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赤峰哪里有道观啊 请告诉我一下详细地址 多谢!
黑水昌隆永百善宫吕祖道场。
『贰』 赤峰市喀喇沁旗西桥镇恩洲有叫李玉林地吗
山峰达坝赤峰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造就了多山的地貌。赤峰市的山峰达坝(达坝,蒙古语。意为有山口的山)分属于大兴安岭和燕山山脉两大山系,大兴安岭山系的最高峰(2090米)就在我市黄岗梁林区。一些山势挺拨,林木茂密,风景秀丽,古迹遗存,可做为旅游资源开发。主要有红山、马鞍山、黄岗梁、茅荆坝、罕山、乌兰坝、台香山、大黑山、玉女峰(棒槌峰)、遮盖山等。 岩溶洞穴 位于喀喇沁旗楼子店乡上烧锅村的石灰岩溶洞是内蒙古自治区首次发现的溶洞。该溶洞现发现上下2层,各长150余米,有大小洞厅十余个。溶洞内有钟乳石、石花、石笋、石幔、石珍珠等多种岩溶形态。据专家考察,该地可能还有尚未发现的更大洞穴。 第四纪冰川遗迹 在赤峰市巴林左旗、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宁城县等地多处发现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冰臼群及其冰石林、角峰、石河等是“国内外目前发现的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形态各异,保存完好,特征十分明显的古冰川遗迹……在国内外实属罕见,堪称‘世界奇观’”。在赤峰地区发现的冰臼群中,以克旗大青山最为典型。在海拨1500米,方圆约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大小冰臼300多个,最大的直径达10多米,最小的只有几公分。并有冰石林、角峰、石河、刃脊等冰川地貌伴生。有较大的观赏和科研、科普价值。目前正筹建中国第一个冰川(遗迹)公园并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沙地风光赤峰市西拉沐沦河两岸,是著名的科尔沁沙地的组成部分,有“八百里瀚海”之称。翁牛特旗的其甘、布日敦、勃隆克山等地,是典型的科尔沁沙地发育区。到此旅游,既可以一睹“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的沙漠风采,又可以体味沙漠与绿洲、湖泊相生相伴的沙地独特景观。 湖泊水库赤峰市有大小湖泊近百个,比较大的有达里诺尔湖、其甘泡子、布日敦泡子、达拉哈湖、小河沿水乡等。达里诺尔湖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大湖,面积25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0米。湖区盛产瓦氏雅罗鱼。以达里湖为中心,建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是以保护珍稀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湖泊、湿地、草原、林地等多样的生态系统为主的综合性保护区。在保护区内,栖着16目33科134种鸟类,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3种,是草原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赤峰市水库20余座。其中旅游开发价值较在的有红山、打虎石、玉瀑、白音花、沙那、马鞍山和草原水库等。 热泉和矿泉赤峰市有3处热泉。克旗热泉出口水温87℃,宁城热泉出口水温96℃,敖汉热泉出口水温66℃,均含有方射性气体和多种化学元素、微量元素,医疗价值高,开发潜力大。目前,这三个地方都建起了不同档次和规模的旅游疗养设施。右旗毕图矿泉为冷矿泉,有“六味神泉”之称。含锂、锶、锌、镁、钼、硒等6种微量元素,在全国乃至世界罕见。赤峰生产的“罕露”牌矿泉水,即以此泉为原。此外,松山区、克旗等地也发现有重要开采价值的矿泉水。 草原赤峰市草原面积广大,著名的草原有贡格尔、乌兰布统、巴林和海哈尔塔拉草原。贡格尔草原是内蒙古最好的草原之一,位于克旗西部,面积480万亩,生长着70余科500多种野生植物,哺育着300多种野生动物,栖息着130多种鸟类。绿草碧波、牛羊遍野。充分展现了“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神韵。世代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朴实善良。到此旅游可以纵马驰骋,住蒙古包,欣赏粗犷奔放的蒙古族歌舞,品尝风味独特的蒙古族传统食品。贡格尔草原还是草原、湖泊、森林、沙地和历史文化等等多种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体,是发展草原生态旅游的好地方。 山地森林赤峰市森林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大兴安岭山地及南部的燕山山脉所属的努鲁尔虎——七老图山地,以天然次生林为主。有夏绿针叶林、夏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在赤峰市内比较有名的山峰,也往往是森林分布比较集中的地方。山地森林的主要树种有白桦、山杨、黑桦、蒙古栎、枫树、兴安落叶松、云杉、樟子松、油松等。赤峰市比较大的山地森林有:黄岗梁、白音敖包、罕山、乌兰坝、桦木沟、牦牛坝、马鞍山、旺业甸、黑里河、大黑山等林区。其中有5个林区已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 冰雪旅游资源赤峰市克旗的乌兰布统、达里诺尔、黄岗梁等地,地处高寒地区,每年积雪在半年以上,厚度达50——100厘米,可开展滑雪、雪雕、冰雕、冰帆等多种冰雪旅游活动 巴林石与巴林奇石馆巴林石是一种叶腊石,因产于赤峰市巴林右旗而得名。石质中含有多种化学
『叁』 描写喀喇沁旗马鞍山的作文
描写喀喇沁旗马鞍山
在中国,叫做“马鞍山”的地方有很多,比如众所周知的安徽省马鞍山市。两头高中间低形似马鞍、且名叫“马鞍山”的山峰也很多。但是若论与真的马鞍子相似的程度,则非内蒙喀喇沁旗马鞍山莫属。那简直就是老天爷按照真实的马鞍子雕刻的一座巨型石雕,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拍案叫绝。
从赤峰火车站乘坐33路公交赴喀喇沁旗的旗政府所在地锦山镇,票价6元、历经90分钟车程,到达锦山汽车站。九点半恰巧有一趟开往平庄的班车,路过马鞍山,票价5元。班车离开锦山城区一路向东南行驶,很快钻进一片植被茂密的山峦。25分钟后,班车停到一处林密山深的地方,马路对面就是“马鞍山森林公园”,门票20。
左顾右盼,却没有看见心仪的马鞍山。唯见群峰耸峙、林木森森,一问才知,所谓“马鞍山风景区”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林场,马鞍山位于林场的边界,并不在游览路线上。
在景区里,无论从那个角度,都看不到马鞍山,反倒是走出景区,在半路上可以看到。眼前的大山像一堵绿色的围墙挡住视线,续仰视才可看见天空。只有一条石阶路,钻入山林,通向遥远的山顶。拾级而上,山花烂漫、树密林深、草长莺飞,好一幅艳丽的风景画,来到半山腰一片开阔地,拦路一块巨石,被雕刻成卧虎的形象,号称“卧虎石”。其实此石已有三分像虎,何必雕刻?又是一处画蛇添足!
前上方那个道观就是“三德观”,继续攀登,进入“三德观”,这里已是前山景区的核心地带。古人建庙必然选择风水宝地,此观亦不例外,是游客们驻足歇息、观赏四周景色的绝佳场所。
观前一对“情侣树”,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右边山巅之上红旗招展处,两块直立巨石拓出一块凹槽、上盖一颗巨松,形成一个方孔,露出蓝天,此景号称“望天镜”,惟妙惟肖,“望天镜”的右侧山坳里,松柏之中突兀出一座小石峰,形似坐观音。
但是人们更愿意把它想象成亭亭玉立的少女,并给它起了一个动人的名字“神女峰”
这处景观叫做“龟兔赛跑”,不经人指点还真看不明白,哪个是“乌龟”哪个是“兔子”,原来,这座平平的山峰就是乌龟的背壳,前边伸出的石头就是乌龟的头,而这组矗立在山坡上的石头就是兔子,仔细看,她正直立身体、竖起两只耳朵向前张望,准备起跑追赶那只领先的乌龟呢!
据说山顶之上还可以看到许多美景,但是连续的攀爬已经气喘吁吁。
必须保持体力不透支,以寻找此行的目的----马鞍山,所以恋恋不舍地下山,走出景区,沿着来路下行,转过一道山梁,终于看到心仪已久的马鞍山,尽管这只是它的背面,但感觉马鞍的形状确实十分明显。
每天从锦山镇出发、途径马鞍山的班车很少,只有两三趟,返回的车次需要等到下午。正不知如何打发这等车的时光,一辆出租车驶来停下,司机问道“回锦山吗?五块钱!”,喜出望外,立即上车!
开车不久,公路绕到了马鞍山的正面,这一回才算是看到它的庐山真面目啦,“千呼万唤始出来”!
隔着车窗拍照,虽然不太清晰,但总算没有留下遗憾。
马鞍山之行,虽然来去匆匆,但是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明丽的景色养目舒心,经过一番森林浴,神清气爽。
如果时间充裕,真是可以在这里多停留一些时日,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肆』 云南楚雄陈姓是哪里来的
【源】(1)陈氏,姚姓,以国为氏。陈(陈)国,本作敶国。相传帝舜之子箕伯裔孙虞遂居虞乡(今山西永济),商灭夏,其一子封敶(陈),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阳)。商末,为周所灭。(2)陈氏,妫姓,以国为氏。西周、春秋时陈(陈)国,金文作敶国。陈,敶之假也。武王克商,舜子商均(义均)32代孙遏父为陶正,生满,武王妻以元女大姬,封诸商敶国故地,赐姓妫,谥曰胡,是为胡公满。楚庄王十六年,楚灭敶,寻复封之。楚灵王七年敶再度为楚所灭,敶沦为楚县。楚灵王十年,敶为楚吞并。楚灵王十三年,平王自立,敶复封之。楚惠王十一年又灭之。后复封复灭,楚悼王“北并陈、蔡”(《战国策•秦策三》),迁敶于今湖北房县、竹山一带。约于楚宣王二十七年终为楚所灭(《楚灭国研究》)。(3)胡公满12代孙,敶厉公(陈厉公)之子公子完奔齐,改敶氏为■氏。完9代孙■和(史称田和)篡齐,后灭于秦。齐亡,齐王建第3子轸相于楚,封颍川侯,因徙颍川,复姓陈氏。(4)汉代古代巴人姓氏(见《蛮书》),即瞫氏。(5) 东汉及三国时期山越族姓(《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后融入汉族。(6)十六国时前赵御史大夫、仪同三司陈元达,本匈奴乔氏,以生辰年月妨父,更姓陈氏。(7)南北朝时屠各人有陈姓。屠各人,即匈奴族。(8)北魏太和十九年改鲜卑侯莫陈氏为陈姓,西魏大统十五年复称侯莫陈氏。唐、五代时侯莫陈氏犹有之,宋以后无闻,或复改陈姓矣。⑼古代俚族、溪族姓(《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⑽唐时万年陈氏,隋代北陈郡公陈永贵之后。陈永贵,本姓白氏,西域龟兹胡。⑾西夏党项族姓(《西夏文化》)。其先汉人。⑿女真族完颜氏,金末或改陈姓(《金史拾补五种》)。⒀浙江海宁望族陈氏,北齐清河王高岳14代孙高谅之后。谅,元时人,游学海宁,途中于桥下休憩,不慎跌入河中。后为陈姓老者救起,赘为婿,子女皆姓陈氏。⒁南宋后期有严州府城(今浙江建德市梅城镇)程淑程,隐居浦江县十都龙溪北岸陈村(今黄宅镇前陈村),后改陈姓。子孙元末徙兰溪桂源村(今浙江兰溪横木乡西庄村)(清光绪《重修兰浦桂源西方陈氏宗谱》)。⒂四川金堂崇德堂陈氏,本姓黄氏。明初福建龙岩人黄浩衡,徙四川金堂东门外玉虹桥,改姓陈(《陈氏族谱》,1914)。⒃台湾彰化溪州乡瓦厝村陈姓,本姓蔡。始祖蔡桓行,清代移居台湾。子孙生者姓陈,死者归蔡姓(《陈蔡姓族谱》,1979)。⒄广东揭东一支陈姓,其先本姓林,祖籍河南洛阳。因战乱南迁广东揭阳,得丰政都潘田村(今来顺县潘田镇)陈氏乡亲之助,日渐发达,显名闾里。为报陈姓之恩,生时改姓陈姓,死后仍归林姓。子孙后迁盘溪都周公山(今揭东新亨镇),分居秋江、楼下二村。至今已有300多年(《生死异姓:潮汕姓氏中的奇特现象》)。⒅台湾嘉义中埔乡瑞丰村陈姓,本姓蔡。始祖蔡毓彩,清代移居台湾。后因分居两地家族内部争斗,改陈姓。子孙生者姓陈,死者归蔡姓(《陈蔡氏族谱》,1983)。⒆广东汕头市一支陈姓,其先本姓陆,宋末抗元名臣、左宰相陆秀夫之后。陆秀夫之子陆繇居海阳辟望(今汕头市澄海区),其后或迁揭阳东岭(今揭东县炮台镇)。繇6代孙陆惠迪于元末分居潮阳奉恩乡西胪(今汕头市潮阳区西胪镇)。民国初,西胪陈姓家族势大,陆姓人少势弱,陈姓家族以陆氏先祖陆通乃春秋时陈完之后为由,胁诱陆氏改姓陈氏,立约死后方可改回陆姓。子孙至今不变(《生死异姓:潮汕姓氏中的奇特现象》)。⒇元至元间有江西龙兴举人陈鼎,蒙古人,其后融入汉族。(21)河南鄢陵陈化店一支陈姓,元世祖忽必烈玄孙、豫王阿忒里纳失里之后。元亡,阿忒里纳失里五子逃内黄马家次村(今河南内黄亳城乡马次范村),各随母姓,第五子更名陈俊,后移居清丰县(今韩村乡关焦夫村)。后陈俊中举任鄢陵知县,定居鄢陵(《散居在祖国内地的蒙古族及后裔》)。(22)明初赐蒙古人恰恰姓名陈守忠,赐黑汉姓名陈玄(《明外族赐姓考录》)。(23)明工部尚书陈澄,本安南国黎朝国王黎季厘之子。子孙融入汉族。(24)明末李自成兵败,幼子海乔流落南直隶嘉定(今属上海),一日于河边洗碗,脱手碗沉,遂更姓曰陈,定居嘉定外岗。盖陈、沉音同也(《上海的姓氏嬗变》)。(25)重庆市涪陵区陈姓一支,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后裔。(26)河南永城县古城村陈姓,本姓金氏。始祖金明,明洪武三年由山西洪洞迁来,4子分别改崔、谢、张、陈4姓。(27)湖南石门、慈利等地汉族陈姓,其先土家族,清末融合于汉族。(28)中国人民解放军原铁道兵司令员陈再道上将(1909-1993),湖北麻城人,本姓程,参军时因方言音讹,登记作陈姓,后遂更姓陈。(29)蒙古族汉姓。本姓蒙古族乞颜氏、察干氏、巴特德氏、巴图特氏、察哈尔氏、巴尔虎(巴尔忽)氏、巴约特氏、达如勤(达如沁)氏、达尔沁氏、苏莫沁氏、齐默特(齐莫德、齐木德、其莫德、其木德、齐木惕)氏、庆斯特氏、黑丹斯(乞丹斯)氏、包日努特(包如努德)氏、博克卓依氏、博罗努特氏、巴嘎图德氏、鄂尔多斯氏、达日明安氏、呼和格沁氏、莫尔格德氏、初勒胡德(初勒胡惕、楚勒呼德、楚勒胡德)氏、达尔哈特(达儿罕)氏、哈布哈沁(哈博哈沁、哈巴哈臣、哈布嘎钦)氏、浩齐德(浩齐特、哈高奇德、忽兀赤惕)氏、撒勒只兀惕氏、扎尔奇高德氏、查干雅苏坦氏、察哈尔努德氏、巴尔高楚德氏、哈古勤斡勃坛氏、乌恩德根其努斯氏(《中国少数民族姓氏》《蒙古族社会历史调查》《蒙古族大辞典》《蒙古姓氏》《奈曼旗蒙古族姓氏浅解》《蒙郭勒津姓氏及村名考》《蒙古族-内蒙古正蓝旗巴彦胡舒嘎查调查》《试论蒙古族汉字百家姓》)《清朝前期的移民填四川》;《赤峰市志》(1996)。(30)回族姓。安徽全椒回族陈姓,明右都督、武平伯陈友之后。陈友,其祖西域人,明太祖赐姓陈氏;一支居河南固始,先祖元时为徽州学政,与与回回文学家马祖常联姻,皈依伊斯兰教。元代中期千潢州小南海(今回回营),后又迁固始。(31)藏族汉姓。本姓赤米、建草、尧俄、饶俄、尔帕(《石棉县志》,1999;《甘洛县志》,1996)。(32)维吾尔族汉姓(江苏省南通市民族宗教局提供资料)。(33)苗族姓(《中国人的姓名•苗族》)。(34)彝族汉姓。云南永胜一支陈姓,源出着气氏族,尝以成为姓,清道光后始改陈姓(《多元文化对云南永胜他留人(彝族)社会变迁的影响》);昭通一支陈姓,本属阿吉、阿骨、理处、哲噜、确么、南阁、玛阁、哦索、啊货、武扯、肘博、哪此、玛格、嘎几、姆里、纳署、阿细、吉角、木奴、勒昌等氏族;巍山、剑川一支彝族陈姓,本属吉克氏族;鲁甸一支彝族陈姓,本属陈摸氏族。贵州大方、黔西、毕节等地一支彝族陈姓,本属烈显氏族。四川西昌一支陈姓,本属收且、吉肯、阿钟等氏族;米易彝族陈姓,本属咪色井者、海子惹所等氏族(《中国少数民族姓氏》)。(35)壮族姓(《龙胜各族自治县志》,1992)。 (36)布依族(《中国人的姓名•布依族》)。(37)朝鲜族姓。近代自朝鲜半岛迁来中国。有骊阳陈氏、江陵陈氏、南海陈氏、德昌陈氏、罗州陈氏、骊州陈氏、临波陈氏、三陟陈氏、神光陈氏、福州陈氏、杨州陈氏、梁山陈氏、广东陈氏等之分。骊阳陈氏,出中国宋朝右尹陈琇之后。骊阳陈氏,其后又分出江陵陈氏、南海陈氏、德昌陈氏、罗州陈氏、骊州陈氏、临波陈氏、三陟陈氏、神光陈氏、福州陈氏、杨州陈氏;梁山陈氏出明初东渡朝鲜的陈普才之后;广东陈氏,出明万历中援朝抗倭名将陈璘之后。陈璘,广东翁源人,朝倭丁酉之战次年,陈以明朝御倭都总管、前军都督府都督之职,率水兵援朝作战,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广东伯,后又追封为太子少保。其孙陈泳像,明监国守卫使,明亡后于1644年东渡朝鲜,定居在海南内海里,子孙融入朝鲜民族,是为广东陈氏(《中国少数民族姓氏》《珲春朝鲜族的姓氏与本贯》)。(38)满族姓。其先清代皇族爱新觉罗氏,八旗满洲陈佳氏、完颜氏、费莫氏、玉抹氏、萨克达氏、玉克墨氏、西林觉罗氏、鄂济氏、纳喇氏、虎尔哈氏、丹觉尔察氏、恰喀拉氏,已融入满族之八旗蒙古玉抹氏、博克卓依氏、巴岳特氏,鄂伦春族恰克其尔氏,八旗汉军与“高丽旗人”陈氏(《满族姓氏寻根》《满族百家姓》《京旗的满族(续)》)。 (39)侗族8大姓(杨、吴、石、周王、陈、黄、蒙)之一(《中国人的姓名•侗族》)。贵州黎平岩洞镇竹坪村侗族陈姓,本姓吴。1947年始分姓,陈姓即其一(《黎平县志》,1989)。(40)瑶族姓。白裤瑶、山子瑶、花瑶、蓝靛瑶、平地瑶、过山瑶、红瑶、白裤瑶均有之。为瑶族10大姓(赵、邓、黄、周、冯、李、蓝、杨、盘、陈)之一(《中国人的姓名•瑶族》)。湖南辰溪瑶族陈姓,由蒲姓分出(《辰溪县志》,1994)。(41)白族姓(《鹤庆县志》,1991)。(42)土家族姓(《石柱县志》,1994)。(43)哈尼族姓。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西南乐恩哈尼族陈姓,明代落恐甸长官司土副长官他有之后。他有之子陈少珪始姓陈氏。自明初至民国,子孙世袭土司(《中国土司制度》)。(41)傣族姓(《石屏县志》,1990)。(44)黎族汉姓。加茂黎、本地黎、侾黎、杞黎均有之。侾黎陈姓,本姓奥逊、勒(《中国少数民族姓氏》)。(45)傈僳族汉姓。出施尼然氏族,即木氏族(《傈僳族的图腾与姓氏》)。(46)佤族汉姓。本姓果恩阿鲁、果恩窦、果恩饶、果恩布李(果恩布立)、果恩切木、涅桑、涅洛斯(纽洛斯)、涅阿劳姆、涅阿朗、涅洛艾、康阿鲁、格娄卧、巴格岱(巴格得)、杨松、木昂(木依昂)、布农、布洗、阿芒、西古、阿掌、贡敖、司固(斯枯)、英龙、纽淖、斯木古(《佤族社会历史与文化》)。(47)高山族姓。河南邓州高山族陈姓,先祖陈年,本名依那罗思,台湾诸罗县(今嘉义县)阿里山猫地干社人,高山族邹人(即泰雅人)。本系郑成功部将黄廷部属。郑成功收复台湾时,黄留守厦门。清康熙三年,依那罗思随黄归顺清廷,授参军副将加五品衔。康熙七年,随部屯垦河南邓州,娶妻岑氏,以岑字音近之陈字为姓,子孙定居张村镇上营村(《‘台湾村’:一个移民村落的想像、构建与认同》)。台湾本土高山族邹人、卑南人亦有陈姓(《中国少数民族姓氏》)。(48)拉祜族黑苦聪人汉姓。本姓瓷氏(《拉祜族社会历史调查二》)。(49)水族姓(《丹寨县志》,1999)。(50)东乡族姓(《中国人的姓名•东乡族》)。(51)纳西族姓(《丽江市志》,2001)。 (52)景颇族汉姓。本姓勒陈(《瑞丽市志》,1996)。(53)土族姓。元顺帝时淮安右丞陈子明,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率众投朱元璋军。明洪武七年(1374年)从征有功,授西宁卫指挥佥事。其子陈义,洪武十六年(1383年)袭职,因功授西宁卫世袭指挥使,居西宁县陈家台(今互助县陈家庄),子孙融入土族,自明至民国世袭土司。所部百姓亦多从陈姓(《中国少数民族姓氏》《中国土司制度》)。 (54) 仫佬族姓(《罗城仫佬族自治县》,1993)。仫佬族之一支木佬人亦有陈姓(《福泉县志》,1992)。(55)羌族姓(《中国人的姓名•羌族》)。(56)布朗族、裕固族汉姓(《中国少数民族姓氏》)。(57)撒拉族姓(《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志》,2001)。(58)仡佬族姓(《中国人的姓名•仡佬族》)。(59)锡伯族汉姓。本姓陈佳氏(《锡伯族姓氏改汉姓对照》)。(60)鄂温克族姓(《中国人的姓名•鄂温克族》)。(61)保安族姓(《中华姓氏大辞典》)。(62)京族姓(《中国人的姓名•京族》)。其先安南(今越南)人。(63)鄂伦春族汉姓。本姓恰克其尔(恰克基尔、卡格吉尔、恰日基尔)氏、橙气依尔氏(《鄂伦春族调查》)。(64)布朗族之一支芒人姓。本姓度旺(得光)、度旺朱(得光素)、度旺伦(得光亮)、度旺布勒厄(得光不虐)(《芒人的姓名和图腾》《莽人图腾姓氏述略》)。芒人,居住在云南金平县南部中越边境山区。 (65)云南马关县拉基人姓。拉基人,壮族之一支,其语言与壮语异(《拉基语研究》)。【望】颍川郡、下邳郡、汝南郡、广陵郡、东海郡、河南郡、京兆郡、冯翊郡、新安郡、庐江郡。【堂】颍川堂、下邳堂、汝南堂、广陵堂、河南堂、东海堂、庐江堂、冯翊堂、京兆堂、新安堂、武当堂、鲁西堂、江南堂、浯阳堂、官山堂、笋山堂、映山堂、华山堂、榕溪堂、云岭堂、漳南堂、陈湖堂、一本堂、二难堂、两宜堂、双桂堂、三恪堂、三义堂、三德堂、三元堂、三友堂、三省堂、三槐堂、三桂堂、三知堂、三和堂、三相堂、三君堂、四勿堂、四必堂、五本堂、五云堂、六顺堂、六望堂、九槐堂、九如堂、九鼎堂、百尺堂、万松堂、万年堂、绍武堂、绳武堂、奎焕堂、奎德堂、绍德堂、绳德堂、世德堂、树德堂、种德堂、培德堂、崇德堂、怀德堂、仁德堂、明德堂、同德堂、厚德堂、宗德堂、彰德堂、淳德堂、功德堂、公德堂、惠德堂、敦德堂、聚德堂、德聚堂、德和堂、德星堂、德天堂、思德堂、重德堂、宝德堂、喜德堂、通德堂、裕德堂、资德堂、成德堂、义德堂、慎德堂、德通堂、德雍堂、德盛堂、德仁堂、怀仁堂、登仁堂、仁趾堂、昭诚堂、存诚堂、存义堂、存远堂、存心堂、地心堂、文崇堂、文会堂、文蔚堂、文圃堂、文范堂、文青堂、银青堂、永青堂、永思堂、永绥堂、永誉堂、永春堂、永和堂、怡善堂、良善堂、明善堂、嘉善堂、世善堂、宝善堂、积善堂、赉善堂、惟善堂、乐善堂、育善堂、馀善堂、义善堂、义门堂、义井堂、义济堂、聚奎堂、聚伦堂、聚原堂、聚宗堂、聚星堂、福星堂、彩星堂、星聚堂、魁聚堂、兴安堂、贻安堂、贻燕堂、燕贻堂、燕翼堂、心一堂、心耕堂、养性堂、养锐堂、介福堂、福泰堂、福田堂、福龙堂、元龙堂、青龙堂、龙腾堂、龙安堂、永安堂、怀竹堂、维竹堂、华文堂、华彝堂、宜尔堂、有归堂、有庆堂、延庆堂、积庆堂、弘庆堂、永庆堂、同庆堂、衍庆堂、笃庆堂、渐庆堂、锡庆堂、毓庆堂、馀庆堂、庆馀堂、庆远堂、崇远堂、光远堂、慎远堂、源远堂、追远堂、永睦堂、雍睦堂、敬睦堂、惇睦堂、敦睦堂、敦厚堂、敦谊堂、敦议堂、敦行堂、敦序堂、敦孝堂、敦本堂、树本堂、培本堂、务本堂、报本堂、郭本堂、修本堂、承本堂、崇本堂、崇正堂、崇孝堂、崇义堂、尚义堂、怀义堂、传义堂、孝义堂、忠义堂、弘义堂、笃义堂、集义堂、敦义堂、旌义堂、光义堂、光耀堂、光远堂、光裕堂、惇裕堂、垂裕堂、叙伦堂、序伦堂、彝伦堂、敦伦堂、惇伦堂、萃伦堂、萃和堂、萃涣堂、萃渔堂、萃贤堂、慎达堂、翰文堂、鼎文堂、兴隆堂、安雅堂、安定堂、焕新堂、典从堂、逸志堂、荐馨堂、仁意堂、仁让堂、石兰堂、宝经堂、真良堂、咸宁堂、咸正堂、瑞玉堂、玉馀堂、章睦堂、恒慕堂、东璧堂、书瑞堂、佑启堂、祇啸堂、棣鄂堂、亲亲堂、孝友堂、留耕堂、孔敬堂、著易堂、昼锦堂、海同堂、大公堂、大邱堂、太丘堂、太邺堂、太子堂、正已堂、官梅堂、梧桐堂、刻筑堂、名高堂、济美堂、行五堂、怡怡堂、承厚堂、厚思堂、时思堂、慎思堂、孝思堂、思孝堂、思成堂、思敬堂、亨敬堂、敬爱堂、爱敬堂、敬承堂、间礼堂、建业堂、道荣堂、荣继堂、继韶堂、继禹堂、继周堂、继述堂、忠恕堂、忠节堂、忠直堂、怀宁堂、怀忠堂、遗忠堂、遗风堂、宣风堂、风浦堂、奉先堂、归来堂、惇庸堂、惇叙堂、秩叙堂、彝叙堂、叙彝堂、滋彝堂、滋裔堂、诒榖堂、起凤堂、麟凤堂、凤祖堂、凤和堂、共和堂、履和堂、金沙堂、金墩堂、金鱼堂、金兰堂、景源堂、渊源堂、富源堂、团荫堂、如在堂、奉先堂、顾予堂、水浒堂、是非堂、秀水堂、立贤堂、集贤堂、兴贤堂、日央堂、宝书堂、尚书堂、盛世堂、学威堂、光辉堂、辉荣堂、群英堂、维则堂、国祥堂、天草堂、京朝堂、献春堂、岱北堂、轮北堂、雨钞堂、碧石堂、飞钱堂、新新堂、嘉会堂、凤和堂、上和堂、和会堂、礼行堂、训行堂、重华堂、祯华堂、推己堂、司马堂、萧乐堂、智乐堂、紫光堂、昭诚堂、徽五堂、南院堂等。【变】⑴上古陈、柴音近,故可通转,陈氏又作柴氏。⑵五代后梁泉漳节度使陈洪进,子孙世居福建泉州同山,裔孙避祸改姓洪,徙居湖北英山。⑶明初有镇国将军陈方亮,凤阳定远(今属安徽)人。本陈姓,为方姓养育,明太祖赐姓陈方,以继二姓之宗。⑷陈氏一支,先祖因罪避祸逃河南某地,以酿酒、沽酒为生,后即以酒为姓。⑹福建同安辜姓,先祖陈敦源,因酒醉失手伤人,为避官府缉拿,携带家眷远渡南洋,定居马来亚槟榔屿落户。事过境迁,陈敦源痛定思痛,罪疚之心难以释怀,乃改姓辜,以示悔罪之意。【布】⑴陈姓为中国第5大姓。全国人口现约有613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4.61%。约33.3%分布在广东、福建、四川、江苏4省(其中广东省最多,约占13.3%),44.4%分布在浙江、湖南、河南、湖北、安徽、台湾、广西、山东、江西、贵州10省、自治区 (《中国四百大姓》)。为福建与台湾第一大姓。⑵蒙古族陈姓,内蒙古呼和浩特、、宁城、卓资、林西、阿鲁科尔沁旗、准格尔旗、奈曼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扎赉特旗、鄂托克旗、敖汉旗、克什克腾旗、察哈尔右翼后旗、土默特地区、鄂尔多斯地区,吉林镇赉、大安、通榆,辽宁大连、阜新(县),黑龙江杜尔伯特,青海门源,新疆吉木萨尔,四川盐源等地有之。⑶回族陈姓,各地多有之。⑷藏族陈姓,云南香格里拉、四川石棉、小金、盐源、平武,青海化隆、尖扎、都乐、门源,甘肃卓尼等地有之。⑸维吾尔族陈姓,江苏南通等地有之。⑹苗族陈姓,云南昆明、丘北、香格里拉,富宁、屏边、麻栗坡,贵州贵阳、三穗、黎平、贵定、玉屏、清镇、丹寨、金沙、望谟、凯里、罗甸、黔西、岑巩、雷山、丹寨,湖北利川。湖南邵阳(市) 、麻阳、新晃、泸溪,广西龙胜、融水,海南琼中、保亭,重庆彭水等地有之。⑺彝族陈姓,云南昆明、永胜、石林、昭通、富宁、鲁甸、屏边、弥勒、通海、巧家、巍山、永德、麻栗坡、嵩明、剑川、红河、永善、香格里拉、丘北、云县、牟定马关、晋宁、大关、巧家、威信、临沧,贵州黔西、毕节、清镇、威宁、金沙、金阳、大方,四川西昌、米易、冕宁、普格、盐源等地有之。⑻壮族陈姓,云南富宁、鹤庆、禄劝、屏边、麻栗坡、丘北、广南、昭通,广西罗城、东兰、荔浦、龙胜、巴马、南丹、金秀、平果、桂平、武安、贵港,贵州石阡、望谟,云南等地有之。⑼布依族陈姓,贵州贵阳、惠水、贵定、龙里、贞丰、三都、黔西、长顺、福泉、清镇、望谟、六枝特区,云南鹤庆、巧家、瑞丽等地有之。⑽朝鲜族陈姓,吉林延吉、珲春、和龙,辽宁沈阳,黑龙江齐齐哈尔等地有之。⑾满族陈姓,东北地区及北京、天津市、河北石家庄、上海市、江苏泰州、广西柳州等地有之。⑿侗族陈姓,湖北宣恩,湖南新晃,广西柳州、龙胜、三江,贵州天柱、锦屏、黎平、剑河、三穗、玉屏等地亦有之。⒀瑶族陈姓,广西大瑶山及十万大山地区、百色、龙胜、贺县、南丹、三江、东兰、融安、富川、恭城、巴马、都安、金秀,湖南辰溪,贵州黎平,云南富宁、丘北、红河、麻栗坡等地有之。⒁白族陈姓,贵州安顺、毕节,云南大理、丘北、香格里拉、南涧、巍山、元江、兰坪、祥云、泸水、鹤庆等地有之。⒂土家族陈姓,四川石柱,重庆酉阳,贵州岑巩、德江,湖北宣恩、来凤、利川,湖南吉首、石门、桑植,等地有之。⒃哈尼族陈姓,云南绿春、景洪、江城、红河、元江、墨江等地有之。⒄傣族陈姓,云南绿春、华坪、金平、文山、石屏及四川盐边等地有之。⒅黎族陈姓,海南东方、琼中、保亭等地有之。⒆傈僳族陈姓,四川会东、盐边、木里,云南南涧、楚雄、香格里拉等地有之。⒇佤族陈姓,云南西盟、沧源、澜沧、连山、双江、孟连等地有之。(21)高山族陈姓,台湾嘉义、台南及河南邓州等地有之。(22)拉祜族黑苦聪人陈姓,云南金平等地有之。(23)水族陈姓,贵州丹寨、都匀等地有之。(24)东乡族陈姓,甘肃东乡族自治县有之。(25)纳西族陈姓,云南丽江、玉龙、香格里拉、宁蒗等地有之。(26)景颇族陈姓,云南梁河、瑞丽等地有之。(27) 土族陈姓,青海互助、大通、祁连等地有之。(28)达斡尔族陈姓,黑龙江龙江等地有之。(29)仫佬族陈姓,广西罗城、玉林等地有之。仫佬族之一支木佬人陈姓,贵州福泉有之。(30) 羌族陈姓,四川汶川、茂县、阿坝等地有之。(31) 布朗族陈姓,云南双江等地有之。(32)撒拉族姓,青海循化、甘肃积石山等地有之。(33)仡佬族陈姓,贵州贵阳、毕节、石阡、水城、岑巩、平坝、黔西、道真,云南麻栗坡,广西龙陵等地有之。(34)锡伯族陈姓,黑龙江哈尔滨等地有之。(35)保安族陈姓,江苏南通等地有之。(36)裕固族陈姓,甘肃肃南有之。(37)京族陈姓,广西防城港市有之。(38)鄂伦春族陈姓,黑龙江逊克等地有之。【人】⑴陈亢,孔子弟子,陈国宛丘(今河南淮阳)人。⑵陈代、陈臻,孟子弟子,战国时陈国人。⑶陈瞻,屠各人,北魏正始间泾州聚众起义首领。⑷陈霸先,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南朝陈开国皇。⑸陈旺,南朝陈宣帝陈顼(?-569)第5子宜都王陈叔明5代孙之后。唐开元十九年(731年)徙江州浔阳县太平乡常乐里永清村(今江西德安县车轿镇义门陈村),建大宅第,19代合族同居,是为江州义门陈氏。至宋嘉祐七年(1062年),230年间,合家3700余口,有田庄300多处。后奉旨分析,按12行派分析为大小291庄,遍布今赣、鄂北、浙、苏、湘、豫、皖、粤、川、闽、陕、晋、桂、琼、沪、津等16省、市之125县、市。⑹陈元光(657-711),唐漳州刺史,光州(今属河南)人,福建、台湾陈氏奉为“开漳圣王”。东南沿海及台湾地区陈氏,多出其及其所率光州籍陈姓将士之后。⑺陈光泰,清代土家族著名诗人,湖南桑植人。⑻陈大六,清咸、同间贵州侗族农民起义首领,贵州天柱人。⑼陈延年,清代云南中甸县(今香格里拉县)藏族土守备。【按】春秋青铜器铭,凡陈国之陈皆作敶,是敶乃陈之本字;而战国时齐之青铜器铭有■氏,无有作田氏者。盖敶完(陈完)奔齐,改敶氏为■氏,所以与敶(陈)国之敶(陈)氏别也。■字从“土”,盖与“田”字同义。上古时“陈”、“田”字音近,齐为秦灭,齐王族始改■氏为田氏,齐之■氏亦追改田氏也。敶(陈)氏、■氏,今本《左传》并作陈氏,而《战国策》《史记》■氏悉改田氏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