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码头设计与施工的有哪些相关规范
港口、码头工程设计施工与质量验收最佳技术标准及强制性标准条文
港口工程地下连续墙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TJ303-2003)
航道整治工程技术规范(JTJ312-2003)
通航建设强制性条文---水运工程部分
港口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与抗震
港工结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
港口工程抗震计算与设计措施
港口工程施工新技术标准
港口工程灌注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J248-2001)
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JTJ300-2000)
港口工程嵌岩桩的设计与施工规程(JTJ285-2000)
港口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新规范
波浪模型试验规程(JTJ/T234-2001)
港口工程桩动的力检测规程(JTJ249-2001)
港口工程混凝土非破损检测技术规程(JTJ/T272-99)
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221-98)
大直径圆筒码头
格形钢板桩码头
大直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码头
地下连续墙与斜拉桩板桩码头
沉箱码头工程设计计算与实例分析
开敞式码头工程施工技术
码头建设工程施工新技术标准
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1-98)
开敞式码头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JTJ295-2000)
码头附属设施技术规范(JTJ297-2001)
❷ 海港码头工程用什么水泥
海港码头工程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有较强的抗渗、抗软水、抗硫酸盐腐蚀的能力。
❸ 近几年的土木施工新技术谁知道跪求!!!
建筑业10项新技术
(2005)1.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1桩基新技术 1.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1.1.2长螺旋水下灌注成桩技术1.2地基处理技术 1.2.1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 1.2.2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 1.2.3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基技术 1.2.4强夯法处理大块石高填方地基 1.2.5爆破挤淤法技术 1.2.6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1.3深基坑支护及边坡防护技术 1.3.1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1.3.2预应力锚杆施工技术 1.3.3组合内支撑技术 1.3.4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 1.3.5冻结排桩法进行特大型深基坑施工技术 1.3.6高边坡防护技术 1.4地下空间施工技术 1.4.1暗挖法 1.4.2逆作法 1.4.3盾构法 1.4.4非开挖埋管技术2.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2.1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2.2自密实混凝土技术2.3混凝土耐久性技术2.4清水混凝土技术2.5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2.6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3. 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 3.1高效钢筋应用技术 3.1.1HRB400级钢筋的应用技术3.2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 3.2.1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 3.2.2HRB400钢筋焊接网 3.2.3焊接箍筋笼3.3粗直径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3.4预应力施工技术 3.4.1无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 3.4.2有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 3.4.3拉索施工技术4. 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4.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4.2早拆模板成套技术4.3液压自动爬模技术4.4新型脚手架应用技术 4.4.1碗扣式脚手架应用技术 4.4.2爬升脚手架应用技术 4.4.3市政桥梁脚手架施工技术 4.4.4外挂式脚手架和悬挑式脚手架应用技术5. 钢结构技术 5.1钢结构CAD设计与CAM制造技术5.2钢结构施工安装技术 5.2.1厚钢板焊接技术 5.2.2钢结构安装施工仿真技术 5.2.3大跨度空间结构与大型钢构件的滑移施工技术 5.2.4大跨度空间结构与大跨度钢结构的整体顶升与提升施工技术5.3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5.4预应力钢结构技术5.5住宅结构技术5.6高强度钢材的应用技术5.7钢结构的防火防腐技术6. 安装工程应用技术 6.1管道制作(通风、给水管道)连接与安装技术 6.1.1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 6.1.2给水管道卡压连接技术6.2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 6.3电缆安装成套技术 6.3.1电缆敷设与冷缩、热缩电缆头制作技术6.4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技术 6.4.1通信网络系统 6.4.2计算机网络系统 6.4.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6.4.4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 6.4.5安全防范系统 6.4.6综合布线系统 6.4.7智能化系统集成 6.4.8住宅(小区)智能化 6.4.9电源防雷与接地系统6.5大型设备整体安装技术(整体提升吊装技术) 6.5.1直立单桅杆整体提升桥式起重机技术 6.5.2直立双桅杆滑移法吊装大型设备技术 6.5.3龙门(A字)桅杆扳立大型设备(构件)技术 6.5.4无锚点推吊大型设备技术 6.5.5气顶升组装大型扁平罐顶盖技术 6.5.6液压顶升拱顶罐倒装法 6.5.7超高空斜承索吊运设备技术 6.5.8集群液压千斤顶整体提升(滑移)大型设备与构件技术6.6建筑智能化系统检测与评估 6.6.1系统检测 6.6.2系统评估7. 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术 7.1节能型围护结构应用技术 7.1.1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技术及施工技术 7.1.2节能型门窗应用技术 7.1 3节能型建筑检测与评估技术7.2新型空调和采暖技术 7.2.1地源热泵供暖空调技术 7.2.2供热采暖系统温控与热计量技术7.3预拌砂浆技术 8建筑防水新技术 8.1新型防水卷材应用技术 8.1.1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应用技术 8.1.2自粘型橡胶沥青防水卷材 8.1.3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包括合成橡胶类防水卷材和合成树脂类防水片(卷)材8.2建筑防水涂料 8.3建筑密封材料8.4刚性防水砂浆8.5防渗堵漏技术9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 9.1施工过程测量技术 9.1.1施工控制网建立技术 9.1.2施工放样技术 9.1.3地下工程自动导向测量技术9.2特殊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 9.2.1深基坑工程监测和控制 9.2.2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和控制 9.2.3大跨度结构施工过程中受力与变形监测和控制10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 10.1工具类技术 10.2管理信息化技术 10.3信息化标准技术
❹ 混凝土使用年限多少
通常混凝土的使用年限为年。
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在不出现天灾人祸的前提下,可以保存的非常久,非常耐用,但是为了令混凝土始终维持在一个安全的状态,通常60年会做一次换新。
只要混凝土或砂浆处于良好环境,即没有腐蚀、没有冻融、没有高温(100°C以上)等等对混凝土/砂浆的破坏因素存在,混凝土/砂浆的强度就不会降低,可以一直使用下去。这是混凝土/砂浆优于有机材料和金属材料的地方。
由水泥凝结的混凝土/砂浆属于无机矿物材料,本身的稳定性很好。但实际工程应用的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处于自然环境中,必然会遭遇许多破坏因素,例如北方的桥梁、码头必然冬季会受冻,跨海大桥、沿海码头必然会受海水侵蚀(海水中氯能渗透进入混凝土导致钢筋锈蚀),有些地区土壤中含硫酸盐或有酸雨会腐蚀混凝土,等等。
此外,混凝土还可能发生内部自身膨胀破坏,例如碱-骨料反应、延迟钙矾石生成,等等。如果对这些破坏因素没有采取措施防范,混凝土结构的寿命最短可能只有十几年,甚至几年。所幸的是,目前混凝土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抵抗外部因素的破坏和防止发生内部破坏。
最新颁布的标准GB/T50476-200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就是针对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和可能存在的破坏因素,进行结构和混凝土设计,保证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根据工程的重要性,设计使用寿命不低于50年和100年。
(4)码头使用期变形监测期限海港工程设计手册扩展阅读:
混凝土材料是一种耐久性材料,但是本质上是一种非均匀的多孔材料,在二氧化碳、水、氯离子、硫酸盐等的介质的侵蚀作用下,不可避免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而腐蚀,混凝土会加速破坏,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盐类结晶
当混凝土与含有大量可溶性盐类化合物的水接触时,这些盐类化合物会渗入混凝土中,经过水分的蒸发,盐类在混凝土中不断浓缩,最后形成结晶,而结晶过程还往往伴随体积的增大。因此,造成混凝土材料的开裂破坏。典型当属硫酸盐腐蚀。
混凝土材料的使用中,化学腐蚀中最广泛和最普通的形式是硫酸盐的腐蚀。硫酸盐与水泥中的钙钒石发生反应生成硫铝酸盐,并伴有体积的增大,而导致混凝土材料的开裂。这种开裂进一步加速了硫酸盐对混凝土基体的腐蚀。
渗滤盐霜
当水分能从混凝土表面渗出时,混凝土表面总会出现盐霜。这些盐类由混凝土渗析出,经蒸发水分后结晶而成,或是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相互作用的结晶。表明混凝土内部发生了明显的渗滤,严重的渗滤导致孔隙率增加,从而降低了混凝土层的强度和增加了受侵蚀性化合物的作用。
酸碱腐蚀
混凝土材料是一种碱性材料,一般不会遭受碱性物质的腐蚀。但在化工企业中,长时间接触高浓度碱性物质也会使混凝土材料破坏。混凝土材料对酸的抵抗能力较弱。比如,碳酸与氢氧化钙反应形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因此,碳酸对混凝土有较大的腐蚀性,即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混凝土材料产生腐蚀的原因。
资料来源:网络:混泥土腐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