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混凝土的养护期是多久
养护时间,与构件项目、水泥品种和有无掺外加济有关,常用的水泥正温条件下应不少与7天;掺有外加剂或有抗渗、抗冻要求的项目,应不少与14天 。
一、混凝土的养护基本要求
混凝土浇捣后,之所以能逐渐凝结硬化,主要是因为水泥水花作用的结果,而水化作用则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使其强度不断增长,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砼(混凝土)的养护目的,一是创造各种条件使水泥充分水化,加速砼硬化:二是防止砼成型后暴晒、风吹、寒冷等条件而出现的不正常收缩、裂缝等破损现象。
砼养护法分为自然养护和加热仰浮两种:现浇砼在正常条件下通常采用自然养护。自然养护基本要求:1.在浇筑完成后,12h以内应进行养护;砼强度未达到C12以前,严禁任何人在上面行走、安装模板支架,更不得作冲击性或上面任何劈打的操作。
二、养护工序
覆盖养护是最常用的保温保湿养护方法。主要措施是:
1.应在初凝以后开始覆盖养护,在终凝后开始浇水(12小时后)覆盖物、麦杆、烂草席、竹帘、麻袋片、编制布等片状物。
浇水工具可以采用水管、水桶等工具保证砼的湿润度。
2. 普通混凝土的自然养护时间不得少于多少天
不同混凝土养护的最低期限:
混凝土浇捣后,之所以能逐渐凝结硬化,主要是因为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化作用则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使其强度不断增长,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初凝以后覆盖养护,终凝后开始浇水(12小时)。保证砼的湿润度。养护时间,与构件项目、水泥品种和有无掺外加济有关,常用的五种水泥正温条件下应不少与7天;掺有外加剂或有抗渗、抗冻要求的项目,应不少与14天。
混凝土养护是人为造成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使刚浇筑的混凝土得以正常的或加速其硬化和强度增长。混凝土所以能逐渐硬化和增长强度,是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泥的水化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如周围环境不存在该条件时,则需人工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3. 混凝土的保养天数是多少
一般建筑工程混凝土养护时间为7天,掺加缓凝剂、抗渗剂的混凝土需要14天。水工建筑相关规范执行(如粉煤灰混凝土技术规程等)。
为什么要保养
通过保养使混凝土构件达到最佳的工作性能,简单来说,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总得等到它凝固硬化之后才能使用;通常保养28天,但通过使用外加剂可以缩短保养时间以加快进度;保养的方法因构件的种类,材料组成而异,一般混凝土构件通常为湿热保养。
混凝土的施工,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需要保养。混凝土在保养期间强度加强,一直达到可以进行下一道工序为止,加气混凝土工艺流程。一般是1.2兆帕。保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因为混凝土在初凝的到终凝会发出大量的热量,又由于内部热量散发的慢会形成冷热不均!所以混凝土的保养时分地区分季节的!一般北方的冬季会教冷所以为了防止冷热不均引起的混凝土开裂,需要在混凝土外表皮覆盖茅草等类似方法使内外温差减小,也可以采用外加剂法,例如速凝剂。使混凝土提前达到强度足以抵抗开裂的强度。夏季施工时可以在外表面洒水,也可以通过在混凝土里预埋小管,往里灌冷水,然后带着温度的水流出,来达到降低内部温度的办法!当气温连续5天低于5摄氏度时即为冬季施工;而混凝土的养护期对采用硅酸盐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 泥拌制的混凝土 不得少于 7d 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14d,但也是根据施工方法和施工季节与地方而定的。
4. 民用钢筋混凝土保养期为多久
一般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小时以内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养护并加以覆盖,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对掺有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如果你要用水全部泡上就泡上吧,注意:如果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摄氏度时,不得浇水。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附录D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检验D.0.3规定:“同条件自然养护试件的等效养护龄期及相应的试件强度代表值,宜根据当地的气温和养护条件,按下列规定确定:
等效养护龄期可取按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600℃·d时所对应的龄期,0℃及以下的龄期不计入;等效养护龄期不应小于14d,与不宜大于60d;
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代表值应根据强度试验结果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的规定确定后,乘折算系数取用;折算系数宜取为1.10,也可根据当地的试验统计结果作适当调整。”
5. 请问砼的养护期是多长时间呀,谢谢
不同的砼养护时间不一样,一般有条件的话可以一直进行,洒水养护与喷洒塑料薄膜养护。前者用草帘等将混凝土覆盖,经常洒水保持湿润。养护时间取决于水泥品种,如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不少于7昼夜。后者适用于不易洒水养护的高耸构筑物和大面积混凝土结构等,是将过氯乙烯树脂塑料溶液用喷枪喷洒在混凝土表面,溶液挥发后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将混凝土与空气隔绝,阻止混凝土内水份蒸发保证水泥水化作用正常进行,养护完成后薄膜能自行老化脱落。
6. 混凝土的正常养护时间约为多长
根据gb50204-2002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应在浇筑完毕后回的
12h
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答养护
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
泥拌制的混凝土
不得少于
7d
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14d
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
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
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
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混凝土强度达到
1.2n/mm2
前
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注:
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
时不得浇水
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根据所采用水泥的技术性能确定
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布时宜涂刷养护剂
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技术方案采取控温措施
7. 混凝土养护时间
混凝土终凝后的持续保湿养护时间可参照下表的规定执行。
在任意养护时间,若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时,二者间温差不得大于15℃。
混凝土养护温控要求
混凝土养护期间应注意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如曝晒、气温骤降等)而发生剧烈变化。养护期间混凝土的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宜超过20℃。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制定严格的养护方案,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满足设计要求。
混凝土在冬季和炎热季节拆模后,若天气产生骤然变化时,应采取适当的保温(寒季)隔热(夏季)措施,防止混凝土产生过大的温差应力。
不同混凝土潮湿养护的最低期限
混凝土浇捣后,之所以能逐渐凝结硬化,主要是因为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化作用则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使其强度不断增长,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重点加强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控制,尽量减少表面混凝土的暴露时间,及时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紧密覆盖(可采用蓬布、塑料布等进行覆盖),防止表面水分蒸发。
暴露面保护层混凝土初凝前,应卷起覆盖物,用抹子搓压表面至少二遍,使之平整后再次覆盖,此时应注意覆盖物不要直接接触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
8. 混凝土养护期限不少于14d是什么意思
混凝土从浇筑完毕,12小时内开始养护,7天之内必须浇水养护。
对有掺加缓凝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持续14天,大体积混凝土养护28天。
另外还有特殊部位的养护时间要求。
9. 一般混凝土工程的养护时间为几天
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不少于7昼夜。
根据GB50204-2002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应在浇筑完毕后的 12h 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
1、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7天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14天
2、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 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3、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 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 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4、混凝土强度达到 1.2N/mm2 前 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注: 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 时不得浇水
(9)混凝土养护期限扩展阅读
养护
1、养护的目的在于创造适当的温湿度条件,保证或加速混凝土的正常硬化。不同的养护方法对混凝土性能有不同影响。常用的养护方法有自然养护、蒸汽养护、干湿热养护、蒸压养护、电热养护、红外线养护和太阳能养护等。养护经历的时间称养护周期。
2、为了便于比较,规定测定混凝土性能的试件必须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养护。中国采用的标准养护条件是:Ⅰ级水平控制温度为20±2°C,Ⅱ级水平控制温度为20±5°C,标准养护时间为28天;湿度不低于95%。
3、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重点加强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控制,尽量减少表面混凝土的暴露时间,及时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紧密覆盖(可采用蓬布、塑料布等进行覆盖),防止表面水分蒸发。
4、暴露面保护层混凝土初凝前,应卷起覆盖物,用抹子搓压表面至少二遍,使之平整后再次覆盖,此时应注意覆盖物不要直接接触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
混凝土的蒸汽养护可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混凝土的蒸汽养护应分别符合下列规定:
1、静停期间应保持环境温度不低于5℃,灌筑结束4~6h且混凝土终凝后方可升温。
2、升温速度不宜大于10℃/h。
3、恒温期间混凝土内部温度不宜超过60℃,最大不得超过65℃,恒温养护时间应根据构件脱模强度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情况以及环境条件等通过试验确定。
4、降温速度不宜大于10℃/h。
10. 混凝土的养护龄期是指什么
混凝土的养护龄期是指混凝土养护经历的时间,混凝土常用的养护龄期有:3d、7d、14d、28d、60d、90d。
但国家标准评定混凝土强度合格与否是以标养28d的标准试块强度为准;当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时,可以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注明要采用的60d或90d强度作为评定依据。
养护的目的在于创造适当的温湿度条件,保证或加速混凝土的正常硬化。不同的养护方法对混凝土性能有不同影响。
常用的养护方法有自然养护、蒸汽养护、干湿热养护、蒸压养护、电热养护、红外线养护和太阳能养护等。养护经历的时间称养护周期。为了便于比较,规定测定混凝土性能的试件必须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养护。
把成型的混凝土试块养护条件与施工现场构件采用的养护条件相同即称为同条件养护。制备混凝土时,首先应根据工程对和易性、强度、耐久性等的要求,合理地选择原材料并确定其配合比例,以达到经济适用的目的。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通常按水灰比法则的要求进行。材料用量的计算主要用假定容重法或绝对体积法。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
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