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鞍山附近的自驾游景点有哪些
1、采石矶文化生态旅游区
采石矶,又名牛渚矶,居我国著名的“长江三矶”之首。它东起锁溪河,西达大江,界定面积约80公顷,是一座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天然公园。绝壁临江,水湍石奇,历来又以其山水之险、风物之秀独领-,被誉为“天下第一矶”。“采石山水甲江南”,李白曾多次登临吟咏,留下了许多不朽篇章,最终长眠于附近的青山。
2. 马鞍山一日游必去的景点有哪些
1、和县香泉旅游区
香泉旅游区位于和县香泉镇,旅游资源禀赋优越,以香泉温泉为核心资源,同时拥有“六山、两水、一古镇资源”,不仅山水资源景观质量极高,文化底蕴也很深厚,是一个集温泉养生文化、昭明文化、名人古迹文化、方志文化、宗教文化、老街文化、地域文化、红色文化、乡村文化和美食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
地址: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昭明路
绝壁临江,水湍石奇,历来又以其山水之险、风物之秀独领-,被誉为“天下第一矶”。“采石山水甲江南”,李白曾多次登临吟咏,留下了许多不朽篇章,最终长眠于附近的青山。
景点地址:马鞍山市雨山区采石镇唐贤街1号
3. 香港有什么山吗/
1、太平山。太平山位于香港中西区,指香港太平山,英语:Victoria Peak,一般指“太平山山顶”,因而被香港人简称为山顶。太平山原名“硬头山”,古称为香炉峰,海拔高度为554米,是香港岛的最高峰。
2、大屿山。大屿山是香港最大的岛屿,位于香港西部海域,地势以山地为主,凤凰山海拔935米,是全香港第二高峰,大屿山的山溪下有小块平坦土地,岛上人口最集中的地方是西南面的大澳镇,许多香港人会在周末或者节假日到大屿山游玩、休息。
3、飞鹅山。飞鹅山位于香港的黄大仙区、观塘区、西贡区和沙田区的交界,又称九龙峰。它高度为602米,在全香港山峰之中排行第6,为九龙最高的山峰。飞鹅山是孙中山先生母亲墓穴的所在地。香港童军总会在飞鹅山设有基维尔营地。
4、狮子山 。香港特别行政区狮子山,端坐于香港九龙塘及新界沙田的大围之间,狮子山早在1.4亿年前已形成,现在狮子山的位置,从前是一片大熔岩,“狮子”头面向九龙西边,狮身连尾巴完整地伏在山上。
5、大帽山。大帽山位于香港新界荃湾区和元朗区交界,并有小部分属于大埔区。大帽山亦称“大雾山”,是全香港最高之山峰,山上可俯瞰新界及港岛。在冬季严寒气温下,偶然可见地上结霜的情景。
4. 山东有什么名山
山东的山很多:
泰安:
泰山,主峰玉皇顶海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的之称。是山东最高峰。位于泰安市。
徂徕山,又称龙徕山,驮来山,是泰山的姊妹山。主峰太平顶,海拔1027米,相对高度800多米,与泰山玉皇顶的直线距离为30公里。
济南:
济南也算是环山包围,因此山峰众多,相比起来,其实就是丘陵而已,最高的山--华山,海拔197m。
千佛山齐烟九点指的就是周围的9座山,千佛山本身就是泰山山脉的余脉,九点就是九座山:
标山
位于济南城区北部山下,山上关帝庙也已坍塌,仅存钟鼓二楼。
凤凰山
与标山相临,东为“凤凰”西为“标”。昔日两山同称标山。山上绿化,周围景色也佳。
马鞍山
位于城区北部,在药山之南,形似马鞍,故名。因城南亦有马鞍山,故又名北马鞍山。因山巅两个山头呈圆形,连在一起,一大一小,又名“日月轮”山。这里亦曾为古战场。山上土层很厚,树木茂密,浓荫蔽日。
匡山
在济南城区西北隅。因山形似筐,故名。后因“筐”字不雅,遂改为“匡”。昔日,满山皆松柏,山上有寺院,为佛道二教所居,相传李白曾于此读书,内供李白牌位。如今,寺院已毁,仅存近人朱庆澜1924年题写的“李白读书处”大字石刻矗立于山之西麓。
粟山
在城郊西北,较小,喻为“粟”。土层甚厚,花木丰茂,青青葱葱。上有真武庙。
药山
在城区北部,东南距动物园约2公里。又名卢山、齐山、云山、阳起山。昔日,山下洞中产“阳起石”,可入药,故名“药山”。海拔125米,因其有大小九个山峰,山势险峻,怪石森耸,九峰并列,如同形态各异的莲花,又名“九顶莲花山”,俗称“小九峰”。昔日,山上处处松柏,山顶原有庙,名曰“万寿堂”,其右为“娘娘庙”,庙宇宏伟壮观,古朴典雅。万寿堂内,祀雷公、伊尹、扁鹊、淳于意、张仲景、华佗、王叔和、皇甫谧、葛洪、孙思邈等十大名医。现在,庙堂已毁,然而四周景色依然美好,尤其山以西的洋涓湖,秀色更胜于当年。
鹊山
在黄河北岸,与泺口码头斜相对。相传昔日每年七八月间,乌鹊飞翔,布满山巅;又相传先秦名医扁鹊曾在这里炼丹,死后葬此,故名“鹊山”。山下原有“钟”、“鼓”二石,以石击之,如钟鼓之声远扬数里。
卧牛山
又名九里山,在城郊东北部,形似卧牛。
由于卧牛山自古有名,加之形势险要,景色秀丽,故道、佛二教先后来山上建寺观。道教首先在山上建玉皇庙、文昌阁、娘娘庙。唐代,佛教于山南麓建永平寺,并有明成化、嘉靖和清道光重修碑数幢。昔日,山上有庙会,庙会期间,附近村民前来进行土特产交易,扎戏台唱戏,热闹非常。此庙会习俗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现卧牛山村东西街中段,尚存古槐一株,为寺中遗物。树干半枯而歪斜,由石柱支撑,其形奇古,老态龙钟,却仍冠盖茂盛。
华山
在济南市郊东北部,位于黄河以南,小清河以北。古时称“华不(fū夫)注”,为历史名山。盖其名取自于《诗经·小雅·常棣》,其诗曰:“常(棠)棣之华,鄂不䎬䎬”。“华”即“花”,“鄂不”即“萼跗”,谓之花蒂。山名“华不注”,意为此山如花跗注于水中。华山之所以著名,还因为它是春秋时代的古战场,齐晋“鞍之战”即发生于此。山上古迹甚多。金兴定四年(1220年),道教全真教宗师丘处机的弟子陈志渊在山南建华阳宫,内祀五帝:东方青帝,南方赤帝,中央黄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山东巡抚袁宗儒改名为崇正祠,正殿祀逢丑父、闵子骞,两庑分别祀铁铉等二十二人和黄福等十九人。明万历时复称华阳宫,祀四季神。明清两代,还建有泰山行宫、三元宫,分别供奉碧霞元君和天、地、水三神。山半腰为吕公祠,祀道教纯阳帝君吕洞宾。祠旁旧有清泉,澄澈甘美。整座庙宇,有殿有庑,有亭有台,脊连檐牵。如今,华阳宫尚存,四周由墙垣相围,院内古柏参天,虬盘鳞结,郁郁森森,四季鸟鸣。宇侧、岩壁、林间,碑碣林立。
另外还有 金牛山 、玉函山、 崮山 、郎茂山 、小泰山 、白马山,青山,五峰山,英雄山等。
青岛
中国著名的旅游名山,被誉为“海上第一仙山"的崂山,海拔1133M,山东第三高度。另外还有.观象山、观海山、信号山、青岛山、太平山、嘉定山、烟墩山、小鱼山 、老虎山、团岛山 、北岭山、石门山、丹山、少山 、浮烟山,还有周边的大珠山、大泽山、鹤山等等。
临沂:
山东蒙山位于沂蒙山区腹地,古称“东蒙”、“东山”,位于蒙阴县南部,主峰海拔1156米,为山东省第二高峰,素称“亚岱”。
莒南县城东北方向10公里的马蹄山、九顶莲花山、望海楼、老虎洞山。
沂南县双堠镇有个五彩山,也叫彩蒙景区,开着车可以直奔山顶。
蒙阴跺庄白石坞是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去的人也很多。
郯城的马陵山是很奇特的山,不高,但是很长,东西都望不到头。靠近后进山发现它像波浪似的从南往北绵延起伏很长。这是个天然的古战场,庞涓就是被孙膑射死在这里
孟良崮孟良崮位于临沂市蒙阴县跺庄乡境内,属蒙山山系,主峰海拔575.2米,面积1.5平方公里。相传宋朝杨家军将领孟良曾屯兵于此,故名。后世孟良崮战役使之扬名海外。
临沭苍马山风景名胜区位于临沭县城东北3公里处,属马陵山系。景区由苍山、马山、草山、冠山、演武山组成。苍山主峰为苍马山脉的最高峰。它由南、北、中三峰组成,其中北峰最高,海拔394.7米。整个山体松柏掩映,层层叠叠,苍翠欲滴,怪石嶙峋,云雾缭绕,与周围群山相映成辉, 以自然生态优美而著称古今。位于苍山南峰顶秦始皇登临处,如今高台与颂碑已毁,仅剩遗址。在苍山主峰东麓第四峰的陡崖峭壁之上。石洞由两石相叠而成,洞西侧有一巨石,壁上“玉虚仙境”四个汉隶石刻大字清晰可辨。相传为安期生修炼处。
“冠山仙境”与区内沂州八景之冠的“苍山叠翠”不仅自然风光秀美,且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她东邻大海与花果山相望,几十公里,西枕苍山沭水,北依演武山,山顶北侧有一巨石隆起形成的奇峰,主峰海拔299.5米,状若凤凰之冠而得名冠山。
一六六八年莒郯大震之前,相传人们清晨立于苍马之巅望大海旭日东升,红霞满天,静处于汪洋中的冠山被笼罩在金光万道的神秘之中,犹如太阳般灿烂,故日冠山为太山。
仙人洞即神仙洞。位于冠山主峰北侧,面对东海。“仙人洞”是冠山主要景观。位于冠峰北麓有石洞两穴,上下两洞相距约3米。传因古代张良、徐庶在此修炼成仙而得名仙人洞。下洞留有仙人遗迹,《临沂县志》称它“容积不逾方丈,而中有天然之石榻石椅,滑而光泽,若人常坐卧者然。”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代表刘少奇来山东视察指导工作时,曾住在冠山脚下的东盘村。
据东盘观音禅寺碑载大清雍正皇帝甲辰年巡游此山,建有太山行宫,现仅存遗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冠山以其优美静雅的自然环境引来了道教创始人老子的道德经传人尹喜及徐则、张良、徐庶等历代数位高人在此修炼成仙而名闻天下。
淄博:
鲁山是山东四大高山之一,淄博市的东南部,是淄、汶、弥、沂四河的发源地。主峰观云峰海拔1108.3米,为鲁中最高峰。鲁山历史上是青州府的养马场。
潍坊:
沂山景区位于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城南45公里,属沂蒙山主脉,为中国五大镇山之首。海拔1031m,为山东第五高峰。
云门山、驼山、玲珑山、仰天山。都很有特色。虽不是很高,但文化底蕴深厚,是典型的北方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等文化集合地,如云门山的云门仙境,驼山的石窟造像群,云门山“寿”都是闻名景点。
还有国际风筝节放飞地浮烟山,海拔162米。另外青云山、吾山、擂鼓山、石门山、峡山、方山、乔山、隋姑山、孤山,朐山,又名覆釜山,
烟台:
烟台地形为低山丘陵区,山丘起伏和缓,沟壑纵横交错。低山区位于市域中部,主要由艾山、罗山、牙山、磁山、昆嵛山、崮山、招虎山等构成,山体多由花岗岩组成,海拔在500米以上。其中昆嵛,海拔922M最高峰,另外还有南山、塔山、磁山,栖霞牙山、福山、哈庐山、芝阳山。
威海:
岠嵎山、大乳山,两山景色十分美丽,岠嵎山几乎是纯净的不受一点污染的,小溪非常清丽,大乳山边就是海,真正是山海溶为一体,是威海最漂亮的地方,在山东,就是在全国也算是很漂亮的地方,和崂山的山水一色同为一绝。
石岛赤山 差不多就是佛教圣地,都修了许多高大的佛像和观音像,已经算不上是天然的山了。
昆嵛山、正棋山、塔山、金线顶、仙姑顶、古陌岭等等
菏泽:
仿山旅游景区,位于定陶县城北6公里。仿山系周代曹国国君墓地,其文化底蕴深厚,作为地域文化标志和祭祀对象,数千年来昌盛不衰,是苏鲁晋冀豫皖周边闻名遐迩的名胜古迹和旅游胜地。
还有金山,文亭山,风嘴山等等
聊城:
艾山、位山、鱼山等
还有很多,暂且就写这么多吧。
5. 红山文化中的祖先崇拜观念为什么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
红山文化中的祖先崇拜观念为什么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
文︳辛学飞
在红山文化中,石人像的出土要比玉人早很多,而这也充分的说明,红山人从很早就已经对神人像的祭祀活动非常重视了。
那日斯台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石人像
其实在国内许多文化遗址中,也有很多人像的发现,像湖北钟祥县的石家河文化、安徽含山的凌家滩文化,包括四川巫山大溪文化出土的玉人面和卑南文化出土的单、双人式兽玉玦都存在某些相似之处。
安徽含山的凌家滩文化直立玉人像
在辽宁牛河梁第十六地点M4出土的玉人与凌家滩出土的玉人总体姿态十分相像,眼睛微微上视,表情也大致一样,都是一副直立姿势,双脚并拢,双臂弯曲,双手虔诚的放于胸前,而南北两种文化出土的玉人如此相像并如出一辙,可见,在原始社会,很多文化之间在宗教文化方面所存在的某种渊源关系和原始宗教文化的一致性。
红山文化时期的玉神人像
而在红山文化诸玉器中,层次最高的,最具宗教特点和研究价值、最具有文化价值也是最为引人注目的同样是红山文化中的那些玉神像、人兽神面和玉人像,而上图这个玉人像呈长身半蹲坐形态,应该是一个男人的头像,面部表情看起来很是复杂,大眼,大鼻子,无臂,双腿似蹲坐姿势,背部压地儿凸起并对钻成孔,脚部有眼,与背部的孔好像都是为了绑缚之用,应该是神像被绑缚在木棍之上,用于各种祭祀活动或者膜拜场合,也是非常典型的祭祀祖先的神像。
白音长汗兴隆洼遗址出土的石人像
在红山文化中,也有很多用美石雕琢的神面和人像的遗存。根据目前考古资料所知,距今8150年前的敖汉旗兴隆洼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一组人物造像,应该是目前考古所发现我国最早形态的祖先崇拜。而在林西白音长汗遗址出土的石人像,当时的位置是栽在居住面的中央,石人像通高35.5公分,颅顶尖耸,额部突出,表现手法极具神韵。这具石人像在当时所担任的应该是祖宗神、灶神、部族或者家庭的保护神等很多角色。在国内的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和龙山文化中都有人像的出土记录,并且都与红山文化中的石人像雕琢工艺造型非常相仿,一般表现的都为男性,有的戴有耳饰,有的戴着帽子,还有的表情恐怖,而这些神像通过学者研究,都应该为祖先崇拜之物。
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玉人像
在红山文化的牛河梁的坛冢庙遗存中可以发现,祖与庙是分不开的。“庙,尊先祖之貌。”“庙之言貌也,死者精神不可得而见,但以生时之居,立宫室象貌为之耳。”可见,在当时,庙与墓是祖先崇拜的中心。在商代甲骨文中,是有宗字而无庙字的。而“宗”字就是一个屋宇中设立着祖先牌位的意思,其实它最初的本意就是祖庙。在河南安阳的殷墟发现大量的甲骨卜辞,经过统计,发现在十万余片的甲骨卜辞中,可以确认为是祭祀祖先的多达一万五千余片。足见当时对庙祀的重视程度,说明在殷人的圣灵世界中,祖先神是占居主导地位的。由此可见,商代那些浓重的祭祖文化究竟与红山文化有什么关联,是否受到了红山文化宗教观念的影响和延续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那日斯台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圆雕巫觋像
有一段孔子向宰我解释鬼神的话:“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为鬼。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蒿凄怆,此百物之精也,神之著也。”其实,红山人所崇拜的神是什么?从红山文化祖先崇拜来看,它就是精神层面上的一种寄托和安慰。直到现在,在中国人的家庭中,特别是南方一些传统文化底蕴比较深厚的地方,天地神位可以没有,但是宗祠和祖宗的牌位却是必不可缺少的。年节忌日总要祭祀行礼,是不敢有丝毫怠慢的。每年祭祖,由族长率全族弟子按亲疏远近、长幼关系依次叩拜,提醒子孙不要忘了先祖的养育之恩德。
江苏高淳县朝墩头遗址出土的良渚文化玉人像
其实,在今天看来,那些被尊崇的祖先,他们的社会功能是非常简单的,就是成为连接部族和姓氏集团的一条精神纽带而已,通过这条纽带,把整个部落和家族团结在一起,才能“克明峻德,以亲九族”(《尚书﹒尧典》),从而有效的增强家族集团内部的凝聚力。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就是在这种家族制度和祖先信仰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于是,家族意识深深地扎根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和潜意识之中,才影响了整个中国人的社会心理。而这种观念最早又起源于何时?至少我们可以追溯到红山文化早期。直到今天,在一些地区的农村家庭中还供有天地爷、灶王爷和祖宗的神位和牌位,而这就说明,从几千年的红山文化开始,如果中国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那么其宗教观念也就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安徽马鞍山市烟墩山遗址出土的良渚文化玉人像
查阅很多国内的考古资料,祖先崇拜中最典型的应该是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铜人像这些铜人像为纵目,分为立式和跪式两种,很多学者推测分析,这些与祖先崇拜的宗教形式有关系。
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铜人像
从红山文化遗存以及考古出土的伏羲墓规格上来看,随着氏族社会的发展和部落的统一,天地祖先的信仰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对父亲的敬仰和尊崇,而是有了越来越多的政治和权利的含义在里面,到了红山文化中晚期,特别是从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状况看,还很有可能已经出现了王。祖先信仰本来就具有维护部落统一的意义,而到了红山文化中晚期有了王权的出现也是很自然和必然的结果,到了王权时代,祖先崇拜则成为维护宗法的关系,规定家族中的亲疏远近,尊卑次序的王权依据。特别到了后期,“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礼记﹒祭统》),由于礼的产生,对神的祭祀除了索报祈谢的意义之外,又有了尊王攘夷,严肃的等级制度的内容,其实这些都是从祖先崇拜开始的。
查干诺尔镇洪格力图出土红砂岩浮雕神面
在汉语中有“落叶归根”、“寻根问祖”、“知原达始”、“寻根溯源”很多类似的词汇,而这里所讲的这些,我认为就是我们人性中与生具有的一种本性,那就是“恋土”、“恋根”的情节。一个人或者一个民族,无论到了哪里,无论身在何处,都是不能够忘掉自己祖先的。而这就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理念,这就是因为我们的祖先从上古时代开始,在那种极其艰苦的生存环境中,他们以顽强的意志力,聪明的才智做到了天人相通,天人合一,最终达到超世入道的境界,祖先们探万物之终始,索人生沧桑之妙谛,他们通古今之流变,能参同契合宇宙自然,最终揭示了人类与自然万物谐调发展的诸多规律。他们又把这些经验汇入到人类创造的历史文化发展长河中,世代传承,如此,才给我们的子孙留下了诸多的文化思想和生存法则。所以,今天去更多的了解我们的祖先,我觉得也是寻根尊祖的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
河北迁西县东寨遗址出土的双人面饰
天地祖先信仰构成了红山文化传统宗教的主体,敬天尊祖已经成为红山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观念。
6. 青岛有什么山
太平山、嘉定山、铁橛山、贮水山、浮山等。
1、太平山
太平山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原称“会山”,海拔150余米,是青岛市区第一高峰。德占时期,称其“伊尔梯斯山”,建有炮台,日占后改称“旭山”,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定名“太平山”。
太平山,山石嶙峋,起伏蜿蜒。向西延伸为青岛山、八关山及小鱼山,向东伸展为湛山。弧形的山势天然形成适于动植物生长的生态环境。德国占领青岛期间,始在本区内植树造林,并从世界各地引进各种名贵树木和花卉,辟建植物实验场,此后山南麓被辟为公园。
2、嘉定山
嘉定山原名大山,绵延8座山头,主峰海拔112米。山形似塔,植被条件一般。因山上长期有草无林,习称“光头山”。据《史记》记载,嘉定山为明代“塔山墩堡”。清乾隆年间建村,为祈求兴旺发达改名达山,民国以后化为大山。
1935年青岛工务局编制的《青岛大都市发展计划》,大山列为园林区,曾在山上种植大片树木。由于战乱山林遭砍伐。至建国前山上树木几乎光秃,水土流失严重。20世纪60年代,山下建成嘉定路,取名嘉定山。
3、铁橛山
铁橛山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青西新区境内。峰峦叠嶂,森林茂密,是青岛西海岸第二高山和森林“绿核”,是胶河、白马河、风河的三河之源。铁橛山本名胶山,古胶州之镇山。《齐记》作黔艾山,《水经注》作柜艾山,《山东通志》谓之五弩山,《齐乘》作铁橛山。与大珠山、小珠山、藏马山并称为青岛海西四座名山。
铁橛山在青西新区城区以西12.5公里处,东北西南向。总面积73平方公里,南北长14公里,宽7.6公里。主峰海拔595.1米,与睡牛山、月季山成鼎足之势。铁橛山峻峭挺拔,崖壁矗立突兀,岩石色黑如铁,因之得名。
4、贮水山
贮水山,位于青岛市市北区北部,因一战期间东峰的半腰处有德国人修建的6000立方米的地下蓄水库而得名。此山嵌于辽宁路、黄台路、登州路和泰山路之间,是岛城有名的山头公园之一,老青岛人也俗称其为大庙山。
此山原来也叫"马鞍山",海拔83米的东峰与海拔73米的西峰远看状如马鞍。明代在马鞍山上建立烽火台,从此也叫烽台岭(也作凤台岭),后来的台东镇、台西镇、黄台路等地名中的“台”字应指此山。
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贮水山被日军改名称做若鹤山,在山上建了日本神社,即日本大庙,俗称大庙山。从地理角度看,贮水山一直是战略要地,现在大庙没有了,只有百级楼梯尚存。
5、浮山
浮山位于青岛市崂山区、市北区和市南区交界处,南面黄海,脚下有青岛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南侧有青岛市社会福利院、青岛优抚医院等单位、康有为墓也位于浮山南麓。北侧为山东省最大的居民小区浮山新区。
东侧临青岛国际啤酒城和石老人风景区,西侧主要为市南区等繁华市区。西南方向有五四广场、音乐广场。登临山顶可俯瞰青岛全景,浮山风景秀丽,山上最多的树种是黑松、刺槐,春季杜鹃花盛开,登山赏花游人如织,山上山泉众多,每天清晨附近群众都会挑着水桶上山接山泉回家泡茶。
浮山东20公里即为著名的崂山景区。浮山被称为青岛市的“城市之肺”,目前浮山南侧已有众多楼盘相继开工,很多已基本完成。浮山正在成为旅游和居住的理想场所。
7. 中国名胜古迹的作
作文吗》?
马鞍山采石矶 李白漫游江南时,写下了许多歌咏山水的名篇,庐山、天台山、九华山 瑰奇明秀的风光因他的诗笔而格外生色。他特别喜爱牛渚矶,即今安徽马鞍 山市西南的采石矶,这里遥对天门山,长江到此,水流被两山峭壁夹峙,更 加湍急,李白著名的《横江词》、《望天门山》等诗篇写的就是这里的景色。 采石矶上现有太白楼,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间。楼上有画着太白漫游采石矶的 屏风太白游踪图,以及黄杨木雕的李白像。采石矶的陡峭崖壁上有一块突出 的石台,传说李白醉酒,从这台上跳下江去捉月,所以名捉月台。又传他在 这里捉月溺死后,衣冠落在江中,渔民捞起,建成衣冠冢。其实李白是在上 元二年(公元 761 年)病死在他的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家的,葬在安徽当 涂县龙山东麓。因他生前喜欢龙山对面的青山,后来他的好友范伦的儿子范 传正到这里当观察使,找到李白的两个孙女,知他遗愿葬在青山,便将墓迁 到青山西麓,并亲自在墓前立碑,撰写碑文,在墓旁建“李白祠”。 成都杜甫草堂 杜甫在唐乾元二年(公元 759 年)九月由华州来到成都,第二年在浣花 溪畔营建居室,共住三年零九个月,作诗 247 首。按前人的考证,杜甫草堂 大约在浣花溪西,万里桥南,西郊碧鸡坊石笋街外,北望可见西岭,大约占 地一亩。附近只有八九户江村人家,环境非常幽静。杜甫在这里过了一段较 为平静而舒畅的生活,写了不少描写草堂附近四季景色的诗篇,人所熟知的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写于这一时期。杜甫原来的草房早已不存,五代前 蜀词人韦庄等人在旧址重建茅屋,北宋元丰年间在这里建祠堂,后经历代扩 建,奠定了现在的规模。一共有大廨(xiè 谢)、诗史堂、工部祠三重古雅 的厅堂。工部祠东侧竹林深处,有清代果亲王所写的“少陵草堂”石碑亭,是 一座圆顶茅草亭,十分简朴。工部祠的建筑将纪念祠堂与园林艺术融为一体, 里边翠竹、红梅、杜鹃、秋桂应时开放,荷池水槛、曲桥溪流、花径亭榭, 十分幽雅。 杭州白堤和龙门白居易墓 白居易在唐长庆二年(公元 822 年)任杭州刺史。第二年江南干旱,他 疏浚六井,整修井壁,使井水充足。次年又增筑湖堤,竣工后还写了一篇《钱 塘湖石记》,将管理湖水的办法刻在石上,留给后来的杭州刺史。他在杭州 三年,写下了个少歌咏西湖的著名诗篇,这些作品与他兴修水利的功绩同样 不朽。现在杭州西湖上有一条白堤,从孤山通向断桥,就是白居易当初最爱 去的地方,原名白沙堤,后人为了纪念他,改称白堤,但并不是白居易所修 筑的那条湖堤。白居易晚年住在洛阳,与龙门香山如满和尚结为香火社,经 常来往。他穿着白衣,拄着鸠杖,自称香山居士,还用自己的家财开凿了龙 门八节石滩。75 岁去世,遗嘱不归故乡,葬在香山如满法师的舍利塔旁。现 在洛阳龙门东岸香山有白少傅墓,因他在洛阳时任太子少傅,所以这样称呼。 唐诗深受历代人民喜爱,不少古迹就因为一首唐诗而扬名天下。最典型 的例子莫过于武昌的黄鹤楼和苏州的寒山寺。 黄鹤楼 在武昌蛇山黄鹤矶头,相传建于三国吴黄武年间。关于这座楼的来历, 有不少神话。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有一个姓辛的人在此卖酒,特别照顾常来喝 酒的一个道士,不收他的酒钱。道士在离开这里之前,用桔皮在墙上画了一 只黄鹤,说:“酒客来,拍拍手,鹤就会下来飞舞。”辛氏因此致富。10 年 后,道士重来,用笛声召唤黄鹤下壁,跨鹤飞去。辛氏便建了这座楼。盛唐 诗人崔颢来此,题了一首著名的《黄鹤楼》诗说:“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 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 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后来李白登楼凭眺,本想 吟诗,看见崔颢的题诗,觉得难以超过,便叹息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 颢题诗在上头。”从此黄鹤楼更加声名大震,历代屡次重建,愈修愈美,胜 似仙宫楼阁。清光绪十年(公元 1884 年)因失火被毁。现已在旧址再度重建。 寒山寺 在苏州阊门外枫桥镇。相传唐贞观年间高僧寒山、拾得从天台山国清寺 来此住持,把原来建于梁天监年间的妙利普明塔院改名为寒山寺。这座寺院 屡建屡毁,现存建筑是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 1896 年)到宣统三年(公元 1911 年)重建的。寒山寺之出名主要是因唐天宝年间诗人张继写了一首著名 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中描写夜泊姑苏城外枫桥,面对江中月色,点点渔火, 声声乌啼,令人难以入寐的情景,这时半夜里从寒山寺传来的钟声,更触动 了客子的愁思。诗境优美含蓄,尤其是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为这寂静而萧疏 的秋夜平添了无限隽永的韵味。从此以后诗韵钟声,千古流传。近年来,每 当除夕午夜,常有许多日本客人专到这里来听钟。 唐代散文是我国散文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韩愈和柳宗元发起中唐古文 运动,创造了适宜于说理叙事抒情的新散文。北宋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 继他们之后,把散文推向新的高潮。唐宋八大家的散文遂被奉为中古散文的 典范。纪念韩愈和柳宗元的祠堂也成为重要的名胜。 韩文公祠 韩愈(公元 768—824 年),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 代著名的思想家、散文家和诗人。曾两次被贬到岭南(今广东)。第一次因 上书唐德宗,请求宽免农民的赋税,被贬到广东阳山任县令。他在阳山能体 察民情,断案公正,深受百姓爱戴。阳山城北的牧民山后来因此而改名为贤 令山。山腰有一座石灰岩溶洞,因韩愈常和青年士子来此游息吟诗,所以名 为游息洞。洞前有线刻的韩愈画像碑。洞口崖壁布满历代诗刻。洞外山坡上 有一片石丛,中有一块巨石,上刻“千巗表”三个大字,是韩愈手迹,旁边 还有韩愈署名的铭语:“万石丛中,巍然独尊,与岁寒君,相契无言。”意 思是说这块岩石在万石丛中的尊雄之状,可称千岩之表(表即突出的意思)。 它的精神和岁寒的松柏一样,彼此是如此默契。此外,韩愈还曾从阳山上溯 连州,为贬到那里的名士王仲舒所建的亭作记,命名为“燕喜亭”。现燕喜 亭仍在广东连县城东,前傍海阳湖,后靠中峰山,周围景色清雅。 韩愈第二次被贬是因为上表谏阻唐宪宗把佛骨迎进宫内。这次贬到潮 州,仅八个月。潮州韩文公祠建于北宋咸平年间,以后历代重修。祠堂座落 在潮州城东的笔架山麓,面临韩江。前后共两进院落。内有 40 多块石刻碑记, 其中最著名的是苏轼所撰的《潮州韩文公庙碑》,这是苏轼散文中脍炙人口 的名篇。文章以“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 三军之帅”这四句话概括了韩愈一生的品格和德业,以及他的学说和文章在 中国思想史及文学史上的地位,准确精辟,极有气势。潮州韩文公祠也因这 篇文章而更加出名。 柳侯祠 柳宗元(公元 773—819 年),字子厚,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唐 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在唐顺宗永贞年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集团,大力 推行改革。但永贞改革七个月就失败了,他被贬到永州(今湖南零陵县), 10 年后调回京师,随即又调为柳州刺史。最后死在柳州。柳宗元在柳州的四 年里,根据当地民俗设立教令和禁令,设法解决当地穷人用子女当抵押借钱 的问题,使上千人回家,免作奴婢。他还指点了不少考进士的文人,对当地 的开化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去世以后,韩愈为他写了著名的《柳 子厚墓志铭》。穆宗长庆二年(公元 822 年),柳州人民为纪念柳宗元,建 了一座罗池庙。韩愈又为之撰写《柳州罗池庙碑》,碑后附诗一篇。宋徽宗 追封柳宗元为文惠侯,罗池庙改名为柳侯祠。现存建筑是清雍正七年(公元 1729 年)重建的。祠周围已辟为柳侯公园。祠前的“柑香亭”,传说是柳宗 元讲学、会客、种柑的地面。祠内有著名的“荔子碑”,即韩愈所撰罗池庙 碑,因罗池庙诗第一句“荔子丹兮蕉黄”而得名。碑文是苏轼的手迹,所以 称为“韩诗苏书柳事碑”。另有“龙城石刻”,传说是柳宗元的手迹。祠堂 附近还有柳宗元的衣冠冢,青石砌筑,周围青松翠柏,庄严肃穆。 唐代佛教盛行,龙门、敦煌石窟主要是唐代佛教艺术的结晶。此外,著 名的遗迹还有四川的乐山大佛,西安的大雁塔、小雁塔等。 乐山大佛 在四川乐山市东凌云山西壁,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合流处。相传 唐代僧人海通因为看到山前江水奔腾,时常翻船,便倡议凿山为佛,以镇水 妖。大佛开凿于唐开元元年(公元 713 年),最后由川西节度使韦皋于贞元 十九年(公元 803 年)完成,前后历时 90 年。大佛头与山齐,双手抚膝,足 踏大江,据说通高 71 米,头高 14.7 米,肩宽 28 米,眼长 3.3 米,耳长七米。 耳朵中间可并立二人,头顶可置圆桌,脚背上可围坐百余人,是世界上最大 的石刻佛像,所以俗称“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大佛刻成后通身彩绘, 原来建有 13 层楼阁,名叫大像阁,明末毁于战火。1986 年 2 月,武汉测绘 科技大学和四川测绘研究所的专家曾对大佛作过精确的测量,得出的数据 是:大佛从头到脚高 58.7 米,头上发髻共有 1200 个。于是产生了乐山大佛 矮了 12 米的说法。但文物界认为乐山大佛的身高应包括现已不复存在的莲花 宝座在内。有趣的是,专家们还测出:在 1—3 月的枯水期,大佛头顶到水面 的高度大致是 72 米。这就是说,如果莲花宝座存在,它的基底应在枯水期的 水面附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皇陵位于临潼区骊山镇东5公里处。经探测,陵有内城和外城,内城为方形,周长2525米; 外城为长方形,周长6294米;陵高76米,为覆斗形,底边为485×515米,巍然矗立。从陵冢向东1.5公里处是兵马俑坑。兵马俑坑坐西向东,共三个,呈"品"字形。一号坑在南,最大,深5米,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面积14260平方米。坑内排成38路队伍,有同真人大小的武士俑6000多个,拖战车的陶马俑24匹,驷乘战车6乘。武士俑身高1.8米,神采各异,栩栩如生,身着短衣或铠甲,腿扎行膝,姿态不一,都威武矫健。二号坑位于一号坑的东端北侧,面积6000平方米,呈曲尺形,由骑兵、距车、步卒、射手混编而成,有兵马俑1000余件,还配有实战的武器。三号坑位于一号坑的西端北侧,东西长17.6米,南北宽71.4米,面积520平方米。平面呈"凹"字形,内有战车一乘,卫士俑68个,似为军旅中的统帅机构,也配备大批武器。3个俑坑分别组成阵势庞大的步、弩、车、骑4个兵种的队伍。兵马俑坑是研究秦代历史、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艺术及科技的实物资料库。
8. 马鞍山介绍资料
马鞍山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与六朝古都南京毗邻,素有“金陵屏障、建康锁钥”之称。众所周知,万里长江自天门山起折为北上,“碧水东流至此回”,江南变为江东。马鞍山由此得名为“江东第一城”。马鞍山地区西周时属吴国,春秋战国时属越国和楚国;秦统一时,属丹阳。马鞍山悠久的历史积淀了璀璨的文化,历代名人荟萃。1956年马鞍山建市后,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当我们以国家卫生城,全国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为荣的同时,还要自豪地强调:地处“江东第一城”的马鞍山还是一座文化名城!
一、历史悠久
马鞍山地处和县猿人、汤山猿人、繁昌人字洞三处。古人类遗址的中心位置,属长江流域中华文明摇篮的中心地带。通过市内众多的古文化遗址,可以把历史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37处文物保护单位和1000多件珍贵的出土文物,准确地展示了马鞍山地区悠久的历史。
(一)马鞍山地区早期遗址丰富多彩,文化信息丰富。
烟墩山、七亩塘、高个山、郑家等新石器时期遗址表明,马鞍山地区新石器时代就有了发达的农业文明。烟墩山遗址出土的石器、陶器、瓷器、玉器、青铜器等400多件文物充分证明了马鞍山地区早在5000多年前,宗教地位和政治地位就已十分显赫。五担岗、邓家、船墩、荒庙墩等遗址的出土文物表明,商周时期,马鞍山地区手工业文明已达相当高度,人们开始使用制作精美的青铜器物品,根据五担岗遗址出土的文物类别和遗址布局,可以初步判断这里是早期的中心城池。
(二)马鞍山市的源头可以上溯到三国的姑孰城和东晋的牛渚诚。
公元222年,三国孙权筑城姑孰。347年,东晋镇西将军谢尚筑城牛渚(今采石一带)。虽然,这“城”与现代的“市”内涵有别,但是,其军事地位、政治地位显赫,且有较大的地域规模(牛渚城达10多平方公里),别处无可比拟。由此,我们可以把这两城视作马鞍山城市的源头。
(三)采石矶为群雄逐鹿之地。
马鞍山市与六朝古都南京近在咫尺。采石矶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南京的天然屏障,也同时成为著名的古津渡、古战场,此地曾发生过数十次战争,史册中载有许多剑影刀光、金戈铁马的采石大战故事。
(四)馆藏文物类别齐全。
马鞍山文物管理部门珍藏着丰富多彩、类别齐全的珍贵文物,其中经过鉴定的珍贵文物1028件(套),这些文物绝大部分为我市出土,文化信息准确,文化内涵丰富。其中春秋勾连纹大铙,三国青瓷鸡首罐、青瓷虎子、青瓷羊、 孟府 君墓志砖、季扎挂剑图漆盘等一、二级文物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审美价值。
二、古文化璀璨
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马鞍山地区劳动、生息,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使这一地区以太白墓、朱然墓为代表的墓葬,广济寺为代表的寺庙,太白楼为代表的楼台亭阁等古文化资源俯拾皆是。主要有:
(一)朱然墓轰动全国。
马鞍山地区曾先后出土大量三国、两晋时期的古墓葬,其中1700多年前的三国东吴名将朱然墓尤其引人注目。其墓葬为目前已发掘的300多座三国东吴古墓中墓主身份最高的大型墓葬。其墓的结构与墓中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令世人瞩目。尤其是60多件精美的漆器及其绘画作品,填补了汉代至三国时期漆器工艺及美术的空白。其文物在日本展出期间,曾引发“三国热”。此墓的发掘,被列为80年代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二)广济寺名冠江南。
位于翠螺山南麓的广济寺,又名资福院,始建于三国时间,后毁于战火。清光绪年间,重新建造山门、大雄宝殿和观音阁,气势壮观,为江南名刹之一,素有安徽佛教“祖庭”之誉。
(三)黄山塔镇守市口。
此塔位于宁芜路东侧的黄山之顶,为当涂进入市区的标志物。此塔由南朝宋武帝刘裕建造。原塔前有凌敲台,后有怀古亭,为武帝避暑离宫,李白有“长啸倚天梯”诗句赞其雄姿。
(四)谢公宅争辉青山。
谢公宅位于当涂青山,为南朝宣城太守谢脁故宅。环宅皆流泉奇石,摩崖石刻。谢脁诗、书、文俱佳,尤擅五言山水诗,有山水诗祖之称,李白对其推崇备至,曾明确表示死后要与谢脁结为“异代芳邻”,留下了文坛千古佳话。
(五)太白墓古朴典雅。
太白墓园位于当涂青山西麓,占地6公顷。李白逝后初葬龙山,后人遂其“与谢脁为邻”之愿迁葬青山。园前立挺拔的牌坊,园内有李白墓、太白祠、青莲池、十咏亭等古迹,其古朴典雅的布局与李白旷达的情怀、浪漫的诗风相得益彰。启功、赵朴初、林散之、舒同、司徒越等书画大师的题额更使墓园增色。宋碑“大唐翰林李公新碑”2000余字,是今人研究李白最重要的资料。
(六)谪仙楼辉煌壮美。
谪仙楼,太白楼别称。因李白人称“谪仙人”而得名。此楼始建于唐元和年间,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合称“长江三楼一阁”,有“风月江天贮一楼”之美誉,为历代文人雅士所钟情。李白祠、清风亭,同风阁等建筑与太白楼相互呼应,构成了别具特色的太白楼古建筑群。
(七)昭明阁遗迹犹存。
昭明,南朝梁武帝萧衍长子萧统谥号。萧统博览群书,编纂现存最早的诗文选集《昭明文选》。昭明阁,系昭明太子读书处,位于慈姥山,原有阁、厅、楼和碑刻,现留残碑一块,上刻有昭明读书的形象。
(八)三元洞临江欲飞。
三元洞原为采石江边悬崖绝壁中的天然石洞,清康熙年间,一僧人依崖造屋,设天、地、水三官神位于内,三元洞由此得名。整修后的三元洞,三面临江,跃跃欲飞。游人入洞后,可直达江底;返登其上,既可极目远眺,也可俯视江流。三元洞的有关传说,折射着中国文化人的道德追求、政治想往和价值取向。
(九)峨眉亭江月尽揽。
峨眉亭与三元洞紧邻,因亭飞檐如峨眉而得名。北宋沈括咏其“双峰秀山两眉弯,翠黛依然鉴影间”。此外,文天祥、赵孟兆页等人均登亭揽胜,留下佳作名篇。现亭内存碑五块,元碑《过采江诗》尤为珍贵,郭沫若称其为不可多得之物。
(十)翠螺山古迹荟萃。
翠螺山一面临江、三面环河,其山上的燃犀亭、醉月斋、赤乌井、怀谢亭等文物古迹随处可见,尤其是与李白有关的李白衣冠冢、捉月台更具文化韵味。更值得一说的是翠螺山的自然景观十分幽美。长江三矶之首的采石矶突兀江流,有“千古一秀”之美称,是如今长江下游唯一的岸蚀景观。历代文人孟浩然、刘禹锡、王安石、陆游、苏轼……均到此漫游。李白曾多次登矶游览,写下《横江词》、《牛渚矶》等不朽诗章。
(十一)明皇窑遥传辉煌。
当涂青山有两座窑场遗址。南窑专制琉璃,北窑专制砖瓦,是明洪武年间为烧制凤阳皇陵而特建的皇家窑场。现此窑已废,但透过窑址随处可见的琉璃瓦碎片及断砖,不难发现其昔日的辉煌。
(十二)古诗文争奇斗艳
马鞍山地区的山水为历代文人雅士推崇备至。著名南齐山水诗人宣城太守谢朓迷恋当涂青山,称其为“山水都”并筑室凿井,作《治宅》《游山》诗作,当为名人为马鞍山地区留下的较早的佳作。李白一生酷爱山水,尤其钟情马鞍山地区,给马鞍山留下了60多首(篇)诗文。其中的《登天门山》、《姑孰十咏》、《横江词六首》、《夜泊牛渚怀古》等成为千古绝唱,广为传诵。李白逝世后,刘禹锡、白居易、贾岛、李绅、杜牧、韦庄、梅尧臣、杜荀鹤等一大批诗人即到马鞍山拜谒李白墓,李白祠和李白衣冠冢,留下了大量的华章佳句。其中刘禹锡的《泊牛渚》、白居易的《李白墓》、杜牧的《牛渚》等诗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的仰慕之情。截止清末明初,马鞍山地区已积淀了赞咏李白及其胜迹的诗文1100余首(篇),楹联130多幅,各类碎文、序文、祭文数百篇,涉及文化名人和文臣武将600多人。
(十三)古碑刻丰富多彩。
大量的古碑刻散落在城乡各地。其中太白墓内的李白全身像碑、唐李华《古文翰林学士 李 君墓志》、刘全白《唐古文翰林学士 李 君碣记》和裴敬的《翰林学士李公墓碑》以及范传正撰写的《大唐翰林李公新墓碑》,为考证李白生平创作与思想提供了真实的第一手资料。采石峨眉亭内的宋碑、元碑、明碑,被 郭沫若 先生称之为“不可多得之物”。此外,横山“石门、慈姥山“昭明太子碑”、太白楼内的重修太白楼记碑、梅花碑、虎字碑、然犀亭碑等均有极高的文化价值。马鞍山麓的“江东第一城”虽然为当代人所刻,但其社会价值也绝不可小视。
9. 香港有什么山可以爬啊
太多了,太平山都可以爬呦,香港到处都有山爬,你要是时间富裕,上网搜一下就知道了。
方便和有名的有:
狮子山,
大屿山,
马鞍山,
城门水库(爬过山才能见到),
浪茄湾(是一处很漂亮的海湾,也是在两座山之间,好像从大浦那边叫麦理浩径那边过去,我当时跟一群朋友们爬了8个小时才翻出来,海湾边上是一处基督教戒毒所,要慎重,不是指戒毒所可怕,而是爬山累死了,可想而知为什么戒毒所建在那儿了,吸毒人员出不来呀)。
不过记住,在大雨天不要爬山,以免山体滑坡和雷电击到,晚上也不要爬山,以免迷路或遇到坏人和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