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海事业单位 社保缴费年限
上海中公为您解答:
是要退回的,已交社保金中养老金部分比重比较大,以下主要是上海事业单位退休职工养老金方面的政策
一、2016年12月31日前,经批准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不含机关、财政全额供款和差额供款事业单位中执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费计发办法和调整政策的劳动合同制工人),自2016年1月1日起调整基本养老金。
二、退休人员按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折算工龄,下同)调整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满10年及其以上的退休人员,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月增加3.5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退休人员(不含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5元;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52.5元。
三、按本通知规定调整基本养老金前,低于统筹范围内平均基本养老金水平2513元/月的退休人员(不包括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军队转业干部、原工商业者),在按缴费年限调整养老金的基础上,再按下述办法调整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满30年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45元;缴费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40元;缴费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35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不含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0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5元。上述人员调整后的基本养老金不超过2773元/月。
四、在按本通知第二、三条规定增加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退休人员再按下列绝对额调整基本养老金:按本通知规定调整基本养老金前,月养老金低于2513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90元;月养老金在2513元及其以上,低于3500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70元;月养老金在3500元及其以上,低于4500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50元;养老金在4500元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再增加30元。
五、经国家或本市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并在退休前被单位聘用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按相应管理权限批准的高级政工师及劳动部门批准的高级技师,在按本通知第二条和第四条规定调整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再增加120元;退休前享受教授级同等待遇的高级工程师,经国家或本市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每人每月再增加220元。上述人员增加基本养老金后,低于2773元/月的,补足到2773元/月(不含退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六、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人发[2002]82号文件精神,切实解决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问题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3]29号)精神,退休的军队转业干部按本通知第二条、第四条规定调整基本养老金后,低于2773元/月的,补足到2773元/月。
七、按照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战部、财政部、民政部《关于进一步解决原工商业者生活困难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2]9号)精神,原工商业者按本通知第二条、第四条规定调整基本养老金后,低于2773元/月的,补足到2773元/月(不含退职的原工商业者)。
八、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按原劳动人事部《关于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工人退休待遇的通知》(劳人险[1983]3号)规定,享受原标准工资100%退休费的老工人,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参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440元;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参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420元。
㈡ 最新上海的社保2011年之前算视同年限吗
国家规定:没有实行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之前的工作时间(连续工龄),作为“视同缴费年限”,即:把这段没有缴费的时间也看作缴费时间。在计发他们的养老金时,应该以实际缴费年限再加上“视同缴费年限”为依据。因此,刘某在原企业工作时间(1978-1996年5月)不应该废止,应作为视同缴费年限,与以后的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 视同缴费年限与计算养老金待遇有密切联系,具体办法是指,以职工本人在视同缴费年限期间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乘以一定的计发系数(一般在1%-1.4%之间),再乘以本人视同缴费年限,计算过渡性养老金。 此次新政策的最大亮点是明确了原来没有纳入养老保险待遇计算的非经调入人员的“视同缴费年限”如何认定问题。什么是“视同缴费年限”?市社保局新闻发言人黄险峰介绍:“在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之前,国有集体企业的固定职工达到退休年龄,由企业发放退休金;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之后,企业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退休金由社保基金发放,参保后其职工的国家承认的连续工龄也转化为养老保险的‘视同缴费年限’,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 以前,深圳对于调入(包括调工、调干)人员,其调入前在外地的国家承认的连续工龄可作为视同缴费年限;但对于随迁入户、在深退休的非户籍人员等非经调入人员的视同缴费年限没有认定办法,也没有纳入养老保险待遇计算。 此次新政策明确了原来没有纳入养老保险待遇计算的非经调入人员的“视同缴费年限”如何认定的问题。按照新政策,以当地建立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时,参保人仍是国有或县以上集体所有制单位的固定职工,其之前的国家承认的连续工龄可视为视同缴费年限,纳入养老保险待遇计算;如其在当地建立个人缴费制度时,已离开国有或县以上集体所有制单位,其之前的工龄按国家有关规定不计算为连续工龄的,则不能视为视同缴费年限,不纳入养老保险待遇计算。 市社保局新闻发言人黄险峰举例说:“比如某参保人1986年作为固定工在内地某地国有企业工作,当地1994年1月1日建立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如其1993年12月31日之前离职,其1986年到离职前的工龄不予视为基本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如其1993年12月31日之后离职,无论其当时是否参加养老保险,其1986年到离职前的连续工龄均可视为基本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 按深圳缴费指数计算参保人不会吃亏 据了解,养老金计算包括两块: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与缴费指数没有关系,但统筹养老金的计发与缴费年限、缴费基数和所在市上年度市平工资挂钩,与缴费指数密切相关。由于参保人在“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并没有缴费,也没有实际的缴费工资,那么,缴费指数怎么计算? 国家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规定,转移人员异地缴费年限应由待遇领取地按照当地的工资水平予以重核缴费指数,即以参保人缴费工资÷待遇领取地对应时段的月平均工资;广东省对于省内人员视同缴费年限月缴费指数采取以广东省个人账户建立时(1994年1月)转出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的办法计算。黄险峰说:“早期来我市人员大多来自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安徽等省,以这几个省份1991年的职工平均工资与深圳市1991年的职工年平均工资进行比较,得出的平均比值为0.4,于是我市将非调入人员视同缴费年限月缴费指数定为0.4。” 有部分非调入参保人反映:“如果我在老家参加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月缴费指数在当地是按1计算,但在深圳按0.4计算,在深圳退休拿的养老金会不会不如在老家拿的高,反而吃亏了?”对此,黄险峰举例说:“比如以相邻省份转入人员为例,他实际缴费15年,视同缴费年限为10年,去年办理退休,其中相邻省份的社会平均工资为每月2960年,深圳社会平均工资为每月4595元,其在当地和深圳视同缴费年限分别按1和0.4计算,算出他在当地可拿的统筹养老金为每月740元,在深圳为887元。由于深圳的社会平均工资高,我市按0.4计发的基础养老金,与其在当地按1计发的基础养老金总体持平,参保人不会吃亏。” 设置“保底”政策避免退休人员养老金过低 对于已经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入本市的参保人实际缴费年限计算的问题,此次也进行了明确:2009年12月31日前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入本市的参保人,1992年8月1日后没有转移缴费工资记录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月缴费指数按0.4计算;转移了缴费工资记录但按缴费工资计算缴费指数低于0.4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月缴费指数按0.4计算。2010年1月1日后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入本市的参保人,没有转移缴费工资记录的1997年12月31日前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月缴费指数按0.4计算。 黄险峰说:“深圳保底为0.4,考虑到有些人当年的缴费工资很低,计算缴费指数为0.1、0.2,养老金会较低,所以深圳设置了这一保底政策,避免退休人员养老金过低。” 深圳和“老家”重复参保要清退其一 按照新政策,参保人在两个地方重复参加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可选择保留一地的养老保险关系,清退另一地的养老保险关系。如果他选择清退深圳重复缴费的,个人缴费部分的本金和利息退还本人,其余划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地方补充养老保险费不予清退。 如果参保人重复参加养老保险、又不主动清退的,如果他先在外地领取养老金之后再在深圳重复领取养老金的,社保机构将停止其享受深圳养老保险待遇,追回已享受的养老保险待遇,清退其在深圳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如果他先在深圳领取养老金之后再到外地重复领取养老金,深圳市社保机构将停止发放其养老金,直到他清退了外地的养老保险关系,才可申请恢复在深圳领取养老金。” 重算养老待遇者养老金“就高不就低” 由于《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养老保险条例》今年1月1日已经实施,但其细则明年1月1日实施,期间一年时间有部分参保人办理退休时“视同缴费年限”计算尚无依据,涉及约9000人。按照新细则,这部分人的养老待遇将重新计发,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当时少算的部分将补发。
㈢ 外地户口在上海买房,社保最近的一个月是视同缴费,请问这一个月算到缴费年限里去吗
视同缴费,是指职工在国家实行缴纳养老保险制度之前就参加工作,没有参加缴费,如果把这段年限不予计算,显然是不公平的,为了不影响职工的利益,其没有缴费的年限,可以视同缴费年限,还有,职工曾经参军入伍,下乡插队或者根据国家的规定,可以认定视同缴费的时间,也可以视同缴费。视同缴费和实际缴费合并计算为缴费年限。
㈣ 在上海缴社保,异地的视同缴费费怎么合并来
视同缴费年限是建立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以前、有国家职工身份的工作年限,军人的服役时间、1978年以前的全日制统招统分的读书时间、下放时间也算视同缴费年限。
视同缴费年限在办理退休时,根据本人的人事档案进行审核确认。
外地社保转入时,即使标注了参加工作时间,但是到退休时仍需进行档案的审核确认。
希望采纳。
㈤ 异地人在上海缴费的社保快十年了,也快退休了,怎样把异地的视同缴费年限(服兵役)合并上海来
带上在部队的社保缴费凭证,户口本或暂住证到上海缴费的社保局去办理。如果从部队退伍到上海社保缴费的那天中时间有中断,把这段遗漏的部分也要补上,这样整个社保缴费就连续上了,视同缴费的年限也就确定下来。即从入伍那天开始到现在,就是你的缴费年限。
㈥ 上海社保交满多少年可以领取养老金
15年。
中国的企业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为:男职工60岁;从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干部55岁,女职工50岁。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个人缴费满15年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市(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
个人账户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基金支付,月发放标准根据本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20。个人账户基金用完后,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
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已办理退休手续;
2、所在单位和个人依法参加养老保险并履行了养老保险缴费义务;
3、个人缴费至少满15年(过渡期内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如今,中国的企业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为:男职工60岁;从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职工55岁;从事生产和工勤辅助工作的女职工50岁,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女年满55周岁;
4、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5、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6、以上两项A+B之和为每月领取额;
㈦ 有关社保视同缴费年龄问题
不知道你问哪里的情况,各地规定不尽相同。如果在上海,上海市从1993年1月1日开始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因此,93年到2001年没有视同缴费年限的说法。如果单位属于应缴未缴,你应该跟原单位协商,要求补缴,到时单位要向社保中心提供职工原始档案、工资发放凭证;协商未果,可以去申请劳动仲裁,然后根据仲裁书补缴。
㈧ 在上海职工缴费10年视同5年可否退休
在上海职工必须缴费满十五年方可退休,如到退休年龄缴费未满十五年,可继续缴费至十五年或一次性补缴到十五年方可退休。
㈨ 如何查询上海社保缴费年限
每月的25日至下月5日,社保中心办理社保结转事宜。4月份的社保在5月6日至专24日交,到6月份才能查到。属
查询步骤:
1、打开上海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网站http://www.12333sh.gov.cn/;
2、点击“网上办事”->“个人办事”。
3、点击“个人账户查询”。
4、点击“在线受理”,输入身份证号码和在社保中心预留的密码,若未在社保中心预留过密码,则不能在网上进行查询社保缴费记录。
5、点击“查询”查看个人缴费记录。
6、点击左侧菜单栏中“城保养老保险权益单”,查看权益记录。
7、通过以上步骤即可轻轻松松查看上海社保的缴费记录,将缴费记录与权益记录打印出来,加上所在单位的公章,即可具有与社保中打印的社保记录同样的作用。更多关于社保问题建议找亿蜂平台找专业的企业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