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法官不按法律法规判案怎么办
如果对审判结果不服的话,可以在上诉期限内提出上诉。如果确有证据证实法官有违法行为的话,可以向当地法院或者监察机关反映。但是如果有诬告陷害的话,可能会涉嫌刑事犯罪。
B. 法官案结超时,司法不独立,判案不公正,找什么部门反映
法官案结超时,司法不独立,判案不公正,可以找以下部门或组织反映:
向上一级法院申诉请求受理。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上级人民法院有权审理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确有必要将本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交下级人民法院审理的,应当报请其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向人民检察院申诉,《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向当地人大申诉,要求实行监督。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实施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如果有证据怎么办案人员违法犯罪的,还可以向公安机关、检察院、纪委等部门举报。
C. 法官判错案了,过了上诉期、过了再审期,三年了,怎么办
1、如果有证据证明确实是法官办错案件了,可以向检察院申诉,由检察院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法院可能会决定案件进入再审程序的。
2、再审,就是为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重新进行的审理。再审程序,是我国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该程序强调无论在事实认定或法律适用上,只要有错误即应通过再审制度加以纠正,贯彻了我们国家有错必纠、有错必改、事实求是、司法公正的司法理念。
3、《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一)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的;
(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的;
(三)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的。
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当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一十六条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依当事人的申请对生效判决、裁定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符合下列条件的,应予受理:
(一)再审检察建议书和原审当事人申请书及相关证据材料已经提交;
(二)建议再审的对象为依照民事诉讼法和本解释规定可以进行再审的判决、裁定;
(三)再审检察建议书列明该判决、裁定有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第二款规定情形;
(四)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九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
(五)再审检察建议经该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一十七条 人民检察院依当事人的申请对生效判决、裁定提出抗诉,符合下列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三十日内裁定再审:
(一)抗诉书和原审当事人申请书及相关证据材料已经提交;
(二)抗诉对象为依照民事诉讼法和本解释规定可以进行再审的判决、裁定;
(三)抗诉书列明该判决、裁定有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第一款规定情形;
(四)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九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
D. 法院审理和判决民事案件有时间限制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一审6个月内。(独任简易程序3个月内)
二审3个月内。必须结案。重大疑难案件需要报批延长,否者法官可能会受内部处分。调解无效,查清事实后应当立刻判决!但申请鉴定,管辖权异议等原因的延长,不计算在上述期限内。
E. 二审法官说会在审理期限内判决是什么意思是说会在3个月内吗
一、民事案件
1.一审简易程序从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结案,一审普通程序从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结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
2. 审理民事二审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3个月。审理不服裁定的上诉案件,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30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二、刑事案件
1.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一审刑事公诉案件和被告人被羁押的自诉案件及刑事二审案件的审理期限为一个月,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期限,经本
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两个月。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经审、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2.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刑事案件,在受理后20日内审结。
F. 法官将超诉讼期限的民事案件判原告胜诉属什么性质
如果被告没有提出诉讼时效过期问题
法院不主动适用诉讼时效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
法释〔2008〕11号
第三条 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
第四条 当事人在一审期间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在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基于新的证据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已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除外。
当事人未按照前款规定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申请再审或者提出再审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G. 法官判案一拖再拖光审不判符合规定吗
这要看具体如何拖延,拖延了多长时间。
譬如在民事案件中,法律给与了法官审理案件的具体期限,简易程序三个月,普通程序六个月,只要在审限内结案,就不算违法。
H. 法官故意拖延判案时间,已经过了最长期限六个月了还迟迟不给判决怎么办
看来应该是民事案件,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一审民事案件的审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法院批准。民事案件的审限还经常可以中断。而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下列事项耽误的期间不计入审限:1.公告期间,即从法院在报纸上正式发出公告之日起至公告期满的时间。2.鉴定期间,即从当事人提出书面鉴定申请至鉴定机构出具正式的鉴定结论之间的时间。3.处理管辖问题的期间,即从当事人提出书面管辖异议至二审法院就管辖问题作出终审裁定书的时间以及处理人民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的期间。
如果是刑事案件的话,一审最长审限只有5个半月,7个月肯定超期了(刑事案件有系统连接到最高人民法院,一旦超期最高院肯定第一时间知道,所以一般不会,呵呵)
不过稍微罗嗦一句,现在案子倒是真的多基层法院的法官一年至少都要审理120件案件,多的要到200件,确实是慢不过来啊,多理解了
I. 法官逾期不判案会犯法吗
遇到法定事由,审理期限是可以延长的。
J. 法官判案依据什么
法院审理案件,可以参照部门规章,不是依据部门规章。
“参照”的意思是,部门规章符合法律规定或者法律精神的,可以确认其效力予以适用;但如果部门规章不符合法律规定或者法律精神,法院将不予适用。
“依据”的意思是,法院没有选择的自由,必须无条件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