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公债风险我国公债风险存在及形成的原因
我国公债风险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的规模庞大。名义上的国债指标并未全面反映实际债务,隐性债务如政府对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担保以及社会保障资金负债等,据估算可能高达40000亿至50000亿元,这使得国债负担率超过50%,远超亚洲金融危机国家。隐性债务的显性化趋势日益明显,如银行不良资产和社保隐性负债转化为政府现实负担。隐性债务主要包括银行不良资产、社保隐性负债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等。
二是国债管理与偿还制度的不完善。国债发行、使用和偿还存在风险,如发行规模、体制和结构的风险,使用决策和道德风险,以及偿还规模结构风险。我国国债发行基于偿债额和赤字额,但缺乏合理规划,导致偿债压力逐年增大。此外,我国国债期限结构单一,主要为中期债券,这导致偿债高峰期形成,影响公债调节收支的功能,并限制了政府投资选择的灵活性。
国债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也是风险之一。虽然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效率,但资金分配和使用过程中存在问题,如资金闲置和投资效益低于预期。例如,2005年底有大量国债资金未安排或使用,影响了投资效益和债务成本,增加了还本付息的压力,增大了国债风险。
此外,由于对国债资金的过度依赖,一些地方在项目申请时夸大预期效益,导致实际运营效果远低于预期,如哈尔滨绕城高速公路的运营数据仅为预测值的13.8%,这无疑加剧了债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