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船舶的报废年限是多少
具体还要看船舶的检验。
海船:
一类船舶,特别定期检验船舶18年以上,强制报废船龄25年以上;
二类船舶,特别定期检验船舶24年以上,强制报废船龄30年以上;
三类船舶,特别定期检验船舶26年以上,强制报废船龄31年以上;
四类船舶,特别定期检验船舶28年以上,强制报废船龄33年以上;五类船舶,特别定期检验船舶29年以上,强制报废船龄34年以上;
淡水船:
一类船舶,特别定期检验船舶18年以上,强制报废船龄25年以上;
二类船舶,特别定期检验船舶24年以上,强制报废船龄30年以上;
三类船舶,特别定期检验船舶26年以上,强制报废船龄31年以上;
四类船舶,特别定期检验船舶28年以上,强制报废船龄33年以上(其中黑龙江水系的特别检验29年以上,强制报废39年以上);
五类船舶,特别定期检验船舶29年以上,强制报废船龄35年以上(其中黑龙江水系的特别检验29年以上,强制报废39年以上)。
(1)游艇的使用年限扩展阅读:
船舶报废拆解和船型标准化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第二章 海船提前报废、更新补助标准
第六条 海船拆解后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申请补助资金:
(一)从事国内沿海或国际远洋的老旧运输船舶。其中,单壳油轮不小于600载重吨,其他运输船舶不小于1000 总吨。
(二)2012年12月31日前取得所有权,并持有有效期至2013年1月1日之后的船舶登记、船舶检验等证书、国内沿海《船舶营业运输证》或《国际海上运输船舶备案证明书》。
(三)比规定的强制报废船龄或单壳油轮限期淘汰时间提前1年至10年(含1年、10年)拆解。符合《关于发布提前淘汰国内航行单壳油轮实施方案的公告》
(交通运输部公告2009年第52号)和《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要求的单壳油轮,限期淘汰时间按以上规定确认;其他船舶限期淘汰时间按《老旧运输船舶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4年第14号)确认。
❷ 游艇一年花费多少
买了游艇后需要停泊,一般停靠在游艇会内,所有就需要购买游艇会的会回籍,会籍费答用看游艇会的收费了,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购买会籍后就可以选游艇会的泊位所有权。拥有泊位所有权,不停靠游艇一般不收费,停靠游艇就需要交付泊位费。一般情况下,一条游艇购买后,每年的各项维护费用等是所购买游艇的十分之一。
❸ 古代帆船的使用寿命
在公元前2900年前后,埃及人最先使用帆船。从那以后,一直到世纪以前,帆船一直在海洋交通工具中占据统治地位。当时,许多帆船都是依靠一根桅杆张着一面帆前进。大约在距今500年前,开始出现有3~4根桅杆的多帆船,这种帆船船身坚固,不怕风浪。今天装上引擎的大轮船被广泛应用,小的帆船仍用于运动比赛、捕鱼和本地贸易中。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并未收录「帆」,大徐本·马部:「颿,马疾步也。从马风声。臣铉等曰:舟船之颿,本用此字。今别作帆,非是。符严切。」然而《释名·卷七·释船》:「帆,泛也。随风张幔曰帆。使舟疾,泛泛然也。」显示於东汉末年成书时已有帆字;《康熙字典》注:「《崔豹·古今注》曹子贞马名惊颿,言疾如帆也。」又,南朝《玉篇》:「颿,扶泛、扶严二切。马疾步也,风吹船进也。」可见宋朝说文大徐本校注「本用此字」、系指魏晋南北朝以来之用字。晋朝崔豹《古今注·杂注第七》:「惊帆,曹真有駃马名为惊帆,言其驰骤如烈风之举帆疾也。」明朝焦竑《俗书刊误·卷七·略记字始》:「颿即帆,曹真有马号惊帆,言驰骤如风雨也。世因制此字,然实赘。」
帆船首初於文献出现是在汉朝的《南州异物志》。根据该书描述,汉朝时中国帆船设计4个风帆,并不直接迎风,而是横向且稍倾斜地面对迎风面。这样能够使船只即使在逆风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高速前行,无需像西方帆船一般降帆。在帆的材质方面,则是使用竹竿加强的硬性篷帐。当时最大的船长达20公尺,宽10公尺,可以容纳700人左右或260吨以上的货物。
经过宋朝与元朝改良後,中国帆船於15世纪-17世纪中,大量出现於中国近海。期间明朝特使郑和的船队,亦是经过改良此类船只,遍游东亚、南亚,远达非洲。另外亦有证据显示,当时的中国帆船,长约100多公尺,宽度约50多公尺,称为宝船。
18世纪後,作为民间交通运输的中国帆船为平底船,舵位於尾部的正中间。中国帆船两端用木板封盖,船底为矩形的中空盒子,船内有多道防水措施。长约12公尺,宽约4公尺,高约1公尺半。这种船应用至1920年代。
沙船——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船型,平底方艏方艉。在唐宋时期,它经已成型,成为中国北方海区航行的主要海船。因其适於在水浅多沙滩的航道上航行,所以在明清时期始称作沙船,也作“防沙平底船”。它江河湖海皆可航行,适航性特别强,宽、大、扁、浅是其最突出的特点。沙船的纵向结构采用“扁龙骨”,从而使纵向强度得到加强;横向结构则是采用水密隔舱的工艺。这样,沙船纵横一体,抗沈性较好。同时,为提高抗沈性,沙船上还有“太平篮”。当风浪大时,从船上适当位置放下用竹编的其中装有石块的竹篮,悬於水中,可使船减少摇摆。但由於吃水过浅,不能作远海航行之用。
福船——中国古代优秀船型,亦称“大福船”。福船是一种尖底海船,以行驶於南洋和远海著称。明代一种巨型战船。宋人说:「海舟以福建为上。」明代水师以福船为主要战船。古代福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首尾高昂,两侧有护板。全船分四层,下层装土石压舱,二层住兵士,三层是主要操作场所,上层是作战场所,居高临下,弓箭火炮向下发,往往能克敌制胜。福船首部高昂,带有坚强的冲击装置,乘风下压能犁沈敌船,多用船力取胜。福船吃水四米,是深海优良战舰。郑和下西洋船队的主要船舶叫宝船,它采用的就是福船这种适於远航航行的优秀船型。《明史·兵志四》:“(大福船)能容百人。底尖上阔,首昂尾高,柁楼三重,帆桅二,傍护以板,上设木女墙及炮床;中为四层,最下实土石,次寝息所,次左右六门,中置水柜,扬帆炊爨皆在是。最上如露台,穴梯而登,傍设翼板,可凭以战。矢石火器皆伏发,可顺风行。”
广船——该船型因多在广东沿海制造而得名,它的基本特点是头尖体长,梁拱小,甲板脊弧不高。船体的横向结构用紧密的肋骨跟隔舱板构成,纵向强度依靠龙骨维持。结构坚固,有较好的适航性能和续航能力。历史上最著名的广船为“耆英号”,因曾到英国访问而闻名。
老闸船(又称鸭屁股,lorcha)是大约于1550年左右在中国的葡萄牙殖民地发展出来的一种帆船。有传统中式帆装和流线型的西式船身,比传统中式帆船快,比西式帆船需要更少人手,建造维修也较简易。引发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亚罗号即是一艘Lorcha。
民用船一般称为船(古称舳舻)、轮(船)、舫,军用船称为舰(古称艨艟)、艇,小型船称为舢舨、艇、筏或舟,其总称为舰船、船舶或船艇。
中国在六朝时船舰已能进行远洋航行。《太平御览》卷七百六十九引《南州异物志》记述中国在六朝时期的造船技术:“外域人名船曰舶,大者长二十馀丈,高去水三二丈,望之如阁道,载六七百人,物出万斛。”《荆州记》亦载:“湘州七郡,大盤艑之所出,皆受万斛。”
中国使用船只的历史也很悠久,在16世纪以前一直处于世界领先位置,在明代中国的造船业到达了鼎盛时期。这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的航海宝船, 长44丈4尺, 宽18丈,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折合现今长度为151.18米,宽61.6米。船分四层,船上9桅可挂12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二百人一起才能启航,是一艘可容纳千人以上的中国帆船类型。
帆船起源于欧洲,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帆船是人类向大自然作斗争的一个见证,帆船历史同人类文明史一样悠久。 帆船作为一种比赛项目,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1900多年以前古罗马诗人味吉尔的作品中。到了13世纪,威尼斯开始定期举行帆船比赛,当时比赛船只没有统一的规格和级别。 帆船运动起源于荷兰。古代的荷兰,地势很低,所以开凿了很多运河,人们普遍使用小帆船运输或捕鱼。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出独木舟的国家之一,并利用独木舟和桨渡海。独木舟就是把原木凿空,人坐在上面的最简单的船,是由筏演变而来的。虽然这种进化过程极其缓慢,但在船舶技术发展史上,却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独木舟需要较先进的生产工具,依据一定的工艺过程来制造,制造技术比筏要难的多、其本身的技术也比筏先进得多,它已经具备了船的雏形。
在中国,商代已造出有舱的木板船,汉代的造船技术更为进步,船上除桨外,还有锚、舵。
唐代,李皋发明了利用车轮代替橹、桨划行的车船、桨划行的车船。
宋代,船普遍使用罗盘针(指南针),并有了避免触礁沉没的隔水舱。同时,还出现了10桅10帆的大型船舶。15世纪,中国的帆船已成为世界上最大、最牢固、适航性最优越的船舶。中国古代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18世纪,欧洲出现了蒸汽船。19世纪初,欧洲又出现了铁船。19世纪中叶,船开始向大型化、现代化发展。
刘向《世本》记:古者观落叶因以为舟。意思是说,中国人是因为看见落叶掉在水面上浮而不沉而悟到了船的原理。这跟鲁班悟出锯子的原理有点类似,大概中国人自来亲于木,总是可以从它身上得到层出不穷的灵感。
舟形成之前,泛水之物一般是树、竹苇、葫芦之类的浮具、筏子。筏起于浮具,又多有改进。以桴济河,进而浮于海,这就有点“破天荒”的意思了。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大概他老人家也有点自我欣赏的冒险性情在。
《艺文类聚》载:西周成王时,“于越献舟”。越人,在古汉语里就是一个涉水的代名词,“水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如飘风,去则难从”。可以想见,以舟为贡品,献与成王,那时越人的船就已造得比较好了,还有,献舟一路,取道东海,渡黄海,泛渤海,入黄河,逆流而上进入渭水,终达周都镐京,船的实用性能及航海技术都已不差。
春秋战国时,大国争霸,造船业及航海业迅速发展。《越绝书》称:越迁都由会稽至琅琊,以水兵2800人“伐松柏以为桴”,沿海北上,气势已然磅礴。至秦,徐福及童男女各3000人,乘楼船入海,寻找不老之药。那楼船之巨,也已不难想象。有了船,从西汉中期前后,海上丝绸之路开始从古合浦郡始发,可通往印度、斯里兰卡,算得上是世界上第一条真正的海上国际贸易航线。三国时期,吴黄龙二年,孙权“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澶洲”,夷洲,今之台湾,澶洲,就是日本岛屿。
木船开始依赖人工划桨,既而有风帆及橹,橹是由长桨演变而来的,是另一种用人力推进船只的工具,也是控制船舶航向的工具。一器多用,这是中国对世界造船与航海技术上的突出贡献。
东晋后期,法显和尚西行印度,寻求戒律,历时14年,数次濒死,终于在70岁高龄时,只身远航归国,他的船上所载,就是后来对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的大量佛经。随后,这位老人便与来中国的尼泊尔高僧佛驮跋陀罗一起翻译出了这些佛经。
隋炀帝好大喜功,多次征发民工无数,在江南采伐大木料,大造龙舟及各种花船数万艘。最大一艘龙舟共有四层,高45尺,长200尺,上层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间二层有120个房间,都“饰以丹粉,装以金碧珠翠,雕镂奇丽”。随后,这位跟他的龙舟一样花的帝王数次乘船巡幸江都,酒池肉林地日夜寻欢作乐,终于就把江山丢了。
唐朝时,造船上已广泛使用了榫接钉合的木工艺和水密隔舱、黄底龙骨,大腊与防摇装置、漆涂防腐技术、金属锚等先进技术。此时的战船名为楼船、蒙冲、斗舰、走舸、海鹃和游艇,最大的战船“和州载”,费时三年,“载甲三千人,稻米倍之”。自西汉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后,唐代与各国的海上交往达到了全面繁荣,长安成了国际性大都市,海外各国的使者、留学生、留学僧、商人不断地到中国来,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政治典章制度,也就是从这时开始,中国人在海外被称为“唐人”。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发达国度,唐人开辟了多条海上航线,多次到到达南洋、西亚、东非等地。唐朝仍然有和尚到日本,著名的鉴真自743年-754年经12个年头,先后六次东渡日本,终于以非凡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到达日本的土地。
宋元两代,因海外贸易不断扩大,海上和内河运输规模远超前代。造船业十分发达,浙江、福建、广东成为打造海船的中心,宋代的造船、修船已经开始使用船坞,并创造了运用滑道下水的方法。许多港口都设置了市舶司以管理海外贸易,其中明州、广州、泉州、杭州尤为显要,是清代以前最著名的几大港口。
元时,中国积累了几百年的盛名频频吸引西方各国的贡使,传教士、商人、旅行家陆续来到中国,马可·波罗一呆就是17年,并深得忽必烈的信任与重用。1291年,忽必烈“命备船十三艘,每艘具四桅,可张十二帆”,派马可·波罗从泉州起航,护送阔阔真公主至波斯成婚。
这大概就是古老的东方—一个满载着瓷器和丝绸的童话飘向世界的开始。
帆船通常是木结构。骨架多为横骨架式﹐包括弯肋骨﹑脚梁﹑面梁等横向构件。
较大木船才设置纵向底压筋和舷压筋。隔舱板既用以分隔舱室﹐也是骨架的组成部分。中国自唐代就已采用水密隔舱﹐以提高船体抗沉性。船壳板主要由底板﹑板﹑身板﹑舷甲板等纵向构件构成。骨架支承壳板﹐并和壳板共同构成有一定强度和刚度的主船体。帆船的龙骨﹐是底板的组成部分﹐外侧突出於船底下面。
平底船龙骨有一道至数道﹐突出部分为圆背形。
尖底海船在纵中线设一道突出於船底的方龙骨﹐除能提高船底纵向强度外﹐驶偏风时还起阻止船体横向漂移的作用。较大的中国帆船﹐船壳有的采用两层或三层板叠合结构﹐有的采用双层船底﹐内底和外底中间隔以横脚梁。身板的上部﹐一般为数道用圆木对剖的圆背厚板﹐以加强纵向强度。船壳板接缝用桐油石灰和麻丝或竹丝混合物泥实。
(帆)帆具
由帆﹑挂帆的桅杆和操帆的绳索系统组成。帆船多是单桅﹑双桅和三桅,中国古代巨型帆船有多至七桅﹑九桅的。船桅一般是沿船纵中线布置﹐中部主桅最长最粗﹐长度约等於或小於船长﹐头桅﹑尾桅依次而短小。三桅以上的帆船除主帆居中线外﹐首尾各桅配置在中线两侧或舷边﹐各帆配合受风﹐互不干扰。中国帆船以用四角帆为主﹐多为长方斜顶方形﹑帆面有多道横竿的硬帆﹔中国帆船有的也备有三角软帆。
明朝时期,我国造船业的发展达到了第三个高峰。由于元朝经办以运粮为主的海运,又继承和发展了唐宋的先进造船工艺和技术,大量建造了各类船只,其数量与质量远远超过前代。元朝初期仅水师战舰就已有17900艘。元世祖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下令造战船5000艘,操练水军七万人。过了三年,又下令增练水师五六万人,再造战船3000艘,仅这两次就造了战船8000艘。元军往往为一个战役就能一举建造几千艘战船。此外还有大量民船分散在全国各地。意大利大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在原黄河入海口处(今江苏宿迁县以南70公里处)见到“有属于大汗之船舶逾15000艘,盖于必要时运输军队赴印度诸岛者也,缘此地距海仅有一日程”。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为在济州河运粮,一次建造粮船达3000艘。元朝还在江海水陆要地设水驿站424处,共有邮递专用船5921艘。这些都充分说明元朝造船能力之强。元朝时,阿拉伯人的远洋航行逐渐衰落,在南洋、印度洋一带航行的几乎都是中国的四桅远洋海船。中国在航海船舶方面居于世界首位,它的性能远远优越于阿拉伯船。元朝造船业的大发展,为明代建造五桅战船、六桅座船、七桅粮船、八桅马船、九桅宝船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迎来了我国造船业的新高潮。据一些考古的新发现和古书上的记载,明朝时期造船的工场分布之广、规模之大、配套之全,是历史上空前的,达到了我国古代造船史上的最高水平。主要的造船场有南京龙江船场、淮南清江船场、山东北清河船场等,它们规模都很大。如龙江船场年产就超过200艘,它还以建造大型海船而著称。1957年在南京宝船场遗址出土一个全长11米以上的巨型舵杆,令人叹为观止。再如清江船场,有总部四处,分部82处,工匠3000多人,规模也甚为可观。明朝造船工场有与之配套的手工业工场,加工帆篷、绳索、铁钉等零部件,还有木材、桐漆、麻类等的堆放仓库。当时造船材料的验收,以及船只的修造和交付等,也都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正是有了这样雄厚的造船业基础,才会有明朝的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远航壮举。郑和船队的宝船,大者长达44丈,宽18丈。明朝用的尺比我们今天的市尺短些,但即使按一丈合二米半计算的话,这种宝船的长度也超过100米。船队中,即使是中等船,也有37丈长,15丈宽。难怪有位目击者形容宝船“体势巍然,巨无与敌,篷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还有的说,船上风帆有12张之多。当时先进的航海和造船技术包括水密隔舱、罗盘、计程法、测探器、牵星板以及线路的记载和海图的绘制等,应有尽有。郑和的第一次远航船队,据说就有62艘这样的船。
❹ 新会计准则的船舶折旧年限是多少啊请教
10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第六十条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4)游艇的使用年限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第五十八条固定资产按照以下方法确定计税基础:
(一)外购的固定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为计税基础;
(二)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以竣工结算前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
(三)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以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租赁合同未约定付款总额的,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
(四)盘盈的固定资产,以同类固定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为计税基础;
(五)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六)改建的固定资产,除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一)项和第(二)项规定的支出外,以改建过程中发生的改建支出增加计税基础。
第五十九条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❺ 游艇安全管理规定的解读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叶红军局长助理解读《游艇安全管理规定》
交通运输部发布了《游艇安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为便于公众更好地理解办法的有关内容,记者就相关内容采访了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叶红军局长助理。 《规定》出台的背景: 游艇业在国际上有着巨大的市场份额,全球每年的游艇经济收入超过500亿美元,发达国家平均每171人就拥有一艘游艇,挪威、新西兰等地更高达每8人拥有一艘。专业人士认为,当地区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游艇经济就开始萌芽了,这也印证了我国游艇业的发展状况。据统计,目前我国已经有200多家游艇制造企业,产值超过1000万的企业就有30多家,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深圳、上海、青岛、天津、厦门、珠海等城市。沿海有游艇100多艘,主要集中在青岛、深圳等地。游艇业作为新兴产业受到很多地方领导的高度重视,纷纷对游艇业的发展寄予厚望,把她作为城市品牌。辽宁、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沿海和内陆水上旅游资源丰富且经济相对发达的省市游艇业已有所发展,其中以深圳、上海、青岛、日照等地发展较快。青岛、日照由于有2008年奥帆赛和世帆赛的因素,游艇业发展非常迅猛。深圳毗邻香港,且四季如春,发展游艇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上海加快发展游艇经济,要将奉贤区打造为游艇城。与发达国家平均每171人拥有一艘游艇相比,我国游艇的人均占有量仍有巨大提升空间。可以预计,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生活观念的逐步转变,游艇业将会在我国得到迅猛发展。目前我国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的法规主要是针对营运船舶来制定的,很多规定对游艇安全监管不适用。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服务经济建设,促进游艇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按照游艇的特性,制定包括游艇的登记、检验、航行规则和游艇驾驶员的培训、考试以及游艇俱乐部的运作模式等内容的管理制度。 游艇安全监管和立法的原则: 游艇作为一种私人性质的、非营运用途的休闲船舶,主要用于游览观光、休闲娱乐、商务接待,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建造风格上追求个性化,不参与公共交通运输,如果完全套用营运船舶的管理理念来管理游艇,会阻碍其健康发展。游艇不同于营运船舶,除了遵守国际避碰规则外,其他国际海事公约,如《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大多对它不适用,属于非公约船,因此国际上缺少一致的标准和规范。在登记和检验制度上,有的国家不需要检验,有的需要检验但不需要登记,甚至有的完全不需要登记和检验;在游艇驾驶员的配备要求上,有的由主管机关主导培训、考试、发证,有的完全由行业协会承担培训、考试、发证工作,各国的要求和做法各不相同,但共同的一点都是实行较宽松的管理。因此对游艇的管理,一方面必须立足于我国国情,在现行海事法律、法规框架下,借鉴国外游艇发达地区的管理经验,除必须严格遵守航行规则外,应当简化游艇的登记、检验手续,对游艇驾驶员不能按照《船员条例》的要求进行注册管理,不实行船舶签证、安全检查和安全配员制度,建立一个宽松的、有利于游艇健康发展的法律环境。结合国外游艇管理经验,审视我国游艇管理现状,游艇安全监管和立法坚持以下原则:(一)保障游艇安全与促进游艇业健康发展相结合;(二)游艇自身安全与公共安全兼顾;(三)实施有利于保障游艇安全的特殊管理制度的;(四)实行海事管理机构监管、游艇业主自主管理与行业自律相结合。 游艇的定义和《规定》的适用范围: 明确游艇的内涵十分重要。在起草《规定》的过程中,我们对加拿大、新西兰、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国家或者地区的游艇定义进行了研究。加拿大航运条例规定,游艇系指仅用于个人娱乐而非商业目的船艇。新西兰有关法律规定,游艇系指仅用于船东娱乐或作为船东住所的,且不被用于出租或取得报酬的船舶。香港商船(游艇)规例规定,游艇系指符合以下条件的小轮、私人游艇、充气式船只、中式帆船、西式中国帆船或其他船只:1、已装备或者载有引擎,或设计为可装设或载有引擎,藉以使该船只能靠机械设备推进;2、纯为游乐而拥有或使用的;3、并非为收取租金或报酬而出租(根据租船协议和租购协议的条款租出者除外)。结合有关国家或者地区对游艇的定义,《规定》将游艇定义为:“本规定所称的‘游艇’,是指仅限于游艇所有人自身用于游览观光、休闲娱乐等活动的具备机械推进动力装置的船舶”。考虑到游艇俱乐部所有提供给会员使用的船艇,游艇使用人用于游览观光、休闲娱乐等非盈利活动,也属于《办法》所称的“游艇”。在起草《规定》过程中,曾经有一种观点,建议将游艇界定在长度20米以下、乘员定额12人以下的范围,超过这一范围的一律按照营业性客船进行管理。因游艇在检验、登记、签证、船舶配员等安全管理上较营业性客船宽松,采取这一限制措施有利于防止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但是大多数游艇业主、游艇制造商、销售商以及有些主管部门对这一限制措施表示了不同意见,因为这样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大家都不会生产和购买超过限定长度的游艇,导致游艇向中小型规模发展,这与促进游艇业健康发展的立法初衷不协调。同时,考虑到乘员定额12人以上的游艇,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所以《规定》规定,“乘员定额12人以上的游艇,按照客船进行安全监督管理”。 游艇的检验和登记: 游艇作为非公约船舶,没有专门针对它的统一安全和防污染要求,其检验管理由各国国内法规定。有些国家和地区对游艇管理比较严格,如欧盟和英国。有些国家和地区对游艇管理比较宽松,如加拿大、新西兰和香港。在欧盟,2003年出台了2003/44/EC指令,要求无论是本地制造还是进口欧盟的游艇(主要对98年以后制造或进入欧盟的船舶),长度在2。5-24米之间的,其设计和建造必须符合指令要求。经检验符合指令标准的贴CE标志。在英国,其《大型游艇法》出台后,要求新大型游艇从设计阶段就将如何符合该法考虑在内。对于已建成的游艇,通过改造也要符合该法要求。在加拿大,游艇作为小船的一种,主要由《小船法规》规定,其他法规如《碰撞法》及《运输法》中也有涉及。《小船法规》第3、4、5、6条,要求游艇配备救生、安全设备、航行设备等。对这些设备的检验不是强制的,游艇主可自愿申请检验,经检验合格的贴标。该标不具有法律效力,仅能证明在检查时,船舶的安全设备符合相关要求。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游艇管理法规仅要求150GT以上,载客60人以上及形态比较怪异的游艇必须申请检验,检验内容主要是安全设备。新西兰不对游艇进行检验。不难看出,游艇检验的宽严是各国对本国游艇业管理方针的体现,游艇检验的项目和程度应与本国国情相适应,也取决于各国游艇管理的方针。我国游艇检验管理立法也应立足国情。我国游艇业尚在起步阶段,无论是游艇制造还是使用都不够成熟,现阶段对游艇检验管理不宜过于宽松,以免影响游艇自身及公共安全;同时,也不能过于严苛,以免影响游艇业的健康发展。所以《规定》在游艇检验方面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游艇应当经船舶检验机构按照交通运输部批准或者认可的游艇检验规定和规范进行检验,并取得相应的船舶检验证书后方可使用;二是游艇应当申请附加检验。关于游艇的登记。不同的国家或者地区对游艇的登记采取不同的态度,有的要求登记,有的不要求登记,即便是要求登记的,一般情况下也不要求提供游艇检验证书。在香港船舶注册登记与牌照申请是可以分开进行的。领取牌照是法定要求:无论营业性质还是非营业性质的船舶,只要在香港水域活动而非临时靠港都需要取得牌照,但只有具有香港身份证的个人或香港公司方可申请。申领牌照手续比较简单,只需填写“游乐船只牌照申请书”,提供船长、颜色、厂商名称等船舶概况即可,无需提供技术证明。对特殊游艇,即150GT以上,载客60人以上及形态比较怪异的游艇必须申请检验后方可发牌照。船舶注册登记是自愿的:经过注册登记确认所有权的船舶可挂香港旗航行,同时有物权证明的性质,注册对申请人没有限制。在新西兰,政府不要求游艇进行登记,一艘新的游艇应有一份Coastguard与船舶工业协会签发的安全证书,而所谓的安全证书实质上相当于游艇出厂时的产品质量合格证书。通常游艇主均会参加一个游艇俱乐部,并自觉到Coastguard或找验船师对游艇及其设备进行定期检验。我国对游艇登记,采用基本等同于商船的管理制度。 游艇操作人员的管理: 不同的国家对游艇操作人员的要求也不一样。加拿大1999年《游艇操作人员适任管理法规》颁布之后,新出现的游艇操作人员均须通过考试取得证书。加拿大游艇操作人员的培训考试和发证均由培训机构进行。培训机构要经过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对其授课、考试及发证过程进行评估。在香港,游艇操作员由香港海事处认可的机构进行培训,相关人员可参加培训机构组织的考试也可参加海事处组织的考试,考试合格后,向海事处申请签发《游艇船长(轮机员)证书》。新西兰海事局未对操作员证书做法定要求,仅要求艇上有一人履行船长职责并具有良好“船艺”即可。 英国按船舶大小对游艇操作人员职位作了分类要求。乘员定额12人以上的游艇,视为客船,要求按照商船配备船员。乘员定额12人以下的游艇,若长度在24米以上且80GT以上3000GT以下,要按照相关法律要求分别配备甲板部和轮机部的人员;对小于24米或者80GT的船舶在配员上没有强制要求。《规定》对游艇操作人员实行了较为严格的管理制度。一方面,游艇操作人员不是职业船员,不需按照《船员条例》的规定进行注册管理,只需要取得操作证书(类似于船员管理中的适任证书)。 另一方面,游艇操作人员应当接受培训、考试,取得游艇操作人员证书,方可上船。在培训、考试科目上,有别于营运船舶,特别是不需要掌握货物配载等方面的要求。 游艇俱乐部的管理: 游艇俱乐部是实施游艇业自主管理的主要组织。对游艇俱乐部管理的如何,直接影响游艇水上交通安全。《规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规定,第一,游艇俱乐部应当具备法人资格,具备一定安全和防污染能力,并报海事管理机构备案;第二,游艇业主与其加入的游艇俱乐部之间通过协议,明确游艇俱乐部对游艇的日常安全管理和维护保养责任,确保游艇处于良好的安全、技术状态;第三,除了游艇的日常安全管理和维护保养责任可以由游艇俱乐部与游艇业主协商明确责任外,以下责任和义务,必须由游艇俱乐部承担:对游艇操作人员和乘员开展游艇安全、防治污染环境知识和应急反应的宣传、培训和教育;督促游艇操作人员和乘员遵守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治污染管理规定,落实相应的措施;保障停泊水域或者停泊点的游艇的安全;核查游艇、游艇操作人员的持证情况,保证出航游艇、游艇操作人员持有相应有效证书;向游艇提供航行所需的气象、水文情况和海事管理机构发布的航行通(警)告等信息服务;遇有恶劣气候条件等不适合出航的情况或者海事管理机构禁止出航的警示时,应当制止游艇出航并通知已经出航的游艇返航;掌握游艇的每次出航、返航以及乘员情况,并做好记录备查;保持与游艇、海事管理机构之间的通信畅通;按照向海事管理机构备案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内部管理的应急演练和游艇成员参加的应急演习。
❻ 一艘轮船的寿命大概有多长
根据交通部颁布的《老旧运输船舶管理规定》,老旧船报废年限如下:
河船分为以下类型:
(一)高速客船,为一类河船;
(二)客滚船、客货船、客渡船、客货渡船(包括旅客列车轮渡)、旅游船、客船,为二类河船;
(三)油船(包括沥青船)、散装化学品船、液化气船,为三类河船;
(四)散货船、矿砂船,为四类河船;
(五)货滚船、散装水泥船、冷藏船、杂货船、多用途船、集装箱船、木材船、拖轮、推轮、驳船(包括油驳)等,为五类河船。
❼ 小型快艇多少年报废
快艇使用年限一般是30年,船艇的主船体及上层建筑均采用全焊接铝镁合金,外板全部采用进口镁铝合金,型材采用硅铝合金。其铝合金具有结构强度高,耐腐蚀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可回收利用,是当今社会所需的节能环保绿色材料。
❽ 游艇折旧年限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第(四)项规定: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因此,游艇的最低折旧年限为4年。仅供参考!
❾ 游艇到底在中国目前是什么现状
全球范围来看,游艇产业仍未完全走出低谷,但以中国为首的国家正逆势增长,迎来快速发展阶段。我国游艇产业得以崛起,主要受益于消费升级红利,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游艇产业存在很大差距,美国依然主导者全球的游艇市场。据《中国游艇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数据,美国游艇销售额基本保持在300亿美元上下,占全球的55%左右;游艇厂商数量有1000多家,规模比重同样超过一半。
不仅仅是游艇数量、规模等劣势,在消费观念、政策体系等方面,我国也难以企及。但总的来说,国内游艇市场消费潜力巨大,成长空间可观。但相关企业要从中分得一杯羹,需重新认识中国市场,以适应新常态经济环境和消费环境。
❿ 国外游艇有没报废年限
国外的不了解,但十年、二十年还都有用的。
国内的,在船舶上有报废的年限,是30年,不同的河流区域,报废年限也不相同。
因为国内的游艇制度不完善,所以没有具体的说明,通常是划在船舶一起管理的。
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