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工商局的“商标和广告管理”职务是干什么的
组织著名商标认定的推荐工作;依法保护商标专用权,依法查处商标违法行为;依法监测各类广告,查处广告违法行为;依法办理广告许可,负责本系统统计;办理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1.制定广告业发展规划计划。要增强履职意识,把促进广告业发展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
2.深入广告企业调研,加大指导扶持力度。要加强调研工作,摸清广告企业底数,学习了解广告企业的管理知识和客观规律,深入探讨发展的具体举措,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加强引导广告企业诚实守信,营造良好的广告业发展环境。
3.突出广告专项整治重点。紧紧围绕把广告违法率控制在1%以内的工作目标,继续重点整治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医疗、药品、食品等广告,做到“四个从严查处,一个严厉打击”。
4.增强广告案件查处震慑作用。要把重点放在查处大要案件上,严查快办典型案件,突破疑难复杂案件;对屡次发布违法广告的经营单位以及涉及的产品,依照有关规定暂停其广告发布业务或暂停广告发布;加强行政执法部门与刑事司法部门的衔接,对已涉嫌构成虚假广告罪的,应依法做好涉嫌案件移送工作。
5.突出广告日常监管重点。加强对涉及和影响社会稳定、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等严重违法及不良广告的监管;强化农村广告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坑农害农的虚假违法广告;强化对房地产广告、融资广告、招生广告等重点、热点、难点的监管,提高对广告市场秩序的监管能力。
6.加强广告市场巡查监管。加大对广告企业的行业管理力度,结合经济户口管理平台建设,推进广告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商所要落实片段长责任制,做好《基层工商所巡查记录表》的登记,建立对辖区广告市场的巡查监管制度。
7.加强广告行政执法工作。认真执行案件查办落实情况报告制度,强化广告案件的督查督办,对检查发现、上级交办、有关部门移送、群众投诉举报的广告案件,要做到件件有着落,件件有反馈。
8.加强宣传工作。各工商所应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有关部门汇报广告工作,加强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行风评议代表的沟通交流,增进理解,争取支持;加强对广告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宣传,建立社会监督机制,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9.加强业务培训。区局将适时举办广告业务培训班。要着重加强对工商所广告监管人员的培训,积极探索、总结工商所如何加强广告监管工作。把深入指导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抓手,推动广告监管工作由粗放监管向精细监管转变。
⑵ 工商局广告问题!急!
《广告法》规定,广告应该真实、明白,不得误导和欺骗消费者。你所说的绿色 健康内 生态,是不容是经鉴定后作出这个结论的?是不是经相关部门认证的?还是你主观上夸大其辞宣传的?
你的广告我初步判断涉嫌虚假宣传,工商部门可以依据《广告管理条例施行细则》第十七条的规定,对你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罚款,最高不超过三万,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⑶ 你好,请问下户外广告到工商局备案,需要些什么资料
根据《来户外广告登记管理自规定》第九条的要求,户外广告发布单位申请户外广告发布登记,应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一)《户外广告登记申请表》。
(二)户外广告发布单位和广告主的营业执照或者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经营资格证明文件。
(三)发布户外广告的场地或者设施的使用权证明。包括场地或设施的产权证明、使用协议等。
(四)户外广告样件。
(五)法律、法规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规定需要提交的其他文件。
受委托发布户外广告的,应当提交与委托方签订的发布户外广告的委托合同、委托方营业执照或者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经营资格证明文件。
广告形式、场所、设施等用于户外广告发布,按照国家或者地方政府规定需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应当提交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
发布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应当审批的广告,应当提交有关批准文件。
⑷ 国家工商局对广告中含有有第一是否违法的答复
您好!作为序数词的绝对化用语如首发、首映、首播、首家、首款、第一、最早成立等,和作为数量词的绝对化用语如独家代理、唯一授权等,如有事实依据且能完整表示清楚,不致对消费者构成误导的,原则上允许使用。
详细内容如下:、
一、法律依据
(一)定性依据:新《广告法》第九条
广告不得有下列情形:...(三)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
这一规定通常被称为绝对化用语禁令,与旧《广告法》基本一致,只是多了双引号,意思表述无变化。
(二)处罚依据:新《广告法》第五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对广告主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可以吊销营业执照,由广告审查机关撤销广告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其广告审查申请;对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广告费用,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吊销广告发布登记证件: (一)发布有本法第九条、第十条规定的禁止情形的广告的。
与旧《广告法》相比,法律责任总体有所加重。
二、基本原则
(一)核心原则
新《广告法》第四条:“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广告法之所以禁止绝对化用语,目的就是防止欺骗误导消费者的广告,这是判断绝对化用语是否违反广告法的核心原则。
(二)具体原则
基于新《广告法》第九条:广告不得有下列情形:...(三)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绝对化用语广告案件查处时应贯彻以下原则:
1、第九条第三项中的“等”字表示列举未尽之意,即所谓等外等。广告法所禁止的绝对化用语并不限于法律所列举“国家级”、“最高级”、“最佳”这三个,与此类似的绝对化用语均在禁止之列。
2、第九条第三项所规定的“国家级”、“最高级”、“最佳”这三个词语均为表示程度的最高级形容词,根据同等类推的原则,广告法所禁止的绝对化用语应仅限于作为表示程度的最高级形容词或类似语句。
3、第九条采用“广告不得有下列情形”的表述,表明法律对绝对化形容词是绝对禁止的,而不论该表述是否客观、真实。
三、定性分析
对广告中的绝对化用语是否违法,要结合上述基本原则来综合判断,不能过于宽泛,把所有的绝对化用语都列为违法用语,也不能过于教条,认为没有“级”的“最高”是可以使用的。具体分析如下:
(一)作为形容词的绝对化用语:禁止使用
这类用于形容空间、大小、多少、新旧、优劣等程度描写绝对化用语很多,除了广告法列举的“国家级”、“最高级”、“最佳”以外,国家工商局还曾明确答复,“顶级”、“极品”、“第一品牌”是与“国家级”、“最高级”、“最佳”含义相同的绝对化用语。最典型的是以“最”字开头的一批词语,《食品广告发布暂行规定(修订稿)》(征求意见稿)规定:食品广告不得含有“最新科学”、“最新技术”、“最先进加工工艺”等绝对化的语言或者表示。其他如世界级、宇宙级、全球级、第一、极致、100%安全、99.9999%有效、纯天然、包治百病、根治、独一无二等。如前所述,第九条第三项是对作为形容词的绝对化用语的绝对禁止,而不论该表述是否客观、真实。原因在于这类表述往往对消费者具有很大的欺骗、误导作用。
不少人认为,除“国家级”、“最高级”、“最佳”这三个明确禁止的词之外,最高、第一等绝对化用语只要有证据证明属实就不违法,某品牌在广告法实施当日甚至在天猫打出了“新广告法保护真第一”的广告。这其实是对广告法第九条第三项的教条式误读。销量第一、销量最高、销量最佳这但三句话表述的是同一个意思,假设该广告主确实销量第一,如果仅仅因为广告法只列明了“最佳”就判定“销量最佳”的说法违法,而“销量第一”、“销量最高”因表述属实而合法,法律岂不成了儿戏。反言之,如果只有虚假的绝对化用语才违法,那么绝对化用语禁令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因为广告法有专条规定了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
绝对禁止的有限例外
作为形容词的绝对化用语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可以合法使用:一是用于同一品牌或同一企业内部的产品描述,如最大户型、最小尺码、最新产品、顶配车型等,在限定范围明确且客观真实的情况下可以合法使用。二是表达企业的经营理念或目标追求,如“顾客第一、诚信至上”、“追求极致安全”等。上述两种情况下,如果广告文案中过于突出描述中的绝对化用语,对消费者构成误导的,仍然违反绝对化用语禁令。三是作为固定用语中的一部分,如最高法院、超级联赛等。
(二)作为序数词或数量词的绝对化用语:允许如实使用
作为序数词的绝对化用语如首发、首映、首播、首家、首款、第一、最早成立等,和作为数量词的绝对化用语如独家代理、唯一授权等,如有事实依据且能完整表示清楚,不致对消费者构成误导的,原则上允许使用。这类绝对化用语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才能合法使用:一是表述真实,二是表述完整清楚,三是不致于误导消费者。
就经验而言,限定范围越大,广告主企图误导消费者的可能性越大,违法的概率越高,而限定范围比较适度具体明确的,违法概率较低。对于将表示空间的最高级形容词与序数词、数量词连用的情况,如全球(全国)首款、全球(全国)首家、全球(全国)独家、全球(全国)唯一等,其语义重点已不再是表示序数和数量,而是误导公众认为其商品或服务具有世界级、国家级品质,应认定违反绝对化用语禁令。全球(全国)首发、首映、首播等用语在如实清晰表述且不导致公众认为其商品或服务具有世界级、国家级品质前提下,可如实使用。
四、举证责任
(一)当事人承担“证实”的责任:对有利于自己的积极事实依法负举证责任
广告法第四条第二款:“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第十一条第二款:“广告使用数据、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等引证内容的,应当真实、准确,并表明出处。引证内容有适用范围和有效期限的,应当明确表示。” 第四十九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履行广告监督管理职责,可以行使下列职权:...(三)要求涉嫌违法当事人限期提供有关证明文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五十九条:“被告在行政程序中依照法定程序要求原告提供证据,原告依法应当提供而拒不提供,在诉讼程序中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一般不予采纳。”
根据上述规定,当事人要对广告中对商品、服务的积极的描述负有举证责任,如无充分证据证明其描述属实,需要依法承担对其不利的法律后果。之所以如此规定,是因为广告主等当事人对于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最清楚,距离证据最近,获取证据最方便,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乱说当然要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执法人员在执法实践中,有初步证据或者根据日常经验法则怀疑某广告内容涉嫌违法时,可要求当事人限期提供有关证据,如果当事人无法提供相应证据,就需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甚至相关广告被认定为虚假广告。比如,如果当事人不能证明广告中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性,则构成广告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第(一)项所规定的“商品或者服务不存在的”虚假广告。
执法机关依法要求当事人举证时,要注意一下几点:
一是当事人只对有利自己的事实举证,不对不利于自己的事实举证;当事人只对自己行为合法的事实举证,不对自己行为违法的事实举证;当事人只对积极的作为事实举证,不对消极的不作为事实举证。
二是行政机关必须向当事人阐明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并对当事人提出举证要求。
三是行政机关对当事人的举证期限要求应当合理,应当考虑当事人举证的难易程度,给与合理的举证期限,不能故意刁难当事人。
四是除有法规明确规定以外,当事人不能证明自己的行为合法,不必然推定其行为违法,不免除行政机关依法查明违法事实的责任。
(二)执法机关的举证责任
《行政处罚法》第三十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必须查明事实;违法事实不清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
一是查明当事人身份。要搜集当事人的身份证明(营业执照、身份证、委托书等)。
二是证明广告活动存在。要搜集当事人从事广告设计、制作、发布、代言等广告活动存在的证据,如合同、票据、广告素材等。要搜集固定广告内容的各类广告素材,包括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
三是证明广告内容或广告行为违反广告法。如包含绝对化用语的广告素材等。证明广告内容虚假的书证、物证、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统计数据等。
(三)绝对化用语广告案件的调查取证
1、对于禁止使用的绝对化用语,执法机关只要能证明广告中含有禁用的绝对化用语即可定案。可要求当事人提供有关广告内容真实与否的证据,但这类证据只作为案件情节轻重危害大小的认定依据,一般不影响案件定性。
2、对于允许如实使用的绝对化用语,当事人承担证明广告内容真实的责任,执法机构承担证明广告内容虚假的责任。
3、广告违法案件中,当事人常常会提供第三方市场调查报告作为证据。对第三方市场调查报告要进行核实,要核实作为报告出具方的第三方市场调查机构的身份和相关资质,要调取报告全文,报告要由出具方提供或经出具方认可方有效,任何节选本均不能作为有效证据。要结合市场调查报告的调查目的、统计方法、样本选取、适用范围等因素综合审查报告的权威性可靠性,市场调查报告一般都有特定调查目的和适用范围,很多市场调查报告都明确载明不得作为广告宣传依据。
五、法律适用
(一)禁止使用的绝对化用语案件法律适用
1、主观性的绝对化用语和客观上无法证实或证伪的绝对化用语,按绝对化用语禁令定性处罚处罚。
2、虽有客观标准,但执法人员无充分证据对其证伪的绝对化用语,按绝对化用语禁令定性处罚。
3、上述情况的绝对化用语同时违反广告法第二章中关于药品、保健品、农药、教育培训、招商、房地产、种子等广告的禁止性规定时,按相应专门条款定性处罚。
4、执法人员有充分证据对其证伪的绝对化用语,按绝对化用语禁令或虚假广告择重定性处罚。除涉及广告代言人的案件外,其他案件不推荐这种做法,因为多数情况下关于第一、最好、最高等内容的取证、验证比较繁琐,证伪的难度大,而执法效果相差不大,没必要浪费执法资源去做。
(二)允许如实使用的绝对化用语案件法律适用
作为序数词或数量词的绝对化用语检查的重点是表述是否真实、准确、清楚、明白。有证据证明表述不真实的,按虚假广告查处。达不到虚假广告的证明标准,表述不准确、不清楚、不明白的,按违反广告法第八条或第十一条定性查处。
谢谢阅读!
⑸ 工商局以宣传虚假广告查你会是怎么处罚
网上的虚假宣传行为,应当认定是公司的行为,而不是公司法定代表人的个人行为。不管公司怎么样变更(分立、合并、转让),只要没有被注销,原来公司的所有民事责任,都应当由新设立的公司承担。
也就是说,你转过来的公司必须接受工商部门的处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和《广告管理条例》、《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对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广告的经营者、广告的发布者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停止其广告业务。
(5)工商局招生广告扩展阅读:
虚假广告,就是指广告内容是虚假的或者是容易引人误解的,一是指商品宣传的内容与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实际质量不符,另一就是指可能使宣传对象或受宣传影响的人对商品的真实情况产生错误的联想,从而影响其购买决策的商品宣传。
这类广告的内容往往夸大失实,语意模糊,令人误解。虚假广告行为在法律上表现为作为和不作为两种形式,作为是指故意发布虚假广告;不作为就是广告发布者有义务说明或者警告,而不作为。
具体行为
1.广告主介绍的商品、服务本身即是虚假的。
(1)广告中有关商品质量、性能、功效等的说明,不符合商品的实际质量、性能、功效等。
(2)擅自改变食品、药品、农药等特殊商品的《广告审批表》批准宣传的内容,进行虚假、夸大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3)利用虚假广告招生办学、培训技术。
(4)发布虚假的“致富信息、实用技术”广告骗取钱财。
(5)无商品可供,或以次充好,以邮购为名骗取购物款,非法牟利。
2.广告主自我介绍的内容与实际不符。
(1)谎称自己已取得生产许可证、商品注册证;谎称产品质量已达到规定标准、认证合格,并获得专利等;谎称产品获奖、获优质产品称号等。
(2)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科技成果以及假冒他人名义为自己的企业或产品作广告宣传。
3.对产品、服务的部分承诺是虚假的,不能兑现的且带有欺骗性的。
⑹ 暑假期间,我想私人(因为没钱开公司)私自挂横幅打招生两三个人的家教广告,违法吗工商局会找我收钱吗
小打小闹不会管你的,但是注意别被一些眼红的人举报了
⑺ 发布招生广告应该注意的几个法律问题
企业招聘广告内容设定技巧及应防范的法律风险
人才招聘广告就是企业员工招聘的重要工具之一,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应聘者的素质和企业的竞争。为此,我们有必要对人才招聘广告的内容设定和有关法律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一、律师观点:企业招聘广告内容设定技巧
从律师的角度来看,招聘广告内容设计的科学不仅仅只是影响到人才的招聘,更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潜在的法律风险,因此企业hr完成招聘广告的内容设计后,最好让企业的法律顾问把把关。根据从业经验来看,企业招聘广告内容设计应注意以下:
1、客观真实。真实是招聘广告内容设定的首要原则。招聘的企业必须保证招聘广告的内容客观、真实,并且要对虚假广告承担法律责任。对广告中所涉及的对录用人员的劳动合同、薪酬、福利等政策不能做虚假承诺。招聘信息应当是人才资源需求的客观反映,必须忠实地反映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基本情况,反映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招聘广告中不要用企业无法遵守的承诺来误导应聘者,对于晋升机会、挑战、责任等要诚实列出,给人以可信度,树立以诚待人的企业形象。那些言过其实,夸大其辞,别有用心的广告,一旦被人识破之后,不但会使企业声名狼藉,有可能引来欺诈嫌疑的恶果。
2、合法。招聘广告中出现的信息要符合国家及地方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杜绝发布违法信息。这个合法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比如不具备境外劳务派遣的单位招聘员工到境外工作,或者广告招聘妓女等不符合公序良俗甚至是违法的招聘内容。程序违法包括招聘广告通过非正常途径向受众发送,比如非法挖人。
一般来说各地区都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制定相应的《人才市场管理规定》等法规,比如北京市工商局和北京市人事局2002年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人才招聘广告管理的通知》,对发布招聘广告提出“五个不得”,其中除了前两个涉及歧视外,后面三个不得是指:(三)侵犯其他单位及求职应聘人员的合法权益或以不正当手段招聘人才(这种现象在高级管理人员和it领域人才争夺中相对要突出一些。不正当的手段一般有两种:一是明明知道劳动者和所在单位劳动关系还没有解除,就聘用了他(她)。二是应聘者虽然已经终止了所有的劳动合同和劳动关系,但可能会签有其他方面的单向协议,如有关“禁业限制”的协议,按照这种协议,在离开原单位的一至三年内,不得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有的企业明明知道对方和原企业签有这样的协议,却仍然录用这个人。这就是一种不正当的手段,这些企业,挖人是一个目的,但另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挖技术或窃取竞争对手的商业秘密);(四)以人才招聘为名谋取不正当利益,以各种名义向求职应聘人员收取费用,要求求职应聘人员以其财产、证件作抵押(劳动合同法也明确禁止该行为);(五)未经应聘人员同意,擅自发布、泄露求职应聘人员的资料和信息,擅自使用求职应聘人员的技术、智力成果(主要是针对有的用人单位在收到简历后,如果不录用,就会很随意地处理,造成求职者个人信息被流散出去。不管劳动关系有没有缔结成功,用人单位都有义务保守求职者的隐私。而有的企业打着“招聘”高级管理者和尖端技术人才的幌子,给应聘者一个问题,由应聘人给出一个解决的方案,企业再告知应聘者“不合格”,而接着就会把方案用来解决自己的难题,导致知识产权侵权)。该通知还规定用人单位违反人才市场管理有关规定发布人才招聘广告,由人才市场管理部门依照国家及本市有关规定予以处罚。用人单位、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发布虚假或其它违反《广告法》规定的人才招聘广告,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广告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可见如果用人单位发布招聘广告时不遵循相关的法律规定,可能会遭受行政处罚。
3、内容简洁但完整。人才招聘广告要为读者提供一个获得更多信息的来源,其主要内容要简洁,但是必须完整,一般来说可以提供:(l)本企业的基本情况;(2)招聘人员的基本条件;(3)其它注意事项。至于工作报酬和福利待遇等内容是否要公布在招聘广告中可视企业的情况而定,如果发布招聘广告的目的是为了宣传之用,则可以模糊处理,如果招聘广告的主要目的是吸引人才,则建议公布报酬和福利情况。
⑻ 我是一个开广告公司的,由于竞争对手和工商局广告科熟悉,就老去找工商局广告科,
工商局广告科这样的做法是违法行为,如果有证据,可以向上一级工商局或者内纪委反映和举报。
个人以为,躲容是躲不过去的,越躲越被欺负,所以目前重要的是收集证据。
还有一点很重要,这个事情,发生在什么地方,如果是上海、北京这样的地方,法制环境好一点,更能通过正常途径,保护你的合法利益。
⑼ 请问,个人辅导班如何在网上发布招生广告需要办哪些手续谢谢!
教育行业在市场上发展的一向不错,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促进了教育行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存,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行业,可见教育行业有着非常大的发展前景。
作为一个经营者我们需要考虑的东西很多,但有时候难道会有疏忽,或者经验不足,这个时候,我们如何快速让我们的经营盈利更好呢?
1.大学生办辅导班,目前在政策上是“真空”。也就是说,目前国家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款可以借鉴和规范。正式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你无法办成真正意义上的合法机构。
2、没有合法的“身份”,但从事教育行业,又属于教育局,工商局,税务局等部门监管。所以,私自办班,风险很大。一旦被查处,后果很严重,尤其是辅导班是暴利行业,当别人看到你赚钱的时候,会眼红的,这是中国人的通病。所以,目前的问题集中在“如何既能摆脱职能部门的监管,又能不给周围爱打小报告的人以口实”,解决这个问题,你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