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专利知识 > 恢复执行的期限

恢复执行的期限

发布时间:2020-12-09 18:48:14

⑴ 执行和解后恢复原法律文书执行,有时间限制么

您好:来
执行和解协议签订后未履源行的,不需要再次申请强制执行,而可以立即申请法院恢复执行。 《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条 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 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⑵ 重新恢复执行的执行案件,执结期限是怎么样规定的

六个月执结是法院程序的问题,原则上没有执行就不能执结,有特殊情况承办法官可以报院长批准延长执行时间,建议不要随便暂缓或中止执行程序。

⑶ 法院的执行期限是多久必须在一定时间结案吗

法院的执行期限是六个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

第五条

执行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执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还需延长的,层报高级人民法院备案。

委托执行的案件,委托的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后一个月内办理完委托执行手续,受委托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委托函件后三十日内执行完毕。未执行完毕,应当在期限届满后十五日内将执行情况函告委托人民法院。 刑事案件没收财产刑应当即时执行。 刑事案件罚金刑,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三个月内执行完毕,至迟不超过六个月。

(3)恢复执行的期限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六条 向上级法院申请执行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第二百三十九条 申请执行期限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⑷ 恢复强制执行法律规定有哪些 期限有什么规定

申请强制执行的时效是俩年,申请人在提出强制执行申请六个月内法院应当采取强制执行,否则回申请人可以向答上级法院申请执行。《民诉法》第二百三十九条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⑸ 执行终结的案件是否可以恢复执行

根据法律规定,终结执行的案件是可以再立案执行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执行案件立案、结案若干问题的意见》:

第六条下列案件,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恢复执行案件予以立案:

(一)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的;

(二)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执行和解协议,对方当事人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的;

(三)执行实施案件以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方式报结后,如发现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申请执行人申请或者人民法院依职权恢复执行的;

(四)执行实施案件因委托执行结案后,确因委托不当被已立案的受托法院退回委托的;

(五)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的规定而终结执行的案件,申请执行的条件具备时,申请执行人申请恢复执行的。

(5)恢复执行的期限扩展阅读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中止和终结执行的裁定,送达当事人后立即生效。因此,当事人不存在上诉的问题。

另外,在执行过程中如果有协助执行人的,终结的裁定也应对其送达。执行终结的效力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程序上的效力。执行终结的裁定一经生效,执行程序就宣告结束,以后也不再恢复。

(二)实体上的效力。执行终结后,法院不再以司法强制力迫使被执行人履行义务,也不以执行程序保证权利人实现法律文书所确定的权利。但这并不意味着否认或推翻了法律文书对权利人所应享有的权利的确认,只是法律不再对其实施保障而已。

⑹ 关于执行和解后,恢复执行的期限问题

以分期还款的时间为准。。自愿达成分期,未到期部分,不能申请执行。

⑺ 继承人申请恢复执行的的时效

《继承法》第8条规定:“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2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20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依此规定,继承权回复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2年内,继承人没有行使其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对其权利不再予以保护。所谓“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指根据客观情形可以断定继承人已经知道或者可以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例如,继承人知道被继承人死亡的事实和被继承人的遗产被其他继承人分割,或者被非继承人占有,或者知道依法要对遗产进行新的产权变更登记而自己被排斥进行产权登记,或者作为遗产的房屋被出卖、拆迁或翻盖而自己未得到通知,等等。《继承法》规定的诉讼时效与《民法通则》中规定的诉讼时效是一致的,因此对继承权保护的诉讼时效,也应当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适用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在现实生活中,有的继承人可能长期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自己的继承权被侵害。在这种情形下,依所在最高人民法院《意见》第18条规定,“自继承开始之日起第18年后至第20年期间内,继承人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犯的,其提起诉讼的权利,应当在继承开始之日起的20年内行使,超过20年的,不得再行提起诉讼。”《继承法》第8条中规定,“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20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

⑻ 法院执行案件,中止执行的时效是多久

如果已经申请了法院强制执行,而被执行人没有财物可执行,法院可以中止版执行,等有了执行条权件再恢复执行。
对于中止执行的时效没有限制,一般来讲,只要被执行人有执行能力,都可以恢复执行。
被执行人死亡,其遗产继承人没有放弃继承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变更被执行人,由该继承人在遗产的范围内偿还债务。继承人放弃继承的,人民法院可以直接执行被执行人的遗产。

⑼ 恢复执行案件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吗

根据民事诉讼法和执行相关的司法解释,恢复执行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执回行案件因为出答现法定的中止执行情形而暂时中止执行,等到中止执行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第二种情况是,案件执行过程中发现被执行人无可供财产执行且符合最高法院关于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相关规定,由法院以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方式结案,等到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时重新恢复执行。但无论上述哪一种情况,根据法律规定均不受申请执行时效期间的限制。故在恢复执行案件中,法院不存在主动适用申请执行时效的问题。

以上法律意见供你参考。

⑽ 申请强制执行,钱没要回来结案了,要求恢复执行有期限要求吗

法院可以按照规定拍卖,如果不能拍卖的话,有其他可强制执行的财产也是可以执行的,执行费用一般又被执行人承担,执行没有时间限制,恢复的提交申请即可。

阅读全文

与恢复执行的期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鹃岛 浏览:83
马鞍山到滁州的汽车时刻表 浏览:86
马鞍山发光字 浏览:456
马鞍山最大企业 浏览:360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十八 浏览:946
美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浏览:2
社区公共法律服务信息 浏览:617
宿州工商局网 浏览:755
工商局上门检查 浏览:298
蚌埠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977
烟台市牟平区工商局 浏览:486
马鞍山电能表 浏览:737
马鞍山到静海的火车 浏览:395
广州增城工商局 浏览:235
工商局名称注册查询系统 浏览:618
马鞍山新疆 浏览:939
淮南到马鞍山动车 浏览:370
被举报去工商局 浏览:983
重庆工商局热线电话 浏览:628
某工商局以涉嫌 浏览: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