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合伙份额如何转让
合伙人享有的合伙份额可以依法进行转让,根据受让人不同,可分为内部转让与外部转让。合伙份额的内部转让,是指合伙人之间转让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部分财产份额,转让时应当履行通知其他合伙人的义务。合伙份额的外部转让,是指合伙人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下,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部分财产份额。在外部转让情形下,受让合伙企业财产份额的人通过修改合伙协议即成为合伙人,依法即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2. 有限合伙企业在工商备案的股东变更需要什么手续和资料
需要:
1、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
2、公司签署的《有限责任公司变更登记附表股东出资信息》。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的,应当提交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的文件或者股东会同意转让股权的决议,其他股东超过三十日未答复的,应当提交书面文件。
股东就转让事项向其他股东征求意见的通知和说明,公司章程对股份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外资转内资的,应当提交原外资企业主管部门关于股权转让的决议。股东之间的股权转让不需要提交该材料。
(2)合伙份额转让工商登记手续扩展阅读:
股东权变更方法:
1、内部转让。股东之间转让股份时较为自由,双方只要成立转让合同,进行内部登记和外部登记即可,除非转让合同需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批准的才能转让的除外。
2、外部转让。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东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
3、强制转让。当股东本人作为债务人不履行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时,人民法院可以强行转让股东的股权以清偿其债务,但此时也要考虑有限公司“人合性”的特点,尽可能避免债权人作为外来者进入公司的治理结构,同样给予公司其他股东优先购买权。
3. 合伙财产份额转让的规定
有关合伙财产份额转让的规定主要有下列内容:
《合伙企业法》对合伙人财产份额的转让根据转让对象的不同即是向合伙人转让以及向合伙人之外的其他人转让作了不同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对其构成要件也应当作不同的认定。
1、合伙人向其他合伙人转让其财产份额。这种转让包括合伙人将其财产份额全部转让和部分转让两种,由于在这种情况下,财产份额转让后不会导致合伙人的增加,也不会有新的人加入到合伙企业之中,不会破坏原有的合伙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合伙企业法》规定仅需要通知其他合伙人,而不是必须经过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所以,判断合伙人将其财产份额转让给其他合伙人的有效要件是转让人与受让人之间签订财产份额的转让协议,而不是其他合伙人的一致同意,但是一般认为,在通知其他合伙人之前,不得以转让协议为由对抗其他合伙人。
2、合伙人将其财产份额转让给其他合伙人以外的第三人。无论是合伙人将其财产份额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其他合伙人以外的第三人,都需要经过其他合伙人的一致同意方可能生效。因为此时将导致合伙人的增加即第三人加入到合伙企业之中,合伙的信任关系受到影响,可能影响到合伙企业存在的重要基础。但是,根据民法上的意思自治原则,合伙人对此种情况可以作出特别约定,《合伙企业法》也明确,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可以作为合伙人向第三人转让其财产份额的特殊生效情形。如合伙协议约定只需要经过其他合伙人过半数同意或者超过2/3以上同意即可以生效等,此时即应当以合伙人之间的特别约定来确定合伙财产份额转让的效力。
3、合伙人优先购买权的行使。合伙人的优先购买权,是指合伙人向合伙人以外的第三人转让其合伙企业财产份额时,在同等条件下,其他合伙人有优先受让的权利;但是,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赋予合伙人的优先购买权,从法律效果来讲,是将其受让合伙人出让财产份额的顺序处于优先于合伙人以外的第三人的位置。在司法实践中,也可能会出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其他合伙人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情形,此时,一般认为可以参照《公司法》第72条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对转让股权时行使优先购买权的规定,可以按合伙人实缴的出资比例确定可以优先受让的比例。但是,根据法律规定,在处理合伙人优先购买权时,应当首先尊重合伙人的特别约定,如果合伙人在合伙协议中有特别约定的,则应当按其特别约定处理,如合伙协议中可以排除其他合伙人的优先购买权等。
4、以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的处理。合伙人可以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向其他债权人设定权利质权,但是由于质权的设立可能导致其财产份额的转让(如在主债务不能履行时),所以《合伙企业法》对以合伙财产份额出质作出了限制性的规定。即合伙人以其财产份额出质,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未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其行为无效,由此给善意第三人造成损失的,由行为人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4. 合伙企业变更流程
准备好变更资料去工商局更改即可。
合伙企业变更合伙人所需材料。
1、执行事务合伙人或者委派代表签署的《合伙企业变更登记申请书》(原件1份);
2、执行事务合伙人或者委派代表指定的代表或者委托的代理人的委托书(原件1份)(可在申请书内填写);
3、经办人身份证明(复印件1份,验原件);由企业登记代理机构代理的,同时提交企业登记代理机构营业执照(复印件1份,须加盖本企业印章,并注明“与原件一致”);
4、全体合伙人签署的变更决定书,或者根据合伙协议约定的合伙人签署的变更决定书(原件);
5、全体合伙人签名、盖章的新修改的合伙协议或者依据设立登记时合伙协议约定的变更决定书(原件);
6、新合伙人资格证明。如合伙人为自然人的,还需要提交自然人的计生证明;
7、属于原合伙人转让其财产份额的需要提交转让协议(原件1份,转让协议应当经过公证或见证);
8、向合伙人之间转让财产份额的,还应提交通知其他合伙人证明(原件各1份);
9、全体合伙人之间对新合伙人认缴或者实际缴付出资的确认书(原件1份);
10、《合伙企业营业执照》正本(原件1份)和全部副本(原件);
11、法律、行政法规及国务院决定规定需要前置审批的,提交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核对原件)。
5. 合伙企业中一位合伙人外部转让一部分其合伙份额, 请问该去工商局办理哪些手续 办手续时需带哪些材料
股东股权变更,公司股东决议,章程,太多,你的去办理大厅具体咨询,每个地区要求不完全一致。找个代理办,你不用去排队。
6. 股份转让,登记变更需要什么手续
股权转让申报以下资料:1、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公司盖章的《公司变更登记申回请书》。2、《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答托代理人的证明》(公司加盖公章);及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本人签字)。3、股东会决议。4、股权转让协议书。5、股权向公司股东以外转让的,还应提交新股东会(股权转让后的股东)决议。6、章程修正案或修改后的章程。7、新股东的主体资格证明或自然人的身份证明。股东是企业的需提交《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合伙企业营业执照》、《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由企业加盖公章并署明与原件一致);股东是事业单位法人需提交《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股东是自然人的提交身份证复印件(由本人签名并署明与原件一致)。8、原营业执照正副本。向股东以外的第三人转让股权的,由转让股权的股东向公司董事会提出申请,由董事会提交股东会讨论表决;股东之间转让股权的,不需经过股东会表决同意,只要通知公司以及其他股东即可。
7. 合伙企业变更合伙人需要准备什么资料
合伙企业变更合伙人需要准备的资料:
执行事务合伙人或者委派代表签署的《合伙企业变更登记申请书》;
执行事务合伙人或者委派代表指定的代表或者委托的代理人的委托书;
经办人身份证明;由企业登记代理机构代理的,同时提交企业登记代理机构营业执照;
全体合伙人签署的变更决定书,或者根据合伙协议约定的合伙人签署的变更决定书(原件);
全体合伙人签名、盖章的新修改的合伙协议或者依据设立登记时合伙协议约定的变更决定书(原件);
新合伙人资格证明。如合伙人为自然人的,还需要提交自然人的计生证明;
属于原合伙人转让其财产份额的需要提交转让协议(原件1份,转让协议应当经过公证或见证);
向合伙人之间转让财产份额的,还应提交通知其他合伙人证明(原件各1份);
全体合伙人之间对新合伙人认缴或者实际缴付出资的确认书(原件1份);
《合伙企业营业执照》正本(原件1份)和全部副本(原件);
法律、行政法规及国务院决定规定需要前置审批的,提交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
拓展资料:
合伙企业是指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享有收益,共担风险,并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合伙企业分为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
合伙企业,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人通过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企业组织形式 。
合伙企业一般无法人资格,不缴纳企业所得税,缴纳个人所得税。类型有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其中普通合伙企业又包含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
国有独资公司、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以及公益性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成为普通合伙人。
合伙企业可以由部分合伙人经营,其他合伙人仅出资并共负盈亏,也可以由所有合伙人共同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