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众气象服务的介绍
公众气象服务是气象服务系统及时地为社会各界各部门指挥生产、组织防灾减灾,以及在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气象信息。
2. 气象战的气象战的手段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有计划地将人工影响局部天气技术应用于战争。其手段有以下一些:
(一)人工降雾:
早在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就曾经对意大利实施人工降雾,以防止盟国的袭击。1943年9月,美国也曾利用军用飞机人工降雾,成功地掩护了部队渡河;
(二)人工驱雾:
二战期间,一些美军机场经常因为雾气,战机难以起降作战,就曾使用人工驱雾方法,成功为战机起降作战提供了方便;
(三)人工降雨:
1967年,侵越美军就曾在胡志明小道上空播撒催云剂,人工降雨,给越南游击队的后勤补给造成很大困难;
(四)人工飓风:
1974年,美国曾利用人工飓风的方法,将台风引向洪都拉斯,使中美洲国家损失惨重。
3. 浅析如何提高气象服务的水平
为迎接3月23日“世界气象日”的到来,3月19日,县气象局工作人员来到水湾镇中心小学,举办气象科普讲座,为学生们普及气象科普知识,针对气象灾害防御等问题,讲解了雷电、冰雹、寒潮、大雾等气象灾害的成因及防御知识,并向学校赠送了气象科普书籍和光盘。
据了解,今年3月23日是第53个“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监视天气,保护生命和财产”。近年来,无棣县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气象保障取得显著成绩。初步建立了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监测预警系统,突发气象灾害短时临近预警能力明显提高。建立了由1个国家级气象站、4处沿海自动站、11处乡镇(街道)区域自动站、卫星接收系统、台站实景监控系统、农田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风梯度观测塔组成的综合观测体系。建立了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12121、手机、电视、网络等多渠道、多形式的气象信息传输。组建了覆盖全县各乡镇(街道)气象信息员队伍和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送绿色通道。开展社区(村)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拥有12个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其中“三七”高炮11门,固定火箭作业点1个,流动火箭作业车1部。形成了人工增雨(雪)覆盖全县、对局部冰雹天气可以进行有效防御的能力。
4. 浅谈如何做好决策气象服务
县级气象服务工作是最直接的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部门,其业务和服务水平的高低和工作成效的好坏是评价整个气象工作的关键性指标,直接影响着社会对气象部门工作的评价优劣和认可程度。经过实践,气象服务在县级需要改进以下几点:(1)创新思路,大胆探索,摆脱传统意义上的气象服务的瓶颈。国民经济生产的各行各业与气象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认真分析气象服务与各行业的之间的关系,找到服务切入点。(2)拓宽气象信息发布渠道,扩大气象服务覆盖面。让农民可以从更广泛的渠道获取气象服务,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12121电话等渠道开展常规气象服务;开展短信群呼和小区短信广播、广播电视插播和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等开展突发、灾害性预警信息的发布。(3)积极探索建立部门联动、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扩展气象服务体系的内涵和外延。加强社会领域的法制建设,把气象服务建设和管理纳入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4)提升气象服务品质。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丰富产品内容,加强服务的敏感性、针对性、多样性和精细化水平,不断拓展专业气象服务。(5)通过区域自动气象站建设合理布设气象监测站点;加强气象灾情、情报收集;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监测与联防,特别是做好干旱、雪灾、雷电等重大灾害天气监测。依靠雷达、卫星、加密站探测资料,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I临近预报服务体系建设,以发展精细化天气预报为突破口,做到定点、定时、定量相结合,增强突发气象灾害预测预警能力。
5. 珠海市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怎么样
珠海市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珠海市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更多信息和资讯。
6. 公共气象服务和自动气象站这两个专业有什么差别
我不知道这个学院是怎么分的,不过普通意义上的公共气象服务一般是在气象局的气象服务中心工作,而自动气象站是在一些自动气象站做观测。
7. 气象的气象服务
暴雨是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据了解,这一年汛期,我国暴雨灾害多发频发,区域性暴雨过程多,突发性、局地性暴雨点多面广,部分地区降水强度大、致灾损失重,在华北、西北等传统干旱区也发生了多次暴雨灾害,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针对这一年的暴雨灾害,各级气象部门高度重视,强化监测预警服务,取得了很好的防灾减灾效益。水浸街、“积水潭”、城市“看海”,面对频频袭扰百姓的暴雨,气象服务该如何跟进?
2012年9月24日,暴雨灾害防御气象服务交流研讨会在京召开,40余名来自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以及北京、河北、广东、甘肃、深圳等省(区、市)的气象专家共聚一堂,交流各地暴雨灾害防御气象服务的典型经验和做法,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暴雨灾害防御气象服务能力。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矫梅燕出席会议。
许小峰表示,气象部门要认真梳理气象服务面临的新形势,围绕防灾减灾工作需求,从预报服务的组织管理、业务技术等方面凝练总结各地暴雨灾害防御气象服务好的做法和经验,要认真分析存在的薄弱环节,抓住机遇,努力予以改进和完善;要进一步加强预警信息发布、暴雨灾害风险评估,防灾减灾科普宣传等工作;要以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和基层气象机构综合改革为契机,把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推上新台阶。
矫梅燕指出,在新形势下,防灾减灾气象服务的社会属性越来越强,要强化认识,转变思路,努力适应外部需求,更多地将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与政府防灾减灾行动结合起来。一要苦练“内功”,围绕需求,进一步提高灾害易发区,脆弱区和敏感区的长、中、短期、短时临近预报预警和实时监测能力,努力提高预报预警准确率和针对性,在当前预报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要特别强化实时监测预警服务;二要努力完善外部机制,要在政府支持协调下,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推动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为抓手,建立多手段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和快速发布机制,扩大预警信息的覆盖面和时效性;三要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预警业务,实现灾害性天气预报向气象灾害影响预报的延伸,提高防灾减灾气象服务的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