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管理莱茵庄园的工商局

管理莱茵庄园的工商局

发布时间:2021-09-18 12:52:29

① 乌鲁木齐新市区迎宾路莱茵庄园的孩子在哪里上小学吗

最好是到开发区的56试验小学,学校不错,就在卫星广场附近

② 新疆交建金桥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新疆交建金桥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是2017-11-10注册成立的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市区迎宾路1466号莱茵庄园D11栋06室。

新疆交建金桥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650104MA77Q5PW2K,企业法人王志华,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新疆交建金桥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工程管理服务,市政共用工程,公路工程,商业投资。(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新疆交建金桥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③ 乌鲁木齐莱茵庄园的幼儿园多少钱一个月

乌鲁木齐莱茵庄园的幼儿园,一个月在5000元左右

④ 跪求!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人教版)

( 椅子舞 那个号的内容也是的)(太多了一个打不下)

1. 促使一部分古猿直立行走的直接原因是:自然条件(地球气候变化,降水减少,森林面积减少,退化成草原)
2. 人类化石最早的发现地:东非大裂谷
3. 直立行走是促进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
4. 直立姿势对人体体质的形成产生的影响:
1.直立使胸廓向两侧发展,胸腔扩大,使上肢的活动更加自如.
2.直立使喉头的声道角变小,促使发音器官出现很大的进化.
3.直立使头颅托置于脊柱上,促进脑的发育.
4.直立使脊柱发展为s型弯曲,全身重心向下移,保证行走的稳定性.
5. 人手和猿手的区别:
1.猿手同攀缘生活相适应,大拇指短小,大鱼际肌群不发达,不能灵活同其它各指配合活动.
2.人手经过劳动,大拇指增长,大鱼际肌群发达,大拇指和其他四指灵活对握,可以做出精细动作.
6. 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300万年前)
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100万年前)
7. 1.古人类生活的区域:非洲,亚洲,欧洲等。
2.古人类生活区域的气候特点:温暖,湿润,植物茂盛
3.我国最早的人类化石:云南省元谋县的元谋人化石,距今170万年
8. 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比较
类别 北京人 山顶洞人
生活地点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穴
生活时间 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距今约一万八千年
体质特征 外貌特征接近现代人,但仍有猿特征 与现代人基本一致
生产工具 使用打制石器、木棒 使用磨制石器,仍以打制为主,懂
钻孔技术
火的使用 使用天然火 懂得人工取火
生活状况 群居生活 氏族生活
9. 山顶洞人和北京人在外貌上有什么区别?
北京人前额低平,眉脊骨粗壮,颧骨高突,没有明显下颏,脸部仍有猿的特征。山顶洞人脸部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10. 人工取火比利用天然火有哪些好处?
人类可随时使用火,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1.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2. 土耳其、希腊是最早驯养牛的国家。
3. 墨西哥最早培育出玉米
4. 西亚是最早驯养羊,种植小麦和大麦地区
5.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这一变化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1、生产工具有了明显改进,出现了磨制石器,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
2、推动了社会手工业的发展。
3、促使农业村落的出现,人类逐步实现了定居生活。
6. 新旧石器的区别:打制石器只需将石块打制成所需要的形状,而制作磨制石器时,还需要将石块磨光,多数磨制石器还被磨出了锋利的刃部。
7. 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先民在生产和生活方面有哪些不同之处?
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旧石器时代是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过定居生活,旧石器时代是以采集和渔猎为主。
8.古代西亚村落:
1.这个村落是由哪些部分构成?那里的房屋是什么样式的?
村落由长方形厚厚的围墙、生活区、生产区组成。那里的房屋是用泥砌成长方 形房屋,屋顶用草覆盖。
2.人们从事哪些生产活动?从画面上看出他们驯养哪些动物?
人们从事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生产,他们主要驯养牛羊猪等。
3.他们使用怎样的家具和生活用具?
有简单的石台,地上铺草作为床,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
4.村落居民与外界沟通、往来?
围墙有大门,可以走出村落。或者用特制的梯子翻过围墙。
9. 半坡氏族距今约五六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河姆渡氏族距今约 7000年,生活在多水、潮湿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现在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10. 半坡居民 河姆渡居民
距今年代 距今约五六千年 距今约七千年
分布区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自然条件 干燥、河流较少 湿润、水网密布
建筑式样 半地穴式 干栏式
制作的陶器 彩陶 黑陶
驯养的动物 猪 牛
种植的农作物 小麦和粟 水稻

1.《吉尔伽美什史诗》是迄今所知世界最早的史诗,古人用楔形文字刻在12块泥板上.
2. 人物:吉尔伽美什
地点:古代西亚两河流域乌鲁克王国
考证:历史上确有其人,是一个城市国家首领,修造城垣,指挥过对他国的战争
3. 人物:斯巴达国王麦涅拉俄斯,斯巴达王后海伦,特洛伊王子帕里斯,
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
地点:土耳其,希腊半岛
考证:特洛伊战争确实存在
4. 神农氏:发明耒耜,教人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尝遍百草
轩辕氏:建造宫殿,发明车船,制作衣裳,教人打井,让下属发明文字,
历法,算术,音乐
嫘祖:发明养蚕抽丝
5.禅让制:尧舜禹 世袭制:禹启

1.古埃及的位置:东— 红海,阿拉伯沙漠。西— 撒哈拉沙漠。
南— 非洲原始丛林。北— 地中海
2.古埃及的气候:干旱少雨
3.尼罗河对古埃及的影响:夏季泛滥,秋季丰收
4.古埃及发展时间表:公元前3500年-出现古埃及国家
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统一古埃及,定都孟斐斯
公元前15世纪-古埃及成为军事帝国
公元前6世纪-古埃及被波斯所灭
5.古巴比伦的位置:新月沃地 两河流域
6.古巴比伦的气候:干旱,少雨,河流量不稳定
7.古巴比伦文明奠基者:苏美尔人
8.古巴比伦发展时间表:公元前3500年-出现城镇,神庙,宫殿,文字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定都巴比伦城
9.古代印度的位置:南亚次大陆
10.古代印度的气候:气候温暖湿润
11.哈拉帕文化遗址:摩亨佐.达罗+哈拉帕
12.古印度发展时间表:公元前2500年-出现城市国家
公元前20世纪中叶-雅利安人入侵
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国阿育王统一印度半岛.
13.古代印度是佛教的诞生地:北线:以大乘佛教为主,经帕米尔高原入我国,
在由我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
南线:以小乘佛教为主,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
14.古代中国地理条件与农业:黄河-植被丰富,地势平坦-种植麦,粟
长江-雨量丰富,水网密布,气候温暖-种植水稻
15.文物与文化:玉琮-长江流域良渚文化
牛神庙遗址-辽河流域红山文化
蛋壳黑陶杯-黄河流域龙山文化
铜器-石器时代向金属时代过渡
耕田器具-农业进入犁耕时代
16.古代中国发展时间表: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第一个王朝夏朝
公元前1600年-灭夏建商
17 文明古国 流 域 年 代.
古埃及 尼罗河流域 约公元前3000年
古巴比伦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约公元前18世纪
古印度 印度河、恒河 约公元前2500年
古中国 黄河、长江 约公元前2070年

1.两河流域的乌尔城
2.印度河流域的摩亨佐. 达罗
3.中国夏朝都城二里头遗址
4.古代埃及 法老 金字塔
5.古巴比伦 官僚统治机构 军队
6.古中国 九州九鼎 军队刑法监狱 世袭制
7.分化的社会
(1)古代埃及
统治阶层:王室,僧侣,贵族
自由民:工匠和农民
奴隶:战俘
(2)古印度
婆罗门:掌握祭祀
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
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者
(3)古中国
统治阶层:商王
贵族:官员和部落首领
平民:从事农耕,战时出征
奴隶:战俘和罪犯
8. 军队与刑法
军队:埃及,中国夏朝,中国商朝
刑法:古巴比伦的《汉漠拉比法典》与中国夏朝和商朝的严酷刑法
9. 乌尔城在公元前3000年代时是乌尔第三王朝的首都,为当时两河流域南部宗教和商业的中心。
10. 大禹加强王权的做法
(1)涂山大会
(2)诛杀防风氏
(3)划定九州
(4)铸造九鼎
11. 妇好——商王武丁的妻子,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文武双全的女将军。甲骨文中有关她的记载有200多条。她曾率领13000多人的军队去攻打前来侵略的鬼方,并大胜而归,因功勋卓著而深得武丁、群臣及国民的爱戴。妇好终因积劳成疾而先逝,国王武丁予以厚葬,并修筑享堂时时纪念。

告别野蛮
1. 文字的雏形:特殊标记和刻画符号与文字
2. 刻划符号根据一定特定的符号来表达信息
3. 图画文字根据形象的画面来表达信息
4. 埃及人在公元前3100年创造了象形文字。
5.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在公元前3200年创造了楔形文字
6. 甲骨文是商朝后期写或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7.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8. 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甲骨文三种文字比较
象形文字 发源地:尼罗河流域,形成时间:公元前3100年左右,发明者:古埃及人
楔形文字 发源地:两河流域,形成时间:公元前3200年左右,发明者:苏美尔人
甲骨文 发源地:黄河流域,形成时间:商朝,发明者:中国商朝人
共同点:都从图画文字发展而来,都有读音,是三地人们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9. 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
10. 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零”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还发明了现在通用的定位计数的十进位法。
古老文字 各自特点 共同点
发源地 形成时间 发明者 构造特点 书写材料 都从图画文字发展而来,
都有读音,是三地人们进
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象形文字 尼罗河流域 公元前3100年左右 古埃及人 “画成其物” 芦管削尖为笔写在“纸草上”
楔形文字 两河流域 公元前3200年左右 苏美尔人 笔画像楔子 削尖的芦苇杆、骨棒作笔,在泥版上写字
甲骨文 黄河流域
(殷墟) 商朝 中国商朝人 “刻成其物” 刻在龟甲、兽骨上

11.被列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亦称“悬苑”,它依偎在幼发拉底河畔。相传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娶波斯国公主赛米拉米斯为妃。公主日夜思念花木繁茂的故土,郁郁寡欢。国王为取悦爱妃,即下令在都城巴比伦兴建了周长500多米,高达25米的花园。
12.人类最先发现和使用的金属是青铜吗?
不是青铜,而是天然铜红铜,也称纯铜。
13.青铜和纯铜有什么区别?
青铜熔点低于纯铜,硬度却高于纯铜
14.哪个国家的青铜文化最发达?
我国商朝是青铜文化的光辉时期
15.青铜是如何制造的?
制造复合范 熔化红铜 加入铅,锡等合金 铜液浇注 冷却加工
16. 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司母戊鼎,它通高133厘米,口长116厘米,宽70厘米,此器重875公斤。鼎身呈长方形,形制宏伟,厚重,文饰华丽。因鼎腹内有“司母戊”而得名。司:祭祀;母:母亲;戊:妇好。
17.古埃及:太阳历,木乃伊,几何学
古巴比伦:太阴历,星期
古印度:10个数字符号
18.古埃及:阿蒙神
古印度:佛教的创立
佛教的教义
佛教的传播
19.为什么佛教要宣扬“众生平等”?
反对印度的等级制度,否定婆罗门教和神造种姓之说。
20.如何理解佛教所宣扬的“众生平等”?
佛教主张人人生而平等,同情不幸的受苦人,宣扬只要今世做了善事,来世就有好报;今世做了坏事,来世就有恶报。释迦牟尼的这些主张,逃避严酷的现实,有消极的一面。他还主张用自我解脱的办法来消除烦恼,否定斗争,所以历代统治阶级往往都利用它。

早期爱琴文明与城邦国家
1. 爱琴文明:
起止的时间:从公元前2000年起,历时800年。
文明的中心:克里特岛和迈锡尼城。
文明的意义:是古希腊文明的开端。
2. 古希腊:
地理环境:包括希腊本土,爱琴海地区和小亚细亚西海岸。
重要城邦之雅典:海上贸易和民主制。
重要城邦之斯巴达:军事。
3. 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开端,最先产生于克里特岛。公元前2000年岛上出现一些奴隶制城邦小国家。公元前1800年前后,形成以克诺索斯为首都的王国。传说中王国最强的国王叫米诺斯,考古学家便称呼他的王朝为米诺斯王朝。至公元前1500年起,克里特文明走向衰弱。随后在连续的天灾人祸的打击下,克里特文明消失了,爱琴文明转入以希腊本土的迈锡尼文明为主的阶段。迈锡尼文明存在的时间为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前12世纪。约公元前1100年左右,在入侵的多利亚人的打击下,迈锡尼文明各国先后灭亡,迈锡尼文明也告结束。
4. 古希腊包括希腊本土、爱琴海地区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它濒临爱琴海,处于海洋的包围之中,岛屿密布,海上交通方便,有助于古希腊航海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便于吸收西亚和北非的文明。
5. 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许多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出现,历史上称为“城邦”。古希
腊最重要的两个城邦是雅典和斯巴达。
6.由于雅典和斯巴达都想压倒对方,彼此征战,消耗很大,公元前5世纪晚期以后,希腊逐渐地衰落了。这对于我们国家有什么启示吗?
对内我们始终要团结全国人民,各地区间要相互帮助,不搞小团体主义。对外,我们要互利合作,多对话少对抗,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7. 雅典的地理环境对其经济的影响
1.地中海气候宜种植橄榄和葡萄.
2.海港,便利的海上交通发展对外贸易.
8. 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
由全体男性公民参加的公民大会
9.雅典的最高司法机构是什么?
陪审法庭,陪审员从公民中抽签选出
10.在雅典哪些人中具有参政议政的权利?
全体男性公民(贵族和平民),不包括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国人
11.公民大会多久召开一次?休会期间,抽签选出多少人负责处理城邦的日常事务?
10天;500人
12.雅典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奴隶制共和国
13.你如何理解:“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制度,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积极方面:它具有专制统治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点,使公民得以享受更多的权利;
消极方面:这一民主制度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占人口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国人并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因此,雅典民主制并不像伯利克里所标榜的那样美好,他的话仅说对了一部分。
14.古代希腊重要城邦比较
雅典 斯巴达
地理环境 濒临爱琴海,多良港。 境内三面环山,中间为平原。
工商业活动 航海、工商业发达 农业较发达
政治制度 奴隶主民主政治 少数奴隶主贵族专政
社会生活 文化学术发达 尚武,注重军事训练

⑤ 八年级的历史上学期复习提纲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2.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3.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1856-1860年,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结合第8页表格和第9页图掌握)
6.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为推翻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
7.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新疆.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8.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
9.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10.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学生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从70-80年代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12.评价洋务运动(第30页内容,重点掌握)
13.1895年春,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
14.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内容( P33):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思想五个方面掌握.
15.1894年,孙中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他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孙中山当总理,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创办的机关刊物《民报》,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16.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17.1915年,陈独秀等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以四提倡四反对为主要内容,向尊孔复古逆流进行攻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18.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进行宣传马克思主义.
19.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后来.
20.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举行示威,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要求,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斗争,工人阶级起了巨大的作用,结果政府被迫释放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1.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22.1922年中共二大,确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这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23.1924年创办的黄埔军校由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
24.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主要战场:湖南,湖北;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25.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26.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
27.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进攻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28.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未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后被迫进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
29.1935年1月,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会议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0.长征途中,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31.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蒋介石要求驻守东北的张学良实行不抵抗政策,使东北三省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到半年时间全部沦于敌手.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的侵略.东北人民和部分东北军部队,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共派杨靖宇组织东北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
32.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共主张,为了逼蒋抗日,1936月12月12日,发动"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3.1937年日军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动进攻,制造七七事变,中国人民的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在事变中,佟麟阁,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平津相继陷落,这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4.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在六周时间内,屠杀中国居民达三十万人以上.
35.在全面抗战期间,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为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1940年8月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了百团大战,这是抗战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国民党军队在1938年春取得台儿庄大捷.
36.抗战胜利前夕,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中共七大,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发动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37.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38.在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1945年8月到10月,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在周恩来,王洛飞的陪同下,同国民党进行谈判,最后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39.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标志全面内战爆发.
40.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军挺进大别山威胁南京和武汉.标志战略反攻的开始.
41.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陈毅曾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掌握P98图)三大战役的胜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了,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42.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统绐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43.状元实业家张謇,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情况下,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同时兴办学校和开展慈善事业.一战期间企业由于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但大战结束后被吞并.
44.中文报纸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45.1909年,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46.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撰写了《制碱》一书,他的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
47.近代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中代表人物有魏源和严复.魏源他编成《海国图志》一书,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明编写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翻译了《天演论》,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
48.戊戌变法期间,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49.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50.鲁迅代表作有《狂人日记》,《孔乙已》等;徐悲鸿代表作有《愚公移山》等;被称为人民音乐家的聂耳的代表作是《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的代表作是《黄河大合唱》.

历史该如何复习?

1.心理状态稳定是正常发挥的关键
其实这个不仅对于历史有用,其他也是如此了.但是历史考试中一定么心里保持号哦.因为我高考那次好像真的比较紧张的说啦..有的地方真的是一下子想不起来,短路.所以如果真的心理状态不稳定,其结果则必发挥失常。
所以要学会自我调节,注意几点
①通过考前练兵,(摸拟考试)了解并尽快适应准高考型的试题,缓解考试紧张症。
②查缺补漏,完善知识点的不足,增强应考自信心。
③吃好,睡好,身体好是健康心理二大前提,切忌打"消耗战",同时不断告诫自己"往前看,(高考过后)实现目标需努力,往回看(中考会考)难关能过要自信"。
2.争取全面拿分,切忌轻易放弃任何部分。
3.抓总体柜架结构,切忌捡芝麻丢西瓜。
最后一个月巩固提高,应该从柜架结构入手,准确抓住主要线索及阶段特征,再对应基础史实,如重要事件、人物及评价问题。这样由大及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如中国古代史,从纵向(按时间)抓住六大阶段--先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横向抓住四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这样构成网络体系,并准确掌握基本史实,总之,抓线索,突出重点,带动整体。
4.应考时抓审题,站史实,注意史论结合。
审题是做题的前题和关键,历史知识内容厌杂,但题目设计都有针对性:时间、空间、程度不同,相应内容也会有所变化,审题时要仔细抓住每个关键词,再确定落笔的角度,材料题要有针对性地审查是否将有效信息,抓信了,抓全了。问答题则要按设问结构分层解答,切忌从头到尾"一段论",否则会失"踩分点"。
最后注意:回读考纲、回读课本、回读历史地图、回读错题,记信,只要稳定心理正常发挥就不会出现成绩滑坡,所以以稳为准,争取稳中提高。
自始至终抓好“三个着力点”
着力点一:狠抓历史基础知识,准确掌握重要的史实、概念和结论,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内在联系,形成学科内容的主干系统和知识网络:
1.准确记忆基本史实,力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使知识网络化。
2.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和结论,这是形成历史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
3.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发展过程,从宏观角度去认识历史。
4.强化专题史复习,融会贯通,形成知识主干。
呵呵,其实历史真的比较容易复习,但是问题在于很多时候不容易拿高分,但是很多时候也拿不了低分.所以看大家平时复习的功力咯...

中国历史(八年级 上)
速 记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第一课 鸦片战争
英国为开辟市场,走私鸦片危害广。
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国强。
一八四零鸦战起,《南京条约》丧权益。
赔款通商又割地,半殖半封近代史。
第二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战争
英法起祸端,火烧圆明园。
沙俄割领土,一百五十万。
南有太平军,反清抗洋兵。
奇兵杀华尔,千古留美名。
第三课 收复新疆
俄英垂延争新疆,入侵称汗阿古柏。
海塞并重左宗棠,先北后南好策略。
新疆收复回祖国,治理西北行省设。
第四课 甲午中日战争
一八九四甲午战,割地赔款丧主权。
世昌殉国黄海间,开设工厂增口岸。
北洋舰队全军没,大大加深殖民地。
《马关条约》被迫签,民族危机险空前。
第五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满清,北京二度被占领。
赔巨款,派驻兵,辛丑年里泪盈盈。
严禁人民反列强,清朝变成洋人庭。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六课 洋务运动
内忧外患陷困境,地主阶级忙自救。
19世纪60至90,师夷长技办洋务。
自强求富为口号,奕忻曾李又左张。
军事民用和学堂,富国强兵未达到。
资本主义得发展,启动中国近代化。
第七课 戊戌变法
公车上书给皇帝,维新变法运动起。
《中外纪闻》强学会,康梁奔走救危机。
光绪诏书要变革,救亡图强改现状。
维新百日终失败,爱国忧民精神扬。
第八课 辛亥革命
孙中山建同盟,三民主义作指导。
兴民族,争民权,改开土地为民生。
武昌起义震华夏,辛亥革命创民国。
推翻清朝帝制结,民主共和入民心。
第九课 新文化运动
《青年杂志》运动搞。
“民主科学”摇大旗,陈李胡鲁作代表。
十月革命送曙光,马克思主义响中国。
新文化运动载史册,人们思想大解放

⑥ 德国从古至今的历史

提问者你好,由于我打的字数超过了字数限制,所以请你告诉我你的邮箱,我会给你发过去的。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公元前一直是高寒针叶林地貌,居住者是高大强壮的、高鼻梁金发碧眼的日耳曼人,平均寿命在40岁左右。偶尔会有凯尔特人出现,但是日耳曼人才是原住民。
公元前1世纪末,罗马人开始进入南德和莱茵河流域,扩张的步伐止于公元前27年,“奥古斯都”屋大维手下的将军瓦伦斯率领四个精锐的罗马军团进入了易北河流域,在条顿森林中遭到伏击,全军覆没。不久之后屋大维郁郁而终,罗马人退回了莱茵河左岸,沿河布防,在德国西部和南部留下了不少的罗马式建筑。公元5世纪,蛮族大举入侵,分割占领了西罗马帝国的疆土,建立了蛮族王国,其中最强大的当属法兰克王国。他的疆域南至比利牛斯山脉,西接布列塔尼,北邻丹麦,东至易北河。由于当时易北河以东是非日耳曼人的领土,所以当时的德国属于法兰克王国的管辖。
查理曼大帝死后,法兰克分裂为三部分,东法兰克王国便是今天德国的雏形。10世纪,日耳曼人大举越过易北河,入侵了当时的波兰。在这批征服者当中,条顿骑士团获得了立窝尼亚(今天的爱沙尼亚和立陶宛),并不断骚扰着诺夫哥罗德公国;普鲁士则沿着波罗的海建立政权,阻断了波兰的出海口;还有一部分人从南德出发,进入了波希米亚(今捷克)和潘诺尼亚平原(今天的奥地利境内),为后来的哈布斯堡家族奠定了基础。公元962年,东法兰克王国国王奥托一世正式加冕为罗马帝国皇帝,正式宣告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建立。公元1155年,绰号“巴巴罗萨”的腓特烈一世在罗马帝国的国号中又添加了“神圣”两个字,意味着国号完整了,这个名字——神圣罗马帝国——将会被永远载入德国历史。
随着时间的流逝,公元16世纪,哈布斯堡家族对德国的统治达到了顶峰:查理五世(又称卡洛斯一世),是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1500—1558年),尼德兰君主(1506—1555年在位),西班牙国王(1516—1556年在位),德意志国王(1519—1556年在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20—1556年在位),这个处于大航海时代和宗教改革运动启动阶段的帝王,统治的领域包括西班牙、那不勒斯、西西里、撒丁、奥地利、尼德兰、卢森堡、名义上的整个德意志邦联,还有非洲的突尼斯、奥兰等,加上美洲正在不断扩大的、数倍于欧洲本土面积的殖民地。他的帝国被称为“日不落帝国”,这个称号比维多利亚的大英帝国早了三百多年。但与此同时,天主教帝国已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宗教危机。1517年,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德国修道士将“九十五条论纲”贴到维滕堡教堂的大门上,揭开了风起云涌的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他就是新教的发起者马丁·路德。此事件发生在卡洛斯“天主教帝国”的土地上,是对卡洛斯的巨大挑战和考验。卡洛斯决心还击,他在1521年召集了沃姆斯宗教会议,把路德押出会场,宣布路德及其追随者违法,但路德在同情新教的萨克森选侯庇护之下安然无恙。接着,投向新教的德意志诸侯组成了施马尔卡登联盟,忍无可忍的卡洛斯在1545年召开特伦特公会议,对新教诸侯宣战,但先胜后败,在1555年因斯布鲁斯之战中差点成为阶下囚。对天主教无比虔诚的卡洛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新教之火在他的地盘上越烧越旺。经历了因斯布鲁斯之败后,戎马一生的卡洛斯终于心灰意冷,将德意志交给弟弟斐迪南,将西班牙和尼德兰交给儿子菲利普二世之后,独自回到尤斯特修道院履行与亡妻多年前的约定,安度完了生命最后的日子。
从此,哈布斯堡家族对欧陆的控制逐渐衰弱,普鲁士取代了维也纳方面在德国的统治。1701年1月18日,腓特烈三世在柯尼斯堡加冕成为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并从此展开了普鲁士王国200多年的显赫历史。其子腓特烈二世(即腓特烈大帝)在1740年继承王位,即位7个月之後即进攻西里西亚,从而引发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通过战争,腓特烈二世树立了“军事天才”的个人荣誉,并将普鲁士变为一个军事国家。腓特烈二世同时还从伏尔泰那里接受了启蒙主义思想,改进司法和教育制度,鼓励宗教信仰自由,并扶植科学和艺术的发展。到1786年,腓特烈二世去世时,普鲁士已经成为欧洲强国之一,其行政机构的高效率和廉洁为欧洲之首。腓特烈二世的侄子腓特烈·威廉二世继承王位後,先後购买了安斯巴赫侯国和拜罗伊特侯国,并对波兰进行了第二次和第三次瓜分。 法国大革命後,普鲁士参加反法同盟,但败于法军,被迫在1795年同意法国兼并莱茵河以西的普鲁士领土。其子腓特烈·威廉三世于1806年10月参加反法战争,随即在耶拿败于拿破仑,被迫逃往柯尼斯堡。1807年普鲁士和法国在涅曼河的提尔西特缔结和约,普鲁士割让16万平方公里土地,包括普属波兰的绝大部分领土(第二次、第三次瓜分波兰所得,以及第一次瓜分波兰所得领土的南半部),以及易北河以西的全部领土,并赔款1.3亿法郎。1806年惨败後,普鲁士首相卡尔·施泰因开始推行改革,其措施包括让公民参与政治以唤醒其民族主义情感;释放农奴;实行地方自治;改组中央政府机构等。1809年在柏林创办了腓特烈·威廉大学(即后来的柏林大学),同时格哈德·冯·沙恩霍斯特开始对普鲁士军队进行改革。此後普鲁士的爱国主义情绪高涨。1812年冬,拿破仑军队自俄国败退,普鲁士遂于次年再度参加反法同盟,于1813年3月17日对法国宣战,10月24日,普、奥、俄三国联军在布吕歇尔和格奈森瑙指挥下在莱比锡大败法军。1815年普军在滑铁卢再度击败法军。根据维也纳会议的领土调整,普鲁士疆域自默麦尔河延至莱茵河,成为德意志邦联内德语居民占优势的唯一强国,以及欧洲列强之一。1834年普鲁士在德意志地区建立了德意志关税同盟,除奥地利和汉堡外,全部德意志邦国都加入该同盟。1848年欧洲革命期间,普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宣布成立“自由派政府”。召开制宪会议,并拒绝接受德意志邦联议会奉上的“德意志皇帝”称号。但1848年欧洲革命结束后,腓特烈·威廉四世即回归专制统治。1857年 腓特烈·威廉四世患上精神病,以其弟威廉担任摄政王。1861年腓特烈·威廉四世逝世,摄政王即位,称威廉一世。 1862年他因军事改革所需预算及税收问题与国会发生冲突,本拟退位,但在前驻法大使俾斯麦的建议下收回成命。俾斯麦表示支持军事改革,并称若任命他担任首相,他将不惜一切强行推行陆军改革和新兵役制度。1862年9月22日,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麦担任首相,从此向德意志第二帝国过渡。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称帝,帝国建立(另有记在是1870年9月2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称帝,建立德意志帝国,史称德意志第二帝国)。4月16日,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德意志帝国宪法,即:1871年宪法。宪法第五条规定:“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多数同意”。第十一条规定:“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王国,普鲁士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名义宣战,同外国缔结同盟及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以帝国名义宣战,必须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除非联邦的领域已遭受攻击……”。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德国1871年宪法确立的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体。因为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正常的情况下,皇帝以帝国的名义对外宣战,必须征得联邦议会的同意,皇帝的权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但是,由于宪法同时又赋予了皇帝极大的权力,如:规定帝国皇帝有宣战、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任免官吏等权力,帝国宰相只对皇帝负责,皇帝有对宰相的任免权。十九世纪末,帝国权倾朝野,名重一时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就因为新继位的皇帝威廉二世不能忍受他功高震主,他不得不乖乖辞职,含泪引退,隐居于汉堡附近的弗里德里希斯鲁庄园直至去世。于是威廉二世开始图谋建立大日耳曼帝国:威廉二世推行世界政策,作风与俾斯麦的大陆政策完全不同。世界政策即是建立强大的军队和殖民帝国,此导致与英国关系恶化。1890年7月英德签定赫尔果兰—桑给巴尔条约,解决了英德殖民地之争的问题,暂时改善两国关系。威廉二世早在19世纪末积极扩军,尤其是海军,介入外国殖民地事务,引起了英国的关注。1895英国进攻德兰士瓦,威廉二世作出抗议,最后英国行动失败,威廉二世祝贺德兰士瓦,结果英国派舰艇到北海和英吉利海峡示威。1897年德国占领中国山东半岛。1898年英德签定秘密协定,瓜分葡属非洲,以防德国干预即将进行的第二次波耳战争,而德国亦答应不再支持波耳人。1899年乘美西战争的机会,出资购买关岛、加罗林群岛和帕劳。然而当时德国的殖民地面积远远不及英法两国,而且多是资源贫乏的土地,威廉二世不甘这些收获,便与英法两国直接竞争。德国决定建造一支仅次于英国的舰队,这无疑会引起英国的不满,威胁英国的海上霸权,使英德关系恶化。1903年得到巴格达铁路建筑权后,推出3B计划,连接柏林和巴格达,中途经君士坦丁堡,以把德国势力渗入鄂图曼帝国。英国提出要德国把连接波斯湾沿岸铁路最后一段建筑权让给英国,但德国拒绝。于是英印总督在英军舰队护航下,在波斯湾进行一次示威性航行,使英德关系越来越紧张。1905年在摩洛哥与法国发生争执,引发第一次摩洛哥危机,威廉二世出透摩洛哥并表示会保护摩洛哥的独立及其领土的完整,最后摩洛哥独立。1911年引发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德国派出舰艇往摩洛哥,英国介入,最后德国获得部份刚果领土,并承认法国为摩洛哥的保护国。1914年6月28日发生萨拉热窝事件,德国向奥国表示无条件支持,结果俄国向奥国宣战,德国向俄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不久后,德国是以速战速决方式击败法俄两国,可是战事持续,由于德国没有作打长期战争的准备,1915年粮食出现短缺,主要是英国封锁所造成,许多粮食无法入口至德国,在6月政府实施面包配额管制。1916年至1917年情况更严重,面包严重短缺,城里出现抢粮、抢店、示威的情况,许多农家不再带作物去市集,以免被抢去,约70万人在大战期间活活饿死,战后营养不良现象普遍,许多年轻人因营养不足而被认为无法胜任工作。不单粮食出现短缺,军需也一样,所有弹药在1914年10月用尽,工厂人手不足,唯有靠女性填补。1918年革命推翻了第二帝国,魏玛共和国建立了。

⑦ 简述法国革命

戴高乐任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后,推行了一系列内政外交政策,使法国经济发展,国际地位获得提高。但独立发展核力量耗资巨大,遭到左翼和右翼的反对,总统的独断专行引起人们的不满,政府反对罢工的立法导致工人的反抗,削减小农户的政策也激起农民的抗争。由于经济情况不好,失业人数多达50万,青年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威胁。1968年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以青年学生为前导,法国掀起了五月风暴。

3月,巴黎大学农泰尔分院出现了学生运动,要求改革学校的教育制度。5月3日,为抗议大学当局开除学生运动领导人,巴黎大学学生罢课并占领了大学校舍。警察封闭了农泰尔分院,驱散了巴黎大学的群众集会。为抗议警察的暴行,全国各地学生纷纷罢课游行。在巴黎,学生筑起街垒同警察对峙。5月中旬斗争进入高潮。 5月12日,工人举行罢工,声援学生的斗争,要求每周40小时工作制,保证每月200美元的工资。5月13日,学生、工人联合举行总罢工总罢课,巴黎20 多万人涌上街头,高呼反政府的口号,进行大规模的示威游行。5月14日至18日戴高乐访问罗马尼亚期间局势大大恶化,学生占领学校,工人占领工厂,水陆空交通停顿,工厂停工,商店关门,整个巴黎陷于瘫痪。罢课罢工还席卷了法国90多个省,农民也要求提高农产品收购价和降低税收。

戴高乐匆匆回国,以军队为后盾,同工会和企业主代表谈判,于5月25日达成协议。政府基本上满足了工人和职员提高工资的要求,要求工人复工。政府允诺改组,国民教育部长辞职,实行教育改革。5月30日,戴高乐宣布解散议会进行新的选举。此日,几十万人在巴黎街头游行示威支持总统的政策。次日,戴高乐改组了政府。6月12日,政府宣布禁止游行示威。6月16日,警察进驻巴黎大学,拘捕了学生运动的骨干分子。五月风暴逐渐平息。6月举行议会选举,戴高乐派获胜。戴高乐为了避免“五月危机”的重演而进行了改革。国民议会于10月10日通过了建立大学自治和安排大学生参与高等教学方面的法律。局面逐渐恢复正常

⑧ 日尔曼人所到之处全是破坏,是什么促使他们垦荒、种粮、创辉煌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粮食和农业生产对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世纪欧洲粮产量曾处于极低的水平,有学者统计,魏晋时代的人均农业GDP要比同期的欧洲高上五六倍也不止。但在这时,一场轰轰烈烈的垦荒运动在欧洲大陆上拉开了帷幕。

一、罗马东退后的“中世纪早期农荒”

5世纪开始的蛮族入侵对欧洲经济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大批以日耳曼人为首的蛮族部落侵入风雨飘摇的罗马帝国,在那里建立起一个又一个蛮族国家,使得罗马人本就衰微的统治变得更加艰难。



修士

于是,在森林中的空地上,在沼泽旁的孤岛间,或在山间的溪水旁,抑或在原野断崖间,都出现了大量勤劳的农民。他们不畏艰险,因地制宜,在这些荒无人烟之地上修筑起了农场和牧场,开辟了种植园和果园。短短几百年时间里,欧洲的农产量成数倍地增长。曾经的“日耳曼破坏者”最终变成了经济发展的推动者。这样的历史不可谓不奇妙啊!

阅读全文

与管理莱茵庄园的工商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
债务纠纷律师费必须提供发票吗 浏览:876
手机我的世界创造模式怎么去天堂 浏览:716
专利代理人个人总结 浏览:312
工商局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浏览:685
创造力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866
金华质监局和工商局合并 浏览:334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 浏览:693
专利权的内容有哪几项 浏览: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