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举证期过后当庭提交证据是否有效
按现行法律规定,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证据效力存在以下几种可能:
第一: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但予以训诫、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适当延长。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但予以训诫、罚款。”
第二:新证据在举证期限外提供的,认定有效。
《民事诉讼法》第125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新的证据”的范围做了,明确的限定。
超过举证期限后,新的证据还可以提交:
(一)一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经人民法院准许,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提供的证据;
(二)二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一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当事人在二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二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二审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
如果当事人举证期限届满后提供的证据不是新的证据的,人民法院不予采纳。当事人经人民法院准许延期举证,但因客观原因未能在准许的期限内提供,且不审理该证据可能导致裁判明显不公的,其提供的证据可视为新的证据。
⑵ 实务中,经济纠纷案,发现新证据,过举证期限如何增加诉讼请求
增加诉讼请求的请求只能在举证期限内提出;举证期限是可变的,超过原举止证期限后如果发现新证据仍可向法院提交,法院在向对方当事人送达新证据副本时会给对方当事人指定新的举证期限,相应地举证人也获得了新的举证期限,此时再向法院提出增加诉讼请求就是在举证期限内提出的请求了。
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应在举证期限内提出,超过举证期限提出,对方当事人不同意的,法院一般不予准许。
举证期限是法院根据法律的规定或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后确定的向法院提交证据的期限,超过举证期限,当事人失去举证的权利,除非对方当事人同意,但新证据除外。
新证据包括两种情形:
一是一审中的新证据是指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
二是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的证据或一审时申请法院调取,一审法院未予准许,二审法院调取到的证据。
当事人在二审,根据新证据增加诉讼请求,一般情况下法院会主持调解,调解不成发回重审,重审时法院会按照一审程序给当事人指定新的举证期限,此时增加的诉讼请求也属于在举证期限内变更的诉讼请求了。
⑶ 举证期限的新证据
提举新证据的时限规定
1、当事人在一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一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当事人在二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二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二审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
2、一方当事人提出新的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对方当事人在合理期限内提出意见或者举证。
⑷ 被告提供的在举证期限届满后发现的证据为什么不能作为证据
根据民事诉讼法复证据规制定第41条的说明可以看出,第一审程序中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可以作为一审程序中的新证据使用。第二审程序中的新证据包括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以及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法院取证未被允许,而二审法院认为应当允许的证据。所以举证期限届满后发现的证据根据情况是可以作为新证据来使用的。不知道还有高人予以补充的没,或有不对请指正。
⑸ 根据新法规定,如果超过举证期限提出的证据 有什么法律后果
虽然超出了来法律规定的期自限,但是你可以在开庭的时候最好是之前交给审判长,你也可以提出延长举证期限的。民事诉讼讲究的是证据,你有证据,法官是会考虑的。如果对方以这个为理由拒绝质证反而对他不利,因为法官会想你是有理的为什么不敢对质?民事诉讼法官具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的,所以,有时候你看起来会赢的官司,不到最后判决,还不知道结果是什么。何况,判决你不服的话会以这个为理由提起上诉的,所以法官会考虑你超出期限提供的证据的。
⑹ 新证据的法律规定
一、《证据规定》关于“新的证据”的范围界定
《证据规定》第41条:“《民事诉讼法》第125条第一款规定的‘新的证据’,是指以下情形:(1)一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经人民法院准许,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提供的证据。(2)二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
《证据规定》第43条第二款又规定:“当事人经人民法院准许延期举证,但因客观原因未能在准许的期限内提供,且不审理该证据可能导致裁判明显不公的,其提供的证据可视为新的证据。”
对于当事人申请再审时“新的证据”的界定,《证据规定》第44条解释为:“《民事诉讼法》第179条第1款第1项规定的‘新的证据’,是指原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
二、提供“新的证据”的时间
根据《证据规定》第42条和第44条第二款的规定,当事人在一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一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当事人在二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二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二审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当事人在再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申请再审时提出。
三、提供的证据不属于“新的证据”之法律后果
《证据规定》第43条第一款明示:“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届满后提供的证据不是新的证据的,人民法院不予采纳。”这一规定与《证据规定》第34条关于举证时限的效力和第4l条关于“新的证据”的界定在内容上彼此联系,起着相互补充的作用。
四、提出“新的证据”所引发的法律后果
提出“新的证据”除对案件本身产生相应影响外,根据《证据规定》第46条,还会产生以下两个方面的后果:
1、由于当事人的原因未能在指定期限内举证,致使案件在二审或者再审期间因提出新的证据被人民法院发回重审或者改判的,原审裁判不属于错误裁判案件。
2、一方当事人请求(提出新的证据的)另一方当事人负担由此增加的差旅、误工、证人出庭作证、诉讼等合理费用以及由此扩大的直接损失,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⑺ 举证期限届满后,还可以再提交证据吗
根据民事诉讼法证据规定第41条的说明可以看出,第一审程序中举证期限届版满后新发现的证据可权以作为一审程序中的新证据使用。第二审程序中的新证据包括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以及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法院取证未被允许,而二审法院认为应当允许的证据。所以举证期限届满后发现的证据根据情况是可以作为新证据来使用的。不知道还有高人予以补充的没,或有不对请指正。
⑻ 被申请人在举证期限最后一天提出新证据,让申请人措手不及,怎么办
举证期限只能针对既定事实,不能针对新的主张,也就是说,如果被告在答辩时提出了新的问题,原告认为需要举证的,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新的举证期限。不过,在司法实践中,很多人都搞不清举证期限的适用问题的!
⑼ 举证期满,又得到重要新证据,怎么办
如果对这次诉讼判决不满可以提出上诉,上诉时提出该新证据。
诉讼请求可以在开庭的时候当庭提出增加、变更诉求,法院一般会同意。
关于程序问题不在于法律规定多长时间就是多长时间,实践中法院都会拖,原因各种,例如案子太多,无解...
⑽ 案件二审中过举证期限可以提出新证据吗
法律和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当事人必须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向法院提交全部证专据(新的证据,包括举证属期限届满后才发现或才形成的证据,以及当事人申请法院调取法院未调取的和申请延期举证明未获允许的证据)。否则,人民法院不组织质证,当事人有权不予质证,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由有举证责任的一方承担。同时,未当庭质证的证据,法院不得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所以,您有权不予质证,并向法庭说明相关的法律规定,要求记入庭审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