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哲学网的贵州弘福寺闭关
2.邓华刚
文化学者/诗人
国学讲师
汉字宫幼儿园运营顾问
国韵文化运营总监
中国孔子基金会会员
中易文化战略顾问
国际在职训练联盟首席文化顾问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遵义音乐家协会理事
中国《音乐人》杂志专栏词曲作家
中国哲学网创办人
主要作品有:诗歌《神秘华屋》、《祈福新村赋》
歌曲作品有《宝辉之歌》、《神奇的天柱峰》等80余首
合著论文集《穿越成败》等,发布作品100多件
邓华刚老师3岁开始诵读国学经典,13岁熟读四书五经,26岁取得文学博士学位,中西方文化皆有建树,知识广博,涉猎广泛,包括文学、哲学、历史、玄学、美学、音乐、宗教等多个领域,现任中易文化首席顾问、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词曲作家。从大学辞职后,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的推广工作,在进行全国巡回讲演中获得广泛好评。
3.邓幽华
国韵文化国学讲师
汉字宫国学幼儿园教学督导
思桥艺术馆教学总监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歌手
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协会理事
莎士比亚研究学会助理研究员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国学经典教育课题组研究员
自幼随从父亲学习四书五经及古典音乐。能背诵多部儒家经典,另在音乐及英文教育有所建树。
从发过过相关文章《当今教育与古代教育之对比》、《幼儿教育重要节段》、《学国语及外语应该学经典之作》及音乐作品有《雅韵学堂歌》、《高高的马鞍山》等十余首,致力于国学推广工作。
4. 李 鹤
国学讲师
家庭教育指导师
弦歌堂书院教学督导
企业管理实战咨询师
中华文化诵读协会会员
中国哲学网创办人
多家教育机构特邀讲师
国家注册人力资源管理师
李鹤,字鹤玄,号孤鹤,别署孤鹤轩主。
孤鹤自评:略通老庄之道,不拘儒法之言;常行魏晋丛林,偶居禅宗净土;时作杂诗烂词,偶评人世百态;口拙心狂,以“积极“消极思想者“自居。
授课风格: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妙趣横生,雅俗并茂。时而天马行空,超然度外指点人生;时而探其精微,深入人心浅吟低诉。
发表作品:《论当代中医之道》、《“病”来论医》、《放生之恶》、《博弈亲子教育“砖家”》《胎教前的母教》、《家庭教育走向保姆式》、《国学幼儿学开办指引》、《HR管理之儒墨道思想》、《管理方法无所谓的对于错》、《企业管理的道与术》、《向古人学习用人的境界》、《向古人学习识人之术》、《企业管理之无为而治》、《企业文化建设》及《诗词散文》等数百余篇。
服务企业:中少快乐营教育集团,弦歌堂书院,国韵文化,小雅文化,“中华之最”山湖电器,华兴玻璃集团,天虹集团,键升印刷,格顿电子电器,顺迈五金,尚新印刷,乐道文化,领秀文化,百品咨询等诸多知名企业及教育培训机构。
前后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运营管理、企业咨询顾问、国学讲师等工作,致传统文化(国学)推广及企业管理咨询顾问工作。
B. 张晓风《国学讲坛》内容
第一辑 汉字妙悟
地泉(一)
有一种东西,我们称之为“诗”。
有人以为诗在题诗的壁上、扇上、搜纳奇句的古锦囊里,或一部毛诗、一卷杜子美里。其实,不是的,诗是地泉,掘地数寻,它便翻涌而出,只要一截长如思绪的汲绠,便可汲出一挑挑一担担透明的诗。
相传佛陀初生,下地即走,而每走一步即地涌金莲,至于我们常人的步履,当然什么也引不起。在我们立脚之地,如果掘下去,便是万斛地泉。能一步步踩在隐藏的泉脉之上,比地涌金莲还令人惊颤。
读一切的书,我都忍不住去挖一下,每每在许多最质朴的句子里,蕴结着一股股地泉。古书向来被看作是丧气难读的,其实,古书却是步步地泉,令人忍不住吓一跳,却又欣喜不已的。
虎皮讲座
名臣言行录外集里这样记载:张横渠在京中,坐虎皮说易经,忽一日和二程谈易,深获于心,第二天便撤去虎皮,令诸生师事二程。
不知为什么,理学家总被常人看作是乏味的一群,但至少,我一想到张横渠,只觉诗意弥弥。
我喜欢那少年好剑,跞弛豪纵的关中少年,忽有一天,他发现了比剑还强,比军事还强的东西,那是理。
他坐在一张斑斓的虎皮上,以虎虎的目光,讲生气虎虎的易经。
多么迷人多么漂亮的虎皮讲座,因为那样一个人,因为那样一张讲座,连易经素黯的扉页都辉亮起来。庖牺氏的八卦从天玄地黄雷霆雨电中浮出,阴爻阳爻从风火云泽中涌现,我一想起来就觉得那样的易经讲座必然是诗:雄性的诗。
更动人的是他后来一把推开虎皮椅的决然;那时候,他目光烂烂,是岩下的青电,他推掉了一片虎皮的斑彩,但他已将自己化为一只翦风的巨虎,他更谦逊,更低卑,更接近真理,他炳炳烺烺,是儒门的虎。
那个故事真的是诗:虽然书上都说那是理学家的事迹。
那一千七百二十九只鹤
清朝人赵之谦曾梦见自己进入一片鹤山,在梦中,他仰视满天鹤翅,而且非常清楚地记得有一千七百二十九只,正在这一刹那间,他醒了。
忽然,他急急地打开书箧,把所有的藏书和自己的作品:列好,编列了一套“仰视一千七百二十九只鹤斋丛书”。
如果把这样的梦境叙述给弗洛伊德听,他会怎么说?
一千七百二十九只鹤,在梦里,在鹤山之上的蓝天!
忽然,他了解,鹤是能飞的书。
而书,他明白了,书是能隐的鹤。
当他梦见鹤,他梦见的是激越的白翅凌空,是直冲云霄的智慧聚舞。每一只鹤是一篇素书。
曾经,他的书只是连篇累牍沉重的宋版或什么版,但梦醒时,满室皆鹤,他才发现每一个人自有他的鹤山供鹤展翅,自有他的寒塘能渡鹤影,知识在一梦之余已化生为智慧。
那真是多么像诗的一个梦啊!
照田蚕
照田蚕的故事,使我读起来想哭,记载的人是范成大,范成大的诗我有时喜欢有时也不怎么佩服,倒是他援笔直书的记载真的让我想哭。
“村落则以秃帚、若麻秸、竹枝,燃火炬,缚长竿之杪,以照田,烂然遍野,以祈丝谷。”
怎样的夜,怎样的火炬,怎样的属于农业民族的一首祈祷诗!
腊月里,田是冷的,他们给他火!
半夜里,田是黑的,他们给他亮!
烂然照遍田野的,与其说是火炬,不如说是一双双灼然烨然期待的眼睛。
田地!当我们烛照你,我们也烛照了自己的心田,心是田,田是心,我们是彼此命脉之所系!
给我们丝,给我们谷:而我们,则给你从头到脚的每一寸力量每一分爱。
给我们丝,给我们谷,当火光温柔地舔着你,冷冷的腊月,残酷的空间都因这一舌火光而有情起来。
给我们丝,给我们谷,你这腊月冬残时一无所有,却又生机无限无所不有的田地。
给我们银子似的丝,给我们金子似的谷,我们的土地必须光灿夺目:像一阙梦一样夺目,像一注祷词一样丰富。
给我们丝,给我们谷。
读着,读着,我会蓦然一惊,仿佛在宋朝的田埂上走着,在火炬的红光中喃喃自祷的人竟是我自己。
尔雅
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
记不得上一次读尔雅是什么时候了,好像是大三那年,那时候修“训诂学”,大多数同学其实也只需要看笔记,我大概还算认真一点的,居然去买了一部尔雅来圈点。
圈尔雅真是累人的,尔雅根本是一部字典。好在很薄,我胡乱把它看完了。
许多年过去,忽然有一天我心血来潮地又买了一本《尔雅音图》来看,不是为学分,不是为一份年轻气盛的好强,仅仅出于一种说不出的眷恋。那一年,走进大三的教室,面对黑板做学生:而今,走进大三教室,背负着黑板做老师。时光飞逝,而尔雅仍是二千年前的尔雅。
一翻目录,已先自惊动了,一口气十九个释,我从前怎么就没看出这种美来,那时的天地是怎样有情,看得出那时代的人自负而快乐,天地山川,日月星辰,草木虫鱼,乃至最不可捉摸的音乐,最现实的牛棚马厩以及最复杂的亲属关系,以及全中国的语言文字,都无一不可了解,因此也就无一不可释义。读尔雅,只觉世界是如此简单壮丽,如此明白晓畅,如此婴儿似的清清楚楚一览无遗。仿佛那时代的人早晨一起床,世界便熟悉地向他走拢来,世界对他而言是一张每个答案都知道的考卷,他想不出有什么不心安的事。
“鲁有大野,楚有云梦,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东方有比目鱼,不比不行,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
“前足皆白的马叫骥,后足皆白的叫狗,硅大尺二寸谓之玢,壁大六寸谓之宣。”
总之,他们知道前脚或后脚白的马,他们知道所佩的玉怎么区分,他们甚至知道遥远的楚国有一片神秘的大沼泽,而最遥远的边区是神话:介于有与无之间,介于知与不可知之间:比目鱼在东方游着,比翼鸟在南方飞着,汉民族在其间成长着。
读尔雅,原来也是可以读得人眼热的!
一人泉
明一统志:一人泉在钟山高峰绝顶,仅容一勺,挹之不绝,实山之胜处也。
福建通志:在福建龙溪县东鹤鸣山,其泉仅供一人之吸,故名。
“一人泉”在南京和福建都有。
也许正像马鞍山、九曲桥,或者桃花溪、李家庄,是在大江南北什么地方都可能有的地名。
记得明信片上的罗马城,满街都是喷泉,他们硬是把横流的水扭成反弹向天的水晶柱,西方文明就有那么喧嚣光耀,不由人不目夺神移。
但在静夜我查书查到“一人泉”的时候,却觉得心上有一块什么小塞子很温柔地揭开了:不是满城喷泉。而是在某个绝高的峰顶上,一注小小的泉,像一颗心,只能容纳一个朝圣者,但每一次脉搏,涌出的是大地的血髓,千年万世,把一涓一滴的泉给了水勺。
脉脉涌动,挹之不绝,一注东方的泉。在钟山,在福建龙溪县的东鹤鸣山,以及在我心的绝峰上。
地泉(二)
譬犹万斛泉源的不择地而出,我在读古书时,总是欣然于这些夺地而出的思想泉脉。
米泉
自居易的诗里有“米泉之精”的句子,“米泉”指的是酒。用“米泉”称酒,真的差不多有一种现代诗的美感了!
酿酒的应该是最神奇的魔术家,酿者真的在从事一种比炼金还奇异的法术。
“米泉”那两个字用得太好,仿佛从米上凿了一眼泉,而酒,就欣然地涌跃出来,涌成甘醴。
有时候不必去读一首诗,单只读一个酒的绰号,已令人心驰。
笔星
彗星,中国人也将之称为笔星。
“笔星”两字也的确诗意得紧。
设想在一张幽玄的大纸上,倏地有人挥上光灿的一笔,你惊惧四顾,笔已摧折,而那笔酣墨润的一笔已成绝响。怎么的笔,千年万世,蓄势而发,只待写下那一画!所有的光华,只爆作长夜中一弹指的灿烂。
夏夜的长空,我读那些一行行惊心动魄的绝笔。
地气
对汉民族而言,地气是真的存在的。《续汉书》上这样记载:
候气之法,于密室中以木为案,置十二律琯,各如其方,实以葭灰,覆以缇谷,气至则一律飞灰。
我始终没有去做过那样的实验,对这种事情,我竟完全不疑古。我宁可承认土地有生命,它会呼吸,会吐纳,会在松松白白的雪毯下冬眠,而且会醒来,会长啸。并且相传会用它胸臆的一股气托住一只鸡蛋,使之不倾跌,会顽皮地飞腾而起,像一个吹蛋糕上蜡烛的孩子,他鼓满一口气,吹散葭灰:季节就在满室掌声中开始了!
做实验吗,当然不必,土地一定是有生命的,他负责把稻子往上托,把麦子往上送,他在玉蜀黍田里释放出干条绿龙,他蒸腾得桃树李树非花不可,催得瓜果非熟不可:世界上怎么可能没有地气!
想出“地气”那两个字的人,是一个诗人。
地篇
据说,古时的地字,是用两个土字为基本结构,而土字写作。猛一看,忍不住怦然心跳,差不多觉得仓颉造了个“有声音效果的字”,仿佛间只见宇宙洪荒,天地漾涌,一片又小又翠的叶子中气十足的,砰的一声蹿出地面,人类吓了一跳,从此知道什么叫土地。
《尔雅》:一本最古老的字典,上面说:“地,底也,其体底下,载万物也。”看着,看着,开始不服气起来,分明是一本文字学的书嘛,怎么会如此像诗,把地说成最低最低的万物承载的摇篮,把地说成了人类的“底子”,世上还有比这更好的解释吗?
终于想通了,文字学家和诗人是一种人,一种唧唧呱呱跟在造物身后不停地指手画脚,企图努力向人解释的人。
在中国语言里,大地不但是有生命的,而且还有得非常具体。
譬如说“地毛”,地竟被看作是毛发青盛的,地难道是一个肌肤实突的少年男子吗?而地毛指的是一些“莎草”。下一次,等我行过草原,我要好好地看一下大地的汗毛。
地也有耳,“地耳”指的是一种菌类,大略和木耳相似吧!大地的耳朵,它倚侧着想听些什么呢?是星辰的对位?还是风水的和弦?
吃木耳的时候,我想我吃下了许多神秘的声音。
另外有一种松茸,圆圆的叫“地肾”,奇怪,大地可以不断地捐赠他的肾而长出新的来。
有一种红色的茜革叫做“地血”,传说是人血所化生,想起来悸怖中又有不自禁的好奇和期待。有一天,竟会有一株茜草是另一种版本的我,属于我的那株茜草会是怎样的红?殷忧的浓红?浪漫的水红?郁愤的紫红?沉实的棕红?抑是历历不忘的斑红?孰为我?我为孰?真令人取决不下。
“地肺”是什么?有时候指的是山,有时候指的是水中的浮岛。在江苏、在河南、在陕西,都有地方叫地肺,不管是以山或以岛为肺叶,吐纳起来都是很过瘾的吧?
“地骨”同时指石头和枸杞,把石头算作骨骼是很合理的,两者一般的嵌崎磊落。喜欢石头的人都可以把自己看作“摸骨专家”,可以仔细摸一摸大地的支架。可是把枸杞认作地骨却不免令人惊奇,想来石头作地骨取的是“写实派”手法,枸杞作地骨应是“象征派”手法。枸杞是一种红色颗粒的补药,大概服食后可以让人拥有大地一般的体魄吧!枸杞也叫地筋,不管是“大地之筋”或“大地之骨”,我总是宁可信其有。
“地脂”是一篇道家的故事,据说有人偶然遇见,偶然试擦在一位老人的脸上,老人的皱纹顿时平滑如少年。世上有多少青春等待唤回,昨夜微霜初渡河,今晨的秋风里凋了多少青发?我们到何处去寻故事中的“地脂”呢?“地脉”指的是河流,想来必是黄河动脉,长江静脉吧?至于那些夹荷带柳的小溪应该是细致的微血管了。这样看来喜马拉雅真该是大地的心脏了,多少血脉附生在它身上!只是有时想来又令人不平,如河川是血脉,血脉可不可以是河流呢?侧耳听处,哪一带是黄河冰澌?哪一带是钱塘浙潮?究竟是人在江湖,还是江湖在人?今宵可否煮一壶酒,于血波沸扬处听故闰的五湖三江?
“地脊”几乎是一则给小孩猜的谜语,一看就知道是指山,山是多峥嵘秀拔的一副脊椎骨啊!永不风湿,永不发炎的挺在那里,有所承当,有所负载的脊梁。
地也有嘴,叫“地喙”指的是深渊,听说西域龟兹国的音乐是君臣静坐于高山深谷之际,听松涛相激,动静相生,虚实相荡而来,如果山是竹管,深渊便是凿陷的孔,音乐便在竹管的“有”与孔穴的“无”之间流泻出来,如果深渊是大地之口,那该是一张启发了人间音乐的口。
所有的民族都毫无选择地必须爱敬大地,但在语汇里使大地有血脉有骨肉,有口有耳有脊骨的,恐怕只有中国人吧。大地的众子中如果说我们中国人最爱她,应该并不为过吧!
除了在语言里把大地看作有位格有肢体的对象,其他中国语言里令人称奇的跟大地有关的语汇也说它不完!
“地味”两字令人引颈以待,急着想知道究竟说的是什么。原来是指天地初生,地涌清泉的那份甘洌,听来令人焦灼艳羡。恨不得身当其时,可以贪心连捞它三把,一掬盥面,一掬餍渴,一掬清心。
“地丁”也颇费猜,千想万想却没想到居然是指野花蒲公英,真是好玩。地丁是什么意思?写《本草纲目》的李时珍也说不清楚,我只好将之解释为大地的小守卫兵,每年看到蒲公英,我忍不住窃然自喜,和他们相对瞬目:“喂!我知道你是谁,你们这些又忠心又漂亮的小卫兵,你们交班交得多么好看,你们把大地守卫得多么周密,你们是惟一没有刀没有枪的小地丁。”那些家伙在阳光下显出好看的金头盔,却假装没听见我说话,对了,我不该去逗他们的,他们正在正正经经地站岗呢!
“地珊瑚”其实就是藤,算来该是一种绿色种的变色珊瑚了。世上的好事好物太多,有时不免把词章家搞糊涂了,不知该用什么去形容什么,应该说“好风如水”呢,还是该说“好水如风”呢?应该说“人面如花”呢,还是说“花似人面”呢?“江山如画”和“画如真山真水”哪一个更真切?而我一眼看到地珊瑚虽觉清机妙趣盈眉而来,却也不免跃跃然想去叫珊瑚一声“海藤”。
“地龙子”指的是蚯蚓,听来令人简直要噗哧一笑,那么小小的蠕虫,哪能担上那么大的龙的名头!但仔细一想,倒觉得地龙子比天龙可爱踏实多了。谁曾看过天龙呢?地龙却是人人看过的,人生一世果能土里来土里去像一只蚯蚓,不见得就比云里来雨里去的龙为差,蚯蚓又叫“地蝉”,这家伙居然又善鸣,不太能想象一只像植物一样活在泥土里的动物怎么开口唱歌?可是每次在乡下空而静的黄昏,大地便是一棵无所不载的巨树,响亮的鸣声单纯地传来,乍然一听,只觉土地也在悠悠然然唱起开天辟地的老话头来。
去书店买36元 或去图书馆借
C. 张晓风的国学讲坛中蓝姆是谁
本书共分5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我们的方块字,我们每日每时都在读它写它,几千年来它
似乎早巳尘满面鬓如霜,而作者都如同魔术师,轻轻拂去它的风尘,让它
,还有它的组合,再度闪射出神奇的光芒。在这里,我们可以惊喜地看到
,文字、文学与文化是怎样地被她融为一体。
第二部分是我们民族的艺术和习俗,从饮茶到酿酒,从精致的藏画和
美丽的瓷器……
第三部分由作者陪伴我们去看星看月,去游历华夏山水,从美丽的西
子湖畔到苍茫的西北戈壁,由于她的引领,山水风景唤醒了我们的感觉,
在诗经的句中的初识,在东坡的文章里相遇的感觉。
第四部分,我们从风景走向人物,汉很近,唐很近,竹林七贤仿佛不
过就在几尺以外的地方饮酒。在这里,人物林林总总,职业地位,迥然不
同,既有可以相与出尘的名士大儒,也有只是居家过日子的柴米夫妻。
第五部分,我们走进市井阡陌之间的酸甜苦辣和诗情画意。
作者简介
本书目录
序一:我有一个梦/张晓风
序二:一座灵动的国学讲坛/徐学
第一辑 汉字妙悟
地泉(一)
地泉(二)
地篇
初心
释古诗三首
诗课
精致的聊天
河飞记
山海经的悲愿
林中杂想
秋声赋
青楼集
坡丘的联想
如果作者是花
遇
第二辑 雅俗中国
错误
前身
被忧伤的眼神凝视过的丝茧
酿酒的理由
一抹绿
我想走进那则笑话里去
细细的潮音
清明上河图
云鞋
秋千上的女子
色识
不胜不负的菊花
杜鹃之笺注
自作主张的水仙花
梧桐
炎凉
缘豆儿
第一篇诗
青蚨
万物伙伴
烧窑的用破碗
玉想
第三辑 华夏风景
猎户在天
月,阙也
第一个月盈之夜
等待春天的八十一道笔画
美丽的计时单
六桥
西湖十景
丝路,一匹挂红
城门啊,请为我开启
请不要对我说欢迎
你我间的心情,哪能那么容易说得清道得明
戈壁行脚
常常,我想起那座山
第四辑 为古人描容
仓颉
最后的麒麟
替古人担忧
卓文君和她的一文铜钱
梅妃
唐代最幼小的女诗人
不朽的失眠
血沥骨
人环
扛负一句叮咛的人(节选)
许士林的独白
三生石上
倒好嬉子
四个身处婚姻危机的女人
第五辑 看古人扮戏
西厢记
窦娥冤
救风尘
汉宫秋
梧桐雨
拜月亭
琵琶记
赵氏孤儿
陈州粜米
墙头马上
桃花女
张生煮海
蓝采和
灰阑记
牡丹亭
王宝钏
桃花扇
精彩书摘
地 泉(一)
有一种东西,我们称之为“诗”。
有人以为诗在题诗的壁上、扇上、搜纳奇句的古锦囊里,或一部毛诗
、一卷杜子美里。其实,不是的,诗是地泉,掘地数寻,它便翻涌而出,
只要一截长如思绪的汲绠,便可汲出一挑挑一担担透明的诗。
相传佛陀初生,下地即走,而每走一步即地涌金莲,至于我们常人的
步履,当然什么也引不起。在我们立脚之地,如果掘下去,便是万斛地泉
。能一步步踩在隐藏的泉脉之上,比地涌金莲还令人惊颤。
读一切的书,我都忍不住去挖一下,每每在许多最质朴的句子里,蕴
结着一股股地泉。古书向来被看作是丧气难读的,其实,古书却是步步地
泉,令人忍不住吓一跳,却又欣喜不已的。
虎皮讲座
名臣言行录外集里这样记载:张横渠在京中,坐虎皮说易经,忽一日
和二程谈易,深获于心,第二天便撤去虎皮,令诸生师事二程。
不知为什么,理学家总被常人看作是乏味的一群,但至少,我一想到
张横渠,只觉诗意弥弥。
我喜欢那少年好剑,足斥弛豪纵的关中少年,忽有一天,他发现了比
剑还强,比军事还强的东西,那是理。
他坐在一张斑斓的虎皮上,以虎虎的目光,讲生气虎虎的易经。
多么迷人多么漂亮的虎皮讲座,因为那样一个人,因为那样一张讲座
,连易经素黯的扉页都辉亮起来。庖牺氏的八卦从天玄地黄雷霆雨电中浮
出,阴爻阳爻从风火云泽中涌现,我一想起来就觉得那样的易经讲座必然
是诗??雄性的诗。
更动人的是他后来一把推开虎皮椅的决然;那时候,他目光烂烂,是
岩下的青电,他推掉了一片虎皮的斑彩,但他已将自己化为一只翦风的巨
虎,他更谦逊,更低卑,更接近真理,他炳炳娘娘,是儒门的虎。
那个故事真的是诗??虽然书上都说那是理学家的事迹。
那一千七百二十九只鹤
清朝人赵之谦曾梦见自己进入一片鹤山,在梦中,他仰视满天鹤翅,
而且非常清楚地记得有一千七百二十九只,正在这一刹那间,他醒了。
忽然,他急急地打开书箧,把所有的藏书和自己的作品一一列好,编
列了一套“仰视一千七百二十九只鹤斋丛书”。
如果把这样的梦境叙述给弗洛伊德听,他会怎么说?
一千七百二十九只鹤,在梦里,在鹤山之上的蓝天!
忽然,他了解,鹤是能飞的书。
而书,他明白了,书是能隐的鹤。
当他梦见鹤,他梦见的是激越的白翅凌空,是直冲云霄的智慧聚舞。
每一只在鸟是一篇素书。
曾经,他的书只是连篇累牍沉重的宋版或什么版,但梦醒时,满室皆
鹤,他才发现每一个人自有他的鹤山供鹤展翅,自有他的寒塘能渡鹤影,
知识在一梦之余已化生为智慧。
那真是多么像诗的一个梦啊!
照 田 蚕
照田蚕的故事,使我读起来想哭,记载的人是范成大,范成大的诗我
有时喜欢有时也不怎么佩服,倒是他援笔直书的记载真的让我想哭。
“村落则以秃帚、若麻秸、竹枝,燃火炬,缚长竿之杪,以照田,烂
然遍野,以祈丝谷。”
怎样的夜,怎样的火炬,怎样的属于农业民族的一首祈祷诗!
腊月里,田是冷的,他们给他火!
半夜里,田是黑的,他们给他亮!
烂然照遍田野的,与其说是火炬,不如说是一双双灼然烨然期待的眼
睛。
田地!当我们烛照你,我们也烛照了自己的心田,心是田,田是心,
我们是彼此命脉之所系!
给我们丝,给我们谷??而我们,则给你从头到脚的每一寸力量每一
分爱……
给我们丝,给我们谷,当火光温柔地舔着你,冷冷的腊月,残酷的空
间都因这一舌火光而有情起来……
给我们丝,给我们谷,你这腊月冬残时一无所有,却又生机无限无所
不有的田地。
给我们银子似的丝,给我们金子似的谷,我们的土地必须光灿夺目?
?像一阙梦一样夺目,像一注祷词一样丰富。
给我们丝,给我们谷……
读着,读着,我会蓦然一惊,仿佛在宋朝的田埂上走着,在火炬的红
光中喃喃自祷的人竟是我自己。
尔 雅
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
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
记不得上一次读尔雅是什么时候了,好像是大三那年,那时候修“训
诂学”,大多数同学其实也只需要看笔记,我大概还算认真一点的,居然
去买了一部尔雅来圈点。
圈尔雅真是累人的,尔雅根本是一部字典。好在很薄,我胡乱把它看
完了。
许多年过去,忽然有一天我心血来潮地又买了一本《尔雅音图》来看
,不是为学分,不是为一份年轻气盛的好强,仅仅出于一种说不出的眷恋
。那一年,走进大三的教室,面对黑板做学生??而今,走进大三教室,
背负着黑板做老师。时光飞逝,而尔雅仍是二千年前的尔雅。
一翻目录,已先自惊动了,一口气十九个释,我从前怎么就没看出这
种美来,那时的天地是怎样有情,看得出那时代的人自负而快乐,天地山
川,日月星辰,草木虫鱼,乃至最不可捉摸的音乐,最现实的牛棚马厩以
及最复杂的亲属关系,以及全中国的语言文字,都无一不可了解,因此也
就无一不可释义。读尔雅,只觉世界是如此简单壮丽,如此明白晓畅,如
此婴儿似的清清楚楚一览无遗。仿佛那时代的人早晨一起床,世界便熟悉
地向他走拢来,世界对他而言是一张每个答案都知道的考卷,他想不出有
什么不心安的事。
“……鲁有大野……楚有云梦……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东
方有比目鱼,不比不行……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
“前足皆白的马叫骥,后足皆白的叫狗,……硅大尺二寸谓之蚧,壁
大六寸谓之宣…
总之,他们知道前脚或后脚白的马,他们知道所佩的玉怎么区分,他
们甚至知道遥远的楚国有一片神秘的大沼泽,而最遥远的边区是神话??
介于有与无之间,介于知与不可知之间??比曰鱼在东方游着,比翼鸟在
南方飞着……汉民族在其问成长着。
读尔雅,原来也是可以读得人眼热的!
一 人 泉
明一统志:一人泉在钟山高峰绝顶,仅容一勺,挹之不绝,实山之胜
处也。
福建通志:在福建龙溪县东鹤鸣山,其泉仅供一人之吸,故名。
“一人泉”在南京和福建都有。
也许正像马鞍山、九曲桥,或者桃花溪、李家庄,是在大江南北什么
地方都可能有的地名。
记得明信片上的罗马城,满街都是喷泉,他们硬是把横流的水扭成反
弹向天的水晶柱,西方文明就有那么喧嚣光耀,不由人不目夺神移。
但在静夜我查书查到“一人泉”的时候,却觉得心上有一块什么小塞
子很温柔地揭开了??不是满城喷泉。而是在某个绝高的峰顶上,一注小
小的泉,像一颗心,只能容纳一个朝圣者,但每一次脉搏,涌出的是大地
的血髓,千年万世,把一涓一滴的泉给了水勺。
脉脉涌动,挹之不绝,一注东方的泉。在钟山,在福建龙溪县的东鹤
鸣山,以及在我心的绝峰上。
D. 张晓风的国学讲坛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5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我们的方块字,我们每日每时都在读它写它,几千年来它
似乎早巳尘满面鬓如霜,而作者都如同魔术师,轻轻拂去它的风尘,让它
,还有它的组合,再度闪射出神奇的光芒。在这里,我们可以惊喜地看到
,文字、文学与文化是怎样地被她融为一体。
第二部分是我们民族的艺术和习俗,从饮茶到酿酒,从精致的藏画和
美丽的瓷器……
第三部分由作者陪伴我们去看星看月,去游历华夏山水,从美丽的西
子湖畔到苍茫的西北戈壁,由于她的引领,山水风景唤醒了我们的感觉,
在诗经的句中的初识,在东坡的文章里相遇的感觉。
第四部分,我们从风景走向人物,汉很近,唐很近,竹林七贤仿佛不
过就在几尺以外的地方饮酒。在这里,人物林林总总,职业地位,迥然不
同,既有可以相与出尘的名士大儒,也有只是居家过日子的柴米夫妻。
第五部分,我们走进市井阡陌之间的酸甜苦辣和诗情画意。
作者简介
本书目录
序一:我有一个梦/张晓风
序二:一座灵动的国学讲坛/徐学
第一辑 汉字妙悟
地泉(一)
地泉(二)
地篇
初心
释古诗三首
诗课
精致的聊天
河飞记
山海经的悲愿
林中杂想
秋声赋
青楼集
坡丘的联想
如果作者是花
遇
第二辑 雅俗中国
错误
前身
被忧伤的眼神凝视过的丝茧
酿酒的理由
一抹绿
我想走进那则笑话里去
细细的潮音
清明上河图
云鞋
秋千上的女子
色识
不胜不负的菊花
杜鹃之笺注
自作主张的水仙花
梧桐
炎凉
缘豆儿
第一篇诗
青蚨
万物伙伴
烧窑的用破碗
玉想
第三辑 华夏风景
猎户在天
月,阙也
第一个月盈之夜
等待春天的八十一道笔画
美丽的计时单
六桥
西湖十景
丝路,一匹挂红
城门啊,请为我开启
请不要对我说欢迎
你我间的心情,哪能那么容易说得清道得明
戈壁行脚
常常,我想起那座山
第四辑 为古人描容
仓颉
最后的麒麟
替古人担忧
卓文君和她的一文铜钱
梅妃
唐代最幼小的女诗人
不朽的失眠
血沥骨
人环
扛负一句叮咛的人(节选)
许士林的独白
三生石上
倒好嬉子
四个身处婚姻危机的女人
第五辑 看古人扮戏
西厢记
窦娥冤
救风尘
汉宫秋
梧桐雨
拜月亭
琵琶记
赵氏孤儿
陈州粜米
墙头马上
桃花女
张生煮海
蓝采和
灰阑记
牡丹亭
王宝钏
桃花扇
精彩书摘
地 泉(一)
有一种东西,我们称之为“诗”。
有人以为诗在题诗的壁上、扇上、搜纳奇句的古锦囊里,或一部毛诗
、一卷杜子美里。其实,不是的,诗是地泉,掘地数寻,它便翻涌而出,
只要一截长如思绪的汲绠,便可汲出一挑挑一担担透明的诗。
相传佛陀初生,下地即走,而每走一步即地涌金莲,至于我们常人的
步履,当然什么也引不起。在我们立脚之地,如果掘下去,便是万斛地泉
。能一步步踩在隐藏的泉脉之上,比地涌金莲还令人惊颤。
读一切的书,我都忍不住去挖一下,每每在许多最质朴的句子里,蕴
结着一股股地泉。古书向来被看作是丧气难读的,其实,古书却是步步地
泉,令人忍不住吓一跳,却又欣喜不已的。
虎皮讲座
名臣言行录外集里这样记载:张横渠在京中,坐虎皮说易经,忽一日
和二程谈易,深获于心,第二天便撤去虎皮,令诸生师事二程。
不知为什么,理学家总被常人看作是乏味的一群,但至少,我一想到
张横渠,只觉诗意弥弥。
我喜欢那少年好剑,足斥弛豪纵的关中少年,忽有一天,他发现了比
剑还强,比军事还强的东西,那是理。
他坐在一张斑斓的虎皮上,以虎虎的目光,讲生气虎虎的易经。
多么迷人多么漂亮的虎皮讲座,因为那样一个人,因为那样一张讲座
,连易经素黯的扉页都辉亮起来。庖牺氏的八卦从天玄地黄雷霆雨电中浮
出,阴爻阳爻从风火云泽中涌现,我一想起来就觉得那样的易经讲座必然
是诗??雄性的诗。
更动人的是他后来一把推开虎皮椅的决然;那时候,他目光烂烂,是
岩下的青电,他推掉了一片虎皮的斑彩,但他已将自己化为一只翦风的巨
虎,他更谦逊,更低卑,更接近真理,他炳炳娘娘,是儒门的虎。
那个故事真的是诗??虽然书上都说那是理学家的事迹。
那一千七百二十九只鹤
清朝人赵之谦曾梦见自己进入一片鹤山,在梦中,他仰视满天鹤翅,
而且非常清楚地记得有一千七百二十九只,正在这一刹那间,他醒了。
忽然,他急急地打开书箧,把所有的藏书和自己的作品一一列好,编
列了一套“仰视一千七百二十九只鹤斋丛书”。
如果把这样的梦境叙述给弗洛伊德听,他会怎么说?
一千七百二十九只鹤,在梦里,在鹤山之上的蓝天!
忽然,他了解,鹤是能飞的书。
而书,他明白了,书是能隐的鹤。
当他梦见鹤,他梦见的是激越的白翅凌空,是直冲云霄的智慧聚舞。
每一只在鸟是一篇素书。
曾经,他的书只是连篇累牍沉重的宋版或什么版,但梦醒时,满室皆
鹤,他才发现每一个人自有他的鹤山供鹤展翅,自有他的寒塘能渡鹤影,
知识在一梦之余已化生为智慧。
那真是多么像诗的一个梦啊!
照 田 蚕
照田蚕的故事,使我读起来想哭,记载的人是范成大,范成大的诗我
有时喜欢有时也不怎么佩服,倒是他援笔直书的记载真的让我想哭。
“村落则以秃帚、若麻秸、竹枝,燃火炬,缚长竿之杪,以照田,烂
然遍野,以祈丝谷。”
怎样的夜,怎样的火炬,怎样的属于农业民族的一首祈祷诗!
腊月里,田是冷的,他们给他火!
半夜里,田是黑的,他们给他亮!
烂然照遍田野的,与其说是火炬,不如说是一双双灼然烨然期待的眼
睛。
田地!当我们烛照你,我们也烛照了自己的心田,心是田,田是心,
我们是彼此命脉之所系!
给我们丝,给我们谷??而我们,则给你从头到脚的每一寸力量每一
分爱……
给我们丝,给我们谷,当火光温柔地舔着你,冷冷的腊月,残酷的空
间都因这一舌火光而有情起来……
给我们丝,给我们谷,你这腊月冬残时一无所有,却又生机无限无所
不有的田地。
给我们银子似的丝,给我们金子似的谷,我们的土地必须光灿夺目?
?像一阙梦一样夺目,像一注祷词一样丰富。
给我们丝,给我们谷……
读着,读着,我会蓦然一惊,仿佛在宋朝的田埂上走着,在火炬的红
光中喃喃自祷的人竟是我自己。
尔 雅
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
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
记不得上一次读尔雅是什么时候了,好像是大三那年,那时候修“训
诂学”,大多数同学其实也只需要看笔记,我大概还算认真一点的,居然
去买了一部尔雅来圈点。
圈尔雅真是累人的,尔雅根本是一部字典。好在很薄,我胡乱把它看
完了。
许多年过去,忽然有一天我心血来潮地又买了一本《尔雅音图》来看
,不是为学分,不是为一份年轻气盛的好强,仅仅出于一种说不出的眷恋
。那一年,走进大三的教室,面对黑板做学生??而今,走进大三教室,
背负着黑板做老师。时光飞逝,而尔雅仍是二千年前的尔雅。
一翻目录,已先自惊动了,一口气十九个释,我从前怎么就没看出这
种美来,那时的天地是怎样有情,看得出那时代的人自负而快乐,天地山
川,日月星辰,草木虫鱼,乃至最不可捉摸的音乐,最现实的牛棚马厩以
及最复杂的亲属关系,以及全中国的语言文字,都无一不可了解,因此也
就无一不可释义。读尔雅,只觉世界是如此简单壮丽,如此明白晓畅,如
此婴儿似的清清楚楚一览无遗。仿佛那时代的人早晨一起床,世界便熟悉
地向他走拢来,世界对他而言是一张每个答案都知道的考卷,他想不出有
什么不心安的事。
“……鲁有大野……楚有云梦……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东
方有比目鱼,不比不行……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
“前足皆白的马叫骥,后足皆白的叫狗,……硅大尺二寸谓之蚧,壁
大六寸谓之宣…
总之,他们知道前脚或后脚白的马,他们知道所佩的玉怎么区分,他
们甚至知道遥远的楚国有一片神秘的大沼泽,而最遥远的边区是神话??
介于有与无之间,介于知与不可知之间??比曰鱼在东方游着,比翼鸟在
南方飞着……汉民族在其问成长着。
读尔雅,原来也是可以读得人眼热的!
一 人 泉
明一统志:一人泉在钟山高峰绝顶,仅容一勺,挹之不绝,实山之胜
处也。
福建通志:在福建龙溪县东鹤鸣山,其泉仅供一人之吸,故名。
“一人泉”在南京和福建都有。
也许正像马鞍山、九曲桥,或者桃花溪、李家庄,是在大江南北什么
地方都可能有的地名。
记得明信片上的罗马城,满街都是喷泉,他们硬是把横流的水扭成反
弹向天的水晶柱,西方文明就有那么喧嚣光耀,不由人不目夺神移。
但在静夜我查书查到“一人泉”的时候,却觉得心上有一块什么小塞
子很温柔地揭开了??不是满城喷泉。而是在某个绝高的峰顶上,一注小
小的泉,像一颗心,只能容纳一个朝圣者,但每一次脉搏,涌出的是大地
的血髓,千年万世,把一涓一滴的泉给了水勺。
脉脉涌动,挹之不绝,一注东方的泉。在钟山,在福建龙溪县的东鹤
鸣山,以及在我心的绝峰上。
E. 暑假哪里有截拳道的教学最好在马鞍山芜湖一代的!
龙健搏武道首次公开面向大众招生!以传统国学文化、现代科学体系注入武术,让武术有据可依,以武术的运动形态作为学科蓝本,剖析武道文化内涵,让武术有理可探!独创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多学科交叉的教学理念,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定能让你得到前所未有的收获?今天,机会来了!一堂课,改变人生!一堂课,将为你创造辉煌!不来,你将遗憾终身!来了,你将为自己的人生展开崭新的篇章!!
芜湖龙健搏武道教育将以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展现给大家,欢迎各位武术爱好者前来咨询学习交流,均可免费试验一节课。
开设课程:双节棍,截拳道,散打,综合武术,实战器械。
班级设置:职业教练员,防身速成,减压禅修,短期特训,保镖特训,高考特训,传人弟子。 博客blog.sina.com.cn/whljbwd
F. 马鞍山市治疗甲状腺结节最好的医院远吗在哪里啊
治疗甲状腺,我个人觉得南京
中亚
甲亢
医学
研究院还不错,国学传承,融贯中西:甲状腺中心传承国医精华,以数十年行医经验,融合现代医学理念以及各种中医药理、国际先进理论,研发等在甲状腺等病症的中西医诊疗方面独具优势。我有个朋友之前就是在那治疗好的,你可以去看看,,,,,,
,,,,,,,,,
G. 马鞍山哪里有传播截拳道的地方我想暑假系统的学习!!
健搏武道首次公开面向大众招生!以传统国学文化、现代科学体系注入武术,让武术有据可依,以武术的运动形态作为学科蓝本,剖析武道文化内涵,让武术有理可探!独创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多学科交叉的教学理念,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定能让你得到前所未有的收获?今天,机会来了!一堂课,改变人生!一堂课,将为你创造辉煌!不来,你将遗憾终身!来了,你将为自己的人生展开崭新的篇章!!
芜湖龙健搏武道教育将以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展现给大家,欢迎各位武术爱好者前来咨询学习交流,均可免费试验一节课。
开设课程:双节棍,截拳道,散打,综合武术,实战器械。
班级设置:职业教练员,防身速成,减压禅修,短期特训,报表特训,高考特训,传人弟子。
H. ()子的问题
诸子百家简介
一、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孔子》、《孟子》、《荀子》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二、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作品:《道德经》、《庄子》
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三、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
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
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
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相传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励志。其徒属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领袖称「巨(钜)子」。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吕氏春秋·去私》)。
墨翟死后,分裂为三派。至战国后期,汇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亦称「后期墨家」),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
四、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作品:《韩非子》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
这一学派,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
《汉书·艺文志》著录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书》和《韩非子》。
五、名家: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和桓团。作品:《公孙龙子》
名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当时人则称为「辩者」、「察士」或「刑(形)名家」。代表人物为惠施和公孙龙。
六、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
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这一学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代表人物为战国时齐人邹衍。
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两种对立和转化的力量,可用以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葜)两大定律,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邹衍综合二者,根据五行相生相胜说,把五行的属性释为「五德」,创「五德终始说」,并以之作为历代王朝兴废的规律,为新兴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论根据。
《汉书·艺文志》著录此派著作二十一种,已全部散佚。成于战国后期的《礼记·月令》,有人说是阴阳家的作品。《管子》中有些篇亦属阴阳家之作,《吕氏春秋·应同》、《淮南子·齐俗训》、《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保留一些阴阳家的材料。
七、纵横家:代表人物:苏秦、张仪。主要言论传于《战国策》
纵横家是中国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列为诸子百家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等。
战国时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连为横,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秦,纵横家由此得名。他们的活动对于战国时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
《战国策》对其活动有大量记载。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纵横家曾有著作「十六家百七篇」。
八、杂家:代表人物:吕不韦
杂家是战国末期的综合学派。因「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汉书.艺文志》及颜师古注)而得名。秦相吕不韦聚集门客编着的《吕氏春秋》,是一部典型的杂家著作集。
九、农家,
农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注重农业生产而得名。此派出自上古管理农业生产的官吏。他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孟子.滕文公上》记有许行其人,「为神农之言」,提出贤者应「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治」,表现了农家的社会政治理想。此派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也注意记录和总结。《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被认为是研究先秦农家的重要资料。
十、小说家,
小说家,先秦九流十家之一,乃采集民间传说议论,借以考察民情风俗。《汉书·艺文志》云:「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
诸子百家简述
诸子百家中,儒家创始人孔子因继承三代中原文化正统,在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以致儒家学说不仅在诸子百家中地位显著,而且还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核心内容,对中民民族精神形成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事实上,我们可以说,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儒家学说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精华,也是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它已渗透传统文化的每一根毛细血管之中,极大地影响着中国文化的每一个领域。凡是从中国土壤里产生的学说思想、宗教派别,甚至是外来文化、外来宗教,都不能避免带上儒家文化的痕迹。于今而言,犹不止此。儒家思想亦对世界文化还产生了永久的影响(我们知道,日本和“四小龙”推崇儒学也是在它们已实现或者基本现代化后,为解决现代化所带来的信仰危机、道德滑坡问题而采取的补偏救弊措施。所谓“东南亚文化圈”,基本上就是以儒学为主体的文化构成模式。它有力地推动了东南亚的社会文明与进步。随着历史的发展,儒家伦理正在进入西方国家)。
关于对诸子百家的派别归类,司马谈列举了六家,“乃论六家之要指曰: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史记·太史公自序》)。《汉书·艺文志》中的刘歆《七略》的诸子略分为十家: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除去小说家不谈,所以称"九流十家"。
诸子所以说是政治学派的总称,是因为其各家的基本宗旨大都是为国君提供政治方略。儒家主张以德化民;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信赏必罚;墨家主张兼爱尚同;名家主张去尊偃兵。汉代以后,墨家和名家成为绝学,农家独立成一门技术性学科,阴阳家演化为神秘的方术。因此对后来大一统王朝政治产生影响的只有儒、道、法。
诸子百家的许多思想给后代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如儒家的“仁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孟子的古代民主思想;道家的辩证法;墨家的科学思想;法家的唯物思想;兵家的军事思想等,在今天依然闪烁光芒。便是那“诡辩”的名家,也开创了中国哲学史上的逻辑学领域。我们可以、也应该鉴借儒家的刚健有为精神,来激励自己发愤图强;鉴借儒家的公忠为国精神,来培育自己的爱国情怀;鉴借儒家的"以义制利"精神,来启示自己正确对待物质利益,鉴借儒家的仁爱精神,来培育自己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鉴借儒家的气节观念,来培育自己的自尊、自强的独立人格;也鉴借墨家的"兼爱"、"尚贤"、"节用";道家的“少私寡欲”、“道法自然”;法家的"废私立公",等等思想。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书。
儒家: http://ke..com/view/51931.htm
道家: http://ke..com/view/2762.htm
墨家: http://ke..com/view/2748.htm
法家: http://ke..com/view/22147.htm
名家: http://ke..com/view/16683.htm
阴阳家: http://ke..com/view/54508.htm
纵横家: http://ke..com/view/152.htm
杂家: http://ke..com/view/43947.htm
农家: http://ke..com/view/54527.htm
小说家: http://ke..com/view/54531.htm
兵家: http://ke..com/view/188284.htm
医家: http://ke..com/view/403180.htm
I. 关于国学常识的若干问题,急求,高悬赏,高追加~~~急急急~~~
您好,
1《旧唐书》的作者是:刘昫___
《新唐书》的作者是:宋代欧阳修、宋祁
2“五伦”指的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3 “史家四长”指的是:史德、史学、史识、史才
4“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出自:周易
5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诗经。邶风。击鼓》篇
名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6“百家争鸣”现象出现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7.“前四史”指的是: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三国蜀]陈寿的《三国志》
8.“小康”一词出自《诗经·大雅·民劳》
9.二十四史均采用的体例是:编年体
10老子之言窃弄阖辟者也”什么意思?
此句为程子评价老子思想言论的一句。
阖辟hépì闭合与开启。也指文章笔法的变化。如:明宋濂《题<乌继善文集>后》:“况为文者,发造化之秘,贯古今之统,苟无以管摄而阖辟之,则何以尽其变化不测之妙?”
11孔子论述关于学习的三境界: 知之---好之--乐之
12 我国最早的音韵学著作是 三国魏李登的《声类》
13上善若水“出自《老子》
14春秋时期的古战场,齐晋鞌之战发生地是济南的 华不注山
希望能帮到你,祝好,具体解释出处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