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影响因素研究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0 04:53:57

㈠ 基本公共服务都包括哪些内容

公共服务的范围比较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高低和政府建设的能力大小而专定,但基本上属都包括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等社会事业,也包括公共交通、公共通信等公共产品和公用设施建设,还包括解决人的生存、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所需要的社会就业、社会分配、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秩序等公共制度建设。

(1)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影响因素研究扩展阅读:

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三个基本点:

一是保障人类的基本生存权(或生存的基本需要),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政府及社会为每个人都提供基本就业保障、基本养老保障、基本生活保障等;

二是满足基本尊严(或体面)和基本能力的需要,需要政府及社会为每个人都提供基本的教育和文化服务;

三是满足基本健康的需要,需要政府及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基本的健康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水平的提高,一个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会逐步扩展,水平也会逐步提高。

㈡ 基本公共服务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012年7月出台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从实践操作层面制定了基本公共服务国家基本标准,明确了四个主要目标:供给有效扩大、发展较为均衡、服务方便可及、群众比较满意,最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扩大有效供给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前提。从经济上来看,这既包括扩大供给,需要大幅度增加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总量和比例),又包括有效供 给,需要优化和调整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从政治的角度来看,扩大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目标在于政府最大化地实现代表性、回应性和责任的价值。随着社会的转 型和发展,政府通过各项制度或者公共政策更大程度地实现其代表性和责任,回应多元利益主体日益增加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需要基于全体社会成员的需求来完善 基本公共服务国家标准体系,不断健全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从管理视角来看,扩大有效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是从管理社会向社会管理转变的基本措施和重要途径,从 整体上看,社会管理的焦点在于扩大有效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这一结果上。为获得预期效果,在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方面可以妥善运用各种市场竞争机制,可以通过政 府、市场、社会力量等多元主体通过多种途径来提供,即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多元化,实现提供主体与提供方式多元化。为了实现有效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政府既应 该强调民众需求导向的观念,又应该扮演“掌舵者”而非“划桨者”的角色,还应该关注服务对象民众的回应即社会满意度。
发展较为均衡是基 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要求。基本公共服务发展包括规模的扩大和结构的优化,最直接的因素是公共服务需方与供方的匹配。基本公共服务均衡的实质在于政府兑 现保障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权利的承诺,通过深化改革,建立与完善教育、住房、就业、卫生医疗等领域内的制度建设,通过具有普遍可接受或可容忍的基本公共 服务结果和机会均等来限制社会的不平等。从宏观层面来看,发展较为均衡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合理布局人、财、物等各种资源,各地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实现基本公 共服务的供给在总量和结构上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达到相对的均衡。从中观层面来看,发展较为均衡是指要基本实现城乡间、地区间在基本公共教育、劳动就 业、卫生医疗、养老服务等各种公共资源配置的均衡,尤其要实现各县域内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从微观层面来看,发展较为均衡包括服务领域内资源配置的均 衡、服务结果的均衡以及服务评价的均衡,尤其要明显地提高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公正平等分配能力以及服务评价能力,以解决公众的住房 难、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等问题,使全体社会成员都有均等地享有住房、教育、医疗、劳动的权利与机会。
服务方便可及是基本公共服务均 等化的具体方向。随着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探讨从理论上升到实践层面,它的可获得性和方便性是国家基本标准得以落实的重要衡量因素。首先,要健全服务网络。目 前,低收入和贫困群体有较高的基本公共服务需要,但服务网络延伸得不够长,对基本公共服务利用率比较低,导致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与方便性相对不足,又由 于他们的支付能力有限,尤其在灾难性事件出现以后,容易因病致贫或者因灾致贫。因此,实现国家基本标准有赖于全面建立以基层为重点的服务网络。其次,要提 高针对特定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的设施标准化水平,使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者能方便地获得相应的服务。比如,提高教育机构、培训机构设施的标准化设施是受教育 者、劳动者获得便捷的教育、信息、培训服务的基础。再如,要增强基本公共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和信息化。最后,要保障城乡居民就近获得服务。基本公共服务 国家标准的第一个阶段性目标是通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规划一体化与服务制度衔接、加大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支持力度等方式,逐渐消除在二元社会结构中基本公共服 务获取的差异性,使城乡居民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可及性和方便性。

㈢ 卫生服务供给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卫生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数量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卫生服务价格、卫生服务成本、卫生服务需求水平、卫生资源、卫生服务技术水平与医疗保障制度等因素的影响。

卫生服务供给是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且能够提供的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数量。

(3)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影响因素研究扩展阅读:

提高卫生服务供给效率和水平: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医疗卫生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自2019年1月1日起实施。

《医疗卫生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提出,要坚持政府主导,促进人人公平享有;遵循规律,适度强化中央权责;问题导向,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积极稳妥,分类施策扎实推进等原则。

通过改革,形成中央领导、权责清晰、依法规范、运转高效的医疗卫生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模式,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效率和水平。

《医疗卫生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协同推进相关改革,完善省以下分担机制,强化支出责任落实,修订完善规章制度,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㈣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研究的目录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总序(一)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总序(二)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本书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农村公共物品
二、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研究概述
三、我国农村建设的历史回顾
四、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公共物品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现状
第一节公共物品的概念及其分类
一、公共物品及其特征
二、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三、公共物品的分类
四、公共物品的供给理论
第二节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现状
一、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现状
二、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意义
三、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第三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
第一节改革开放前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
一、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经济制度
二、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
第二节家庭联产承包制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
一、家庭联产承包制下的农村经济制度
二、家庭联产承包制下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模式
第三节完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的设想
一、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政府与市场的职责分工
二、我国现行城乡分割的公共物品供给的现状
三、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物品供给体制
第四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筹资机制
第一节公共物品供给的筹资机制
一、公共物品供给模式
二、公共物品供给的筹资模式
第二节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筹资机制
第三节解决农村公共物品筹资难题的对策
一、当前解决农村公共物品筹资难题的主要对策
二、建立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筹资机制的原则
三、解决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筹资的主要途径
四、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加入农村建设
第五章农村公共物品需求表达机制
第一节农村公共物品需求表达机制的意义
第二节村民自治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
一、村民自治的发展及其内容
二、农村公共物品需求表达机制的调查结果
三、关于调查结果的思考
四、村民自治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
第三节村民自治背景下完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对策
一、村民自治背景下公共物品供给机制问题
二、村民自治背景下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相关政策建议
三、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第六章浙江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条件分析
第一节浙江农村发展的宏观条件
一、浙江经济发展总体状况
二、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收入水平较高
三、浙江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四、农村社会发展稳步前进
五、资源环境因素优劣共存
六、城乡和区域差距
第二节浙江省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微观环境
一、乡村基本情况
二、人口、收入与生活水平
三、农村产业与集体经济情况
四、土地情况及村民对征地的态度
五、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村委工作
七、村委的工作及认识
第七章浙江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主要政策
第一节浙江省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政策
一、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三、乡村康庄工程
四、农民健康工程
五、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六、农村义务教育
七、农村文化基础设施
八、农业保险、住房及农村食品安全
九、推进农村中心镇建设及城乡一体化进程
第二节绍兴县新农村建设考察
一、绍兴县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成就
二、绍兴县新农村建设经验和特点
三、绍兴县新农村建设的机制及其思考
第八章农村集体经济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
第一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
一、我国农村村级经济发展历程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村级经济
三、村经济的组织与管理
第二节村级财务管理
一、村级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其面临的现实矛盾
二、村财乡管的利弊分析及其对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影响
三、优化村级财务管理的思考
第九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建设规划问题
第一节农村建设规划的重要意义
一、村庄建设要求新规划
二、村庄规划建设的思路
三、农村建设政策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农村建设规划的内容与要求
一、农村规划编制的内容
二、农村规划编制的要求
第三节农村建设规划存在的问题、困难及对策
一、农村建设规划的主要问题
二、农村建设规划存在的主要困难
三、搞好村庄规划的措施
第十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环境问题
第一节农村环境问题的现状
一、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现状
二、农业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三、浙江农村问卷调查结果
第二节农村环境恶化的主要危害及其原因
一、农村环境恶化的社会危害
二、农村环境污染源的主要类型
三、农村污染形成的主要原因
第三节主要政策措施
一、调整农村土地制度
二、转换政府在防治农村环境污染中的角色定位
三、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强化农村环境管理
四、加强农村环保科技创新与推广
主要参考文献
……

㈤ 华南农业大学张开云

1、姓名:张开云

2、学历:博士

3、职称:教授

4、职务:华南农业大学MPA教育中心副主任

5、教育经历:

博士: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9-2006.6

硕士: 江西师范大学1998.9-2001.6

6、教授课程:

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前沿

7、行政及社会兼职:

广州市劳动保障学会常务理事

广州市人力资源协会常务理事

广州市社会保障事业促进会常务理事

广东省社会学会理事

广东省社会保险学会理事

8、研究兴趣领域:

社会保障、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

9、科研项目:

(1)主持课题《农村亚贫困问题与相关社会政策调整研究》,201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1.6-2014.12;

(2)主持课题《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研究》,广州市政府招标委托研究项目,2013.12-2014.07;

(3)主持课题《广东农村社会保障调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国情调研项目《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与法制建设》子项目,2008.1-2008.7;

(4)主持课题“社会组织供给农村公共服务:现状评价、供给模式与制度构建”,国家民政部理论研究课题,2009.4-2009.10;

(5)主持课题《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研究》,2011年国家民政部招标课题,2011.6-2011.10;

(6)主持课题《乡镇政府职能重塑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创新研究》,广东省哲社基金规划项目,2007.7-2008.12.;

(7)主持课题《社会组织枢纽型管理与服务研究》,国家民政部理论研究课题,2013.4-2013.10;

(8)主持课题《深圳市福田区城市管理与服务“十二五”规划》,深圳市福田区城市管理局委托项目,2010.2-2010.12;

(9)主持课题《广州市妇联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构建》,广州市妇女联合会委托项目,2013.11-2014.3;

10、研究论文

(1)《新农合制度存在五大障碍》,《南方日报》理论版2009.9.18;

(2)《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现状评价——*基于对广州市农民工1075份问卷的分析》,《中国社会保障》2010.11;

(3)《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逻辑、制度困境与政策前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1;

(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践困境与机制构建》,《中国行政管理》2010.8;

(5)《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当前困境与发展策略》,《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1;

(6)《广州市新农保与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问题探讨》,《广东社会科学》2011.5;

(7)《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优化论析》,《浙江社会科学》2012.12;

(8)《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现实困境与理性选择》,《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1期;

(9)《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现状评价与路径选择》,《学术研究》2009年第11期;

(10)《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影响因素与实现路径》,《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1期;

(11)《社会组织供给农村公共服务:现状评价与政策取向》,《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

(12)《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障碍与发展理路》,《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5或6期;

(13)《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反思与制度检讨》,《浙江学刊》2011年第3期;

(14)《中国社会管理体制困境及其未来框架建构》,《江海学刊》2012年第1期;

(15)《科学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人民日报》理论版2013.3.27;

(16)《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实践检视与未来政策选项》,《浙江学刊》2013年第5期;

11、专著教材

(1)《社会保障学导论》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㈥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什么意思

内容摘要: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文体教育服务内、公共卫生服容务、养老幼托服务、环境治理以及信息服务等子体系。本文对完善这些子体系分别提出建议,以拓展农村公共服务功能,使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㈦ 农村公共服务是什么

1、提供就业服务和基本社会保障等基本民生性服务。

2、提供教育、医疗、公共文化等公共事业性服务。

3、提供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性基础服务(比如电网、公路网、水利网、铁路网、通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属于公益性的部分政府需要直接承担起提供责任)。

4、提供生产安全、消费安全、社会安全等公共安全服务。

(7)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影响因素研究扩展阅读

着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服务意识。提供公共服务,满足公共需求,是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责。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人们的生活质量。

各级政府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效能、提高服务水平为中心,树立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的理念,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努力实现由管理本位向服务本位转变。

在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农民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为导向,为农民创新创业创造条件,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有序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发展。

2、加大财政投入,突出公共服务供给重点。有力的财政支撑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基本保障。有效解决农村公共服务投入不足问题,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要求各级政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增加农村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的总量与比例。

3、创新供给方式,实现服务主体多元化和方式多样化。

㈧ 农产品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影响因素

农产品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影响因素:
农产品市场需求是指市场上所有稍费者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并有能力购买的某种农产品总量。具体的影响因素有:
(1)消费人口。人口越多,农产品需求量越大。
(2)收入水平。一般而言,收入水平越高,农产品需求量越大。但是,对于粗粮粗菜等劣质农产品,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其需求量反而降低。
(3)价格水平。一般而言,价格降低需求量会增加。但对于生活必需品的农产品,由于价格需求弹性较小,价格对其需求量的影响就不大。
(4)替代品和互补品价格。农产品的需求量一般与替代品价格皇正向波动,与互补品价格呈反向波动。
(5)消费者的生活习惯与偏好。消费者不同的生活习惯以及由此引起的对特定农产品的偏好程度,使收入水平等相同的消费者对同一农产品的需求量存在较大差异。
(6)消费者对农产品价格的预期。如果消费者预测他所需的某种农产品的价格会上涨,他可能会多买些这种产品供以后消费,使农产品的短期需求增加。

㈨ 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措施有哪些

(一)繁荣发展农村文化。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集市、文明户、志愿服务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农民崇尚科学、诚信守法、抵制迷信、移风易俗,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劳致富、扶贫济困的社会风尚。加强农村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
(二)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完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儿童、留守儿童特别是女童平等就学、完成学业,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大力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增强高校为农输送人才和服务能力,办好涉农学科专业,鼓励人才到农村第一线工作,对到农村履行服务期的毕业生代偿学费和助学贷款,在研究生招录和教师选聘时优先。保障和改善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健全农村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提高教师素质。健全城乡教师交流机制,继续选派城市教师下乡支教。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加强远程教育,及时把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农村。
(三)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重点办好县级医院并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支持村卫生室建设,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定向免费培养培训农村卫生人才,妥善解决乡村医生补贴,完善城市医师支援农村制度。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农村药品配送和监管。积极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服务。重视健康教育。加强农村妇幼保健,逐步推行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和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四)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力度,做到应保尽保,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全面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确保供养水平达到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完善农村受灾群众救助制度。落实好军烈属和伤残病退伍军人等优抚政策。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农村老龄服务。加强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促进农村残疾人事业发展。
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五年内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农村公路建设,逐步形成城乡公交资源相互衔接、方便快捷的客运网络。推进农村能源建设,扩大电网供电人口覆盖率,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开展垃圾集中处理,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推进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积极发挥信息化为农服务作用。发展农村邮政服务。健全农村公共设施维护机制,提高综合利用效能。
(六)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把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重点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对没有劳动力或劳动能力丧失的贫困人口实行社会救助。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继续开展党政机关定点扶贫和东西扶贫协作,充分发挥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军队和社会各界在扶贫开发中的积极作用。
(七)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强灾害性天气、地质灾害、地震监测预警,提高监测水平,完善处置预案,加强专业力量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灾害处置能力和农民避灾自救能力。加强防洪排涝抗旱设施和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加快农村危房改造,提高农村道路、供电、供水、通信设施抗灾保障能力,提高农村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建筑质量,落实安全标准和责任。全力做好汶川地震灾区农村恢复重建工作,加大投入,对口支援,发动群众,加快受灾农户住房重建,搞好农业生产设施重建,尽早恢复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
(八)强化农村社会管理。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农民权益机制,拓宽农村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做好农村信访工作,加强人民调解,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农村广大干部要进村入户做好下访工作,切实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农村政法工作,推进农村警务建设,实行群防群治,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农村应急管理体制,提高危机处置能力。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反对和制止利用宗教、宗族势力干预农村公共事务,坚决取缔邪教组织,严厉打击黑恶势力。

㈩ 关于省市城乡公共服务差异研究的论文好不好写

大概就是这样的吧,你看下我发的这个,你可参考下,这个文章,有很多内容完全可以借鉴和参考的,方向大概页和这个差不多。这方面的论文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好写的,资料那些也比较容易找,参考的范文也比较多。

从我国十一五纲要第一次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开始,江西省对基本公共服务进行了积极探索,坚定不移地实施民生工程,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然而,处于我国中部地区的江西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财政投入的不足,城乡二元化等政策的长期影响,使得全省基本公共服务总体落后并且分布分布不均.本文旨在通过对江西省基本医疗服务的深入分析,得出制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因,提出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建议.

  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所谓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在社会共识的基础上,由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来提供、旨在保障个人生存权和发展权所需要的最基本社会条件的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划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底线生存服务,包括公共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等;而是基本发展服务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民政等社会事业中的公益性领域;三是基本环境服务,包括公共交通、公共通信、公用设施和环境保护等;四是基本安全服务,包括公共安全、消费安全和国防安全等.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政府是民意的代表,必须对所有社会成员供“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全社会和个人福利的最大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的是基本公共服务的价值取向和结果状态,其含义就是全体公民不论地域、民族、性别、收入及身份差异如何,都能获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结果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核心是机会和效果均等,而不是简单的平均化和无差异化,但最终还是要实现结果的均等化.总的来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2. 江西省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中存在的问题

    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方面,江西省全面推进新农合体系建设,大力加强对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力度,建立了惠及全省人民的医疗保障体系;而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中,主要是大病救助,对于享受低保居民,按其自费部分的40%予以报销,五保户自费部分报销比例是50%,普通居民自费部分报销比例是15%;可以看出政府在推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城乡均等化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应该认识到的是,江西省城乡之间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城乡之间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农村地区医疗设施数量少与条件差并存和医护人员各方面素质低两方面.在农村地区,乡镇卫生院承担着广大农村地区预防与医疗工作,直接为农村居民提供服务,但是,有大量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只拥有少量相关资源.这样,农村地区居民为将病看好就只能向城市医院转移,使得城市医院“人满为患”,出现资源拥挤的现象;同时,乡镇卫生院因医疗条件差不能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医疗需求而“门可罗雀”,使原本就不丰富的医疗资源闲置起来,经济效益不足,导致的恶性循环又加剧了医疗卫生服务的供需矛盾.广大乡镇均存在医疗卫生人才的贫乏,现有医护人员普遍专业水平有限、职称低、学历低、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不强.综上所述,虽然近年来政府对乡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优化做出了一定努力,但是广大农村地区现有医疗条件依然致使居民就医不方便,出现了“小病不需看,大病城里看”的现象.
  3. 制约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原因

(1).制度根源——城乡二元体制以及乡财县管体制

城乡二元体制与乡财县管体制是造成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制度根源.一方面,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分割体制,使得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民众生活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这些差距致使城乡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不均等,从而导致了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现象.另一方面,现阶段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由基层财政来承担,而目前实行乡财县管的财政制度,乡村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相当有限,导致财政与事权之间的不匹配,限制了乡村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这也是造成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重要原因.

(2).财政支出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投入比重过低

根据地方财政预算表的数据显示,各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一直增长,但财政的增长并没有带来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投入的增加,以江西省L镇为例,全镇财政收入在2007至2010年大幅增长了近254%,但基本医疗服务支出所占比重竟然呈下降趋势.究其原因,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和政府投资驱动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固化了政府公共支出结构.由于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更注重GDP的增长,各级政府为了发展经济这个中心任务,相应的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经济建设领域,从而忽视了自身的公共服务职能,造成了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投入比重过低.

(3).财政支出中转移支付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除了靠本级政府的财政收入之外,主要是靠财政的转移支付来实现.然而,目前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还存在这一些问题:一:财政转移支付的结构设计不合理,专项转移支付比重偏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较低;二,转移支付的形式过多,且存在交叉的现象,相互之间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三:缺乏相应的保障措施,财政转移支付的支出不透明,监管不严等问题.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才能使各级政府的财力与事权相匹配,这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呢规划的重要保障.

4、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建议

(1).深化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城乡二元体制与乡财县管体制是非均等化公共服务的制度性根源,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特别是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就必须从制度根源入手,深化体制改革.第一,要打破城乡二元公共服务供给思想,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统筹发展城乡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体制,完善城乡可衔接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协调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第二,完善省直管县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把项目审批、调度资金等权利有选择地下放到县,提升各县的经济自主权.第三,为了进一步满足农村地区社会公共需求,可以建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渠道,以政府为主体,同时适当适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不仅能够为政府减轻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压力,也能够达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多元化与优质化目标.

(2).加大财政支出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

长期以来,我国各地区政府都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财政收入,对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关注较少,江西省也不例外,这就造成了省内广大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基础不牢、与城镇地区差别较大的现象.为了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不断加大财政支出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尤其是较为迫切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倾斜,给予其足够的重视.

(3).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首先,要配合 完善省内财政体制,理顺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与事权关系,在此基础上再建立统一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消除各种转移支付形式中存在的交叉重叠、具体分配不清的现象.其次,对于一般性转移支付,应加大投入并优化其结构,使其成为主要的转移支付形式,有步骤、有重点地将专项转移支付归并到一般性转移支付中,以弥补农村地区政府财力不足,增强基层政府的灵活性.再次,对于专项转移支付,应确定其拨款的具体依据和标准,科学分析和确定其具体科目和规模,加强立项审批的规范性,并建立绩效评价与监督监管体系,以科学提高整体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最后,各级政府间的各项转移支付必须公开透明,以促进其科学分配与长久发展.

阅读全文

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影响因素研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共卫生服务今后工作计划 浏览:457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小组 浏览: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浏览:519
工商局爱国卫生月及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总结 浏览:942
三兴商标织造有限公司 浏览:657
加强和改进公共服务实施方案 浏览:991
迷你世界创造熔岩号角 浏览:479
爱奇艺激活码有效期 浏览:507
医疗纠纷官司南方周末 浏览:855
公共服务类大楼的物业管理方案 浏览:284
电影版权买卖合同范本 浏览:167
口罩在商标注册属于哪个类目 浏览:25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小结 浏览:668
数字版权的权源 浏览:565
驻马店置地弘润山转让 浏览:146
穂康投诉 浏览:146
嘉兴万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34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浏览: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浏览:867
国办发明电200330号 浏览: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