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马鞍山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马鞍山人的端午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一个大众化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午阳节、艾节、夏节等。马鞍山人传统的端午节习俗虽然与其他地方总体一致,但从吃、穿、玩等方面来看,也还有一定的地方民俗特色。
传统节日一般都带有人们良好的祈愿,端午节也不例外。
除纪念屈原外,每年的这一天,马鞍山人大都将艾叶及菖蒲摆放在正堂、香案之上或插于门楣。以艾叶为神器、菖蒲作神剑,祈求驱魔祛鬼、避邪清毒。不少人家还悬挂钟馗像,以镇宅驱邪,祈求平安。遇上有的人家当年有长者仙逝,这一天,晚辈们还得带上粽子等物品上新坟祭祀,以祈愿家人平安。
端午节,在当涂县还有“大送小”的习俗。节前或过节当天,长辈们主动给小孩送来“端午线”、“端午龙”、夏令衣物等礼物,以求晚辈少儿健康成长。
每逢节日,丰盛的美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当涂人对端午节的“吃”一直颇有讲究。
这一天清晨,当涂人用绿豆糕、蜜饯糕当点心,品茗着早茶。早餐以粽子为主食,午餐则盛行吃“五红”。
“绿豆糕”以绿豆为主料(没有绿豆则以蚕豆代之),颜色黄绿,味道香甜而酥;“蜜饯糕”则以糯米为主料,外撒芝麻,色泽圆润,味道甜而黏。“粽子”千姿百态,味道各异。从形状上分,有“小脚形”、“枕头形”、“菱角形”、“牯牛形”等;从原料上来看,均以糯米为主料,因配料不同而分为枣子粽、赤豆粽、火腿粽、鸡丝粽、白米粽等。
所谓“五红”:一是红心咸鸭蛋,二是黄鳝,三是河虾,四是苋菜,五是雄黄酒。“五红”之中,有荤有素,有吃的有喝的,有腌制的有新鲜的,均为时令佳肴,美味无穷。
端午节这天,当涂人的穿戴也富有一定的节日特征。
这一天,传统的当涂妇女都在手腕上戴着“端午线”,孩童们则将“端午线”系戴在手腕、脚腕上,胸前挂“香袋”,背背“布老虎”,脚穿“老虎鞋”,手握“端午龙”,以示驱邪避疫。“端午线”是用数十根五色丝线环绕而成,带着清香。“香袋”是用五彩丝线穿连的饰物,一般呈“红心”形,内填五谷及香料。“端午龙”及“布老虎”在制作方法上与“香袋”大体相同,只是外形上略带夸张,色彩鲜艳花哨。
据明《山堂肆考》记载,端午佩香袋是明代以后的事。如今,人们从科学角度认为:端午节前后天气开始闷热,梅天将至,佩戴“香袋”则有消除汗臭、霉味,清爽神志之功效。
赛龙舟是端午节传统上最热闹的一项大众化游艺活动。姑孰大地,江东泽国,历史悠远,地介吴楚,襟江带湖,龙舟竞渡,传统亦久。采石、大信于江,姑溪、黄池于河;博望、湖阳尚勇捷,丹阳、新市尚文巧。端午时节,四乡八镇龙舟竞渡,视先后为胜,热闹非凡。届时,水面龙舟彩绘、旌旗招展,两岸标杆悬彩、人头攒动。重炮开鸣,众舟齐发,循爆竹声声飞驰,奔锦壱彩杆而去。击鼓指令节奏,掌舵把握方向,划桨奋力前行,一鼓一浆,整齐有力,如离弦之箭,破浪前冲,以摘得“彩头”为先。岸边人家及水上船家,忽东忽西、忽左忽右,或远或近、或前或后,升起“彩头”,引得龙舟们争先恐后,来回奔腾,奋力争“彩”。岸上人山人海,呐喊助威,好不热闹。
紧张过后,大家赛唱船歌,《划龙船》成为当涂民歌优秀曲目,入选安徽百首民歌、上海市、安徽省中学音乐教科书、全国初中义务教育读本。在铿锵有力、富有节奏的锣鼓声、划桨声中,一人高亢领唱,众桨手时而伴唱、时而帮腔、时而吆喝号子,唱腔和韵律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大公圩等地流传的《龙船调》民歌这样唱道:清水河长又长,两岸人海又人山;老年人拄着龙头杖,姑娘们穿起了花衣裳;要问今天做什么事,端阳佳节赛龙船;青龙黄龙来竞赛,赛得江河翻浪花;赛得小孩子蹦蹦跳,赛得姑娘笑断了肠……
改革开放以来,马鞍山人的端午习俗年年有龙舟赛事,当涂龙舟全省屡屡夺魁,全国大赛也取得过第三、第四的好成绩。近年来,当涂县连年在护城河上举行龙舟大赛。护城河整治,还专门修建了民俗味浓厚的龙舟广场。
② 宁夏马鞍山甘露寺在哪
在灵武市区北30公里的群山怀抱中,历史留下的痕迹星星点点:有古人类留下的二道沟岩画,有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址,还有一座蜚声区内外的千年古刹坐落其间,这便是宁夏四大名刹之一马鞍山甘露寺。
马鞍山的得名
传说北宋宝元年二年(1039年),大将狄青西征时与犯边的西夏军队对峙在灵州横城堡一带,由于长途跋涉,当时宋军人困马乏、粮草不济。在进退两难之际,狄青漫步走出军帐,苦思破兵之计,忽见山下有一破旧姑子庵,狄青进入庵堂,虔诚地说:“如得菩萨指点,大破敌军,狄青愿重修寺庙,再塑金身。”晚上,狄青伏案郁郁沉睡,恍惚看见观世音菩萨腾云驾雾而来,站在五彩云头手执佛禅说:“何不利用地貌伪装粮草和马鞍呢?”说完打开一小瓶,用手指蘸甘露洒往狄青,随后飘然而去。狄青一梦惊醒,出门向对面起伏的山峦观察了一番,恍然大悟,心生一计。狄青命令士兵把山坡依地形用草席覆盖,装扮成粮草垛形状;又赶制无数马鞍,散布于山坡;还把马粪撒进黄河,顺水飘流。当时西夏部队摸不清军情,只见宋军粮草成垛,马鞍漫山遍野堆积如山,每日黄河水中马粪漂流不止。西夏部落首领开始疑惑,断定宋军已调集千军万马,粮草充足。当即下令,紧急撤退。狄青队伍乘胜追击,大获全胜。后来,狄青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姑子庵旧址为基础,扩建了这座寺庙,取名甘露寺,该地则被称为“马鞍山”。灵武民间流传“先有姑子庵,后有甘露寺”的传说,即由此得来。
甘露寺的建筑
远眺甘露寺,气势磅礴、巍峨壮观,座座山峦环绕四周,微风送来晨钟暮鼓。甘露寺院墙依马鞍山而建,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建筑群坐北面南,分布在一条中轴线上,自上而下层层相叠。走进山门进入前殿,内塑弥勒佛像、韦陀佛,向里是中殿,内塑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音、释迦,最北上高台是后殿,两侧各一配殿,内塑华严三圣:释迦、文殊、普贤,塑像千姿百态,形态逼真。配殿两侧是僧众住房与膳房相对而立。游人拾阶而上,穿越天王殿、下殿、中殿,逐步登高。菩萨顶建在马鞍山头北端,地势险峻,气势巍然,是一座仿宫延式密檐歇山顶三层建筑。四方高台,重檐歇山、玉踩斗拱,朱红大柱、金碧辉煌,登阁极目,无限风光奔涌而来。在寺院东部,建有砖制“多宝塔”一座,高约7米。寺院东西两侧,星罗棋布建有历代圆寂高僧塔林50余座。甘露寺四周群山起伏,连绵无际。真是“雄阁飞来峭壁留,层峦高处最清幽!”登临此山,远离尘缘的禅思心境油然而生。
甘露寺的历史
马鞍山始建于北宋宝元元年(1038年),后来被毁。据《嘉庆灵州志迹》记载:马鞍山,灵州山名,在州东北50里,因形似马鞍,故名。“文革”时期,从拆毁的砖塔中发现两方石碑,据碑文记载,甘露寺建于明代,原名“甘露庵”。清康熙六年(1667年),一位名叫效兴的广东游僧途经此地,见寺庙破旧,土地甘旱,民不聊生,在寺东南十里挖掘出一眼泉水井,四处募捐数年后重新建起寺庙,当时寺庙主持为庆阳和尚本静。为祈求天降甘露,造化百性,故改名为“甘露寺”。民国十二年(1923年)对甘露寺重新进行了修葺扩建。解放前,甘露寺居住和尚6名,主持有圣宽、仁杰、果芳等。“文革”中寺庙毁于一旦,僧人被迁入生产队。1979年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介信、妙相、法亮、法惠等僧众重归甘露寺,陆续重建寺庙。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大帝御驾亲征叛军噶尔丹,来到临河横城一带。康熙皇帝登高向西远眺,黄河如同巨大的白色飘带,横贯南北;北面沙漠如海,连片的果园犹如一颗翡翠镶嵌在金色的大漠之中;举目东望,蜿蜒崎岖的明长城就像一条匍匐在茫茫壁戈中的巨龙,千曲万盘,绵延千里;回首南看,一望无际的条田绿洲,低山丘陵迤逦起伏,甘露寺隐约呈现在马鞍山中。康熙被这金沙绿原、长城古堡、旷远寂静的塞外美景所陶醉,于是在横城即兴写下“历尽边山再渡河,沙平岸阔水无波。汤汤南北劳疏筑,唯此分渠利赖多”的著名诗句。
甘露寺的庙会
马鞍山甘露寺按照佛教仪规举行正常宗教活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和七月十五为传统庙会,其中以四月初八庙会最为隆重、盛大。甘露寺主持释耀正1964年出生于银川,大学学历,他身兼自治区佛教协会会长、自治区九界政协常委等职。近年来,释耀正带领僧人及信众募捐数百万元,修建了汉白玉牌坊和一条4公里长的柏油路,方便了信众和来往游客。在寺院及周边荒漠种植刺槐、臭椿、柠条等树种6万余株,扩建了寺院建筑,通上电和自来水。每逢庙会,来自宁夏、内蒙古、陕西的朝山观光者接踵而来,香客、游人络绎不绝。
如今的马鞍山甘露寺,已不仅是佛教圣地,也成为景色独特的旅游胜地。
③ 安徽风俗
安徽各类节庆、服饰、饮食起居、婚丧、宗教信仰等构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民版俗风情权图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美学价值。
安徽民俗文化涵盖婚嫁习俗、岁时节令习俗、社交往来习俗、烹调饮食习俗等许多方面,展示了安徽人民追求幸福、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
皖南的跳钟馗、叠罗汉,皖北的肘阁、旱船等不仅地域特色鲜明,而且有极强的观赏性。
一种是在喜庆节日用红纸剪作装饰的,如窗花、门笺、灯花、喜花等,内容多系象征吉祥与喜悦、或隐喻。
另一种是作为鞋巾冒、围嘴、兜肚等儿童服饰上的刺绣底样,取材一般为花卉、鸟、虫等。
(3)马鞍山宗教扩展阅读:
安徽省阜阳地区的剪纸,应用范围很广。
阜阳剪纸善于运用粗细线组合,阴阳刻交替的手法,融合我国北方剪纸的粗壮浑厚和南方剪纸纤巧秀丽的风格,形成了刚柔兼备、节奏和谐、朴实优美的地方特色。
④ 曹洞宗的式微
从公元10世纪中叶起,曹洞宗进入了百年孤独的年代。
臣主相忘古殿寒,万年槐树雪漫漫。
千门坐掩静如水,只有垂杨舞翠烟。
这首诗,本来是曹洞宗用以形容其臻于“偏正回互”、“君臣道合”、成佛作祖之至上境界的,但是从后世史家的眼光来看,却预示着风中漫舞的百年孤独。
云居道膺入灭,在10世纪上半叶(五代十国时期),相继有同安道丕、同安观志、梁山缘观在继嗣宗脉,但香火如缕。
自石头希迁源、曹洞立宗以来,气象阔大浑厚的曹洞大宗,由于其立宗之初内在义理思想的早熟、外在名相语汇的贫弱匮乏大有关系,这在上文已作分析。
在梁山缘观“急索”之下,大阳警玄终于契悟,可以“上碑”传世,梁山观禅师悬悬之心,总算落一实处。很难说这种传承是否过于勉强,但是无论如何,到大阳警玄之世,曹洞宗竟至中断。这种暂时的中断,与其说是自然演化的结果,毋宁说是出于他的高度自觉、高度负责任的毅然抉择。
史家往往因大阳警玄留皮履布直缀托付浮山法远代为觅传人的戏剧情节,而谓警玄门下乏嗣。然而,事实远非如此简单,据《天圣广灯录》、《建中靖国续灯录》等记载,警玄法嗣并不乏人,动以一二十人计,即使警玄入灭之后,亦有福严审承等人尚在世,不可谓无人承嗣。其中审承、清剖两人还号称奇杰,有语录传世,著名于时,所以历来所谓后继无人,不过是史家臆测之语。那么大阳警玄何以出此壮士断腕之举?
曹洞宗自十世纪初以来,传承脉息遽弱,自同安丕、同安志到梁山观,难以为继之窘状日甚。这并非外在压制使然,而系内在泉源枯竭,无从当机接人,至警玄之世,以警玄之机警聪慧,仍无以改观。自同安丕三传以至警玄,百年有余,曹洞门下静如止水,新意生机丧失殆尽。这种难乎为继的孤独之状,不仅仅表现为门下冷清,更在于承其法统者精神深处的痛苦和无告。
警玄最后不是从自己门下聊选一人,姑且付托——他从梁山观和自己身上已明察此路不通,而是明乎因缘未具,时节未至,毅然壮士断腕,断绝门下任何法嗣之念,将曹洞法统,以皮履直缀为记,庄重托付如日中天的临济高僧浮山法远,嘱其代觅天旋地转时节出世之曹洞真传。
这是何等大智大勇之举!设若警玄此时一念苟且,草率付法,则其个人自不必冒断绝法嗣之风险,而曹洞宗门必步入陈陈相因、彻底枯竭之绝境!须知,为宗谱续法嗣极易,为精神择传人极难。由此反观佛教史、禅宗史上诸宗兴衰内在奥秘,可知苟且极易、不苟且极难,苟且必衰、不苟且必兴之至理!就这一意义而言,大阳警玄真为千古一高僧!
大阳警玄这一千古绝唱,因其后投子义青的成功接续,而往往为论者忽略不识,史家常归功于浮山法远,殊不知阳警玄为其关键。大阳警玄以非凡气魄与手段,了断曹洞宗在公元十至十一世纪前期尴尬孤独的百年史,为曹洞宗的长远发展带来了真正的转机。
选择浮山法远,来代觅曹洞真传之人,是大阳警玄高着眼的一个明证。浮山法远(990-1067)为临济名僧,在禅林中有“远公虎子”之名。欧阳修闻其说法之后,曾感叹:“修初疑禅语为虚诞。今日见此老机缘,所得所造,非悟明于心地。安能有此妙旨哉,”法远早岁游学时,曾参大阳警玄门下,得到警玄印可。是以警玄识人,托付传法大事于法远,法远当此大任,未敢丝毫疏忽,历经二十余年,始得择中投子义青,其嗣法警玄。
投子义青(1032-1083),俗姓李,青社(今安徽舒州)人。十岁出家,数年间精通《法华》、《华严》和《百法论》等经论。后随法远数年,兼习临济与曹洞禅法。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受法远嘱,接续曹洞法统,其来历深厚,眼界开阔,又值盛年,上接曹洞中断二十余年法脉,有生机勃发,无陈腐逼仄,煞是清新可喜可观:
圣节上堂:“天垂玉露,地涌祥云,千江澄万顷烟波,四塞贺尧风舜化。山连碧汉,树起清风。琼林华绽于瑶池,御柳莺啼于玉苑……诸仁者,正当恁么时,且道‘君臣道合’一句作么生道?”良久云:“道泰君臣清宇宙,时丰齐贺舜尧年。”
谢化主上堂:“碧岫横空,白云自异。灵苗独秀,繁草何生。金鸡啼处,月落三更。玉兔眠时,日轮当午。琼林上苑,枯木逢春,宝殿苔生,歌谣万里。然虽如是,且道‘应时应节’一句作么生道?良久云:“夜来深雪里,天晓数枝开。”
试比较投子义青与警玄门下审承诸人的机锋,则其高下,不啻天壤。由警玄而经法远,一只看不见的巨手,如是终于校正了曹洞禅法脉,此等大手笔,非玄、远等第一流禅者所不能梦见。
义青嗣法弟子中,以芙蓉道楷最著名,芙蓉道楷(1042-1118),沂州(今山东临沂)人,俗姓崔,少辟谷学道,后游京师,试《法华》得度,具戒游淮西,时义青住白云山海会寺,道楷遇而言下悟入,先后住持安徽马鞍山、江西洞山和湖北大阳等地寺院。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住持京城净因寺,后五年移住天宁寺。开封尹李孝寿以其道行卓冠丛林,请帝赐紫衣和师号。道楷谢恩爱拒受,被逐出京外遣放,次年敕放释,令自便,即仍庵于芙蓉湖上,学徒数百,环绕坐卧,楷虑祸,乃日各食粥一杯,不堪者稍稍减退,随侍者犹百余人。徽宗政和七年(1117),帝为所居庵赐额“华严禅寺”。明年入灭,遗偈云:“吾年七十六,世缘今已足。生不爱天堂,死不怕地狱。撒手横身三界外,腾腾任运何拘束。”
曹洞宗历代传人中,超出江西湖南,长期住持帝京者,道楷为第一人,这本身就说明曹洞宗较之以往,活动范围大增,而眼界亦大,至于道楷的突出个性与节气,更令曹洞宗增色,设若当初曹洞宗无大阳警玄毅然“断腕”之举,依然苟且局促于区区同安道院,后来义青、道楷之崭新局面气象,岂可梦见?
对于喜好以“君臣偏正”来说明自己哲学体系的曹洞宗来说,宋徽宗之于芙蓉道楷间的戏剧性情节,其实可以视作对曹洞宗风的一次检验,兹录道楷上表拒受帝赐之文如下:
“……伏念臣行业迂疏,道力绵薄,常发誓愿不受名利,竖持此意,积有岁年,庶几如此传道后来,使人专意佛意,今虽蒙异恩,若遂忝冒,则臣自违素愿,何以教人。岂能仰称陛下所以命臣住持(指奉敕住京师两大寺——引者注)之意,所有前件恩牒,不敢只受。伏望圣慈察臣微悃,非敢饰词,特赐俞允。臣没齿行道,上报天恩。”
帝闻,又令李孝寿亲往谕旨,而楷道心坚定,孝寿只得如实具闻。因此发生后来帝怒收楷,付有司逐京外之事。这是曹洞宗进入社会政治舞台中心之后的一次极精彩的亮相,是曹洞宗报恩思想由洞山良价报母恩而至道楷报皇恩的一次完整的宗教实践演绎,其结果赢得了上至天子下至士民的真正尊敬。宗门至此,焉得不光大。
芙蓉道楷门下著名者有子淳、法成、惟照、元易、自觉、禧浦、齐琏、善秀、法灯等人。其中以丹霞子淳(1054-1119)和净因自觉(?-1119)著名于时,亦且传世久远。
⑤ 马鞍山市内有什么著名景点
你好,我是马鞍山的哈。。你是准备到我们这玩么。。欢迎欢迎。。
其实马鞍山市区并不是很大,相对那些大城市,不过还是值得去逛逛,感受下我们小城的闲适。
1、采石矶公园(风景区),我们马鞍山最值得一去的景点了。一方面是风景美,另一方面是有文化积淀,主要是李白等。。。。市内主要乘坐4路公交车(始发站在火车站!)
2、朱然文化公园(主要是朱然墓),朱然是三国真实人物,三国时期吴国大将。主要是介绍他的陵墓,室内展区,有关于他的墓穴的发掘现场的完整保存。。。室内乘坐2路车可直达。
3、小九华(此小九华非彼大九华),主要是有宗教、寺庙、散散心,爬爬破,许许愿之类的。。可以去,就在去采石矶风景区的路上。。也是4路车。。
4、雨山湖(虽不是景点),这是我们城市的最中心,中心是一个湖,很好吧!!雨山湖公园,很大,就在市中心,是我们生活娱乐聚会的最好的地方,因为商业化很淡,就是我们的生活一部分。。风景很不错,就在市区,可以去走走。。
5、我们马鞍山是一个钢铁著称的钢城。。现在部分旅行社,开始了钢城钢铁一日游“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很有意义,可以试试!!
市区其他的就没有点了。。不过我们市区很漂亮,有的公园。广场,都很漂亮的。。
远离市区,还有,大青山、李白墓。当涂县等。。。
欢迎来马鞍山来玩哈,,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记得给好评哈!!!
⑥ 神仙居有宗教文化吗
⑦ 东关街道的虞舜时代越族部落宗教纪念物
傅村牛山的五大石棚,位于牛背脊上的有三处,还有两处分布在山北面的中部,五个石棚都是东西走向,两端的进出口略狭窄,里面地面夯实,能立着走动。
据傅村人指认,位于烂牛肩的一号石棚规模最大,长度在4。5—5米,宽约2。3米,最小的也有五六斤,上面覆盖的石块大致为7—8块,有成四方的,也有三角状的,顶部高低不平,多是自然成形,不作雕凿。南北两边各有6—7块大石竖立成壁,也参差不齐。整个石棚长12米左右,洞内宽1。8米至2米,高约1。7米。夏季太阳东升时,阳光可以从东面洞口直射至西面洞口中。
由于烂牛肩的石棚全部祼露山顶,石块被割裂他用,大约毁于1970年,当地称之谓“埋盐洞”。
二号石棚位于牛山西首最高点上,傅村人称之烧天火角埋盐洞,除了规模略小外,其叠法和走向与一号石棚相同。总长度约10米左右,洞内宽约1。8米,高度1。6米左右,北侧石块露出地面清晰可见,据说夏日落出太阳光能直射洞内深处。
三号石棚位于牛山西首部斜坡中段的平台上,当地人称之“鸟嘴”埋盐洞,其规模比二号石棚更小一筹,长约8米,洞内宽1。7米左右,高约1。5米,可惜上面大石块也被打掉,底部沉入地面的部分石块外露可见。
四号石棚位于牛山北面中段,处于三分之二高度的平台上,其规模与二号石棚相仿,已沉入地面1。5米,经指认,此处地名叫“燕子窝”,上面覆盖的大石已毁,沉入地下的两边石壁尚存。笔者伸开两臂来能触及左右两石辟,说明访洞宽度至少在1。8米左右。
五号石棚位于四号石棚下面偏东100米,大约在山的高度的三分之一处。傅村人把此地叫做小坟山,唯独此石棚名为坑相洞,由于此洞靠近山脚,再加上石块也小些,早被夷为平地,上面毛竹茂盛,已无踪迹可寻,只有看管竹林的农民记忆犹新。据说,坑相洞最小,它比三号石棚还要低很矮些,原先也是半地下式,洞内长约7米,宽1。5米左右,高不过1。5米。 傅村石棚是虞舜时代越族部落特有宗教纪念物
宗教始于史前社会后期,是古人出于神道的一种信仰。虞舜时代是父系氏族社会晚期,属新石器时代。那时,生活在宁绍平原的越族部落的酋长是虞舜,社会生产力还十分低下,人类的认识能力极为浅陋。古越人把自然界作为一种异已力量统治着人类,感到不可思议,无法制服它,于是产生原始宗教的神。
《吕氏春秋》中记述的:“敬天常”、“依地德”、“奋五谷”等歌词都是古人宗教祭礼祀时唱公颂的歌词。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指出的:“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现实的苦难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越族古人为求生存和发展,要对付各种人生的苦难:死亡、疾病、饥饿、洪水、毒蛇、猛兽及氏族之间的争斗。他们在原始宗教中汇聚力量、树立信心,获得安慰。
石棚是越族部落特有的宗教纪念物,它是宁绍平原古人的一种文化特色,是宗教观点、宗教情绪和情感的物化形式。由于宗教建筑必须适应当时社会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又要适应部落上面头面人物,信士大众膜拜神灵和祈求祷告的要求,尽可能地建造得壮严、宏伟,制造出一种与神亲情,敬仰的情感色彩和气氛。于是越族古人在牛山顶采集自然裂开的巨石,用石斧、石块和木棍将石缝扩大,辟开,粗略加工成块状,再用堆土滚石法——蚂蚁扛鲞头,把万斤巨石垒成石棚。
古代越族部落头面人物、信士大众,每年的春秋两季中特定日子,汇集于傅村牛山顶上的东西两个大石棚,在酋长虞舜的带领下,向天神、地祗、日月山川的自然物神,风雨雷电的自然力神,还有氏族祖先和图腾祭献祀。日出在东,日落在西,热热闹闹地举行祭献祈祷仪式。他们敬天地、祭祖先先、请求风调雨顺,保佑平安无患,庆祝一年丰收。击石歌舞,欢腾一天,祭司一职由威望无比的虞舜兼任。
傅村牛山的三号、四号、五号石棚是处于上层妇女、小孩子的居住处,负有保存火种、储藏谷物、猎物的使命,并有躲避野兽、毒蛇的功能。所以它位于水源附近,处于山的中部,规模也偏小。祭祀用的一号、二号石棚位于牛山东西面的两个制高点,并用万斤巨石叠成一个壮严的宗教场所。证明当时越族部落采石搬运、建筑和组织水平已达惊人地步,同时也证明越族古人受宗教办量的鼓舞,是唯一的精神源泉。虞舜氏在越族部落中有着至尊的地位是无可非议的。 一九五四年在湖南零陵永州黄田埔的山上发现一个石棚,它的规模比傅村要小得多,它仅有三块石头顶起万斤大顶石。棚内高度1。1米,座东北朝西南。此外,山东、辽宁也各发现一处石棚。在国外,如朝鲜、日本、西伯利亚又发现类似石棚。无论建筑结构、叠法都与傅村石棚相似,只是规模、数量无法与之相比。
山东的石棚是虞舜北上竟选部落联盟军事首长期间建造的宗教建筑物,据考证,他渡过钱塘江,走太湖南端的震泽,经江阴、镇江进入中原,至今江阴有座叫“舜过山”的,当地县志记载是吴王夫差之子在那里耕种隐居。零陵的石棚是虞舜晚年南巡时建筑的,“九疑山”与之相近,那里关于舜的传说更多。屈原在〈九歌〉中所写的湘君、湘夫人成为千古绝唱。〈史记〉中记有: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后来的汉武帝特地到九疑山祭祀舜,这一史实可证。
夏禹死后,禹的儿子启凭借军事力量,击败政敌,破坏了禅让制度,建立了奴隶主世袭制度的夏王朝国家,以商均为首的舜的后代因反抗而遭镇压。失败后,南迁北撤,四方退避,这就是在辽宁、朝鲜、日本和西伯利亚出现石棚的历史原因。推测今后还会发现零星石棚,呈现出古代越族先人足迹。
傅村牛山上的石棚最为雄伟,又有五个之多,究其原因,一是牛山多石,山也不高,又是东西走向,不与其他山脉相连,猛兽易清除,四周多田地,是越族古人聚会的好地方。二是虞舜出生在上虞上清的握登山,年轻时是农耕、制陶、捕鱼、狩猎的好手,被越族古人推选为部落酋长。因此,选牛山建石棚可称天时地利人和。
无论是零陵、山东、辽宁、日本、西伯利亚,那里所建石棚规模不一,但都用巨石搭在山顶上,带有浓厚的越族宗教色彩这一点是相同。由此可以推定,它们都属虞舜部落宗教纪念物。 埋在四号石棚内的古陶器是考证石棚年代的重要证据
四号石棚位于牛山中部,旁边有水源。原建筑半地下式,主要用于生活,所以石棚内有古陶器不容不得置疑。由于已沉入地下一米半深,两边有巨石块支撑,致使四千多年山洪暴发、泥石流失,它的上面只有加厚,没有被冲掉,地下文物保护较好。遗憾的是近三千年来,山上造坟,山下建房,为图方便,将表面万斤巨石分割开移作它用。连沉入地下的四号石棚也遭此不幸,难逃厄运,由于部分石块被人取走,表层泥土的挖掘,少数古陶外露,笔者收集了以下三件:
1、陶碗,外形象现代盛饭的碗,圆口,直壁,砂质红陶,呈棕黄色。碗口直径178毫米,高62毫米,上沿厚2毫米。采用慢软制,表面用陶纺轮刮划成波浪纹,属于食器类,只是比常用的饭汤碗大一倍左右,可证古人的胃口大,当时稻谷收成也不低。
2、陶豆,外形象现代的高脚菜盘,盘口直径142毫米,整体高度为40—43毫米,脚高15毫米,浅腹喇叭状,呈青灰色,表面饰有陶衣,部分脱落,也采用轮制,并用手指刻划出粗犷的圆弧装螺纹线条,属于水器类。
3、陶纺轮,外形与桃核相似,中间最大直径34毫米,上下两端磨成小平面,直径17毫米,中心有一个垂直圆孔,直径5毫米,黑色粘土烧制而成,质地坚硬,中间可穿入细末棍,是制陶工具。
据笔者初步观察,大体与杭州良渚古陶相仿,属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其年代大约为公锥子前2700—前2000年(有待于进一步科学测试鉴定)。特别是陶纺轮的发现,更可说明这些古陶具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特征。因此可让石棚建成年代至少在4000年前的虞舜时代。估计石棚附近可发掘到新石器时代的古窑址,石棚深处还埋藏着许多古文化。虞舜被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描绘成掌握当时的高科技——制陶的能手,是定能从牛山石棚中得到进一步证实!
傅村牛山东北麓有个小村庄,叫严村,于一九八四年发掘出一座烧制印纹硬陶的龙窑遗址。据考证,至少是商代以前的古窑址。窑中遗留的豆、壶、鼎等硬质陶炊具、食器与良渚文化相似。从出土文物分析,良渚文化要比同时代的黄河流域的文化先进一步。这是因为越族古人种植稻谷,养蚕织绸,伐木建房,而中原古人以粟为主食,尚无蚕桑业,只有粗麻布,农业经济稍逊一筹。从两者出土的玉琮、玉壁的制作工艺精度、表面光洁度的差别也较大。
一九七三年余姚河姆渡遗址的发现,使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提前到七千年,证实了长江流域的文明比黄河流域早二千年左右。则吴越地带下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虞舜部落活动范围,经过二千五百多年的发展,从杭州的良渚到绍兴的马鞍山文化遗址中看出,它仍保持领先地位,先进的生产方式、发达的农业经济,使越族部落力量强盛,在华夏族在部落大联盟中处于优势地位,为虞舜逐鹿中原、竞选部落联盟军首长奠定了社会基础和物质基础。
四号石棚里的古陶器可推断石棚的建筑年代,联系到严村的龙窑遗址、河姆渡遗址、良渚文化、马鞍山文化,虞舜时代的越族部落在华夏民族中处于领先地位可证。 被称这中国最古老的史书——〈尚书〉中的记载可以看出:虞舜和大禹实是同时代的人。夏代建立在公元前2100年左右,可以推算出舜江越族部落酋长大约在公元前2100年—2140年,任部落联盟首先当在公元前2140—2115年。禹接任此职大约在公元前2115年—2100年这段时间。浙江大学的陈桥驿先生于一九九0年写了〈关于洪水神话的起源问题〉一文,结尾中提出:“现代绍兴人可以理直气壮地说,禹是我们的。”依笔者之狗崽子,禹的治水功纯绩主要是组织越族古人挖河造田,改旱稻为水稻,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他的组织才能和威望超过了皋陶、后稷,舜才把位子祥让给了禹。舜在中原倡导了越族的丝帛文化,山东一带也开始了稻谷种植业。这与那边的记载年代相吻合。黄帝族的六兽图腾最终被越族图腾蚕宝宝所取代,直到演变成今天的龙。于是才会有歌谣: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响遍华夏大地。
然而,本世纪三十年代,以顾颉刚、钱玄同氏等为代表的疑古学派,在古史研究中提出了认真的质疑,认为舜是神话中的传说,并暗示是舜的后代编造、添加上去的。《顾颉刚古史论集》中有这样一段结论性的文字:“禹是西周中期起来的,尧、舜是春秋后期起来的。他们本来没有关系。他们的关系是起源于禅让之说上;禅让之说乃是战国学者受了时势的刺激,在想像中构成的乌托邦。”这样,使我国的上古史呈一片空白。这也难怪,那个年代里,史前考古学的发掘还只有仰韶等几个少数地点,仅靠这些寥寥无几的地下材料难成气候,田野考古知识的贫乏,他们只得从古器学、金石学及被历朝统治阶级改得不成样子的古书上推论自己的观点。大体上说,疑古学派对先秦时期的文献和学术史方面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对尧、舜的否定结论似乎显得有些仓促,他们同样拿不出所谓的“编造”的具体依据。
肯定禹而否定舜,原因何在?近代史学界为什么对虞舜争议大?显然,这已成了研究上古史的一个焦点。
舜的历史记载之所以出现断层,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从夏王朝开始,《光明日报》于1986年5月1日上报道,西安西郊斗门乡花园村龙山文化遗址出土原始甲骨文实物,经鉴别属夏代。虞舜时代无文字可查考。二是禹的儿子启用武力摧毁了原始社会的禅让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尚书》中的《甘誓》篇记载了“甘之战”前,夏启王召集六军,发表镇压不同政见者是“奉行上天意志”的训令,要求部下“用命,赏于祖”,绅用命,=戮于社,予则拏戮汝。”证实了新兴的奴隶主阶级为建立古文明所经历的这场革命是何等的激烈。可想而知,那个野蛮的年代里,对于不同政见者,比起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不知要残暴多少倍!舜的后代首当其冲,四下逃命。直到公元前1766年,夏桀被杀,商朝建立,舜的后代才是熬到了头。历经350年的光景,子孙第十一代,为免遭杀身之祸,既不能公开议论,又不敢作文字记载,关于舜的传记产生断层也不难理解。许多古书失传,将使这一现象加剧。如《左传。昭公十二年》中提到楚灵王说起的《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这四部古籍,太史公尚且收集不到,后代又何人见过?
大量的考古发掘表明:东边河姆渡的双鸟日月象牙雕刻被姚江冲积,西边良渚的神鸟玉琮被钱塘江淹没,具有代表性的良渚文化,从此销声匿迹于长江流域,它却零零星星、隐隐约约出现在黄河流域,形成夏商文明的主流。鸟日神话却被写进《楚辞》、《山海经》同时北移,进一步证实古代越族先民参与了逐鹿中原这一史实。
正如四百万年前,类人猿如何变成原始人,产生的化石断层,成了千古之谜一样,虞舜的历史记载现在只能从地下去找实物见证。傅村牛山的五大石棚与山东、湖南、辽宁、朝鲜、日本及西伯利亚的石棚是否可作为这样的一个重要证据,舜出生在上虞,曾被推举为越族古人的部落酋长,舜北上竞选部落联盟军事首长,带走了绍兴擅于治水造田的禹等一批越族精英,老死前又禅让给禹?夏王朝建立之初,舜及越族其他精英的后代们被夏启的暴政逼得四下逃散这样一个历史事实?
中国近代史可以说是一部异族列强特别是日寇侵略、掠夺的苦难史,考古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近五十年虽然发掘地下文物不少,却大都分由于北方中原地带,特别是宁绍平原水网地层,许多文物沉渍于污泥深层,即使不霉烂,也难以辩认,挖掘困难。因此,河姆渡遗址的挖掘是一个奇迹,然而丝绸片、麻片荡然无存,只剩下纺织工具、陶器、玉器之类的遗物。
中国史前文化中关于虞舜的争议与其说是某些学者的偏见,还不如说是由于考古发现的局限性。河姆渡遗址发现发前,谁敢断言中华民族的摇蓝有两个:一个是黄河流域,还有一个是长江流域! 上虞区傅村牛山的五大石棚是虞舜时代越族部落的宗教纪念物,这里曾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居于宁绍平原的越族古人的文化活动中心。舜与禹是同时代人,舜带走一批越族精英,逐鹿中原,特别是夏启残酷镇压反对世袭制派,舜的后代从此销声匿迹,湮灭史海达一千六百多年,直到越王句践再振雄风。宋代的孙因在《越问序》中述道:”越,舜禹之邦也,古有三圣人,越兼其二焉。“此方并非臆造,有牛山五大石棚及舜北上途径的文物、传说可证。牛山东临曹娥江,北十余里是海,牛山北麓是广阔富饶的宁绍平原,农耕经济发达,牛山东北角的严村古龙窑址是越族陶瓷业的发祥之地。牛山高120余米,长945米,孤立而多石,建石棚可以就地取材,易清除毒蛇猛兽,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环境使它成为古越人的文化中心,虽然五大石棚地面部分早年被毁,而沉入地下部分遗址尚存,村里老年人记忆犹新。牛山埋藏着新石器时代的宝贵文物是不言而喻的,那里有着丰富的上古史资料。随着它的发掘,舜是上虞人,越族部落酋长的证据将越来越充足。恢复傅村牛山的五大石棚遗址原貌,现在不算是件难事,开放这一文化遗址刻不容缓,功在千秋!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去撷取这一璀璨夺目的闪光点。
寻访银山冶炼遗址
青云桥
青云桥位于东关街道湖村东西流向的村河之上,清康熙丁亥年(1707)重建。单孔石拱桥,南北走向。通长9.60米,净跨3.50,矢高2.70米。青云桥造型玲珑工巧,是目前我市发现少有的记年桥,也是迄今发现唯一一座名铭有修建人姓名的古桥。2003年列入上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鱼市桥
毓菁学堂
澄心寺
澄心寺据《嘉秦会稽志》载:在县东六十里,唐景福二年(公元938)吴越武肃王建。周显德五年(公元958)改水心院,治平三年二月(公元1066年)赐名澄心填充,俗称后寺,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建浮屠一,后圮。于1953年改建为东关中学,现仅存一古樟。
上寺历代文士贺知章、蔡襄、米芾、陆游、王阳明、董其昌等曾在此游赏题咏。
炼剑桥
⑧ 四川自贡和安徽马鞍山谁好
马鞍山……自然风景来说不太好玩 经济还成,各种好吃的不少。
自贡比较好玩吧,川菜也好吃……
其实觉得没什么可比性
⑨ 马鞍山介绍资料
马鞍山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与六朝古都南京毗邻,素有“金陵屏障、建康锁钥”之称。众所周知,万里长江自天门山起折为北上,“碧水东流至此回”,江南变为江东。马鞍山由此得名为“江东第一城”。马鞍山地区西周时属吴国,春秋战国时属越国和楚国;秦统一时,属丹阳。马鞍山悠久的历史积淀了璀璨的文化,历代名人荟萃。1956年马鞍山建市后,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当我们以国家卫生城,全国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为荣的同时,还要自豪地强调:地处“江东第一城”的马鞍山还是一座文化名城!
一、历史悠久
马鞍山地处和县猿人、汤山猿人、繁昌人字洞三处。古人类遗址的中心位置,属长江流域中华文明摇篮的中心地带。通过市内众多的古文化遗址,可以把历史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37处文物保护单位和1000多件珍贵的出土文物,准确地展示了马鞍山地区悠久的历史。
(一)马鞍山地区早期遗址丰富多彩,文化信息丰富。
烟墩山、七亩塘、高个山、郑家等新石器时期遗址表明,马鞍山地区新石器时代就有了发达的农业文明。烟墩山遗址出土的石器、陶器、瓷器、玉器、青铜器等400多件文物充分证明了马鞍山地区早在5000多年前,宗教地位和政治地位就已十分显赫。五担岗、邓家、船墩、荒庙墩等遗址的出土文物表明,商周时期,马鞍山地区手工业文明已达相当高度,人们开始使用制作精美的青铜器物品,根据五担岗遗址出土的文物类别和遗址布局,可以初步判断这里是早期的中心城池。
(二)马鞍山市的源头可以上溯到三国的姑孰城和东晋的牛渚诚。
公元222年,三国孙权筑城姑孰。347年,东晋镇西将军谢尚筑城牛渚(今采石一带)。虽然,这“城”与现代的“市”内涵有别,但是,其军事地位、政治地位显赫,且有较大的地域规模(牛渚城达10多平方公里),别处无可比拟。由此,我们可以把这两城视作马鞍山城市的源头。
(三)采石矶为群雄逐鹿之地。
马鞍山市与六朝古都南京近在咫尺。采石矶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南京的天然屏障,也同时成为著名的古津渡、古战场,此地曾发生过数十次战争,史册中载有许多剑影刀光、金戈铁马的采石大战故事。
(四)馆藏文物类别齐全。
马鞍山文物管理部门珍藏着丰富多彩、类别齐全的珍贵文物,其中经过鉴定的珍贵文物1028件(套),这些文物绝大部分为我市出土,文化信息准确,文化内涵丰富。其中春秋勾连纹大铙,三国青瓷鸡首罐、青瓷虎子、青瓷羊、 孟府 君墓志砖、季扎挂剑图漆盘等一、二级文物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审美价值。
二、古文化璀璨
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马鞍山地区劳动、生息,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使这一地区以太白墓、朱然墓为代表的墓葬,广济寺为代表的寺庙,太白楼为代表的楼台亭阁等古文化资源俯拾皆是。主要有:
(一)朱然墓轰动全国。
马鞍山地区曾先后出土大量三国、两晋时期的古墓葬,其中1700多年前的三国东吴名将朱然墓尤其引人注目。其墓葬为目前已发掘的300多座三国东吴古墓中墓主身份最高的大型墓葬。其墓的结构与墓中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令世人瞩目。尤其是60多件精美的漆器及其绘画作品,填补了汉代至三国时期漆器工艺及美术的空白。其文物在日本展出期间,曾引发“三国热”。此墓的发掘,被列为80年代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二)广济寺名冠江南。
位于翠螺山南麓的广济寺,又名资福院,始建于三国时间,后毁于战火。清光绪年间,重新建造山门、大雄宝殿和观音阁,气势壮观,为江南名刹之一,素有安徽佛教“祖庭”之誉。
(三)黄山塔镇守市口。
此塔位于宁芜路东侧的黄山之顶,为当涂进入市区的标志物。此塔由南朝宋武帝刘裕建造。原塔前有凌敲台,后有怀古亭,为武帝避暑离宫,李白有“长啸倚天梯”诗句赞其雄姿。
(四)谢公宅争辉青山。
谢公宅位于当涂青山,为南朝宣城太守谢脁故宅。环宅皆流泉奇石,摩崖石刻。谢脁诗、书、文俱佳,尤擅五言山水诗,有山水诗祖之称,李白对其推崇备至,曾明确表示死后要与谢脁结为“异代芳邻”,留下了文坛千古佳话。
(五)太白墓古朴典雅。
太白墓园位于当涂青山西麓,占地6公顷。李白逝后初葬龙山,后人遂其“与谢脁为邻”之愿迁葬青山。园前立挺拔的牌坊,园内有李白墓、太白祠、青莲池、十咏亭等古迹,其古朴典雅的布局与李白旷达的情怀、浪漫的诗风相得益彰。启功、赵朴初、林散之、舒同、司徒越等书画大师的题额更使墓园增色。宋碑“大唐翰林李公新碑”2000余字,是今人研究李白最重要的资料。
(六)谪仙楼辉煌壮美。
谪仙楼,太白楼别称。因李白人称“谪仙人”而得名。此楼始建于唐元和年间,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合称“长江三楼一阁”,有“风月江天贮一楼”之美誉,为历代文人雅士所钟情。李白祠、清风亭,同风阁等建筑与太白楼相互呼应,构成了别具特色的太白楼古建筑群。
(七)昭明阁遗迹犹存。
昭明,南朝梁武帝萧衍长子萧统谥号。萧统博览群书,编纂现存最早的诗文选集《昭明文选》。昭明阁,系昭明太子读书处,位于慈姥山,原有阁、厅、楼和碑刻,现留残碑一块,上刻有昭明读书的形象。
(八)三元洞临江欲飞。
三元洞原为采石江边悬崖绝壁中的天然石洞,清康熙年间,一僧人依崖造屋,设天、地、水三官神位于内,三元洞由此得名。整修后的三元洞,三面临江,跃跃欲飞。游人入洞后,可直达江底;返登其上,既可极目远眺,也可俯视江流。三元洞的有关传说,折射着中国文化人的道德追求、政治想往和价值取向。
(九)峨眉亭江月尽揽。
峨眉亭与三元洞紧邻,因亭飞檐如峨眉而得名。北宋沈括咏其“双峰秀山两眉弯,翠黛依然鉴影间”。此外,文天祥、赵孟兆页等人均登亭揽胜,留下佳作名篇。现亭内存碑五块,元碑《过采江诗》尤为珍贵,郭沫若称其为不可多得之物。
(十)翠螺山古迹荟萃。
翠螺山一面临江、三面环河,其山上的燃犀亭、醉月斋、赤乌井、怀谢亭等文物古迹随处可见,尤其是与李白有关的李白衣冠冢、捉月台更具文化韵味。更值得一说的是翠螺山的自然景观十分幽美。长江三矶之首的采石矶突兀江流,有“千古一秀”之美称,是如今长江下游唯一的岸蚀景观。历代文人孟浩然、刘禹锡、王安石、陆游、苏轼……均到此漫游。李白曾多次登矶游览,写下《横江词》、《牛渚矶》等不朽诗章。
(十一)明皇窑遥传辉煌。
当涂青山有两座窑场遗址。南窑专制琉璃,北窑专制砖瓦,是明洪武年间为烧制凤阳皇陵而特建的皇家窑场。现此窑已废,但透过窑址随处可见的琉璃瓦碎片及断砖,不难发现其昔日的辉煌。
(十二)古诗文争奇斗艳
马鞍山地区的山水为历代文人雅士推崇备至。著名南齐山水诗人宣城太守谢朓迷恋当涂青山,称其为“山水都”并筑室凿井,作《治宅》《游山》诗作,当为名人为马鞍山地区留下的较早的佳作。李白一生酷爱山水,尤其钟情马鞍山地区,给马鞍山留下了60多首(篇)诗文。其中的《登天门山》、《姑孰十咏》、《横江词六首》、《夜泊牛渚怀古》等成为千古绝唱,广为传诵。李白逝世后,刘禹锡、白居易、贾岛、李绅、杜牧、韦庄、梅尧臣、杜荀鹤等一大批诗人即到马鞍山拜谒李白墓,李白祠和李白衣冠冢,留下了大量的华章佳句。其中刘禹锡的《泊牛渚》、白居易的《李白墓》、杜牧的《牛渚》等诗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的仰慕之情。截止清末明初,马鞍山地区已积淀了赞咏李白及其胜迹的诗文1100余首(篇),楹联130多幅,各类碎文、序文、祭文数百篇,涉及文化名人和文臣武将600多人。
(十三)古碑刻丰富多彩。
大量的古碑刻散落在城乡各地。其中太白墓内的李白全身像碑、唐李华《古文翰林学士 李 君墓志》、刘全白《唐古文翰林学士 李 君碣记》和裴敬的《翰林学士李公墓碑》以及范传正撰写的《大唐翰林李公新墓碑》,为考证李白生平创作与思想提供了真实的第一手资料。采石峨眉亭内的宋碑、元碑、明碑,被 郭沫若 先生称之为“不可多得之物”。此外,横山“石门、慈姥山“昭明太子碑”、太白楼内的重修太白楼记碑、梅花碑、虎字碑、然犀亭碑等均有极高的文化价值。马鞍山麓的“江东第一城”虽然为当代人所刻,但其社会价值也绝不可小视。
⑩ 马鞍山 教堂具体在什么位置 每周什么时候可以去找神父倾诉 有联系方式吗
马鞍山有好几个教堂:
1、半山花园社区旁,那里应该是马鞍山最大的教堂;
2、老市专里,后属阳桥社区,长江小学旁,有个江边教堂;
3、教师新村南边,平山头,有个教堂;
4、采石风景区大门口,向右转,前行百米右侧有一教堂;
5、濮塘汽车站附近也有个教堂
到教堂找神父告解什么时候都可以去,只要神父在。
天主教有“告解”的程序,是天主教徒自觉有烦恼或悔恨想要寻求神父的帮助,即可去教堂请求告解。普通人去,不叫告解,但仍然可以去找神父的。
基督教就没有所谓“告解”的宗教仪式,但只要是有需要的人寻求帮助,一样会很乐意聆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