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工会会计的固定资产需要计提折旧吗如何计提
工会会计制度 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借:固定基金
贷:固定资产
《工会会计制度回》第二十答五条(四)工会应当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每年至少全面盘点一次。对于盘盈、盘亏或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应当及时查明原因,报经批准认定后及时进行处理。盘盈的固定资产按照其公允价值入账,并相应增加固定基金;盘亏的固定资产,冲减其账面余额并相应减少固定基金。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冲减其账面余额并相应减少固定基金,清理中取得的变价收入扣除清理费用后的净收入(或损失)计入当期收入(或支出)
『贰』 工会购入固定资产折旧如何计提
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多种,基本上即可以分为两类,即直线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法(包括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选择不同的方法.企业折旧方法不同,计提折旧额相差很大.
企业应当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提足折旧后,不管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直线折旧法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定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相等。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加速折旧法
(1)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也称合计年限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以各年年初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做分子,以预计使用年限逐年数字之和做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n*(n+1)/2
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2)双倍余额递减法
设备入账帐面价值为X,预计使用N(N足够大)年,残值为Y。
则第一年折旧C<1>=X*2/N;
第二年折旧 C<2>=(X-C<1>)*2/N
第三年折旧 C<3>=(X-C<1>-C<2>)*2/N
··· ···
最后两年需改为直线法折旧。
『叁』 工会会计制度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么 具体分录是如何
一、工会会计制度中抄,袭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二、《工会会计制度》(2010年1月1日起实施)中有关固定资产核算的规定:
1、固定资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其实际成本入账。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2、处置(出售)固定资产时,冲减其账面余额并相应减少固定基金,处置中取得的变价收入扣除处置费用后的净收入(或损失)计入当期收入(或支出)。
3、工会应当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每年至少全面盘点一次。对于盘盈、盘亏或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应当及时查明原因,报经批准认定后及时进行处理。
(1)盘盈的固定资产按照其公允价值入账,并相应增加固定基金;
(2)盘亏的固定资产,冲减其账面余额并相应减少固定基金。
(3)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冲减其账面余额并相应减少固定基金,清理中取得的变价收入扣除清理费用后的净收入(或损失)计入当期收入(或支出)。
4、工会可以设置专门的辅助账记录各项固定资产的原值、购入时间、预计使用年限、应计提折旧(一般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净值等。
『肆』 工会固定资产该如何进行管理
(1)由政府和行政拨给工会的固定资产,产权已界定为工会的,按工会资产管理;由工会使用保管的国有资产和非工会资产一律登记固定资产备查簿。
(2)各级工会资产部门或人员对验收入库及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须建立《工会固定资产卡片》,并记入《工会固定资产明细账》,按物登卡,凭卡记账。对库存的固定资产,要按照各类资产的使用说明和存放要求进行保管,填写保管单并定期检查。库存固定资产未经管理人员同意,任何人不准领用或调换。处置固定资产须填写有关工会固定资产处置报批单,据单入账。使用部门领用固定资产须填写《工会固定资产领用(出库)单》,经主管资产的领导同意后,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凭单填写固定资产使用记录,并记入《工会固定资产卡片》。未经批准,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固定资产。如需借用固定资产,须经主管资产的领导同意后,办理借用手续。
(3)各级工会资产管理部门或人员对配备给个人使用的固定资产或物品,要建立领用、交还制度,并督促使用人爱护所用资产。工作人员离职时,应在其办理所用资产交还手续后,方可办理离职手续。
(4)各级工会资产管理部门或人员应每半年对账一次,使账物、账卡、账目保持一致。每年年终对本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查明固定资产的实有数与账面结存数是否相符,固定资产的保管使用、维修等情况是否正常。
对清查盘点中发现的问题,应查明原因,说明情况,编制有关工会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报批单,按管理权限核准后,调整固定资产账目。年终编制《工会固定资产年度增减变动统计表》,报主管工会和上一级工会。
(5)各级工会发生资产产权变动、财务和账目异常、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严重或挂靠单位脱钩等情况,必须进行清产核资的,应由本单位工会资产管理部门或人员报主管工会或上一级工会确定。
『伍』 工会固定资产折旧怎么计提
工会固定资产不要求在财务账簿中计提折旧,但应当设置专门的辅助账记录各项固定资产的原值内、购入时容间、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本应计提折旧、折旧后的价值等。
《工会会计制度》第二十五条(四)工会应当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每年至少全面盘点一次。对于盘盈、盘亏或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应当及时查明原因,报经批准认定后及时进行处理。盘盈的固定资产按照其公允价值入账,并相应增加固定基金;盘亏的固定资产,冲减其账面余额并相应减少固定基金。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冲减其账面余额并相应减少固定基金,清理中取得的变价收入扣除清理费用后的净收入(或损失)计入当期收入(或支出)。
『陆』 工会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有哪些
(1)工会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物尽其用的回原则。
(2)工会机答关、基层工会和事业单位要明确资产管理部门,指定专(兼)职人员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实施日常管理,对所管资产的安全与完整负责。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应相对稳定,其工作调动时必须办清交接手续。
(3)各单位必须对专用设备的管理和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建立健全专用设备的操作、维修、检验等管理制度;技术复杂、精密度高的专用设备的操作人员,应在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柒』 多少钱以上算工会固定资产呢+最新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非货币性资产。如果购买了一个价值10元的工具,预计使用年限超过12个月,也需要记入固定资产。
『捌』 工会资产可以怎样分类
(1)固定资产。
工会固定资产的核算起点执行国家规定行政单位标准。各级工会及其所属事业单位的财产,凡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属固定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财产,比如桌椅、被服、图书等也被视同固定资产来核算。工会的固定资产分为六类: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及陈列品;图书;其他。
(2)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工会拥有的可在一年内或长于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运用的资产,一般包括现金、银行存款、暂付款与借出款等。
①现金。现金是由出纳人员保留,用于支付日常使用的库存现金,根据《现金管理条例》的规定以及基层工会的实际,允许使用的现金范围包括:
用于个人的支出,如会员特殊困难补助、职工送温暖款、支付给个人的劳务报酬、劳动竞赛的资金等;出差人员必须携带的差旅费;结算点以下的零星开支。
②银行存款。银行存款是工会在开户银行存有的货币资金。工会除了现金结算方式外,都必须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结算。
③暂付款。暂付款是指基层工会在各项活动中与其他单位或个人发生的临时性债权,如工会干部组织活动或出差预支的款项。基层工会对暂付款必须严格控制,及时结清。
『玖』 工会固定资产包括哪些
工会经费的来源有五项:
1、会员交纳的会费收入、
2、行政拨缴工会的经费收入、
3、工会举办事业的收入
4、各级政府企事业行政的补助收入。
5、其他收入:主要是上级工会的补贴,个人、社会团体及海外侨胞、友人的捐助,工会变卖财产收入,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等等。
工会资产清查制度是确保工会资产安全、完整的有效手段。实务工作中,建立和 完善工会资产清查制度应注意的问题有:
一、要明确需要清查资产的内容。就实务而言,一般需要清查的资产主要有四类: 货币资金、库存物品、往来款债权和固定资产。
二、要结合不同的资产类型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清查制度,包括清查的时间、参与的人员、清查单据的设计以及清查的方式等。需要强调的是,对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突击清查应该是比较有效的清查方式。
三、 对于库存物品和固定资产,则可以明确清查时间,一年至少应有一次。根据全国总工会于2002年印发的《工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第 三十一条:各单位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使用部门应每半年对账一次,使账实、 账卡、账账保持一致。
每年年终对本单位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查明固定 资产的实有数与账面结存数是否相符,固定资产的保管、使用、维修等情况是否正常。
四、 要明确清查结果的处理办法,尤其是盘亏的资产,要明确资产保管者的责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