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家十一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什么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健康教育、免疫规划项目、传染病报告与处理、儿童保健、妇女保健、老年保健、慢性病预防控制项目、康复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基本医疗急救自救服务。以上11项是今年向我市城乡居民免费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目标是,居民满意率达80%以上 ,服务机构须完成5项规定指标。市卫生局有关人士表示,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逐步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长效机制 ,缩小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差距 ,有效控制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 ,提高居民健康素质。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居民自愿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引导相结合 ,为辖区内常住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2.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针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优生优育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向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等。
3.免疫规划项目。内容包括为适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等。
4.传染病报告与处理。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 ,参与现场疫点处理等。
5.儿童保健。免费为辖区内0-3岁儿童提供基本保健服务。
6.妇女保健。内容包括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 ,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等。
7.老年保健。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作登记管理,开展健康危险因素调查 ,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每年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作1次普通健康体检等。
8.慢性病预防控制项目。内容包括对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性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作指导等。
9.康复服务。内容包括为辖区内的残疾人作登记与管理 ,为辖区残疾人开展个体化康复训练等。
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 内容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监测。
11.基本医疗急救自救服务。内容包括建立延伸至县、乡医疗卫生机构的城乡医疗紧急救援联动体系。
2.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免费为居民体检,但是很多人不去怎么办有什么好经验
国家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落实预防为主的医疗卫生方略的重要举措,是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居民的基本疾病预防、健康管理的一个很好的措施。免费实施,群众不来,结合可能原因提提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第一个,可能群众认识不到这个服务的好处,特别是在实施的初期,可利用群众贪小便宜的心理,来参加体检的可以获得一些小礼品,吸引他们参加。
第二个,可能群众要求比较高,觉得你这个服务太低端,那建议你们基层医疗机构可以与上级医院或三级医院合作,邀请大牌的医生坐诊或开讲座,或针对体检发现问题的群众,由大牌医生给予指导。
第三个,可能觉得你们的服务不到位。其实有些地方的体检有点像完成任务,目的就是为了拿国家的基本公共卫生补助经费,没有用心去做。你们可以做好体检前后的贴心服务,提高服务水准,例如为参加体检的人准备一点早餐,体检后针对发现问题,由医生提出针对性的处置,也可以结合当前在推进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差异化、优质化、个体化的签约服务,让群众感受到你们服务水准。
第四个,其实也是最关键的,就是多宣传这个的好处,让群众接受,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此外,国家如有这个的政策配套和支持,应该会更有利于这个项目的开展,例如,要求参加基本医保的群众,都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健康档案和体检,按要求完成健康管理达到预期健康目标可以降低保费,参加医疗商业保险或健康保险可以获得优惠,这样群众都会自己找上门的,也将是对国民健康的大大促进!
3. 居民健康档案健康体检表减体重目标怎么填
你现在的体重,和你希望你通过减肥后达到的目标体重。
以打算通过多久减肥,减多少斤,就是你的目标。
比如,目标体重70kg,为期3个月,现在体重80KG.
那平均下来,你每个月要减掉7斤左右。
减肥是阶段性的,至少三个月一个周期。
有目的性的减肥,并一步步进行是很有必要的。
4. 居民健康档案中体检表适用于什么人
居民健康档案中体检表适合什么人明明你为孩子铺好了路,他只要按部就班地走下去,必是一条光明大道,为什么他还是不可避免地走弯路?
要么是你贪心,要么是你的方式错了,往往是后者。
为什么你为孩子铺好了路,他还是会走弯路?看完你就明白了
你越是规划周全,孩子越不长进
有个渔夫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然而他的三个儿子技术很平庸,远远不如别人家儿子的技术,渔夫很纳闷。
于是,渔夫经常向其他人诉苦:
“我从他们懂事起,就将捕鱼技术传授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讲起,告诉他们怎么织网最容易捕鱼,怎样划船不会惊动鱼,怎么下网最容易套住鱼。”
“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还是这么差”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话问他:“你一直是手把手教他们吗?”
渔夫说:“是的,我讲所有的经验都教给他们了,就是怕他们多走弯路,教的非常仔细。”
路人说:“他们一直跟着你吗?”
渔夫说:“是的,我就是怕他们多吃苦头,所以让他们一直跟着我。”
路人说:“那错误很明显了,你一直教他们技术,却忘记教他们教训。”
这正是很多家庭的缩影,为孩子规划好了所有,没想到孩子更不长进,原因就在于,没让孩子自己去走。
你的一千句一万句叮嘱,都不如让孩子摔一跤,来得更实在。
相比你的苦口婆心,教训会让孩子记得更深刻。
为什么你为孩子铺好了路,他还是会走弯路?看完你就明白了
该孩子走的弯路,一步都少不了
特别喜欢《小欢喜》中童文洁说的一句话:
该孩子走的弯路,一步都少不了。
精辟至极,宋倩为英子准备好了几套房产,选好了学校,每天做好可口的饭菜,但还是状况不断,英子最后差点得抑郁症。
其实,在孩子成长中,父母真不可能规划得那么周全,当你为孩子避免了一条弯路时,又会出现另一条弯路,你是继续选择替孩子走还是让孩子走?
如果你替孩子走了,那他没有得到教训,等他独立时就会不知所措。
所以,父母们都应该明白,你所谓的为孩子铺好路,避免的弯路,都是在扼杀孩子得到经验的机会。
温室里的花朵,永远经受不住风吹雨打,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在于经历得多,要想孩子真正地成长,就要放手让孩子去做,不论成败。
美国心理学者亚当·格兰特说,small wins(小成功)能帮孩子找回自信。如果一个刚学步不久的宝宝由于被小石头绊倒,鼓励Ta“再走一次”是重拾信心的最好办法,帮助Ta下一次再走同一个路段时摆脱犹豫。
父母们在面对孩子“摔倒”时,是要关心,但又不能太当回事,“摔倒”了孩子能“爬起来”并且“再走一次”才是一次完满的成长。
弯路未必不好。
为什么你为孩子铺好了路,他还是会走弯路?看完你就明白了
你的不放手,使孩子成为巨婴
去年的48岁海归啃老新闻依旧记忆犹新,留学归来7年来, 一直在家啃老,依靠着母亲3000多的退休金。
而这一切的根源,82岁的老母亲悔恨自己当初的做法:
“怪自己教育不得当,当初样样包办。儿子只管学习,其他什么都不用操心。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习惯改不了了。如今,儿子白天睡觉,晚上打游戏,垃圾堆在墙角,房间也从不收拾。”
为什么你为孩子铺好了路,他还是会走弯路?看完你就明白了
不仅如此,还将房子转到这个儿子名下,宠得连小儿子和小女儿都有意见。
到头来,她为儿子铺好的所有路,反而成了他的禁锢,做什么都提不起劲。
心理学家李雪说:“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风,孩子实际上已经精神死亡。”
当你让孩子按照你的方式走时,实际把他当成了提线木偶,他何来的自由和独立的思考能力。
太殚精竭虑的父母,养不出步态轻盈的孩子;因为你的力都过度用在了孩子身上,使他得不到成长的空间。
孩子的成长,少不了教训
记得在网上看到这样的故事:
有位中国父亲带着孩子的去德国旅游,有一天,在海边,看到一位德国妈妈在躺椅上看书,她的孩子却抓了一把沙子往嘴里塞。
这位父亲看到后,非常着急走上前去,提醒德国妈妈,“你的孩子要吃沙子了。”
可是,那位母亲非常茫然。“那又怎么样呢?”她说,等他尝过之后知道沙子不好吃,自然也就不吃了。
那位父亲很愕然,如果这是在中国,大部分父母会阻止孩子,告诉孩子沙子不能吃,抑或是孩子自己放到嘴里发现难以下咽,结论是一致的,但获得这个结论的方式却不一样。
前者,孩子获取的是父母判断之后提供的间接经验;后者,孩子却是亲身体验之后的直接经验。
为什么你为孩子铺好了路,他还是会走弯路?看完你就明白了
有个理论说,父母做了80%,孩子做20%;父母做了20%,孩子做80%。
你做得再好,得了90分,只是你的分数;孩子做得再差,即使不及格,好在他有了经验。有了经验后,他才知道下次怎么改进。
无菌的环境,只能养出抵抗力差的孩子;有时孩子走的太顺,宁愿他栽个小跟头,让他记住教训,走得更稳。
我们永远没办法规划孩子的所有,只能帮助他,制作属于他自己的铠甲。
5.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什么
居民,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某行政区域内长期居住、有一定合法身份证明的公民;通过所在地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可以获取和接受其服务的个体。
健康档案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城乡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文件记录。居民健康档案内容主要由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记录、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及其他卫生服务记录组成。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
1、全科医疗健康档案在内容上分为3个部分,即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和社区健康档案。个人健康档案在全科医疗中应用十分频繁,使用价值也最高。
2、家庭健康档案则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和使用的形式不一。
3、社区健康档案在全科医疗服务中没有被给予更多的统一要求,主要用以考核医师对其所在社区的居民健康状况与社区资源状况的了解程度,考查全科医生在病人照顾中的群体观点。
2009年4月7日公布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提出,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使全体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大限度地预防疾病。 2009年12月3日卫生部公布的《卫生部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指出,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工作目标是——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到2009年底,按照国家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要求,农村居民健康档案试点建档率达到5%,城市地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30%;到2011年,农村达到30%,城市达到50%。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符合基层实际的,统一、科学、规范的健康档案建立、使用和管理制度。以健康档案为载体,更好地为城乡居民提供连续、综合、适宜、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居民健康档案是由个人基本信息表、健康体检表、接诊记录表、会诊记录表、双向转诊单、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组成的系统化档案记录,是记录有关居民健康信息的系统化文件,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收集、记录社区居民健康信息的重要工具;是社区顺利开展各项卫生保健工作,满足社区居民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生育指导等“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需求及提供经济、有效、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的重要保证。通过建立个人、家庭和社区健康档案,能够了解和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和疾病构成,了解社区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问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筛选高危人群,开展疾病管理,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奠定基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建立完善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并严格管理和有效利用,有针对性地开展系统的社区卫生服务。
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哪些内容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为三大类人群共提供14项服务
1、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
2、健康教育
3、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4、卫生计生监督协管
5、0~6岁儿童健康管理
6、孕产妇健康管理
7、老年人健康管理
8、中医药健康管理
9、预防接种
10、慢性病患者管理(高血压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
11、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12、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
13、免费提供避孕药具
14、健康素养促进
其中1-4项为针对所有人群的服务;5-9项为针对特殊人群的服务;10-12项为针对患病人群的服务。有部分有条件的地方在开展:
1、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很多地方仅限于发现有精神病后建立档案,做记录、随访,其他均是转到规定有条件的单位);
2、孕产妇健康管理(除产后访视)。
(6)公共卫生服务健康体检表扩展阅读
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无论是城市或农村、户籍或非户籍的常住人口,都能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不同的服务项目有不同的服务对象,可分为:
1、面向所有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如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服务、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服务事件报告和处理,以及卫生监督协管服务。
2、面向特定年龄、性别、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如预防接种、孕产妇与儿童健康管理、老年人管理等。
3、面向疾病患者的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等。
7. 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几项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为三大类人群共提供14项服务
1、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
2、健康教育
3、传回染病及突发答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4、卫生计生监督协管
5、0~6岁儿童健康管理
6、孕产妇健康管理
7、老年人健康管理
8、中医药健康管理
9、预防接种
10、慢性病患者管理(高血压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
11、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12、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
13、免费提供避孕药具
14、健康素养促进
其中1-4项为针对所有人群的服务;5-9项为针对特殊人群的服务;10-12项为针对患病人群的服务。有部分有条件的地方在开展:
1、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很多地方仅限于发现有精神病后建立档案,做记录、随访,其他均是转到规定有条件的单位);
2、孕产妇健康管理(除产后访视)。
8.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一般人群每年体检一次是吗
三类九项:
第一大类是针对全体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分为两个方面:
--为辖区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并及时更新,逐步实施计算机管理。
--基于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优生优育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向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咨询服务。
三大项目针对重点人群
第二大类针对重点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分为三个方面:
--儿童保健。为0-36月婴幼儿建立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每年新生儿访视至少2次,儿童保健1岁以内至少4次,1-2岁儿童至少2次。
--孕产妇保健。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
--老人保健。对辖区老年人进行健康指导服务,定期为全省城乡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
四大项目针对疾病预防控制
第三大类针对疾病预防控制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分为四个方面:
--预防接种。为适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接种,包括出血热疫苗,发现、报告预防接种中的疑似异常反应,并协助调查处理。
--传染病防治。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现场疫点处理;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和咨询服务;配合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病人进行治疗管理。
--慢性病管理。对高血压、糖尿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对辖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