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5是工商局抄的消费投诉电话袭。消费者在购买生活用品或者接受服务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拨打12315投诉、举报电话,向工商局投诉,在上班时间,工商局的人会到场处理的。
拨打
2. 公司没有注册开始营业,被工商局抓住了,怎么处罚
无照经营。。。。很重的。你没有营业执照就证明你没有税务登记,税务还没来查呢。对于无照经营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罚金两万以下
3. 工商局有抓人的权利吗
除司法机关无任何机关可以剥夺公民人身自由。
但公安局要求你去找工商局是对的。因为专现在仅发现有假冒属公兴搬运公司的小广告,不能证明有犯罪事实,当然不能立案(立案是有标准的)。
工商局查实后可采取行政处罚措施进行处理,按理问题应得到妥善解决的。
仅贴假冒公兴搬运公司小广告这一事实是够不成抓人的程度的,除非你有其他合法权利受到侵害的证据。
重复一下,国家对有权限制人身自由单位的规定是非常严格的,公民的人身自由是其他权利的基础,这是非常严肃的问题。对公民管理的方法很多,但人身自由的限制必须慎之又慎。如有人非法限制你的人身自由,你的想法就会不同。
4. 打电话说自己是工商局的,没营业执照要抓人
你自己是在做什么生意吗?如果是的,那应该是被人给投诉了你无证经营;
对于内无照经容营行为,由工商局依法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非法经营罪、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危险物品肇事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无照经营行为规模较大、社会危害严重的,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无照经营行为危害人体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的,没收专门用于从事无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材料、产品(商品)等财物,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你赶紧办一个吧,办理营业执照所需要资料:房产证复印件;租房合同;股东身份证
5. 工商局抓住传销人员有没有权利私自罚款
传销是违法,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禁止传销条版例》
第二十四条 有本条例第七条规定权的行为,组织策划传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非法财物,没收违法所得,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有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行为,介绍、诱骗、胁迫他人参加传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非法财物,没收违法所得,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款;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 在工厂无证驾驶叉车被工商局抓住了,会怎么处理呀
你本人倒没什么,,,,公司,工厂就倒霉了,,安全责任不到位,罚多一点3000-5000不等了,估计你开叉车是不是上面领导允许的,,不然,,你可能开除,严重违纪,,,,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7. 工商局领导受贿被举报他处理签字的事情会有问题吗
只要能通过审查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因为这种受贿被抓的他以前做过的所有事情都要重新审查的。
8. 个体户挂了公司的牌子被工商局抓到怎么办
《公司法》第二百一十条 未依法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而冒用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名义的,或者未依法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分公司,而冒用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分公司名义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或者予以取缔,可以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9. 公安机关以非法集资名义抓捕在工商局正式备案成立的私人投资公司,合法
所述甚简。难以判定。“在工商局正式备案成立的私人投资公司”有完备的营业执照手续吗?正在办理中的不算,没有就是无照经营。建议你向当地知名律所律师咨询为好。
10. 被工商局罚款 想关门走人 会有什么后果
如果被工商局行政处罚拒不缴纳,也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的,工商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
2、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
3、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五十一条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
(二)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
(三)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10)青州市工商局班子被抓扩展阅读:
为保障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规范行政处罚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我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1条全省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实施行政处罚,依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没有规定或规定不具体的,依照本规则执行。
第2条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查处违法行为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实施行政处罚必须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没有依据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
(二)公正、公开、及时地行使法律、法规、规章赋予的行政职权
(三)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四)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
(五)办案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六)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受非法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