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才交流中心的档案管理费如何收取
按照国家规定,自2015年1月1日起全国取消收取人事关系及档案保管费、查阅费、证明内费、档容案转递费等名目的费用,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要提供免费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基本公共服务。
按照规定,免除的只是档案管理费,而人事代理的其他服务属于额外外包服务,没有减免,但这项服务可以自由选择
档案管理费是支付档案管理所付出的劳动力的费用。主要包括用于档案封装保存的装订、档案盒等文具费;人员经费、场地费、日常运营这三大支出。2016年起全国将取消档案管理费,人事档案属于公共服务部门提供的公益服务,产生的管理费用理应由国家财政承担。
2014年8月11日,新华社播发评论,指出专家估算全国每年收取数十亿元档案保管费,收费依据和去向存疑。
2014年8月13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最迟到2016年,各地都不得再收取档案费。[
2014年12月27日,河南省已有多地暂停了对档案费暂停收取。
自2015年1月1日起,五部门表示取消起流动人员档案管理费
② 党组织关系在人才交流中心,档案调走的时候没转党组织关系,现在在人才交流中心的保管期限都过了,该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与原党组织做好沟通就都不成问题,补交党费,然后把组织关系转到你想落实的党支部。但万一碰上个特别原则的书记,怎么说都不行,那就只能认了,一点办法没有
③ 人才交流中心和人事局有什么区别,保存档案有区别吗
有区别,人才交流中心是从人事局分离出来的,专门负责对人才交流管理工作的 ,包括档案的接纳保管的职责,当然人事托管是要收费的,大约是180—200元。
④ 人才市场只能保存两年的档案吗
可以一直保管,如果工作单位或者其主管单位具有人事管理权,可以接收高校毕业生档案,则高校毕业生档案由学校直接邮寄到接收单位人事部门;如果高校毕业生的接收单位没有人事管理权(如各类非公有制经济、各类民营机构等),则由学校将档案邮寄到该单位所委托保管档案的人才交流中心。
如果打算将档案留在学校,暂缓就业,档案经本人向学校申请,可以在学校存放两年,期满后学校不再保管。对于已经毕业但未落实就业工作单位,或者没有向学校申请档案去向的高校毕业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其档案就应转入其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
(4)人才交流中心档案保管期限扩展阅读
大学毕业后,学生档案需要经过转正定级才能成为干部档案或称为人事档案。一旦档案丢失未能进行转正定级,将导致干部身份丢失,进而影响工龄计算、职称评定、户口调动、养老金计数及发放等。
而考研、考公务员、出国、升学、结婚、生育等事情都需要政府所属人才市场、就业指导中心开具相关证明,如果档案丢失就无法办理这些证明。
⑤ 应届毕业生档案可以在人才中心保管几年
可以一直保管,而且免费。
档案管理费首先是用于档案封装保存的装订、档案盒专等文具费约属30元,其次是人员经费、场地费、日常运营这三大支出。从2016年元旦起,全国都将取消档案管理费,财政拨款解决档案管理问题。
毕业生的学籍档案是指通过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并被录取的大中专院校学生的档案,它以文字资料的形式记录了高考成绩、在校学习成绩、家庭状况、在校期间表现和奖惩情况等。
(5)人才交流中心档案保管期限扩展阅读
档案保管的目的:
1、保守档案机密。现代企业竞争中,情报战是竞争的重要内容,而档案机密便是企业机密的一部分。对人事档案进行妥善保管,能有效地保守机密。
2、维护人事档案材料完整,防止材料损坏,这是档案保管的主要任务。
3、便于档案材料的使用。保管与利用是紧密相联的,科学有序的保管是高效利用档案材料的前提和保证。
⑥ 毕业以后,档案已经退回户口所在地,户口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能保存多久
可以保存两年左右,如果你之前工作的单位没要求提你档案,那么你的档案很可能还在当地人事局 一般企业不提档案,事业编和国企除外 你可以咨询当地人事局电话,不过我建议你最好亲自走一趟
⑦ 个人档案可以在人才市场保存多长时间
公司抄不给存档案,可以把档案放在当地的人才中心,做人才代理。
个人档案存放在人才,存放时间没有年限限制,你只要记得按时缴费就可以放到你退休 2.个人档案可以有学校打回你户口所在地的街道,也可以你本人取回的,如果本人取回,就放在人才,劳动局不管的 最好赶紧找工作,找到后,会学校取档案和派遣证,这样手续比较齐全,办理社保等都顺理成章。
按照国家规定,自2015年1月1日起全国取消收取人事关系及档案保管费、查阅费、证明费、档案转递费等名目的费用,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要提供免费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基本公共服务。按照规定,免除的只是档案管理费,而人事代理的其他服务属于额外外包服务,没有减免,但这项服务可以自由选择。
档案管理费是支付档案管理所付出的劳动力的费用。主要包括用于档案封装保存的装订、档案盒等文具费;人员经费、场地费、日常运营这三大支出。2016年起全国将取消档案管理费,人事档案属于公共服务部门提供的公益服务,产生的管理费用理应由国家财政承担
⑧ 辞职后个人档案在人才市场能保存多久
可以长期保存。
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毕业生毕业后暂时找不到就业单位的,其档案可免费由学校保存两年,这正是没有搞清“学籍档案”与“人事档案”的区别。所以有些同学就误以为既然学校免费保存,就无须再到人才交流机构托管了。学校保存的只是你的“学籍档案”,而真正发挥作用的恰是你的人事档案,如你的转正定级、职称评定等相关事宜都是由学籍档案转换成人事档案后才能进行的。
按国家政策规定,组织、人事部门所属的各级人才交流机构才有资格保存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后的人事档案,各种私营民营企业、乡镇企业、中外合资、独资企业都无权管理员工的人事档案,一般由委托的各级人才交流机构托管。毕业生也可以以个人名义委托人才交流机构托管人事关系。另外,各级人才交流机构,如省人才、市人才、各区人才等,它们的区别只是所属部门的不同,其它无任何区别。
个人档案是可以长期保存于人才市场的。
⑨ 如何把档案转到人才交流中心保存
程序如下:
1、申请开具《调档函》。
委托存档人员可到其户籍所在地或现工作单位所在地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申请开具《调档函》,并提供如下材料:
(1)存档人员填写《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托管申请》、《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登记表》;
(2)在户籍所在地存档的需提供身份证、户口本原件,辞职、辞退或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等证明原件;
(3)在工作单位所在地存档的须提供现工作单位劳动合同等证明原件。
2、接收、审核档案材料。
(1)送达方式:通过机要交通或派专人转递,严禁个人自带档案。
(2)接收、审核:档案管理人员须对档案进行认真细致的拆封核对,确认档案袋及档案封条完好无损,封条上应有原存档单位公章,以确保档案材料真实可靠、完整齐全。对不符合要求的档案,予以退回。
另外,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简化优化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的通知》(人社厅发〔2016〕75号)文件规定:
“实行档案接收告知承诺制。档案管理服务机构在接收档案时,要本着实事求是、便民利民的原则,对缺少材料的实行告知承诺制。要认真审核和甄别档案材料,对缺少关键材料的,一次性告知所缺材料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经本人作出书面知情说明、承诺补充材料后予以接收,或与原工作单位协商退回并补充材料。对缺少非关键材料的,采取先存后补方式予以接收。关键材料一般是指用于核定存档人的出生日期、参加工作时间、入党时间、学历学位、工作经历等重要信息的材料。”
(9)人才交流中心档案保管期限扩展阅读:
国家对于毕业后尚未就业的大学生的档案,一般采取三种管理办法:
一、把档案转至生源地,由所在地级市的人事局接收。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准人事档案备在生源地范围内就业的毕业生和暂时不想就业的毕业生,优点是在生源地就业后办理手续简单方便,而缺点是两年内如离开生源地就业,需重新办理改派手续。
二、把档案留在学校,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籍和档案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申请档案留校超过两年仍未落实工作的,学校将其档案和户口迁回生源地,学校不再为其发放就业报到证。这种方式适合有就业愿望但尚未就业的毕业生,优点是学校诚信度较高,代为保管户口关系和档案不收取额外费用,其缺点是毕业生档案留校只是延长了择业期,与学校没有人事隶属关系,涉及人事关系的证明都不能出具。
三、把档案转至就业代理或人才交流中心。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准备考研、创业、灵活就业的毕业生,优点是易于毕业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缺点是如果毕业生与指导中心交流相对少,则容易造成信息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