的过错,应由持票人自行承担相应责任,丧失对部分票据债务人的追索权。
C. 《票据法》中持票人未在法定期限内付款提示的,是出票人还是承兑人附有责任
票据法规定:持票人未按照前款规定期限提示付款的,在作出说明后,承兑人或者付款人仍应当继续对持票人承担付款责任。
D. 如果未按照规定期限提示付款的本票或者汇票,其后果分别是什么
《票据法》第五十三条 持票人应当按照下列期限提示付款:(一)见票即付的汇票,自出票日起一个月内向付款人提示付款;(二)定日付款、出票后定期付款或者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自到期日起十日内向承兑人提示付款。持票人未按照前款规定期限提示付款的,在作出说明后,承兑人或者付款人仍应当继续对持票人承担付款责任。通过委托收款银行或者通过票据交换系统向付款人提示付款的,视同持票人提示付款。
E. 汇票的持票人未在法定期限内提示付款的,则承兑人的票据责任解除。
持票人未按照前款规定期限提示付款的,在作出说明后,承兑人或专者付款人仍应当继续属对持票人承担付款责任。《票据法》第五十三条 持票人应当按照下列期限提示付款:(一)见票即付的汇票,自出票日起一个月内向付款人提示付款;(二)定日付款、出票后定期付款或者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自到期日起十日内向承兑人提示付款。持票人未按照前款规定期限提示付款的,在作出说明后,承兑人或者付款人仍应当继续对持票人承担付款责任。通过委托收款银行或者通过票据交换系统向付款人提示付款的,视同持票人提示付款。
F. 汇票持票人未在法定期限内提示付款的怎么办
持票人未按照前款规定期限提示付款的,在作出说明后,承兑人或者付款人回仍应当继续对持票人承担付答款责任。
《票据法》第五十三条 持票人应当按照下列期限提示付款:
(一)见票即付的汇票,自出票日起一个月内向付款人提示付款;
(二)定日付款、出票后定期付款或者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自到期日起十日内向承兑人提示付款。
持票人未按照前款规定期限提示付款的,在作出说明后,承兑人或者付款人仍应当继续对持票人承担付款责任。
通过委托收款银行或者通过票据交换系统向付款人提示付款的,视同持票人提示付款。
G. 持票人超过规定期限提示付款的,()在持票人作出说明后仍应继续对持票人承担付款责任
你给的BC都一样。
而且汇票的承兑人对持有人有支付义务而不是出票人,并不因期限到期而自动解除。这么看BCD都不对。
参考:
(三)承兑的法律效力
1、汇票一经承兑,承兑人即成为汇票的主债务人,承兑人于汇票到期日必须向持票人无条件地“当日足额”付款,否则应承担延迟付款的法律责任。
2、承兑人不得以其与出票人之间的资金关系来对抗持票人,拒绝支付汇票金额。
3、承兑人的票据责任不因持票人未在法定期限内提示付款而解除,承兑人仍要对持票人承担票据责任。
H. 持票人未按规定时间提示付款,是否丧失前手追索权
第一个说法丧失前手追索权是在你没有提示付款的情况下,虽然你对前手没有追索权,但是你可以要求前手以前的人付款,比如出票人。
第二个是你提示付款了,也就是该你做的你都做了,向他的追索就是你的权利。
I. 承兑人的票据责任不因持票人未在法定期限内提示付款而解除,那还规定期限的作用是什么_
规定的期限是指向银行等机构规定一个期限提示付款,超过这个期限,你向银行提示付款,银行不会理你。但是,你有向承兑人要求付款的权利,承兑人是会给你说法的,是给钱还是怎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