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怎样
40年间,我国公共文化设施和产品供给从相对紧缺迈入大繁荣大发展的新时代:博物馆从版340多家增加权到4700多家,公共图书馆从1200多家增加到3100多家,文化馆(站)从不到7000个增加到44000多个,艺术表演团体从3100多家增加到15700多家。目前,中央、省、市、县、乡、村六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确立。全国群众文化机构每年开展活动近200万次,服务群众达5、6亿人次。
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不断加大,“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服务效能大大提升。如山东东营“数字文化广场”、上海“文化嘉定云”,激发了民众参与公共文化的热情,百姓文化获得感显著增强。
Ⅱ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哪些主要措施
构建现复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制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明确不同文化事业单位功能定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组建理事会,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
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
Ⅲ 国家关于公共文化建设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提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
Ⅳ 什么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公共文化建设 公共设施方面的建设 完善市场就业回机制 扩大就业规模 建立基答本医疗卫生制度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控制人口增长 促进优生优育 优化生态环境 防止污染
Ⅳ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六字方针是指
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群众受惠
Ⅵ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入发展快车道是真的吗
五年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入发展快车道。各地各有关部门坚持政府主导版、社会参与权、重心下移、共建共享,补齐短板、提高效能,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显著提高。上海打造“文化上海云”,让海量公共文化信息形成公共文化大数据;青岛、成都、焦作等地文化超市采取个性化、“订单式”服务,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北京、天津、合肥、大连、青岛、泉州、惠州等地发行“文化惠民卡”,将优惠文化产品打包,给群众自主选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