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你的观点是对的,企业开办费,按照政策,金额不是特别大,又没有准备列入长内期待摊费用,可以在企容业生产经营的第一个月一次性摊销计入费用,按你所说总共金额才8322元(还是8233元,你说的比较乱),没有必要分几年来摊销,如果前任会计已经摊销了3个月,她在后面记账时调整了摊销年限,金额没有变化,我认为是不对的,金额也应该相应减少,不过这不重要了,我建议直接红冲那几笔摊销凭证,重做一次摊销凭证,有可能他那么做是为了迎合你公司每月实现利润情况。
❷ 划拨的国有土地转出让后怎样计算使用年限
划拨用地的使用年限是永久的(即终止日期为批准供地的本级政府认为应版该依法收回权时止)。是行政分配土地使用权的一种形式。通常针对国家重点扶持项目,行政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用地等。划拨土地在使用性质发生变化了以后,需要有划拨转出让的程序或者直接被国家依法收回,所以不会再出现楼上所说的国有资产流失情况。
❸ 土地出让后能否改变用途或变更使用年限
具体来说,由经营性用地转为非经营性用地、由非经营性用地转为非经营性用地均直接审批,但是,由经营性用地转为经营性用地、由非经营性用地转为经营性用地,须依法收回再公开出让,不宜直接审批。
使用年限也可以变更。实际上,往往用途的改变就会引起使用年限的改变。当然,即使用途不变,使用年限也可以延长,但不能超出法定最高年限。
❹ 已使用年限有什么分类,如何估算
已使用年限是指在评估基准期之前资产已经使用的年限。
已使用年限的分类:
1、名义已使用年限
这是指资产从购进到评估基准日时的年限。名义已使用年限可以根据委托方提供的会计资料确定。
2、实际已使用年限
这是指资产使用的实际年限。它并不一定是资产购进到评估基准日的日历时间。例如一台设备买回来后连包装都未拆开搁置了两年,就到了评估基准日,那么此台设备的实际已使用时间为零。又如某设备买回来以后立即投入使用,但因企业是季节性生产,只使用半年,另外半年闲置。那么设备使用两年后实际已使用年限只有一年。
在资产评估中,已使用年限都是指实际已使用年限。如无特殊说明,以后的已使用年限都是指的实际已使用年限,不包含名义已使用年限。
已使用年限的估算:
(1)简单已使用年限的估算。如果资产的购建投资是;次完成,且在使用过程中没有更新改造和追加投资的情况发生,那么资产的实际已使用年限就是已使用年限。它可以通过调查购建时间和资产的使用记录资料估算。例如一台机床购买后立即投入使用,现已历时5年,中间因开工不足停业运转1年,则已使用年限为4年。
(2)加权综合已使用年限。如果资产的购建投资是分次完成,或在使用过程中进行了技术改造或追加了投资,这时资产的已使用年限需要加权综合确定。当资产的投资是分次完成时,各次投资购入的资产的使用期不相同,不能简单的用其一部分资产的使用年限来表示资产的已使用年限。同时,应该看到当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有追加投资进行更新改造时,会使得资产的潜力加强,也就无异于改变了资产的已使用年限。显然,无论是资产的各部分使用时间的不同,还是资产的已使用年限发生改变,资产的已使用年限都需用统计的概念加权综合估算确定。这里的所谓加权,是用重置成本对时间加权来确定综合已使用年限。
❺ 三旧改造后土地使用权年限是否重新计算
是的,这个肯定是要重新计算的。
❻ 变更用途情况下,原土地剩余年期怎么确定
一般临时用地2年,商业用地30-50年不等,住宅用地50-70年不等,土地使用用途变更后(经规划局审批),按现有土地形式,减去已用年限,既剩余年限,应该为40年。
❼ 已提完折旧的设备改造后的使用年限怎么确定
一般处理方法:改造后的设备预估能用几年,所发生改造费用就在几年内摊消。这是符合税务规定规定精神的。
❽ 二手房过户后使用年限怎么算
二手房交易过户不影响也不会改变土地的使用年限,房屋产权是由开发商拿地时的土地使回用年限答决定的,土地使用年限又取决于土地性质。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确定:
1、居住用地70年;
2、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工业、综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3、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
房产过户注意事项:
1、若单位购买私房,还需提交单位法人或其它组织资格证明(营业执照或组织机构代码)原件及复印件(加盖公章),单位法定代表人办证委托书(收件窗口领取),受托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若非住宅转移,还需提交土地使用权证书;
3、若当事人不能亲自办理,需出具委托书或公证书,受委托人需出具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4、房屋若已出租,且承购人非承租人的,需提交承租人放弃优先购买权证明;
5、若有共有权人需出具共有权人同意出售证明和共有权证书;
6、若经法院判决的,需出具法院判决和协助执行通知书。
7、去交易中心办理过户手续,带上房产证原件,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