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么是1年期央票
即“一年短期中央银行票据”。 央行票据即中央银行票据,是中央银行为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之所以叫"中央银行票据",是为了突出其短期性特点(从已发行的央行票据来看,期限最短的3个月,最长的也只有1年)。但央行票据与金融市场各发债主体发行的债券具有根本的区别:各发债主体发行的债券是一种筹集资金的手段,其目的是为了筹集资金,即增加可用资金;而中央银行发行的央行票据是中央银行调节基础货币的一项货币政策工具,目的是减少商业银行可贷资金量。商业银行在支付认购央行票据的款项后,其直接结果就是可贷资金量的减少。
你理解吗?我不理解。。。
❷ 央行票据的期限通常为哪些时限
只有2种时限:年度付息\定向回购
❸ 央行发行票据是什么意思
央行票据即中央银行票据,是中央银行为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之所以叫“中央银行票据”,是为了突出其短期性特点。
它的发行对象为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个人不能直接投资。一般而言,中央银行会根据市场状况,采用利率招标或价格招标的方式,交错发行3月期、6月期、1年期和3年期票据,其中以1年期以内的短期品种为主。
央行票据是中国人民银行成为中央银行后,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比较经常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它是中央银行发行的由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购买的一种票据。
(3)中央银行票据发行期限扩展阅读
央行发行票据的市场影响
1、央行调节工具
作为重要的货币市场和公开市场工具,中央银行票据对市场将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首先,中央银行票据将成为央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短期利率的重要工具。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引入银行票据替代回购品种,增加了公开市场操作的自由度。
过去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无论是正回购还是现券卖断,都受到其实际持券量的影响,使得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性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央行在调节货币供应量时也不得不受自身持有债券的限制。
公开市场操作主要有回购和现券两大工具,但是由于财政部几乎不发行一年期以下的短期国债,因此现券操作品种为中长期固息债和浮息债。与短期国债相比,操作中长期债券的弊端在于:对债市的冲击过大,尤其是对中长期债券的利率影响过于直接;
与货币政策操作的短期性要求会产生冲突;价格波动过大。而从实际效果来看,部分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过于注重通过公开市场现券操作博取价差收入,而忽视了对货币政策传导意图的理解。
引入中央银行票据后,央行则可以利用这些票据或回购及其它们的组合进行“余额控制,双向操作”。央行通过对票据进行滚动操作,增加了其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加强了对短期利率的影响,增强了调节货币供应量的能力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效果。
2、交易基础
其次,如果形成每周操作的中央银行票据发行机制,将为中央银行票据二级市场的交易提供基础。只有不断增强流动性,才能使央行票据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如果流动性不足,那么无论是市场短期收益率曲线的构成还是市场成员短期头寸的运用都不能得到很好的实现。
各主要机构为促进二级市场流动性的提高也可能对关键期限品种(如三、六月和一年品种)进行连续报价。连续拍卖和报价机制一方面有助于票据二级市场的活跃,另一方面有助于构造出银行间市场的短期基准利率曲线,为回购、拆借和其他短期利率产品的定价提供参考。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央银行票据
❹ 中国人民银行将发行2008年第四期中央银行票据
什么是央行票据?
央行票据即中央银行票据,是中央银行为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之所以叫“中央银行票据”,是为了突出其短期性特点(从已发行的央行票据来看,期限最短的3个月,最长的也只有1年)。但央行票据与金融市场各发债主体发行的债券具有根本的区别:各发债主体发行的债券是一种筹集资金的手段,其目的是为了筹集资金,即增加可用资金;而中央银行发行的央行票据是中央银行调节基础货币的一项货币政策工具,目的是减少商业银行可贷资金量。商业银行在支付认购央行票据的款项后,其直接结果就是可贷资金量的减少。
央行票据的作用:
丰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工具,弥补公开市场操作的现券不足,为市场提供基准利率,由央行发行票据,在解决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不足的同时,利用设置票据期限可以完善市场利率结构,形成市场基准利率。为机构投资者灵活调剂手中的头寸、减轻短期资金压力提供重要工具。
央行票据的发展进程
中央银行票据在我国并不是一个全新的东西。1993年,人行就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融资券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当年发行了两期融资券,总金额200亿元。1995年,央行开始试办债券市场公开市场业务。为弥补手持国债数额过少的不足,央行也曾将融资券作为一种重要的补充性工具。
2002年9月24日,为增加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工具,扩大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品种,央行将2002年6月25日至9月24日进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91天、182天、364天的未到期正回购品种转换为相同期限的中央银行票据,转换后的中央银行票据共19只,总量为1937.5亿元。此举为央行票据的发行起始的标志。
据统计,2004年共发行央行票据15071.5亿元。截至2005年2月底,今年央行已经发行了3680亿元央行票据,净回笼1510亿元资金,未到期的央行票据余额已经高达13217.94亿元,接近所有金融债的托管量。
❺ 这句话为什么是错的“中国人民银行从2003年起开始发行中央银行票据,期限从六个月到三年不等,主要用
这是证券市场基础知识的考题,是错的,可参见教材P8。
【解析】中国人民银行从2003年起开始发行中央银行票据,期限从3个月到3年不等,主要用于对冲金融体系中过多的流动性。
❻ 中央银行票据的发行流通
央行票据由中国人民银行在银行间市场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债券发行系统发行,其发行的对象是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目前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有48家,其成员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央行票据采用价格招标的方式贴现发行,在已发行的34期央行票据中,有19期除竞争性招标外,同时向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等9家双边报价商通过非竞争性招标方式配售。由于央行票据发行不设分销,其它投资者只能在二级市场投资。
❼ 发行央行票据是什么会事起什么作用
央行票据的发行是针对由于外汇储备增加而导致的基础货币过快增长,它是中国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一次新的、有益的尝试。
作用是:
央行票据是一种平缓的、不带冲击力的政策工具。发行央行票据也给央行带来了一定的损失,因为央行票据是要付利息的,发行之后它有成本。但相对整个经济环境的改善来讲,这个成本仍然比较低。
发行央行票据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实际信贷量不造成实质性影响。
央行票据则是一种有选择性的政策工具,购买就有紧缩作用,不买就对没有紧缩作用。根据自身情况,有的银行愿意买,有的银行不愿意买。央行票据发行后,是否就减少了商业银行的实际贷款资金,还有待调查,但从原理上讲,央行票据的发行,确实会减少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只是问题不像大家说的那么严重,它是一种平缓的货币政策工具,不会立即让银行减少贷款或者贷不了款。
随着整体金融形势特别是外汇占款形势发生变化,相应调整央行票据发行的频率和规模甚至取消央行票据的发行,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央行票据是一种临时性的短期的政策调节工具,之所以这种调节是短期的,是因为央行票据过一段时间就到期兑付了。央行总是在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通货膨胀压力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发行量。假如央行票据到期后经济还没有调整过来,那么央行票据还得发,甚至还有可能多发,以加大调控力度。
实际上,央行票据是在公开市场操作基础上的一种短期调控政策的加强,是一种临时性的"削峰"措施。一旦宏观经济走向正常,央行票据发行就会减少,直至隐退。毕竟对央行来说,票据发行也是有成本的,央行不可能长期通过发行票据来解决问题。这也是央行票据的局限性。
货币政策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主,央行票据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央行票据有助于形成市场基准利率。央行票据因其灵活性和主动性而成为货币市场的"风向标",引导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和相关债券市场形成相应期限的市场利率和收益率曲线,其一级市场收益率逐渐成为利率的定价基准。当然,要充分发挥央行票据的功能,还必须做好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如存款准备金的合理组合。
❽ 什么是央行票据
央行票据即中央银行票据,是中央银行为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之所以叫"中央银行票据",是为了突出其短期性特点(从已发行的央行票据来看,期限最短的3个月,最长的也只有1年)。但央行票据与金融市场各发债主体发行的债券具有根本的区别:各发债主体发行的债券是一种筹集资金的手段,其目的是为了筹集资金,即增加可用资金;而中央银行发行的央行票据是中央银行调节基础货币的一项货币政策工具,目的是减少商业银行可贷资金量。商业银行在支付认购央行票据的款项后,其直接结果就是可贷资金量的减少。
中央银行票据在我国并不是一个全新的东西。1993年,人行就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融资券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当年发行了两期融资券,总金额200亿元。1995年,央行开始试办债券市场公开市场业务。为弥补手持国债数额过少的不足,央行也曾将融资券作为一种重要的补充性工具。因此,发行中央银行融资券一直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一种重要工具。
2002年6月24日,为增加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工具,扩大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品种,央行将2002年6月25日至9月24日进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91天、182天、364天的未到期正回购品种转换为相同期限的中央银行票据,转换后的中央银行票据共19只,总量为1937.5亿元。2003年4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发行了金额50亿元、期限为6个月的中央银行票据。4月28日,央行发布了今年第六号《公开市场业务公告》,决定自4月29日起暂停每周二和周四的正回购操作。近期固定于每周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中央银行票据开始成为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一项重要工具。
❾ 目前,中央银行票据的期限通常为
中国人民银行19日将发行2006年第七十期中央银行票据期限1年----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