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国家要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 糖尿病管理率是多少
健康管理率大于等于百分之三十五,规范管理率大于等于百分之六十,血糖控制率大于等于百分之五十。
『贰』 请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患病率的估算方法
35岁以上高血压患病率=常住人口数×41.47%×18.8%
35岁以上糖尿病患病率=常住人口数×41.47%%×2.6%
重性精神病患病率=常住人口数×77.1%×1%
『叁』 糖尿病血糖控制理想数据到底是多少
血糖控制标准:
分满意、良好、尚可、较差四个等级。
满意标准: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7.8mmol/L,糖化血红蛋白4~6%,尿糖为0~100ml,血压低于130/85mmHg。
良好标准:空腹血糖在6.1~7.2mmol/L之间,餐后两小时血糖在7.8~8.9mmol/L之间,糖化血红蛋白在6~7%之间,尿糖0克/100mg,总胆固醇<200mg/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0mg/dl,甘油三脂<150mg/dl,血压<140/90mmHg,体重指数:男<25,女<24。
尚可标准:空腹血糖在7.2~8.8mmol/L之间,餐后两小时血糖在8.8~11.1mmol/L之间,糖化血红蛋白在7~8%之间,尿糖在0~0.5g/100ml之间,总胆固醇在200~250mg/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35~40mg/dl之间,甘油三脂在150~200mg/dl之间,血压在140~160/94~95mmHg之间,体重指数,男25~27,女24~26之间。
较差标准:空腹血糖>8.8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8%,尿糖>0.5g/100ml,总胆固醇>250mg/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5mg/dl,甘油三脂>200mg/dl,血压>160/95mmHg,体重指数,男>27,女>26。
『肆』 糖尿病血糖控制标准
糖尿病血糖控制标准如下:
空腹血糖控制住3.9-6.1 老年人最高不超过7.0
餐后控制在4.4-7.8 老年人最高不超过10.0
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最高不超过7.0%
『伍』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达到了多少百分比
9700万糖尿病人,可查一下《大众卫生报2012.1.12号》有详细材料。我见过。
『陆』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点管理人群是指哪些人群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点管理人群包括 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指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机构向全体居民提供,是公益性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主要起疾病预防控制作用。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新时期党和人民政府的一项重大惠民工程,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
是我国政府针对当前城乡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为重点人群,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
(6)公共卫生服务糖尿病控制率扩展阅读: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含的内容: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共包括15类,具体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健康教育与促进、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初步筛查、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日常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
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处理、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中(藏、蒙)医药健康服务、卫生监督协管、地方病防控、新生儿疾病筛查服务。
『柒』 反映近三个月糖尿病控制情况最理想的指标是什么
您好: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反映过去2~3个月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它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因此对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测定,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过去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水平。
『捌』 国家十一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什么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健康教育、免疫规划项目、传染病报告与处理、儿童保健、妇女保健、老年保健、慢性病预防控制项目、康复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基本医疗急救自救服务。以上11项是今年向我市城乡居民免费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目标是,居民满意率达80%以上 ,服务机构须完成5项规定指标。市卫生局有关人士表示,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逐步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长效机制 ,缩小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差距 ,有效控制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 ,提高居民健康素质。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居民自愿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引导相结合 ,为辖区内常住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2.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针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优生优育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向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等。
3.免疫规划项目。内容包括为适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等。
4.传染病报告与处理。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 ,参与现场疫点处理等。
5.儿童保健。免费为辖区内0-3岁儿童提供基本保健服务。
6.妇女保健。内容包括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 ,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等。
7.老年保健。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作登记管理,开展健康危险因素调查 ,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每年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作1次普通健康体检等。
8.慢性病预防控制项目。内容包括对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性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作指导等。
9.康复服务。内容包括为辖区内的残疾人作登记与管理 ,为辖区残疾人开展个体化康复训练等。
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 内容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监测。
11.基本医疗急救自救服务。内容包括建立延伸至县、乡医疗卫生机构的城乡医疗紧急救援联动体系。
『玖』 九项公共卫生服务是什么
1 健康档案
全市居民建健康档案
市卫生局要求,在自愿的基础上,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建档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产妇、0~3岁儿童为重点。健康档案信息主要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记录。2009年底前,城市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达到30%以上,农村居民建档率达到10%以上。
现状:2008年,全市新建居民健康档案212.6万份,管理慢病患者69.4万人。
2 健康教育
基层医院每月办讲座
通过开展公众健康咨询、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等形式传播健康知识,促进市民养成健康行为。其中健康教育文图资料不少于12种,影音资料不少于6种;每个基层医疗机构每年至少举办6次公众健康咨询活动,每月至少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
现状:市卫生局2008年底开通了首条免费心理援助热线,今年陆续在万州、渝中、南川等区增设热线,为市民做心理辅导。
3 儿童保健
3岁以下建保健手册
为0-36个月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实施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新生儿访视至少2次,儿童保健1岁以内至少4次,第2年和第3年每年至少2次。儿童保健内容包括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等。新生儿访视率、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均应达80%以上。
现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儿童保健指导,6个月~3岁儿童每年做一次血红蛋白测查。
4 预防接种
全部实现建卡建证
我市适龄儿童将继续享受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接种,包括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钩体疫苗。建卡建证率达到100%。
现状:从2009年1月1日起,我市6岁以下适龄儿童都可免费接种甲肝等11类疫苗。
5 妇女保健
孕产妇纳入系统管理
为孕产妇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实施孕产妇系统管理。重点进行基本体格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等指导,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合格产前检查率、产后访视率均应达85%以上。
现状:从2008年底开始,所有孕产妇可得到5次产前检查(孕早期1次,孕中期1次,孕晚期3次),2次产后访视服务。
6 老年保健
健康管理率超过50%
各区县还将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开展健康危险因素调查,每两年进行一次基本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老年居民健康管理率达50%以上。
现状:2008年,我市为34.67万名7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免费体检。
7 传染病防治
及时发现并登记病例
市卫生局要求各区县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配合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参与现场疫点处理;开展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配合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病人进行治疗管理。
现状:从今年初开始,我市已启动传染病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8 慢性病管理
登记管理高血压患者
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每季度至少随访1次,每次随访时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慢性病患者管理率达30%,控制率达60%以上。
现状:2008年,全市管理慢病患者69.4万人,其中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32.83万人。
9 精神病管理
登记管理重性精神病
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每季至少随访1次,每年进行1次综合评估。
现状:近日,我市首个精神病康复托养(农疗)基地正式挂牌。还将建立精神健康的专科医院,提高有各类危害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