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有效降低企业物料库存及防止呆滞料的产生
一、 建立健全整合型物流对于一个集团企业,分散型物流虽然能更准确、有效的满足物料生产需求,做到物料计划与配送的及时性,但同时也存有不足。首先,物流体制很难统一。旗下子公司都是一个健全的生产链,各个公司都结合自身物料、生产以及计划体制规划该公司的物流体制;其次,人员浪费严重,且人员的专业性参差不齐;再则分散型物流减小了采购谈判力度,不便于优化供应链,给物流作业带来影响;同时,分散型物流还增加了物料种类,增加仓储,导致整个集团公司存货提高。对于一个大型的生产型集团企业来说,整合型物流能有效的解决分散性物流以上之不足。更能有效的控制企业之存货和防止呆滞料的产生。1. 整合型物流能提高物流的调达频度,相对分散性物流多批小量订购,起到减小企业资金积压,扼制呆滞料产生。2. 整合型物流能有效节制共通材料的存货和呆滞料的产生。供应商为平衡生产,减小成本,都有最小订购量(MOQ)。企业在物料预算及订购时往往考虑最小订购量(MOQ)以及最小包装量(MPQ)等因素,所以在订购与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如企业能通过整合型物流,对共通材料采取集中核算及订购时,可以有效的减小需求与订购之间的差异,防止共通性物料的呆滞料产生。另外,一些需求量较小的共通性物料,通过整合型物流也能小批量多批次订购,减小企业的存货资金及存货危险。 但是整合型物流较分散性物流迟缓,物流人员也更高。且对非共通性物料没有价量优势。二、 推行ABC存量订购ABC分析法简单的说法就是:重要的少数,不重要的多数。企业为减少资金积压及缓解资金压力,首先要对企业所耗物料进行分析。对占用资金较大部分之物料及A类物料采取以下措施。1.多批次小批量订购;2.制定此类物料的安全存量;3.制定该类物料的短中期需求计划;4.建立健全VMI供应链,即供应商管理库存。在保障物料需求的前提下又能有效的将资金压力转嫁给供应商。但是,VMI方式往往有两大先决条件:首先,企业为供应商的主要客户体;其次,在价格上同一般供应比较相对较高。5.寻求第三方物流参与方式。若企业大部分供应商都为就近供应商,则采取第三方物流能起到以下之作用:(1)能确保物料之及时供应,做到物料之JIT运作;(2)有效的保证了小批量、多批次订购,有利于降低企业存货减小不必要的资金积压;(3)降低物料之运输费用及供应商包装物回收,从而降低物料采购单价,增加产品价格竞争力。供商A供商B供商C取回物料取回物料取回物料 返回包装物明君集团返回包装物返回包装物 第三方物流操作模式 三、 严格管控物料预算和订购在工作中我们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角色和职能。作为物料预算员首要任务和责任就是确保物料能及时满足生产,不因为物料短缺造成生产断线。从而容易滋生多订购少责任风险事故。但作为物流主管关注的是物料与生产之间的平衡。检查物料预算员由于不熟练、怕担风险造成的多订、多买现象,从而有效的扼制存货的增加和呆滞料的产生。四、 精准半成品及成品生产计划现在很多企业很难平衡生产与销售之间的淡旺季及不准确性的需求平衡而多备料、多生产、多存货。在此,我很难评价是非。我所提及之精准生产计划,主要是指以下方面:(1) 高素质计划人员应熟练掌握JIT生产模式,做到企业流程式生产。使半成品在各工序的停留时间降至最低,从而达到降低半成品库存周转时间即减小半成品存货成本。(2) 严格控制生产部门的生产数量。加工组装型企业工序往往很多,第一工序和最后工序之间由于各工序不良的生产,往往在计划之外多生产部分以弥补不良满足整体订单需求。由于很难把握,所以往往出现整个订单完成后前工序多生产的部分零配件呆滞或企业成品呆滞。要解决这一问题,计划部门要立足于生产,服务于生产的同时监控生产。对生产部门要严格监控,不多生产。同时把握后工序不良,从新排定前工序生产计划。 五、 不良的及时处理不良主要分为来料不良,物料事故不良,半成品不良及成品不良。(1)来料不良又可分为送捡前不良和良中不良品,而影响存货成本部分主要为良中不良品。所以及时处理良中不良品有利于降低企业存货成本。(2)物料事故不良、半成品不良及成品不良,如能事故再生则后工序应立即退回前工序进行返修,减小不良的库存时间。六、 呆滞料及废料的处理(退货、代销、报废处理)(1)呆滞材料如包装、品质等都没有影响,物流部门应联络采购部门考虑是否可以退回供应商,以减少公司呆滞料之存货。同时也能缓解企业资金。(2)如遇他公司现正需求或将需要此批呆滞物料,那么企业可通过直接销售或请供应商代销的方式处理呆滞物料。(3)物流部门应每月整理、更新呆滞材料,在呆滞材料品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可将呆滞材料清单配布技术部门。寻求技术部门打样品的试用或新产品的材料选定,达到呆滞材料的处理。(4)降价变卖。减少企业存货及呆滞料,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也不单是物流部门所能解决的问题,还需要采购、技术、生产、销售等多部门的配合与协力。现就怎样降低存货防止呆废料的产生对其他部门需协力事项作简单阐述:1.生产方面:控制不良率和损耗;严格控制生产数量,不多生产;不良品的及时处理;推行JIT生产方式(看板管理);2.采购方面:选择就近供应商-----降低调达周期;控制最小订购量(MOQ)、最小包装量(MPQ);建立健全VMI供应链,并寻求第三方物流参与;3.营销方面:建立健全客户订单体制,做好产品的中长期计划,并把握产品的生命周期。寻求与客户之间接洽合理范围内的产品吸纳,防止物料及成品的呆滞。当产品中途出现5M变更时,要立即通知仓储部门清查库存状况,并与客户研讨处理5M变更前物料及半成品。4.技术部门:量产耗用量要定期更新,防止由于技术资料耗用过高而产生的不必要的存货和呆滞物料。5.仓储部门:准确执行先入先出原则,防止呆废料的产生。
Ⅱ 辅料管理huangyang
2 物料领发作业流程
2.1 发料作业细则
1)生产部门领用辅料,按PMC计划产量对应的辅料定额标准,计算辅料的领料数量,由部门主管审核《其他出库单》并签字后,物料人员持单向仓库领用所需辅料;仓管员亦依此单据数量发放物料;若仓库实物不足领料数量,制单人修改原系统单据的领用数量与实发数量一致,未领部分待有库存后,重新制单领用。
2)产线实际生产数量与PMC计划数量存在差异的,由PMC修正产量后,邮件通知仓库,多退少补。
3)品管检测用料,对首次使用或首批使用的非免检物料,因检测需从仓库领用物料的,填写“检验单”,注明数量或重量,是否归还等信息,附于《其他出库单》之后,表明领用目的和用途之凭证。
4)研发领料,填写“样品加工单”,所需物料对应研发项目、数量,由项目负责人审核后,作为系统单据《其他出库单》附件,表明领用目的和用途之凭证,作为仓库领用辅料、仓库发放物料之依据;《其他出库单》备注项目型号和数量,以便稽核领用物料有无异常超额情况。(仓库如何知道其他出库单所领物料到底有没有超标?)
5) 机电中心维修领料,使用部门填写“维修单”,具明具体维修对象,附于《其他出库单》之后,表明领用目的或和用途之凭证。
6)主管在签核《其他出库单》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a)审核其他出库单上的物料数量为当天白、晚两班的需求量,不要漏领料物料。
b)审核领用物料是否超过物控标准,审核其他出库单上的数量与实际需要是否相等。(财务会在每月末进行各部门辅料耗用分析,关系到各部门的绩效,若造成物料积压车间,将追究部门主管的责任。)
c)审核其他出库单上各要素是否正确、齐全。
d)仓管人员接收领料部门的《其他出库单》。料发好后,即时在系统内审核其他出库单,做到账目进出平衡,不多进少出,也不少进多出。
e)严格核对打印单上的物料编码、数量等是否一致,出入库类型是否正确,手续是否齐全。
2.2 委外加工发料
1) 根据采购的《委外加工单》,开具委外加工发出单发料,发料数量应小于或等于投料单的数量。
2) 委外加工发出单一式三联,一联交加工厂商,一联由仓库保存,一联交财务部。
3) 财务部依据采购部和仓库提供的单据,对属厂商原因造成的发出却收不回的加工物资从付款中扣除。
4) 从生产车间退回的回收物料委外加工的,需及时录单入库,并及时做委外发出。
详见委外加工作业规范。
2.3 发料作业流程图
2.4 退料作业细则
退料分两种情况:
1. 外购物料不合本公司的要求,如在来料质量检验中,发现物料不合格,需要退货:
1) IQC开具品质异常单通知采购部及仓管;
2) 贴上红色拒收标签;
3) 开物料退货通知单;
4) 采购联络厂商取回所退物料;
2. 本公司各生产现场退料,须由车间主管签发退料单,注明退料原因:
1)开立“退料单”:
a) 领用过多物料、来料不良品,根据原出库的单据(可以是领用相同物料的单据)下推生成相应的红字出库单据进行退料,严禁用“其他入库单”进行退料。
b) 生产车间退回的回收物料开立《其他入库单》。
2)主管核准:主管对物料退料原因进行签名确认,如果因物料不良影响生产或造成损失,须书面向上级向映。
3)检验:品管对物料退回原因进行检验,签名确认,并提供建议或处理意见,防止此类现象再次出现;所退物料贴相应检验标示单。
a) 4)入库、归位:仓管依退料单,对所退物料数量进行点收;所退物料依类别归入退货仓储位,防止再次领出;仓管核数无误后由采购通知供应商办理退货手续。
5)入账、扣款:
b) 系统内审核。
2.5 退料作业流程图
2.6 呆滞料管理
呆滞料产生的原因:1)销售预测偏高,致使物料核算过剩;2)订单取消,剩余物料;3)工艺改变,所剩物料;4)质量不合格,未及时退货;5)仓储管理不善,导致物料变质、劣化;6)请购不当,或请购重复; 7)试验物料。
仓库管理人员每月编制“三个月无异动呆滞料明细表”直接上报物控部与财务成本组
物控与成本组根据呆滞料情况,追查呆滞料产生的原因,同时商讨处理方案和处理期限,并呈交总经理审核后实施,最后把实施后的结果,整理成档送交总经理审查。
呆滞料处理方式:1)转用;2)出售;3)交换;4)拆用;5)报废。
如果处理方式属于“出售”、“交换”的部分交给采购部处理,如果是“转用”则交生产部处理,如果是报废,就交仓库处理。
2.7 仓管注意事项
1) 仓管在发料时凭其他出库单发料以做凭证,不可没单发料否则追究当事人 的责任。
2) 发料遵循先进先出原则。
3) 确保库存剩余物料的标示及可追溯性。
4) 即时审核系统单据,不可拖拉。
5) 月底做好呆滞料统计表。
6) 及时处理好退料、库损等问题,并向物控部门及财务成本组汇报。
7) 将每月的其他出库单据分仓库存根、按单据编号顺序存放(海关备案物料领用单据须单独存放),每日送交一份至财务部。
8) 仓库上交的打印纸档出入库单据(黄联),必须与已审核无误的系统单据一致(各开单要素一致,如领用部门、物料名称、仓管填写的实发数量、日期、单号、单据性质等)。若有作废单据上交,则纸档上必须有作废字样。
3 ERP系统单据应用
3.1 其他出库单的运用:
1. 各部门应采用正确的单据类型进行领料,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正确区分领料的类型:
一般性领料:进入BOM的所有物料,采用生产领料单领料
费用性领料:未进入BOM的物料,采用其他出库单领料
研发性领料:主要针对研发部从生产车间领用在制半成品或成品(包括品管部领用用于测试的在制半成品或成品)、量产外产品生产领用玻璃原材料,采用其他出库单领料。
砂轮车间领料:主要针对砂轮车间领用的物料,采用其他出库单领料;
在建工程领料:用于自制设备和在建工程的领料,采用其他出库单领料。
2. 开单领用物料时,应严格按照实际耗用的部门选择领料部门,财务部将严格按照各部门的耗用作费用分析和控制。
3.2 其他入库单的运用:
可以运用其他入库单的情况如下:
1. 供应商免费赠送的物料入库,采用“免费赠送”入库类型。
2. 生产车间退回的可用于回收利用(外发加工)的物料,例如铝盘(回收)、铝框(回收)等,采用“重复利用物料入库”入库类型。
3. 加工厂加工完成后的物料入库,例如砂轮棒等物料,采用“砂轮车间入库”入库类型。
/////
第一条 财务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企业稳健理财、促进企业发展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担负着重要使命。要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担负起企业发展中应有的责任,其中,物资管理水平的提升,是重要基石之一,是确保财务数据真实性、可靠性、有效性和科学性的前提;而完善低值易耗品的管理,是企业的资产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提高企业资产管理水平,不断挖掘资产管理的潜力,发挥资产的最大使用效益,根据会计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低值易耗品管理规定。
第二章 低值易耗品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第二条 低值易耗品概念:是指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下,且使用年限相对较长,不足为固定资产的,重复使用且保持原实物形态的能独立发挥作用的物品。
第三条 低值易耗品的特点:价值低、品种多、数量大、易损耗、使用年限短,购置报废比较频繁,流动性强、风险性大,管理难度大,易产生管理漏洞等。
第四条 低值易耗品与固定资产比较:
1、相同点:可以重复使用而不改变实物形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需维修,报废时可能有残值。
2、不同点:使用期限短,价值低,财务核算方法不一样。
第五条 低值易耗品的财务核算方法:
(一)、五五摊销法:除劳动保护用品以外的低值易耗品,采用“五五摊销法”,及:
指在领用低值易耗品时,摊销其价值的一半,计入当期生产成本或管理费用;报废时再摊销其价值的另一半。为了反映在库、在用低值易耗品的价值和低值易耗品的摊余价值,财务部应在“低值易耗品”总帐科目下分设“在库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等二级科目。
(二)一次性摊销法:劳动保护用品类的低值易耗品在领用时将其全部价值一次性计入成本或费用。
第六条 低值易耗品按用途分类:
(一)、办公用具类:指各种办公家具用具,如保险柜、沙发、办公桌、办公椅、档案柜、工作台等。
(二)、电器用品类:指各种不足以固定资产进行核算的电器用品,如验钞机、电暖器、风扇、饮水机、音响设备、电话机、移动硬盘等。
(三)、专用工具类:指电脑维修人员、电工、机械维修等特殊工种所使用的专用工具用具。如万用表、手电钻、剥线钳、电流电压测量专用表等。
(四)衡器量器类:指价值低于2000元以下的磅称、电子称类衡器以及测量用的千分尺等。
(五)、化验仪器类:指质检、实验室为做试验、检验所使用的化验仪器。
(六)、包装容器类: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以重复使用的周转箱等。
(七)、餐厨具类:宾馆客房使用的配套用品以及餐厅配套厨具、餐具等。
(八)、劳动保护用品类:指因工作岗位需要而配备的工作服、手套、围裙、帽子、胶鞋等。
(九)、其他类:指除以上类别以外的属于低值易耗品的其他用具如清洁器械、消防器械,季节性使用的工用具(如青贮收购期间)等。
第七条 在实际管理中,存在界定不清是否属于低值易耗品的情况的处理办法:
由仓库保管员或核算员及时上报财务部、物资管理部,并结合使用单位或部门,三方共同依据物资的价值、性能和是否可重复使用等方面进行确认。
第八条 财务部不按低值易耗品核算的,但从其特性、使用频率等管理所需应按低值易耗品的管理控制方法进行管理的物资,其管理方法另行规定。
第三章 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原则
第九条 低值易耗品的账务核算管理原则:
账账、账卡、账实三相符,做到日清、月结和一季度一盘存。
(一)、财务部的“在库低值易耗品”账必须与仓库保管员的账相符。
(二)、财务部的“在用低值易耗品”账必须与核算员账、仓库保管员备查簿登记的领用数量保持一致。
(三)、仓库保管员的账、卡、物必须三相符,并做到日清月结。
(四)、核算员台账(登记备查簿)上数量必须与所负责的部门或产业单位在用的低值易耗品实物相同。
第九条 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原则:
采用计划与核算、控制与监督和主管与分管的管理原则,多方共同参与,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和相互控制与监督,各司其职、分工合作。
第四章 低值易耗品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划分
第十条 各相关管理部门的具体职责划分:
(一)、物资管理部负责低值易耗品的计划管理、过程控制以及相关的物资管理制度的修正、完善与拟订。
(二)、仓库保管员负责对低值易耗品的验收、保管与发放。
(三)、核算员负责对在用低值易耗品的台账登记、核算管理与控制。
(四)、使用部门负责本部门低值易耗品使用过程的具体管理。
(五)、财务部门负责低值易耗品的数量进行核算、控制与监督,以及相关的财务制度的修正、完善与拟订。
(六)、采购部门负责按计划对低值易耗品进行采购、按规定办理入库手续,并结合生产厂家或供应商提供低值易耗品的保修期限、预计使用期限等性能指标。
(七)、监察部负责对低值易耗品的管理、过程控制以及执行情况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
(八)、审计部负责对低值易耗品的使用情况和管理过程进行审计与监督。
第五章 低值易耗品的计划管理办法
第十一条 集团所有低值易耗品的计划管理职责,必须遵循“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检查”的基本原则,由物资管理部负责统筹实施。
第十二条 物资管理部根据集团各部门各产业单位的各岗位性质、工作需要等方面,结合实际拟订低值易耗品配备种类、配备数量和配备计划,以及结合供应部、产业单位分品种、分工种拟订使用期限标准。仓库保管员、核算员根据计划进行出库、领用审核和过程控制,不得出现多发、提前领用的现象。
第十三条 物资管理部对低值易耗品实施计划管理的流程:
(一)、在本制度下发以前的低值易耗品计划管理实施流程:
1、调查核实:深入基层,结合各部门、各产业单位各工种各岗位的工作性质、要求、配备目的以及配备低值易耗品的用途等进行实地调查核实,形成文字依据写明配备理由并经产业单位负责人签字核实,作为实施计划管理的重要依据。
2、分析总结:由物资管理部根据调查核实的依据进行认真分析、总结、统计和汇总,在不违背公司相关文件规定的基础上,分部门或产业单位、分岗位、分工种、分季节等固定低值易耗品配备计划。
3、拟订落实:拟订配备计划表形成二级制度报分管副总签字后,交总裁办审批下发。
4、执行与控制:各部门各产业单位必须严格按照配备计划领用低值易耗品;
各仓库保管员必须严格按照配备计划进行领用审核,对符合条件或到期限的方可出库并建立备查簿;
各核算员必须严格按照配备计划和标准开具低值易耗品领用单,并建立台账进行明细管理。
(二)、新增岗位配备低值易耗品的计划管理实施流程:
1、由于新增工种或岗位需要配备以前没有使用过的低值易耗品的计划管理实施流程:
由所在部门或产业单位填制“低值易耗品使用计划申请审批表”,按表中规定的流程经审批后,交物资管理部备案,增加配备计划。
2、在原有工作岗位上新增人员时的计划管理实施流程:
由各部门各单位核算员在填制“低值易耗品领用单”时,标注 “新员工首次领用”的字样进行说明。
(三)、非在编正式人员若因特殊情况需领用低值易耗品的,应由所负责部门或产业单位另行申请,经分管副总签字,物资管理调查核实以及其分管副总并签字后,报总裁特殊审批,并附于“领用单”后,作为领用依据。否则,任何人不得领用。
第十四条 物资管理部、仓库保管员和核算员必须按照配备计划对低值易耗品的领用和使用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第十五条 物资管理部对低值易耗品应定期不定期的对核算员、仓库保管员的账物进行盘存,按照规定程序审核低值易耗品的增加、减少或报废手续,并将盘存和审核情况上报分管副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汇报和及时调整。
第十六条 供应部门根据物资管理部的采购计划进行低值易耗品采购。
第六章 低值易耗品的仓储管理办法
第十七条 低值易耗品的入库流程:
(一)、低值易耗品购置的审核控制:
使用部门报批的新增购置计划,物资管理部依据配备标准、计划,首先结合整个公司低值易耗品的使用状态,看是否可从其他部门或产业单位闲置中的低值易耗品进行调配,或有无现成的替代品等,经调查落实后,方可确定是否购置。
(二)、仓库保管员对低值易耗品严格执行验收入库制度,首先审查是否属于计划购置范围内的物品,不属于范围内的应附有“低值易耗品使用计划申请审批表”;对凭感观不能检验的物品需由专业人员或使用部门检验验收签字确认后,准予办理入库;保管员以及验收检验人员对入库后的低值易耗品的质量负责。
(三)、符合要求的低值易耗品,保管员要及时办理验收入库手续,并根据要求填写“低值易耗品新增验收单”一式二联,一联自存,据此登记在库低值易耗品明细账,一联由业务员随发票到财务报账。验收时可以由保管员,或者使用人及专业人员共同验收。
第十八条 低值易耗品的出库流程:
(一)、低值易耗品的出库,领用低值易耗品必须遵循集团公司制定的配备标准以及使用期限标准等,并且执行以旧换新制度(除服装等特殊物品外);对有专门指定人员管理的低值易耗品,由指定人员按本规定办理出入库手续,并负责低值易耗品的记账、废品回收管理、报废等相关工作。
(二)、由使用单位核算员填写“低值易耗品领用单”一式四联,经相关领导签字批准后,使用单位自存一份,物资管理部签字后,物资管理部留存一份,转仓库两份领用低值易耗品,保管员留存一份,根据“领用单”按物资的类别品名登记减少“在库低值易耗品台账”,月底转财务一份。各使用单位、部门核算员根据领用人或领用单位登记“在用低值易耗品”台账,以备检查。
(三)、各使用单位或部门核算员负责在用低值易耗品台账的建立,其台账要按照领用单位、部门或按专用工具的使用人进行登记管理,低值易耗品的台账要写明低值易耗品的类别、品名、生产商或销售商、存放地点以及现状等。物资管理部、核算员要经常深入生产一线,盘点实物,凡是发现账账或账实不符的情况,要及时查找原因,及时进行帐务调整。
(四)、低值易耗品的领用分为两种情况进行处理,一种为新增领用,第二种为“以旧换新”领用。由物资管理部根据配备标准,使用年限标准等规定,来判断和确认各单位新增低值易耗品的情况。属于新增的,只须持“低值易耗品领用单”经相关领导签字批准后直接到仓库领取;属于“以旧换新”领取低值易耗品的,既要持新低值易耗品的领用单,也要持旧低值易耗品以及旧低值易耗品的报废单,同时到仓库办理领取低值易耗品的手续。
(5)、仓库保管员根据“以旧换新”制度收回的废旧低值易耗品,仓库保管员要建立辅助账登记管理,如果本企业其它地方可以再次利用的,不用再办理入库或领用的正式手续,但必须在保管处填写普通领用单,并由保管员建立备查簿。对确实没有使用价值或继续放置的必要,由仓库保管员或指定管理人员提出申请,经物资管理部、审计部、监察部共同确认后,可以按废旧物资销售或报废处理。
第七章 低值易耗品的使用过程管理办法
第十九条 使用部门对“在用低值易耗品”的使用过程管理职责:
(一)、按照低值易耗品管理办法对在用低值易耗品实施管理,使用部门发生变动,报废等情况,要及时办理相关手续,确保资产单位与物资管理部与财务部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二)、各单位或部门核算员建立“在用低值易耗品”管理台账,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使用人,不定期限的进行盘点与抽查,实时监控,做到账实相符。
(三)、“在用低值易耗品”管理责任人为使用部门的第一负责人:对部门的低值易耗品的购置计划的真实性负责;对部门“在用低值易耗品”的安全性、完整性负责。如在任期内发现低值易耗品的短缺、流失,除集团公司通报批评外,另按公司购进价值的100%进行赔偿,单位或部门第一负责人应负主要责任,其赔偿额由管理团队按公司财产损失赔偿的相关文件规定分解落实。
(四)、在各产业单位或部门的第一负责人及核算员调岗或离任的时候,坚决且必须执行离任离职审计制度,由审计部、物资管理部、财务部、监察部、生产单位相关人员参加共同对低值易耗品进行盘点,确认没有问题后给予办理调岗或离职手续,否则,财务不予结算工资。
(五)、对集团公司各产业单位或部门配备的低值易耗品,无论是公用或是个人使用中,都要爱护使用,认真管理,延长使用寿命,发挥资产的最大使用效益。
第八章 低值易耗品的财务核算与控制管理办法
第二十条 财务根据发票及低值易耗品新增验收单登记“在库低值易耗品”明细账。根据低值易耗品领用单登记增加“在用低值易耗品”明细帐,根据“低值易耗品报废单”登记低值易耗品的减少。
第二十一条 财务对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实施控制和监督职能,负责并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一年一次的年终盘存。协助并配合物资管理部门、审计部、监察部等相关部门,做好对各产业单位或部门的低值易耗品使用情况过程管理的定期不定期的盘点、审计等工作,发现管理上的问题,及时查找原因,修正制度,调整管理措施和方案,根据管理办法,出具处理意见,上报集团公司领导。
第九章 低值易耗品的调拨、报废等管理办法
第二十二条 低值易耗品的调拨办理流程:
(一)、各产业单位或部门的在用低值易耗品建账盘点及新增必须由各产业单位、部门负责人及核算员的签字认可,各单位负责人及核算员对低值易耗品的安全完整性负责,在用低值易耗品的使用单位或部门发生变动时,必须办理正式的调拨手续,首先由调出资产部门填写低值易耗品的基本情况,由调入资产单位核算员找相关领导签字批准后,准予办理内部调拨手续。
(二)、“低值易耗品调拨单”一式四份,调出单位留存一份,核算员据此登记本单位“在用低值易耗品台账”的减少;调入单位一份,核算员据此登记本单位“在用低值易耗品台账”的增加,转物资管理部一份,据此登记相应单位的增加或减少。转财务一份,财务人员根据情况作出处理。
(三)、如果是一个法人核算单位之间的调拨财务部不需作账务处理,由核算员或核算员之间进行内部调拨或登记台账;如果不是同一个法人核算单位之间的调拨财务部需要进行账务调整。
第二十三条 低值易耗品的结账与报账:
(一)、仓库保管员每月28号之前向财务和物资管理部报送低值易耗品出入情况汇总表。
(二)、各单位核算员应在每月28号之前向财务和物资管理部报送低值易耗品的增加、减少及在用变动分析表。
(三)、保管员、核算员必须贯彻执行管理规定,对不坚持原则,工作马虎给企业造成损失的,不但按其原值赔偿,严重的调离岗位。
第二十四条 低值易耗品报废环节:
对在用低值易耗品发生报废或者不能继续使用的,各单位或部门使用人或责任人应主动提出报废申请,经物资管理部、监察部、审计部等部门确认予以报废的,由各产业单位或核算员填制“低值易耗品报废单”一式四份,经相关领导签字批准后,各单位核算员自存一份,作为减少本单位“在用低值易耗品台账”的依据,转物资管理部及财务各一份,物资管理部及财务部据此作低值易耗品报废的账务处理,减少相应单位的“在用低值易耗品台账”。 转仓库保管员一份备查作为领用新的低值易耗品的依据。
第十章 审计与监督
第二十五条 审计部、监察部对低值易耗品管理实施监督职能:监督检查物资管理部制定的各单位各岗位低值易耗品的配置标准、使用年限标准,对购置审批计划,实际使用管理、控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不按规定执行的依据处罚条款出据处罚意见,上报集团公司批准处理。
第十一章 罚则
第二十六条 各相关部门必须严格按照本规定执行,对未履行管理、控制和监督职责,造成的低值易耗品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给予相关责任人、本部门主管及以上人员分别处以当月工资“1%~3%/违反项”的罚款;造成损失的,除按以上规定进行处罚以外,按公司相关规定承担损失。
第二十七条 对于由于爱护低值易耗品的超过使用年限的仍继续使用且不影响工作的,时间达3个月以上的,经物资管理、审计、监察、高精办等相关部门共同落实确认并认可后,按所使用的“低值易耗品原价的50%/12”所得的金额每月给予奖励,直到更换新的低值易耗品为止。以激励员工爱护资产,形成良好的风气。
Ⅲ 银行贷款有哪几种需要什么条件
一)贷款对象
贷款对象,是指银行对哪些部门、企业、单位和个人发放贷款。其实质是选择贷款投向,确定贷款范围和结构。
商业银行贷款对象的确定:
一要反映信贷资金运动的本质要求,贷款出去要能保证偿还付息;
二要符合商业银行贷款原则的要求,贷款发放要遵循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原则;
三要体现货款投向政策的要求,贷款的投向要服从国家产业政策。
因此,商业银行的贷款对象必须是经营性企业单位,即具有经济收入,预付的价值能够得到补偿和增值,有归还贷款本息的资金来源。凡非经营性、没有经济收入的单位,只能作为财政拨款对象,而不能成为银行贷款对象。
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从事生产、流通和为生产流通提供劳务服务的经营性企业单位以及个体经济都可以成为贷款对象。根据《贷款通则》的规定:贷款对象应当是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或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二)贷款条件
贷款条件,是指具备什么条件的对象才能取得贷款。是对贷款对象提出的具体要求。凡在“对象”之内,而又满足“条件”要求的企业单位就可取得银行贷款。确定贷款条件的依据是:企业单位设置的合法性、经营的独立性、自有资本的足够性、经营的盈利性及贷款的安全性。因此,凡需要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企事业单位、个人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我国商业银行现行贷款条件为:
1.经营的合法性
2.经营的独立性
3.有一定数量的自有资金
4.在银行开立基本账户
5.有按期还本付息的能力
八、贷款用途和种类
(一)贷款用途
贷款用途是指贷款在企业资金占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使用方向和范围。它是具体规定企业什么样的资金需要可以便用贷款,以及这些资金需要中多大部分由银行贷款解决。
现行贷款用途主要是用于存货和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资金需要。从流动资金看,工业企业的贷款主要用于原材料储备、在产品和产成品存货的资金需要。商业企业的贷款主要用于商品存货的资金需要以及工商企业在商品销售过程中结算在途资金需要。从固定资金看,主要用于企业技术进步、设备更新的资金需要,企业新建、改造、扩建的资金需要,以及企业进行科技开发的资金需要(包括部分流动资金)。在消费领域主要用于民用商品房和汽车的购置而引起的资金需要。
九、贷款种类
现行贷款种类的划分标准及种类如下:
(一)按贷款经营属性划分
1,自营贷款。指贷款人以合法方式筹集的资金自主发放的贷款,其风险由贷款人承担,并由贷款人收回本金和利息。
2.委托贷款。指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贷款人(即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贷款人(受托人)只收取手续费,不承担贷款风险。
3.特定贷款。指经国务院批准并对贷款可能造成的损失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后责成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
(二)按贷款使用期限划分
1.短期贷款。指贷款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贷款。
2.中、长期贷款。中期贷款指贷款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5年以下(含5年)的贷款。
长期贷款,指贷款期限在5年(不含5年)以上的贷款。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包括固定资产贷款和专项贷款。
(三)按贷款主体经济性质划分
1.国有及国家控股企业贷款。
2.集体企业贷款。
3.私营企业贷款。
4.个体工商业者贷款。
(四)按贷款信用程度划分
1.信用贷款。指以借款人的信誉发放的贷款。
2.担保贷款。指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
保证贷款,指按规定的保证方式以第三人承诺在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时,按约定承担一般保证责任或者连带责任而发放的贷款。
抵押贷款,指按规定的抵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发放的贷款。
质押贷款,指按规定的质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动产或权利作为质物发放的贷款。
3.票据贴现。指贷款人以购买借款人未到期商业票据的方式发放的贷款。
(五)按贷款在社会再生产中占用形态划分
1.流动资金贷款。
2.固定资金贷款。
(六)按贷款的使用质量划分
1.正常贷款。指预计贷款正常周转,在贷款期限内能够按时足额偿还的贷款。
2.不良贷款。不良贷款包括呆账贷款、呆滞贷款和逾期贷款。
呆账贷款,指按财政部有关规定列为呆账的贷款。
呆滞贷款,指按财政部有关规定,逾期(含展期后到期)并超过规定年限以上仍来归还的贷款,或虽未逾期或逾期不满规定年限但生产经营已终止、项目已停建的贷款(不含呆账贷款)。
逾期贷款,指借款合同约定到期(含展期后到期)未归还的贷款(不含呆滞贷款和呆账贷款)。
(七)按国际惯例(风险度)对贷款质量的划分
将银行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个等级,后三类贷款称为“不良贷款”或为“有问题贷款”。
十、贷款期限、利率、贴息和结息
(一)贷款期限
金融机构贷款的期限主要是依据企业的经营特点、生产建设周期和综合还贷能力等,同时考虑到银行的资金供给可能性及其资产流动性等因素,由借贷双方共同商议后确定。贷款期限在借款合同中标明。自营贷款期限最长一般不得超过10年(对个人购买自用普通住房发放的贷款最长期限可到20年),超过10年应当报中国人民银行备案。票据贴现的贴现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贴现期限为从贴现之B起到票据到期日止。贷款到期不能按期归还的,借款人应当在贷款到期日之前,向贷款人申请贷款展期。短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中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的一半;长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3年。借款人未申请展期或申请展期末得到批准,其贷款从到期日算起,转入逾期贷款账户。
(二)贷款利率
贷款人应当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的上下限范围内,确定每笔贷款利率,并在借款合同中标明。贷款利率的上下限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规定一个浮动幅度,在这个幅度内,由贷款人和借款人协商后确定贷款利率。贷款人和借款人应当按借款合同和有关计息规定按期计收或支付利息。
(三)贴息及结息
为了促进某些产业和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关地方、部门可以对某些贷款补贴利息。贷款的贴息,实行谁确定、谁贴息的原则。对有关部门贴息的贷款,承办银行应当自主审查’发放,并根据《贷款通则》的有关规定严格管理:除国务院规定外,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决定停息、减息、缓息和免息。
十一、贷款方式
(一)贷款方式的含义
贷款方式是指贷款的发放形式。它体现银行贷款发放的经济保证程度。反映贷款的风险程度。
(二)贷款方式的选择依据
贷款方式的选择主要依据借款人的信用和贷款的风险程度,对不同信用等级的企业,不同风险程度的贷款,应选择不同的贷款方式,以防范贷款风险。
(三)具体贷款方式
我国商业银行采用的贷款方式有信用放款、保证贷款、票据贴现,除此之外,还包括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
1.信用贷款方式
信用贷款方式是指单凭借款人的信用,无需提供担保而发放贷款的贷款方式。这种贷款方式没有现实的经济保证,贷款的偿还保证建立在借款人的信用承诺基础上,因而,贷款风险较大。
2.担保贷款方式
担保贷款方式是指借款人或保证人以一定财产作抵押(质押),或凭保证人的信用承诺而发放贷款的贷款方式。这种贷款方式具有现实的经济保证,贷款的偿还建立在抵押(质押)物及保证人的信用承诺基础上。
3.贴现贷款方式
贴现贷款方式是指借款人在急需资金时,以未到期的票据向银行融通资金的一种贷款方式。这种贷款方式,银行直接贷款给持票人,间接贷款给付款人,贷款的偿还保证建立在票据到期付款人能够足额付款的基础上。
十二、贷款程序
(一)贷款申请
(二)贷款审批
(三)签定合同
(四)贷款发放
(五)贷款的管理和收回
十三、信贷监督与制裁
(一)信贷监督
贷款监督,是银行在办理信贷业务过程中,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检查、分析、督促、制约的行为。其实质是运用信贷、利率杠杆,对企业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
.1.信贷监督的方法
信贷监督是一种经济监督,因此,其监督的方法通常采用经济措施,通过信贷业务活动来进行。一是通过制定正确的贷款制度,严格执行贷款政策、原则和办法来进行监督。二是通过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向企业和有关部门反映问题,提出建议,发挥监督作用。三是通过贷款三查制度来发挥信贷监督作用。
2.信贷监督的主要内容
(1)借款人对信贷资金的使用情况。
(2)借款人的生产经营状况。
(3)借款人财务状况有无较大变化。
(二)信贷制裁
信贷制裁,是银行对于逃避信贷监督,违反金融政策、 借款合同及贷款管理的有关规定的借款人,根据情节轻重.采取必要的措施,从经济上给予借款人一定的影响。信贷制裁是信贷监督的必要手段,其目的是为了促使借款人遵守借款合同,规范企业行为,合理利用资金,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是为了保护银行的合法权益,提高贷款质量,降低贷款风险。
十四、贷款担保方式操作管理
(一)贷款担保的概念及任务
贷款担保,是指银行在发放贷款时,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以保障贷款债权实现的法律行为。
(二)贷款担保的方式
贷款担保方式有保证、抵押和质押。这些担保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
(三)贷款担保的审查
贷款行应当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和银行的有关规定,严格审查担保的合法性、有效性和可靠性。
十五、抵押贷款操作管理
(一)抵押贷款的涵义
抵押是指债务人在法律上把财产所有权转让给债权人,但债权人并不占有财产,以财产担保的债务一经偿付,财产所有权的转让即告结束。借款人在法律上把自己财产所有权作为抵押而取得的银行贷款称为抵押贷款。抵押贷款的保障性是区别于信用贷款的根本特征。
(二)抵押品的范围和贷款种类
贷款的抵押品是指由借款人向银行提供的,并经银行认可作为实物担保的财产物资。
抵押品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五大类:一类是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二类是各种有价证券。三类是能够封存的流动资产。四类是可作转让的无形资产。五类是私有财产和其他可以流通、转让的物资或财产。
目前,国外根据抵押品的范围,把抵押贷款分为以下六 类:一是存货抵押。二是客账抵押。三是证券抵押。四是设备抵押。五是不动产抵押。六是人寿保险单抵押。
我国商业银行抵押贷款的种类主要有动产、不动产及金融有价证券抵押贷款。
(三)抵押贷款的管理要求
采取抵押贷款方式大大降低了银行贷款的风险,为银行收回贷款提供了最有效的保障。对抵押贷款的管理,除了进行必要的信用调查外,还要加强以下工作:一是贷款项目的选择;二是抵押品的选择和审核工作;三是签订借款合同等。
借贷双方在签订有效借款合同和抵押担保合同之后,借款人可凭银行的贷款通知办理抵押贷款开户手续,银行可按照贷款项目的建设进度、实际需要和规定的用途发放贷款,并监督其使用情况。
十六、票据贴现贷款的操作管理
(一)票据贴现的概念和特点
贴现是持票人以未到期票据向银行贴付一定利息兑取资金的行为。贴现贷款是银行以持票人持有未到期票据为对象所发放的贷款。对于银行来说,是买进票据所载权利,票据到期,银行可以取得票据所载的金额。贴现贷款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1.流动性高
票据贴现以后,票据所载权利完全属于银行,贴现银行如有急需,可向其他银行转贴现,或向中央银行再贴现,能随时收回资金,具有很高的流动性。
2.安全性大
由于贴现人及票据上的各个当事人均为债务人,所以贴现银行的资金运用具有更大的安全性。
3.自偿性强
票据贴现在票据产生时,兑现日期已在票据上载明,债务人不能要求转期。同时,商业汇票又都以合法商品交易为基础,具有很强的自偿性,到期收回票款较之一般贷款更有保证。
4.用途确定
在用途上,贴现是针对每一笔票据具体操作的,贴现是否得当合理,反映明确清楚。所以,贴现也最容易反映银行的工作质量。
5.信用关系简单
贴现除了票据到期不能偿款追索外,贴现人与银行已无需联系,所以贷款利息在贴现时银行即预先扣除。
票据贴现业务是一项特殊放款方式,与其他放款相比还有下列不同之处:一是收息的方式不同。二是期限的确定不同。三是所涉及的关系人不同。
(二)办理贴现贷款的程序
1.贴现贷款的申请
2.贴现的审查
3.贴现资金的支付
实付贴现金额=汇票票面金额—贴现利息
十七、信用贷款操作管理
信用贷款,是以借款人的信用作为保证的贷款。因此,风险性较大,银行在发放信用贷款时,一定要严格掌握贷款额度,审查和分析借款人的财务报表。要进行以下四方面重点审查。
(一)借款人的品质。
(二)贷款的用途。
(三)贷款的数额。
(四)贷款清偿的主要来源及时间。
Ⅳ 什么是呆滞件
标准不同,说法各异,有的把物料的最后异动日至盘查时,其时间间隔超过180天者,称为呆滞物料。有的说超过3个月不流动就算呆滞,也有的说超过1年不流动才算呆滞。
总之,物料存量过多,耗用量极少,而库存周转率极低的物料就是呆滞物料。每个公司划分标准不同,例如裕兴公司就可以规定:对质量(规格、材质)不符合标准的原材料、外购件及外协件,存储超过1个月,已无使用机会,或虽有使用机会但用料极少的。
对良好状态的原材料、外购件及外协件,存储超过2个月,在以后的生产中没有机会使用或者很少使用的;对成品、半成品,凡因质量不符合标准、在制或制成后客户取消订单、过多库存等因素影响,储存超过半年以上的,都算作呆滞物料。
呆滞物料产成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我们可以联想到自己家里长期搁置不用的物品,当初它是怎么产生的,是不是有很多原因呢?
产生呆滞物料的原因总的可以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外部原因比如客户更改或取消订单,供应商送货质量问题,客户退货等,内部问题就是工厂自身问题,主要有工程变更,过量采购或错误采购,试验或生产材料剩余等。
有时,产生呆滞物料不能简单地划清是外部还是内部原因,很可能先是一种原因,又导致的另一种原因才最终产生的呆滞。呆滞物料产生的原因,是我们采取相应措施的依据。
Ⅳ 仓库长期呆滞件退货降低成本
摘要 一、重新设计,调整功能
Ⅵ 汽车4S店配件呆滞件比例超过50%是什么概念
1、及时供应率89%以上 2、遗漏定购 3、 延迟定购 4、 不能满足是否及时反馈 1、 库存结构是否合理 2、 是否有调整库存报送计划 3、 是否有不合理超期库存 1、 是否有无故不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活动
Ⅶ 呆滞件与积压件是否有区别
物料的最后异动日到盘查时其间隔超过180天称为呆滞物料。(也有三个月或一年)即物料存量过多耗用量极少而库存周转率极低的物料,如果是设备配件等就叫呆滞件。
造成呆滞件的原因一般分为二种:
一,即内部原因,有工程变更,过量采购,错误采购,试验或生产材料剩余等等。
二,即外部原因,有客户更改,取消订单,供应商质量问题或者是客户退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