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伯牙摔琴谢知音整首小古文的意思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俞伯牙,是楚国郢都人,在晋国任上大夫。晋侯想与楚国通好,就派俞伯牙访问楚国。俞伯牙到楚国办完公事,拜辞楚王,楚王赠给黄金彩缎,高车驷马。俞伯牙离楚国一十二年,想走水路绕大圈而回,饱览楚国江山胜景。就假奏楚王说:“臣身患小恙,不能骑马乘车,想坐船回去,以便医药。”楚王答应了他的要求,命令水师拨一只大船送俞伯牙回晋国。
俞伯牙乘着官船,不一日,到了汉阳江口。正当八月十五,中秋之偶然风狂浪涌,大雨倾盆,官船不能前进,停靠山脚下。不一会儿,风平浪静,云散月现。那雨后之月,更加光亮。俞伯牙坐在舱中闷得慌,就走到船头上,一边观赏月色,一边捧起瑶琴,轻轻弹奏。忽然,俞伯牙发现有人在偷偷地赞赏他的琴音,立刻叫人去找,当场找来了一个樵夫。俞伯牙见是个砍柴的人,就笑着说:“山中砍柴之人,也能听琴?叫他走吧。”那个樵夫不仅不走,还高声说:“大人错了!岂不知‘门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大人若欺负山野中无听琴之人,这夜静更深,荒山脚下也不应该有弹琴之客了。”伯牙见他出言不凡,就问他:“他既是听琴的,我刚才所弹何曲?”樵夫答:“刚才大人所弹的是孔子叹颜回。对不对?”伯牙一听回答,非常高兴地说:“先生果然是听琴者。”就吩咐手下的人把那位先生请上船细谈。
那樵夫上得船来,伯牙手下的人见他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脚穿草鞋,手拿尖担,腰插板斧。就嘱咐他说:“喂,你见了我老爷要下跪叩头。问你什么,要小心答应。”那樵夫说:“诸位不用粗鲁,待我解衣相见。”说完脱下蓑衣斗笠,解下板斧、放下尖担,下船舱向伯牙作了个长揖而不下跪叩头,说:“小人施礼了。”俞伯牙是晋国大臣,眼中哪里有这樵夫?慢慢举手说:“贤友免礼罢。”叫书童搬一个凳子放在下席让他坐。那樵夫见伯牙全无客礼,也不谦让,俨然坐下。伯牙既不叫人奉茶,也不问姓名,劈头就问:“刚才岸上听琴的就是你么?”樵夫答:“正是。”伯牙说:“既来听琴,必知琴之出处。此琴何人所造?弹它有甚好处?”樵夫答:“此琴是伏羲氏所琢,是瑶池之乐,故名瑶琴……”伯牙听见他对答如流,熟知乐理,非常高兴,但又怀疑他是死记的这些话,想再试他一试。就对他说:“有一次,孔子正在室内弹琴,他的学生颜回从外面进来,忽听琴音中有凶杀之意,不免一惊,问明之后,才知刚才有一只猫,想捕捉一只老鼠,孔子见了,不由得在感情上受到一点影响,并在琴音中不知不觉地表现了出来。象颜回这样,真可算得是知音了!假如下官弹琴,心中有所思念,足下能闻而知之否?”樵夫说:“大人试弹一下,小子尽心猜度。若猜不着,大人休得见罪。”伯牙望望高山弹琴,在琴音中表现山的高耸之状。樵夫听了,称赞说:“美哉!巍巍乎,意在高山!”伯牙又对着江水弹琴,在琴音中表现水的奔流之势。樵夫听了,又称赞说:“美哉!汤汤乎,志在流水!”俞伯牙听见樵夫说出了自己的心事,大吃一惊,赶忙放下瑶琴与樵夫施宾主之礼。连声说:“失敬,失敬!真是石中有美玉之藏,若衣貌取人,岂不误了天下贤士!先生高名雅姓?”樵夫躬身而答:“小子姓钟,名徽,字子期。”说完,又转问:“大人高姓?在何处为官?”伯牙拱手说:“下官俞瑞,在晋国做官,是访问楚国而来。”伯牙推子期坐到客位上,自己坐主席相陪,叫书童奉茶。喝完茶,二人上席饮酒。伯牙又问:“听先生口音,是楚国人了,但不知尊居何处?”子期说:“小人寒舍就在离此不远的钟家村。”又说:“实不相瞒,小子上有双亲在堂。为赡养父母,在此砍柴度日。虽三公之尊也不能使我离开父母。”伯牙见他这样有孝心,愈加敬重。又问:“青春多少?”子期说:“虚度二十有七。”伯牙说:“下官年长一岁。子期若不嫌弃,愿与先生为知音之交,以兄弟相称。”子期笑着说:“大人是上国名公,我钟徽是穷乡贱子,怎敢高攀!”伯牙年长为兄,子期为弟。拜罢,二人继续饮酒,彼此谈心。
钟子期同俞伯牙谈得兴趣正浓,不觉月淡星稀,东方发白。船上水手都起身准备开船。子期起身告辞。伯牙紧握子期的手说:“贤弟,我与你相见何太迟,相别何太早!想请贤弟与愚兄同行数日,未知可否?”子期说:“只因双亲在堂,不敢远游,小弟只好失陪。”伯牙沉默了一会儿,说:“也罢,明年中秋节还是我来看贤弟。”子期说:“既如此,小弟来年中秋节准在江边恭候贤兄,不敢有误。”伯牙叫书童拿来一些银子赠给子期,二人洒泪而别。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第二年的中秋节晚上,俞伯牙乘船来到汉阳江口,将船靠在去年中秋节与子期相会的地方。伯牙走上船头,见月光明高,照得如同白昼,却不见子期。等候到天高,仍不见子期的踪影。伯牙梳洗后,带着随从,上岸到钟家村去探望。走了不远,来到三叉路口,不知哪条路往钟家村去。正好迎面来了一个老翁。伯牙向前施礼之后,问:“请问往钟家村去,应走哪条路?”原来,这两条路都是到钟家村去的,一条往村南,一条往村北。老翁便问:“先生要拜访何人?”伯牙说:“拜访钟子期。”老翁听后,放声大哭说:“子期就是我儿。支年中秋节,晋国上大夫俞伯牙送了他一些银子,我儿买书攻读。他白昼砍柴,夜晚读书,耗费心力,染成疾病,数月之后就亡故了。”伯牙一听,双手捶胸,倒在地上痛哭不已。钟公问书童:“此位先生是谁?”书童说:“就是俞伯牙老爷。”钟公说:“原来就是我儿子的好友。”忙扶起伯牙。伯牙含泪问钟公:“令郎葬在在何处?”钟公说:“按儿的遗言,葬于马鞍山江边,以候晋大夫俞伯牙。”于是,伯牙请钟公领他到坟前一拜。
俞伯牙来到钟子期的坟前,拜了几拜。捧起瑶琴弹了一曲之后,便把瑶琴在石头上摔了个粉碎。钟公感到奇怪,便问:“先生为何摔碎此琴?”伯牙说:“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钟公说:“原来如此,可怜,可怜!”伯牙对钟公说:“下官伤感在心,不随老伯到府上去了。待我上表晋侯辞官归家,再来接老伯与老伯母同到我家,养老送终。我即是子期,子期即是我。请老伯你不以下官为外人。”说完,给钟公送了一些银子,辞别而去。
⑵ 和女朋友见面在马鞍山去哪里好玩
我是马鞍山的。
马鞍山有采石矶风景区,很好的旅游景点,从火车站坐游4路就可以直达。专
也可以去仆塘,风属景也很不错的,7路可以直达。
室内可以去KTV或者雨山湖公园,很漂亮的,雨山湖公园北门那边还有一个鹃岛公园。
公园都是免费的 ,从火车站13路6路都可以到。
欢迎你来马鞍山!
当然也可以找熟人参观马钢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炼钢的过程,哈哈
⑶ “心要让你听见,爱要让你看见”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啊
心要让你听见
歌曲原唱:邰正宵
填 词:姚若龙
谱 曲:邰正宵
缘份让你我擦肩,没开口却有感觉
爱情最害怕犹豫,再回头只能怀念
寂寞因你而强烈,熬不过漫长午夜
天涯挡不住思念,渴望着他年他日再相见
到那天,绝不再让你走过我身边
沉默的习惯愿为你改变,心要让你听见
爱要让你看见,不怕承认对你有多眷恋
想你的时候,盼你能收到
我的真情留言,心要让你听见
爱要让你看见,问你是否愿分享每一天
把我的遗憾,变成感谢
缘份让你我擦肩,没开口却有感觉
爱情最害怕犹豫,再回头只能怀念
寂寞因你而强烈,熬不过漫长午夜
天涯挡不住思念,渴望着他年他日再相见
到那天,绝不再让你走过我身边
沉默的习惯,愿为你改变
心要让你听见,爱要让你看见
不怕承认对你有多眷恋,想你的时候
盼你能收到,我的真情留言
心要让你听见,爱要让你看见
问你是否愿分享每一天,把我的遗憾
变成感谢,心要让你听见
爱要让你看见,不怕承认对你有多眷恋
想你的时候,盼你能收到
我的真情留言,心要让你听见
爱要让你看见,问你是否愿分享每一天
把我的遗憾,变成感谢
《心要让你听见》是台湾歌手邰正宵演唱的一首歌曲(代表作),由姚若龙作词,邰正宵作曲,屠颖编曲,收录于邰正宵1995年9月发行的专辑《一千零一夜》中。该歌曲是摩托罗拉传呼机广告曲。
1995年8月16日,陈怡君担任MV导演,某一天黄昏,天快要下雨了。路上行人急匆匆地走着,突然邰正宵的传呼机响了,于是他连忙四处寻找公用电话回传呼。此时,一位女士刚回完传呼转身的时候,与邰正宵不小心碰撞在一起,两人的传呼机同时掉在了地上。但是对方却拿错了传呼机。
邰正宵的《心要让你听见》是当年红遍两岸三地的经典老歌 ,无论是深情款款的《心要让你听见》,邰正宵每一次的深情演绎都得到的现场观众的热情回应,掌声、尖叫声此起彼伏。
⑷ 伐吴带4万人的刘备,在马鞍山一战中是属于放手一搏吗
夷陵之战,也是猇亭之战是奠定三国格局的一战,和另两次三国大战不同,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但是夷陵之战战局对于吴国来说没那么不利,也不存在什么以少胜多,更多的是以多胜少,但是夷陵之战被认为是三国最关键的三大战役之一,关键就在于,此战之后,刘备和孙权都彻底成为了弱势的一方,面对曹魏只能是联盟状态,孙权也不和曹家保持暧昧关系了,因为联盟只能是弱者之间的,和强者联盟只能是找死,所以此战只守,数十年间都是吴蜀联盟对抗曹魏的格局,从未变过。
初,权外讬事魏,而诚心不款。魏欲遣侍中辛毗、尚书桓阶往与盟誓,并徵任子,权辞让不受。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张辽、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须,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围南郡。在刘备伐吴之初,孙权是向曹魏称臣的,但是打完了夷陵之战,同年,孙权就对曹魏没那么听话了,曹魏让孙权送过去一个儿子当质子,孙权不干了,这是之前孙权答应的,于是吴王改元黄武,临江拒守。
帝自许昌南征,复郢州为荆州。想象一下,当时孙权击败了刘备,准确的说是击垮了刘备,西线的威胁不存在了,如果说夷陵之战,吴军也是残胜的话,孙权是没有底气,在刚刚结束一场大战后,立刻和曹魏在打一场的,孙权哪来的底气,应该就是夷陵之战吴军伤亡在可控范围之内,个人觉得,不会超过万人,因此孙权才有胆量和曹魏叫板。
⑸ 夷陵之战的双方和结果
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三个月后,刘为了给关羽报仇,挥兵攻打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称臣,避免两线作战,一面任命陆逊为总指挥率军应战。陆逊与刘备相持七八个月后,最终于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这也是三国后期最后以少胜多的战役。
⑹ 陆逊追杀刘备,为何看到一白袍老将转身就跑
持矛举火破连营,玄德穷奔白帝城。一旦威名惊蜀魏,吴王宁不敬书生。
这是《三国演义》中称赞陆逊在夷陵之战大败蜀汉昭烈帝刘备的事迹,夷陵之战中,名不见经传的陆逊,击败身经百战、戎马一生、老谋深算的刘备,陆逊一战成名,威震蜀汉与曹魏,那么夷陵之战,过程是怎样的呢?
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刘备称帝后,起兵75万大举伐吴,大军集结在白帝城,前军已向东吴进发,这时吴国使臣诸葛谨求见刘备欲求和,刘备不肯。刘备以冯习、吴班、张南等为前锋,所到之处吴军不是望风而逃就是投降,一直杀到宜都。
蜀将冯习、吴班、张南会同关兴、张苞攻打宜都,宜都守将有孙桓、朱然、李异、谢旌、谭雄,一番战斗,李异、谢旌、谭雄被杀,朱然落败,孙桓被困,吴军大败。
蜀汉老将黄忠在222年正月加入战斗,黄忠自恃勇武,不听众人劝说 ,一心要与吴将战斗,因为轻敌,被吴将潘璋、周泰、韩当、凌统围在当中,而吴将马忠一箭射中黄忠,正在这里,关兴与张苞来救,击退吴军,救回黄忠,但黄忠还是气绝而亡。
刘备听说黄忠战死,非常愤怒,亲率大军,兵分八路,水陆并进,蜀军气势大盛,势如破竹,杀得吴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而甘宁也被沙摩轲所杀。关兴遇到杀父仇人潘璋,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关兴斩了潘璋。而投降东吴的糜芳和傅士仁乘乱杀了马忠,投降刘备,结果两人却被刘备杀了祭奠关羽。
东吴此时因屡屡兵败,因此将范疆、张达及张飞的首级送还刘备,并遣使求和,刘备仍不肯,杀范疆、张达祭奠张飞,而东吴求和不成,只得拜陆逊为大都督,总领兵马,对抗蜀汉。
陆逊来到夷陵前线,拒不出战,刘备派出蜀军辱骂、引诱东吴参战,陆逊就是不出战,到了六七月的夏天时,由于天气炎热,刘备舍弃水军,上岸扎营,前后连营七百余里,魏帝曹丕得知后,预估刘备不懂兵法,哪有连营七百余里拒敌的,刘备肯定要战败,因此曹丕下令让曹仁、曹真、曹休各领一路兵马,兵分三路,准备袭击东吴。
与此同时,马良回到益州向诸葛亮汇报情况,看到刘备的兵力部署图后,马上判定刘备会兵败,诸葛亮准备去前线帮助刘备。
马良问:如果陆逊追来怎么办?
诸葛亮说:陆逊不会追来,成都可保无漾。
马良问:陆逊为什么不会追来?
3、魏国大军已蠢蠢欲动,准备袭击东吴,这个时候陆逊不能再与蜀汉交战,必须回军应对魏军威胁。
4、诸葛亮已经在陆逊回军路上,一个叫鱼腹浦地方布下八卦阵,要不是诸葛亮的岳父相救,恐怕陆逊出不了八卦阵。
⑺ 伯牙和钟子期相遇的地方是现在中国哪个城市
武汉市汉阳区。
史载有一年,俞伯牙奉晋君之命出使楚国。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来到了汉阳江口。遇风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风浪渐渐平息了下来,云开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着空中的一轮明月,俞伯牙琴兴大发,拿出随身带来的琴,专心致志地弹了起来。他弹了一曲又一曲,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的时候,猛然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俞伯牙吃了一惊,手下用力,“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俞伯牙正在猜测岸边的人为何而来,就听到那个人大声地对他说:“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这里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得站在这里听了起来。”
俞伯牙借着月光仔细一看,那个人身旁放着一担干柴,果然是个打柴的人。俞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问:“你既然懂得琴声,那就请你说说看,我弹的是一首什么曲子?”
听了俞伯牙的问话,那打柴的人笑着回答:“先生,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只可惜,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点不错,俞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请他上船来细谈。那打柴人看到俞伯牙弹的琴,便说:“这是瑶琴!相传是伏羲氏造的。”接着他又把这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听了打柴人的这番讲述,俞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着俞伯牙又为打柴人弹了几曲,请他辨识其中之意。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后弹的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
俞伯牙听了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的这个樵夫,竟然听得明明白白。没想到,在这野岭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于是他问明打柴人名叫钟子期,和他喝起酒来。俩人越谈越投机,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
和钟子期洒泪而别后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于是他便弹起琴来召唤这位知音,可是又过了好久,还是不见人来。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俞伯牙的琴声。
听了老人的话,俞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⑻ 今天和相亲对象第一次见面约在马鞍山,对马鞍山不熟悉,问一下大家去哪里吃饭比较好!
第一次见面,要随和,就近原则,附近有个什么就吃什么,别那么挑剔
⑼ 李白的诗有哪些
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
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书怀》、《书情赠蔡舍人雄》等诗篇中,对此都有绘声绘色的展露。李白自少年时代就喜好任侠,写下了不少游侠的诗,《侠客行》是此类诗的代表作。在长安3年经历的政治生活,对李白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政治理想和黑暗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胸中淤积了难以言状的痛苦和愤懑。愤怒出好诗,于是,便写下了《行路难》、《古风》、《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一系列仰怀古人,壮思欲飞;自悲身世,愁怀难遣的著名诗篇。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在这一类诗作中,奇险的山川与他那叛逆的不羁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这种诗在李白的诗歌作品中占有不小的数量,被世世代代所传诵,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最杰出的代表作。诗人以淋漓挥洒、心花怒放的诗笔,尽情地无拘无束地舒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了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让苦闷、郁悒的心灵在梦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而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更把诗人的一身傲骨展露无遗,成为后人考察李白伟大人格的重要依据。
李白作为一个热爱祖国、关怀人民、不忘现实的伟大诗人,也十分关心战争这一重要问题。对保卫边疆的将士予以热情的歌颂(如《塞下曲》),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则给予无情的鞭挞(如《战城南》、《丁都护歌》等)。李白还写了不少乐府诗,描写劳动者的艰辛生活,表达对他们的关心与同情(如《长干行》、《子夜吴歌》等)。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比如,他入京求官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想念长安时,“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这样一些诗句都是极富感染力的。
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在读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些诗句时,读者不能不被诗人绵长的忧思和不绝的愁绪所感染。李白的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李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的原因所在。他的语言正如他的两句诗所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明朗、活泼、隽永。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
⑽ 宋太祖是如何统一天下的
宋太祖收回了亲信大将的兵权之后,朝廷内部消除了隐患,他便雄心勃勃,打算出兵扫平各个割据政权,使国家得到统一。
可当时遗留下来的小王国还有不少,北方有北汉,南方则有南唐、吴越、后蜀、南汉、南平等,该从哪里下手呢?这个问题,宋太祖一连考虑了好几天,总拿不定主意。不知道是先取北汉好,还是先攻南方适宜。
于是,宋太祖就想找赵普商量商量。
宋太祖自从做了皇帝,为了考察百官的言行和了解实情,喜欢穿上便服,进行私下出访,或者到一些功臣家坐坐、聊聊天。文武百官都知道宋太祖的这个特点,因此下朝回家之后,都不敢脱掉朝服,生怕宋太祖什么时候跑到家里来,弄自己个措手不及。对此,赵普最为清楚,因为宋太祖光顾最多的就是他的家,而且说来就来,从不打招呼。
这天晚上,天下起了大雪,转眼已是白茫茫一片。赵普想,这么大的雪,宋太祖该不会来了吧。于是就脱掉朝服,和妻子一起坐在火炉边,说话谈心。老夫妻俩正说着话,忽然响起了一阵敲门声。
赵普打开大门,只见宋太祖披件斗篷站在雪地里。他大吃一惊,连忙请宋太祖进屋,说道:“天这么晚了,又下大雪,真没想到皇上还会出来。”
宋太祖抖抖身上的雪,边说边往里走,说:“我心里头有件事,总决定不下来,弄得觉也睡不好。反正睡不着,不如出来同你商量一下。”赵普闩上门,跟在宋太祖后面进了屋。赵普的妻子忙向宋太祖行礼,然后拨红炭火,在炉上炖上肉,又拿出酒来招待他。她知道,宋太祖喜欢边喝酒边说话。因此,宋太祖一来,她就按照惯例张罗起来,然后打声招呼,就先去睡了。
赵普端起酒杯,请宋太祖喝酒,两眼征询似的望着太祖。宋太祖一杯酒下肚,说道:“我自黄袍加身以来,实在是一天好觉也没睡过啊。你想,在我卧床的周围,尽睡着些与我心思不一、成天想算计我的人,叫我怎么能安心睡觉呢?”
赵普轻声问道:“皇上是想统一天下吧?目前倒确实是个好时机。是南征还是北讨,我想听听皇上的安排。”
宋太祖微微一笑,说:“我想出兵太原,先打北汉。”
赵普沉默许久才说:“这一安排可不是臣下所能赞同的。”
宋太祖忙问原因,只见赵普喝了口酒,缓缓道来:“太原一城当西、北两面,如果我们攻下了太原,这两边的防御就要靠我们独自担当了。我们就会受到辽朝的直接威胁。不如先拿下南方各国,回过头再取北汉。到时,我们的力量增大了,小小的北汉,这么弹丸似的一块地方,还怕它跑了不成?”
宋太祖一听,哈哈大笑起来,说:“我的意思也是先南后北。刚才我只是想听听你的意见罢了。”
于是,宋太祖拿定主意,按照先南后北也即先易后难的步骤,开始出兵征讨。在短短的十年里,就消灭了南平、后蜀、南汉三个割据政权。至此,南方只剩下南唐、吴越两国了。
南唐在“十国”当中是最大的一个独立王国,管辖着如今江苏、安徽的淮河以南和福建、江西、湖南、湖北东部等大片土地。那里良田沃土,经济较为发达,再加上很少受战争破坏,人民一直过着较为安定的生活。可是南唐的君主,除了开国君主李昪还有些作为之外,后面的两个君主都是治国理政上的低能儿,因此,把个好端端的国家弄得每况愈下,越来越不成样。尤其是最后一个君主李煜,历史上称南唐后主,他对于音乐、书画十分精通,更是一个非常出名的作词能手。正因为他的精力、兴趣都在吟诗作赋、琴棋书画上,所以他对政事也就懒得过问,对如何处理国家大事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北宋刚刚建立时,李煜的父亲李璟还在位,他派出使臣向宋太祖表示祝贺,表示愿意归顺,并送去大量财物。961年,李煜即了位,他继续向宋太祖进贡。后来他看宋太祖相继吃掉了周围的三个小国,心里才开始发慌,便于971年派人给宋太祖送上一封信,表示愿意取消南唐国号,自己改称“江南国主”。他自以为对宋朝如此恭顺,就可以保持自己在江南的统治地位了。
宋太祖不动声色,却在暗暗做着攻取南唐的各种准备。他得知李煜特别信奉佛教,在都城金陵养了上万名僧侣,一退朝就换上僧衣念佛。宋太祖利用李煜这一弱点,派了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去给李煜讲佛教的“性命之说”,使李煜对佛教、迷信的一套东西更为着迷,对治国守边的事就更不闻不问了。宋太祖还用反间计,让李煜误杀了一名能攻善战的大将。为了顺利渡过大江,宋朝悄悄测量了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境内)江面的宽度,然后准备了大批搭造浮桥的龙船和大竹排。
到974年,消灭南唐的准备都做好了,宋太祖便命大将曹彬、潘美带10万兵马南下攻打南唐。曹彬率水军沿江东下,直达池州(今安徽贵池),根本没遇到阻挡。不日又连续攻下铜陵、芜湖、当涂(均为安徽城镇)等要地。
潘美带领的步军抵达江边之后立即动手搭造浮桥,三天就完成了。宋朝的兵马像在陆地上行走一样,很快通过了长江,直逼南唐都城金陵。
听说宋朝大军来到,李煜派了一个名叫皇甫继勋的人去率军抵抗,自己却什么事也不问,成天躲在后花园与老和尚们谈经说道。皇甫继勋早就看不惯李煜那风流公子的一套,存心希望南唐快倒。因此,皇甫继勋根本不认真守城,手下有哪个偏将主张向宋军进攻,他不仅不支持,反而加以训斥。宋军兵临城下的消息,他也一直瞒着,不去禀告李煜。
宋太祖在曹彬领军出发之前,曾嘱咐曹彬,说:“两国交兵除了不可避免的伤亡之外,不准随便杀一个人。攻城、打仗要有耐心,最好是让他们自己投降。”
曹彬是个办事稳妥的将军,他遵照宋太祖的旨意,从二月围住金陵之后,并不认真攻打,甚至是围而不攻。几个月过去了,李煜丝毫不知道宋军已兵临城下。这样的昏君,这样的战争,在历史上都是少见的。
五月的一天,李煜走出了后花园,站在城墙上一看,城外到处飘扬着宋军的旗帜。他这才大吃一惊,气得把皇甫继勋杀了,然后一面赶忙派大臣徐铉去求和,一面派人到湖口(今江西九江北部)调大将朱令赟来解金陵之围。
徐铉是南唐少有的忠贞大臣,为人正直,能写一手好文章,而且能言善辩。为了保住南唐,他已经去过一次东京(即开封)向宋太祖求情说和。这一次,在这个时候上东京,他是做了被杀的准备的。
到了东京,见到宋太祖,徐铉就说:“李煜对待皇上,就像儿子侍奉父亲一样虔诚恭顺,为什么还要刀兵相见呢?”
宋太祖反问道:“既然我们是父子,有什么必要分成两家呢?”
徐铉答不上来,就苦苦恳求宋太祖手下留情,不要攻取金陵。宋太祖给他磨得不耐烦了,大手一挥,怒气冲冲地说:“你不必多说了。李煜是没什么罪,但如今天下一家,国无二主,我怎么能允许有人在我的床边打呼噜睡大觉呢!”
徐铉没办法,只好回到金陵。这时已是十一月,宋军在城底下已围了八九个月。金陵城里吃的、烧的都已十分匮乏。在此之前,前来支援金陵的朱令赟的15万大军,受到宋军奇兵的攻击,弄得全军覆没,朱令赟本人也被活捉了。
曹彬认为发起攻击的时间到了,就写了封信给李煜,劝他及早投降,免得城里百姓遭殃。李煜虽已彻底绝望了,但他并不想主动投降,还希望死皮赖脸地拖下去。
曹彬于是下令攻城,出兵之前,他让将士发誓,决不对金陵进行抢掠洗劫。宋军将士憋了将近一年,一个个斗志昂扬,南唐兵马不堪一击,城池很快被攻破,李煜只好投降,做了宋太祖的俘虏。宋太祖虽然很优待他,但李煜始终念念不忘他的故国,整天以泪洗面,并写出了不少反映他的忧思愁绪的优秀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