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农业市场化公共服务

农业市场化公共服务

发布时间:2021-10-09 14:01:37

1.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性质:公益类、行政类、企业类求政策性准确分类

农业服务中心有卖种子的,我想应该算经营吧,兄弟我也在农业服务中心,我也是不解这个问题,我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不过没有人员安置分流的情况,复制过来你看看(
(一)事业单位的分类

对事业单位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是进行事业单位改革的关键。事业单位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公共财政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根据公共财政的原则,对之进行明确分类后,才能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明确的定位。本文以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的分工为标准,对事业单位作如下划分:

1、提供纯公共产品的事业单位

根据公共产品原理,提供纯公共产品事业单位有如下几大类:

(1)行政执法型事业单位。近几年,国家多次进行了行政机构改革,对行政单位、行政编制进行严格控制。但为了确保社会事业的发展,各地先后建起了一批带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有些单位则转制为“按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在一些地区,被称为“行政执法型事业单位”,实际上履行着行政单位的职能,因此,它提供的服务属于完全意义上的纯公共产品。

(2)基础教育单位。我国的宪法规定,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国家应该向社会提供九年制义务教育这一纯公共产品,并由财政承担其全部费用。因此,因九年制义务教育而建立起来的公立中小学,以及为义务教育培养教师人才的师范学院也属于提供纯公共产品的范围。

(3)基础研究单位。如地方上的一些针对当地重点行业发展而设置的基础性研究机构,这些机构提供的研究成果是为了当地社会的发展、公众的需要,因此其服务也属于纯公共产品。

2、提供准公共产品的事业单位

准公共产品,既可以由政府来提供,也可以通过市场提供。根据我国各地实际,按照准公共产品的公共程度,可以把这一类的事业单位分为如下几种:

(4)公益性事业单位。为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设施中,有的是由行政部门负责进行管理的,如城市公路就由属于行政单位的公用事业局来管理;有的则是由事业单位来进行管理的,如:中心血库、疾病控制中心等基础医疗机构;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戏剧院等基础文化设施;环境监测、生态环境治理机构等等。

(5)慈善型事业单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批以慈善为宗旨的各类机构,包括各种从原来行政单位分离出来的机构,如民政部门、社会保障部门的下属机构;各种公益基金会,如中华慈善总会、中国红十字会、希望工程、教育基金会等;带有宗教色彩、在传教的同时又向教民提供慈善服务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组织等等。

(6)社会中介型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一部分是从原来政府部门分离出来,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中介单位,包括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中介机构,政府各部门下属的服务机构,政府职能的衍生产品(如质量检验所、药品检验所等),因市场经济发展而新生的第三产业(如拍卖行、婚姻事务所、产权交易中心等)。

(7)专业人才培养机构。这类事业单位,主要是指从事不属于义务教育的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如高中、职业中学、中专、大专、大学、成教学校、专业培训中心等等。

(8)技术服务型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主要是指围绕当地经济发展的特点,为企业提供各种应用性服务的事业单位。如:各种从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的科研机构,各种学术性、行业性的群体团体,科技交易市场等。在广大农村,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农机维修网络,也属于技术服务型的事业单位。

(9)城市经营性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以管理、经营城市资源为手段,以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为目的,既重社会效益,更重经济效益,也属于事业单位的范围。根据城市经营的产业链,这些单位可按序分为:从事土地、空间等城市资源一级交易的土地储备中心、土地交易中心,产权拍卖中心等;从事城市资源初级开发(城市项目建设)工程的项目指挥部、项目公司;从事已建成的城市资源管理和维修的各类事业单位,如尚未市场化的煤、气、路、水等管理单位;从事城市资源二级交易的房地产交易中心等。

3、提供私人产品的事业单位

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的基本分工,私人产品应全部由市场来供给。但由于我国的事业单位,是从计划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加之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决定了一些尽管属于私人产品、但关系国计民生的项目,还需要国家来经营,因此,存在相应的事业单位。按所从事的业务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可将这类事业单位分为以下几类:

(10)仍需要政府扶持的事业单位。以向广大人民提供基本生活资料为经营目标、以市场化的动作为主要手段的事业单位,其经营绩效直接影响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还需要国家扶持,包括:医疗机构,“菜篮子”、“米袋子”工程,公交部门、城市地铁、水上渡船码头,城市设计院、建筑设计院、规划设计院等。

(11)可以市场化但尚未市场化的事业单位。包括:可以市场化的应用研究部门;各类行政、事业单位附属的 “三产”单位,如各种“四技”事业,各种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车队、劳动服务公司等;一些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目的而建立起来的基金会、协会、中心等等。

(12)已经市场化的事业单位。以事业单位名义存在、经营机制已市场化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如广播台、电视台、报社等新闻系统等。

(二)事业单位的定位

按照公共财政的理论,把事业单位划分为上述的三大类十二小类,根据分析可知,我国的事业单位是提供各种公共性程度完全不同的产品和服务的社会经济组织的统称。事业单位改革,就是要根据政府与市场的分工,把这些事业单位归位到与其公共性相适应的经济组织类型之中。

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为与国际接轨,参照国际经验,我们把整个社会经济组织分为五大类:政府机构、政府公立机构、非营利组织、企业和家庭。同时借鉴这种分类方法,明确现行各类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定位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事业单位改革的过程,就是从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组织形式转化为当前国际通行的社会经济组织的过程。

关于政府机构、政府公立机构、非营利组织、企业及家庭等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游戏规则,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十分丰富,在此不作详细讨论。本文的重点,放在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的一些难点问题。

二、事业单位改革的难点

事业单位从目前这种状态向规范的四种经济组织形式归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制度创新,进行内部改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涉及到事业单位以及与之相关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的资源配置格局,因此,改革的难度极大。特别是在一些市场化程度较低、政府对资源配置影响较大的地区,很多利益集团,都是通过事业单位这一形式,来分财政的一杯羹。因此,要使他们脱离政府的扶持,直接在市场中自求生存,阻力很大。

从调查情况看,在事业单位改革中,最突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1、认识观念转变的困难

事业单位改革,是市场化向纵深推进的必然过程,是政府部门的一场“自我革命”,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正确认识,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成败。调查发现,我国各地开展事业单位改革中,对事业单位改革认识上的差距,已经成为影响事业单位改革的头号因素。我们可以把这些模糊认识罗列为如下几种:

一是消极观念,认为事业单位改革可以通过形式主义等做法很好地完成改革任务,又可以通过改革,实际上扩大事业单位的阵容。

二是任务观念,认为事业单位改革是上级的任务,只要遵循上级的精神即可,一方面使得改革不考虑当地的实际,一味照搬中央部委的文件,另一方面改革陷入等待状态。

三是保护观念,认为事业单位改革中,以保护一些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为前提,才能保证事业单位改革的成功,如保护事业单位职工的既得利益、保护改革者的利益等。而事业单位改革与以前任何一次政府内部改革不同,是一次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它必然要打破既得利益。因此,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一些地方的事业单位改革难以很好地推进。

四是畏难情绪,改革可能引起下岗,使得改革中出现一批观望者,甚至出现阻挠改革的领导干部。

五是被动情绪,被改革者对前途不明,无法谋定而后动,只能等待政府改革方案对他们命运的安排,这是事业单位改革的主体——广大事业单位职工中很流行的想法。

这五种认识观念上的模糊,由于目前没有一套较有说明力的宣传资料,连一些地方政府职能部门都无法采取有效措施,来进行纠正。

2、人事制度改革的困难

人事改革是事业单位改革中的难中之难。这些困难可以归纳为:

一是人员安置分流的困难。这是事业单位改革中最困难的问题。事业单位职能的转换带来的职工下岗问题,在就业机会本就不多的地区,如何安置下岗职工以及如何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优惠政策与公平待遇的矛盾问题等都是改革的难点。

二是事业单位及其人员的政治、技术待遇问题。一方面,行政级别的取消,在一些“官本位”意识较浓的地区,无疑是十分困难的;另一方面,原来属于某些事业单位的员工,可能失去评聘特定专业技术职务的资格,这同样会阻碍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

三是领导干部的任免问题。在目前“党管干部”的体制下,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一般都是在组织部门考察的基础上,由当地的党委或政府任免的。改制后,事业单位要按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开展业务活动,其领导干部的任免工作就不可能全部归党或政府,必须区别情况,分别对待。

四是一般职工的任免管理问题。事业单位改革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打破事业单位终身制的用工制度,形成一种有进有出、进出有序的人才流动体制,这要求逐步规范目前混乱的人事管理制度,一部分人的利益将受到影响,他们很可能成为改革的巨大阻力。

3、职能体制改革的困难

首先,是每个事业单位的定位困难。尽管我们在第一部分对事业单位作了12类的分类,但具体到某一个部门的定位,各地的标准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实际的操作中,存在很多困难。如一些属于城市经营的事业单位,在一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早就成为企业,而在一些市场化程度较差的地区,甚至还有全额拨款的。

其次,是每个单位内部的职能改革问题。即使在一个单位内部,每个部门所履行的职能的公共性差别很大,如果职能划分不清,就可能影响改革的方向。

4、分配制度的困难。分配制度,是各利益关系调整的集中反映,也是事业单位改革中,矛盾最集中的问题。在分配制度问题上,存在着如下几方面的困难。

一是事业单位分配的基本原则问题。事业单位改制后如何体现“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辅”的分配原则,是事业单位改革在分配制度上面临的首要问题。一方面,事业单位原来采取的是一种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事业单位的工资,一般按员工的工作能力 来确定的。改制后,单纯的按劳分配势必很难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因此必须辅之以其他分配方式,但这些分配方式的基础却很难界定。另一方面,在事业单位内部,只存在着二种分配基础:一是属于劳动者个人的劳动力,二是属于国家的各种国有资产。在事业单位,也存在着诸如产权、专利权等其他可以作为分配依据的生产要素,但在改制前,这些生产要素都是国有的。除非有私人产品参与事业单位改革,否则,事业单位的改革,在分配制度上就可能变成国家与个人的分配关系调整,而个人间的分配关系,仍难以得到很好的调整。

二是事业单位分配权问题。在事业单位改革的过程中,各地制定了一些地方性规定,给予事业单位一定的分配自主权,但仍没有摆脱上级决定分配权的本质,与事业单位改革的最终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三是事业单位个人分配制度的建立问题。在事业单位改革后,要建立起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个人分配制度,真正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改变原来个人收入来源单一的格局,实现收入的多元化,调动积极性并避免收入的不合理差距,因此探索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还有待研究。

四是事业单位个人的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保障制度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减震器”,在打破用工的终身制后,事业单位的员工就必须面临着社会保障问题,但事业单位在很多领域还没有和社会保障制度接轨,解决事业单位员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分配制度的建立,还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改革的进程。
广东省很早就在试点了,这是他们的一个文件:
(一)事业单位的分类

对事业单位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是进行事业单位改革的关键。事业单位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公共财政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根据公共财政的原则,对之进行明确分类后,才能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明确的定位。本文以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的分工为标准,对事业单位作如下划分:

1、提供纯公共产品的事业单位

根据公共产品原理,提供纯公共产品事业单位有如下几大类:

(1)行政执法型事业单位。近几年,国家多次进行了行政机构改革,对行政单位、行政编制进行严格控制。但为了确保社会事业的发展,各地先后建起了一批带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有些单位则转制为“按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在一些地区,被称为“行政执法型事业单位”,实际上履行着行政单位的职能,因此,它提供的服务属于完全意义上的纯公共产品。

(2)基础教育单位。我国的宪法规定,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国家应该向社会提供九年制义务教育这一纯公共产品,并由财政承担其全部费用。因此,因九年制义务教育而建立起来的公立中小学,以及为义务教育培养教师人才的师范学院也属于提供纯公共产品的范围。

(3)基础研究单位。如地方上的一些针对当地重点行业发展而设置的基础性研究机构,这些机构提供的研究成果是为了当地社会的发展、公众的需要,因此其服务也属于纯公共产品。

2、提供准公共产品的事业单位

准公共产品,既可以由政府来提供,也可以通过市场提供。根据我国各地实际,按照准公共产品的公共程度,可以把这一类的事业单位分为如下几种:

(4)公益性事业单位。为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设施中,有的是由行政部门负责进行管理的,如城市公路就由属于行政单位的公用事业局来管理;有的则是由事业单位来进行管理的,如:中心血库、疾病控制中心等基础医疗机构;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戏剧院等基础文化设施;环境监测、生态环境治理机构等等。

(5)慈善型事业单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批以慈善为宗旨的各类机构,包括各种从原来行政单位分离出来的机构,如民政部门、社会保障部门的下属机构;各种公益基金会,如中华慈善总会、中国红十字会、希望工程、教育基金会等;带有宗教色彩、在传教的同时又向教民提供慈善服务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组织等等。

(6)社会中介型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一部分是从原来政府部门分离出来,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中介单位,包括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中介机构,政府各部门下属的服务机构,政府职能的衍生产品(如质量检验所、药品检验所等),因市场经济发展而新生的第三产业(如拍卖行、婚姻事务所、产权交易中心等)。

(7)专业人才培养机构。这类事业单位,主要是指从事不属于义务教育的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如高中、职业中学、中专、大专、大学、成教学校、专业培训中心等等。

(8)技术服务型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主要是指围绕当地经济发展的特点,为企业提供各种应用性服务的事业单位。如:各种从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的科研机构,各种学术性、行业性的群体团体,科技交易市场等。在广大农村,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农机维修网络,也属于技术服务型的事业单位。

(9)城市经营性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以管理、经营城市资源为手段,以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为目的,既重社会效益,更重经济效益,也属于事业单位的范围。根据城市经营的产业链,这些单位可按序分为:从事土地、空间等城市资源一级交易的土地储备中心、土地交易中心,产权拍卖中心等;从事城市资源初级开发(城市项目建设)工程的项目指挥部、项目公司;从事已建成的城市资源管理和维修的各类事业单位,如尚未市场化的煤、气、路、水等管理单位;从事城市资源二级交易的房地产交易中心等。

3、提供私人产品的事业单位

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的基本分工,私人产品应全部由市场来供给。但由于我国的事业单位,是从计划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加之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决定了一些尽管属于私人产品、但关系国计民生的项目,还需要国家来经营,因此,存在相应的事业单位。按所从事的业务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可将这类事业单位分为以下几类:

(10)仍需要政府扶持的事业单位。以向广大人民提供基本生活资料为经营目标、以市场化的动作为主要手段的事业单位,其经营绩效直接影响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还需要国家扶持,包括:医疗机构,“菜篮子”、“米袋子”工程,公交部门、城市地铁、水上渡船码头,城市设计院、建筑设计院、规划设计院等。

(11)可以市场化但尚未市场化的事业单位。包括:可以市场化的应用研究部门;各类行政、事业单位附属的 “三产”单位,如各种“四技”事业,各种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车队、劳动服务公司等;一些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目的而建立起来的基金会、协会、中心等等。

(12)已经市场化的事业单位。以事业单位名义存在、经营机制已市场化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如广播台、电视台、报社等新闻系统等。

(二)事业单位的定位

按照公共财政的理论,把事业单位划分为上述的三大类十二小类,根据分析可知,我国的事业单位是提供各种公共性程度完全不同的产品和服务的社会经济组织的统称。事业单位改革,就是要根据政府与市场的分工,把这些事业单位归位到与其公共性相适应的经济组织类型之中。

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为与国际接轨,参照国际经验,我们把整个社会经济组织分为五大类:政府机构、政府公立机构、非营利组织、企业和家庭。同时借鉴这种分类方法,明确现行各类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定位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事业单位改革的过程,就是从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组织形式转化为当前国际通行的社会经济组织的过程。

关于政府机构、政府公立机构、非营利组织、企业及家庭等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游戏规则,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十分丰富,在此不作详细讨论。本文的重点,放在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的一些难点问题。

二、事业单位改革的难点

事业单位从目前这种状态向规范的四种经济组织形式归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制度创新,进行内部改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涉及到事业单位以及与之相关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的资源配置格局,因此,改革的难度极大。特别是在一些市场化程度较低、政府对资源配置影响较大的地区,很多利益集团,都是通过事业单位这一形式,来分财政的一杯羹。因此,要使他们脱离政府的扶持,直接在市场中自求生存,阻力很大。

从调查情况看,在事业单位改革中,最突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1、认识观念转变的困难

事业单位改革,是市场化向纵深推进的必然过程,是政府部门的一场“自我革命”,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正确认识,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成败。调查发现,我国各地开展事业单位改革中,对事业单位改革认识上的差距,已经成为影响事业单位改革的头号因素。我们可以把这些模糊认识罗列为如下几种:

一是消极观念,认为事业单位改革可以通过形式主义等做法很好地完成改革任务,又可以通过改革,实际上扩大事业单位的阵容。

二是任务观念,认为事业单位改革是上级的任务,只要遵循上级的精神即可,一方面使得改革不考虑当地的实际,一味照搬中央部委的文件,另一方面改革陷入等待状态。

三是保护观念,认为事业单位改革中,以保护一些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为前提,才能保证事业单位改革的成功,如保护事业单位职工的既得利益、保护改革者的利益等。而事业单位改革与以前任何一次政府内部改革不同,是一次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它必然要打破既得利益。因此,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一些地方的事业单位改革难以很好地推进。

四是畏难情绪,改革可能引起下岗,使得改革中出现一批观望者,甚至出现阻挠改革的领导干部。

五是被动情绪,被改革者对前途不明,无法谋定而后动,只能等待政府改革方案对他们命运的安排,这是事业单位改革的主体——广大事业单位职工中很流行的想法。

这五种认识观念上的模糊,由于目前没有一套较有说明力的宣传资料,连一些地方政府职能部门都无法采取有效措施,来进行纠正。

2、人事制度改革的困难

人事改革是事业单位改革中的难中之难。这些困难可以归纳为:

一是人员安置分流的困难。这是事业单位改革中最困难的问题。事业单位职能的转换带来的职工下岗问题,在就业机会本就不多的地区,如何安置下岗职工以及如何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优惠政策与公平待遇的矛盾问题等都是改革的难点。

二是事业单位及其人员的政治、技术待遇问题。一方面,行政级别的取消,在一些“官本位”意识较浓的地区,无疑是十分困难的;另一方面,原来属于某些事业单位的员工,可能失去评聘特定专业技术职务的资格,这同样会阻碍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

三是领导干部的任免问题。在目前“党管干部”的体制下,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一般都是在组织部门考察的基础上,由当地的党委或政府任免的。改制后,事业单位要按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开展业务活动,其领导干部的任免工作就不可能全部归党或政府,必须区别情况,分别对待。

四是一般职工的任免管理问题。事业单位改革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打破事业单位终身制的用工制度,形成一种有进有出、进出有序的人才流动体制,这要求逐步规范目前混乱的人事管理制度,一部分人的利益将受到影响,他们很可能成为改革的巨大阻力。

3、职能体制改革的困难

首先,是每个事业单位的定位困难。尽管我们在第一部分对事业单位作了12类的分类,但具体到某一个部门的定位,各地的标准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实际的操作中,存在很多困难。如一些属于城市经营的事业单位,在一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早就成为企业,而在一些市场化程度较差的地区,甚至还有全额拨款的。

其次,是每个单位内部的职能改革问题。即使在一个单位内部,每个部门所履行的职能的公共性差别很大,如果职能划分不清,就可能影响改革的方向。

4、分配制度的困难。分配制度,是各利益关系调整的集中反映,也是事业单位改革中,矛盾最集中的问题。在分配制度问题上,存在着如下几方面的困难。

一是事业单位分配的基本原则问题。事业单位改制后如何体现“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辅”的分配原则,是事业单位改革在分配制度上面临的首要问题。一方面,事业单位原来采取的是一种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事业单位的工资,一般按员工的工作能力 来确定的。改制后,单纯的按劳分配势必很难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因此必须辅之以其他分配方式,但这些分配方式的基础却很难界定。另一方面,在事业单位内部,只存在着二种分配基础:一是属于劳动者个人的劳动力,二是属于国家的各种国有资产。在事业单位,也存在着诸如产权、专利权等其他可以作为分配依据的生产要素,但在改制前,这些生产要素都是国有的。除非有私人产品参与事业单位改革,否则,事业单位的改革,在分配制度上就可能变成国家与个人的分配关系调整,而个人间的分配关系,仍难以得到很好的调整。

二是事业单位分配权问题。在事业单位改革的过程中,各地制定了一些地方性规定,给予事业单位一定的分配自主权,但仍没有摆脱上级决定分配权的本质,与事业单位改革的最终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三是事业单位个人分配制度的建立问题。在事业单位改革后,要建立起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个人分配制度,真正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改变原来个人收入来源单一的格局,实现收入的多元化,调动积极性并避免收入的不合理差距,因此探索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还有待研究。

四是事业单位个人的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保障制度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减震器”,在打破用工的终身制后,事业单位的员工就必须面临着社会保障问题,但事业单位在很多领域还没有和社会保障制度接轨,解决事业单位员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分配制度的建立,还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改革的进程。

2. 如何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为什么要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早在1991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指出,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村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一项伟大事业,对于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健全双层经营体制,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小康目标,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时至今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新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与之配套:

一是因为在家庭经营规模较小,农业劳动力又呈现低质化、老龄化、妇女化的趋势的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对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二是因为在农业市场化、国家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农业服务供给既存在市场失灵问题,又存在政府失灵问题,建立适应农业新阶段特征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迫在眉睫。

三是因为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完善必然要求一个覆盖全程、形式多样、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来支撑。

建立什么样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从全国各地在开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来看,各种创新模式也不断涌现,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根据供给主体、服务性质和服务内容的差异,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应呈现如下架构:

(一)根据供给主体分类

实践表明,目前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明显的主要有七类供给主体:一是依托政府涉农部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二是农口以外部门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三是村集体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四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五是龙头企业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六是不同民间服务主体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七是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

(二)根据服务性质分类

从上述各供给主体的经济和社会特征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必然具有公益性服务主体与经营性服务主体相结合的特征。这也符合农业服务供给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并存的特点:政府失灵的地方,用经营性服务来补充;市场失灵的地方,用公益性服务来补充。此外,由于一些经营性服务也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公益性支持,所以具有半经营半公益的性质,如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

(三)根据服务内容分类

从供给方来看,不同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主体所提供的农业服务有所不同。就种植业而言:政府起着较大作用的服务项目为提供水利设施服务;村集体是提供水利设施服务、灌溉服务;合作组织是农产品储存、打药技术指导;龙头企业是收购与销售服务、加工、包装和运输服务;科研单位是购买农药、良种和化肥的服务。就畜牧业而言:政府在养殖业各环节单项服务的提供中占比重较大的是畜禽防疫、饲养技术;村集体是畜禽产品的运输和加工服务;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是饲养技术的提供、畜禽的销售、畜禽的治病及优良种畜禽提供等。

从农户需求角度来看,研究发现农户对综合性社会化服务需求率从高到低的顺序分别为:技术信息、价格信息、政策法律信息、信用等级证明、贷款担保、介绍贷款渠道、组织集体贷款和组织外出打工。农户对种植业单项社会化服务需求的顺序分别为:购买化肥、购买良种、购买农药、灌溉服务、收购与销售服务、水利设施提供服务、购买农机、机耕服务、播种服务、打药的技术指导服务、施肥服务、租用农机、大宗农作物收割服务、农作物采摘服务、大宗农作物脱粒服务、农机修理、运输、农产品包装服务、农产品储存服务、农产品加工服务。农户对养殖业单项社会化服务需求顺序分别为:畜禽防疫、畜禽治病、畜禽销售、饲养技术、优良种畜禽提供、饲料供应服务、屠宰服务、畜禽产品运输和加工服务。

可见,无论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给方还是需求方,都有着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之分,所以在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时要注意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的协调发展。

3. 研究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现实意义

简单的说就是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可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当然百分之百的市场化也是不可能和不现实的,也需要政府提供相关的基础设施和完善相关法律。

4. 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具体指什么有哪些要怎么建设。。。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这一要求对公共服务机构作出了明确定位
由于我国农业资源的自然禀赋和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公共服务部门在导入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方面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由政府承担相应成本的公共服务机构可以让现代科技要素和手段迅速地进入农业生产领域,有效地降低经营者利用科技要素和手段的成本,大幅度的提高生产效率。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包括基础性的研究和开发机制,如种植业和家禽家畜的良种培育,疫情病情的机理研究,防疫防治的药品开发,新的种植、养殖方法的发明等都必须由政府来承担基础性的研发费用,其成果的市场化运作也应该受到政府的监督和调控。农业生产服务体系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活跃在农业生产一线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队伍,没有这支农业科技推广队伍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运用就只能是空中楼阁,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就不可能以更低的成本进入农业生产领域。几十年来我国建成了一整套有效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如植保站、农技站、农机站、畜牧兽医站等,正是这些活跃在基层的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体制有效保证了现代农业生产要素迅速地进入生产领域并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对待现有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的认识有一个深化的过程,在过去一段时期内这些单位大多被作为乡镇政府的组成部分,随着农户生产经营自主性的提高,这些以行政运作为特征的农业生产的服务站所就必然会处境困难。现在可以明确这些站所的定位:承担的职责覆盖相关的社会公益,是社会公益事业的一部分;作为经营机构,应按照市场规则进行经营服务。如果没有这些站所,那么农业生产中涉及到公共利益的部分就会出现缺失,这种缺失不仅会造成农业生产的波动,而且会引起整个国民经济的波动。近年来出现的因农产品中农药、添加剂超标引发的社会不安,尤其是家禽家畜中出现的传染性疾病,是对农户的生产经营造成毁灭性的后果。

5. 如何构建健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为什么要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早在1991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指出,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村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一项伟大事业,对于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健全双层经营体制,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小康目标,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时至今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新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与之配套:一是因为在家庭经营规模较小,农业劳动力又呈现低质化、老龄化、妇女化的趋势的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对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二是因为在农业市场化、国家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农业服务供给既存在市场失灵问题,又存在政府失灵问题,建立适应农业新阶段特征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迫在眉睫。三是因为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完善必然要求一个覆盖全程、形式多样、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来支撑。建立什么样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从全国各地在开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来看,各种创新模式也不断涌现,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根据供给主体、服务性质和服务内容的差异,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应呈现如下架构:(一)根据供给主体分类实践表明,目前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明显的主要有七类供给主体:一是依托政府涉农部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二是农口以外部门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三是村集体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四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五是龙头企业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六是不同民间服务主体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七是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二)根据服务性质分类从上述各供给主体的经济和社会特征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必然具有公益性服务主体与经营性服务主体相结合的特征。这也符合农业服务供给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并存的特点:政府失灵的地方,用经营性服务来补充;市场失灵的地方,用公益性服务来补充。此外,由于一些经营性服务也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公益性支持,所以具有半经营半公益的性质,如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三)根据服务内容分类从供给方来看,不同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主体所提供的农业服务有所不同。就种植业而言:政府起着较大作用的服务项目为提供水利设施服务;村集体是提供水利设施服务、灌溉服务;合作组织是农产品储存、打药技术指导;龙头企业是收购与销售服务、加工、包装和运输服务;科研单位是购买农药、良种和化肥的服务。就畜牧业而言:政府在养殖业各环节单项服务的提供中占比重较大的是畜禽防疫、饲养技术;村集体是畜禽产品的运输和加工服务;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是饲养技术的提供、畜禽的销售、畜禽的治病及优良种畜禽提供等。从农户需求角度来看,研究发现农户对综合性社会化服务需求率从高到低的顺序分别为:技术信息、价格信息、政策法律信息、信用等级证明、贷款担保、介绍贷款渠道、组织集体贷款和组织外出打工。农户对种植业单项社会化服务需求的顺序分别为:购买化肥、购买良种、购买农药、灌溉服务、收购与销售服务、水利设施提供服务、购买农机、机耕服务、播种服务、打药的技术指导服务、施肥服务、租用农机、大宗农作物收割服务、农作物采摘服务、大宗农作物脱粒服务、农机修理、运输、农产品包装服务、农产品储存服务、农产品加工服务。农户对养殖业单项社会化服务需求顺序分别为:畜禽防疫、畜禽治病、畜禽销售、饲养技术、优良种畜禽提供、饲料供应服务、屠宰服务、畜禽产品运输和加工服务。可见,无论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给方还是需求方,都有着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之分,所以在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时要注意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的协调发展。

6. 考研:请问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利弊是什么,提高公共服务效率的措施有哪些

公共服务项目市场化、社会化的利弊剖析

有选择地将部分公共服务项目进行市场化、社会化的改革,反映了政府职能在公共领域的退缩和市场价值的回归。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政府面临着社会需求急剧增长与公共财力相对不足的困境。上述改革是顺应政府职能转变,顺应民众诉求的必然趋势。

(一)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的有利因素

1.实现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在公共服务领域采取市场化的手段和民营化的方式,实质上是引入了竞争机制,从而能有效降低公共服务成本和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实现市场对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政府通过制定标准和对服务效果进行评估和监督,则又发挥了政府宏观管理的作用。因此,市场化取向的公共服务项目的改革,有效地解决了政府动作缺乏效率,而市场动作缺乏政府公共支持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绍兴县比较早地使一些私立医院和学校进入公共服务领域,打开了政府垄断医疗、教育资源的缺口,增加了民众对资源的选择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公立学校、医院的竞争压力,对这些行业加强规范管理和提高服务质量,进而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有积极作用的,这些公共服务项目的市场化、社会化改革对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是有一定作用的。

2.提升城市品位与服务普通民众相结合。公共服务领域的市场化、社会化程度是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尺度,传统的以政府“统包”的公共服务,虽然管理秩序井然,但却缺乏应有的活力,从而使广大民众的公共消费维持在较低的基点上。政府主动降低公共服务项目的市场准入门槛,构筑起多元化的公共服务项目投入机制,使公共服务领域在横向上不断扩展并在此基础上向纵深发展,有助于形成较为完善的公共服务网络。以社会的力量介入公共服务领域,既是对政府职能的承接和转移,也是公共管理领域对“小政府、大社会”的呼唤。私立医院高起点的规划建设和高规格的医疗服务,私立高中近年来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社会影响的扩大,汇聚了城市人气,集聚起大批人才。一些私立医院运行以来先后引进了一批硕、博士生;私立高中的举办也从外省引进了大批本科生,这对提升城市的知名度进而打造城市品牌具有重要作用。提高城市品位的根本宗旨是服务民众,公共服务项目实行市场化运作,有效地缓解了公共服务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矛盾。

3.节约行政资源与激发民间活力相结合。随着社会事业的地位凸现,柯桥城市空间的不断拉大,必然使公共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展,公共服务项目分工的细化。在这种背景下,政府有限的财政资金既要加大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又要不断充实到公共服务领域,从而使政府资金的支配与使用压力加重。因此,剥离政府的部分公共服务职能,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便于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与此同时,一些公共服务项目采取市场化的手段,对化解不良资产,卸下财政包袱也确实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民营企业介入公共服务领域,确实是承担了政府想办而又无力兴办的某些项目,为推动县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经济发达又藏富于民的绍兴县,实现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有其现实的社会基础,特别是一大批规模以上企业,通过多年的市场拼搏和成功的企业运作,已积累了相当雄厚的经济实力,从而为企业实现多元化拓展及参与公共项目经营创造了重要条件。

4.转变政府职能与扩大民主参与相结合。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能达到政府职能卸载和机构精简的目的。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厘定了政府与市场的职能关系:政府的职能主要在于“掌舵”,而“划浆”的职能则更多地由市场来完成。公共服务采取民营化等形式,实现部分政府职能向市场和社会的转移,能有效地调整和优化部门职能,有助于建设“廉价政府”。一般而言,凡是可以由私营部门和非政府组织来完成且可以比政府完成得更好的职能,就不应保留在政府公共服务部门,这样做有助于实现政事分开,管养分离,从而达到精简机构的目的。公共服务的市场化还能扩大公民的民主参与,促进民主程度的提高。政府通过在公共服务领域引入市场、社会力量,实行多元化服务供给,实际上是政府向社会的“权力返还”和民众对行政的参与过程,这一过程的本质是社会民主过程的发展。政府与其他市场主体在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的过程中,充满着复杂的利益博弈关系,这有助于政府在未来的决策中做到更加科学有效。

5.转变执政理念与提高应对能力相结合。从更深层面上看,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是一场观念层面的革命,它促使人们逐渐摆脱仅从政府自身来拓展公共服务资源的思维定势,逐步确立起社会良性互动运行的观念,辩证认识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政府、企业及社会组织)的功能和作用,真正使政府做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促使政府从以权力中心向规则中心的运作方式转变,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从暗箱行政向透明行政转变。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尤其是在其发展的初期,由于政府本身在公共服务市场化运作的经验和体制监督方面的欠缺,容易造成大量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的闲置乃至浪费。这深度拷问着政府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从而促使其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二)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肯定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的正面效应的同时,也应如实寻找其负面因素。市场化不是万能的,其间出现的政府与投资商之间复杂的利益博弈,良好愿望与客观效果的现实反差,使人领悟到公共服务市场化之路的艰难与曲折。

1.公共责任的严重缺失。在公共服务市场化进程中,政府和投资者对公共产品上的价值目标的追求是不尽一致的。作为政府部门不仅要求其有效率,而且更注重社会责任;而私营部门可能在计较投入产出率下,忽略社会责任及公共利益。这始终是一个难以两全的矛盾。这样,在运作过程中就会出现“掠夺性”经营和欺诈问题。在实际运作中,一些投资者通过变更合同、欺诈等手段,造成了工程款拖欠、银行追讨贷款、法院查封土地、群众上访等问题,这是经营者公共责任的严重缺失。在一些私立学校的经营中,由于投资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内在冲动,在安插亲戚掌管财、物大权的同时,随意不履行自己的承诺,又直接干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引发学校内部管理的混乱。因此,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实践中的“道德风险”的化解,从根本上说是不能寄希望于投资者的良心发现,而行政监管的失范和制度约束的脱离,使道德风险的机会加大。

2.社会资源闲置、亏损严重。从私营投入公共服务项目的实际运作情况来看,公共服务项目运作业绩令人堪忧。一些私立医院存在着设备闲置、经营亏损的情况。同时,由于业务不足,引进的高档次人才大量闲置,影响了人才队伍的稳定。而与此形成反差的是一些公立医院服务处于饱和状态。一些私立学校由于自身办学定位及内部管理问题,也出现连年亏损甚至停止办学。造成上述项目经营处于困境及亏损有其自身原因,但从客观上讲,在政府公共服务资源处于强势地位的发达县域,尤其是象教育、医疗这样的领域,私人承担公共服务项目,生存的空间本来已经不大。在现存体制和行政偏好下,政府直接经营公共服务项目的强力扶持也在情理之中。

3.公共服务市场化思路狭窄、形式单一。在推出公共服务项目市场化、社会化过程中,基本上是采取民营化这一形式,相当程度上是属于土地“一卖了之”的做法。因此,在产权上割断了与政府的联系,从客观上削弱了政府介入这些服务项目的深度和力度。这显然是属于外部松散型的政府与市场结合模式。这种做法,看似比较彻底的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却反映了我们对市场化认识的不成熟。在推出项目的具体操作上也没有做到循序渐进,从而造成一些公共服务项目经营亏损和资源闲置。仅仅采用民营化这一模式,从长远来看也造成了政府优质资源(包括土地)的流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对经济资源的调控和城市整体的规划;同时,由于私营部门公共服务项目经营的亏损,势必又会对政府提出利益补偿的要求,从而使政府的良好初衷化为泡影。其实,公共服务项目市场化,不仅可采取民营方式,还可以采取政府项目合同外包及政府与民间合作等模式。

4.引进项目监管不力,规划执行缺乏刚性。公共服务项目市场化中出现的问题常常与政府对项目监管与规划的执行有关。在引进该项目时,政府管理没有步步跟进,没有严格按合同实施,轻易地允许一些投资商调整规划,关键环节上政府职能的缺位,常常成为诱发钱权交易的温床。同时,这些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也与城建、金融、工商部门等没有全方位的监管有关,从而使资金抽逃和违规运作有机可乘。从现实的经济发展阶段和投资者的职业操守来看,要使其自觉自愿地承担公共服务项目的社会责任,似乎为时还早,这也是公共服务项目的投资者总是要以“房产捆绑”等形式,向政府提出利益回报的原因。

5.政府后续管理缺乏,内部机制不全。在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过程中,政府只注重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前期管理,包括规划、建设等,而对其建成后的实际运作,往往缺乏后续管理制度和措施,常常是在出现问题或投资者提出要求后,以政策性的文件代替规范化的管理,从而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政府和投资者之间经常性的对话和协商机制,造成政府和私营部门信息不畅与不对称。事实上,在市场化过程中,政府是不能与之完全脱离的,政府仍然负有绩效管理与评价的责任。公共服务领域在运作中出现的问题,也与私营部门自身缺乏健全的内部管理机制有关,投资者惯用对企业的那套“老板管理”模式来管理公共服务项目,以低薪聘用外地人才,不重实际效果,并急功近利要使公共项目早出效益。同时,公共服务领域是高知识人才集聚的地方,而这些被投资者聘用的管理者又是其中的佼佼者,尽管没有资产,但他们有思想和能力,投资者只有充分激发管理者的积极性,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才能实现公共服务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7. 简述农业市场化的要求与现行经济体制之间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市场化要求自由的市场经济主题之间通过竞争来确定价格,而我国目前对农业的干预比较多。尤其是价格管制。对农产品设置最低收购价以及最高售价都是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悖的。还有农业补贴,理论上来讲也是不符合市场经济中要求的平等竞争的。不过,由于农业的特殊性,以及其在一个国家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关于农业的市场化要求还是一个存在大量争议的问题。就连美国、欧盟等重要经济体,都没有对农业采取完全的市场化。

8. 公共服务市场化的主要特征

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公共服务市场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一股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面前,为有效解决公共服务领域中存在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不高的现状,近年来我国也开始迈出了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改革步伐。随着改革的向前推进,公共领域开始逐步引入竞争机制,部分国有企业实行民营化,合同出租也开始进入道路清理、后勤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社区维护等边缘性服务领域。这些改革较好地改善了公共服务,满足了公民的公共服务需求。但是,当前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虽已初见端倪,但市场化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并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尚未建立起来。概括起来,建立和健全公共服务市场体系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市场机制不完善。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相关制度不健全。观念上存在偏差。

我国许多重要的社会指标都从低收入国家的行列跃升到了中下等收入国家的行列,表明我国政府的社会管理水平处于中下等收入国家水平;我国政府社会支出不断增加;我国社会救助水平近年来有飞速发展;我国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险制度基本确立,并已覆盖大部分城镇职工;我国政府扶贫政策的成就显著;我国在改革政府与社会关系方面,如推进社会事业社会化、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加强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培育发展民间组织等迈出了较大步伐;危机管理得到加强。近些年,我国各级政府还加快了对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改革步伐,在社会实践中创新了许多有益的做法,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复杂化、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结构不断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国许多重要的公共服务指标已经从低收入国家行列跃升到了中下等收入国家行列,诸如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指标都不同程度地优于中下等收入国家水平;政府公共服务支出不断增加,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水平迅速提高;社会救助水平近年来迅速发展,经过多次改革,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强化,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

但是,从总体上说,我国公共服务的覆盖面还较低,体制还不健全,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比较完善的社会。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迫切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健全和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这既是构建和谐社会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现实需要。

阅读全文

与农业市场化公共服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质监局和工商局合并 浏览:334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 浏览:693
专利权的内容有哪几项 浏览:750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表 浏览:294
内地音乐版权 浏览:208
公共卫生服务今后工作计划 浏览:457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小组 浏览: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浏览:519
工商局爱国卫生月及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总结 浏览:942
三兴商标织造有限公司 浏览:657
加强和改进公共服务实施方案 浏览:991
迷你世界创造熔岩号角 浏览:479
爱奇艺激活码有效期 浏览:507
医疗纠纷官司南方周末 浏览:855
公共服务类大楼的物业管理方案 浏览:284
电影版权买卖合同范本 浏览:167
口罩在商标注册属于哪个类目 浏览:25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小结 浏览:668
数字版权的权源 浏览:565
驻马店置地弘润山转让 浏览: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