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学术论文投稿后有几种状态
投稿结束之后,要是文章格式没有问题且编辑觉得文章符合期刊范围,接下来就进入了漫长的等待。急需文章的人不免会经常登录系统查看当前稿件状态,有些系统会把每一个状态更改都记录下来,非常详细,而有的期刊则长时间只显示一个“正在审稿”(under review)的状态。
· 下面放了一个期刊的审稿状态,并且翻译了一下。
采 月/日/年 时间排序
· 其他期刊的状态显示会有出入,但是大致都差不多。都分成投稿(submit)、编辑处理稿件(with editor)、审稿(under review)、修改(revise)和审稿结果(accept or reject)。
· 一般来说,编辑处理稿件(with editor)这个状态出现得很快,而且一般最多维持2周。如果文章投稿之后2个星期内都没有出现with editor或者在这个状态超过4周,可以考虑发个邮件询问一下主编,看是不是被遗忘了或者系统没有更新状态。
· 审稿(under review)这个状态持续最久,从一个月到一年都很正常,跟期刊关系很大。一般期刊网站会提供大致的审稿周期。如果没有,也可以下载几篇最近的文章,摘要页上一般都会注明submit的日期跟accept的日期,这样就算的出来大致需要多长时间。
❷ 中国物理快报的审稿期限是多久
一个月的审稿周期,我10月末投的稿,期间修订了一次,12月20号给我消息,已经录用了
❸ AIP投稿 好多审稿人拒绝审稿是什么个问题
Scientific reports 审稿审稿期限1周论文找几审稿需要看情况1概超3编辑原则甚至自审找审稿
拖两周没问题修要送审稿
面篇文章审稿间变化请参考:
投稿修改意见间全部状态
Decision Made 13th November 13
Editors Decision 10th November 13
Manuscript under consideration 23rd October 13
Manuscript Submitted 21st October 13
Author Approved Converted Files 21st October 13
Preliminary Manuscript Data Submitted 21st October 13
❹ 中国物理快报的审稿期限是多久
好像中国物理快报是中国最好的物理杂志了《ChinesePhysicsLetter》全英文影响因子0.8-0.9貌似物理类杂志中国的我还没听说过有超过1.0的,这应该是最好的了吧一般.Letter的杂志都是该国或是该系列最好的《PhysicsReview》系列应该是物理类得顶级杂志了吧PRL(PhysicsReviewLetter)影响因子7.0+是最好的还有什么《EurophysicsLetter》(欧洲物理快报2.893)
❺ 有谁知道Scientific Reports 审稿时间多长
Scientific reports一般给审稿人一周的审稿期限。
1、审稿给的时间是一周,过了一周以后就每周都来信催,最迟差不多一个月审完。
2、Scientific Reports 是 Natrure 旗下的综合性科学期刊,2012年第一次影响因子为2.9。文章强调技术上的先进,但无需具有重大科研意义,所以审稿要求低于Nature的其他刊物。
3、投稿者一般都是投Nature系列刊物被拒稿后转投的,所以文章水平还是比较高的。
4、由于是新刊物,且发表文章数量过多,因此造成影响因子偏低。
5、该期刊目前在国内物理界还是受到广泛认可的,但是唯影响因子论的老板或单位就看不上了。
6、期刊审稿时间在1个月左右,其审稿难度远高于同影响因子的期刊。
❻ IEEE,EI,SCI 投稿过程中都有哪些状态时间大概多久
SCI论文审稿流程及状态解读
对于初次投稿的作者,审稿流程以及审稿状态是其主要关注的,了解审稿流程,不仅可以掌握自己稿件的随时状态,以及状态背后所隐藏的信息,进而做到心中有数,今天为大家分享一篇SCI论文审稿流程的详细介绍。
参与审稿的人:
(1)Editor in Chief(EIC),主编,对稿件有最终决定权。
(2)ADM- (可能是) Administrator,协助主编日常工作。
(3)Associated Editor(AE)副编辑,其会在审稿人(reviewers)意见的基础上对文章作个综合评价后,给主编一个recommendation。一般主编都会按照AE的意见写最终的decision letter。
(4)Reviewer--审稿人,对你的文章进行审稿,并将审稿意见提交给AE。
Articlesubmitted后(即论文提交后):
1、awaiting admin.procession一般3-4天后就会安排主编。
2、awaiting reviewerassignment 等待指定审稿人。主编在选择审稿人,等待审稿人回复是否同意审稿。一般在一周以内。看审稿人回复速度。
3、awaiting reviewerscores 等待审稿人审稿意见。一般会要求审稿人三周内给审稿意见。但是审稿人觉得时间不够,可以写信给主编要求延长审稿期限。这个时间长短要取决于审稿人是否有空看你的文章,还要看他是否守时。一般三周左右。
4、awaiting AEassignment 等待AE的指派。编辑部在选择/联系AE。一般1-3天左右。
5、awaiting AErecommendation 等待AE的推荐。有些杂志要求AE三周内给结果。基本都是期限的最后一两天才给结果。
6、awaiting EICdecision -激动人心的时刻。等待主编的决定。一般3-4天。
EIC的最终决定也分以下几种情况:
1-Accept
2-accept after minorrevision(withour re-review不需要再送审)
3-reconsiderationafter major revision.(要再送审,即要再经过审稿流程3-6)
4-reject and resubmit(论文现在状态不能接受,但可以修改后重新再投。要重新经过审稿流程1-6)
5-reject (没有希望了,尽快改投其它期刊)
很多作者在投稿后,对自己论文的后续审稿状态不是很了解,心里一直坎坷不安,其实,熟悉审稿流程及各状态情况,可以消除您的不安,也在出现不希望看到的结果后,能及时转变投稿方向,这对于作者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查尔斯沃思论文润色贴士http://www.charlesworth.com.cn/
❼ 论文投稿后审稿流程如何
论文写好之后为了发表都要投稿到期刊、杂志社,这个时候论文就要经过审稿,才能决定是不是适合发表。期刊网告诉大家论文审稿周期不一,核心级期刊审稿时间最长,时间大概 论文写好之后为了发表都要投稿到期刊、杂志社,这个时候论文就要经过审稿,才能决定是不是适合发表。期刊网告诉大家论文审稿周期不一,核心级期刊审稿时间最长,时间大概是3-6个月,而且由于其他原因可能还会延后,国家级或省级普刊一般一周左右,其他级别的期刊审稿的时间一般是一个月为期限。 论文的审稿制度、过程是怎样的,大多数人不是很熟悉,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期刊网阐释,论文审稿的流程一般是:初审、专家审稿、最终定稿。其中初审是期刊杂志社内部编辑进行的,通过之后才能进入专家审核,然后再由主编进行审核,最终才能发布,所以审稿的严谨可见一斑。期刊杂志社初审是基本过滤,一般无大问题的论文都能通过,审稿主要还是在于专家审稿。 其实对于每一份专业的期刊(或称学术期刊),其编辑部都会有编辑委员会,编委会主任一般都由在本行业(或专业)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学者担任,而编辑选择审稿专家的原则,首先,是专家的经历和学历,特别是专家的经历是最重要的。其次,是专家对审稿工作的认真负责态度。第三,是专家的审稿水平。当然,审稿专家的学历、经历不同,对一篇论文的审查结论也会有所不同。而专家审稿所处的角度不同,对稿件的评价高度也就不尽相同。作为某一行业的专家学者,对其所处专业的学术动态和技术水平应有一个全面地了解,专家审稿主要是对论文内容的审查,如论文的观点是否正确,所采用的原理、公式、推导过程以及结论的正确与否,试验数据是否与国外文献上数据有出入,参考文献是否是最新的等等。从某种程度上说,专家审稿是对论文的学术水平、技术水平,以及论文的创新性、先进性等进行正确地评价。 专家审稿时,必须对学术论文所反映的内容进行全面而细致地审查,如论点、实验过程、结果与讨论、结论等应进行细致的审查,对不同的学术观点和论点,专家应静下心来,进行认真地、理性地思考,给论文以正确而恰如其分地评价,切不可臆测、臆想和臆断地评价论文的学术价值。具体的方法如下: 1.政治性审查。政治上主要审8个方面问题:国家领土和主权问题;民族尊严问题;党的方针、政策问题;涉外问题;宗教问题;历史问题;保密问题;其他政治问题。 2.创新性审查。创新主要是指论文对人类知识、技术或观念等的新贡献。分析方法和途径大致如下: 3、分析论文来源:基金课题的审批严,经费支持好,其论文可能较有创新性。 4、分析作者信息:公认的高水平作者的新作质量可能好,因为研究有继承性,论文质量与作者素质呈正相关。 6、分析正文:论题鲜明、新颖,实验过程和数据完整,论据典型充分,论证严密,结论明确的论文一般较具创新性。 论文审稿之后很多都需要回稿重新修改,每篇文章被打回都是有其自身的原因的,作为作者接到审稿人的意见时,首先要摆正心态,保持冷静。这是要做到:1.所有问题必须逐条回答;2.尽量满足意见中需要补充的实验;3.满足不了的也不要回避,说明不能做的合理理由;4。对于你不认同的意见,也要委婉有技巧地回答,做到有理有据有节;5. 审稿人推荐的文献一定要引用,并加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