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安徽省3大水系自北向南分别是什么新安江是钱塘江吗
主要河流分属淮河、长江、钱塘江三大水系。北部宿县地区境内,有一小部属废黄河,一小部属沂沭泗流域的复兴河水系。总面积13.94万平方公里,其中淮河水系6.69万平方公里(包括废黄河470平方公里、复兴河163平方公里),长江水系6.6万平方公里,钱塘江水系6500平方公里。
淮河流域位于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之间。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县的桐柏山,大体自西向东流,经过河南省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至江苏省江都县三江营注入长江,河道全长1000公里。流域总面积18.7万平方公里,其中安徽省6.69万平方公里,占35.8%。淮河安徽段,处于淮河中游,上自豫、皖交界的洪河口起,下至皖、苏交界的洪山头止,河道长度430公里。沿途流经峡山、荆山、浮山三处峡口,形势险要。正阳关汇纳上游干支河全部山区来水,总控制面积91620平方公里,素有"七十二道归正阳"之称,大别山区、桐柏山区、伏牛山区、嵩山山区等,都是淮河的主要洪水源地。两岸支流众多。左岸有洪河、谷河、润河、颍河、西淝河、芡河、涡河、漴潼河、濉河等,还有大型人工河道新汴河和茨淮新河;右岸有史河、沣河、汲河、淠河、东淝河、窑河、小溪河、池河、白塔河等。沿淮多湖泊,左岸有八里湖、焦岗湖、四方湖、香涧湖、沱湖、天井湖等;右岸有城西湖、城东湖、瓦埠湖、高塘湖、花园湖、女山湖、七里湖、高邮湖、沂湖、洋湖等。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沱沱河为其正源,流经通天河、金沙江,至四川省宜宾市汇入干流。宜宾以下至入海口通称长江,从源头流经青、藏、滇、川、鄂、湘、赣、皖、苏、沪等十省市(区),全长6300公里,总流域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长江安徽段处于长江的下游,干流河道自鄂、皖交界处段窑起,向东流经安庆、铜陵、芜湖、马鞍山等主要城市,至皖、苏交界的驻马河口
㈡ 若发大水,车子停哪不会被淹
鬼谷点评:我的车也就电瓶值点钱,扛到自家五楼,万事大吉。楼层低的坛友,如需存放电瓶,可站内消息。
㈢ 马鞍山会不会发大水
怕死鬼,别杞人忧天了。我们这一段都没有拦河大坝的,江水会一直往下流。反正我长30来年了,也没听说过马鞍山发大水。不过有些地方被淹也有,比如江心洲。但是发大水基本不可能。
㈣ 马鞍山介绍资料
马鞍山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与六朝古都南京毗邻,素有“金陵屏障、建康锁钥”之称。众所周知,万里长江自天门山起折为北上,“碧水东流至此回”,江南变为江东。马鞍山由此得名为“江东第一城”。马鞍山地区西周时属吴国,春秋战国时属越国和楚国;秦统一时,属丹阳。马鞍山悠久的历史积淀了璀璨的文化,历代名人荟萃。1956年马鞍山建市后,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当我们以国家卫生城,全国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为荣的同时,还要自豪地强调:地处“江东第一城”的马鞍山还是一座文化名城!
一、历史悠久
马鞍山地处和县猿人、汤山猿人、繁昌人字洞三处。古人类遗址的中心位置,属长江流域中华文明摇篮的中心地带。通过市内众多的古文化遗址,可以把历史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37处文物保护单位和1000多件珍贵的出土文物,准确地展示了马鞍山地区悠久的历史。
(一)马鞍山地区早期遗址丰富多彩,文化信息丰富。
烟墩山、七亩塘、高个山、郑家等新石器时期遗址表明,马鞍山地区新石器时代就有了发达的农业文明。烟墩山遗址出土的石器、陶器、瓷器、玉器、青铜器等400多件文物充分证明了马鞍山地区早在5000多年前,宗教地位和政治地位就已十分显赫。五担岗、邓家、船墩、荒庙墩等遗址的出土文物表明,商周时期,马鞍山地区手工业文明已达相当高度,人们开始使用制作精美的青铜器物品,根据五担岗遗址出土的文物类别和遗址布局,可以初步判断这里是早期的中心城池。
(二)马鞍山市的源头可以上溯到三国的姑孰城和东晋的牛渚诚。
公元222年,三国孙权筑城姑孰。347年,东晋镇西将军谢尚筑城牛渚(今采石一带)。虽然,这“城”与现代的“市”内涵有别,但是,其军事地位、政治地位显赫,且有较大的地域规模(牛渚城达10多平方公里),别处无可比拟。由此,我们可以把这两城视作马鞍山城市的源头。
(三)采石矶为群雄逐鹿之地。
马鞍山市与六朝古都南京近在咫尺。采石矶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南京的天然屏障,也同时成为著名的古津渡、古战场,此地曾发生过数十次战争,史册中载有许多剑影刀光、金戈铁马的采石大战故事。
(四)馆藏文物类别齐全。
马鞍山文物管理部门珍藏着丰富多彩、类别齐全的珍贵文物,其中经过鉴定的珍贵文物1028件(套),这些文物绝大部分为我市出土,文化信息准确,文化内涵丰富。其中春秋勾连纹大铙,三国青瓷鸡首罐、青瓷虎子、青瓷羊、 孟府 君墓志砖、季扎挂剑图漆盘等一、二级文物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审美价值。
二、古文化璀璨
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马鞍山地区劳动、生息,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使这一地区以太白墓、朱然墓为代表的墓葬,广济寺为代表的寺庙,太白楼为代表的楼台亭阁等古文化资源俯拾皆是。主要有:
(一)朱然墓轰动全国。
马鞍山地区曾先后出土大量三国、两晋时期的古墓葬,其中1700多年前的三国东吴名将朱然墓尤其引人注目。其墓葬为目前已发掘的300多座三国东吴古墓中墓主身份最高的大型墓葬。其墓的结构与墓中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令世人瞩目。尤其是60多件精美的漆器及其绘画作品,填补了汉代至三国时期漆器工艺及美术的空白。其文物在日本展出期间,曾引发“三国热”。此墓的发掘,被列为80年代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二)广济寺名冠江南。
位于翠螺山南麓的广济寺,又名资福院,始建于三国时间,后毁于战火。清光绪年间,重新建造山门、大雄宝殿和观音阁,气势壮观,为江南名刹之一,素有安徽佛教“祖庭”之誉。
(三)黄山塔镇守市口。
此塔位于宁芜路东侧的黄山之顶,为当涂进入市区的标志物。此塔由南朝宋武帝刘裕建造。原塔前有凌敲台,后有怀古亭,为武帝避暑离宫,李白有“长啸倚天梯”诗句赞其雄姿。
(四)谢公宅争辉青山。
谢公宅位于当涂青山,为南朝宣城太守谢脁故宅。环宅皆流泉奇石,摩崖石刻。谢脁诗、书、文俱佳,尤擅五言山水诗,有山水诗祖之称,李白对其推崇备至,曾明确表示死后要与谢脁结为“异代芳邻”,留下了文坛千古佳话。
(五)太白墓古朴典雅。
太白墓园位于当涂青山西麓,占地6公顷。李白逝后初葬龙山,后人遂其“与谢脁为邻”之愿迁葬青山。园前立挺拔的牌坊,园内有李白墓、太白祠、青莲池、十咏亭等古迹,其古朴典雅的布局与李白旷达的情怀、浪漫的诗风相得益彰。启功、赵朴初、林散之、舒同、司徒越等书画大师的题额更使墓园增色。宋碑“大唐翰林李公新碑”2000余字,是今人研究李白最重要的资料。
(六)谪仙楼辉煌壮美。
谪仙楼,太白楼别称。因李白人称“谪仙人”而得名。此楼始建于唐元和年间,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合称“长江三楼一阁”,有“风月江天贮一楼”之美誉,为历代文人雅士所钟情。李白祠、清风亭,同风阁等建筑与太白楼相互呼应,构成了别具特色的太白楼古建筑群。
(七)昭明阁遗迹犹存。
昭明,南朝梁武帝萧衍长子萧统谥号。萧统博览群书,编纂现存最早的诗文选集《昭明文选》。昭明阁,系昭明太子读书处,位于慈姥山,原有阁、厅、楼和碑刻,现留残碑一块,上刻有昭明读书的形象。
(八)三元洞临江欲飞。
三元洞原为采石江边悬崖绝壁中的天然石洞,清康熙年间,一僧人依崖造屋,设天、地、水三官神位于内,三元洞由此得名。整修后的三元洞,三面临江,跃跃欲飞。游人入洞后,可直达江底;返登其上,既可极目远眺,也可俯视江流。三元洞的有关传说,折射着中国文化人的道德追求、政治想往和价值取向。
(九)峨眉亭江月尽揽。
峨眉亭与三元洞紧邻,因亭飞檐如峨眉而得名。北宋沈括咏其“双峰秀山两眉弯,翠黛依然鉴影间”。此外,文天祥、赵孟兆页等人均登亭揽胜,留下佳作名篇。现亭内存碑五块,元碑《过采江诗》尤为珍贵,郭沫若称其为不可多得之物。
(十)翠螺山古迹荟萃。
翠螺山一面临江、三面环河,其山上的燃犀亭、醉月斋、赤乌井、怀谢亭等文物古迹随处可见,尤其是与李白有关的李白衣冠冢、捉月台更具文化韵味。更值得一说的是翠螺山的自然景观十分幽美。长江三矶之首的采石矶突兀江流,有“千古一秀”之美称,是如今长江下游唯一的岸蚀景观。历代文人孟浩然、刘禹锡、王安石、陆游、苏轼……均到此漫游。李白曾多次登矶游览,写下《横江词》、《牛渚矶》等不朽诗章。
(十一)明皇窑遥传辉煌。
当涂青山有两座窑场遗址。南窑专制琉璃,北窑专制砖瓦,是明洪武年间为烧制凤阳皇陵而特建的皇家窑场。现此窑已废,但透过窑址随处可见的琉璃瓦碎片及断砖,不难发现其昔日的辉煌。
(十二)古诗文争奇斗艳
马鞍山地区的山水为历代文人雅士推崇备至。著名南齐山水诗人宣城太守谢朓迷恋当涂青山,称其为“山水都”并筑室凿井,作《治宅》《游山》诗作,当为名人为马鞍山地区留下的较早的佳作。李白一生酷爱山水,尤其钟情马鞍山地区,给马鞍山留下了60多首(篇)诗文。其中的《登天门山》、《姑孰十咏》、《横江词六首》、《夜泊牛渚怀古》等成为千古绝唱,广为传诵。李白逝世后,刘禹锡、白居易、贾岛、李绅、杜牧、韦庄、梅尧臣、杜荀鹤等一大批诗人即到马鞍山拜谒李白墓,李白祠和李白衣冠冢,留下了大量的华章佳句。其中刘禹锡的《泊牛渚》、白居易的《李白墓》、杜牧的《牛渚》等诗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的仰慕之情。截止清末明初,马鞍山地区已积淀了赞咏李白及其胜迹的诗文1100余首(篇),楹联130多幅,各类碎文、序文、祭文数百篇,涉及文化名人和文臣武将600多人。
(十三)古碑刻丰富多彩。
大量的古碑刻散落在城乡各地。其中太白墓内的李白全身像碑、唐李华《古文翰林学士 李 君墓志》、刘全白《唐古文翰林学士 李 君碣记》和裴敬的《翰林学士李公墓碑》以及范传正撰写的《大唐翰林李公新墓碑》,为考证李白生平创作与思想提供了真实的第一手资料。采石峨眉亭内的宋碑、元碑、明碑,被 郭沫若 先生称之为“不可多得之物”。此外,横山“石门、慈姥山“昭明太子碑”、太白楼内的重修太白楼记碑、梅花碑、虎字碑、然犀亭碑等均有极高的文化价值。马鞍山麓的“江东第一城”虽然为当代人所刻,但其社会价值也绝不可小视。
㈤ 谁知道安徽马鞍山的怪山〈水往高处流〉是怎么回事
近几年不断看到媒体有关地球上神秘地点的报道。中国有著名的沈阳北郊“怪坡”,加拿大有“磁力山”,美国有加州圣塔柯斯小镇郊外的森林。在这些神秘地带,树林向一个方向倾斜,物体倾斜落地,人华侨行走而步履稳健。更神奇的是,物体可以自动向坡上运动,水往高处流。有时还会出现,人可沿直立绝壁向上走的怪事情。这些地现象明显违犯了牛顿的引力定律,令人费解。实际上这些神秘现象是由一种“垂直转向”的心理幻觉造成的。迷路,转向搞错了东南西北的现象我们都很熟悉,它是我们凭感觉人为的方位和实际方位偏离时产生的一种幻觉。“垂直转向”是在一定的情况下,我们认为的垂直方向显著的偏离了实际的垂直方向(重大的方向)。地球上的这些神秘地带,都是由一种“坡上坡”的环境之中,会发生“垂直转向”,这时神秘现象就会发生。
揭开了神秘地带的奥秘,我们就可以人工制造出这样的神秘地带,作为旅游资源,供人们娱乐。
为什么我们会“方位转向”?
到一个新地方,新城市,人们常常搞不清方向,不知道东南西北,因此很容易迷路。好多人在新地方会觉得太阳不同再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当然我们不能据此说在这地方的太阳和自己家中的不一样,保会说自己“方位转向”了。为什么我们会“转向”呢?原来我们身体里没有天然“指南针”,不能靠地球磁场自动识别方位(东西南北)。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对方位的判断,完全靠周围景物的相对位置。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田野的山川、村庄、田地、树木以及城市的街道、建筑都被我们用来判断方位。在我们熟悉的地方,我们认识周围的景物,知道我们的相对位置,所以不容易方位“转向”,也不易“迷路”。如果你的城市街道正好是东西或南北方向的如北京,西安等,你的地理方位感就很易建立。当我们到一个新城市,常常急于搞清东西南北方位,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坐标系,把周围景物的相对位置搞清。但是那里的车站,商店,道路我们不熟悉,不能靠它们的相对位置辨别方位,如果是阴天或晚上,看不到太阳,东西南北的坐标系就建不起来。这时候我们失去了坐标轴。只能凭印象把头脑中的坐标轴加在新地方,当我们头脑中印象的坐标轴和实际偏离时,就“方位转向”。
垂直转向
地球表面一点的垂直方向是地心和该点的连线方向和重力的方向一致。真正的“下”是沿重力的方向,“上”就是和策略相反的方向。本文中的“垂直转向”指在一定的情况下,我们判断的垂直方向明显偏离了重力的方向。我们通常说天为上,地为下,实际上并不准确。大家都知道“井底之蛙”的故事。如果这只蛙所在的井,并不是直井,这井一直下去到不了地心,那么这只青蛙看到的天就不是真正的上。如果井壁和地平面成70度角而不是90度角,青蛙认为的上和实际的上(重力方向)偏离了20度角。我们坐飞机时经常“垂直转向”当飞机因起习,着陆或转向时,我们会发现地面或天际线倾斜了,这就是“垂直转向”。
和“方位转向”不同,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垂直转向”。因为我们判断垂直方向的能力比判断方位的能力强得多。由于重力吸引,我们能感觉到上、下方向。这种感觉并不是非常准确。另外我们绝大部分同样靠视觉并不是根据周围景物判断垂直方向。除了我们直立的身体,树木、建筑物都是垂直参考物。我们更信赖的是脚下的地平面,和它垂直的方向就是垂直方向。当周围的环境造成我们依据视觉判断的垂直方向和策略方向严重偏离,同时我们的感觉又不能够纠正时,就会发生“垂直转向”。“垂直转向”是造成地球上神秘地带的心理原因。但是造成这种“垂直转向”需要一定的地质、地貌环境。这种地貌组合本文称之为“坡上坡”。
地球上神秘地带地质地貌组合
根据一系列理论研究和实验得出,神秘怪坡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地貌组合。它包括两个坡,本文之为“坡上坡”,即位于一个“大斜坡”上的“小斜坡”,“大斜坡”与“小斜坡”坡向一致,“小斜坡”的坡度角明显小于“大斜坡”。当这种地貌组合处于一定环境,“小斜坡”附近的人看不到真实地平面,把“大斜坡”当成真正地平面,从而发生“垂直转向”,把“小斜坡”的坡顶当成坡底“小斜坡”的坡向颠倒了。从而看到“水往高处流”的怪现象。
我们再看什么样的神秘坡最理想。由我们的理论模型可知,神秘怪坡的“视坡度角”等于“大斜坡”和“小斜坡”坡度角之差。因为我们的身体可以感觉到重力的方向所以好的怪坡应和重力方向近似垂直,也就是神秘怪坡本身实际上只是一很缓的坡,位于其上的人感觉不到斜坡。而它的视坡度角这时又很大,因此怪坡上的人能“看”到自己在坡上。理想“怪坡”怪就怪在坡上的人只能看得见,直立时却感觉不到坡。
神秘怪坡的制造
如果想制造一个可以让“水往高处流”的“怪坡”,除了要满足“怪坡”AB与“假水平面OX”的几何关系外,在“怪坡”的附近不能看见真正的水平面和垂直面(楼房,线杆等)。理想地点在山顶上,城市最高建筑物顶上,或者在地下。如在高处,真正的垂直参考物不见了,这时只要把你的地面搞成一斜面,在这个斜面上建一个与该斜面“坡向”一致“坡度角”很小的小斜坡,在这个小斜坡上,观察者就会看到水往高处流。
㈥ 求助,怎么拿到长江马鞍山段的历年水位!
长江马鞍山段的历年水位是需要直接联系历史教育管理局。才能了解。
长江马鞍内山段吴淞与废黄河、黄容海、八五基准点的关系:
1、吴淞=废黄河+1.763m;
2、吴淞=黄海+1.924m;
3、吴淞=八五基准+1.953m。
吴淞零点和吴淞高程系:清咸丰十年(1860年),海关巡工司在黄浦江西岸张华浜建立信号站,设置水尺,观测水位。光绪九年(1883年)巡工司根据咸丰十年至光绪九年在张华浜信号站测得的最低水位作为水尺零点。
(6)马鞍山大水扩展阅读:
马鞍山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安徽省东部,地处北纬31°46′42″~31°17′26″与东经118°21′38″~118°52′44″之间;东临石臼湖与江苏溧水县和高淳县交界;西濒长江与和县相望,南与芜湖市郊、芜湖县、宣城市接壤;
北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毗连,具有临江近海,紧靠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的优越地理位置。
马鞍山市最北点在慈湖河入江口,最南点在黄池镇水阳江中心航道线上,最西点为江心洲与和县之间长江主航道中心线,最东点处于石臼湖中心线。全市总面积1686平方公里,南北最大纵距54.4公里,东西最大横距46公里。
㈦ 马鞍山到底是几线城市
我来告诉你,我抄去外地说袭我是安徽的,人家说就是要饭的和当小保姆多的那个省吗,马鞍山就的中国穷省的三流城市,我们别自欺欺人,去外地看看吧,马鞍山规划太差,城市科技型企业少,发展极慢!环境太差了,这是我老总说的,他专门到我家看看我父母,刚来到马鞍山就说灰尘太大了,我们先去黄山再到九华山,那环境相当不错,全程包车到马鞍山就晕了,可怜我连怎么回家的路都不知道,问了好多人才找到家,离家10年就这下场,可以看出现在马鞍山城市变大了,楼房漂亮了,但是把环境牺牲了!
㈧ 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水稻田被洪水冲毁该找哪个部门
有以下几种办法:如果是发包方对稻田附近的水塘布置不合理,导致一下雨就淹没稻田,可以和发包方沟通解决;2.如果你对稻田保险了,你可以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像这种洪水冲毁稻田大概率是天灾。供参考!
㈨ 江苏九十年代哪一年有大水
1998年长江流域大洪水 江苏属于长江流域
㈩ 第一次的无可知晓,但1954年发生过长江断流当年发大水,好多地方都决堤了,这是不是又是网络谣言。
当年是不是发大水不清楚。但是如果说长江曾经发生断流,倒是有点怀疑这事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