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可撤销合同有规定法律期限吗
合同可撤销的期限是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五条规定,有下列回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答(一)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二)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本规定中的“1年”是除斥期间,而不是诉讼时效。也就是说,在此期间内,不存在期间的中断或者中止的问题,这“1年”是一个不变的期间,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不能要求延长该期间。
2. 合同撤销权诉讼时效大约有多久,超过了会怎样
你好,感谢来问。合同撤销权系形成权,不适用诉讼时效,而适用除斥期间。合同撤销权分为两种:可撤销合同的撤销权和效力待定合同中善意相对人的撤销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撤销合同原则上适用一年的短期除斥期间,自撤销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因重大误解撤销的,适用3个月的除斥期间。除斥期间内,撤销权人为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即撤销权人不再享有撤销权。效力待定合同善意相对人的撤销权须在法定代理人活着被代理人之追认生效前行使,自追认生效时,撤销权消灭。对于可撤销合同,撤销权人只能通过起诉或申请仲裁的方式行使,不能再诉讼外行使。但效力待定合同中善意相对人可以通知或者诉讼、仲裁的方式行使。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3. 原告起诉撤销合同,法院可判决解除合同吗
撤销合同与解除合同,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如果原告起诉要求撤销合同,法院就不能判决解除合同。
《合同法》:
第五十四条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第五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
第九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九十五条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4. 合同撤销时效己过,这样的案件如何解决
合同的撤销权适用《合同法》将起算点规定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计算,为期1年。超过一年,人民法院将不再受理。
5. 当事人申请撤销合同的期限是
合同可撤销的期限是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内之一的,容撤销权消灭:(一)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二)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本规定中的“1年”是除斥期间,而不是诉讼时效。也就是说,在此期间内,不存在期间的中断或者中止的问题,这“1年”是一个不变的期间,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不能要求延长该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