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掌握辖区内合作社登记情况
合作社辅导员应当及时了解辖区内合作社的登记情况,随时掌握合作社的发展数量。现在获取合作社数量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工商部门登记数据;二是农业部和一些地方农业部门自行运维管理的合作社信息统计管理系统;三是一些地方实行合作社登记前的辅导,实时掌握合作社发展的数量。
当前,合作社登记情况主要依据工商部门数据。辅导员普遍反映,农业部门和工商部门尚未建立起信息共享制度,影响了自己及时掌握辖区内合作社登记数量。建设和利用好农业部门自己的信息统计系统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农业部开发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统计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在各省铺开使用一段时间,系统为各省、市、县均设置了用户管理权限,辅导员应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定期统计分析本地合作社发展动态和趋势,随时掌握辖区合作社发展情况。
B. “五证合一”是什么“五证合一”该如何办理
楼主您好,五证合一是哪五证?
五证合一是指原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统计登记证和社会保险登记证,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受理登记申请,核发一个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社会保险经(代)办机构等部门共享企业登记信息,不再单独核发登记证件;原要求企业使用社会保险登记证办理相关业务的,改为使用新营业执照办理。今年10月1日“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正式实施。
五证合一有什么好处?
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是政府简政放权、推进商事制度改革、降低创业准入制度成本的重要举措,也是优化社会保险服务的重要内容,社会保险、工商、银行等部门间要密切协同,高效、稳妥地做好登记制度改革推进落实工作。所以各地方应该积极推行五证合一。
五证合一办理流程
新的“五证合一”办证模式,采取“一表申请、一窗受理、并联审批、一份证照”的流程:
1、办证人持工商网报系统申请审核通过后打印的《新设企业五证合一登记申请表》,携带其他纸质资料,前往大厅多证合一窗口受理;
2、窗口核对信息、资料无误后,将信息导入工商准入系统,生成工商注册号,并在“五证合一”打证平台生成各部门号码,补录相关信息,同时,窗口专人将企业材料扫描,与《工商企业注册登记联办流转申请表》传递至质监、国税、地税、社保、统计五部门,由五部门分别完成后台信息录入;
3、打印出载有五个证号的营业执照。
4、办证模式的创新,大幅度缩短了办证时限,企业只需等待2个工作日即可办理以往至少15个工作日才能够办结的所有证件,办事效率得到提高。
(具体办理流程根据所在工商部门下发政策执行)
【五证合一收费标准】:换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不收取任何费用。
【五证合一的适用范围】:五证合一适用于登记的各类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等市场主体。
没有社保证,能五证合一吗?
【答】不能,五证合一其中一个重要的载体就是社会保险登记证,而且五证合一之后还要继续缴纳社会保险。
更多房产知识,点击左下角“楼盘网”.楼盘网,为爱找个家.
C. 工商与税务将实现信息共享,不清楚出再多钱也没
工商总局 税务总局联合发文工商企注字〔2018〕11号:《关于加强信息共享和联合监管的通知》四、建立协同监管和信息共享机制
各地税务、工商部门要密切配合,建立健全增值税发票申领等协同监管机制。税务部门要充分利用工商共享信息进行税收风险分析和应对,并将纳税人的税收违法“黑名单”等信息共享给工商部门,由税务、工商部门施行联合监管。
各地工商、税务部门要积极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对账机制,加大对共享信息的核实力度,定期进行数据质量比对分析,及时解决信息共享不全、不准、不及时的问题。对于信息共享过程中出现的数据问题要及时通报并协调解决。各地工商、税务部门不能通过部门间的数据接口直连共享登记信息的,也应当积极协调政府部门,按照工商总局、税务总局的要求,保证登记信息传输质量和效率。
D. 为什么建 企业基础信息共享
一 产品简介
政府信息资源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和社会的等多种信息,政府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是指产生并存储在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的交换与共享。企业基础信息主要是指与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个人、社会经营管理活动中所产生的相关各类数据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主要是通过信息共享、互通互联技术手段,将分布在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信息整合起来。通过信息交换、数据整合形成权威的、内容丰富的信息资源共享管理体系,以此为基础展开信息比对、挖掘、辅助决策分析和应用开发等工作,从而提高政府对经济社会活动的监管力度和执法水平;提高政府对宏观经济的决策能力;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降低信息化建设的成本,减少不必要的信息系统重复建设提供重要支持。
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系统是利用工商局、技术监督局、国税局、地税局、信息中心等单位的现有计算机网络,通过VPN网络平台,在不影响本部门正常业务流程的前提下,在每个单位计算机网络前端设置一台服务器,设立信息共享与交换中心,实现企业组织机构代码、工商基础信息、税务基础信息的实时交换和共享,同时也实现个体工商户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从而减少工商、税务部门的“漏管户”,防止偷、逃、漏税,扩大税源,增加税收,进一步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加大以经济户口为中心的市场监管力度,提高政府部门的监管能力和执法水平。
二 产品功能
软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子系统、中心处理子系统、业务处理子系统三部分。
1、数据采集及上传
数据采集子系统负责部门业务系统与前置机之间的数据交换以及与信息中心的交换,同时还进行数据的自动比对,是数据查询分析的基础。它以C/S结构形式通过连接各部门业务数据库提取数据,或者通过处理各部门提供的数据文件形成系统使用的数据,采用双网卡结构在业务系统与政务网之间切换确保网络安全。
2、中心处理子系统
中心处理子系统完成数据交换中心的管理工作。主要是数据的备份、恢复,日志管理,系统用户管理,是系统应用的辅助功能。
3、部门处理子系统
完成四个部门间数据的查询、分析、统计等功能,主要有以下模块:
基础信息比对统计: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及质量监督局人员针对不同部门的基础信息进行比对统计,以饼图形式显示;
基础信息比对明细: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及质量监督局人员针对不同部门的基础信息进行比对,列出明细项目,并且可以把比对结果形成csv文件,供打印及其他用途;
数据项比对:按照所选数据项(企业名称、经营地址、注册地址、电话、营业执照注册号、法人姓名等)进行比对并支持形成csv文件、明细查询;
年检数据比对: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及质量监督局人员针对企业在不同部门的年检业务信息情况进行比对;
变更数据比对: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及质量监督局人员针对企业在不同部门的变更业务信息情况进行比对;
非正常数据比对: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及质量监督局人员针对不同部门的注吊销、非正常户业务信息情况进行比对;
基础信息查询 :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及质量监督局人员查询各个部门的企业基础数据 ;
业务查询: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及质量监督局人员查询各个部门的企业业务流程数据;
业务分析 :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及质量监督局人员对业务数据进行分析,以饼图显示 ;
密码修改 :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及质量监督局人员提供部门操作员自己管理密码的操作 。
三 系统架构
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系统硬件环境采用一个中心加四个前置采集机的结构,网络可以利用逻辑独立VPN网络,操作系统采用LINUX,做到基本不影响原业务系统。在技术上实现核心功能采用B/S结构,利用CA认证机制,使用WEB服务器,JAVA开发语言,关系型数据库。
四 产品特色
企业基础信息交换系统的整体规划:通过历史数据比对,发现工商、国税、地税、质监各部门的数据差异,减少漏管户,防止偷逃税,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在采用统一组织机构代码前提下,实现工商、国税、地税、质监四个部门有关企业基础信息的交换与传递,逐步建设完整的市企业基础信息数据库,使政府各相关管理部门及时了解我市经济运行状态,为领导决策提供辅助服务,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使政府管理部门及时、全面掌握企业基础信息,依法对企业实施监管,依法征税;通过工商、国税、地税、质监4个部门有关企业基础信息的交换试点,为全市更广范围、更多单位之间的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积累经验。
跨平台
由于涉及的部门众多,各部门在操作系统、数据库方面存在异构性,产品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保护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现有的投资,实现了数据在系统间交换时跨平台传输;
完善的安全性
在数据安全方面该系统也提供了访问控制、入侵检测、防病毒方案、安全备份、CA认证等安全措施;
充分的可扩展性
系统有高可扩展性,在业务不断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支持后继工程中更多的部门接入交换平台。坚持开放性,采用国际标准,易于系统扩展和技术更新。
保护现有投资
对部门业务系统无影响或最小影响。交换系统项目涉及的各部门都建有相应的业务系统,这些系统尤其是数据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系统实施的过程中,在尽量保护现有业务系统前提下,对现有系统的影响降至最小。
五 应用领域
工商、国税、地税、质监各部门
工商、国税、地税、质监各部门通过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系统,能够发现大量在工商登记并营业但未做税务登记的不依法纳税企业,以及注销了工商登记但仍营业的不规范行为,解决企业基础信息实时交换和交叉稽核问题,有力地推动财税增收。
E. 工商局和公安局有联网吗
可以,即使没有联网,工商部门也应该有登记的。
F. “三证合一”究竟好在哪里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是指依次申请的分别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管理部门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及税务部门核发税务登记证,改为一次申请、合并核发一个营业执照的登记制度。三证合一改革后,对企业帮助很大。有需要的话看我用户名,接下来看以下几点:
一、省时、省力、省钱
相比之前办理“三证”需要跑行政审批大厅的三到四个业务窗口,现在办理,只需要到一个业务窗口即可,省了企业办理“三证”的时间经济费用。
二、简化审查环节
改革前,公司注册后办理“三证”相同的材料每个窗口有需要都要进行提交。改革后,不在要求申请人提交相同的材料。同时,实现一表申报,在工商登记申请表格的基础上,增加一张信息采集表,采集质监、税务部门需要的信息。在方便企业的同时,也节省了办理成本。
三、提高工作效率
对工商、质监、税务共同审查的申请材料和登记事项,改革前,需要各自审查把关,改革后,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其他部门不再重复审查。通过业务平台,由工商部门将审查结果共享给质监、税务部门。
四、缩短了办理时限
以设立登记办理期限为例,目前的制度设计是工商部门3天、质监部门3天,国税、地税各1天,最后打印营业执照1天。在企业提交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前提下,需要8天左右的时间。初步实现了国务院文件提出的“简化手续、缩短时限”的总体要求。
五、改革红利最大化
此次改革,不再要求申请人向国税、地税部门提交验资报告或评估报告。同时,鉴于改革后不再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同步取消了组织机构代码年检制度、有效期限制度和收费制度。改革前,组织机构代码证有效期为四年,改革后有效期与企业的存续周期实现了相一致。这此改革内容,最大限度地释放了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红利,对企业的触及力最大、最直接,实现了改革红利最大化。
六、实现了监管有效衔接
有关文件规定:“强化部门协同、提升监管效能”充分体现了放管结合、部门共治的原则。
其一,实行信息共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核准公司股东、股权变更登记(备案)的同时,将公司股东、股权变更登记(备案)信息共享给国税、地税部门,强化税收征管工作。改革前,是工商部门登记后将这部分信息传递给税务部门,由于受技术手段及工作机制等方面的限制,实际工作中落实得不是很好。改革后,将这一环节提到登记环节中,实现了信息共享全覆盖。
其二,实行信用惩戒。对税务部门认定的非正常户纳税人,工商部门督促企业到原税务登记机关办理相应手续,在纳税人办理相关涉税事宜后,再予核准变更登记;对其法定代表人,未取得原税务登记机关出具的已办理完涉税事宜证明的,工商部门不予核准登记为新设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其三,实行联动监管。工商部门将吊销、注销企业信息共享给质量技术监督、税务部门,督促企业办理组织机构代码、税务注销登记。其四,严格市场退出。对未办理税务注销登记的企业,工商部门不予办理注销登记。
这些制度设计,通过业务工作平台加以实现,对加强事中监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七、改进和创新行政审批服务方式
各级政府要加大行政审批事项及相关服务项目向大厅集中的工作力度,推进部门审批机构成建制进入大厅。按照一级地方政府“一站式”服务的要求,各级工商、质监、国税、地税部门有关内设机构人员全部进驻政府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提供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和税务登记服务;按照“市场主体在一个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办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和税务登记”的原则,加快调整登记事权管辖。这一要求,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G. “多证合一”改革的关键是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吗
部门间信息共享是“多证合一”改革的关键环节,是实现“多证合一”改革目标的重要保证。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在改革过程中,按照地方政府的统一部署,充分依托省级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政务信息平台、部门间的数据接口等实现信息共享,最大限度打通部门间“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使“多证合一”改革真正产生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