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马鞍山铜板

马鞍山铜板

发布时间:2021-09-14 16:37:59

马鞍山哪里有轧机,可以冷轧钢板。

去博望找

⑵ 铜包钢的制作方法

依据铜包裹到钢丝的不同方法,主要分为电镀、包覆、热铸/浸以及电铸。
目前市场上的铜包钢基本采用的是电镀工艺,即用电解电池工作原理的电镀工艺将块状铜板“溶解”然后经电流引导到覆盖在钢丝上。包覆是将铜带包裹钢丝,在包裹的接口处用氩弧焊焊接;热铸/浸是将铜加热熔化为液体,钢丝穿过后带出铜液然后冷却凝固;电铸是电镀的特殊应用,在阴模内实现铜的还原聚集,此类工艺尚不多见。
根据资料分析,铜包钢起源于美国公司COPPERWELD(科普威),网上也能GOOGLE到COPPERPLUS,COPPERHEAD等类似的美国公司有铜包钢产品,但COPPERWELD移师中国,以及从一些高端用户口中得知,美国的COPPERWELD已生存艰难,卖给FUSHI倒也是个好事情。老牌企业韩国ILJIN把铜包钢项目卖给了老客户SAMATRON,开始专心做光缆方面的产品,而ILKWANG还在高抗拉的艰难中前行。巴西的COPPERSTEEL实在不能满足当地的需要,随着世界发达国家的污染工业向中国这个生产工厂的转移,在浙江德清、江苏张家港两地萌发了大批的铜包钢生产厂家。连同包覆工艺在内,现在在我国,铜包钢的生产基地集中在长三角地区。
根据资料显示,湘潭电缆厂是我国机械部系统当时唯一生产铜包钢导线工厂,生产能力500吨。哈尔滨电缆厂1992 年初利用热浸涂法生产无氧铜杆的工艺装备开发铜包钢线产品初步获得成功,拟今后开发生产铜包钢电车线。原电子部主要有三个无线电材料工厂采用电镀法工艺生产镀锡铜包钢线。汕头电线厂“七五”期间引进西德镀法生产工艺和主要装备,镀锡铜包钢线年生产能力300 吨;中原无线电材料厂“七五”期间引进美国电镀法生产工艺和装备,镀锡铜包钢线年生产能力为100 吨,马鞍山无线电材料厂引进国外关键设备,采用电镀法生产,镀锡铜包钢线年生产能力为150吨。从专利网上的信息来看,江阴金属制品研究所早在1994年就研发铜包钢的生产工艺,这与法尔胜的项目多少有关系,张家港友谊和满城宝山集团成立于1995年,而浙江百川是1997年成立,韶洋成立于1998年,张家港金鑫和浙北通讯成立于1999年,这些都是领头的企业。
从采用的工艺来看,这些企业都有差别,但都是在模仿中寻求提高。在粗拉方面,老企业都采用老的工艺手段,没有在线清洗的高效率粗拉设备,在电镀方面很多是采用传统工艺,即氰化预镀及硫酸铜/硫酸主镀,也有公司使用硫酸镍/硫酸预镀如常州金利,主镀也有公司使用氟硼酸铜/氟硼酸工艺如张家港友谊,百川尝试开发了无氰碱性预镀工艺以摆脱氰化污染及政策控制的问题。包覆方面,大连傅氏与科普威早已经结缘,大连通发是老牌包覆工艺推动者,在常州也出现了恒通,英特,明豪等企业采用包覆法制造铜包钢,但大部分已转为铜包铝,铜包铝镁合金线的生产。

⑶ 长江(安徽段)河道演变及崩岸遥感调查研究

杨则东 褚进海 陈有明 鹿献章 赵华荣 晁玉珠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合肥230001)

摘要:本文利用多时相遥感资料,调查研究了长江安徽段12个河段的河床演形式及崩岸现状,并对岸线演变趋势,岸带特征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河道演变;崩岸特征;遥感调查

长江安徽段北岸自湖北省段窑,南岸自江西湖口进入安徽段至安徽省马鞍山,全长约405km,河床走向大致呈北东,由一系列近南北向河段与北东东向河段相接,成上升式阶梯形状。平面上看分汊河段与单一河段相间分布,呈宽窄相间的藕节形。

安徽境内长江河道自上而下,按河型分段演变形式可分为12个河段,本文利用多时相航片、TM、ETM资料,调查研究12个河段的河床演变形式及崩岸特征。

1 陈家洲(张家州)微弯分汊型河段

陈家洲又叫张家洲,该洲约于明朝永乐年间出水。至清朝雍正时期,张家洲成为条形,把长江分成左右两条顺直汊道。随着沙洲下移到鄱阳湖口,受湖水出口水流顶托而停止,左、右汊道开始向弯曲汊道发展。由于右汊右岸为低丘,河弯发展受到阻挡而停止,转入淤塞阶段,左汊处在河漫滩平原上,弯道发展迅速,逐渐成为该分汊河段的主汊,并相继形成了长洲、柳洲、蔡家洲、团洲、龟洲和邓家洲。

随着左汊日益淤积和衰退,右汊得以发展,建国后右汊中大轮已通行无阻。

上世纪60~80年代,右汊仍为主汊,而左汊分流有所加强,

受横向环流作用,程营—八里江一带强烈崩塌后退,1969~1986年的17年间岸线后退约400m,同时邓家洲已与张家洲合并向北淤长。

据上世90年代航片资料统计,本河段左岸线长15.0km,右岸线长8.5km。

2 三号洲顺直分汊河段

本河段下口彭郎矾与小弧山夹江对峙,其上游壅水,河段在历史上经历了数次由单一至分汊至单一河型变化的趋势。所见的分汊河势开始于100多年前,当时河床较窄,江中无江心洲,属于单一顺直河道,近百年来,由于上游河道变化,河流旁向侵蚀,河

道展宽,江中淤积形成江心洲,左岸抗冲刷强度弱,左汊迅速拓宽成主流。后随着主泓右移,于上世纪30年代下三号洲开始露出水面,30~50年代,上、下三号洲继续扩大(图1)。

上世纪60年代~2000年间,本河段变化表现为上三号洲,以上河道继续拓宽,左岸后退约100m,右岸后退约100~200m,上三号洲向上游延伸,同时左汊明显淤积萎缩,左岸向上三号洲迅速靠近,最大推进距离900m,右汊成为主流。而下三号洲则向下移,1969~2000年间洲头下移2000余米,其右汊逐渐淤积,有新心滩生成,左汊为主流,左凹岸受到强烈侵蚀而崩塌。

图3 长江安庆段100多年来河道演化对比图

本河段左岸线长22.8km,右岸13.4km,直线距离11.7km,曲折度1.95,江心洲3个(包括拦江矶)。

8 池州顺直分汊河段

本河段自扁担洲到大通,历史上江岸、沙洲演变频繁,故道残迹密布。在航卫片上左岸程家南一带可见有三期长江汊道演变留下的古河道痕迹,早期汊道从左大圩经鲍家圩至老洲,中期汊道由龙湾经汤沟镇至源子港,晚期汊道自白沙包经源子港、老洲至老洲头。后期汊道均穿前期汊道,而且逐次南移说明该河段河床有数次南北向摆动,江面有日渐束窄的趋势。

北宋时期,池州城距江岸十余里,整个河势较目前偏北。航卫片上反映的早期汊道可能就是这一时期河道左汊的残迹,明朝中叶,长江过江口后,在该河段内有估价、乌落、新洲和武梁四洲形成,受顺直河床控制,沙洲均呈长条形。当时江面较现在开阔,从池口至汤家沟最宽部分达15km。左岸自七里矶、新开沟经马船沟、汤家沟、源子港至老洲头;右岸从乌沙镇经汪家村、池口、流波矶至梅埂。这些在遥感图像上都有反映。

明末清初,在马船沟与源子港之间的微弯河段中又沉积了新洲。上述中期汊道应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清道光时期,新洲靠向左岸,中期汊道成为故道,左岸显著推进。在江中又形成了三个条形沙洲,从右向左为崇文洲、氽水洲和凤凰洲。池口段演变成为多汊性河型,其左汊为主泓,使新洲边滩受强烈侵蚀崩塌。

清末至民国年间,估价洲、乌落洲靠到右岸,其右汊乌沙夹江淤塞;左岸武梁洲靠岸,其左汊即为上述晚期故道、与此同时,崇文洲(即长生洲)与合并了凤凰、氽水洲(统称凤凰洲)仍在扩大,凤凰洲右侧又有碗船洲在水,致使池口下侧的乌落洲边滩遭强烈冲坍,池口再次临江。

1954~2000年,河道在分汊段有所变动。凤凰洲逐渐右移,使右汊处于萎缩中,1975~2000年间在右汊入口处又有一些小的无名沙洲露出水面。河道中汊为主泓,左汊分流也较大,使左汊入口入又有一些小的无名沙洲露出水面。河道中汊为主泓,左汊分流也较大,使左汊凹岸后退(1954~2000年间共后退约250m),长生洲下移,并在洲头部位被切割,在三汊汇合处,由于中、左汊为主泓,在出口下侧右岸边滩遭到强烈侵蚀,1969~2000年后退300多米,其对岸左岸处于滞流区,边滩生长,岸线推进,1954~1969年推进200m,1969~1975年推进100m,1975~1986年推进300m,至2000年又推进100余米。可见推进速度有加快趋势。在分汊段的上、下单一顺直河段,岸线基本没变化。

本河段左岸线长41.1km,右岸41.2km,直线长38.5km,曲折度1.07,江心洲8个。

9 紫沙洲复式鹅头分汊河段

本河段上起大通,下到荻港,是区内河势最复杂的河段。右岸羊山矶、十里长山、荻港等很早就已临江;左岸为较开阔的超河漫滩,历史上河道变迁主要发生在这一侧。

宋代以前,从十里长山到荻港附近的江中已有大型沙洲形成,称丁家洲。可见本河段早在一千多年前即属分汊河型,它的形成与羊山矶、土桥点的挑流有密切关系。两宋时代,随着大通口和悦洲的形成,羊山矶挑流减弱,丁家洲有明显靠岸趋势,其右汊已成夹江(称丁家夹),这在遥感图像上仍可看到从丁家洲经朱家咀、钟仓至洪家村的丁家夹故道影像。明代中叶前丁家夹淤死,丁家洲完全成为右凸岸的边滩。这时,羊山矶至铜陵县的江面很开阔,达15km,说明羊山矶挑流再次增强,左岸线稳定在王家咀、土桥、胥坝一线南边,在丁家洲两侧江中有沙洲出水。当时河道较直,属微弯分汊型。

明中叶至清中叶的200多年间,是本河段重大的演变时期,鹅头状分汊即形成于这一阶段。其原因是在和悦洲附近又有沙洲出水,羊山矶挑流大为减弱,使羊山矶至铜陵段的左侧沙洲靠近左岸,边滩迅速向外扩展。因此,河流通过大通后,由南向正北直冲土桥以下的左岸,使左岸线急速向北后退。到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左岸已退至今刘家渡、凤凰颈、姚家沟一线,200年间左岸共后退10余千米。微弯河道演变成曲折率达1.80的弯曲河道。与此相反,右岸丁家洲一带缓流区,江中沙洲大量涌现,明末清初,章家洲、紫沙洲等陆续出水,并于乾隆年间合并成大洲。在左岸一侧又有卫生洲、太阳洲和大兴洲出水。复式鹅头状分汊河型至此形成。与此同时,在十里长山西侧江中也有一些小沙洲出水,到清代中叶合并成一个大型长条状沙洲(老洲)。在复式鹅头分汊形成初期(咸丰、同治年间),主流在左汊、次为右汊,中汊最小。清末到民国年间,安定街一带折流增强,中汊迅速冲开成为主泓道,太阳洲逐渐左移。上世纪30年代初,刘家渡至凤凰颈一带又有太白洲形成,原左汊主流因此束窄为小夹江。

1954~2000年间继续上述河势变化,在鹅头主泓变道处,受横向环流作用,深泓位于弯道左侧,其顶端太阳洲急速后退,1954~1969年洲头后退1200m,1969~1975后退200m,1975~2000年后退1200m,历时46年太阳洲洲头共后退2600余米,平均每年的后退约57m,其中以1975~2000年间后退最快。随着太阳洲、太白洲的后退,其左汊夹江趋于淤塞。同时主泓右侧紫沙洲外扩,并在54年前后,紫沙洲外侧又有一些小沙洲出水,逐渐增大合并,到1986年已合并成一大洲,并有与紫沙洲合并的趋势。

老洲顺直分汊段,主流在左汊,右汊出口处1969~2000年间有新沙洲出水,使右汊趋于淤塞,导致左汊分流进一步增大,土桥上侧左岸受冲刷略有后退,1954~2000年共后退约200m,而老洲左侧的沙洲出水,更将主泓逼向左岸,使之左岸发生崩岸。老洲总体向上游增长。另外,在和悦洲上侧江中又生成了一沙洲。

在鹅咀至荻港单一弯曲河段,右凹岸顺安河口一带受鹅头弯道主泓顶冲而表现为强烈锓蚀,崩岸显著,对岸左凸岸则以堆积为主。

本河段按河型分为:

(1)大通微弯分汊段:左岸线长10.3km,右岸长14.6km,直线长11.1km,曲折度1.32,江心洲2个;

(2)紫沙洲鹅头型分汊段:左岸线长50.9km,右岸长38.9km,直线距离27.0km,曲折度1.89,江心洲9个;

(3)顺安河口至荻港单一弯曲段:左岸长10.0km,右岸长13.0km,直线长10.0km,曲折度1.30。总计本河段左岸线长71.2km,右岸长66.0km,直线距离46.2km,曲折度1.54,江心洲9个。

10 黑沙洲鹅头分汊—白卯洲微弯分汊河段

本河段上自荻港,下至芜湖,由黑沙洲鹅头分汊段和白卯洲微弯分汊段两部分组成。左岸为开阔的超河漫滩阶地,右岸则是二、三级阶地和丘陵山地。历史上河道有较大的摆动变化。

宋朝以来,荻港、新港、三山均为频江要地。随着右岸矶头着流,左岸变化很不稳定。分汊与单一河床形式交替出现,尤期是板子矶的挑流作用,使黑沙洲不断向北扩展,左岸崩退。到民国以来,在黑沙洲左汊弯道顶冲点下移演变成鹅头型分汊河型的同时,其右汊扩展成主泓,并直奔东北方向,使得三山街河段左岸节节后退,右岸迅速淤涨成七八个边滩,并陆续靠向右岸,自宋代以来该河段左岸共后退了六七千米,芜湖大拐拐头位置下移11km,并同时左移7.5km(图4)。

1954~2000年,黑沙洲河段,由于泥汊一带强烈折流作用,使黑沙洲显著后退,其洲头1954~1969年后退1200m,1975~2000年又后退了近2000m,同时泥汊下侧左汊入口处的左岸边滩生长较快,1954~2000年左岸前进约800m。黑沙洲左汊弯道顶冲点下移,黑沙洲左汉2001年调查时发现已淤积严重,不能行船,正在向快速淤死方向发展。同时黑沙洲北侧的小沙洲1954~2000年间下移约1000m。天然洲扩展。白卯洲微弯河段,上侧左岸淤长,右岸后退,下侧左岸受到强烈的侵蚀,鲫鱼洲几乎消亡,芜湖大拐拐头1954~2000年后退2500m,右岸六凸子、八凸子等之间的夹江迅速淤死靠岸。右岸线显著外移。

2000年卫片所示,黑沙洲鹅头型分汊河段:左岸线长34km,右岸长18.8km直线长16.3km,曲折度2.09,江心洲3个。白卯洲微弯分汊段:左岸线长28.4km,右岸长32.0km,直线距离25.3km,曲折度1.26,江心洲1个。

图4 芜湖河道100多年来河道演变对比图

11 陈桥洲微弯分汊河段

本河段出口处由于东、西梁山锁门(古代称之为天门山),在其上游壅水,明朝时陈桥洲、曹姑洲已经形成,长久稳定少动,唯陈桥洲左汊时淤时扩,左岸变动较大。

1954~1986年间,陈桥洲洲头先退(1954~1969年后退约1900m),后上涨(1969~2000年前进2800m),在其左汊左岸也经历了先退、后扩张的变迁过程。曹姑洲自1954年以来洲头一直后退,洲尾基本不动。1975~2000年间在陈桥洲与曹姑洲之间又有沙洲出水。陈桥洲左汊有形成鹅头形弯道趋势,但由于受到左岸西梁山及二级阶地的阻挡,所以不能成形。

本河段左岸长23.9km,右岸20.7km,直线长19.3km,曲折度,1.24,江心洲3个。

12 马鞍山顺直分汊河段

本河段上自东、西梁山,下至铜井。历史演变较为复杂。元代以前,左岸显著向东突出成大凸岸,采石矶江面较狭窄,现今的江心洲当时已经出水。元、明以来,主泓一直在右汊,河道中沙洲大量涌现与合并。由于江心洲的扩大,分汊河道向两岸发展,江岸不断后退,明末清初,江心洲左汊代替右汊为主泓,右汊逐渐萎缩。清朝中叶,大黄洲出水,清朝末期,左岸突出部分冲刷殆尽,弯曲岸演成顺直河岸。大黄洲与江心洲之间中汊为主泓,使大黄洲受顶冲迅速后退,中汊段河面展宽,于1912年~1934年间小黄洲出水,使大黄洲左汊衰亡,并于1935~1946年间靠向左岸。小黄洲形成后迅速淤长和下移,同时其右汊代替左汊成为主流(图5)。

图5 马鞍山河道100多年来河道演变对比图

1954~1986年间,本河段又有新变化。除江心洲左汊继续为主泓外,小黄洲与江心洲之间的中汊却处于淤塞阶段,小黄洲左汊分流逐渐增强,尤其是1978~2000年间,中汊河道中大片沙洲出水,江心洲左汊左岸后退(最大后退距离400m左右)。小黄洲下移约600m,小黄洲左汊左岸侵蚀强烈,出口处左岸拐点后退约1000m,左弯汊道逐渐取直。江心洲右汊仍处于萎缩过程中,大江心洲继续扩张。

本河段左岸线长41.5km,右岸长44.5km,直线长39.3km,曲折度1.13,江心洲3个。

参考文献

[1]杨则东,鹿献章.长江安徽段及巢湖水患区防洪治水的环境地质问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10(3):279~283

[2]杨则东,鹿献章.安徽境内长江岸带崩塌遥感调查.国土资源遥感,1998(3):22~25

[3]陈秀其,杨则东,鹿献章等.长江安徽段崩岸特征及其形成的地质条件.灾害学,2002,17(总66期、增刊):72~75

[4]杨则东,徐小磊,鹿献章.巢湖水患的环境地质问题.灾害学,2002,17(总66期,增刊):64~71

[5]杨则东,徐小磊,谷丰.巢湖湖岸崩塌及淤积现状遥感分析.国土资源遥感,1999(4):1~7

[6]杨则东,鹿献章等.长江安庆段河道演变及塌岸分析.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5,16(1):61~63

Remote Sensing Survey and Study on River course Evolution and Bank Collapse along the Yangyze River in Anhui Province

Yang Zedong, Chu Jinhai, Chen Youming, Lu Xianzhang , Zhao Huarong, Chao Yuzhu

( Anhui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Hefei 230001)

Abstract: Based on polytemporal remote sensing data, this paper studied riverbed evolution patterns for 12 river segments and bank collapse features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in Anhui Province.

Key words: Yangtze River; Remote sensing survey; Characteristics of bank collapse; River course; Evolution

⑷ 当涂县的特产

当涂布锦画
当涂布锦画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许产品,并荣获世博产品“最佳创新奖”,被誉为“画报上的动漫”。本幅画作当涂县经典历史文化主题“三塔两浮桥”-作者周世华被邀请在世博会上现场创作表演。
黄池酱菜
黄池酱菜产自当涂县黄池镇,当地丰富新鲜的物产加上百姓由来已久的酱菜制作习俗使得黄池所产的酱菜远近闻名,在华东地区拥有广阔的消费人群。这里的酱菜用料新鲜,工艺考究,口味独特,是佐餐佳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盛行于这一带的香菜,它是用经过晾晒的白菜丝配以辣椒粉、芝麻及多种香料混合腌制而成,放在坛中经年不坏,吃的时候,盛在小碟里,淋上麻油,一嚼便觉醇香厚味,微辣中鲜味儿直透舌根,另人不忍卒咽。是小酌品茗时的绝配。
红心鸭蛋
石臼湖红心咸鸭蛋,是湖阳禽工贸有限公司“石臼湖”牌系列产品之一。石臼湖水域宽广,无公害,无污染源,夏涨冬落,贯注长江。水质明净清澈,微甜呈中性;水草丰美,鱼、虾、螺、蚯蚓众多……自由放养的湖阳麻鸭,以此天然水生物为食,得其养份精华,故蛋心自然鲜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石臼湖红心咸鸭蛋采用百年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经八道工序精制而成,风味独特,爽口开胃,营养极为丰富,是百姓餐桌、工作快餐、喜庆宴席、馈增亲友之美味佳品。
当涂螃蟹
学名:中华绒螯蟹
产地:马鞍山当涂县
特点:当涂河蟹个大肉厚,营养丰富,是水产珍品。
攻略:金秋时节的河蟹蟹黄丰满、肉质鲜美,是品尝的
太平府铜壶
当涂县制作紫铜壶起始于唐中期。元至正十五年(1355),朱元璋自采石渡江取太平路(当涂),改太平路为太平府后,当涂紫铜壶即冠以“太平府”三字,称“太平府铜壶”。“太平府铜壶”历史久远,种类较多,其中尤以“火烧心”为极品。制作工艺为手工制作,制作工具为大小铁锤、铁砧、剪刀等。“太平府铜壶”工艺独特,将七、八厘米厚的铜板凭千锤万锤打成不足0.3厘米厚的薄铜片,轻、重都要求十分严格。根据图样裁剪、成型,一丝不苟,烧焊、抛光都非常精彩。“太平府铜壶”既可制成容量达百公斤以上的特大件,也可制成玩于股掌之间的袖珍型,规格和造型可随心所欲。
编辑本段

⑸ 铜包钢相关知识

铜包钢顾名思义,是铜包着钢丝,也就是钢丝外围包裹铜层的复合线材,它利用低压高频信号的趋肤效应,在高频区沿表面行走,所以只要铜层厚度达到一定范围,某个频率段的信号就能被确保传递。铜起到传导弱电信号的作用,钢丝则起到支撑作用。

依据铜包裹到钢丝的不同方法,主要分为电镀、包覆、热铸/浸以及电铸。

目前市场上的铜包钢基本采用的是电镀工艺,即用电解电池工作原理的电镀工艺将块状铜板“溶解”然后经电流引导到覆盖在钢丝上。包覆是将铜带包裹钢丝,在包裹的接口处用氩弧焊焊接;热铸/浸是将铜加热熔化为液体,钢丝穿过后带出铜液然后冷却凝固;电铸是电镀的特殊应用,在阴模内实现铜的还原聚集,此类工艺尚不多见。

根据资料分析,铜包钢起源于美国公司COPPERWELD(科普威),网上也能GOOGLE到COPPERPLUS,COPPERHEAD等类似的美国公司有铜包钢产品,但COPPERWELD移师中国,以及从一些高端用户口中得知,美国的COPPERWELD已生存艰难,卖给FUSHI倒也是个好事情。老牌企业韩国ILJIN把铜包钢项目卖给了老客户SAMATRON,开始专心做光缆方面的产品,而ILKWANG还在高抗拉的艰难中前行。巴西的COPPERSTEEL实在不能满足当地的需要,随着世界发达国家的污染工业向中国这个生产工厂的转移,在浙江德清、江苏张家港两地萌发了大批的铜包钢生产厂家。连同包覆工艺在内,现在在我国,铜包钢的生产基地集中在长三角地区。

根据资料显示,湘潭电缆厂是我国机械部系统当时唯一生产铜包钢导线工厂,生产能力500吨。哈尔滨电缆厂1992 年初利用热浸涂法生产无氧铜杆的工艺装备开发铜包钢线产品初步获得成功,拟今后开发生产铜包钢电车线。原电子部主要有三个无线电材料工厂采用电镀法工艺生产镀锡铜包钢线。汕头电线厂“七五”期间引进西德镀法生产工艺和主要装备,镀锡铜包钢线年生产能力300 吨;中原无线电材料厂“七五”期间引进美国电镀法生产工艺和装备,镀锡铜包钢线年生产能力为100 吨,马鞍山无线电材料厂引进国外关键设备,采用电镀法生产,镀锡铜包钢线年生产能力为150吨。从专利网上的信息来看,江阴金属制品研究所早在1994年就研发铜包钢的生产工艺,这与法尔胜的项目多少有关系,张家港友谊和满城宝山集团成立于1995年,而浙江百川是1997年成立,韶洋成立于1998年,张家港金鑫和浙北通讯成立于1999年,这些都是领头的企业。

从采用的工艺来看,这些企业都有差别,但都是在模仿中寻求提高。在粗拉方面,老企业都采用老的工艺手段,没有在线清洗的高效率粗拉设备,在电镀方面很多是采用传统工艺,即氰化预镀及硫酸铜/硫酸主镀,也有公司使用硫酸镍/硫酸预镀如常州金利,主镀也有公司使用氟硼酸铜/氟硼酸工艺如张家港友谊,百川尝试开发了无氰碱性预镀工艺以摆脱氰化污染及政策控制的问题。包覆方面,大连傅氏与科普威早已经结缘,大连通发是老牌包覆工艺推动者,在常州也出现了恒通,英特,明豪等企业采用包覆法制造铜包钢,但大部分已转为铜包铝,铜包铝镁合金线的生产。

按照应用的目的不同,铜包钢主要可以分类为:
1.通讯电缆的中心导体
2.通讯电缆的屏蔽编织线
3.电子元器件的引脚线
4.绞线状的接地线及电气化铁路线路
5.其他装饰或防腐蚀用途的线
按照直径的不同,可以大致将铜包钢分为:
粗线(1.6以上),大线(0.6-1.6),中线(0.2-0.6),微线(0.2以下)
按照强度的不同,同时参照延伸情况,铜包钢分为:
软态A,半硬态M,硬态HS,超硬态EHS
按照功能不同,又将铜包钢分为:
深拉母线,成品线,绞线胚线
在铜包钢的基础上,仍可以进行不同类别的深加工,包括镀锡,镀银,上漆,以及束丝,成缆,制钉,或者光亮退火编织等。

中国有色金属商务网 知识栏目

⑹ 安徽哪里有收铜钱的

安徽省文物总店 合肥市人民路57号东楼 0551-2655989

合肥城隍庙古玩城 合肥市蒙城路城隍庙

蚌埠古玩城 蚌埠市南山下

宿州收藏集邮市场 安徽宿州红旗路189号

裕风花鸟古玩市场 安徽省合肥市沿河路

职工集邮活动中心 安徽芜湖九华山路市(美术厂边)

旧书市场 安徽芜湖市区卜家山立交桥下

舍于曼青云楼邮币卡市场“邮票市场”安徽合肥百货大楼站

旧书摊 安徽马鞍山解放路

“邮市旧书摊” 安徽马鞍山解放路邮电局

旧书摊 安徽马鞍山湖北路磁性材料厂门前

花鸟鱼虫市场内旧书摊 安徽宿州环城路

旧书摊 安徽宿州大红院南侧文化广场对面

“收藏集邮市场” 安徽宿州红旗路189号集邮市场内

市总工会对面新华巷中段古玩城 淮北市淮海路

安徽六安古玩城

古玩店一般都收

阅读全文

与马鞍山铜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
债务纠纷律师费必须提供发票吗 浏览:876
手机我的世界创造模式怎么去天堂 浏览:716
专利代理人个人总结 浏览:312
工商局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浏览:685
创造力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866
金华质监局和工商局合并 浏览:334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 浏览:693
专利权的内容有哪几项 浏览: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