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申论范文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申论范文

发布时间:2021-12-05 00:03:18

㈠ 高分。题目: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论文指导,写作方向。

无聊。这也拿来问。几分多的话都给我算了。真是的。

㈡ 高中政治 “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怎么理解

一般地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回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答的、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是人们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的均等。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出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基本民生性服务,如就业服务、社会救助、养老保障等;二是公共事业性服务,如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科学技术、人口控制等;三是公益基础性服务,如公共设施、生态维护、环境保护等;四是公共安全性服务,如社会治安、生产安全、消费安全、国防安全等。这些基本公共服务做好了,才能使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受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㈢ 如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方法:
第一,坚持不懈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始终坚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的基本理念,始终坚持通过改革促进发展的基本路径。通过改革,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家财政收入连续大幅度提高,为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奠定了坚实的财力基础。
第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要求政府将维护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以人为本”和“统筹兼顾”,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国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公平正义意味着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要求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公共服务具有再分配的功能,需要通过均等化的制度设计,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勾画了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的宏伟蓝图。
第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按照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目标的要求,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通过改革,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政府职能转变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要求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在改善经济调节、严格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央和地方政府要按照职能转变的要求,突出各自的管理和服务重点;进一步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合理界定政府部门的职责,做到权力与责任对等,避免职能交叉重叠。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立了体制基础。

㈣ 基本公共服务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012年7月出台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从实践操作层面制定了基本公共服务国家基本标准,明确了四个主要目标:供给有效扩大、发展较为均衡、服务方便可及、群众比较满意,最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扩大有效供给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前提。从经济上来看,这既包括扩大供给,需要大幅度增加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总量和比例),又包括有效供 给,需要优化和调整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从政治的角度来看,扩大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目标在于政府最大化地实现代表性、回应性和责任的价值。随着社会的转 型和发展,政府通过各项制度或者公共政策更大程度地实现其代表性和责任,回应多元利益主体日益增加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需要基于全体社会成员的需求来完善 基本公共服务国家标准体系,不断健全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从管理视角来看,扩大有效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是从管理社会向社会管理转变的基本措施和重要途径,从 整体上看,社会管理的焦点在于扩大有效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这一结果上。为获得预期效果,在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方面可以妥善运用各种市场竞争机制,可以通过政 府、市场、社会力量等多元主体通过多种途径来提供,即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多元化,实现提供主体与提供方式多元化。为了实现有效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政府既应 该强调民众需求导向的观念,又应该扮演“掌舵者”而非“划桨者”的角色,还应该关注服务对象民众的回应即社会满意度。
发展较为均衡是基 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要求。基本公共服务发展包括规模的扩大和结构的优化,最直接的因素是公共服务需方与供方的匹配。基本公共服务均衡的实质在于政府兑 现保障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权利的承诺,通过深化改革,建立与完善教育、住房、就业、卫生医疗等领域内的制度建设,通过具有普遍可接受或可容忍的基本公共 服务结果和机会均等来限制社会的不平等。从宏观层面来看,发展较为均衡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合理布局人、财、物等各种资源,各地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实现基本公 共服务的供给在总量和结构上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达到相对的均衡。从中观层面来看,发展较为均衡是指要基本实现城乡间、地区间在基本公共教育、劳动就 业、卫生医疗、养老服务等各种公共资源配置的均衡,尤其要实现各县域内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从微观层面来看,发展较为均衡包括服务领域内资源配置的均 衡、服务结果的均衡以及服务评价的均衡,尤其要明显地提高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公正平等分配能力以及服务评价能力,以解决公众的住房 难、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等问题,使全体社会成员都有均等地享有住房、教育、医疗、劳动的权利与机会。
服务方便可及是基本公共服务均 等化的具体方向。随着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探讨从理论上升到实践层面,它的可获得性和方便性是国家基本标准得以落实的重要衡量因素。首先,要健全服务网络。目 前,低收入和贫困群体有较高的基本公共服务需要,但服务网络延伸得不够长,对基本公共服务利用率比较低,导致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与方便性相对不足,又由 于他们的支付能力有限,尤其在灾难性事件出现以后,容易因病致贫或者因灾致贫。因此,实现国家基本标准有赖于全面建立以基层为重点的服务网络。其次,要提 高针对特定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的设施标准化水平,使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者能方便地获得相应的服务。比如,提高教育机构、培训机构设施的标准化设施是受教育 者、劳动者获得便捷的教育、信息、培训服务的基础。再如,要增强基本公共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和信息化。最后,要保障城乡居民就近获得服务。基本公共服务 国家标准的第一个阶段性目标是通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规划一体化与服务制度衔接、加大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支持力度等方式,逐渐消除在二元社会结构中基本公共服 务获取的差异性,使城乡居民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可及性和方便性。

㈤ 基本公共服务如何实现均等化

之所以如此,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后出现的新特点有密切关联。这些新特点是:一方面,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另一方面,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有所凸显。通过市场化改革,我国的 财富增长很快。接下来需要考虑如何让财富的支配和消费更加公平、公正。中央提出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实际上就是对如何更加公平、公正地支配财富和消费财富的具体探索。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 从世界范围来看,财富的生产在某一时期实现快速增长并非难题,许多国家都曾有过阶段性的经济奇迹,而如何更加公平、公正地支配财富和消费财富,则是一个更难解决的问题。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就是使生产出来的财富惠及更多社会成员,在促进财富快速生产的同时,实现财富消费的公平和公正,以防范片面追求财富增长所导致的公共风险和危机。 从这个现实背景来看,我们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不是一项孤立的公共政策和纯粹的福利行动,也不是一个化解社会矛盾的权宜之计,而是政府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明晰化和具体化。它表明,中国发展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取向正在发生重大转变:一是增长的基本取向由单一的效率至上转向公平与效率并重,使物质财富的增长带来更多的社会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二是发展的基本取向由片面的经济增长转向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使经济的发展带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回归发展的终极价值;三是小康生活的基本取向由主要追求物质指标转变到以和谐为导向,使生活的殷实和富足带来更大程度的社会和谐,提高国民幸福指数。由此看来,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是当前的一项重大公共政策,而且还承载着时代变迁的重大使命。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需要发展与改革的双重推动 要使上述基本理念的转变通过基本公共服务的逐步均等化体现出来,必须要有正确的认识和良好的体制和机制。公共服务与每个社会成员密切相关,如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基本医疗、社会保障、就业指导和培训、社会治安以及食品药品安全,等等。要使这些公共服务全面实现均等化,不是短期内单靠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发展与改革的双重推动。发展是基础,改革是动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不应被理解为单纯的国家财政分配过程,而是经济发展过程与国家财政分配过程的有机结合;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财力配置过程,而是财力配置与制度创新的融合。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至少要明确以下几点: 第一,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一项中长期任务。从公共服务的供应方来看,政府是最终责任主体。在我国,各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相差很大,这种差距不只是财力上的,如城市政府和乡村政府、相对富裕地区的政府和贫穷地区的政府,也有认识水平、人员素质、创新意识、管理能力以及制度建设能力上的差距,这类差距不是通过增加财力、短期培训、更换操作人员就可在短期内消灭的。从公共服务的需求方来看,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原因,公共服务的消费能力也存在巨大差距。这既有自然条件的影响,如一些自然条件恶劣的边远山区,即使把钱送到居民手上,也难以消费;也有当地人文社会因素的制约,如文化素质、传统意识、风俗与宗教等等,都会造成居民公共服务消费能力上的差距。居民的这种消费能力体现的是自主性和能动性,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最终依赖于这种自主性和能动性去消化、吸收,进而转换化为居民生活的改善、基本素质和技能的提高。譬如教育,有些并不是上学难、上学贵,而是主动辍学,有的家长认为上学不如赚钱实惠,也有暴富的家庭认为孩子不上学将来也衣食无忧,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因富辍学”的怪现象。这说明,要缩小公共服务消费能力上的差距,确实需要居民自主性和能动性的改善。 第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机会的平等。每个公民都有相同的机会享受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不因性别、年龄、户籍、民族的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待遇。如果公民的基本权利被分为三六九等,因身份不同而给予不同的待遇,那就谈不上均等化。比如农民工因身份受到制度歧视,即使常年在城市工作也无法享受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社保等。这种因制度歧视造成的公共服务差距,只能通过社会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才能逐渐消除。当前,社会各界对扩大公共服务的呼声很高,这是合理的,但要避免以笼统的公共服务规模的扩大来掩盖差距的扩大,或以某一方面差距的缩小来掩盖其他方面差距的扩大。 第三,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自由选择的结果。这有两重含义:一是不能把居民局限于某一地理空间。例如,在城乡分治的框架内通过给农民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这在近期是必要的,但若长期如此,其均等化就会变成一种社会强制,使个人意志受到压抑。二是有自主选择的自由。例如,一个人不愿居住在嘈杂的城市,而选择居住在宁静的山区,尽管山区政府和城市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有明显差距,但对他来说,公共服务仍是均等的。因此,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要更多从需求方来考虑,尊重居民的合理意愿和选择,不能光看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 第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不等于各地方政府财力的均等化。不少人认为,实现了财力的均等化就实现了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有的研究为便于数学模型的运用,也简单假设:财力的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笔者认为这样的研究没有价值。我们通常用人均财力这个指标来衡量地区间财力的差距,其实,无论分母使用财政供养人口,还是本地户籍居民,这个指标都不能准确反映地区间财政能力的差距。因为公共服务的单位成本在不同地区是不同的,甚至差距很大,同样的钱未必能提供同样多的公共服务。比如教育的单位成本、医疗的单位成本、基础设施的单位成本等等,会因地形地貌、人口密度、国土面积、民族构成等因素而不同。即使公共服务的单位成本相同,由于制度因素及管理水平的影响,同样数量的资金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从公共服务的供给方来看,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财政能力的均等化,而财政能力是财力、单位成本和制度及管理因素的复合函数,仅看财力的多与少是片面的。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需要做到几个“结合” 依据以上认识,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必须整体把握,分步实施,选择好恰当的路径和切入点。既不能单纯从供给方来考虑,也不能仅从需求方来观察,更不能简单套用西方国家的做法。从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发,应考虑做好以下几个“结合”: 首先,从发展与改革的结合上来规划。一方面,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也是基本路径。经济蛋糕大了,财政蛋糕才能大;同时,经济发展协调了,区域、城乡差距缩小了,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也就自然实现了。从整体上看,要把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寓于经济发展之中,使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公共服务固然是财富的消费,但与经济发展有内在的联系,长期来看不但不会阻碍财富的增长,反而是财富生产可持续的保障。因此,既要有“增量”的观点,也要有“循环”的理念,不能静态、孤立地追求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另一方面,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也是改革的过程,特别是行政体制改革与财政体制改革,前者涉及政府责任意识的形成、职能的转换、政府间责任的界定等,后者则与政府间分配关系密切相关,涉及财力与事权、责任的匹配等问题。此外,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也有内在联系。没有改革的深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无法推进的。相对于现在的利益格局而言,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利益再分配的过程,是财富支配格局调整的过程,这就需要改革作动力。否则,利益格局的凝固化,会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空洞的口号。 其次,从财力与制度的结合上来操作。财力只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必要条件,光有国家财力的投入,而没有相应制度的创新和改进,扩大公共服务就会落空,均等化也会成为纸上谈兵,甚至是投入越多,浪费也越多。例如教育,尽管国家投入没有达到占GDP比例4%的要求,但教育体制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师范毕业生“有岗无编”(编制被非教学人员占用),不少毕业生被迫转行;一方面技工严重短缺,另一方面许多大学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医学博士不能处置基本的临床病例,等等。在这种体制下,如果只一味增加投入,其效果可想而知。从逻辑上看,是制度决定了财力的配置,从而决定了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过程。在不合理制度的基础上加大财力的支持力度,只会使扭曲的公共服务更加不均衡。合理的制度安排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保障。 再次,从供给与需求的结合上来实施。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方是政府,需求方是居民。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既要考虑政府的服务能力,更要看居民的要求和满意度。任何一项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首先要考虑需求方的意愿、能力,尊重其自主选择。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就遵循了自愿参与的原则,结果得到了越来越多农民的拥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最终衡量标准不是数字上的大体相等,而是群众的满意度和社会的和谐程度以及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 最后,从国家、市场与社会的结合上来运作。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并不排斥市场主体和非盈利组织的参与,国际上已出现的PPP模式(公私合作)可以结合我国国情引进到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政府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最终责任主体,但公共服务责任是可以分解的。通过这种责任分解,让更多主体参与进来,可以培养全社会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有助于形成公共服务的道德伦理基础。(作者单位: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㈥ 跪求如何写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论文 给自己的见解!不要网上的

首先,公共服务均来等化是自一个大的题材,是我国十一五十二五计划中缩小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话题。写论文的话,应该从小的方面入手,不如农业灌溉,饮水安全,医疗保险,农业保险等方面,选取一个角度,不要泛泛而谈。其次,你应该选取一个地方,看看当地农村的基本问题,公共服务存在着哪些不足之处。而要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从管理层面和制度设计层面有哪些的创新。

㈦ 什么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如何做到,有何意义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现代政府追求的目标。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西方发达国家为克服自由资本主义的弊端,强化政府对公共经济领域的垄断地位,推动公用事业等重要行业的国有化,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基本实现了公共服务均等化或均质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世界各国政府积极探索国有公共企业私有化、政府与私人企业合作制等改革举措。百余年来,各国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推动政治文明起了重要作用。
亚洲地区现代化的进程起步时间不一,各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差别较大。二战以后,先期实现体制变革和经济腾飞的国家,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经验,通过在公共财政、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公用事业等方面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但是,大多数亚洲国家,由于治理理念、政治体制、社会环境、经济基础、人口规模以及连年战乱等因素,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不强,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不高。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共管理改革运动席卷全球,亚洲国家中,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较高的国家认真总结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深化公共服务制度安和公共服务方式的变革;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较低的国家,主动借鉴发达国家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和经验,努力探寻适合本国特点的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途径和策略。在探索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亚洲国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难题,也积累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经验。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努力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着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一,坚持不懈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始终坚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的基本理念,始终坚持通过改革促进发展的基本路径。通过改革,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家财政收入连续大幅度提高,为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奠定了坚实的财力基础。
第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要求政府将维护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以人为本”和“统筹兼顾”,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国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公平正义意味着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要求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公共服务具有再分配的功能,需要通过均等化的制度设计,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勾画了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的宏伟蓝图。
第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按照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目标的要求,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通过改革,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政府职能转变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要求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在改善经济调节、严格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央和地方政府要按照职能转变的要求,突出各自的管理和服务重点;进一步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合理界定政府部门的职责,做到权力与责任对等,避免职能交叉重叠。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立了体制基础。
第五,中国政府在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做了有价值的实践探索。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是确定了“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方针。主要做法是通过改革财政管理体制,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调整税

㈧ 热点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是什么

基本来权益性是指基本公共服务应涵自盖公民的生存权、健康权、居住权、受教育权和工作权等基本权利;公共负担性和政府负责性是指基本公共服务应由公共财政承担、主要由政府负责提供;公平性、公益性和普惠性是指基本公共服务应由全社会普遍分享,惠及全体人民群众。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逐步使人民群众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权利得到基本实现和维护,特别是使困难群众和困难地区尽快享受到社会平均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其实质是政府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基本而又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将广大人民群众要求最迫切、与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关系最密切的公共服务在城乡、区域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均等配置,把差距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

㈨ 求09浙江申论范文

来源:我爱申论网
2009年浙江录用公务员申论考试主题:
转“危”为“机”

突出考查考生对时政热点和宏观经济的把握能力

2月21日,2009年浙江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笔试如期举行,申论科目试题揭晓: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浙江经济如何实现“转‘危’为‘机’”。应对金融危机是2008年下半年至今宏观经济领域的头号热点,也是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策论型写作考试——申论的命题大热门。

转“危”为“机”考验“准公务员”的热点敏感度和宏观经济知识

本次浙江申论考试给定资料共24条,分别以不同层次和侧面介绍了金融危机的背景,对浙江经济和企业的冲击,试题共有2道,分别是以“情况反映”为文体要求的概括资料信息题,提出浙江发展如何走出困境思路的对策拟制题,围绕给定资料主旨为选角度撰文的作文题。
给定资料凸显一个主题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复杂的双重影响下,浙江经济如何转“危”为“机”。根据材料来看,这包含两个层次的转机:一是浙江经济整体发展的转机,二是浙江微观经济主体——即本地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转机,认识材料,都要从“危机中把握机遇、争取转机”这个角度出发。这种题材和命题思路,与政府当前第一位的工作紧密关联,考的问题、解决的思路与政府关注的头号焦点严密重合,即体现了申论考试命题的一贯规律,又把这种命题思路推向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步——考的是时政领域最“热”的焦点问题,到了“热”得不能“再”热的地步,这就对考生关注时下热点的敏感度提出了的要求。考生在备考阶段有没有关注过金融危机问题,有没有联系本省的经济建设实际研究过应对危机的思路,有没有进行过相关背景知识的积累、解决宏观经济问题的针对性训练,决定着考生能不能作答好这次考试,能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说浙江的这次考试是申论命题规律的一次典型实践,是考生热点敏感度和驾驭宏观经济能力的一次集中考验,决不为过。事实上,由于考试涉及面大,考生专业背景和备考方式各异,多数考生很难做到对热点的准确把握,很难做到认识和解决宏观经济问题的能力短期内快速提高,因此,决定考试结果的很大程度上在于备考方向的精确性。一个事前金融危机与转“危”为“机”问题针对性练的考生,其作答结果与没有经过训练的考生大不相同,差距将会是明显的。由此看来,这次考试对于考生的重要启示是:对时政问题一定要保持持续、敏锐、准确的把握,借助专业机构的智力支持,考前进行有针对性训练。

作答转“危”为“机”问题须辩证认识“危”与“机”的关系

危机总是与机遇相伴随,危机中往往蕴含着机遇的因素,所谓“危机蕴转机,困难即机遇”。只要牢牢抓住“危中之“机”,“危机”就会成为“转机”。浙江申论试题的潜在要求,也是对作答者思路的预先设定,就在于——要辩证认识“危机”同“机遇”的关系,善于从危机中和把握机遇,使危机带来的机会转化为加快发展,优化升级的现实。这在给定资料中,是通过浙江政策的政策措施、企业认识和行动,以及马云等学者型企业家的言论来反映的,即运用事实和理论来证明“危”与“机”的关系,说明危机能够转化为机遇的道理。如材料9、10介绍了浙商论坛上企业家的认识,把握危机带来的机遇,从外延上扩大转为内涵上扩大——即由数量规模的扩张转为质量效益的提升,台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利用危机“倒逼机制”的应对策略。在概括资料信息、提出问题解决思路、撰写议论文时,都要运用辩证原理,把明“危”与“机”的关系说明,指出应对危机的根本之道;善于发现,善于把握,牢牢抓住“危”中之“机”,促使“危机”成为“转机”,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保证长期可持续发展。

提出转“危”为“机”的具体策略要联系浙江从制造大省转向工业强省、由外向型经济转向内外并重型经济的实际

从具体题目来看,第一题要求概括前18条资料反映的信息,既要包括问题表现、影响和原因分析,又要指出解决的根本思路,具体对策,并且按照申论考试和“情况反映”文体的规则,要以“策”为主,以提出对策、解决问题为立足点,概括的主体部分要在对策上着力展开。
第二、三题两个较大题目,分别强调“联系经济危机现状”、“从我省实际出发”,从联系实际的角度上,进一步提出了对于作答的条件要求——要具体,要联系宏观经济和我省即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实际。那么浙江在经济危机中遇到了或暴露出了什么具体问题呢,应该怎样有针对性地做出应对?材料9通过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在网上发表的在线谈话,分析了浙江之所以受危机影响特别严重的原因,揭示出两点:第一,浙江是外向型经济,经济总量52%一半以上是靠进口来实现的;第二:浙江是制造大省,外需减少对出口和制造业的影响最大、最直接。联系有关经济转型的理论,浙江受经济危机影响全国最重,反映了浙江经济的深层次问题:即出口依赖过大,国内市场开拓不足;制造业水平不高、缺乏核心技术和优势品牌,抗御危机的能力不强。这是材料在宏观面上反映的主要问题,同时材料还反映了一些问题,如材料6反映的企业面对危机悲观失措,材料10反映的民营经济脆弱性等,这些是次要问题,但也要根据题意要求,分别提出应对的思路和措施。
了解浙江经济的症结在于出口依赖过大和制造业水平不高,以及微观经济主体——部分企业不善于应对危机和困难,根据要“努力化‘危’为‘机’”这一总的原则,可以指出浙江应对危机的总体思路,并拟定出具体策略和措施。总的思路是:把握机遇,直面挑战,趋利避害,抓住重点,在应对经济危机中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化危机为转机,变压力为动力,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机,抢占先机,乘势提高浙江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增强浙江企业的竞争力。
具体对策可包括以下四方面: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的重点是调整需求结构,推动经济转型;要由外向型经济转为内外并重型 ,把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由主要靠外需、出口拉动转变为内需外需并重、以内需和消费为主,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努力开拓国内市场,激活消费,并把潜力最大的农村作为市场开拓的重点。
二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产业优化升级关键是大力加强自主创新。要大力弘扬浙江精神,鼓舞浙商创业创新的意志和信心,引导企业转变观念,把“创新”摆在更突出位置,作为企业发展强大的根本动力,由外延扩张的发展方式转变为内涵扩张的方式,加大对自主创新、研发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投入力度。同时,把政府投资同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支持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引导和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大力推进全省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三是推动消费快速增长。通过多方面措施,使居民的消费潜力转化为现实,确保内需和消费成为浙江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深入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健全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稳定居民消费预期。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同时,企业自身也要抓住机遇,积极结合“家电下乡”等计划的实施,大力开拓农村市场,促进市场的多元化。
四是实施品牌战略。推广宁波永发集团的做法,以抄底入市、借经济危机收购成本降低的机会,收购国际优质品牌资源,以“借船出海”的方式打入外国市场,提高浙江制造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这此具体对策可有多种组合方式,既可参照浙江省长吕祖善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一些施政方向和措施,针对材料反映的转变发展方式、产业优化升级、强化企业内功等问题说明解决的思路;也可以从材料中提炼对策信息,如政府积极作为,给企业以支持和信心,企业自身提高自主创新意识、实施“借船出海”战备等。只要损益材料,符合题意,所拟的对策就不难做到合理有效。
最后撰写文章结束时要有高度理论性、技巧性的总结。从转“危”为“机的具体问题来说,危机,作为一种消极性事物,在文章结束部分要突出它转向积极一面的规律和趋势,这样才能抵消其消极一面的影响,扣准转“危”为“机”的题意,也才符合申论文章收笔于功成圆满的要求。因此,文章结尾要呼应开篇和正文主体,可从理论阐释的角度,深化对“危”与“机”关系的分析,以引用并加点评的方式作结,如引用英国作家布瑞杰所说:“中文的‘危机’分为两个字,一个意味着危险,喂个意味着机会。”随后引用资料11的语句,危机到来时,“假如你认为是一个机遇,那么机遇即将成型”。再略加点评:危机对于浙江中浙江企业,不是绝境,而是转机,勇于创新、率先突破,必将带来浙江或浙江企业的新一轮发展。这样就从虚到实,用理论紧扣现实。也可以完全从现实着眼论述转“危”为“机”的可行性、深远意义、带来的效果、发展的趋势。如可指出,创新强省是浙江的立省之本,也是转“危”为“机”、开启机遇之门的一把钥匙。只要我们牢牢把握机遇,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提升竞争力,必将赢得新一轮发展的先机。这样就把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把转“危”为“机”的一般观点与浙江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既达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又实现圆满作结的效果。

阅读全文

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申论范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商标注册被骗怎么办 浏览:160
朗太书体版权 浏览:268
大学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浏览:680
马鞍山向山镇党委书记 浏览:934
服务创造价值疏风 浏览:788
工商登记代名协议 浏览:866
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卷 浏览:985
创造营陈卓璇 浏览:905
安徽职称计算机证书查询 浏览:680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会议记录 浏览:104
泉州文博知识产权 浏览:348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会议小结 浏览:159
马鞍山揽山别院价格 浏览:56
施工索赔有效期 浏览:153
矛盾纠纷交办单 浏览:447
2010年公需课知识产权法基础与实务答案 浏览:391
侵权责任法第5556条 浏览:369
创造者对吉阿赫利直播 浏览:786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 浏览:846
深圳市润之行商标制作有限公司 浏览: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