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马鞍山牧牛湖水产品有限公司

马鞍山牧牛湖水产品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1-09-20 19:44:51

马鞍山属于哪个省

马鞍山属于安来徽省。

马鞍山市位源于长江下游南岸、安徽省东部,地处北纬31°46′42″~31°17′26″与东经118°21′38″~118°52′44″之间;东临石臼湖与江苏溧水县和高淳县交界;西濒长江与和县相望,南与芜湖市郊、芜湖县、宣城市接壤;北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毗连。

马鞍山市最北点在慈湖河入江口,最南点在黄池镇水阳江中心航道线上,最西点为江心洲与和县之间长江主航道中心线,最东点处于石臼湖中心线。

(1)马鞍山牧牛湖水产品有限公司扩展阅读

历史沿革

民国裁府留县,当涂县直属安徽省。

1949年4月,当涂解放。

1954年2月,设马鞍山镇,隶属当涂县。

1955年8月,设马鞍山矿区政府(县级),隶属芜湖专区。

1956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马鞍山市,为省辖市。其间,当涂县先后隶属芜湖专区(地区)、宣城地区。

2012年,撤销金家庄区、花山区,设立新的花山区;设立博望区,将当涂县博望、丹阳、新市3个镇划归博望区管辖。

㈡ 安徽长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市场开拓

公司现有员工880多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80人,公司具有一整套的管理人才队伍,通过ISO9000及HACCP质量体系认证。公司的商品猪和能繁母猪由中国人保保险公司承保。2003年,公司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在合肥市双凤开发区兴建年屠宰生猪40万头加工能力的春然肉食品公司,产品全部实行冷鲜肉标准。公司生产的“春然”牌无公害猪肉2006年获“合肥市著名商标”,2007年获“安徽省著名商标”。2004年被农业部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同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认证为“安徽名牌农产品”;并被通过了家乐福、麦德龙的体系肉认证,成为家乐福、麦德龙在华东地区战略合作伙伴。为了满足合肥市民对优质冷鲜肉的需求,公司在合肥市区重点菜市场设立了专卖店,并成功进入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的麦德龙、家乐福、沃尔玛、大润发、上海易初莲花、北京华联、世纪联华、合家福等超市和卖场。2008年初“春然”牌无公害猪肉已成功进入上海麦德龙超市,并同时与家乐福、麦德龙公司达成协议,“春然”牌无公害高品质猪肉可以进入家乐福、麦德龙在上海、无锡、南京、常州、苏州等长三角所有的大城市的商超。公司同时建有500吨的大型冷库一座,是合肥市定点生猪屠宰企业。
法人代表:甄长丰

㈢ 皖南,蒙古包,土家族吊脚楼分别在哪里

皖南 区域 安徽省长江以南的城市,包括安徽省的芜湖、宣城、马鞍山、铜陵、池州、黄山六市。
面积:
36536平方公里
人口:
1005万
方言:
北方方言(江淮官话洪巢片)、吴语(宣州片)、徽语、客家话
行政区划:
芜湖市:镜湖区、弋江区、鸠江区、三山区、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
宣城市:宣州区、宁国市、郎溪县、广德县、泾县、绩溪县、旌德县
马鞍山市:雨山区、金家庄区、花山区、当涂县
铜陵市:铜官山区、狮子山区、郊区、铜陵县
池州市: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
黄山市:屯溪区、黄山区、徽州区、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
【著名景区】 黄山、九华山、牯牛降、齐云山、太平湖、云岭、桃花潭、敬亭山、西递、宏村、采石矶
【推荐景点】 青弋江、秋浦河、蓬莱仙洞、马仁山、月亮湾、查济、卢村、西山牡丹、阳干、青龙湾、太极洞
【乡村风光】 岩源风光、美女潭、濮塘、高山茶园、奎潭湖、姑孰水乡、南漪湖、乌霞寺、陶辛水韵
【历史遗迹】 花山迷窟、朱然文物古迹、林散之艺术馆、李白墓园、古铜矿遗址、薛家岗古文化遗址、三祖寺
【备注】历史上,曾以长江以北,安庆境内的天柱山(古称皖山)为界,认为天柱山以南为皖南。所以,有的时候安庆也算作“皖南”。 行署 1949年5月13日设皖南行署(省级),驻芜湖市。范围为安徽省长江以南地区。1952年4月12日,撤皖北、皖南行署。1952年8月7日与皖北行署合并重建安徽省。
包括:
芜湖市
宣城专区 池州专区 徽州专区蒙古包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毡包”或“毡帐”。据《黑鞑事略》记载:“穹庐有二样:燕京之制,用柳木为骨,正如南方罘思,可以卷舒,面前开门,上如伞骨,顶开一窍,谓之天窗,皆以毡为衣,马上可载。草地之制,以柳木组定成硬圈,径用毡挞定,不可卷舒,车上载行。”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生活的改善,穹庐或毡帐逐渐被蒙古包代替。蒙古包呈圆形尖顶,顶上和四周以一至两层厚毡覆盖。普通蒙古包,顶高100-150尺,围墙高约50尺左右,包门朝南或东南开。包内四大结构为:哈那(即蒙古包围墙支架)、天窗(蒙语“套脑”)、椽子和门。蒙古包以哈那的多少区分大小,通常分为40个、60个、80个、100个和120个哈那。120个哈那的蒙古包,在草原是罕见的,面积可达6000多平方米,远看如同一座城堡。过去几十个如此大的蒙古包聚在一起,十分壮观。
蒙古游牧人民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600米左右,用条木编围砌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
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寒风呼啸,大地点缀着许多白色的帐篷。它们就是蒙古包。
蒙古包是许多蒙古人的日常居住地。大多数的蒙古人终年赶着他们的山羊、绵羊、牦牛、马和骆驼寻找新的牧场。蒙古包可以打点成行装,由几只骆驼运到落脚点,再起帐篷。
古族传统民居。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牧区。一圆形天空,通烟气。包门小,朝南或朝东南。具有制做简便,便于搬运、耐御风寒,适牧等特点。 多用在族“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纳600多人;小者可以容纳20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搭建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蒙古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便可以开始按照圈的大小搭建。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铺上厚厚的地毯,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40峰骆驼或10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20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族居住和使用。 编辑本段组成部分 蒙古游牧人民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米左右,用条木编围砌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
蒙古包主要由架木、苫毡、绳带三大部分组成。制作不用水泥、土坯、砖瓦,原料非木即毛,可谓建筑史上的奇观,游牧民族的一大贡献。
1.蒙古包的架木: 蒙古包的架木包括套瑙、乌尼、哈那、门槛。
(1) 套瑙
蒙古包的套瑙分联结式和插椽式两种。要求木质要好,一般用檀木或榆木制作。两种套瑙的区别在于:联结式套瑙的横木是分开的,插椽式套瑙不分。联结式套瑙有三个圈,外面的圈 上有许多伸出的小木条,用来连接乌尼。这种套瑙和乌尼是连在一起的。因为能一分为二,骆驼运起来十分方便。
(2) 乌尼
乌尼通译为椽子,是蒙古包的肩,上联套瑙,下接哈纳。其长短大小粗细要整齐划一,木质要求一样,长短由套瑙来决定,其数量,也要随套瑙改变。这样蒙古包才能肩齐,能圆。 乌尼为细长的木棍,椭圆或圆形。上端要插入或联结套瑙,头一定要光滑稍弯曲,否则造出的毡包容易偏斜倾倒。下端有绳扣,以便于哈那头套在一起。粗细以哈那决定,一般卡在哈那头的丫性叉子中,上端正好平齐为准。乌尼一般由松木或红柳木制作。
(3) 哈那
哈那承套瑙、乌尼,定毡包大小,最少有四个,数量多少由套瑙大小决定。 哈那有三个神奇的特性:
其一,是它的伸缩性。高低大小可以相对调节,不像套瑙、乌尼那样尺寸固定。一般习惯上说多少个头、多少个皮钉的哈那,不说几尺几寸。皮钉一般有十个皮钉,十一个皮钉等等(指一个哈那)。皮钉越多,哈那竖起来越高,往长拉的可能性越小;皮钉越少,哈那竖起来越低,往长拉的可能性越大。头一般有十四、十五、十六个不等。增加一个头,网眼就要增加,同时哈那的宽度就要加大。这一特点,给扩大或缩小蒙古包提供了可能性。做哈那的时候,是把长短粗细相同的柳棍,以等距离互相交叉排列起来,形成许多平行四边形的小网眼,在交叉点用皮钉(以驼皮最好)钉住。这样蒙古包可大可小、可高可矮。蒙古包要高建的话,哈那的网眼就窄,包的直径就小;要矮建的话,哈那的网眼就宽,包的直径就大。雨季要搭得高一些,风季要搭得 低一些。蒙古人四季游牧,不用为选蒙古包的地基犯愁,这样的房子是无论如何不能比拟的。由于哈那这一特性,决定了它装卸、运载、搭盖都很方便。
其二,是巨大的支撑力。哈那交叉出来的丫形支口,在上面承接乌尼的叫头,在下面接触地面的叫腿,两旁与别的哈那绑口叫口。哈那头均匀地承受了乌尼传来的重力以后,通过每一个网眼分散和均摊下来,传到哈那腿上。这就是为什么指头粗的柳棍,能承受二三千斤压力的奥妙所在了。
其三,是外形美观。哈那的木头用红柳,轻而不折,打眼不裂,受潮不走形,粗细一样,高矮相等,网眼大小一致。这样做成的毡包不仅符合力学要求,外形也匀称美观。
哈那的弯度要特别注意掌握。一般都有专门的工具,头要向里弯,面要向外凸出,腿要向里撇,上半部比下半部要挺拔正直一些。这样才能稳定乌尼,使包形浑圆,便于用三道围绳箍住。
(4)门
哈那立起来以后,把网眼大小调节好,哈那的高度就是门框的高度。门由框定。因此蒙古包的门不能太高,人得弯着腰进,在弯腰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蒙古包内主人的尊敬,相当于给主人鞠躬。毡门要吊在外面。
(5)支柱
蒙古包上了八个哈那要顶支柱。蒙古包太大了,重量增加,大风天会使套瑙的一部分弯曲。连接式套瑙多遇这种情况。八---十个哈纳的蒙古包要用四根柱子。蒙古包里,都有一个圈围火撑的木头框,在其四角打洞,用来插放柱脚。柱子的另一头,支在套瑙上加绑的木头上。柱子有圆、方、六面体、八面体等。柱子上的花纹有龙、凤、水、云多种图案。王爷一般才能用龙纹。
2.苫毡的裁制:
由顶毡、顶棚、围毡、外罩、毡门、毡门头、毡墙根、毡幕等组成。
(1)顶毡
顶毡是蒙古包的顶饰,素来被看重。顶毡是正方形的,四角都要缀带子,它有调节空气新旧、包中冷暖、光线强弱的作用。顶毡的大小,以正方形对角线的长度决定。裁剪时,以套瑙横木的中间为起点,向两边一乍一乍地来量,四边要用驼梢毛捻的线缭住,四边和四角纳出各种花纹,或是用马鬃马尾绳两根并住缝在四条边上,四个角上钉上带子。
(2)顶棚
顶棚是蒙古包顶上苫盖乌尼的部分。每半个像个扇形,一般由三到四层毡子组成。里层叫其布格或其日布格。以套瑙的正中心到哈那头(半个横木加乌尼)的距离为半径,画出来的毡片为顶棚的襟,以半个横木画出来的部分为顶棚的领,把中间相当于套瑙了么大的一个圆挖去,顶棚就剪出来了。剪领的时候,忌讳把乌尼头露出来。苫毡的制作讲究看吉日。裁剪的时候,都分前后两片,衔接的地方不是正好对齐的,必须错开来剪。这样才能防止雨水、风、尘土灌进去。里层苫毡子在哈那和乌尼脚相交的地方必须要包起来,这样外面的毡子就不会那么吃紧,同时也使蒙古包的外观保持不变。
顶棚裁好后,外面一层周边要镶边和压边。襟要镶四指宽、领要镶三指宽。两片相接的直线部分也要镶边。 这样做,可以把毡边固定结实,同时看起来也比较美观。
(3)围毡
围绕哈那的那部分毡子叫围毡。一般的蒙古包有四个围毡。里外三层,里层的围毡叫哈那布其,围毡呈长方形。
裁缝围毡的时候,比哈纳要高出一乍。围毡的领部要留抽口,穿带子。围毡的两腿上也有绳子。围毡外边露出来的部分要镶边和压条。东北围毡和东横木相接的地方用压条。有压条的围毡要压在没压条的围毡上面。围毡的襟没压条,也不镶边。
(4)外罩
外罩用蒙古语叫胡勒图日格,是顶棚上披苫的部分,它是蒙古包的装饰品,也是等级的象征。
裁缝胡勒图日格的时候 ,其领正好和套瑙的外圈一般大。胡勒图日格的腿有四个,和乌尼的腿平齐。外罩的襟多缀带子。它的领和襟都要镶边。有云纹、莲花、吉祥图案,刺绣的非常美丽。胡勒图日格的起源很早,从前一般的人家都有,后来才变成贵族喇嘛的专利。
(5)门
门,原指毡门,用三、四层毡子纳成。长宽用门框的外面来计量。四边纳双边,有各种花纹。普通门多白色,蓝边,也有红边。上边吊在门头上。门头和顶棚之间的空隙要用一条毡子堵住,有三个舌(凸出的三个毡条),也要镶边和纳花纹。
3.制作带子和围绳:
蒙古包的带子、围绳、压绳、捆绳、坠绳的作用是:保持蒙古包的形状,防止哈那向外炸开,使顶棚、围毡不致下滑,在风中掀起来。总之,对保持蒙古包的稳固坚定和延长寿命都有很大的关系。
(1)围绳 围绳是围捆哈那的绳子,用马鬃马尾制成。分内围绳和外围绳。把马鬃马尾搓成六细股,三股左三股右搓成绳子,再用二、四、六根并排起来缝成扁的。这种围绳的好处是能吃上劲,不伸缩。内围绳是蒙古包立架时,在赤裸的哈那外面中部捆围的一根毛绳。哈那的压力很大,内围绳的质量一定要特别结实。内围绳一旦断裂或没有捆紧,哈那就会向外撑出来,套瑙下陷,蒙古包就有倒塌的危险。外围绳捆在围毡外面,分上、中、下三根。围绳的颜色有的搭配得很好,搓出来是花的。外围绳不仅能防止哈那鼓出来,还能防止围毡下滑。
(2)压绳 压绳也叫带子,分内压绳和外压绳。立架木的时候,把赤裸的乌尼横捆一圈的绳子叫压绳。内压绳蒙古包内有四或六根,也用马鬃马尾搓成,较细。这些压绳和乌尼压绳一样粗细,防止套瑙下陷或上翘,是蒙古包顶保持原来的形状。
外压绳分为普通八条压绳、网络带子和外罩带子三种。普通压绳比内压绳要粗,外压绳用在苫毡的外面。前面四根,后面四根。网络带子和普通压绳不同,套在顶棚上,从包四周流苏一样垂下来。尤其是顶棚襟边的制作更为精致,垂下来缝压在围毡上。外罩带子是有外罩的蒙古包才有的。有外罩的毡包不用其它外压绳,外罩本身就起了包顶压绳的作用。外罩与其说是苫毡,不如说成是压绳更准确。外罩脚上、领上钉的带子,将顶棚的襟、锅捆压得更妥贴,大风吹不起来。
(3)捆绳和坠绳
捆绳是把相邻两片哈纳的口绑在一起,使其变成一个整体的细绳,用骆驼膝盖上的毛和马鬃马尾搓成。坠绳是套瑙最高点拉下的绳子。蒙古人对这根带子分外看重,用公驼和公马的膝毛或鬃尾搓成。大风起时把坠绳拉紧,可以防止大风灌进来把毡房吹走。 编辑本段介绍 辽阔的草原是蒙古民族纵马征战和自由放牧的大舞台,最适合游牧民族的居舍就是蒙古包。蒙古包,这是游牧民族特有的文化模式伴随着蒙古民族走过了漫长的年代。
蒙古包有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古人制造洞室,沿洞壁用木头石头砌到洞沿,上面搭一些横木封顶就成了洞室。洞顶要留一口子,供人出入及走烟、出气、采光、通风之用。后来发展成蒙古包的门和天窗。那时称这种洞室为乌尔斡,"乌尔"原意为"挖"的意思,现代蒙古语中已经专指蒙古包天窗上的顶毡,引伸为"家"、"户"等意。在狩猎采集时代,蒙古族住在窝棚里,这种圆形拱顶的隐蔽窝以活树为支柱,用桦树皮覆盖,制做简单,便于遗弃。随着原始人类由采集向狩猎过渡,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同时也把一部分食草动物逐渐驯养成家畜,出现了畜牧业的胚胎。要求一种便于迁徙的居室,于是窝棚之类的建筑应运而生。在狩猎时代向游牧时代过渡时,其居住由窝棚过渡到帐篷,帐篷用树木做支架上盖毛皮。进入畜牧 社会,支架变成哈纳,同上面提到的洞顶变成天窗结合在一起,便有了蒙古包的雏形。也出现了毛毡帐,其形似天幕,用羊毛毪覆盖。据《呼伦贝尔概要》载:"呼伦贝尔之普通蒙人,每限于游牧,依水草而居,转徙无常,概以穹庐为栖止。此种天幕生涯,可蔽风雪,可防虎狼。"'穹庐'满洲语曰'蒙古博',俗读'博'为'包'。"宋末元初辽人赵良嗣诗曰:"朔风吹雪下鸡山,烛暗穹庐夜色寒",所咏的就是蒙古包。
古代的翰儿朵。此系古代蒙古贵族所用的蒙古包。亦做"窝裹陀",又称"宫帐"。这种蒙古包与普通蒙古包相比较有三个特点:
其一,容积很大。普通蒙古包高约十三、四尺,宽五、六尺。古时的翰儿朵则高大得多。据鲁不鲁乞记叙:"他们把这些帐幕做得如此之大,以至有时可达三十英尺宽。有一次,一辆车在地上留下的两道轮迹之间的宽度,为二十英尺。当帐幕放在车上时,它在两边伸出车轮之外至少各有五英尺。有这样的情况,有一辆车用二十二匹牛拉一座帐幕……"这种用二十二条犍牛所拉的巨型蒙古包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创造
其二,古代贵族用的翰儿朵富丽堂皇。《黑鞑事略》徐霍注云:"霆至草地时,立金帐,其制则是草地中大毡帐,上下用毡为衣,中间用柳编为窗眼透明,用千余条线曳住,阈与柱皆以金裹,故名。"《蒙古秘史》云:"王汗毫不介意地立起了金撒帐。"撒帐即细毛布,此处为细毛布做成的金碧辉煌的钜帐。这种经过装饰以后的宫帐也叫"金殿"。
其三,宫帐的造型与蒙古包略有区别。宫帐的架子,是在哈勒嘎斯上插入乌尼并竖起哈那制成的。外形像人的脖子一样。鲁不鲁乞称蒙哥汗的宫殿为"有颈发屋"。据《水晶鉴》记载:"有天宫之帐曰宫帐"。宫帐上面呈葫芦形,葫芦象征福禄祯祥;下面呈桃儿形,桃儿形模仿天宫。现在成吉思汗陵寝地还保存有这种宫帐的造型。宫帐金顶辉煌,蒙古包用黄缎子覆盖,其上还缀有藏绿色流苏的顶盖,极为富丽,表现了蒙古民族特有的建筑艺术。 土家族吊脚楼 吊脚楼为土家族人居住生活的场所,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依山的吊角楼,在平地上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是猪牛栏圈或用来堆放杂物。房屋规模一般人家为一栋4排扇3间屋或6排扇5间屋,中等人家5柱2骑、5柱4骑,大户人家则7柱4骑、四合天井大院。4排扇3间屋结构者,中间为堂屋,左右两边称为饶间,作居住、做饭之用。饶间以中柱为界分为两半,前面作火炕,后面作卧室。吊脚楼上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 从前的吊脚楼一般以茅草或杉树皮盖顶,也有用石板当盖顶的,现在,鄂西的吊脚楼多用泥瓦铺盖。吊脚楼的建造是土家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第一步要备齐木料,土家人称“伐青山”,一般选椿树或紫树,椿、紫因谐音“春”、“子”而吉祥,意为春常大,子孙旺;第二步是加工大梁及柱料,称为“架大码”,在梁上还要画上八卦、太极图、荷花莲籽等图案;第三道工序叫“排扇”,即把加工好的梁柱接上榫头,排成木扇;第四步是“立屋坚柱”,主人选黄道吉日,请众乡邻帮忙,上梁前要祭梁,然后众人齐心协力将一排排木扇竖起,这时,鞭炮齐鸣,左邻右舍送礼物祝贺。立屋坚柱之后便是钉椽角、盖瓦、装板壁。富裕人家还要在屋顶上装饰向天飞檐,在廊洞下雕龙画凤,装饰阳台木栏。 土家人还在屋前屋后栽花种草,各种果树,但是,前不栽桑,后不种桃,因与“丧”“逃”谐音,不吉利。 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吊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这类吊脚楼比“栏干”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吊脚楼的形式多种多样,其类型有以下几种:
单吊式,这是最普遍的一种形式,有人称之为"一头吊"或"钥匙头"。它的特点是,只正屋一边的厢房伸出悬空,下面用木柱相撑。双吊式,又称为"双头吊"或"撮箕口",它是单吊式的发展,即在正房的两头皆有吊出的厢房。单吊式和双吊式并不以地域的不同而形成,主要看经济条件和家庭需要而定,单吊式和双吊式常常共处一地。
四合水式,这种形式的吊脚楼又是在双吊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特点是,将正屋两头厢房吊脚楼部分的上部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四合院。两厢房的楼下即为大门,这种四合院进大门后还必须上几步石阶,才能进到正屋。
二屋吊式,这种形式是在单吊和双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在一般吊脚楼上再加一层。单吊双吊均适用。平地起吊式,这种形式的吊脚楼也是在单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吊、双吊皆有。它的主要特征是,建在平坝中,按地形本不需要吊脚,却偏偏将厢房抬起,用木柱支撑。支撑用木柱所落地面和正屋地面平齐,使厢房高于正屋。

㈣ 马鞍山市金农牧业有限公司怎么样

马鞍山市金农牧业有限公司是2013-03-27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含山县清溪镇马桥行政村豆刘自然村。

马鞍山市金农牧业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40522065213285Y,企业法人范恒功,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马鞍山市金农牧业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羊养殖、销售;畜牧、兽医研究服务;畜禽养殖器械研究与开发;种羊、肉羊品种改良、繁育与推广;秸秆饲料研发与销售;谷物、油料种植与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马鞍山市金农牧业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㈤ 现代牧业的公司简介

现代牧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现代牧业”)成立于2005年9月,是一家专门从事奶牛养殖和牛奶生产的企业,总部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司于2010年11月26日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码01117.HK,是全球第一家以奶牛养殖资源上市的企业,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奶牛养殖企业及高品质生乳供应商。在“创建世界最先进的牧场,生产世界最优质的牛奶”的经营发展战略指导下,现代牧业人长期坚持“专心、专业、专注”与中国乳业发展,先后被授予《凤凰财经资讯》“2010年度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和发展潜力企业排行榜”第一名、《中国企业家》“2010年度未来之星百强企业评选第一名”、2011年《环球时报》“全球最受关注中国绿色企业”、2011年国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12年第五届营养产业高层论坛“中国营养产业百强前十强”、2013年国际绿色经济协会的全球绿色财富(中国)100强第九名等荣誉。在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规划的部署下,截至2013年底,现代牧业在全国八个省共建万头规模奶牛养殖牧场22个,奶牛存栏数19万头,日产高品质生乳近2700多吨。并树立了“到2015年奶牛存栏24万头以上,年产鲜奶突破100万吨,全集团奶牛年平均单产达到9吨以上”的企业发展目标。 对于今天的中国奶牛养殖企业来说,亟待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三个问题,即牛奶品质、集约化水平和奶牛单产。只有不断提高牛奶品质,不断提高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奶牛单产,才能带动企业步入良性循环,起到良好示范作用,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带动行业的进步。如果不能彻底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食品安全危机、防疫危机和环境危机,中国的奶牛养殖将始终无法步入世界奶牛养殖大国的前列。在此行业背景下,一批怀揣着中国乳业发展梦想的探索者创立了现代牧业。现代牧业从成立之初,就将解决中国乳业“三个危机”,视为行业赋予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它的诞生,源于公司对我国奶牛养殖业现状的深入了解。对消费者的责任是解决食品安全危机,对行业的责任是解决防疫危机,对社会的责任是解决环境危机。8年的发展与探索过程中,所取得的一项项世界瞩目的成绩,恰恰印证了现代牧业所选择的模式符合行业发展要求,也是解决中国乳业“三个危机”的突破口。在企业战略规划上,现代牧业着眼于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高起点、高定位、高标准,瞄准世界的最高端,利用自产原奶生产自有品牌牛奶产品,制定了全球最严格的原奶标准,实现了从挤奶到加工2小时内完成,在安徽省五河县10万亩优质草场的引入,更是实现了“牧草种植——奶牛养殖——产品加工”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成为奶牛规模化养殖全球行业引领者。这种新型的种植生产加工一体化的模式,现代牧业给行业带来了四个变化,首先,由于产品加工所用奶源全部为自产,就将乳制品企业对奶源的外部管理变化为内部管理;其次,自己的牛奶自己加工,使产品的食品安全责任完全由企业自己承担;第三,原奶供应商和乳制品加工商的利益一体化,更有利于产业安定;第四,牧草种植和牧场养殖实现零距离对接,保证了牧草的品质,降低了奶牛养殖的风险和成本。现代牧业8年的实践,印证了公司经营模式的正确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也不断突破奶牛养殖行业中的瓶颈,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主要分为以下六点:一、全封闭的空调式牛舍:集团各牧场建设之前就充分考虑我国国情,采用美国先进的封闭式恒温牛舍,所有奶牛都在封闭环境中饲养,牛舍内的通风、照明全部按照奶牛生理需求配备,既保证奶牛正常生长发育,又最大程度实现集约化养殖。二、可持续的生态化发展:集团每个牧场都投资4000万元左右配备完善的粪污处理系统,在保证环境的同时,实现循环经济。封闭牛舍内配备刮粪板清粪,粪尿采用全封闭管道水力输送,通过半地下推流式发酵池,产生的沼气用来发电,发电的余热给发酵池增温加热,发酵池出料经固液分离后,固体沼渣回填牛卧床做牛床垫料,液体沼液作为液体有机肥还田,经过有机肥施肥的牧草和青贮作物又作为奶牛的饲料。三、有效的牧场卫生防疫系统:现代牧业一直强调“防疫比吃饭重要”,各牧场除按照国家要求严格执行各项防疫制度外,在每个牧场投资兴建了员工消毒室,员工每天上下班均要经过消毒室洗澡更衣,所有工衣集中清洗消毒,不允许带出牧场,最大程度保证有效防疫。四、高品质的国际优质原奶:只有高品质的奶牛才能产出高品质的原奶。现代牧业各牧场的奶牛,全部由公司专业畜牧师到新西兰、澳大利亚及乌拉圭逐一挑选后进口至国内,同时为进一步改善品种,全部采用优质美加系冻精进行配种。集团各牧场原奶的微生物指标均小于2万,体细胞小于25万,蛋白含量高于3.2%,各项指标均优于国际标准。五、从挤奶到加工两小时完成牛奶生产:牛奶品质看指标,牛奶安全看环节,现代牧业自有品牌牛奶加工采取牧场内建设挤奶厅加加工车间的模式,从奶牛挤奶到完成加工在2小时内完成,直接去掉了原奶灌装运输等多个环节,缩短了成品的加工时间,最大程度的保证了牛奶的“纯、真、新、鲜”。六、一体化的牧场发展新模式:现代牧业位于安徽蚌埠的牧场,在建设四万头规模的牧场及600吨液奶加工厂的同时,在牧场周边配有10万亩优质土地,用于配套种植奶牛粗饲料,从源头控制奶牛饲料的质量,进一步保证牛奶质量,实现了种养加的产业一体化。现代牧业将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拥政策优势,集行业经验,融全球智慧,演绎奶业大国崛起。饲养高质量的奶牛,生产高质量的牛奶,让中国奶牛养殖业走进世界最前列!

阅读全文

与马鞍山牧牛湖水产品有限公司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
债务纠纷律师费必须提供发票吗 浏览:876
手机我的世界创造模式怎么去天堂 浏览:716
专利代理人个人总结 浏览:312
工商局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浏览:685
创造力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866
金华质监局和工商局合并 浏览:334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 浏览:693
专利权的内容有哪几项 浏览: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