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前海2014年度公共服务白皮书

前海2014年度公共服务白皮书

发布时间:2021-11-28 06:47:27

① 今年北京要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

中新社北京8月10日电 (记者 于立霄)北京要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多渠道筹集公租房房源;规范和发展租赁市场,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有效供给;不断完善共有产权住房制度,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北京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白皮书(2021)》(简称《白皮书》)10日对外发布并显示了以上内容。
《白皮书》提出,2021年,北京要优化住房保障分配机制,优先保障特殊困难家庭,重视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特别是从事城市运行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等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不断提高保障房运营管理水平。
同时,北京还要规范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有效供给,推动集体土地租赁住房建设,推进存量商业、办公、厂房等建筑改造为宿舍型或公寓型租赁住房。健全房屋租赁管理体制,加强住房租赁企业监管,规范住房租赁企业经营活动,强化长租房管理,建立完善经纪租赁行业信用体系。
《白皮书》还提出,北京要不断完善共有产权住房制度,制定共有产权住房出租、回购等配套政策,建立共有产权住房网络服务平台。
回顾2020年北京房地产市场发展,《白皮书》显示,北京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北京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6%,商品住房成交同比增加8.2%,新建商品住房价格保持平稳,二手住房价格涨幅基本在合理区间内。
在租赁住房方面,2020年,北京加快完善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强长租公寓监管,规范短租住房管理,租赁市场发展初见成效。《白皮书》显示,2020年,北京住房整租租赁交易约220万套次,同比增长2.7%;平均租金每月人民币82.6元/平方米,受疫情影响,呈现稳中有降的态势。
住房保障力度持续加大,2020年,北京建设筹集各类政策性住房68279套,完成全年4.5万套任务的151%。公租房新增分配量1.29万套,累计分配总量达18.79万套,低保、低收入、重残、大病四类家庭依申请实现“应保尽保”。全年共有产权住房启动网申项目18个、房源2.2万套,其中面向非京籍家庭房源约6600套;累计推出共有产权住房项目76个、房源约7.9万套。

② 获取森林火险预警信息的途径有哪些

商报讯 如何查询我市全年的整体气候特点?获取气象服务的渠道有哪些?如何理解气象信息中的专用词?日前市气象局对外发布了《2015年中山市公共气象服务白皮书》(下简称《白皮书》),告知市民9种可获取气象服务信息的渠道及指南,同时还通报了2014年我市主要气候和气象灾害特点。

去年我市气温较常年偏高,总雨量略少

《白皮书》透露,2014年我市天气气候总的特点是:气温总体正常略偏高,全年总雨量正常略少,雨量时空分布不均;风速总平均接近常年,东南风盛行;相对湿度偏低。

2014年我市气象灾害总的特点是:影响中山的热带气旋有2个,分别为超强台风“威马逊”和台风“海鸥”;暴雨出现时间早,强度强;高温天数偏多,2月份低温阴雨天气明显;雾日偏多、霾日减少、回南天不明显;冬春旱严重,夏秋阶段性干旱明显。

据监测数据统计,2014年我市共发出预警信号104次,其中台风预警信号5次(白色2次、蓝色2次、黄色1次)、暴雨预警信号20次(黄色17次、橙色3次)、雷雨大风预警信号23次(蓝色21次、黄色2次)、高温预警信号13次(黄色13次)、灰霾预警信号19次(黄色19次)、大雾预警信号9次 (黄色7次、橙色2次)、寒冷预警信号8次 (黄色7次、橙色1次)、冰雹预警信号1次(橙色1次)、森林火险预警信号6次(黄色6次)。这些预警信号的发布,给有关单位和市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及时的信息。

9种渠道可获取气象信息

《白皮书》显示,电视、报纸、手机短信,除去这些“传统”的天气预报,如今市民还可以通过户外显示屏、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9种渠道获取2015年的气象服务信息。

具体指南如下:
■电视
获取途径:中山市电视频道《午间天气》、《晚间天气》、《旅游天气》等。

■广播电台
获取途径:FM新锐96.7频道、FM快乐88.8频道。新锐96.7频道安排每天五档天气播报,具体时间为7:30、9:30、12:00、18:00、21:00。快乐88.8频道安排每天五档天气播报,具体时间为8:00、10:30、14:35、17:35、21:35。

■气象网站
获取途径:中山市气象局门户网站(http://www.zsqx.com/)。

■报纸
获取途径:中山日报,中山商报。

■手机短信
获取途径:公众根据个人需求主动定制。

■“12121”气象电话
获取途径:拨打电话“12121”。

■“中山天气”官方微博
获取途径:中山天气(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2384152914;腾讯微博,http://t.qq.com/hbqxfwrx)。

■“中山天气”官方微信
获取途径:微信用户可通过微信账号搜索“中山天气”。

■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终端
获取途径:通过当地气象部门自建或共建的显示屏查询。
文章来源:中山商报
责任编辑:新闻编辑

③ 如何全面提高气象事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主要抓好以下八项工作:

(一)着力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

气象灾害防御形势严峻,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要切实履行基本职责,不断加强能力建设,着力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水平和效益。

完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努力做到重大气象灾害与衍生次生灾害预报准确,预警及时,信息传播快速,确保预报预警信息发布不出现失误。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强化与各级防灾减灾及应急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深化防灾减灾资源整合与协调配合。切实发挥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建设效用。

加强基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落实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着力推动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融入式发展。推进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逐步纳入地方基层组织体系和公共财政预算,纳入地方政府“三定”方案和绩效考核体系。推进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发布手段融入地方社会治理体系和基层网格化管理体系,融入各部门减灾示范社区、智慧社区创建,融入各类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发布手段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和安全运维。推动将气象信息员纳入地方公共服务组织管理体系,加强管理与效能考核。

依法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强化依法履职意识和责任,扎实推进气象防灾减灾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依法规范政府、部门、社会和公民在防灾减灾中的责任和义务。推动建立政府主导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的社会应急响应机制。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单位极端天气公共安全的依法监督职责。引导和鼓励社会志愿者参与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进一步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工作。

提高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水平。强化风险防范意识,逐步建立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加强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建设灾情信息管理系统,初步实现灾害信息实时、快捷、综合采集。开展台风、暴雨、干旱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灾害风险区划试点,发展定量化的灾害风险评估业务,着力提高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设施农业、交通气象的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的针对性、有效性。发挥保险机构、红十字会等组织在气象灾害风险转移中的作用,建立重大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跨部门联合调查制度。发展防灾减灾与公共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业务,逐步建立国家、省两级气象服务白皮书制度。

(二)全力做好各项气象服务

气象服务是立业之本。要始终把做好气象服务放在首位,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全力做好各项气象服务。

努力提升气象服务“三农”的水平。创新气象为农服务机制,融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化联合会商和产品制作发布机制,加强国家级与省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技术指导和支撑反馈,强化关键农时、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实时监测和定量影响评估服务。服务国家农业对外合作,继续做好国内主要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产量预报,并逐渐向国外重点农产品和重点农业产区拓展。推进中央财政“三农”服务专项建设与现代农业示范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等的融合,深化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发展试点,推动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可持续发展。

全力提高公众气象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方式,发展更加适应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专业化公众气象服务。继续加强气象服务品牌建设,强化按需服务、移动式交互、智能定位信息发布,推进新媒体技术在公众气象服务业务中的应用。继续推进气象服务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事业单位、进工地,进一步扩大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布的覆盖面。

做好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活动气象服务。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大气污染防治等重大任务,优化需求导向的服务机制,强化专项气象服务业务。做好大型运动会和2022年冬奥会申办等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工作。

加强各项专业气象服务。完成全国交通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深入推进交通气象沿线精细化预报和高影响天气短临预报试点。继续推进与住建部城市内涝防治合作。加强流域气象中心业务能力建设,发挥服务防汛抗旱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等职责。与国土资源部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示范区建设。继续做好海洋、森林草原防火、旅游、电力等专业领域气象服务。加强安全生产气象保障服务。

(三)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支撑工作

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攸关当前和长远利益的大事。要切实发挥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科技支撑作用,有力保障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

强化气候变化适应工作。加快建设中国气候服务系统,强化传统天气气候服务与气候变化应对需求的融合。推进省级气候变化适应工作。做好能源设施、城乡建设、交通基础等关键领域的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建立极端气候事件预警指数和等级标准,继续开展气候变化对特色产业和行业的影响评估。

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决策支撑。做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的支撑工作,围绕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气候变化立法、我国二氧化碳峰值排放路径和气候变化适应等开展决策咨询。积极参加IPCC未来规划,科学支撑气候变化公约谈判,参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深入开展气候变化规律研究。强化气候变化基础数据建设,稳步推进全球气候系统模式和区域气候模式研发,继续开展气候变化检测归因研究,启动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式研发。做好气候变化最新科学进展和热点问题的分析解读工作。

更加重视气候安全工作。根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确定中长期气候安全目标,减轻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水资源、生态、能源、城镇化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气象服务。加强国家级、区域和省级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业务能力和运行机制建设。推进与环保部门联合开展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和空气质量预报。发展污染源减排措施效果评估业务。继续做好生态脆弱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加快推进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工程立项建设。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业务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促进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开展全国贫困县光伏发电资源评估与服务,组织开展风能经济开发潜力评估研究。加强城市规划、重大工程等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

(四)全面深入推进气象现代化

气象现代化是兴业之路。要大力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气象工作法治化,并将气象业务现代化作为核心重点任务来推动,落实目标任务和主体责任,全面深入推进气象现代化。积极发展现代气象服务业务。认真贯彻第六次全国气象服务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现代气象服务体系的目标和要求,制定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指导意见,集约化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核心业务能力。强化决策气象服务业务能力建设。研发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发展基于影响预报的专业气象服务业务。面向个性化服务需求,研发快速循环预报服务产品加工和产品检验监控系统。优化完善全国公共气象服务共享产品库。依托数据分析技术和新媒体,发展智能化公众气象服务业务。

深入推进现代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制订现代天气、气候业务发展指导意见,着力提升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推进数值预报发展与应用,实现GRAPES全球模式业务运行,区域数值预报重点做好资料同化和产品应用工作。着力提高灾害性天气、局地性天气的分析能力和预报技术。开展全国10公里分辨率的精细化格点全要素预报业务试验。加强海洋气象、空间天气预报业务能力建设。实现第二代季节预测模式业务运行,进一步提高动力与统计相结合的客观预测技术水平。加快推进MICAPS4.0、SWAN2.0和CIPAS2.0系统建设,继续推进县级综合预报预警业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召开第七次全国气象预报预测工作会议。

大力推进现代气象观测业务。强化综合观测业务的自动化、集约化、标准化,着力提高观测质量和效益。开展国家天气观测网台站遴选,加强国家基准站网建设,实现国家级台站和其他台站的分级管理。完成县级综合观测业务平台的试点工作并推广。统一各类自动气象站技术标准和数据格式,开展自动气候站设备选型,提高观测数据可同化水平。组织开展风廓线等观测资料的应用试验和观测预报互动科学试验,提高现代观测资料的应用水平。规范温室气体等大气成分业务,提高业务稳定运行能力。完成风云二号G星在轨测试并投入业务运行,统筹在轨气象卫星管理,优化地面应用系统设计,进一步提升气象卫星和雷达观测业务应用水平。加强国家级和省级计量检定能力建设,启动国家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分中心(新疆)建设。严格执行气象专用技术装备许可制度。

着力加强气象资料业务和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制订气象资料业务发展指导意见。加强气象资料基础工作。加快推进气象数据格式标准化工作。以推进全球气象再分析资料工作为抓手,优化气象数据采集、收集、质控、存储和应用业务流程。重点推进卫星、雷达等资料质量评估业务应用和同化工作。规范各类气象资料质量和时效的考核评估。提高全国气象广域网传输能力。加快推进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系统(CIMISS)业务化,推进国家、省两级集约化数据环境建设。国家级气象业务内网和中国气象数据网上线运行。启动实施国家级高性能计算机二期建设和气象业务异地应急备份中心(上海)建设。

进一步强化责任考核。出台《全国气象现代化发展纲要》,完善气象现代化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切实推进各项保障政策落地。国家级业务单位要积极主动履责,加强与相关单位互动对接,完成气象现代化实施方案年度任务。省级气象部门要强化责任担当,着力推进省级气象业务现代化,有序推进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发展。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将气象现代化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中。

加强试点经验总结与推广。组织开展江苏、上海、北京、广东、重庆以及浙江杭州和宁波等第一批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试点总结评估,推广试点经验。加大对河南作为中部地区于2018年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试点省份的工作推进力度。针对东中西部各自不同发展特点,把握好东部率先,中、西部赶超的节奏。

(五)着力深化气象改革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源泉。要凝聚共识,密切跟踪国家改革进展,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倒逼,以气象服务体制改革为重点、以防雷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气象科技体制改革为抓手,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认真落实气象服务体制改革部署。要按照《气象服务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部署,以国家级和部分省级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为试点,创新发展气象服务业务体制、服务供给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专业气象服务实体规模化发展机制,更好地发挥气象事业单位在公共服务中的主体作用。推进中央和地方政府气象防灾减灾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健全政府购买气象服务制度。以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及大城市社区气象防灾减灾为试点,培育基层气象服务多元化提供主体。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伍纳入地方公共服务和保障体系试点。成立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中国人工影响天气协会。以上海自贸区气象服务管理和气象协会组织为抓手,制定出台气象服务管理办法、标准和规范,建立部门与社会组织对气象服务的市场管理机制。

加快推进防雷体制改革。依法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职能,发挥防雷减灾在保障公共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的作用。以激发市场发展活力,提升服务能力和创新方式为重点,试点带动,加快推进防雷体制改革,依法有序开放防雷检测市场,强化法规标准建设和市场监管。统一准入标准,制定出台全国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办法。清理与改革要求不相适应的规范性文件,完善防雷相关法规标准及业务规范,加强防雷服务市场监管。重庆、广东、浙江等试点单位要重点推进防雷工作政事企分开,发挥防雷服务行业协会作用,建立现代防雷企业制度,培育骨干企业。

稳步推进气象业务科技体制改革。按照信息化、集约化、标准化的发展要求,改革气象业务体制,优化气象业务布局、业务系统和业务流程,提升气象业务的效率和水平。通过试点建立省市县三级集约化的业务布局和业务流程,制定气象业务系统平台集约化发展指导意见。落实精细化气象预报服务产品制作向国家级和省级业务集约的气象服务业务技术体制。规范全国数值预报业务布局,制定数值预报业务发展改革指导意见。强化预报预测质量检验考核工作。建立预报员团队定量考核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改革科研组织管理方式,进一步集中资源聚焦核心技术突破。深化气科院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以技术突破与业务贡献为导向的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强化中试基地与业务用户参与成果评估,发挥学会等第三方机构在项目管理、科技奖励和成果评价中的作用。完善合作共赢机制,引导利用国内外优势资源参与重大核心任务协同攻关。

密切跟踪落实国家各项改革。及时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科技体制、人事制度、财税制度及其他改革政策。配合中编办制定地方气象管理权力清单指导意见。继续推进气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分类指导、上下协调、有序承接,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审批程序和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做到放管结合、监管到位。深化部门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管好用好财政资金。完善双重计划体制和相应财务渠道,积极争取地方财政解决气象部门职工的地方性津补贴。

认真组织并推进改革试点工作。总结省级气象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推进省及省以下气象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切实抓好各试点单位经验总结,查找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创造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改革成果。

(六)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始终是推动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大力实施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着力推进气象信息化建设,有力保障和支撑气象现代化。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核心攻关任务。发挥中央财政科技资金效益,落实四项研究计划重点任务。做强部门科研院所,优化学科布局,构建科研业务紧密结合的学科体系和协同攻关机制。加强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围绕区域重大业务核心技术进行攻关。优化气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强化野外科学试验基地的开放共享。建立气象科技成果认定和分类评价制度。推动成果转化应用和向技术标准的深度延伸。完善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的激励制度。深入推进科技研发任务法人责任制落实。

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强化人才工作“一把手”责任制。围绕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组建核心技术领域创新团队。完善人才和团队的评价激励等政策措施。深入实施“双百计划”、强基工程和青年英才培养计划。加强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培训。开展人才政策执行情况评估,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联合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加强气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强西部欠发达地区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推进气象信息化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完成气象信息化总体规划编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气象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统筹气象业务、服务、科研、教育培训和行政管理等的信息资源和数据,逐步构建资源高效利用、数据充分共享、流程高度集约的气象信息化新格局。加强气象信息化工作统一领导,开展国家和省级气象业务信息化建设试点,推进气象信息化总体规划实施,推进“气象云”工程建设。建立气象信息化社会运行保障机制。

提升开放合作质量效益。制定新常态下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合作计划及方案,深化省部、部际合作。围绕国家“一带一路”等总体外交大局和气象事业发展全局,做好第十七次世界气象大会参会等重要国际气象合作机制建设工作。多渠道、多方式加强多双边气象合作,提升国际引智和培训工作水平。加强气象援外工作。继续做好港澳台及周边区域气象交流合作工作。进一步规范外事管理,加强国际合作队伍建设。

切实抓好规划实施和编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做好气象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结评估,积极参与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重大专项规划起草,组织编制“十三五”规划,提出未来五年气象事业发展重大工程和建设任务。加快《海洋气象发展专项规划(2014-2020年)》、气象卫星应用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强化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等项目的统筹建设与管理。开展气象监测与灾害预警工程、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一期工程竣工验收。组织召开全国气象部门西藏工作会议。完善对口支援西藏和四省藏区、新疆及艰苦台站工作方案。扎实推进新疆兵地气象融合发展。重视和支持基层气象台站能力建设。

(七)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

气象工作法治化是新时期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要坚持依法发展、依法行政、依法履职,全面提高气象工作法治化水平。

推进气象立法和标准化管理。积极参与全国人大常委会涉气象法律草案和国务院涉气象行政法规起草。继续推进气象灾害防御法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条例的立法进程及《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修订。突出各地气象事业发展特色,加快推进地方气象立法步伐。切实提高气象标准质量,不断强化标准执行。加快霾等重点标准的制修订,建立以标准为依据的业务管理工作机制,清理修订完善现有业务规范,制定标委会绩效评价指标,开展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提升依法履行气象社会治理能力。全面梳理气象行政管理职能,制定气象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完善并实施气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管理办法和指导标准,做好气象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及时制止和查处违反气象法律法规的行为。继续开展防雷综合治理督导检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提高依法管理气象事务水平。完善学法、用法制度,增强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动改革发展的能力。完善重大决策法定程序,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积极推进国家和省级气象部门法律顾问制度。突出抓好局党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事业发展重点目标、深化改革各项任务等的落实。改进目标管理,完善综合考评体系。重点解决不落实、难落实问题。强化职能调整和下放的衔接和后续工作。

(八)全面加强部门党建和文化建设

加强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和深化改革的重要保证。要强化责任,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廉政和制度建设,营造奋发有为团结和谐氛围。

把从严治党要求贯彻各项工作始终。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明党的各项纪律。自觉把维护党中央权威、遵守党的政治规矩落实到全部工作中去。持续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有关制度。进一步精简公文数量,提高公文质量。强化会议管理监督,提高会议质量效率。厉行勤俭节约,严肃查处违反“约法三章”问题。持续反对“四风”,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专项检查,巩固拓展活动成果,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继续抓好机关作风建设月活动。

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是政治责任、直接责任。各级党组(党委)要统筹谋划,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全过程。要紧紧抓住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级级落实责任,强化党组(党委)责任担当,细化主体责任,建立责任台账,对主体责任不落实或落实不力的要严肃问责,要分级开展基层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轮训工作。

④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欧美模式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政府提供服务的低效率和垄断性所产生的巨大压力下,英、美、澳、日等欧美国家都逐步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作为重要环节纳入到了政府改革的实践框架之中,并取得了重大成效。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提高政府效率的一种有效选择。近些年来,虽然我国不少地方作了大量积极探索,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一套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运行机制,以提高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健全的立法规定
在英国、美国等欧美国家,均有国家层面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立法。比如,美国就具有全世界最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美国国会和有关部门制定了大约500 种政府采购法规,形成了以法律(法案、法令)、规章制度、行政和司法三个部分组成的制度体系。其中《联邦政府采办法案》和《联邦政府采购条例》是政府采购法规体系的核心,统一规范了政府各机构的采购政策、标准、程序和方法。
在英国,自上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作为社会福利改革的一部分大范围推开以来,无论是1997年上台的托尼·布莱尔将其常态化、制度化,还是如今执政的卡梅伦提出的“大社会”计划,均在立法和政策上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先后于1998年和2011年分别发布了《政府和志愿及社会部门关系的协议》和《开放的公共服务白皮书》,通过选择性放权,秉持公平性与多元化原则,改善公共服务,引领公共服务改革创新。
日本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进程起始于2004年小泉内阁通过的《推进规制改革、民间开放3 年计划》。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日本政府在公共服务购买的进程中始终坚持立法为先导的原则。《关于通过竞争改革公共服务的法律》明确了政府购买服务的基本原则;《会计法》及相关法律规定了中央政府有关的购买服务程序;《地方自治法》及相关法规规定了与地方政府有关的购买服务程序,从而形成了关于政府购买服务的较为完备的法制框架。
在澳大利亚,对于社会部门的一般管制均以澳大利亚税务局为核心,这就确保了澳大利亚慈善法律的真实价值是关注获取利益。1997年颁布的《财政管理与责任法》和《联邦服务提供机构法》规定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在这方面的细则。
公开透明的购买流程
一套公开透明的公共购买流程,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必然要求。经过多年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大多已安排专项预算,通过一定的政府采购程序对私有和非政府组织提供的社会服务进行购买,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简单来说,西方国家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流程是这样的:首先,政府对购买服务进行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按照一定的程序选定购买的公共服务的范围、项目,并确定相应的预算;其次,向社会公布政府购买的项目、购买价格、预算安排以及质量要求和各项服务指标等;再次,对投标进行资质认定,并运用招投标和委托等方式选定供应商、签订合同并实施相应的过程管理和监督;最后,对这些组织进行绩效考核并按照绩效进行结算。
当然,具体到每个国家而言,其流程可能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在美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至少由6个环节构成:制定统一的单据格式、招标公告以及表述格式、对招标工作人员统一定位,详细制定招标采购操作规程,确定合格供应商名单,招投标,交货追查,进行采购审计和管理审计。英国的政府采购程序则包括8个阶段:制定采购计划,确定采购总负责人和配备律师、会计师或审计师,律师起草和在指定刊物上公布信息,接受咨询,按标准确定合格供应商名单,招标或直接采购,按照合同监督供应商完成服务,独立审计。
但不管怎么变化,实现政府对非营利组织和社会服务组织公共服务的购买,“按照选定服务项目——社会公布——资质认定、招标管理——过程管理、监督——绩效考核——结算”都是最基本的流程。
非垄断的购买方式
在西方发达国家,公开竞标是最典型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式。例如,英国政府早在1990年公布的公共医疗和社区关怀法中就明确规定,中央政府拨付的特殊款项的85%必须以竞争招标的方式向私营或非政府组织购买。不过在加拿大,正式招投标并非最主要的方式,政府也经常采用直接向社会组织提供项目的方法。
竞标可以帮助政府降低购买公共服务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但不足之处是有可能引起政府雇员的反对,需要建立起相关过渡的政府雇员机制。除公开竞标外,在涉及专业性较强的公共服务时,西方发达国家还会采用协议定标的方法,如对监狱、医院等服务的购买。
在美国,合同外包则是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主要形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服务领域。在合同外包的发展过程中,政府购买服务经历了由设计型合同向绩效型合同的转变。设计型合同的特点是政府为投入和过程付费,政府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严格约束社会组织的行为;绩效型合同则是通过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质量、效果等的评估付给费用。20 世纪90 年代新公共管理理念取得主导地位后,绩效型合同出现并普遍使用,使为公民提供的服务和项目质量最大化,便于有效测算项目和服务的最终产出。
另外,不管采取哪种购买方式,政府都应逐渐从公共服务直接生产者的角色中淡出,而更多地承担起公共服务规范和制度制定者的责任。以英国政府做法为例,2001 年,布莱尔政府设立了公共服务改革办公室,与公共服务决策部门、执行部门共同开展工作相关部委制定购买服务政策,下设具体的部门执行。同时,实行了中央与地方“分治”,使地方政府拥有了更多的公共服务决策权。在社会层面,独立顾问团、专业消费者组织和行业自律协会在完善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体系,保护消费者利益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样就形成了中央政府制定规划、各级政府部门具体执行和社会团体予以辅助的政府购买服务管理体制。

⑤ 深圳老人去惠州的社康看病有刷社保卡有7折吗

⑥ 城市交通拥挤资料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思索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车进入家庭的速度逐步加快,深圳已经进入我国一线特大城市行列,也同样面临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考验。单纯增加交通供应已难以解决城市复杂的交通问题,交通政策从重视交通建设向交通建设和交通管理并重转移,通过科学管理,充分挖掘既有资源潜力。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出行环境的重要举措和手段,对于构建和谐和节约型社会,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交通拥堵 优先发展 公共交通
一、当前深圳的交通状况
深圳作为沿海城市,是改革开放的窗口,经济发达,市民的购买力比较强,因此深圳市的小汽车保有量本来就很高,近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的《深圳市城市交通白皮书》(公示稿)公布数据:“2010年深圳市新增注册登记车辆28.5万辆,过去5年年平均增长18%”,目前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70万辆,加上外地驻深和每日出入境车辆,在深圳道路行驶机动车总量已超过200万辆。道路车辆密度近320辆/公里,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深圳正在接近和突破城市的容量极限,如不迅速采取有效的应对控制措施,将面临严重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城市管理问题。
再看深圳公共交通状况,全市公交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公交专营模式面临挑战。目前实行的以线路专营为主的经营模式,在公交前期发展过程中发挥过重大作用,但也带来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公交经营主体多、缺乏规模效应、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等问题。公交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公交线网、场站配套设施、财政扶持资金等公交资源配置难以适应公交需求的增长。另外,公交市场的激烈竞争也使得现有公交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更加剧了公交的供需矛盾。缺乏明确的公交优先发展政策。公交整体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受上面条件影响,公交的运营条件日益恶化。不准时、可靠性低、速度慢、价格高。热线重复线路多,冷线无人问津。服务质量差、随意拉客、进站急停、急开,甚至发生乘客和司机的斗殴事件。没有相应政府部门很好的控制管理,各运营商只重效益,恶性竞争。在深圳机动车拥有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公共交通发展却滞后,居民采用公交方式出行的比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深圳市人民政府2007年27号文件《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将在2010年全市居民利用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达到60%。但时至今日,已经是即将过去的2011年了,全市居民利用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还是停留在不达到50% 。
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以民为本的城市管理理念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民为本的城市管理理念。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应该是在城市发展和规划中,把公共交通的建设、管理放在优先的位置上,给予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扶持,使其能以畅通的道路、良好的车况、纵横密集的线网站点,为公众出行提供更多、更好、更快的服务。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政府部门在刺激消费和增加财政收入的短视思维引导下、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私人购买小汽车,虽然市区的路面越来越宽,高架桥越来越多。但一辆辆只载几个人的小轿车,占满了大街小巷,却可以将载着几十个人的公交大客车堵得动弹不得。这样,代表大多数市民的公交车乘客的路权,就受到了少数人的侵占。因为路权是全体市民的路权,路权的分配原则是按照出行人数进行分配的,而不是按出行车辆数量分配的。占城市人口绝大多数的中下层市民享有平等的路权,就只有体现在公交是否优先上,这样,要使众多市民享有平等的路权,必须实施公共交通路权优先政策。本文提出落实公交优先,就是以民为本的城市管理理念,就是要为绝大多数市民提供方便快捷地出行条件和交通设施。从规划建设、运营管理、财税政策、法规标准、基础设施、路权优先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系统改善公共交通发展环境,大幅提高公共交通竞争力,构筑具有高度吸引力、多种公共交通方式有效衔接的现代化公共交通系统,为市民提供快捷、舒适、安全、便利、经济的公共交通服务。
有关职能部门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节约型社会,把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作为重要策略,努力构筑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的优质、高效、快捷的公共交通体系。把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作为一项长期策略,标本兼治、远近结合,加快公共交通发展步伐,切实提升公共交通的竞争力和出行分担率,促进公共交通与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前提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要做到政府支持,企业运作。公共交通必须看到其中的“公”字,公共交通的营运不能单纯看作是一种企业行为,是肩负着社会繁荣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责任。
(一)坚持规划先行,城市公交路权优先的原则
做到科学规划,促使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常规公交,在运力配置、网络布局、换乘体系等方面,形成明确的分工与配合,最终建立起一个功能明确、换乘便利的公交运营网络。从空间上和时间上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给予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以优先通行的权力,是提高公共交通运行速度与准点率、改善服务水平必不可少的措施。
(二)强化政府的主导责任
政府掌握着公共权力,控制着公共资源,其根本职责就是谋取公众福利。城市的交通管理,城市政府所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它的科学决策、权力应用和对经济资源的合理使用,将直接影响城市交通问题解决的实际效率。要改变以往政府中对交通规划、管理、投资、建设等职能相对分散的被动局面,切实提高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服务水平及相互间的协调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内耗”。城市相关政府部门职能、权力的合理调整和规范,将促进城市对社会资源、经济资源的高效调配和使用,对进一步缓解我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具有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三)确保公交资金来源
确保公交资金来源,是公交优先措施得以落实的根本保障。必须扭转长期以来公共交通建设资金比例过低的局面,政府应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交通综合体系规划,逐年将城市公交专用道、公共交通换乘枢纽、保修厂(场)、站台等城市公共交通建设项目以及新增车辆所需资金列入当地政府财政预算,每年在地方财政支出中予以优先安排。保证公交优先的各项经费能够及时到位。
四、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策略
(一)改革目前公交运营机制
有关职能部门做到科学论证,根据客流导向,规划好全市一体化公交运营系统。政府对公交运行企业从按客源确定经营收入,变为按运行路程、服务质量、乘车环境确定经营收入。改变以前公共汽车只爱跑热门路线,不愿去人少地区的“嫌贫爱富”现象,有效提升公共汽车的运输功能。
(二)建设城市快速干线公共交通系统
大力推动快速干线公交专用道路的建设,提高城市公交运行速度,提升公交服务水平,满足市民快捷、方便、准点的公共交通出行需求。改变人们一贯以来出行都期望能乘搭一路公交直达目的地的观念。由于深圳市人口超过千万,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市民工作、生活的活动区域近则几公里,远则三五十公里都有可能,乘坐长线公交,沿途每站停车,必然要花费很长乘坐公交的时间。根据我们城市的人口结构和地域分布状况,建议建设快速干线公交、支线公交、短线公交三级连接,以干线、支线为快速通道连接城市的各个区域。短线公交方便市民就近乘搭。通过换乘枢纽中心形成高效便捷、衔接顺畅的多层级线网结构。地面公共交通和地铁交通统一票价,由—票一乘制改为一票多乘制,各种公共汽车、地铁之间实行免费或者优惠换乘。此外,建立现代化公共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完善政府补贴和服务质量监管机制。以此构成线路完善,服务到位,覆盖全市的快速公交网络。

传统公交线路调整为干线公交换乘线路的思路

(三)加快轨道交通建设。
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构筑与土地利用协调、规模合理、布局完善的城市轨道体系,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客运交通体系,促进关内关外一体化发展。同时,以轨道交通建设为契机,对轨道沿线各类交通设施进行优化整合。加强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的衔接,构筑一体化的城市客运交通体系。对轨道沿线的常规公共交通网络进行优化调整。在重点商业区、火车站、城市出入口、口岸等人口密集区域的地铁站上建设快速干线公交枢纽中心,方便轨道站与公共交通接驳。形成综合换乘中心向周边发散的网络格局,创造高效的换乘接驳条件。对轨道沿线片区城市道路网络及交通组织进行优化调整。结合公共交通场站等设施的布置,改善轨道站点周边片区的道路微循环系统。结合轨道站点的布设以及轨道沿线道路的新建和改造,对轨道沿线片区的步行设施进行优化配置。设置合理的人行指示标志,在站点周围形成通达性强、指向明确、环境舒适、安全便捷的步行接驳系统。
(四)合理发展出租汽车行业
公共中小型汽车作为公共汽车的辅助,主要服务于低需求区域。要充分发挥其优势,合理引导,规范发展。出租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补充,提供私人化的点到点服务,满足有特殊需要并愿意承担较高出行费用乘客的出行需求,进一步完善出租汽车行业监管机制,适度控制发展规模。
五、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措施
(一)建设现代化公交枢纽站场
在各区、镇行政区域内、口岸、长途客运站和轨道站点等客流集散点,建设大型的快速干线公交枢纽换乘中心。通过快速干线公交专用道或在原有城市主干道路划定干线专用道,连接各个枢纽换乘中心,并合理调整这些枢纽换乘中心的公交运力分配。在干线公交枢纽换乘中心扩散建设支线换乘公交站场,每10-20万人口密度的区域范围,建设一个支线换乘公交站场,与区域内的短线公交连接。市区街道沿途的公交车站,改革为短线公交的停靠上落站,在小区范围环线行驶,与支线公交进行有效驱接,干线支线公交在专用道上直线到达,大幅提高车辆运行速度。在同一条道路上,减少重复行驶的不同线路的公交车辆,既方便了乘客又减少了公共汽车占用市内道路的时间。
(二)优化公交车辆站场设施
深圳要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有必要建设精致、美观、实用的现代化公交车辆及枢纽站场。提供水平上乘、具有实时信息监控系统和富有景观特色的建筑,为乘客提供安全、舒适的候车环境与快速方便的上下车服务。配置大容量、高性能、低排放、舒适的公交车辆,确保快速公交的大运量、舒适、快捷和智能化的服务。引导市民积极利用公共交通。在市区外围入口、口岸的公交枢纽换乘中心,建设现代化立体停车场,为弃驾换乘公交者提供低价停车保管。
(三)完善公交专用道路网络体系
逐步形成规模效应,使公交优先通行措施得以发挥最大效能。由于零散、不成规模建设的公交专用道所带来的公交运行环境的改善,往往很快会因为交通拥堵范围的扩大或局部交通拥堵的加剧而抵消,公交专用道的效益很难显现。因此,建设高标准干线公交专用道路,在城市原来主干道路重新划定设置全时段、全封闭、形式多样的干线、支线公交专用车道。枢纽换乘中心之间通过干线公交连接,保证干线、支线公交专用道路运行速度达到60-80公里的时速。提高公共汽车的运行速度和到站准点率,达到干线、支线公交快于社会车辆行驶速度的目的,提高快速公交的运营速度、准点率和安全性。
(四)实施票价优惠政策
市民出行使用智能交通卡,换乘地铁、支线公交、干线公交、短线公交,在一定路程或乘车时间段内,实现优惠或者免费换乘。同时,使用智能交通卡,可以积累全部的公交出行数据,既便于不断研究、改善交通系统,节省了大量的交通调查费用,使公交公司的运营业绩公开化、透明化,有利于政府监管和公平竞争。
(五)建设智能公交管理系统
现代化的城市公共交通应包含先进的智能公交管理系统的应用,才能更加有效提高公交的运营效率和效益。通过智能公交管理系统,对城市公共交通进行有效调度、运营管理,监控城市公共交通通行能力、公交系统动态服务水平。综合利用各种先进技术,实现对公交车辆、客流信息的采集、传输和处理,实现车辆定位和信息上传、自动报站以及对公交运营车辆的实时监控和可视化调度。以公交车辆行程动态预测和乘客客流动态预测的数据为基础。系统还利用公交通行能力和动态服务水平等约束条件,根据城市公交系统的运行情况对公交车辆进行实时动态的调度。同时该系统提供多样化的公交信息服务,包括电子站牌、车载终端、电子显示屏、查询等方式。
六、结论
通过实施上述的手段措施,实现深圳交通发展方式的五个转变,即:运输方式由相对分散向综合高效转变;出行结构由个体机动交通和公共交通并行向公共交通主导转变;交通服务由保障型向优质型转变;交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交通排放由高耗低效向低碳环保转变。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代表了城市中大多数人的利益,特别是为低收入阶层提供了享有交通出行的权利。因此,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已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选择。政府部门通过实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政策,引导人们“弃车就乘”,从而在扩大服务能力的同时减少交通量,从限行、收拥堵费的“禁、堵”方式,转变为优先发展公交的“疏、导”的方式,不愧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良性管理模式。
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途径,不仅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对于缓解城市交通矛盾、控制交通污染和节约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公共服务白皮书》2011年度
参考文献
•[1]韩国城市轨道交通对西安城市结构优化的引导作用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2007.
•[2]何芳.城市土地经济与利用[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3]陆锡明,王祥,朱洪.综合交通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4]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Z).深圳:深圳城市规划局,2007
•[5]城市交通[M].深圳:深圳城市规划局. 北京 建设部城市交通工程技术中心 2006-6

⑦ 全球大数据发展的新动向与新趋势

全球大数据发展的新动向与新趋势
目前,伴随移动互联网、智能硬件和物联网的快速普及,全球数据总量呈现指数级增长态势,与此同时,机器学习等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创新也日趋活跃,使得大数据隐含的价值得以更大程度的显现,一个更加注重数据价值的新时代正悄然来临。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2017年度《世界数字竞争力排名》显示,各国数字竞争力与其整体竞争力呈现出高度一致的态势,即数字竞争力强的国家整体竞争力也很强,同时也更容易产生颠覆性创新。实际上,以美国、英国、韩国和日本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一向重视大数据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当前更是把大数据视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大力抢抓大数据技术与产业发展先发优势,积极捍卫本国数据主权,力争在数字经济时代占得先机。我们从各国发展大数据的新举措中或许可以窥探到大数据发展的新趋势。
美国:稳步实施“三步走”战略 打造面向未来的大数据创新生态
美国是率先将大数据从商业概念上升至国家战略的国家,通过稳步实施“三步走”战略,在大数据技术研发、商业应用以及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已全面构筑起全球领先优势。
第一步快速部署大数据核心技术研究,并在部分领域积极开发大数据应用。2012年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发布《大数据研究发展倡议》,以提升从海量和复杂数据中获取知识、挖掘价值的能力,进而推动科学与工程领域创新步伐加速。第二步调整政策框架与法律规章,积极应对大数据发展带来的隐私保护等问题。2014年美国发布《大数据:把握机遇,守护价值》白皮书,再次重申要把握大数据可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创新动力的重大机遇,同时也要高度警惕大数据应用所带来的隐私、公平等问题,以积极、务实的态度深刻剖析可能面临的治理挑战。第三步强化数据驱动的体系和能力建设,为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提供长远保障。2016年美国发布《联邦大数据研发战略计划》,形成涵盖技术研发、数据可信度、基础设施、数据开放与共享、隐私安全与伦理、人才培养以及多主体协同等七个维度的系统的顶层设计,打造面向未来的大数据创新生态。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对大数据应用及其产业发展持续关注,并督促相关部门实施大数据重大项目,构建并开放高质量数据库,强化5G、物联网和高速宽带互联网等大数据基础设施,促进数字贸易和跨境数据流动等。2017年4月美国能源部与退伍军人事务部联合发起“百万退伍军人项目(MVP)”,希望借助机器学习技术分析海量数据,以改善退伍军人健康状况。2017年9月医疗保健研究与质量局发布美国首个可公开使用的数据库,其中包括全美600多个卫生系统。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一直积极与他国展开合作,以预防数字经济监管障碍、促进信息流动和反对数字本地化等。
英国:紧抓大数据产业机遇 应对脱欧后的经济挑战
大数据发展初期,英国在借鉴美国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本国特点和需求,加大大数据研发投入、强化顶层设计,聚焦部分应用领域进行重点突破。近期英国特别重视大数据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密集发布《数字战略2017》《工业战略:建设适应未来的英国》等,希望到2025年数字经济对本国经济总量的贡献值可达2000亿英镑,积极应对脱欧可能带来的经济增速放缓的挑战。
2012年,英国便将大数据作为八大前瞻性技术领域之首,一次性投入1.89亿英镑用于相关科研与创新,在八大领域投入总额中占比高达38.6%,远超其余七个领域。随后,英国将全方位构建数据能力上升为国家战略,于2013年发布《把握数据带来的机遇:英国数据能力战略规划》,提出人力资本(研发人才与善于运用数据的民众)、基础设施和软硬件开发能力,以及丰富开放的数据资产是发展大数据的核心,事关能否在未来竞争中占据领先优势。该战略同时提出了11项具体行动部署,短短两三年便释放出巨大的数字潜力。从2010年至2015年,数字经济对英国经济增加值的贡献增长了21.7%,超过了同期经济增加值增长率的17.4%,2015年数字经济规模为1180亿英镑,在经济增加值中的占比超过了7%,其中数字商品和服务出口总值超过500亿英镑。
为从数据中挖掘出更大的价值,创造并维护一个能够保持更多收益和增长的经济体系,同时让全社会都能从中收益,英国政府在2017年3月提出了新时期发展数字经济的顶层设计《数字战略2017》。新战略中提出七大目标及相应举措,特别是对各个目标都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一是打造世界一流的数字基础设施,二是使每个人都能获得所需的数字技能,三是成为最适合数字企业创业和成长的国家,四是推动每一个企业顺利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五是拥有最安全的网络安全环境,六是塑造平台型政府,为公众提供最优质的数字公共服务,七是充分释放各类数据的潜能的同时解决好隐私和伦理等问题。
2017年11月,英国面向全社会发布《工业战略:建设适应未来的英国》白皮书,强调英国应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绿色增长、老龄化社会以及未来移动性等四大挑战,呼吁各方紧密合作,促进新技术研发与应用,以确保英国始终走在未来发展前沿,实现本轮技术变革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为此,2018年4月底英国专门发布《工业战略:人工智能》报告,立足引领全球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发展,从鼓励创新、培养和集聚人才、升级基础设施、优化营商环境以及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等五大维度提出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
韩国:以大数据等技术为核心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
多年来,韩国的智能终端普及率以及移动互联网接入速度一直位居世界前列,这使得其数据产出量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为充分利用这一天然优势,韩国很早就制定了大数据发展战略,并力促大数据担当经济增长的引擎。2016年年底,韩国发布以大数据等技术为基础的《智能信息社会中长期综合对策》,以积极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挑战。
2013年12月,韩国多部门便联合发布“大数据产业发展战略”,将发展重点集中在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和大数据市场创造上。2015年年初,韩国给出全球进入大数据2.0时代的重大判断,大数据技术日趋精细、专业服务日益多样,数据收益化和创新商业模式是未来大数据的主要发展趋势。基于此,在同年发布的《K-ICT》战略中,韩国将大数据产业定义为九大战略性产业之一,目标是到2019年使韩国跻身世界大数据三大强国。韩国还非常注重对他国经验的借鉴,2015年5月中国发布《大数据发展调查报告》后,韩国专门对中国与韩国大数据应用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聚焦韩国大数据应用水平与大数据市场不协调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
近两年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的到来,倒逼韩国重新审视本国智能制造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并于2016年年底提出《智能信息社会中长期综合对策》,将大数据及其相关技术界定为智能信息社会的核心要素,并提出具体的发展目标与举措。
一是充分挖掘数据资源价值,强化未来竞争力源头。构筑开放共享的大规模数据基础设施,到2025年实现320个公共机构的数据开放;促进数据流通和使用,激活数据交易市场,推动公共和民间数据实现以价值为导向的交易;激活数据分析企业,到2020年数据专业服务企业规模达到100家;培养大数据专业人才,将每年培养的数据科学家数量从2017年的500名增长到2030年的1000名;发展区块链技术,提高数据管理可靠性等。二是筑牢大数据技术基础。加强数学方法论研究,长期稳定支持新型学习推断、量子计算、神经形态芯片等下一代计算技术研究,推动科研大数据开放共享,推进产业数据中心建设,强化产学研合作共同研发产业共性技术等。三是面向数据服务需求,构筑超连接网络环境。确保频率资源供应,有序推进5G商用化进程,实现大规模机器间通信,实现不同业务网络之间的实时超连接;推动通信运营商体系优化,摒除后发企业进入运营行业的壁垒;进一步强化物联网和云计算基础设施并充分利用智能传感器数据;分阶段引进量子通信与安全网络等。
大数据发展新趋势
综合以上几个典型国家的新动向和新举措,可以发现当前及未来全球大数据发展的新趋势。
一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日益融合,成为各国抢抓未来发展机遇的战略性技术。英国在工业战略中强调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发展,很有可能推动现有的商品和服务市场被颠覆和取代。日本将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界定为建设超智能社会服务平台必不可少的共性技术。韩国与日本相似,将智能信息化社会定义为“ICBM(物联网、云服务、大数据和手机)与AI(人工智能)相融合的社会”。
二是大数据资源对各国经济政治博弈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美国最新版国家安全战略中,特朗普再次将“数据”比喻为一种能源,他认为掌握了数据及相关能力,就是为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有效抵制敌对意识形态以及部署建设最强大军事力量等构建了最基础的保障。最近的“脸书危机”事件,再加上近年来“剑桥分析”及其母公司“战略通讯实验室”参与多国领导人选举活动事件,使得大数据资源及相关技术成为某些国家利益集团及企业影响政治生态和社会安全的重要手段,各国政治社会发展面临的风险变得更加复杂和不可预测。
三是大数据应用基础条件发生跨越式变化。一方面政府数据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将进一步拓宽,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的进步,为公共服务数字化与智能化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技术层面的保障,数据的标准化及开放则成为各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平台型政府的资源保障。另一方面大数据应用的基础设施将成为与水电气暖等相类似的设施,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这其中包括物联网、智能硬件等数据采集类设施,5G、光通信等超高速数据传输类设施,以及超级计算机、云计算以及边缘计算等计算类设施,以及新型的存储设施等等。
四是大数据安全为各国实现“平衡”发展带来更严峻的挑战。各国大数据发展战略中,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数据开放共享”与“个人信息保护”的侧重点不同,比如欧盟希望通过强制性的统一标准最大限度的保护个人隐私,而美国则更相对弱化法律约束、希望充分调动企业的主动性,这种态势对未来全球大数据国际规则的融合发展提出了新难题。同时对大数据企业权利和义务也要进行再平衡,监管太严将限制企业创新的脚步,但如果放手太多,在实践中难免出现企业对个人隐私大规模侵害的问题。

阅读全文

与前海2014年度公共服务白皮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数字版权的权源 浏览:565
驻马店置地弘润山转让 浏览:146
穂康投诉 浏览:146
嘉兴万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34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浏览: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浏览:867
国办发明电200330号 浏览:602
公共服务事项自查报告 浏览:872
2014年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案 浏览:873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题库 浏览:245
购买软件使用权合同 浏览:134
灰烬创造者职业 浏览:566
德州扑克发明者 浏览:78
如申请驰名商标 浏览:225
知识产权平台协议书 浏览:506
个人存款证明的期限 浏览:466
四川正华知识产权公司 浏览:287
海南期货从业资格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74
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 浏览:875
执转破成果 浏览: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