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开展丰富文化活动的公共文化活动的必要性
一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思潮更趋复杂、更加多元化,许多人的价值观念处于迷茫状态。面对这种思想状况,只有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主阵地,承担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责任,旗帜鲜明地唱响主旋律,才能以文化的力量,凝聚核心价值、巩固共同理想、培育精神文明,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强大的精神力量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二是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民生的迫切需要。只有将保障文化民生、实现文化权利、促进文化公平作为重要的社会政策,加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才能确保所有人平等地享有参与文化活动、从事文化创造、享受文化福利的机会,满足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文化领域的公平正义。
三是夯实国家文化发展基础的迫切需要。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石,直接关系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关系国家整体的文化实力和竞争力。只有继续坚持以立为本、重在建设、注重积累、稳中求进,持之以恒地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能牢牢夯实文化发展的基础,从而提升整个国家的文化实力和竞争力。
四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迫切需要。当前,广大城乡居民快速增长的文化需求与基本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已对政府管理文化的传统手段和方式提出越来越大的挑战。在新的时代要求面前,只有通过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政府主导下,提供系统性、制度性、公平性、可持续性的公共文化服务,才能适应迅速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2. 公共文化服务最主要的功能是什么
教育作用
3. 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出来干嘛的
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出来可以在国家非政府公共事务管理部门、机关、社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从事公共事物管理和服务工作。
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一是具备良好的公共管理能力;二是具有全面的智能化管理技能;三是熟练的商务、公务公文的撰写能力;四是具有良好的社会调查公关策划能力。
(3)公共文化服务的战略意义扩展阅读:
就业技巧:
随着我国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和市场经济竞争的日臻激烈,对就业者的各种压力势必愈来愈大,若要在就业竞争中取胜,拥有一定的技巧也是必要的。
1、首先要给自己职业定位。在择业之前,必须要明确自己“想干什么和最擅长于做什么”,整合自身的兴趣、特长、专业或经验,制定两个或二个以上比较适合自己的就业目标。在制定目标时,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要藐视自己,分阶段性进行,职位、工资待遇等等均应循序渐进。
2、多渠道捕捉就业信息。有了目标之后,广泛收集相应的就业信息,尤其是招聘(工)信息,从网络、报刊、广播电视,从职业中介机构、劳动力和人才交流市场,也可托熟人、亲戚朋友、同学,多渠道获取谋职信息,为自己拓宽就业门路奠定基础!
3、分析对比,锁定岗(职)位。从就业信息中,选择自己的理想职位,然后按此单位招聘(工)要求,与自己现有的能力条件作比较,认真分析自己能否胜任。
在此同时,从网上或通过熟人、电话咨询等等方式了解该单位的一些基本情况,如单位的性质、从事行业、工作方法和单位的价值观、经济效益、工资待遇等等,便利“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更能准确地锁定符合自己目标的且“力所能及”的岗(职)位。
4、做好应聘前的必要准备。根据应征岗(职)位写简历,力求语言通俗易懂,内容简易扼要,特出岗(职)位相关的经历、技能和荣誉,以便顺利获得面试机会。
有计划地向单位预约面试时间,不同单位约见时间间隔2-3天为宜;温习应聘职位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巩固一下专业技巧,避免面试或笔试时不知所措,给人留下“滥竽充数”的印象。
4. 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对树立政府威信的作用
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确立公众至上意识,塑建公众为导向的政府服务文化,建立服务性政府。确立公众至上意识,塑建公众为导向的政府服务文化,既是政府开展各项具体公关实务的一个重要前提,也是政府公关实务的重要内容。政府服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它是指一个政府组织全体成员所共有的服务价值观和共同的行为模式的总和。组织服务文化建立的前提是组织服务意识和服务精神的确立。服务意识和服务精神决定并引发相应的价值观,为一个政府组织及成员的存在价值提供基本的精神向导,使组织内部全体成员具有共同的信念、信仰和追求。树立 政府工作人员的“公众至上”意识主要应树立“公众选择意识”、“契约意识”和“政务公开意识”,而政务公开是重中之重。加强政务公开意识,实行政务公开,体现了政府的“公众至上”意识和真心实意为公众服务的态度。政务公开才能使公众对政府的办事制度、服务态度、工作效率的监督落到实处,防止官僚主义,遏制腐败蔓延。政务公开是政府与公众实行双向沟通的一种必要方式。双向沟通加深了政府与公众互相间的了解,缩短了彼此间的心理距离,有利于密切政府与公众间的血肉关系,有利于建立服务性政府。
二是要多办实事,取信于民,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具体工作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公共关系的宗旨。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是政府的最高利益,而群众都是以现实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作为对政府官员评判的标准,只有勤政为民,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能得到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首先,应该将公众最关切、最关心、意见最大、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办实事的重点,限期解决,取信于民。其次,要完善各种便民措施,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态度。
三是要言必信,行必果,讲求信誉。政府对公众服务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体现在制定和执行有利于公众切身利益的社会、经济政策。保持政策稳定,才能取信于民。公众对政府官员总算“听其言,观其行”,因此,政府能否说到做到很重要,它会直接影响着政府及其官员的声誉和形象。
四是要加强廉政建设,纠正不正之风,形成良好的从政风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政府还必须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克服官僚主义,消除腐败现象,纠正不正之风,才能保持政府的良好形象。要依靠国家的法律手段和行政监察手段,要形成社会监督的机制,发挥公众舆论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的作业,加强对政府和官员的监督,形成良好的从政风尚。
5.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什么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先进文化理论研究服务体系、文艺精品创作服务体回系、文化知识传授服务答体系、文化传播服务体系、文化娱乐服务体系、文化传承服务体系、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等七个方面。先进文化理论研究服务体系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和引导性意义。
http://www.jxwm.gov.cn/jxwm/sxddjs/xxyd/userobject1ai8240.html
6. 为什么在当前中国要提出文化战略有什么重要意义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是立足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提出的。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仅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独特贡献。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加快发展、文化日益繁荣,取得历史性的重大成就,体制改革取得决定性进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实现了大跨越,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创造了良好条件。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是着眼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出的。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有了显著提高,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正在向世界经济强国迈进,迫切需要增强我们的文化力量,形成自己的文化优势,建设文化强国。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文化建设日益繁荣发展,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迫切需要进一步指明前进方向,凝聚各方智慧,激发奋进力量,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是基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提出的。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围绕综合国力的全方位竞争更加激烈,谁占领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就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文化安全在整个国家安全工作中占据着基础性和战略性的重要地位。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充分运用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意义
第一,建设文化强国,形成民族的强大凝聚力。一个民族国家若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绝对不是一个强国。一个多元的社会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这种多元性不仅表现在利益上,而且表现在思想上。所以,中国的思想文化出现了多样性、选择性、多变性等一系列新特点。在这种情况下,怎样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增强,这是我们现在碰到的一个难题,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课题。我认为,要建设文化强国,首先就是要通过文化来整合整个社会,以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第二,建设文化强国,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是新阶段有许多难关需要我们去攻克,有许多社会矛盾需要我们去化解。这个时候尤其需要一种精神的动力和智力的支持。所以,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就是要用文化来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因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社会的反映,又可以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社会。所以,建设文化强国是为了更好地推动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全面实现我们的现代化目标。现代化是我们几代人的追求,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到2050年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仅取决于经济的发展,而且越来越取决于文化的发展。
第三,建设文化强国,是要在全世界面前树立一种全新的形象,增强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大批走向世界,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国人在国际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中表现不文明,留给世人的就是一种不佳形象。这种情况下,怎么让人看到一个大国、强国形象呢?
第四,建设文化强国,归根到底是为了造福我们的民族和人民。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能够不断向前发展,就是因为我们血管里流淌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但是,血液是要更新的,否则就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所以,建设文化强国就是要“造血”,造一个新鲜的血液,给我们这个民族增添新的力量。这个新的力量,归根到底就表现在我们中国人思想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上。这是中华民族一个最大的福祉。
7.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意义及如何做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
中央宣传部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从2003年6月起开始试点,2006年起由试点转向全面推开,目前正处于攻坚阶段。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并不断取得成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呈现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意义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战略部署。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这是党中央继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之后作出的又一项关系全局的重大决策。党中央作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是基于对国际国内形势的科学判断、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的全面把握以及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任务的深刻分析,其战略意义极为深远。
(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
我们党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方面。党的十七大更加突出了加强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提出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实现党中央提出的战略目标,就要全面准确地把握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加快文化发展。
从国际上看,当今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高,我国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在国际上的影响日益扩大。同时要看到,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目前,我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与我国国际地位不相适应,与我国五千年文明积淀的丰厚文化资源不相适应。这就迫切要求我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加快文化发展步伐,使我国尽快从文化资源大国转变为文化发展强国,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切实维护我国文化主权和意识形态安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从国内来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推进,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经营性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集中体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发展潜力大,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调整经济结构和繁荣文化市场的着力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现。越来越多的优秀文化产品,对于陶冶人们的情操,增强全社会精神力量,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要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还不高,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没有充分发挥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其在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方面的功能。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切实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从文化建设自身发展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文化建设开创了新局面。同时要看到,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活力还不强,与全社会快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与日益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与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要求不相适应,与现代科技和传播手段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的新形势不相适应。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二)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指导方针。文化建设要破解文化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开创文化发展的新局面,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明确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为什么要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和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等根本问题,使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奋斗目标。
1.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明确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2.文化发展方向。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明确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3.文化发展目的。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明确要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4.文化发展动力。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明确要坚持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破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5.文化发展思路。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明确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型文化产业,一手努力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手壮大文化产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推动文化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6.文化发展格局。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明确要积极吸引民营资本、海外资本参与文化建设,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引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对外开放格局。
7.文化发展战略。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明确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8.文化发展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明确要始终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最根本的是紧紧抓住文化发展这个主题,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破解文化发展难题,转变文化发展方式,推动文化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通过加快文化自身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长期以来,制约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相混淆,政府统包统揽,应该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长期投入不足,应该由市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长期依赖政府,因而束缚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就是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两轮驱动,两翼齐飞,推动文化建设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
1.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根本任务,是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人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
公益性文化事业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以基层为重点,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创新文化服务方式。以政府为主导,就是政府要切实履行在文化领域的公共服务职能,把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公共财政为支撑,就是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投入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扶持公益性文化单位,建设基本文化设施,购买文化产品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就是要积极推动公共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美术馆、文化馆、图书馆以及基层文化活动中心向全社会免费开放,提高公益性文化单位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效益。以基层为重点,就是优先安排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切实提高基层文化服务能力,满足基层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就是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就是引入竞争机制,对重要公共文化产品、重大公共文化项目和公益性文化活动,采取建立基金、政府招标、定向资助等手段,进一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活力。
2.壮大经营性文化产业。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根本任务,是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其显著特点是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发展文化产业,关键是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国有和非公有制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实现低成本扩张,打造一批战略投资者,带动全行业改革发展。主要途径是实施重大文化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形成若干文化产业密集区,使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最终要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对外开放格局。
(二)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
破解影响和制约文化发展的难题,根本出路在于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当前,要在以下四个关键环节的改革上下功夫:
1.重塑市场主体。这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就是要加快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转制和国有文化企业的改制,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使之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
2.完善市场体系。就是要打破按行政区划和行政级次以及按部门分配文化资源的传统体制,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加快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3.改善宏观管理。就是要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增强宏观调控能力。
4.转变政府职能。就是按照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制政府和廉洁政府的要求,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逐步实现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主要面向直属单位转为面向全社会,履行好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
三、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重点任务
加快推动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并对国有文化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使之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这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文化体制改革极为重要的一项重点任务,又是衡量文化体制改革是否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标志。
(一)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整体转制
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包括整体转制和剥离转制两种类型。整体转制主要包括图书出版和发行、电影、文艺演出、非时政类报刊等领域,剥离转制主要是指新闻媒体的经营性部分。
1.图书出版。全国共有图书出版社579家(含39家副牌社),按照隶属关系或主管部门划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中央各部门各单位所属出版社,除人民出版社、民族出版社、中国盲文出版社和中国藏学出版社保留事业体制外,其他出版社在2010年底前全部转制为企业。二是地方所属出版社的整体转制走在了文化体制改革前列,预计2009年底前全国完成转制任务。三是高等院校所属出版社,预计2009年底前全部完成。四是军队所属出版社改革方案将由总政治部另行制定。
此外,由图书出版社主办的非时政类报刊,一般随出版社转制而转制。音像、电子等出版社也被列为整体转制范围。
2.图书发行。我国图书发行的主渠道是具有70多年历史的新华书店系统,特别是教材发行主要由新华书店承担。新华书店在所有制性质上属于国有,在组织形态上则事业和企业两种形式都有。文化体制改革以来,新华书店整体转制进展顺利,全国绝大多数都已经完成转制,20多个省(区、市)组建了省级新华发行集团公司,上海、四川的新华发行集团公司已上市,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公司已进入上市程序。
3.电影。电影包括制片、发行和放映三个环节。过去,电影生产一般由电影制片厂完成,电影的发行和放映由各级电影公司完成。同图书出版社相比,电影属于全行业整体转制的范围,即无论是电影制片厂,还是电影公司,都要转制为企业。目前,在电影生产环节推动转制的力度较大。在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以前,部分电影制片厂和电影公司已经转制,如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和中国电影公司等一起组建为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在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一些电影制片厂和电影公司完成转制,如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译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等整体转制组建了上海电影集团公司。目前,尚有10多家地方所属电影制片厂尚未转制,要求在2009年底前全部完成。此外,地方所属(省、市、县三级)电影公司中,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地区的,2010年底前也要完成整体转制。
4.文艺演出与中介。主要包括文艺院团和演出公司两种类型。作为文艺演出的中介机构,各级演出公司都要整体转制为企业。而文艺院团则要分类改革。全国共有国有文艺院团2000余家,目前已确定歌舞、杂技、曲艺等市场发育比较成熟的院团,要率先进行整体转制,条件尚不成熟的要采取措施积极为转制创造条件。各省(区、市)和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等中心城市,2009年底前要至少完成一家文艺院团的整体转制,同时,各省(区、市)还要确定一到两家县级文艺院团进行改革试点。
5.非时政类报刊。我国报纸和期刊(简称报刊)类别众多、数量很大。截至2008年底,全国报纸有1943种、期刊9821种。报刊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且较为复杂。总的思路是分类改革、先易后难、分步实施。优先纳入整体转制范围的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已经在工商部门进行企业法人登记的,二是由国有企业主管主办或参与主办的,三是由经营性出版社主管主办或参与主办的。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非时政类报刊整体转制的步伐会加快。
(二)新闻媒体改革
主要是将指新闻媒体中的广告、印刷、发行、传输网络部分,以及影视剧等节目制作与销售机构,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党报党刊的剥离转制。党报党刊是指从中央到省(区、市)、市等各级党组织的机关报和机关刊。党报党刊的剥离转制主要是把党报党刊的发行、印刷、广告等经营性资产和业务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重点是推动党报党刊的发行体制改革,在大城市可把报刊发行资源整合起来,走集约化、专业化的路子,降低发行成本,扩大市场占有率。
2.电台电视台非时政类节目的制播分离。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地市级以上广播电台257座、电视台277座,全年共播出广播节目1162.97万小时、电视节目1495.34万小时。此外,全国共开办县级广播电视台1969座。电台电视台的制播分离改革主要是指电台电视台将影视剧、娱乐、体育等非时政类节目制作分离出来,组建面向市场、开展公平竞争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引进国有战略投资者,培育一批国有控股的广播电视节目提供商,改变广播电视节目自制自播、内部循环的老路子,推动广播电视非时政类节目制作走专业化、产业化、市场化的新路子。
3.广播电视传输网络的剥离与整合。截至2008年底,全国收音机、电视机的社会拥有量分别为5亿台和4亿台,有线电视用户1.64亿户,居世界首位,有线电视网络总里程320.47万公里。在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建设初期,大都实行“台网合一”的体制,即由电台电视台投资兴建网络。按照“台网分离”的改革思路,各省(区、市)正在推动以省为单位的广播电视传输网络的剥离与整合。目前,全国除西藏外的30个省(区、市)中,已有1/3省份完成或基本完成剥离与整合,1/3省份已开展剥离与整合,进入省级整合的有线电视用户约7000万左右。
(三)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
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是推动依法行政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宏观管理体制的重要举措。主要任务是对现有的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有关行政执法队伍进行调整归并,组建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实行统一执法。与此相衔接,要按照有利于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有利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有利于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要求,整合有关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组建新的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机构。2004年,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先行改革的9个试点地区已经实施了这项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扭转了长期存在的职能交叉、多头执法和管理缺位等问题,加强了执法力量,提升了执法水平,有力地推动了政府职能的转变。根据要求,新开展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地区,要在2009年底前完成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任务。
8. 如何理解文化部提出公共文化服务"四性
有不明白的私聊本人市文化局办公室副主任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