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扬州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扬州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1-10-15 23:06:13

❶ 扬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的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设11个职能处室,均为正科级建制。
(一)办公室(挂“行政办事服务处”牌子)
协助局领导处理日常工作,协调机关政务;负责领导交办和会议决定事项的督办;负责重大会议组织、公文审核、文电处理、秘书事务、机要保密、接待联络工作;负责本系统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工作;负责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指导房产档案管理;负责信访、扶贫、新农村建设、村官服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局机关后勤工作;负责县(市、区)业务协调和推动工作;负责局行政许可办理和驻市行政办事服务中心窗口对外服务工作。
(二)组织宣传处
负责全局干部队伍建设、人事管理和人才工作;负责全局的宣传报道工作;牵头负责全局综合目标考核考评工作;按管理权限负责局机关、直属单位机构编制、人事劳动、技术职称和离退休人员管理;负责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和行业从业人员培训工作;负责双拥、人武和计划生育工作;联系协调市房地产业协会工作。
(三)计划财务处
负责制定局系统的财务审计规章制度,并监督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负责系统内年度财务预决算的编制和监督执行;负责系统内财务管理监督和审计;负责系统内综合统计,汇总上报会计报表,进行会计分析;负责系统内固定资产购置、调拨、转让、处理的审核工作;负责住房维修资金、收支、财务核算与管理;协助做好住房保障资金、政策性住房建设资金的预决算、项目资金计划审批、财务核算管理工作。
(四)开发管理处
负责编制全市房地产业发展规划、住宅建设规划;负责编制市区房地产业发展规划、住宅建设规划及计划并组织实施;参与市区住宅小区规划;参与拟订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方案和审查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负责市区开发项目建设过程的跟踪管理;负责市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管理;负责市区商品房的交付使用管理工作;参与确定市区经济适用房价格;指导住宅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五)市场监管处
指导全市房地产市场管理,具体负责市区房地产市场管理工作;负责房地产市场统计、分析、调研;负责市区商品房销售管理,核发商品房销售许可证;负责商品房销售合同备案管理工作;负责商品房预售资金的监管工作;指导规范全市房地产市场交易行为;监督管理全市房产测绘工作,组织复核有争议的房产测绘报告;负责全市房地产中介服务行业管理及市区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的备案工作,组织复核有争议的房地产评估报告。
(六)住房保障处
负责研究制定市区住房保障政策、住房保障规划以及住房保障年度目标任务实施计划;负责市区政策性保障性住房供应的指导、协调、督促工作;负责市区房改工作,做好市区公有住房提租、公有住房出售的实施及审核工作,检查监督住房基金的归集、管理和使用;指导、督查县(市)住房保障工作;负责修订完善全市房改政策并指导实施。
(七)房政管理处
负责指导全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工作;指导监督直管公房管理工作;指导全市解危工作;指导督促市区的直管公房解危、自管公房解危工作;指导全市古宅名居保护和利用工作;指导督促市区直管公房的古宅名居修缮利用工作;指导落实私房政策工作。
(八)物业管理处
负责全市物业服务的行业管理,按管理权限,负责物业服务企业的资质管理;负责研究物业管理行业规定,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物业管理公共服务收费项目、标准;指导归集市区房屋公共部位、公共设施设备维修资金,并监督其使用;负责物业服务招投标的管理工作;指导市区物业管理实施工作和业主大会建设;编制市区老小区整治规划,并指导实施,落实老小区整治后的长效管理。
(九)拆迁安置管理处
负责全市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工作;负责审核拆迁实施单位的资质;负责直接管理市区拆迁安置工作,负责市区房屋拆迁项目的审批,发放拆迁许可证;监督拆迁安置实施行为;负责市区房屋拆迁裁决工作。
(十)房屋安全管理处
负责全市房屋安全管理和白蚁防治管理工作,参与房屋装饰装修安全管理;负责全市房屋安全鉴定机构、白蚁防治单位的管理及鉴定从业人员的资格管理;组织对存在争议的房屋安全鉴定报告的复审;负责市区房屋安全检查和房屋装饰装修方案的安全性审定工作;负责市区影响房屋安全使用行为的投诉受理和督查处理工作。
(十一)政策法规处
负责研究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负责审核局规范性文件起草工作;负责审核查处违反房地产法律、法规案件情况;开展依法行政、普法宣传;承办本局的行政复议、民事诉讼工作;指导、监督局属各单位行政应诉工作,掌握行政执法工作情况。
机关党组织、纪检监察、群团等机构设置按有关规定执行。

❷ 扬州哪里要残疾人的工厂啊

扬州三布厂,老小茅山对面,在友谊路,招残疾工人。

凭残疾证,到当地残疾人劳动服务中心(残联),或福利企业办公室(民政局)可以查的。假如有,说明还挂着名,那应该由挂靠单位发放生活补助费,反之,可重新寻找新单位工作。



(2)扬州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扩展阅读:

《劳动法》第十四条残疾人、少数民族人员、退出现役的军人的就业,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劳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1、残疾人享有劳动就业权

《残疾人保障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政府有关部门设立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为残疾人免费提供就业服务。残疾人联合会举办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应当组织开展免费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为残疾人就业和用人单位招用残疾人提供服务和帮助。

对于用人单位而言,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是法律赋予企业的法定责任,企业如果有适合残疾人的工作岗位,应当首先予以安排,不得通过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方式拒绝安排残疾人就业。

2、残疾人享有平等就业权

《残疾人保障法》第六十四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在职工的招用等方面歧视残疾人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残疾人劳动者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残疾人享有取得劳动报酬和同工同酬的权利

《残疾人就业条例》第十三条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为残疾人职工提供适合其身体状况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不得在晋职、晋级、评定职称、报酬、社会保险、生活福利等方面歧视残疾人职工。

❸ 扬州事业单位2011面试考试地点

地点:扬州人事考试管理中心,百祥路6号,时间:5月22日

❹ 扬州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
预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2亿元,比上年增长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260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0亿元,增长24.2%。财政总收入117亿元,同口径增长2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7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00元,分别增长15.5%和11.2%。
着力抓好“双创”和“三重”,工业第一方略强势推进。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21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2000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超过200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88亿元、利税101亿元,分别增长23.1%、21%。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入252亿元,增长40%。新培育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0家、产品138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70亿元,增长43.5%。新增中国名牌产品5个。全市建筑企业完成施工总产值420亿元,增加值92亿元,分别增长14%和18%。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实现农业增加值86亿元,增长6%。全市粮食总产量226万吨。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2家,累计达47家。新增农业外资项目47个,利用外资5100万美元。“菜篮子工程”建设完成预定任务。新增无公害农产品基地70万亩,新增“三品”品牌48个。宝应县建成全国有机食品基地示范县。启动全面小康村建设,首批30个先行村基本达标。土地复垦整理力度加大,实现了耕地占补动态平衡。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工程建设、农技推广、农业机械化、气象服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制定发展纲要和扶持政策,服务业持续发展。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18亿元,增长1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3.5亿元,增长15.6%。接待境内外游客1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2亿元,分别增长20%和32%。全年房地产投资73亿元,商品房施工面积700万平方米。全社会货物运输量稳步增长,其中港口货物吞吐量达4596万吨。信息服务业实现销售收入35.7亿元,增长10.7%。物流、中介、会展等行业发展势头良好。金融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年末存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加109亿元和70亿元。
2.开发开放实现新突破。
沿江开发和园区基础设施完成投入85亿元。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沿江高等级公路全线基本贯通。扬州港3号泊位对外开放,4号泊位建成投产。扬州出口加工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相关基础设施初步建成。二电厂二期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扬州发电厂扩建工程投入运行。化工、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等产业集聚初具规模。沿河开发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安大公路先导段开工建设。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建成,淮河流域灾后重建应急工程投入使用。成功举办了“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及各类招商推介活动。全年协议注册外资24.2亿美元,增长47.4%。注册外资实际到账老口径12.5亿美元,增长53.6%;新口径5.3亿美元。新批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06个。新增民资注册资本165亿元、民资总投入402亿元,分别增长61.9%和57%。实现外贸出口19亿美元,外经营业额1.03亿美元,分别增长40.6%和20%。
3.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不断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得到加强,宝胜科创、琼花高科股权分置改革顺利完成。着手进行市区公用事业单位改革。112家市直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改革完成人员身份置换和社保接续工作。成立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整了市区财政体制,完善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农村税费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全面免征农业税及其附加。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率达13.9%。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有320家。
4.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
全年市区完成城市建设投资65亿元。先后拓宽改造史可法北路、渡江南路、润扬南路等19条城区和出入口道路,整治了沿山河、新城河等4条河道。实施了邗沟河、漕河、二道河绿化风光带建设和汶河路等道路街景美化亮化改造,初步建成润扬森林公园。市区新增绿地面积134万平方米。新增、改造路灯近2万盏。翻建街巷43条。新辟公交线路10条。汤汪污水处理厂二期、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和城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等工程按计划推进。村镇建设步伐加快。完成了全市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工作。80个村庄实施了环境综合整治,新建成生态村18个。农村新增改水受益人数15.6万人,改厕4万座。建成农村公路1107公里。城市管理进一步加强,基层管理责任网络逐步健全,“数字城管”启动建设。成功承办了首届城市水景观建设和水环境治理国际研讨会、全省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城市化率达48%,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5.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全年实施省级以上各类科技项目385项,其中国家级科技项目124项,争取省级以上科技项目拨款1.07亿元。我市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江都、仪征、邗江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刘秀梵、程顺和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2.2%。完成农村中小学“六有”工程和教育信息化工程。实施了市三中、市特殊教育学校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扬州中学西区校。扬子津科教园区一期工程顺利完成。全市有16所学校开办了宏志班。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步伐加快。重点医院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建成市区新体育馆。成功承办了全国十运会相关赛事,扬州籍参赛运动员获金牌9.75枚,金牌贡献率列全省第3位。重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全市近1.3万名农村计划生育群众领取奖励扶助金。实施了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和一批古迹的解读工程,吴道台宅第基本修复开放,“双博馆”建成开馆。承办了第四届全国“四进社区”文艺展演,举办了首届“市民日”、市第五届少儿艺术节等活动。创作了一批文艺精品。城乡有线电视入户率达69%,数字电视实现试开通。全市第二轮修志工作开始启动,市档案馆被评为国家一级档案馆。
6.关注民生收到新成效。
多渠道、多形式开发就业岗位,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税费减免、职业介绍、培训补贴、小额贷款担保等扶持,全年采集就业岗位7.5万个,推荐就业3.5万人,新增城镇就业4.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全年新增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5.5万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力度加大,参保人数达51万人。农村养老保险平稳运行,参保人数达31.2万人。全面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近万名被征地农民领到了基本生活保障卡。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59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88.6%。城乡6.3万人纳入低保,农村1.6万名五保对象得到妥善供养。全年“慈济医院”和“慈济窗口”为3.4万人次减免、报销医药费208万元。市区1800多户低收入和〃双困〃家庭的住房困难得到解决,农村三年草危房改造和扶贫建房任务全面完成。新一轮帮扶经济薄弱村和贫困户工作全面展开。残疾人事业得到加强。
 7.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成绩。
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和文明行业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市第一人民医院等3家单位被命名为全国文明单位,江都市丁伙镇、维扬区平山村被命名为全国文明镇和文明村。高邮市菱塘回族乡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先进单位。老龄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新进展。和谐社区创建扎实推进,基层民主管理和村民自治得到加强,政务和村务公开不断深入。双拥工作和国防教育进一步深化,国防动员支前演练取得成功。完成市人防指挥中心主体工程建设。
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和决定,主动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311件,办理市政协提案363件。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四五”普法目标全面完成。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妥善处理涉及群众利益的重点问题,疏导化解社会矛盾。强化“平安扬州”创建和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工作,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犯罪,全市社会保持稳定。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隐患整治力度,事故发生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外事、侨务、台湾事务和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8.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迈出新步伐。
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清理并初步确认了362项市级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又有98项行政许可事项进入市行政办事服务中心办理。努力畅通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建立健全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开通了中国扬州政务网和“12345”政府公开电话。对城市规划、物价等与人民群众紧密相关的重要事项实行听证、公示等制度。公文交换、网上审批等电子政务投入应用。市区为民办实事和农村“八件实事”工程完成预定目标。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成立了市发展软环境投诉中心。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引导,制定了我市“十一五”发展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
各位代表,2005年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五”计划目标的实现。五年来,我们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积极适应宏观经济环境的新变化,战胜“非典”和洪涝等灾害,全力做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新阶段。过去的五年,是扬州经济综合实力迅速增强的五年。地区生产总值五年累计3422亿元,是“九五”的1.7倍,可比价年均增长12.4%。财政总收入累计380亿元,是“九五”的2.9倍,年均增长28%。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五年。全市国有、集体企业和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招商引资、沿江开发、园区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沿河开发启动实施。注册外资实际到账五年累计29亿美元,是“九五”的8.4倍,年均增长79.8%。新增民资注册资本累计398亿元,是“九五”的7.4倍,年均增长51%。过去的五年,是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城乡面貌有较大变化的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1311亿元,是“九五”的2.2倍,其中城市建设投入265亿元,是“九五”的5.2倍。建成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宁启铁路扬州段、环城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交通工程。先后创成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过去的五年,是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加快提高的五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1%,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5%。城市居民和农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五年累计分别增加7平方米和5.6平方米。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5%以内。
回顾“十五”时期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发展第一要务,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二是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改革的思路突破体制机制上的束缚,用创新的办法破解发展中的难题。三是坚持开放开发,推进沿江沿河开发和园区建设,强化招商引资,汇聚生产要素,加快产业集聚。四是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大力推进城乡建设,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五是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着力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统筹城乡、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发展,促进发展良性互动和社会安定和谐。
各位代表,“十五”时期,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是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开拓进取、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各方面大力支持和帮助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扬州市人民政府,向付出辛勤劳动的全市人民,向关心、支持和参与扬州建设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重要产业、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的支撑带动作用不够明显,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状况尚未根本扭转,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不快,一些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仍未得到妥善解决;统筹发展、协调发展的任务还比较艰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社会稳定等方面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政府机关作风还有待改进,在服务水平、办事效率等方面还存在基层和群众不够满意的地方。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克服并认真加以解决。
(小标题)“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构想
各位代表,未来的五年,我们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责任十分重大。根据市委四届九次全会的精神,我市“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全面实施开放开发、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富民优先、科教兴市五大战略,建设更加富裕文明秀美的新扬州。
按照这一总体要求,我市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注册外资实际到账五年累计60亿美元,新增民资注册资本五年累计1200亿元。到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7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7000元以上。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0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000元。城市化率5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到“十一五”期末,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实现“十一五”预期目标,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着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为此,必须把握好以下几点:
更加注重加快发展。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倍加珍惜机遇,倍加开拓进取,倍加努力工作,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提升综合实力,实现跨越发展。
更加注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大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加大推进沿江沿河开发的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园区建设的力度,进一步整合资源、集聚优势,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更加注重提高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完善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做精、做优、做美中心城市,彰显城市个性和特色。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资源合理流动,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
更加注重关注民生。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千方百计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小标题)2006年政府工作任务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其中一产增长5%,二产增长15%,三产增长14%。财政收入增长1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注册外资实际到账增长30%,新增民资注册资本增长30%。外贸出口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
为完成今年的预期目标,着重做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1.着力实施工业第一方略。
加快推进“三重”工作。强化规划导向和政策激励扶持作用,力争重要产业、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积极发展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电工电缆等八大产业,提高重要产业的集聚度和贡献份额。加快中集通华罐式车、大连化工三期工程、大洋造船和顺大多晶硅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加快资源的优化配置,培植大企业、大集团。进一步健全落实领导干部与“三重”挂钩联系制度,协调解决“三重”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力争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以上,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20家。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全年工业技术改造投入322亿元,增长28%,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96个。
加快实施名牌带动战略。鼓励企业增强名牌意识,积极实施争创名牌发展规划,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主导产品和拳头产品,支持企业推行与国际接轨的质量、环保认证体系,以优质产品和服务不断扩大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提升“扬州制造”形象。全年新创中国名牌和国家驰名商标5个,省名牌和著名商标40个。
加快建设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培训,着力提升企业管理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指导各类企业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完善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经营管理人员的薪酬制度。培养和引进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化企业管理人才,推进企业家队伍职业化、市场化,营造有利于企业家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加快发展建筑业。积极开拓市场,提高装备水平,扩大产业规模,壮大骨干企业,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和企业形象。加大建筑业改革力度,全面完成市、县重点建筑企业的改制任务。全年建筑企业实现施工总产值、增加值均增长15%以上。
2.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制定出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村内生发展动力,加快农民致富步伐。
持续较快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新增蔬菜、花木、经济林茶果20万亩。进一步实施“三品三创”工程,新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60万亩。推广新型实用技术,超高茬麦套稻扩大到40万亩以上。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家,培植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2家。促进发展农产品深度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推进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引导乡镇工业集聚化发展。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全年利用“三资”22亿元以上。加强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培训和劳务市场建设,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5.5万人以上,新增劳务输出3万人以上。
积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修编镇村总体规划,加强重点中心镇建设,逐步调整缩减自然村,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信息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加快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善农村水利设施。抓好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推进县乡村道路建设,改善农村道路通行条件。以创建卫生村镇为抓手,以清洁河道、清理垃圾为重点,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继续推进农村改水和改厕工作,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6%以上,卫生厕所覆盖率68%以上。发挥小康先行村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推进120个全面小康村创建达标。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免收杂费,继续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率稳定在85%以上。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努力做到分类施保、应保尽保。实施五保户“关爱工程”,集中供养率45%以上。加快推进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做到“即征即保”。切实做好经济薄弱村和贫困户的帮扶工作。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稳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优化整合事业单位。加强县乡财政体制和管理方式改革,提高自我保障能力。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大力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积极扶持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稳妥发展土地合作组织。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鼓励有条件的信用联社组建农村合作银行。认真搞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
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突出发展现代物流业。完成扬州港、扬州火车货运站和仪征石化等特色物流园区规划的编制,加大物流项目包装和招商引资力度。推进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和信息公共平台建设。落实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改造提升传统物流业,引进和培育一批现代物流企业。
发展壮大旅游业。科学开发、合理保护扬州古城、古运河和蜀冈—瘦西湖风景区的旅游资源,创响文化、休闲、生态特色旅游品牌。整合旅游资源,促进市与县、扬州与周边城市的旅游联动发展。加强对江浙沪地区、火车开通沿线城市及海外旅游市场的宣传促销和扬州城市的整体推介,不断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客源。加快旅游业与娱乐、餐饮、购物、交通等相关行业的融合。开工建设1-2家五星级饭店。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超过1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0亿元。
做优做特商贸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规划建设国庆路老字号一条街,打造名品名店集聚区。鼓励老字号企业发展特许经营、连锁经营、加盟经营等新型业态,放大品牌效应。通过开展“扬州师傅”评选等活动,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增强特色传统服务业的市场竞争力。合理优化大型连锁超市、专业市场的空间布局。加强农村商业网点建设,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农村消费。
拓宽服务业发展领域。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启动扬州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创业中心建设,积极申报省级软件产业基地。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引导和调控,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形成商品房、经济适用房、拆迁和解危安置房、廉租房等多层次的住房供给体系。放手发展养老托幼、体育健身、物业管理等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业。积极发展金融、保险、审计、科技服务、法律服务、会展等行业和创意产业。
4.继续推进开放开发。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精心组织2006“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招商引资活动,加强对千万美元以上、重点产业链、增资扩股等项目的引进,努力实现重大引资项目的新突破。拓宽招商引资领域,引导外资投向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和环保产业。建立项目推进制度,强化跟踪服务,进一步优化投资软环境,提高项目签约率、外资到账率和开工投产率。全年新批千万美元以上项目120个。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扩大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轻纺产品和农产品的出口。促进外贸企业的联合、兼并和重组,形成综合优势。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全力推进对外承包合作,提高总承包在工程承包中的比重。规范境外劳务合作市场管理,扩大劳务输出规模。
加快沿江开发和园区建设步伐。全面建成沿江高等级公路,逐步完善沿江地区路网,加快港口、供电供热、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继续着力推进5家省级开发区和扬州化学工业园等重点园区建设,加大扬州出口加工区、市开发区光电产业园、仪征汽车工业园和邗江国家级数控金属板材加工基地等载体的招商引资力度,推动优势产业和企业向园区集聚,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投资强度,提升沿江开发、园区建设的水平。全年沿江地区工业产值、注册外资实际到账等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市总量的比重保持在80%以上。
促进区域统筹发展。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互动发展,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出台沿河开发总体规划。继续推进安大公路和京杭运河“三改二”航道整治等工程建设,改善沿河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培植块状经济优势,打造电工电器、纺织服装、机械制造、轻工工艺等特色产业集聚区。扩大与长三角及南京都市圈城市的区域合作,加快制造业、服务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对接,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5.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继续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加快扬柴、亚星、扬农等一批企业的战略重组和增量改制,增强骨干企业的活力和竞争优势。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做好市属企业改革扫尾工作。加快企业的股份有限公司改造,落实企业上市扶持政策,鼓励优势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完成联环药业、扬农化工股权分置改革。建立并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维护出资人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大力推进全民创业,进一步降低投资门槛,放宽投资政策,确保各项扶持政策落实到位。引导民营企业加强制度、管理、技术和品牌创新,提升发展层次和水平,不断做大做强。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改制,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等领域。加强和改善对民营经济的服务,协调解决用地、用水、用电、融资等方面的困难,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息咨询、人才培训、技术支持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全年新增民资注册资本200亿元,民资投入450亿元。
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稳步实施财税改革,积极培育壮大财源,大力组织财政收入。进一步规范投资项目核准权限,简化投资备案程序。推行多种形式的基础设施项目经营权和收益权的有偿转让,试行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责任制度和项目代建制度。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大力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改革,积极引进市外银行来扬设立分支机构,稳步发展融资担保主体。
继续搞好事业单位改革。在完成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扫尾工作的基础上,稳步推行以规范机构职能为重点的行政管理型事业单位改革,有序推进以完善人事、分配制度为重点的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
6.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逐步建立并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建设,新培育省级以?

❺ 扬州有哪个地方可以交违章罚款

可以到扬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临江路违法处理点办理违章罚款。

交通违章处理程序

一般程序的情形是:依照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人作出200元(不含本数)以上罚款、暂扣或者吊销驾驶证、对单位处以罚款的,应当进行调查,收集证据,并按照一般程序作出处罚决定。

交通违章处罚一般程序:调查取证,告知处罚事情、理由、依据和有关权利,听取陈述、申辩或者举行听证,作出处罚决定。

1、交通警察在现场对个人处以200元以下罚款,可以当场作出处罚决定;

2、交通警察在非现场,根据交通技术监控记录资料,对违法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或者驾驶人处200元以下罚款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作出处罚决定。

所以,采用简易程序的都是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的违法行为,根据《道路交通处理程序规定》具有一年以上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经历的交通警察,经设区的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培训考试合格的,才可以处理适用简易程序的交通事故。

(5)扬州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扩展阅读:

根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

第六十八条机动车驾驶人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累积记分达到12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扣留其机动车驾驶证。

机动车驾驶人应当在十五日内到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或者违法行为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参加为期七日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学习。

机动车驾驶人参加学习后,车辆管理所应当在二十日内对其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考试。考试合格的,记分予以清除,发还机动车驾驶证;考试不合格的,继续参加学习和考试。拒不参加学习,也不接受考试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公告其机动车驾驶证停止使用。

机动车驾驶人在一个记分周期内有两次以上达到12分或者累积记分达到24分以上的,车辆管理所还应当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考试合格后十日内对其进行道路驾驶技能考试。接受道路驾驶技能考试的,按照本人机动车驾驶证载明的最高准驾车型考试。

第六十九条机动车驾驶人在一个记分周期内记分未达到12分,所处罚款已经缴纳的,记分予以清除;记分虽未达到12分,但尚有罚款未缴纳的,记分转入下一记分周期。

❻ 扬州市哪九大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你好,《扬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暂行规定》正式实施,明确九类场所禁止吸烟,分别是: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室内外区域;除前者以外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场所、学生宿舍、餐厅等室内区域;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室内区域;公共汽车、出租汽车、客渡轮等公共交通工具内;图书馆、影剧院、音乐厅、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科技馆、档案馆等各类公共文化场馆的室内区域;国家机关提供公共服务的室内办事场所;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议室、食堂和电梯等;体育场馆的室内区域及室外的观众坐席、比赛赛场区域;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禁止吸烟场所。

❼ 扬州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

一、扬州没有出台具体的措施,江苏省有鼓励大学毕业创业的优惠政策,是今年元月份下发的,供你参考。具体内容有四项,你可以到扬州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的就业处申请。

1 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鼓励残疾人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以及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等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和创业经营场所安排等扶持政策。
2 在当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的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自筹资金不足的,可申请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按规定适当扩大贷款规模;从事当地政府规定微利项目的,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扶持。
3 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强化高校毕业生创业指导服务,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小额贷款、开业指导、跟踪辅导的“一条龙”服务。
4 各地要建设完善一批投资小、见效快的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并给予相关政策扶持。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通过多种形式灵活就业,并保障其合法权益,符合规定的,可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二、如果要申请个体工商户的话,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与税务登记证就可以了。

❽ 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的院系设置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是学院重点建设和发展的系科,设有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两个环境类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两个建筑类专业。该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27人,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硕士研究生达15人。现有客座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10人,高级工程师1人,实验师1人。实验设施较为完备,环境类专现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环境微生物、环境监测、环境工程等专业实验实训室以及大型仪器分析中心,建筑类专业设有建筑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力学、建筑材料、电子电工、专业画室等实验实训室。
该系坚持面向行业、面向企业、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办学方向,实行校企联合,与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监测站、环境工程公司、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公司、垃圾处理厂、发电厂、啤酒厂、建筑设计院、建筑公司、建筑装饰装潢公司、园林公司等多家单位合作,建立实训基地,现有校外实训基地10个以上。
除了参加学院组织的专转本、赴韩留学深造外,该系还与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资源环境学院紧密合作,学生毕业时可直接到扬州大学进行专接本学习(三年)或独立本科段(二年)深造,为学生开辟了多种升学渠道。
该系坚持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成立了“绿音环保协会”、“大学生环保志愿者”等多个学生社团,社团成员可推荐加入扬州市环保志愿者协会,深入社区广泛开展环保活动,为扬州市生态城市建设做出了贡献,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高素质的从事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环境评价等方面的高技术型人才。
主要课程: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环境生态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保护概论、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法学、环境专业英语。
专业技能证书:化学分析工、水质检测工
适应单位和岗位:环境管理部门、环境监测站、环境科学研究所、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自来水公司、环境工程公司、各类工矿企业从事化验分析、污染监测、环境评价、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培养目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从事环境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环保设备生产、销售、运行与维护的高技术型人才。
主要课程: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技术、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噪声控制技术、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工程制图、环境工程CAD、电子与电工技术、环保设备与应用、环境工程英语
专业技能证书:化学分析工、废水处理工。
适应单位和岗位: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自来水公司、环境工程公司、各类工矿企业、环保设备制造企业从事化验分析、污染监测、环保工程设计预算施工、环保设备生产销售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 培养目标:熟悉建筑结构的基本理论和设计原理,熟悉并掌握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知识,具备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能力的高技术型人才。
主要课程:建筑制图、建筑CAD、工程数学、建筑力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房屋建筑学、建筑材料、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测量、建筑施工技术、监理概论、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
专业技能证书:测量工、绘图工
适应单位和岗位:各类建筑设计院、建筑造价咨询公司、建筑监理公司、建筑公司、建筑装饰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单位从事建筑设计、造价预算、质量检查、施工监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培养目标: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很强动手能力的高素质的建筑装饰设计、组织、施工、管理的高技术型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构成、平面构成、色彩、立体构成、建筑制图、室内设计原理、室内设计表现技法、3DMAX、CAD、建筑装饰材料、建筑装饰构造、室内设计、建筑装饰施工与技术、室外环境设计、建筑装饰施工组织与预算
专业技能证书:CAD、测量工、室内设计员
适应单位和岗位:各类建筑设计院、建筑装饰公司、建筑监理公司、建筑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单位从事建筑装饰设计、装饰造价预算、装饰质量检查、装饰施工组织、监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和较强的国土资源调查、勘测规划设计技能,掌握土地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信息处理等基本技能,适应国土资源管理基础工作,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估价、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理、地籍管理、国土信息处理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地籍测量、地图绘制技术、土地资源学、房地产估价、地籍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土地利用规划、计算机辅助设计、国土信息学、地理信息系统等。
适应单位和岗位:可在各级国土管理部门、城建规划设计单位、土地事务机构、房地产企业、地理信息公司从事土地调查评价、土地估价、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理、土地就登记代理、土地勘测定界、国土信息处理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较强的工程测绘技能,掌握现代测量基本理论和方法、现代测量仪器操作、测量数据处理和计算机绘图等基本技能,能从事房地产测量、数字化地形测绘、工程测量、空间数据处理及建筑施工测绘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测量学、现代平差基础、控制测量、工程测量、地籍测量、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制图CAD、GPS原理与利用、遥感原理与利用、数字摄影测量等。
专业技能证书:地质测量工、绘图员等相关的技能证书和计算机、英语各级等级证书。
适应单位和岗位:可在各级测绘公司、建筑工程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从事基础测量、地形测量、矿产资源勘测、土地勘测定界、房地产测量、工程管线测量和数字化测图等测绘和管理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建筑工程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等理论,较强的现代化物业管理方法和物业设备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物业日常管理和物业经营实务操作能力以及公共关系能力,能妥善处理业主和顾客事务,能依法开展物业日常管理和经营工作,适应物业管理经营行业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基础、房屋建筑学、建筑制图、建筑工程概预算、公共关系学、园林绿化技术、物业管理法规、物业设备安装与维护、建筑装饰与装潢、物业管理实务等。
专业技能证书:物业管理员等相关的专业技能证书和计算机、英语各级等级证书。
适应单位和岗位:可在各类物业管理公司、房地产各类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企业、住宅小区、饭店、商厦、写字楼等从事物业管理的各项工作,也可以从事房地产经营、房屋维修管理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房地产经营管理及运作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建筑施工、建筑招投标等基本知识;掌握建筑概预算及房地产估价基本方法和过程;具备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营销、房地产经纪、房地产估价等技能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房屋建筑学、建筑材料、房地产测量、房地产法规、房地产会计、房地产估价、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房地产营销、物业管理、房地产经纪等。
专业技能证书:房地产经纪人等相关的专业技能证书和计算机、英语各级等级证书。
适应单位和岗位:可在各类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建筑公司、房地产中介公司等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房地产营销、房地产估价、施工现场管理等工作,也可在房管局、规划局等政府职能部门从事行政管理工作。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机械设计、园艺设施的设计施工及维修、园艺作物栽培管理、产品营销及管理、园林设计与规划等方面能力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园艺设施工程、植物及植物生理、园艺作物栽培、土壤肥料学、园林规划与设计、园艺作物保护学、传感器与传动构件、农业气象学、园艺机具、苗圃学等。
专业技能证书:园艺工、插花员、绿化工
适应单位和岗位:公园、园林绿化公司、现代园艺场、种苗繁育公司,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园艺设施制造企业等岗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苗木繁殖、园林规划设计、园林绿地的施工管理、园林养护、园林机具使用与维修等能力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植物及植物生理、土壤肥料学、花卉学、观赏树木学、园林植物栽培学、园林规划设计、园林病虫防治、园林工程、园林建筑设计与施工、园艺机具、园林美学等。
专业技能证书:园艺工、绿化工、插花员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相应专业实验室工作,能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渔牧、环保、园林等行业从事生物技术相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的生物科学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生物学、生理学、微生物学、遗传学、普通生态学、生物技术与实验、微生物与发酵工程、食品化学与分析、应用生物学、生物制品制造。
专业技能证书:农艺工
适应单位和岗位:生物化工企业、制药厂、食品加工等相关企业从事生产、检验、研究和管理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专科层次的应用型、技能型、开拓型的园林植物栽培、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主要课程:花卉学、观赏树木学、园林种植工程、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学、电工基础与园路工程、叠石造山工程、园林给排水与水景工程、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工程概预算。
专业技能证书:绿化工、插花员。
适应单位和岗位:风景区及公园,园林绿化工程公司,现代化园艺场,花卉苗木繁育基地,工矿企业的绿化部门、中小城镇小区的绿化管理部门等相关就业岗位群。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创造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既懂理论又会实践,融知识、能力、管理于一体的复合型、实用型高级护理人才。并积极探索、研究、借鉴国外护理教育的先进经验,使人才培养规格与国际接轨,为医疗机构培养高级实用型人才,也为国际人才市场输出一定数量的高技能型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药理学、微生物学、病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预防医学、护理管理学。
专业技能证书: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护士职业资格证书等。
适应单位和岗位: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及老年公寓、社区卫生服务站、家庭等从事护理、医药管理等工作。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医学检验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从事医学检验及相关职业实际工作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应用型高级医学检验人才,能在医院检验科从事临床检验工作、能在医院病理科及其他实验室从事实验技术工作、能在各级防疫部门、中心血站及其他相关实验室从事实验技术工作。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病理学基础、微生物学检验、寄生虫学检验、生物化学检验、血液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临床医学概论、检验操作技能训练、毕业实习等。
专业技能证书:医学检验操作技能证书。
适应单位和岗位:各级医院、血站、卫生防疫部门的检验技术岗位。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较全面医药理论和市场营销业务与管理实践能力,在医药行业企业从事有关药品、生物制品营销业务与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医药商品学、医药经济学、公共关系、市场营销、商务谈判、广告学、会计、经济法、药品管理及药学法规、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医药市场营销、商品推销等。
专业技能证书: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会计职业资格证书、营销员证书等。
适应单位和岗位:适应各类医药制药企业,医药流通企业、国外合资医药企业等单位从事医药营销、网络营销、营销代表商务秘书及管理等工作。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计算机应用与开发、系统维护、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主要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电工及电子技术、软件技术基础、平面图像处理、网页制作技术、微机原理、单片机及应用、数据库及应用、SQL Server应用、微机组装与维修、局域网组网与维护、面向对象程序设计、WinForms高级应用开发、WEB系统设计、多媒体技术、软件工程等课程。
适应单位和岗位:计算机软件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多媒体作品制作、计算机维护与维修。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计算机网络规划设计与布线、网络管理、基于网络的应用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主要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电工及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单片机及应用、平面图像处理、网页制作技术、数据库及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微机组装与维修、局域网组网与维护、网络互联技术、LINUX操作系统、WEB系统开发、电子商务、网络综合布线、网络安全技术等课程。
专业技能证书:大学生英语A级、计算机二级、计算机网络管理员、网页制作员、计算机维修工。
适应单位和岗位:计算机网络规划设计、计算机网络布线、计算机网络管理、计算机维护与维修。
计算机应用技术(北大青鸟联合办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为学院计算机系与IT职业教育第一品牌——北大青鸟联合办学,依托北京大学优质教育资源,运用先进的教学方式,标准化的教学方法,利用北大青鸟APTECH全球同步、科学、系统、实用的课程体系,培养计算机软件开发、编码以及测试的程序员、软件工程师,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主要课程:程序逻辑、C语言实现、网页编程、Java程序设计、Java Web应用开发、SQLSERVER数据库设计和实现、C#编程、WinForms高级应用开发、Oracle数据库应用、。NET平台和C#编程、软件测试技术项目实战、职业导向训练。
专业技能证书:国际软件工程师认证、计算机执业资格等级证书(OSTA证书)。
适应单位和岗位: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从事网站应用程序开发、维护,软件编码、数据库应用开发等工作。主要从事的工作岗位包括应用程序开发程序员(JAVA程序员、。NET程序员)、数据库程序员(SQL、ORACLE)、嵌入式软件开发工程师、Web开发工程师、应用程序集成专家、数据库管理员、解决方案架构师、软件咨询顾问、图形设计师、公司培训师、项目经理、网络管理员、网页制作和客户端脚本程序编写人员、系统分析设计工程师、软件项目配置管理员、文档编写工程师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维修、计量、检测和电子产品的设计、制造以及其他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主要开设电路分析、机械制图、C语言程序设计、模拟电路、数字逻辑电路、电子测量仪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子工程制图、微机原理、单片机及应用、电视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器、高频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电子产品结构工艺等课程。
专业技能证书:大学生英语A级、计算机一级、电子装配工、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
适应单位和岗位:电子产品设计与制造、电子产品调试与检测、电子产品装配线技术骨干、电子产品生产组织与管理。 经济贸易系在原农经教研室、会统教研室的基础上组建而成。其所设专业历史悠久1983年开设了农业经济与管理专业,1985年开设了会计统计专业,较早设置了经济贸易与工商管理专业。20多年来,紧紧围绕企业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先后创建了农业经济管理、财务会计、审计、经济贸易、会计电算化、企业管理、物流与报关、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等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在校内建有会计模拟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物流工程实验室、企业信息化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国际贸易单证实验室等。校外与扬州用友软件有限公司所等多家单位签订实习协议,实现人才与单位需求的零距离培养模式。
该系现有专兼职教师32名,其中中、高级职称的近20名,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与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80%。20多年来该系在教学科研方面硕果累累,在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在全省都有一定的知名度。该系先后毕业的2000多名学生分布在全省各地,许多已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有的走上了重要的领导岗位。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大学专科层次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毕业后能为各类交通货运基地、商贸企业、物流中心、配货中心、制造中心、外贸公司等单位从事仓储管理、货物运输与报关、物料控制、物资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技术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现代物流与配送、国际物流与报关、物流管理与应用软件、综合运输管理实务等。
专业技能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及物流员、物流师资格证书。
适应单位和岗位:从事生产与流通领域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信息服务等物流活动相关的管理岗位。 培养目标:培养面向商业、贸易、金融等企业,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从事商务信息搜集与管理、电子商务的结算、运输、保险、报关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电子商务导论、市场与网络营销、商务建站与网页制作、电子商务安全与管理、电子商务模型与活动分析等
专业技能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及电子商务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助理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适应单位和岗位:从事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电子商务系统的开发、以及电子商务系统管理和评价的相关岗位。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会计电算化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岗位实际工作的基础能力和专业技能,毕业后能较快适应职业岗位,能在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技能型人才。
主要课程:会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计算技术、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
专业技能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适应单位和岗位:从事企事业会计机构中的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核算、资金核算等传统工作岗位及系统操作员、凭证审核员、系统维护员、会计档案资料保管员等岗位。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大专层次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毕业后能在各类公司从事外贸业务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主要课程: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商务谈判、国际商法、进出口单证业务等
专业技能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及报关员、货代员、营销师资格证书。
适应单位和岗位:从事贸易信息收集、商务协调、沟通谈判、现场生产及组织管理等相关岗位。 外语系拥有一支充满活力,勇于开拓进取的师资队伍。系部下设商务英语、商务日语、公共英语三个教研室。 《新世纪高职英语》作为院级优秀课程经过一年半艰辛建设,目前已初具规模。在学院两届课堂教学比赛中本系荣获一等奖2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2人。近年来,系部重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高,先后安排五名教师赴加拿大、澳大利亚参加江苏省骨干教师培训,一人参加英国商务英语专业培训,同时利用暑假安排全体教师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及时、准确把握英语教学改革动态,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在外语教学中树立大课堂的理念,创办了外文电台,成立了英语角和日语俱乐部。为广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外语氛围,为学生展示外语才艺搭建平台。在江苏省实用英语A级考试中,一次考试通过率超过68%,高于省平均通过率;商务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四级一次通过率达85%,剑桥商务英语等级考试通过率约70%,也远超全国平均通过率。在2004年全国高职高专英语竞赛中本系有四名学生分别荣获江苏赛区一、二、三等奖。在2005年江苏省第二届高职高专英语口语竞赛中张涛同学荣获一等奖。
外语系建有四个多媒体网络语音室和三个普及型语音室,集课堂教学、自主学习中心、电子阅览室、机器考试等多种功能为一体。配备手提电脑、投影仪等先进教学辅助设备,满足课堂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需求,为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语言学习设备和系统。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具有较强的运用英语进行商务贸易、商务谈判和企业管理等各类商务活动的实际工作能力,适应现代各类经贸活动要求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剑桥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听力、商务英语口语、英语应用文写作、进出口业务单证、英文函电、经济学原理、国际商法、国际金融、电子商务、商务谈判、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第二外语等课程。
专业核心能力:在商贸领域较熟练地运用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具有商务、财务与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
适应单位和岗位:外资企业、涉外企事业单位,从事商务贸易、商务管理、外贸管理、翻译、客户服务、项目管理等方面的接待服务和管理工作。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具备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和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熟悉商务法律、法规,掌握国际商务活动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运用日语进行商务贸易、商务谈判和企业管理等各类商务活动的实际工作能力,适应现代各类经贸活动要求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日语精读、商务日语、商务日语听力、商务日语口语、日语应用文写作、日语视听说、进出口业务单证、日文函电、经济学原理、国际商法、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商务谈判、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课程。
专业核心能力:在商贸领域较熟练地运用日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具有商务、财务与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
适应单位和岗位:外资企业、涉外企事业单位,从事商务贸易、商务管理、外贸管理、翻译、客户服务、项目管理等方面的接待服务和管理工作。 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熟悉现代广告学理论与技能、有一定美术功底,掌握商业广告设计与制作理论,能独立从事商业广告设计、制作与策划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三大构成、广告学概论、广告心理学、商业摄影、图形创意、广告策划与创意、平面广告设计、CI设计、标志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展示设计、ILLUSTRATOR Photoshop。
专业技能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平面广告设计师等。
适应单位和岗位:广告公司、新闻单位、出版社、影视文化产业、营销策划公司等方面工作。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具备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独立担任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三大构成、建筑制图、商业摄影、室内设计、CAD、3DMAX、Photoshop、园林规划设计、建筑设计、装饰构造及材料工艺、综合空间设计、工程造价与预算。
专业技能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室内设计师等。
适应单位和岗位:装饰装潢公司、广告公司、园林建设施工单位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能在旅游行政部门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服务与管理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旅游学概论、导游基础知识、导游服务技能、旅游英语、中国旅游地理、旅游心理学、旅游公共关系、旅游政策与法规、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饭店管理、前厅与客房服务、餐饮服务与管理。
专业技能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等级证书、导游资格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
适应单位和岗位:旅行社经营管理工作、旅游风景区的导游服务工作;旅游饭店餐饮与客房的服务与管理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文秘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能从事企事业单位办公室管理、档案管理,并能熟练运用现代化办公设备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中国文学、秘书学、基础写作、公文写作、行政管理、档案管理、办公自动化、网页设计与制作。
专业技能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等级证书、秘书资格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
适应单位和岗位: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❾ 扬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设22个职能处室,均为正科级建制。
(一)办公室
负责局机关日常政务工作;负责机关文电、机要、会务、文秘、值班、信息宣传、档案、政务(政府信息)公开、年鉴(地方志)、安全保密和后勤保障工作;负责局各类资产管理;负责局长办公会、季度工作分析会等行政会议的记录及纪要工作;负责本局重点工作、行政重要事项、领导批示事项和政府民生工程的协调、督办工作;负责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
(二)政策法规处(挂“行政办事服务处”牌子)
负责统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依法行政工作;牵头负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调研工作;负责拟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地方性政策;负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的宣传、培训和新闻发布工作;组织开展相关政策动态的收集和综合研究工作;组织重大政策的评估工作,协调有关政策研究的专家咨询工作;承担机关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工作;承担本局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和相关法律事务工作;负责本系统普法工作;负责指导局相关学会、协会等社团工作;负责本局行政审批及驻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管理工作。
(三)规划财务和基金监督处
牵头拟订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督促实施;组织协调局系统重大项目的立项申报、实施调度和项目管理;负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的统计及综合分析工作;综合协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技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承担编制本部门财务预决算草案工作;负责本局及下属单位的财务和政府采购管理工作;拟订重大转移支付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审核下达资金分配方案;负责下属单位财务预决算审核;负责机关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的申报工作;负责组织编制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草案,监督实施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拟订全市社会保障基金财务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制度,依法监督社会保险及其补充保险基金的征缴、支付、管理和运营;建立并管理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信息和举报系统,受理投诉举报,组织查处相关案件;负责社会保险及其补充保险运营机构资格认定并实施监督;监督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及社会保险基金使用单位执行社会保险政策、国家财务会计制度情况;承担市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委员会办公室的具体工作。
(四)就业促进处(挂“失业保险处”牌子)
拟订全市促进城乡统筹就业的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拟订促进就业、鼓励创业的政策并组织实施;拟订人力资源市场发展政策、规划和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指导和监督全市职业中介机构的管理,规范职业中介的信息管理和发布工作;承担人力资源市场统计工作;完善公共就业服务政策和体系,指导和规范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管理;牵头拟订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拟订就业援助和特殊群体统筹就业的政策并指导实施;拟订国(境)外人员(不含专家)来本市就业政策并指导实施;参与拟订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并指导实施;拟订失业保险政策、规划和失业保险基金管理办法,做好失业统计工作;负责审核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安置方案,牵头协调处理职工安置、就业帮扶及再就业工作。
(五)人力资源配置处
拟订全市公务员考试有关规定、录用计划和事业单位人员公开招聘政策;组织、指导全市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及录用工作;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考试及录用制度;负责机关、事业单位招考面试考官和命题专家队伍建设;组织拟订促进人力资源有效配置的政策,拟订人员调配政策并组织实施;负责编制机关单位人员计划并进行管理;承办各类单位工作人员调配事宜;承担国家、省、市特殊需要人员选派调配工作;承担国家政策性安置人员安排等工作;承办公务员交流、登记管理事宜;负责全市新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的组织申报和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相关配置工作。
(六)公务员管理处(挂“市公务员局”牌子)
拟订公务员队伍建设规划、职位分类标准和职务任免与升降、辞职辞退制度等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拟订全市聘任制公务员管理办法;承担公务员非领导职务管理工作;拟订全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办法,负责按法定程序办理市政府授权管理的领导人员任免手续;负责公务员的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公务员对口培训工作;拟订公务员普法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和实施政府奖励制度,初步审核以市政府名义奖励的人选和以市政府名义实施的奖励活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市政府各部门的工作目标督查考核和绩效考评相关工作;完善公务员惩戒制度并组织实施,初步审核报请市政府批准的处分;完善公务员申诉控告制度;执行公务员惩戒、申诉控告的有关规定;承担对公务员法实施情况监督工作;拟订公务员行为规范、职业道德建设和能力建设政策,依法对公务员实施监督;承担公务员信息统计管理工作。
(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
指导全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分行业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参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科教文卫等行业体制改革工作;指导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完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负责编制事业单位用人计划并进行管理;负责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和推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指导、协调工作,拟订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竞聘上岗、考核、奖励、惩戒、申诉控告等政策并组织实施;负责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的教育培训;负责市属事业单位年度考核及指导市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目标管理工作;参与大学生“村官”的人事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管理工作;综合管理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的定级、考核和晋升工作;负责事业单位人员统计工作;负责全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人事管理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配合事业单位人员招录的相关工作。
(八)军官转业安置处(挂“市军官转业安置工作小组办公室”牌子)
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军转安置工作政策和法律法规;拟订全市转业军官安置工作的政策规定,制定安置工作方案并协调落实;组织实施转业军官的安置工作;协调、指导和督促部、省属单位接收安置转业军官的工作;拟订全市转业军官的岗前培训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自主择业转业军官管理和服务工作;协调市区转业军官配偶的安置和随迁子女的入学、入托工作;协调全市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和稳定工作;承担市军官转业安置工作小组办公室的具体工作。
(九)职业能力建设处(挂“扬州市技工教研室”牌子)
拟订全市城乡劳动者职业能力建设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拟订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及表彰、激励等配套政策并组织实施;承担全市有突出贡献的技师、高级技师、技术能手的选拔和管理工作,参与高技能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有关工作,指导全市职业技能竞赛工作;指导实施全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拟订各类人员就业培训政策并组织实施;拟订全市技工院校以及职业培训机构的发展规划、政策和管理规则并指导实施,负责民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设立审批和管理;指导全市技工院校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等工作,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承担全市技工院校教师系列初、中级职称评审的组织工作;组织实施全市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制度和职业技能国家标准;拟订全市职业技能鉴定政策措施并指导实施,负责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设立审批。
(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挂“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职业资格)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
拟定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管理、发展规划政策并组织实施;拟定全市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培养、奖励等管理政策;负责职称(职业资格)综合管理工作,牵头推进深化职称(职业资格)制度改革;负责全市专业技术资格评定工作,综合管理全市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和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初审和申报工作;指导和监督全市专业技术资格(职业资格)考试工作;推行和指导全市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职业资格制度工作;承担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职业资格)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具体工作;综合管理全市专家工作,负责市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及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的选拔和管理工作,完善和加强专家联系制度;负责高级专家延期退休的核准工作;负责全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申报、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推进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负责留学人员创业园的申报管理工作和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有关经费资助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留学回国人员表彰工作;负责回国(来本市)工作专家的管理工作。
(十一)国际交流合作处(挂“市外国专家局”牌子)
负责综合管理全市外国专家和引进国(境)外智力工作,拟订全市引进国(境)外智力规划和政策并组织、指导、监督实施;编报全市引进国(境)外智力专项经费分配方案、聘请外国专家经费分配方案及相关国际交流合作经费分配方案并组织实施,组织筹措国家、省、市拨款外的国(境)外智力引进机动资金;负责全市引进国(境)外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专家项目的申报及审批后的管理工作,建立引进国(境)外智力服务体系和推广体系;负责来本市工作或定居的外国专家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为来本市工作的外国专家办理工作许可和相关证件;负责办理聘请外国专家单位资格许可及年检工作;承担引进国(境)外智力工作的宣传及来本市工作的优秀外国专家表彰奖励工作;负责非教育系统公派出国留学人员选派工作;负责全市出国(境)培训管理工作,办理使用国家、省、市专项经费出国(境)培训人员申报事宜;负责实施对外交流和合作项目及承办本局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负责本市派往国际组织职员的选拔和协调工作;指导和协调本市在国(境)外举办的招才引智活动;协助外事部门处理在本市工作的外国专家发生的突发事件。
(十二)人才开发处(挂“市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办公室”牌子)
负责全市人力资源开发的调研、分析、预测和规划工作;负责全市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的研究制定、组织实施、监督落实工作;负责全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的政策和计划制定、组织实施工作;负责全市高层次人才资助项目管理工作;负责全市人力资源开发重大活动的项目策划、组织实施工作;负责全市人力资源开发社会化推进工作;负责人才的统计、分析工作。
(十三)劳动关系监察处(挂“劳动监察局”牌子)
拟订劳动关系与监察综合规划和工作制度;拟订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制度和劳务派遣管理实施规范,指导用人单位规范劳动用工管理;拟订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政策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和监督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和企业负责人工资收入分配;依法查处和督办全市重大劳动保障违法事件,处理有关突发事件;负责拟订特殊工时审批操作规范;负责实施消除非法使用童工政策和女工、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政策;负责指导全市各地开展劳动关系与监察工作;牵头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负责军队转业干部配偶、退伍士兵、转业士官的安置工作;协调全市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依法维权工作;负责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方面的法律法规培训,承担劳动关系与监察统计工作,编制劳动监察年度报告;指导和审查国有集体企业改制的职工安置方案。
(十四)工资福利处
负责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和离退休综合管理工作;拟订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福利政策并组织实施;拟订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退职政策并组织实施;负责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总额管理;承担代管驻扬有关单位的工资福利工作;负责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统计年报;拟订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统一发放办法并组织实施;参与机关事业单位有关社会保险政策的拟订工作;指导、监督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福利及退休管理工作。
(十五)养老保险处
统筹拟订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及补充养老保险政策、标准并监督实施;完善全市企业职工离退休政策,负责企业职工退休条件和企业年金方案审查、审批工作;拟订基本养老金和社会保险调整办法并监督实施;拟订参保人员死亡遗属待遇和非因工伤残职工待遇政策及给付标准;拟订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事业发展规划和政策;组织实施全市因病非因工丧失劳动能力鉴定工作。
(十六)医疗保险处
统筹实施医疗、生育保险政策和医疗救助政策规定和标准;拟订全市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基金管理办法;组织拟订全市定点医疗机构、药店的医疗保险服务和生育保险服务管理、结算办法;实施定点医疗机构、药店的资格认定;拟订医疗保险、生育保险药品、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的支付范围及标准并组织实施;拟订全市离休人员医疗保障政策;拟订机关事业单位补充医疗保险管理办法;负责医疗保险救助工作。
(十七)工伤保险处(挂“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牌子)
拟订全市工伤保险政策规划和标准并组织实施;拟订工伤预防、认定和康复政策并组织实施;依法承担扬州市区所有用人单位职工的工伤认定工作;拟订工伤保险待遇项目、给付标准和工伤保险基金管理使用办法;拟订工伤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及服务设施范围;拟订工伤定点医疗机构、药店、康复机构、残疾辅助器具安装机构的资格认定标准和监督管理办法;组织实施因工伤残人员的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承担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的具体工作。
(十八)农村社会保险处(挂“被征地农民办公室”牌子)
拟订农村社会保险有关政策;执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政策及标准;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农村社会保险基金、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的筹集和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拟订返乡农民工养老保险及其他社会保险与农村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负责制定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的保障政策,负责征地方案中有关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措施运行程序的监督,对社会保障费及有关材料进行复审或审核。
(十九)农民工工作处
牵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统筹城乡和城镇化推进工作;拟订农民工工作综合性政策和规划、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年度工作要点并组织实施;推动农民工相关政策的落实,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农民工宣传报道和优秀农民工的表彰奖励;协调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组织协调农民工统计和信息建设工作;参与流动人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关工作;指导协调全市农民工相关就业、社保等工作;承担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具体工作。
(二十)调解仲裁管理处
统筹拟订本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政策、规则、程序、制度并组织实施;指导本市劳动人事争议预防、调解和处理工作;指导本市劳动人事争议实体机构和基层工作网络建设;负责全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仲裁员队伍建设;依法指导并组织处理重大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承担调解仲裁统计分析工作,指导协调全市企、事业单位、行业、区域劳调组织和人民调解组织的建设和协调工作;承担市劳动、人事争议委员会办公室的具体工作。
(二十一)信访处
负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矛盾排查与调处工作;承办本局的信访件;负责群众来访、来信、来电和书记信箱、省长信箱、寄语市长来信以及上级转办、交办、督办信访件的交办、督办;协调有关部门处理相关的历史遗留问题,做好社会稳定工作;负责全局信访工作的信息和归档工作;负责信访数据的统计、分析和上报工作。
(二十二)组织人事处
负责本局及下属单位的组织建设、机构编制及人事管理工作;负责本局及下属单位人员的考试录用、配置等管理工作;负责局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议纪要和党委民主生活会相关服务工作;牵头组织本局及下属单位的考核和表彰奖励工作;协调本局及下属单位的工资福利、社会保障、人员(含编外聘用人员)招聘和出国(境)人员选派审查及手续办理等工作;负责协调所属单位工资总额管理、职称管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负责全市处级以下人员因公出国(境)人员政审工作;负责局党委的党务工作及承办局党委交办的其他工作。
机关党组织、纪检监察、群团等机构设置按有关规定执行。

❿ 扬州市教育局的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市教育局设11个职能处室,均为正科级建制。
(一)办公室(挂“外事处”牌子)
综合协调局机关重要事务;负责拟订全局年度工作计划,起草全局综合性文件;负责文件、电话电传的运转和管理;负责局党委会、局行政办公会、局专题办公会和局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的组织安排以及会议议定事项的督办工作;负责文秘、机要、档案、保密、信息、信访、社团管理和局机关计划生育工作;负责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负责局机关固定资产管理和办公用品的采购工作;协调与兄弟市的教育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负责全市教育系统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负责教育系统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和出国留学有关工作;参与中外合作办学、外籍及港澳台人士独资在扬办学的初审、报批工作;负责教育新闻宣传的策划、审核把关工作,统一扎口新闻报道及记者采访的接待工作;负责各项目标任务的督查、督办工作;负责局机关工作正常运转的后勤保障工作及部分教职工宿舍的物业管理工作;负责局机关重要接待工作;牵头组织机关作风建设及文明处室考核的具体工作。
(二)组织宣传处
负责市直学校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对市直学校领导干部及中层干部的培养、考核、考察工作,承办干部任免事项;负责统战、知识分子、老干部工作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市直学校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开展工作;负责局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老干部工作;指导学校加强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师德建设、理论培训工作,负责师德先进典型的发现、培养、评选和宣传工作;指导市直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牵头组织实施全民性法制教育和禁毒、禁赌、反邪教等教育宣传工作;协助做好学生德育工作。
(三)人事处(挂“市教育人才服务中心”牌子)
协调、指导全市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和人事管理工作;负责局机关及市直学校(单位)的招录招聘、人事调配、劳动工资、机构编制、考核、评优、奖惩、聘任等工作;指导学校内部人事制度改革;负责学校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和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的评选推荐工作;负责市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以及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评选推荐工作;统筹管理并组织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配合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和师德教育工作。
(四)发展规划处(挂“市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办公室”牌子)
负责拟订全市教育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计划;指导、协调各类学校布局与结构调整工作、教育资源配置工作及体制改革工作;统筹管理民办学校办学工作;牵头负责全市民办学历教育机构(含幼儿园)的审批、注销、广告备案等管理工作;负责与国(境)外合作办学的审核、报批工作;负责拟订全市各类教育年度招生计划,并检查招生计划执行情况,协调各类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参与研究有关学校招生制度改革工作;编制市直学校及直属事业单位的基建投资计划,指导、协调学校校园规划、基建、维修工作;指导学校后勤管理工作;负责全市教育事业统计和人才需求预测工作;参与中小学各级各类创建工作。
(五)财务审计处
会同有关部门拟定教育经费保障、管理和教育收费管理的政策及规定;负责市直教育系统教育经费筹措工作,统筹协调融资工作;编制市直学校、局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经费预决算;督促教育经费保障政策的落实;负责教育经费统计工作;管理各项教育资金,统筹管理外资贷款(外资项目)及增援款,监督管理教育系统国有资产;指导协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负责局机关财务工作;指导市直学校及局所属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负责对本部门所属单位的财务收支及经济活动进行内部审计监督工作。
(六)基础教育处
综合管理全市基础教育工作;负责制定全市基础教育发展目标,对全市普通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民族教育的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工作进行指导、检查、督促、评价; 负责全市基础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监控、评价工作;负责市直普通学校的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工作;负责全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及教材管理工作,指导学校课程的设置、建设与开发工作;指导全市基础教育学校招生工作,负责市区普通中学招生工作,指导和协调市区小学、幼儿园招生工作;负责全市基础教育学校学籍管理、学历及学生奖惩工作;负责和指导全市基础教育学校常规管理工作;负责全市基础教育学校德育工作和德育队伍的建设;参与民办普通高、初中学校举办的审核工作;管理和指导市教育局审批的社会力量举办的基础教育学校和教育机构的业务工作;负责全市基础教育学校社会实践、科技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绿色环保教育等有关专题教育工作。
(七)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处(挂“行政办事服务处”牌子)
统筹管理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工作;指导、协调中等职业学校和社区教育机构、农村成人教育学校、社会助学机构、教育培训机构的机构调整、德育工作、教学工作、专业建设、项目开发、课程与教材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就业创业工作;负责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制度改革与学籍管理工作,指导协调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组织实施市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指导和管理社会力量举办的非学历教育机构的业务指导、考核评估、年检年审的有关工作;负责教育行政许可项目和行政服务项目的办理工作。
(八)师资处
统筹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拟订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相关政策,并指导实施;规划、指导和组织、协调教师继续教育和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的培训工作;规划、指导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负责市级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中青年教学骨干、教学能手的选拔、培养和管理工作,负责省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等高层次人才的推荐、协助培养工作;指导、协调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筹)和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负责省教育厅、省教师培训中心、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等部门有关教师培养培训、支教工程等实施工作。
(九)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处
负责指导、管理学校体育、卫生与健康教育、艺术教育与国防教育工作;指导相关教育改革;组织、协调全市学生体育竞赛、艺术交流活动;会同市有关部门建立学校公共卫生应急处理机制;指导、协调学生军训工作。
(十)安全保卫处
指导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协调市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指导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牵头完成市安全职能部门布置的安全工作任务。
(十一)教工委综合办公室(挂“高等教育处”牌子)
协助做好高校维护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高校党建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市属高校制定办学方向、发展规划、招生就业、体制改革、科技创新、产学研结合等工作中的服务联系;负责全市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校外教学点的审核、监督与管理工作;负责市属高校和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招生宣传和广告备案工作;参与市属高校与国外(境外)合作办学和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申报工作;做好全市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建立高校贫困生救助体系等工作;协助督查高校后勤保障工作;负责扬子津科教园区管理的日常事务工作。
根据有关规定,下列机构挂靠市教育局。
(一)扬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挂“法制处”牌子)
协调、指导全市中等及其以下教育督导工作;负责拟订教育督导规章制度,制定年度督导计划和督导方案;负责组织对下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履行教育职责情况的督导评估工作;负责组织对中等及其以下学校贯彻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情况进行督导评估和监督检查;负责组织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的督导检查;负责组织开展全市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和质量监测工作;负责全市教育系统行政执法与监督工作,组织开展教育行政执法检查并依法查处严重违法、违规案件;负责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并就重大问题进行政策调研,提出决策建议组织并参与有关教育规范性文件的调研和起草工作,局机关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工作;协调教育综合改革实验的推进工作;调研并参与指导教育体制改革有关工作;协调区域教育现代化实施有关工作;指导教育系统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负责处理教育行政复议案件,承办各类学校师生的行政申诉案件,承办涉及教育局的各类行政应诉事务;负责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二)扬州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统筹、协调全市语言文字工作,拟订语言文字工作规划和实施办法;负责全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指导、检查全市普通话推广及文字规范工作。
机关党组织、纪检监察、群团等机构设置按有关规定执行。

阅读全文

与扬州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专利权的内容有哪几项 浏览:750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表 浏览:294
内地音乐版权 浏览:208
公共卫生服务今后工作计划 浏览:457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小组 浏览: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浏览:519
工商局爱国卫生月及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总结 浏览:942
三兴商标织造有限公司 浏览:657
加强和改进公共服务实施方案 浏览:991
迷你世界创造熔岩号角 浏览:479
爱奇艺激活码有效期 浏览:507
医疗纠纷官司南方周末 浏览:855
公共服务类大楼的物业管理方案 浏览:284
电影版权买卖合同范本 浏览:167
口罩在商标注册属于哪个类目 浏览:25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小结 浏览:668
数字版权的权源 浏览:565
驻马店置地弘润山转让 浏览:146
穂康投诉 浏览:146
嘉兴万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