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马鞍山台军

马鞍山台军

发布时间:2021-09-19 11:23:10

A. 马鞍山有什么好玩的

马鞍山新十佳景点
五彩斑烂――采石矶风景区

以采石矶为主体,以长江为纽带的采石风景名胜区,因绝壁矶石而名闻天下,被列为长江三矶之首。

采石风景区以诗人李白为灵魂,以"翠螺出大江"的壮丽景观和锁溪河风光为载体,含翠螺山、荷包山、小九华和采石镇、小黄洲在内的名胜。景区内的太白楼,四角飞翘,斗拱画梁,古色古香,与黄鹤楼、岳阳楼、腾王阁并称为“三楼一阁”。沿石级向上,有联璧台、燃犀亭、三元洞、三台阁、李白衣冠冢等,像一串串珍珠镶篏在翠螺山上下,五彩斑烂,美不胜收。人类和大自然的和谒,在这里得到充分的诠释。
诗魂归里――青山李白墓园

李白墓园位于市东南20公里的青山下。山峦遥接,蜿蜓起伏,林木葱郁,泉水潺潺。南齐诗人谢眺称作“山水都”,曾筑室山南。李白生前有“宅近青山同谢眺”的夙愿,于是后人将诗仙葬在这里。

太白墓园座北朝南,枕山面水。园内青翠沁绿,池水泱泱。太白祠飞檐耸脊,雕梁画栋。厅内耸立一尊李白塑像,侧身而立,气度非凡。厅堂悬有书法家司徒手书“诗无敌”,两侧壁上镶嵌着的多块石碑,是现存较早的文物。祠后为李白墓地,墓碑上刻“唐名贤李太白之墓”,四周柳树婆娑,荡漾着人们对诗人绵绵的思念之情

诗城明珠――雨山湖公园

雨山湖位于市中心,通过雨山河和长江沟通,水域千亩,与佳山和雨山构成山水相依的景观。四条繁华的街道环湖修筑,沿路栽种香樟、银杏、迎春花和悬铃木,不仅给城市增色,也使雨山湖成为一颗亮丽的明珠。

雨山湖及南湖、北湖公园到处是挂满露水的草坪,每一叶小草,仿佛蕴藏着万语千言。形态各异的小桥、回廊、亭阁,引导游人时而凌波赏荷,时而隔岸观景。湖中一座人工堆筑的小岛,成为大雁、鸥鹭和鸳鸯的栖息地,鸟儿成群汇集于此,或戏水啁啾,或引吭高歌,完全融入醉人的绿水蓝天之中。

将军遗梦――朱然墓园

朱然墓园位于市区南,为东吴大将朱然之墓,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朱然浙江安吉人,13岁过继给舅父为子,少年时与孙权同窗共读。三国争雄,朱然北抗曹魏,西拒蜀汉,生擒关羽,成为统领东吴全军的将领,官至左大司马右军师,终年68岁。

1984年6月,沉睡1700多年的朱然墓被发掘,出土大量珍贵文物,被列为80年代中国十大考古发现。墓长8.7米,宽3.54米,由墓道、前室、后室等组成,结构严谨,布局合理,显示出古代高超的建筑技术。

墓园内有文物陈列厅、仿古兵器馆、朱然家族墓陈列厅等。馆外群山遥峙,馆内绿树成荫,三月樱花烂漫,八月丹桂飘香,是将军梦幻中的仙境,也是寻幽探古的胜地。

青山竹海――濮塘自然风景区

濮塘自然风景区分黄庄、剑湖和陵轩三个景区。

黄庄景区位于濮塘东北,山高谷深,竹翠树密,有幽谷和清泉,篁林古道、九龙戏珠、深谷古庵、龙泉寿树、星湖山村。剑湖景区位于濮塘西南,山水相连,景观奇特,有剑湖画舫、绣帘鸟语、钟鼓奇观、龙尖揽胜等。陵园景区是进入黄庄的门户,这里是烈士忠魂安息的圣地,有供人瞻仰、凭吊的烈士塔、烈士墓。整个景区山峦起伏,竹海泛浪,茶园成片。分布在青山和竹海间星星点点的农舍,正满怀深情地讲述着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故事

流光溢彩――节庆广场

节庆广场位于市区以南,是集观赏休闲和防洪于一体的综合工程。广场西至湖西南路,东到湖东南路,近1.5平方公里,是我市面积最大,最时尚的广场。两岸的木栈道和景观桥连为一体,形成以水面为中心的多层次的滨河亲水空间。华美的建筑,宽阔的水面,给人雄伟壮丽之感。

入夜,华灯初放,这里成了色彩的天堂,五颜六色的光柱在这里交汇。天上繁星点点,地下流光溢彩,偶而有流星坠落,似乎融入广场上斑烂的色彩,绽出无声的闪亮,使人恍如梦中。

梦里禅语――小九华

小九华是临江而立的断崖山丘,位于采石镇西北,擎天镇地,山高百丈。相传地藏王曾在这里住过,古代就有地藏王殿。由于山峦秀美,酷似青阳九华山,人称“小九华”。原名望夫山,古时一女子在此盼夫归来,化为巨石,至今,“望夫石”三字依稀可见。

山间寺庙多座,一年四季游客不断,香火极盛。这里树木茂密,野兔在草丛里出没,百灵在林间歌唱,使人恍如走进梦幻的天地。桂花、金银花等具有观赏和栽培价值的植物随处可见。如果说人与自然存在着韵律关系,小九华就是最美的旋律。

古塔临风――黄山塔

当涂县城北的小黄山,又名浮丘山,相传浮丘公曾在这里牧鸡。山上有一塔,故名黄山塔。李白登临此山,呤出了“送君登黄山,长啸依天梯”的绝唱。可见,此塔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就有了。南宋诗人陆游在诗中也提及此塔:“可怜黄山塔,突兀暮烟里,依然十年前,看我行万里”。即使浪迹天涯,诗人也不会忘记黄山塔,这浓浓深情实在令人感动。

古时山上有宋离宫、凌歊台、怀古台、誓清堂等。山顶的凌歊台五尺高,相传是刘裕避暑的地方。黄山塔虽数次重修,仍带有宋代、明清时期的风格。

黄山塔是地域历史的文化标象,像一位沧桑的老人,带着时代的印记,从千年的风雨中一直走到今天。

放飞心灵――盆山度假村

马钢盆山度假村位于市东郊,占地二千多亩,是集休闲、娱乐、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度假区。
度假村四周奇峰罗列,前有西绵山,后有天鹅峰,左有双鹭溪,右有金鸡岭。金鸡岭流传着五只金鸡散步,天鹅峰流传着88盏油灯至今长明的动人传说,给这里的山水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度假村是野生动植物的家园,植物百余种,野生食用菌有10余:动物60多种,其中鹭鸟达10余种。这里山谷幽深,溪水长流,空气清新,是天然氧吧。红瓦白墙的庭院式住宅,风味独特的农家菜,热情好客的山里人家,无不向你诉说,来这里度假,是放飞心灵的最好方式。

登高佳处――佳山公园

佳山原名家山,位于雨山湖东,高百余米,与雨山遥遥想望。相传是佳郎的化身,而雨山则是他的妹妹。这一对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年轻人,不顾父母亲反对,毅然相爱,却遭杀身之祸。他们的真情撼天动地,天神将他们化为两座山。人们说,两山间的湖水是他们的泪水化成。

山顶曾有一寺,抗战期间被日本人烧毁。后由南京一位施主四处化缘,在原处建“白云庵”一座,1958年被拆。

佳山四季常青,松树繁茂,有十多条道路直达山巅。山顶两则有望景台,可以观赏日出,也可俯瞰全市。每天清晨,登山者络绎不绝,欢声笑语唤醒了沉睡的山峦。

B. 世界上有没有哪知航母被击沉

补充下楼上的
我也所知不全,尽量补充
英国:百眼巨人号
美国:重型航母有”萨拉托加“号,轻型的至少四艘以上
日本:
大鹰(轻型航母)1944年8月18日在东所罗门海域被美国潜艇“红石鱼”号击沉
云鹰 (轻型航母)1944年9月17日在南中国海被美国潜艇“石首鱼”号击沉
冲鹰 (轻型航母)1944年12月4日在八丈岛海域被美国潜艇“东方旗鱼”号击沉
神鹰 (轻型航母)1944年1月17日在黄海被美国潜艇“锹鱼”号击沉

C. 马鞍山介绍资料

马鞍山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与六朝古都南京毗邻,素有“金陵屏障、建康锁钥”之称。众所周知,万里长江自天门山起折为北上,“碧水东流至此回”,江南变为江东。马鞍山由此得名为“江东第一城”。马鞍山地区西周时属吴国,春秋战国时属越国和楚国;秦统一时,属丹阳。马鞍山悠久的历史积淀了璀璨的文化,历代名人荟萃。1956年马鞍山建市后,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当我们以国家卫生城,全国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为荣的同时,还要自豪地强调:地处“江东第一城”的马鞍山还是一座文化名城!
一、历史悠久
马鞍山地处和县猿人、汤山猿人、繁昌人字洞三处。古人类遗址的中心位置,属长江流域中华文明摇篮的中心地带。通过市内众多的古文化遗址,可以把历史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37处文物保护单位和1000多件珍贵的出土文物,准确地展示了马鞍山地区悠久的历史。
(一)马鞍山地区早期遗址丰富多彩,文化信息丰富。
烟墩山、七亩塘、高个山、郑家等新石器时期遗址表明,马鞍山地区新石器时代就有了发达的农业文明。烟墩山遗址出土的石器、陶器、瓷器、玉器、青铜器等400多件文物充分证明了马鞍山地区早在5000多年前,宗教地位和政治地位就已十分显赫。五担岗、邓家、船墩、荒庙墩等遗址的出土文物表明,商周时期,马鞍山地区手工业文明已达相当高度,人们开始使用制作精美的青铜器物品,根据五担岗遗址出土的文物类别和遗址布局,可以初步判断这里是早期的中心城池。
(二)马鞍山市的源头可以上溯到三国的姑孰城和东晋的牛渚诚。
公元222年,三国孙权筑城姑孰。347年,东晋镇西将军谢尚筑城牛渚(今采石一带)。虽然,这“城”与现代的“市”内涵有别,但是,其军事地位、政治地位显赫,且有较大的地域规模(牛渚城达10多平方公里),别处无可比拟。由此,我们可以把这两城视作马鞍山城市的源头。
(三)采石矶为群雄逐鹿之地。
马鞍山市与六朝古都南京近在咫尺。采石矶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南京的天然屏障,也同时成为著名的古津渡、古战场,此地曾发生过数十次战争,史册中载有许多剑影刀光、金戈铁马的采石大战故事。
(四)馆藏文物类别齐全。
马鞍山文物管理部门珍藏着丰富多彩、类别齐全的珍贵文物,其中经过鉴定的珍贵文物1028件(套),这些文物绝大部分为我市出土,文化信息准确,文化内涵丰富。其中春秋勾连纹大铙,三国青瓷鸡首罐、青瓷虎子、青瓷羊、 孟府 君墓志砖、季扎挂剑图漆盘等一、二级文物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审美价值。
二、古文化璀璨
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马鞍山地区劳动、生息,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使这一地区以太白墓、朱然墓为代表的墓葬,广济寺为代表的寺庙,太白楼为代表的楼台亭阁等古文化资源俯拾皆是。主要有:
(一)朱然墓轰动全国。
马鞍山地区曾先后出土大量三国、两晋时期的古墓葬,其中1700多年前的三国东吴名将朱然墓尤其引人注目。其墓葬为目前已发掘的300多座三国东吴古墓中墓主身份最高的大型墓葬。其墓的结构与墓中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令世人瞩目。尤其是60多件精美的漆器及其绘画作品,填补了汉代至三国时期漆器工艺及美术的空白。其文物在日本展出期间,曾引发“三国热”。此墓的发掘,被列为80年代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二)广济寺名冠江南。
位于翠螺山南麓的广济寺,又名资福院,始建于三国时间,后毁于战火。清光绪年间,重新建造山门、大雄宝殿和观音阁,气势壮观,为江南名刹之一,素有安徽佛教“祖庭”之誉。
(三)黄山塔镇守市口。
此塔位于宁芜路东侧的黄山之顶,为当涂进入市区的标志物。此塔由南朝宋武帝刘裕建造。原塔前有凌敲台,后有怀古亭,为武帝避暑离宫,李白有“长啸倚天梯”诗句赞其雄姿。
(四)谢公宅争辉青山。
谢公宅位于当涂青山,为南朝宣城太守谢脁故宅。环宅皆流泉奇石,摩崖石刻。谢脁诗、书、文俱佳,尤擅五言山水诗,有山水诗祖之称,李白对其推崇备至,曾明确表示死后要与谢脁结为“异代芳邻”,留下了文坛千古佳话。
(五)太白墓古朴典雅。
太白墓园位于当涂青山西麓,占地6公顷。李白逝后初葬龙山,后人遂其“与谢脁为邻”之愿迁葬青山。园前立挺拔的牌坊,园内有李白墓、太白祠、青莲池、十咏亭等古迹,其古朴典雅的布局与李白旷达的情怀、浪漫的诗风相得益彰。启功、赵朴初、林散之、舒同、司徒越等书画大师的题额更使墓园增色。宋碑“大唐翰林李公新碑”2000余字,是今人研究李白最重要的资料。
(六)谪仙楼辉煌壮美。
谪仙楼,太白楼别称。因李白人称“谪仙人”而得名。此楼始建于唐元和年间,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合称“长江三楼一阁”,有“风月江天贮一楼”之美誉,为历代文人雅士所钟情。李白祠、清风亭,同风阁等建筑与太白楼相互呼应,构成了别具特色的太白楼古建筑群。
(七)昭明阁遗迹犹存。
昭明,南朝梁武帝萧衍长子萧统谥号。萧统博览群书,编纂现存最早的诗文选集《昭明文选》。昭明阁,系昭明太子读书处,位于慈姥山,原有阁、厅、楼和碑刻,现留残碑一块,上刻有昭明读书的形象。
(八)三元洞临江欲飞。
三元洞原为采石江边悬崖绝壁中的天然石洞,清康熙年间,一僧人依崖造屋,设天、地、水三官神位于内,三元洞由此得名。整修后的三元洞,三面临江,跃跃欲飞。游人入洞后,可直达江底;返登其上,既可极目远眺,也可俯视江流。三元洞的有关传说,折射着中国文化人的道德追求、政治想往和价值取向。
(九)峨眉亭江月尽揽。
峨眉亭与三元洞紧邻,因亭飞檐如峨眉而得名。北宋沈括咏其“双峰秀山两眉弯,翠黛依然鉴影间”。此外,文天祥、赵孟兆页等人均登亭揽胜,留下佳作名篇。现亭内存碑五块,元碑《过采江诗》尤为珍贵,郭沫若称其为不可多得之物。
(十)翠螺山古迹荟萃。
翠螺山一面临江、三面环河,其山上的燃犀亭、醉月斋、赤乌井、怀谢亭等文物古迹随处可见,尤其是与李白有关的李白衣冠冢、捉月台更具文化韵味。更值得一说的是翠螺山的自然景观十分幽美。长江三矶之首的采石矶突兀江流,有“千古一秀”之美称,是如今长江下游唯一的岸蚀景观。历代文人孟浩然、刘禹锡、王安石、陆游、苏轼……均到此漫游。李白曾多次登矶游览,写下《横江词》、《牛渚矶》等不朽诗章。
(十一)明皇窑遥传辉煌。
当涂青山有两座窑场遗址。南窑专制琉璃,北窑专制砖瓦,是明洪武年间为烧制凤阳皇陵而特建的皇家窑场。现此窑已废,但透过窑址随处可见的琉璃瓦碎片及断砖,不难发现其昔日的辉煌。
(十二)古诗文争奇斗艳
马鞍山地区的山水为历代文人雅士推崇备至。著名南齐山水诗人宣城太守谢朓迷恋当涂青山,称其为“山水都”并筑室凿井,作《治宅》《游山》诗作,当为名人为马鞍山地区留下的较早的佳作。李白一生酷爱山水,尤其钟情马鞍山地区,给马鞍山留下了60多首(篇)诗文。其中的《登天门山》、《姑孰十咏》、《横江词六首》、《夜泊牛渚怀古》等成为千古绝唱,广为传诵。李白逝世后,刘禹锡、白居易、贾岛、李绅、杜牧、韦庄、梅尧臣、杜荀鹤等一大批诗人即到马鞍山拜谒李白墓,李白祠和李白衣冠冢,留下了大量的华章佳句。其中刘禹锡的《泊牛渚》、白居易的《李白墓》、杜牧的《牛渚》等诗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的仰慕之情。截止清末明初,马鞍山地区已积淀了赞咏李白及其胜迹的诗文1100余首(篇),楹联130多幅,各类碎文、序文、祭文数百篇,涉及文化名人和文臣武将600多人。
(十三)古碑刻丰富多彩。
大量的古碑刻散落在城乡各地。其中太白墓内的李白全身像碑、唐李华《古文翰林学士 李 君墓志》、刘全白《唐古文翰林学士 李 君碣记》和裴敬的《翰林学士李公墓碑》以及范传正撰写的《大唐翰林李公新墓碑》,为考证李白生平创作与思想提供了真实的第一手资料。采石峨眉亭内的宋碑、元碑、明碑,被 郭沫若 先生称之为“不可多得之物”。此外,横山“石门、慈姥山“昭明太子碑”、太白楼内的重修太白楼记碑、梅花碑、虎字碑、然犀亭碑等均有极高的文化价值。马鞍山麓的“江东第一城”虽然为当代人所刻,但其社会价值也绝不可小视。

D. 马鞍山市第二中学的教研成果

学校现有高中教学班50个,学生2714人。举办有“安徽省理科实验班”、“文科实验班”“中新友好实验班”、“志诚名师网校”、开展有AFS项目、新加坡留学项目等对外交流教育项目,参与举办成功学校、当涂分校和马鞍山二中实验学校。其中理科实验班每年面向全省招生40名。我校第一届省理科实验班已有14位同学保送至北大、清华等名牌高校,各学科竞赛成绩名列全省第一。2003年,我校开始步入国际教育的舞台,引进外教资源,创办了“中国·新西兰友好实验班”,每年面向全省招收100名学生。2004年高考又写下了学校办学新纪录,单单被北大、清华这两所学校录取的学生就有13位,我校每年高考本科达线率稳定在95%以上,其中重点高校录取达60%。近十年中,累计向全国高校输送合格新生3000多名,他们当中有伍健、王亚伟、张文静、秦敏、姜韬、冯沁雪等六位安徽省高考文理科状元。我校参加国家、省级学科竞赛获一、二等奖的人数近400人次,他们中有奥林匹克金牌和理论特别奖得主周沛等。另有一批学生他们有的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有的个人演唱录制成光盘公开发行,钢琴、手风琴、二胡达到10级的学生累计达到30多人,还有一些学生达到了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他们多次打破省、市中学生运动会记录。独具特色的育人环境使二中的学生形成了富于理想、个性活泼、视野开阔、善于合作、敢于创新的特点,在大学学习和工作中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学校办学成果丰硕,先后荣获国家级表彰21项和省级表彰20项,被省教育厅赞誉为“城市中学一枝花”。
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学生,先后有伍健、王亚伟、秦敏、姜韬、冯沁雪等5位省高考文、理科状元,近百名学生保送进入国内外名校;参加国家、省级学科竞赛获一、二等奖800多人次,其中有国际奥林匹克金牌和理论特别奖得主周沛;作为省体育传统项目(田径)学校,学生除取得田径类优异成绩外,还多次获得健美操、武术、定向越野、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比赛的好成绩;秉承“厚德、励学、敦行”校训,坚持办好校报校刊《群星报》《雏鹰》、校园电视台、广播站、英语角、中学生业余党校、二中文化讲坛、校园文化艺术节、“感动校园人物(集体)”评选表彰等一系列活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独具特色的育人环境使二中学子具有了视野开阔、个性活泼、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特点。 马鞍山二中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实施人才强校、质量立校、文化兴校三大战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2015年高考再创辉煌,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2015年高考,马鞍山二中各类考试人数984人。文理科650分以上90人,600分以上434人。艺体类报名10人,全部达二本线。
◆冯沁雪同学以卷面708分的突出成绩勇摘安徽省理科状元。
◆冯沁雪同学、张欣妍同学包揽马鞍山市(市区和三县)文理科状元。
◆五位同学进入全省文理科前十名。冯沁雪(第1名)、汤宇琛(第8名)等两位同学进入全省理科前十名;张欣妍(第4名)、章旻慧(第7名)、王芷晨(第8名)等三位同学进入全省文科前十名。另,周捷同学(第25名)进入全省文科前三十名。
◆据统计,今年录取北大、清华有望突破10人,继续保持在全省领先水平。
◆林子窈同学已保送至清华大学。
◆芮慈同学成为2015年安徽省唯一一位“一本上北大”的博雅生。
◆五位同学2014年提前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新人才实验班,他们是:邵帅、赵子瑞、张拙成、许蓝天、陈炎炜。
◆孙嘉明同学公费留学至新加坡国立大学。
◆祝林东同学顺利通过“空军招飞”选拔。这是马鞍山二中在“空军招飞”工作上零的突破。
◆陈世豪、叶恩铭、毕成伟等同学分别特招至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
◆2015届竞赛成绩喜人。国家一等奖获得者2人,分别是:林子窈同学(已保送至清华大学)、王冯元同学(已签约清华大学);国家二等奖3人,分别是:芮慈、张乐洋、张志远;国家三等奖4人,分别是:沈子扬、曹旭晨、汪已森、沈剑钢;省级一等奖共计24人次。
◆首届县域生成绩喜人。45位来自三县的二中学生,全部达二本线以上,达线率100%;达一本线以上41人,达线率91.11%。650以上15人,600分以上33人。徐先粮同学获得省数学竞赛一等奖。

E. 马鞍山采石矶的大脚印是谁踩的有多大为什么要踩

常遇春

字伯仁,回族,安徽怀远人。金庸的《倚天屠龙记》里塑造了一个光彩回照人的常遇春,而答历史当中的他是明朝开国六王之一,战功仅在次于徐达。1355年,参加起义军,随朱元璋渡长江,取太平,破集庆等地,每战必先,屡立战功。

在1356年2月,采石矶大战中,元兵守将蛮子海牙借地利击退义军的数次冲击,这时常遇春乘一艘小船,左手持盾,右手挥戈冒着乱箭直冲而上,冲到跟前时一跃而上,刺死守矶头目老星卜喇,左冲又突如入无人之境,这时义军一涌而上击溃蛮子海牙部。这一战常遇春名声大振,此谓常将军力拔采石矶,采石矶现在有一个“大脚印”的景点,据说是常遇春登岸时用力过猛留下的。

F. 马鞍山濮塘军训基地作文

我的家乡华容县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马鞍山新区是华容的一颗美丽的明珠,她座落在内华容县城关之西,是华容容县政府大楼的所在地。新区的环境优美,景色宜人,不多说了,咱们一起来走进这风景如画的马鞍山新区吧。
首先,我们去人民广场,参观参观九龙柱吧。九龙柱,顾明思义,就是九根雕刻的柱子,每根柱子上的龙都栩栩如生,那张牙舞爪的样子,好像随时都会飞走似的。
在九龙柱的东边,是一座假山,假山的前面是一条小溪,小溪两边翠柳成荫,柳丝像一条条绿色的绸带,在微风中飘动。
再向北望去,一座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的大楼,这就是县政府大楼。从台阶拾级而上,就可以到大楼的正门。在台阶上还有几个水池,里面还有不小金鱼呢!
西边有一个喷泉,喷泉被花坛簇拥着,花坛里有各种各样的灌木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其中有活化石——银杏树呢!
每当春天到来时,全城的风筝高手便来到这里,这时,这里便成了风筝的展览馆,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风筝一齐在空中飞翔,形成了一幅别具一格的画面。
这里还是锻炼身体的好地方,每天早晚有许多人们在这里锻炼身体。

G. 马鞍山采石矶大脚印背景故事

联璧台左下侧的临江绝壁之上有燃犀亭,四方小亭简朴典雅。传说东晋将领温峤在此燃犀角照金牛水怪。亭下滔滔江水穿过天门一泻而下,浪击峭壁,卷起千堆雪,气势壮观。

亭西侧石阶下还可以看到悬空横出的巨石,上有一只50余厘米长的大脚印,传说是明初大将常遇春三打采石矶时留下的。朱元鄣攻打采石,谁先登上采石矶者为先锋官。

大将常遇春,勇不可挡,他手持宝剑,拔开不断射来的飞箭,用竹篙在江上一撑,纵身跃上采石矶,杀死惊魂未定的元兵,冲入敌营,元军望风披靡,立即溃散而逃。常遇春登上采石矶留下了千载不灭的脚印,这就是采石矶古迹中著名的:大脚印!

(7)马鞍山台军扩展阅读

采石矶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5公里处的长江南岸,南接著名米乡芜湖,北连六朝古都南京,峭壁千寻,突兀江流,历史悠久,名胜众多,素有“千古一秀”之美誉。

采石矶历来为江南名胜,古往今来,吸引着许多文人名士,像白居易、王安石、苏东坡、陆游、文天祥、陈运和等都曾来此题诗咏唱,特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这里饮酒赋诗,相传最后因酒醉赴水中捉月而淹死,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可以说:名山得诗仙李白而益著,诗仙则望名山而流连忘返! 多次来采石矶游览,留下了许多有名的诗篇。

H. 马鞍山的节日习俗

每年的春节都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春节期间也出现来许多想象力丰富的习俗和词汇。孩子平时要把碗打坏了,总免不了挨骂,但是春节期间就不一样了,说是“岁岁平安”。类似这样讨吉利的话还有很多很多。 比如说,吃年夜饭时,满桌的菜肴有一样不可以动筷子吃,那就是一条整鱼。不准吃的原因是要讨个吉利——年年有余。有的人家还在这盘鱼的身上,放一两根蒜,说是精打细算;而年夜饭上的圆子大家都要吃,这叫团团圆圆。 年三十晚上和初一早上燃放在门口的鞭炮屑,不准清扫,这叫红红火火;大年初一到人家拜年时,大多数人家都会给来拜年的泡一杯糖水,这杯糖水还必须得喝,说是甜甜蜜蜜;在喝了糖水后,还要吃上几块糕,叫高高兴兴,步步高升。 春节期间,许多人家从年三十晚上开始就不许关灯睡觉,有的还要把大门开着,说是迎接贵人和财神。大年初一,记者在当涂的农村看到,一位老人把一头老黄牛牵着到处走,他对围观的人说,今年是牛年,这叫金牛来献瑞,好运永相随;摸摸牛的嘴,生活有滋味;握握牛的角,日子过得好;拍拍牛的背,称心又如意;捏捏牛的腿,前途有作为

满意请采纳

I. 马鞍山抗日遗址的历史

马鞍山,位于淄川区淄河镇,主峰海拔616米,是一个由粗犷雄伟的山峦叠嶂,潺潺的溪流,波光粼粼的水域,秀丽多姿的田园山庄及马鞍山革命抗日遗址组成的自然风景区。其山势峻峭,峰顶突兀,四周悬崖如削,只有山前一条石凿的132级的石阶小道能通往峰顶,易守难攻,实有“一夫当关,万人莫开”之险,故为兵家必争之地。 山巅石峰高数十米,东西两顶相连,成凹形,远望状似马鞍,故名马鞍山。石峰四面悬崖峭壁,西南角有条石阶,狭而陡,似天梯,直达南天门,是通向峰顶的唯一险道。马鞍山周围峰峦起伏,山上林木苍苍,山下淄水蜿蜒,道路纵横交错,曾为历史上南北交通咽喉。抗日战争时期,它是扼沂蒙山区通往清河区的门户,战略位置重要。
1941年八路军占领此山,并控制周围地区。在日伪军对鲁中区进行“大扫荡”时,部队分散活动,马鞍山成了安置伤病员和家属的小后方。
1942年11月,日伪军扫荡沂蒙。1942年11月9日,千余日、伪军,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向马鞍山发动进攻。当时,山上只有鲁中军区二团副团长王凤麟、中共鲁中区党委组织科长李成式和抗战军属冯旭臣老人等30余名伤病员和家属。经过两天一夜的激战,打退敌人10余次进攻,毙伤敌军二百余人。王凤麟、谭克平等30余人壮烈牺牲。这就是淄博抗日战争史上有名的“马鞍山保卫战”。
为纪念在保卫战中献身的英雄,1945年博山县政府在马鞍山建立了“马鞍山抗日烈士纪念碑”, 碑通高210厘米,呈六棱形,刻有介绍马鞍山战斗的碑文,鲁山区专员徐化鲁题写的“气壮山河”4字、博山县长毛梓材的《马鞍山抗日烈士赞》题词,以及27名烈士姓名。整个纪念园规划面积51平方公里,建成面积8000平方米,主要景点有纪念馆、战斗遗址、怪石林、钟鼓楼、华光寺等。
1977年12月,省革命委员会公布马鞍山抗日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政府为纪念碑加筑了水泥结构的护碑亭,整修了登上山峰的台阶、护拦及山峰的掩体、指挥所遗址。1985年,在主峰的多处悬崖石壁上镌刻了廖容标、冯毅之、钱钧、李伯秋、吴瑞林的题词和诗词。
改革开放后,淄河镇投资近百万元开通了攀山公路,恢复了山上原有的玉皇阁、华光寺等建筑,重修了烈士祠堂,塑造了“一门忠烈”烈士群雕,修建了凌云阁等景点,安装了风力发电机组,将其建成了融革命传统教育与人文自然景观为一体的马鞍山风景游览区。一年四季,游人如织。已被淄博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市级风景名胜区。
奇迹盛世出。人们又在山上陆续发现了多处新的自然景观:2001年在马鞍山两侧的山梁上发现了100多间石屋和烽火台;在山东峰百米高的悬崖上有一个十余米高的八路军头像,浩然正气,形象逼真,象征了马鞍山战斗中牺牲的烈士的不屈灵魂,被称之为“英雄魂”;在马鞍山正南方的“三泰山”主峰上,恰似一个熟睡的大佛,庄重自然,活灵活现,被人们称之为“三泰卧佛”;马鞍山西南方的一座山峰,犹如一尊静坐修行的弥勒佛,神情专一,泰然自如,线条分明——真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阅读全文

与马鞍山台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
债务纠纷律师费必须提供发票吗 浏览:876
手机我的世界创造模式怎么去天堂 浏览:716
专利代理人个人总结 浏览:312
工商局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浏览:685
创造力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866
金华质监局和工商局合并 浏览:334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 浏览:693
专利权的内容有哪几项 浏览: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