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如何加强乡村振兴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如何加强乡村振兴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发布时间:2021-09-12 03:37:34

❶ 乡村振兴面临的难题及对策是什么

乡村振兴面临的难题:

1、乡村中“人”的问题突出,“三农”带头人待培养

村庄人口老龄化程度深且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性别比失衡情况普遍。农村老龄化形势严峻。各地村庄中59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比重均超过10%的老龄化社会标准线,其中尤以东北(29.8%)、华北(23.1%)地区农村老龄化程度最深。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

2、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条件有改善,但仍存在短板,水平待提升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还有较多欠账,距离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仍多,乡村道路是主要短板。

由于政府对乡村道路投入不足,村集体成为村庄基础设施的主要供给方。村集体支出的主要内容就是基础设施建设,集资和负债的主要用途也是公共基础设施修建,包括乡村路桥和水利等。

3、基层自治基础良好,群众性文体活动和民间社会化服务组织较为缺乏

农村公益性、群众性文体活动缺乏。在被调查村中,由村里举办的公益性、群众性文体活动有限。近两年举办过戏剧活动的村只占38.9%,有电影或录像活动的占54.6%。

有球类比赛活动的有18.3%,春节时有全村集体活动的占38.8%。群众性文体活动有凝聚和团结人心的作用,此方面活动的缺乏与村庄经济缺少可用资金有关,反映了村庄人气的缺乏。

对策:

1、不断加强政府对农村道路桥梁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降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担。政府继续加大对村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缺乏的村庄的公共投资,并在公共基础设施维护上给予奖补支持。对于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要给予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支持政策和继续倾斜支持。

2、因地制宜,以本村资源禀赋为基础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乡村产业发展不局限于传统种植业,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总要求下,应利用乡村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3、充分发挥基层自治力量,进一步培育农村各项服务多元供给主体,丰富农民生产生活。一方面可继续支持完善村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进一步健全议事工作制度,规范村务公开,明确权利与义务,增强村委会工作的透明度,调动农民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

(1)如何加强乡村振兴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扩展阅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其中,产业振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点。

❷ 乡村振兴要怎么做,怎么才能取得成效

首先不能让乡村变质,乡村是“处女地”,乡村是城市“后花园”,必须要让乡村的土地、水、空气保持振兴的质量。这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乡村发展的前提,因为这一切,能够有今天“干净”的乡村,就是因为生态恢复,乡村人口“流走”,“陋习”流失,国家重视保护,才看到这样一尘不染的乡村。
其次,人才是乡村的基础,政府是人才的推动。当年“下海”,很多人决心很大,“浩浩荡荡”,犹如“洪水”。如今成就中国大城市,无数城市群,想必应该与人才有很大关系。涌入城市去“下海”,好处多,如今也走进乡村来“下乡”,如何激励?想必,如果有当年的气势,振兴乡村,绝对也不是“空话题”。
最后,振兴乡村,如何落实?振兴乡村,如何见到成效?要实现小康社会,这是一个近在咫尺的目标,乡村有义务“共享”,更有责任担当。从总体发展来说,城市逐渐“饱和”,乡村一旦发展起来,那就是一个“完美”的中国,那就是一个令人羡慕的中国。
期待乡村振兴,期待国富民强,获得机会,人人都不会少。

❸ 乡村发展的同时应如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日前有媒体评论称,新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且及时,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内三农容”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党和政府长期高度重视的问题。

以建设安全高效、稳定可靠小康电为目标,以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和推动农村用电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完善配电自动化装置,特别是要完成深度贫困乡镇以及农村中心村农网改造,基本实现农村安全高效、稳定可靠的供电服务全覆盖。

同时要以“组组通硬化路”为目标,实施行政村和自然村未通畅村民小组通畅工程,推动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向村社、院落延伸,畅通交通“最后一公里”。

希望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不断完善!

❹ 如何推进乡村振兴让农民分享现代化成果

农业之于人类生存发展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农业的兴衰,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稳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农业农村现代化一直是短板和薄弱环节。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尽快补齐农业现代化这块短板,下大力气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分享现代化成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础是健全完善农民基本生活生存保障体系,消除贫困,实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让亿万农民过上幸福美好的富裕生活。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大批农村青年人不断向城镇迁移,农村人口老龄化和村庄“空心化”趋势日益严重。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所以必须把亿万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

❺ 基层干部如何做好乡村振兴

1、村两委“带头人”要抓紧学习,提升个人能力和素质。

在当下乡村普遍人口老龄话,人才断层现象严重,村两委主要人员领导能力有限,学历水平不高。对乡村长远发展和规划考虑不周,没有起到真正的带头作用。

村两委组织能力淡化,村民对两委信任度降低,导致村内生发展动力不足。村两委主要人员又不能在村发展中充分投入其他带头作用,导致人才外流,经济发展模式单一切分散。

2、新时期,新亮点,新要求,转换思想,促进内生动力发展。

俗话说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再好的政策和远景也需要人去奋斗努力才能实现。村两委带头人不能停留在老思想,老办法中,应该多超尝试多鼓励村民去发展内在动力,转变以往的工作态度和作风。

为乡村自身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有效的促进发展。积极宣传当地政府一系列扶持政策,读懂政策的目的,抓住问题的关键,引导村民和带动村民带着目标前进。

3、鼓励和帮助村民组织文娱活动,提振精神提高认识水平。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对经济振兴,也是对精神文明的振兴,乡村有乡村的传统和对现在社会的融合产物。

在农业生产中勤劳的农民从中吸取了大量的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村两委利用农闲时适当的组织村民学习积极向上的文娱活动,改善生活气氛,可以有效的改善村民关系,改变村两委在村民内部的形象。

乡村振兴干部的基本职责

1、守住村集体资产。通过清产核资,各村都摸清了村集体的土地、房产、地产、设备、资源等“家底”。村干部要守住这些集体的资产,确保不流失、不损坏。这些资源,在未来的乡村振兴中一定会大有作用、大有价值。

2、守住土地红线。按照一户一宅的政策,坚决遏制多占宅基、违规占用耕地建房行为。同时保住基本农田数量,大力引导抵制土地撂荒、基本农田种树等行为。

3、完善基础设施。围绕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活品质,大力做好垃圾清运、环境整治、绿化美化工作,争取干净整洁、绿水青山的村庄环境,为换来金山银山打下基础。

❻ 如何加快建立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格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日前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

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国家“钱袋子”将如何助力乡村振兴?财政部副部长胡静林11日就此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

公共财政更大力度投向“三农”

问: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公共财政将如何加大向“三农”倾斜力度?

答: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在此背景下,财政必须勇于承担从资金上保障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历史重任。

首先是确保财政投入持续增长。2013年至2017年,仅农林水支出科目,全国一般公共预算累计安排就超过8万亿元。下一步财政部将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财政投入保障制度,让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

2018年,在财政收支矛盾仍然较为突出的情况下,各级财政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教育、文化、脱贫攻坚、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发展。其中,年初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农林水支出将继续保持增长。

其次,积极拓宽资金筹集渠道,争取将更多的真金白银投到乡村振兴上。比如,为解决土地增值收益长期“取之于农、用之于城”的问题,破解“农村的地自己用不上、用不好”的困局,财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建立行之有效的资金管理方式,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收益,通过支出预算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财政部将积极推进行业内资金整合与行业间资金统筹相互衔接配合,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实现中央宏观指导与地方自主统筹的有机平衡,并切实优化财政支农资金供给结构,提升国家支农资金供给效率。

财政支农投向更精准

问:与往年相比。今年财政支农的投向有何新动向?

答:今年财政支农的投向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更加精准投入。

具体包括: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支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完善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支持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大幅度增加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规模,全面实施扶贫资金绩效管理;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如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是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财政部将高度警惕融资风险,加强风险排查和管控,避免出现借乡村振兴的名义违法违规变相举债。

能做到是最好的。

❼ 乡村振兴战略第三十章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第三十章 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要包括
1、 优先发展农村专教育事业
2、推属进健康乡村建设
3、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4、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
5、加强农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❽ 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如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下面结合石湖乡的实际,就如何实现乡村振兴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围绕如何实现乡村振兴,首先要直面基础设施这个短板,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其次要在产业发展上下功夫,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撑。 

乡村基础设施的短板如何补?我认为,应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坚持集镇与村庄两手抓,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集镇建设方面,重点抓好建设、绿化和管理提升;村庄建设方面,重在提升村容村貌,以主干道路沿线为重点,抓好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庭院美化和厕所革命。加快构建快捷交通,完善农村路网,建成高速公路等,实现城乡互联互通。 

产业兴则农村兴,产业旺则农村旺。要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在产业发展上下功夫。农村不缺资源,关键缺乏懂经营、能干又会干的人才,我们需要建设一只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深入实施“互联网+农村”综合示范,加快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构建乡村振兴人才库,以人才队伍建设激活乡村振兴一盘棋。整合涉农部门人才服务职能、资金、项目,为乡土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方面、多层次集成式优质服务。资金、项目与人才打捆,资金、项目与人才同步落地、同步到位,同步实施,推动项目链、资金链、人才链无缝对接深度融合。

阅读全文

与如何加强乡村振兴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
债务纠纷律师费必须提供发票吗 浏览:876
手机我的世界创造模式怎么去天堂 浏览:716
专利代理人个人总结 浏览:312
工商局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浏览:685
创造力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866
金华质监局和工商局合并 浏览:334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 浏览:693
专利权的内容有哪几项 浏览: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