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减免税是不是审批就一次,备案要每年都去
免税期限超过一个纳税年度的,主管税务机关可以进行一次性确认,但每年必须对相关减免税条件进行审核,对情况变化导致不符合减免税条件的,应停止享受减免税。
㈡ 企业减免税备案必须每年申请一次吗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税收减免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5〕129号)规定,减免税期限超过1个纳税年度的,进行一次性审批。纳税人享受减免税的条件发生变化的,应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税务机关报告,经税务机关审核后,停止其减免税。所以同一减免税事项超过一个年度的,只需备案一次。若纳税人享受减免税的条件发生变化的应按照上述规定进行报告。
㈢ 增值税减免税备案类项目和审批类项目各有哪些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0]25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扶持动漫产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5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嵌入式软件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92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电子出版物属于软件征税范围的通知》国税函[2000]16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8年第538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92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部分货物适用增值税低税率和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9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粮食企业增值税征免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9〕198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几个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4]060号)
《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04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核电行业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38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免征滴灌带和滴灌管产品增值税的通知》财税〔2007〕83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污水处理费有关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1〕97号
《税务总局关于退耕还林还草补助粮免征增值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1〕13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令第50号)第37条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被撤销金融机构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3〕141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黄金期货交易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5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国信达等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0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7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第50号令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三峡电站电力产品增值税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2〕24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继续执行供热企业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11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快煤层气抽采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7〕16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以农林剩余物为原料的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148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57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56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补充的通知》财税〔2009〕163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医疗卫生机构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0〕42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葛洲坝电站电力产品增值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2]168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产品增值税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4]52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拍卖行取得的拍卖收入征收增值税、营业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40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外经贸部关于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无偿援助项目在华采购物资免征增值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2〕2号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无偿援助项目在华采购物资免征增值税的补充通知》财税[2005]13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民贸企业和边销茶有关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141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飞机维修增值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0〕102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农五飞机适用国产支线飞机免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2]97号)
《关于国产支线飞机免征增值税的通知》(财税字[2000]51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公安、司法部门所属单位征免增值税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4]29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军队、军工系统所属单位征收流转税、资源税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4]011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有关增值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7〕172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黄金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2〕142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军队系统所属企业征收增值税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7]135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军队保障性企业移交后有关增值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104号
《关于进口免税品销售业务征收增值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4]62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免征磷酸二铵增值税的通知》财税[2007]171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不带动力的手扶拖拉机和三轮农用运输车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2〕89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钾肥增值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4〕197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免征农村电网维护费增值税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8〕47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农业生产资料征免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1〕113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饲料产品免征增值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21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有机肥产品免征增值税的通知》财税〔2008〕56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暂免征收尿素产品增值税的通知》财税〔2005〕87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粕类产品征免增值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5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饲用鱼油产品免征增值税的批复》(国税函[2003]1395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饲料级磷酸二氢钙产品增值税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7]10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债转股企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5]29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5]180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铁路货车修理免征增值税的通知》财税〔2001〕54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北京中科进出口公司进口图书资料免征增值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92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北京中科进出口公司销售给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和北京图书馆的进口图书、报刊资料免征增值税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8]69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销售给高等学校教育科研单位和北京图书馆的进口图书、报刊资料免征增值税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8]68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公司销售给高等学校教育科研单位和北京图书馆的进口图书、报刊资料免征增值税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8]67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国经济图书进出口公司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销售给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进口书刊资料免征增值税的通知》(财税字[1999]255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国科技资料进出口总公司销售进口图书享受免征国内销售环节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4]69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继续实行宣传文化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147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4〕39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34号
《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文化企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31号
《关于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销售给科研教学单位的进口书刊资料免征增值税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7]6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2008.11.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8年第538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血站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9]264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继续免征国产抗艾滋病病毒药品增值税的通知》财税〔2007〕49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罚没物品征免增值税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5]69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铂金及其制品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3〕86号
其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安置残疾人员就业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70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民政部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60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36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延长生产和装配伤残人员专门用品企业免征所得税执行期限的通知》财税〔2006〕148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5〕186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延长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23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延长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政策审批期限的通知》(财税〔2010〕10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汶川地震灾区农村信用社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0〕3号
《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04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核电行业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3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及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实施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主席令第63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期货投资者保障基金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8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证券行业准备金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33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36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主营业务整体上市过程中资产评估增值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61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重组改制过程中资产评估增值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24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资产评估增值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6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重组改制上市资产评估增值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4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主席令第6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主席令第6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主席令第6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海峡两岸海上直航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4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34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电信企业坏账损失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196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2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5]185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133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非发展基金有限公司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36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87号
其他
等等
㈣ 对增值税备案类减免税备案期限有何规定
对纳税人持续经营期限超过一年以上的免税项目,免税备案实行一年一备,每年一月底前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备案手续。
新开业的纳税人应于首次发生业务办理纳税申报前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备案手续。对一次性的业务实行一次性报备,应业务发生的月底前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报备手续。
纳税人提供的资料有:
1、《税务登记副本》;
2、《备案类减免税登记表》(主表)1份;
3、有关部门批准从事相关货物生产销售的批准文件或证书证明等资料;
对不连续发生业务的、进口业务的、特殊业务的等提供相关原始凭证、发票或其他合法有效的证明资料、帐簿记录以及有关购销合同或其他经营证明材料。
(4)减免税审批期限扩展阅读
减免税是对某些纳税人或课税对象的鼓励或照顾措施 减税是减征部分应纳税款;免税是免征全部应纳税款。减税免税规定是为了解决按税制规定的税率征税时所不能解决的具体问题而采取的一种措施,是在一定时期内给予纳税人的一种税收优惠,同时也是税收的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具体体现。
对深圳、海南、珠海、汕头、厦门和上海浦东新区实行企业所得税过渡期优惠政策,自2008年1月1日起,原享受低税率优惠政策的企业,在新《企业所得税法》施行后5年内逐步过渡到法定税率。
㈤ 个人所得税减免申报有时间限制吗
没有。资料齐全后随时申报。大病医疗一年后再申报。
㈥ 在什么情况下企业所得税全免免税期限是怎么规定的
企业所得税减免税优惠
1、微利企业减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及以下的企业,暂减按18%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年应纳税所得额在10万元及以下至3万元的企业,暂减按27%的税率征收所得税。(〔94〕财税字第9号)
2、高新技术企业减免。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区内新办的高新技术企业,自投产年度起,免征所得税2年。(〔94〕财税字第1号)
3、农业技术服务、劳务免税。对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乡村农技推广站、植保站、水管站、林业站、畜牧兽医站、水产站、种子站、农机站、气象站,以及农民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提供的技术服务或劳务所取得的收入,以及城镇其他各类事业单位开展上述技术服务或劳务所取得的收入,暂免征所得税。(〔94〕财税字第1号)
4、技术性服务收入免税。对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服务于各业的技术成果转让、技术培训、咨询、服务、承包所取得的技术性服务收入,暂免征所得税。(〔94〕财税字第1号)
5、.新办企业减免。对新办的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自开业之日起,第1年免征所得税,第2年减半征收所得税。(〔94〕财税字第1号)
6、新办三产企业减免。对新办的公用事业、商业、物资、外贸、旅游、仓储、居民服务、饮食、文教、卫生事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自开业之日起,减征或免征所得税1年。 (〔94〕财税字第1号)
7、新办企业免税。对新办的从事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自开业之日起,免征所得税1~2年。(〔94〕财税字第1号)
8、新办劳服企业减免。新办的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当年安置待业人员超过企业从业人员总数60%的,免征所得税3年;免税期满后,当年新安置待业人员占企业原从业人员总数30%以上的,可减半征收所得税2年。(〔94〕财税字第1号)
8、.新办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减免。为处理利用其他企业废弃的,在《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内的资源而新办的企业,可减征或免征所得税1年。(〔94〕财税字第1号)
9、三废利用企业免税。企业利用本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属《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内的资源而生产的产品所得,自经营之日起,免征所得税5年。(〔94〕财税字第1号)
10、资源综合利用免税。企业利用本企业外的大宗煤矸石、炉渣、粉煤灰作主要原料,生产建材产品的所得,自经营之日起,免征所得税5年。(〔94〕财税字第1号)
11、技术转让免税。企事单位进行技术转让,以及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的所得,年净收入在30万元以下的,暂免征所得税。(〔94〕财税字第1号)
12、农场免税。农场从事生产经营的所得暂免征所得税。(〔94〕财税字第1号)
13、福利企业减免。民政部门举办的福利工厂和街道办的社会福利生产单位,凡安置的盲、聋、哑和肢体残疾“四残”人员占生产人员总数35%以上的,暂免征所得税。凡安置“四残”人员占生产人员总数的比例超过10%未达到35%的,减半征收所得税。(〔94〕财税字第1号)
14、灾害减免。企业遇有风、火、水、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可减征或免征所得税1年。(〔94〕财税字第1号)
15、非经营单位收入免税。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下列收入项目,免征所得税:(财税字〔1997〕75号)
(1)财政拨款;
(2)纳入财政管理的政府性基金、资金、附加收入等;
(3)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4)经批准不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
(5)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专项补助收入;
(6)从所属独立核算单位税后利润中取得的收入;
(7)社会团体取得的各级政府资助;
(8)社会团体按规定收取的会费;
(9)社会各界的捐赠收入;
(10)经国务院批准的其他项目。
16、农业初加工收入免税。国有农口企业、事业单位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渔业类初级加工取得的所得,暂免征所得税。(财税字〔1997〕49号)
17、新办软件生产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减免。对中国境内新办的软件生产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经认定后,自获利年度起,第1~2年免征所得税,第3~5年减半征收所得税。(财税〔2000〕25号)
18、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减免。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投资额超过80亿元或集成电路线宽小于0.25μm的,从获利年度起,第1~2年免征所得税,第3~5年减半征收所得税。其中,设在不发达的边远地区的,减免税期满后,在以后10年中,可按其应纳税额减征15%~30%的所得税。(财税〔2000〕25号)
19、软件生产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减税。对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生产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如当年未享受免税优惠的,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财税〔2000〕25号)
20、新办安置随军家属企业免税。从2000年1月1日起,为安置随军家属而新开办的企业,随军家属占企业总人数60%以上的,自税务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财税〔2000〕84号)
21、科研机构技术收入免税。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所取得的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国办发〔2000〕78号)
22、老年服务机构免税。从2000年10月1日起,对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等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的福利性、非营利性的老年服务机构,包括老年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养老院、老年服务中心、老年公寓、老年护理院、康复中心、托老所等取得的所得,暂免征企业所得税。(财税〔2000〕97号)
23、中储粮财政补贴收入免税。在2003年底前,对中储粮总公司及其直属粮库的财政补贴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财税〔2001〕13号)
24、广播电视事业单位不征税收入。广播事业单位的下列收入,不征收企业所得税:(国税发〔2001〕15号)
(1)财政拨款;
(2)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用于事业发展的专项补助收入;
(3)社会各界的捐赠收入;
4)国务院明确批准的其他项目。
25、林业所得收入免税。从2001年1月1日起,各类企事业单位种植林木、林木种子和苗木作物以及从事林木产品初加工取得的所得,暂免征企业所得税。(财税〔2001〕171号)
26、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免税。从2001年1月1日起,对国家确定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初加工,并与其他业务分别核算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可暂免征企业所得税。(国税发〔2001〕124号)
27、机关服务中心安置分流人员免税。机关服务中心为分流人员新办企业,安置分流人员超过企业从业人员总数60%的,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免征企业所得税3年。(国税发〔2002〕32号)
28、机关服务中心安置分流人员减税。以安置机关分流人员为主新办的企业免税期满后,当年新安置分流人员占企业原从业人员总数30%以上的,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2年。(国税发〔2002〕32号)
29、小线宽集成电路产品减免税。对生产线宽小于0.8微米(含)集成电路产品的生产企业,经认定后,从2002年开始,自获利年度起实行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的政策,即自获利年度起,第一年、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财税〔2002〕70号)
30、社保基金所得免税。对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管理的社保基金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社保基金从证券市场中取得的收入,包括买卖证券投资基金、股票、证券的差价收入,证券投资基金的红利收入,股票的股息红利收入,债券的利息收入及其他收入,暂免征企业所得税。(财税〔2002〕75号)
31、新办软件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从2003年1月1日起,对经认定属于2000年7月1日以后新办的软件生产企业,同时又是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新办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享受新办软件生产企业的减免税优惠。在减税期间的,按15%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减免税期满后,按15%税率计算企业所得税。(国税发〔2003〕82号)
32、转制科研机构免税。对经国务院批准的原国家经贸委所属242个科研机构和建设部等11个部门所属的134个科研机构,以及国务院部门所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中,转为企业的科研机构和进入企业的科研机构,从转制注册之日起,5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财税〔2003〕137号)
33、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政策。
(1)对商贸企业、服务型企业(除广告业、房屋中介、典当、桑拿、按摩、氧吧外)、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实体,在新增加的岗位中,当年新招用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优惠。定额标准为每人每年4000元,可上下浮动20%,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在此幅度内确定具体定额标准,并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按上述标准计算的税收扣减额应在企业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税额中扣减,当年扣减不足的,不得结转下年使用。
对2005年底前核准享受再就业减免税政策的企业,在剩余期限内仍按原优惠方式继续享受减免税政策至期满。
(2)对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建筑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广告业、房屋中介、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外),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年度应缴纳税款小于上述扣减限额的以其实际缴纳的税款为限;大于上述扣减限额的应以上述扣减限额为限。
对2005年底前核准享受再就业减免税优惠的个体经营人员,从2006年1月1日起按上述政策规定执行,原政策优惠规定停止执行。
(3)对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分流安置本企业富余人员兴办的经济实体(从事金融保险业、邮电通讯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服务型企业中的广告业、桑拿、按摩、氧吧,建筑业中从事工程总承包的除外),凡符合以下条件的,经有关部门认定,税务机关审核,3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
a.利用原企业的非主业资产、闲置资产或关闭破产企业的有效资产;
b.独立核算、产权清晰并逐步实行产权主体多元化;
c.吸纳原企业富余人员达到本企业职工总数30%以上(含30%),从事工程总承包以外的建筑企业吸纳原企业富余人员达到本企业职工总数70%以上(含70%);
d.与安置的职工变更或签订新的劳动合同。
(4)本通知所称的下岗失业人员是指:a.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b.国有企业关闭破产需要安置的人员;c.国有企业所办集体企业(即厂办大集体企业)下岗职工;d.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且失业1年以上的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
(5)本通知所称的国有企业所办集体企业(即厂办大集体企业)是指20世纪70、80年代,由国有企业批准或资助兴办的,以安置回城知识青年和国有企业职工子女就业为目的,主要向主办国有企业提供配套产品或劳务服务,在工商行政机关登记注册为集体所有制的企业。
厂办大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包括在国有企业混岗工作的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对特别困难的厂办大集体企业关闭或依法破产需要安置的人员,有条件的地区也可纳入《再就业优惠证》发放范围,具体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
本通知所称的服务型企业是指从事现行营业税“服务业”税目规定经营活动的企业。
(6)上述优惠政策审批期限为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税收优惠政策在2008年底之前执行未到期的,可继续享受至3年期满为止。此前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如果企业既适用本通知规定的优惠政策,又适用其他扶持就业的优惠政策,企业可选择适用最优惠的政策,但不能累加执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5]186号)]
㈦ 取消审批后减免税事项需要税务机关审核吗
取消审批后减免税事项需要税务机关审核。
43号公告最大亮点之一就是减免税审批制的取消,部分纳税人可能会认为,今后减免税事项仅需递交资料即可完成办理。其实不然,不管是核准类还是备案类事项,税务机关都需要对纳税人递交的资料进行审核把关:核准类事项,需要审核对纳税人提供材料与减免税法定条件的相关性;备案类事项,需要审核纳税人提供资料完整性。只有审核通过的方能完成减免税事项的办理,如审核发现属于不需要由税务机关核准后执行的,申请的减免税材料存在错误的,申请的减免税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等情况,税务机关将即时告知,纳税人应根据具体情况作进一步处理。
㈧ 免税期限问题,谢谢!
一般是来指一个会计年度源,即从1月1日到12月31日。
对新办企业、单位开业之日的执行口径统一为纳税人取得营业执照上标明的设立日期。企业取得的营业执照标明的设立日期在6月30日之前的,应以当年作为1个纳税年度,享受定期减免税优惠;在6月30日之后的,可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书面申请选择就当年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其享受定期减征、免征企业所得税的执行期限,可推延至下一个年度起计算。
你可以向你公司的主管税务机关提出书面申请,选择明年享受免所得税。
但是如果企业已选择该办法后次年度发生亏损,其上一年度已纳税款,不予退还,亏损年度应计算为减免税执行期限;其亏损额可按规定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
所以你可以根据公司的情况来决定怎么办。
㈨ 特定减免税货物监管年限
答案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令第17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减免税管理办法》中;
所谓特定减免税货物是指海关根据国家的政策规定准予减税、免税进口使用于特定地区、特定企业和特定用途的货物。
关于监管年限:
第三十六条
除海关总署另有规定外,在海关监管年限内,减免税申请人应当按照海关规定保管、使用进口减免税货物,并依法接受海关监管。
进口减免税货物的监管年限为:
(一)船舶、飞机:8年;
(二)机动车辆:6年;
(三)其他货物:5年。
监管年限自货物进口放行之日起计算。
不知道你指的是不是下面这一条?
第四十三条
在海关监管年限及其后3年内,海关依照《海关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有关规定对减免税申请人进口和使用减免税货物情况实施稽查。
关于减免税设备结转:
由于海关设备减免税系统不完善,申报结转时会出现结转后重头计算监管年限的问题(因为减免税备案号码重新审批),但是只要提供第一次该设备进口日期证明,还是按正常监管年限算(连续计算)。
第二十八条
在海关监管年限内,减免税申请人将进口减免税货物转让给进口同一货物享受同等减免税优惠待遇的其他单位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办理减免税货物结转手续:
(一)减免税货物的转出申请人持有关单证向转出地主管海关提出申请,转出地主管海关审核同意后,通知转入地主管海关。
(二)减免税货物的转入申请人向转入地主管海关申请办理减免税审批手续。转入地主管海关审核无误后签发《征免税证明》。
(三)转出、转入减免税货物的申请人应当分别向各自的主管海关申请办理减免税货物的出口、进口报关手续。转出地主管海关办理转出减免税货物的解除监管手续。结转减免税货物的监管年限应当连续计算。转入地主管海关在剩余监管年限内对结转减免税货物继续实施后续监管。
转入地海关和转出地海关为同一海关的,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办理。
第四十二条
减免税货物海关监管年限届满的,自动解除监管。
㈩ 农产品办理免税有无期限
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2005]129号印发了《税收减免管理办法(回试行)》答第二章 减免税的申请、申报和审批实施第九条 纳税人申请报批类减免税的,应当在政策规定的减免税期限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并报送以下资料:
(一)减免税申请报告,列明减免税理由、依据、范围、期限、数量、金额等。
(二)财务会计报表、纳税申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