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宜昌市夷陵区社保个人查询
宜昌市夷陵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注册地址:小溪塔镇
联系人:赵君
企业类型:企业单位邮政编码:443100
座机电话:0717-7828040
员工数量:2(人)
1宜昌市劳动局(再就业办公室)
电话:0717-6770991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环城北路9号
2宜昌市西陵区劳动就业管理处
电话:0717-6768217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西陵二路16号
3宜昌市劳动就业管理处(第一职业介绍处)
电话:0717-6737970
地址:宜昌市环城北路
4宜昌市劳动就业管理处(第二职工介绍所)
电话:0717-6743635
地址:宜昌市环城北路
5宜昌市劳动就业管理处(第三职业介绍所)
电话:0717-6233792
地址:宜昌市环城北路
6宜昌市劳动就业管理处(第四职业介绍所)
电话:0717-6351350
地址:宜昌市环城北路
7宜昌市劳动就业管理处(失业保险科)
电话:0717-6731201
地址:宜昌市环城北路
8宜昌市劳动就业管理处(劳服企业管理科)
电话:0717-6753305
地址:宜昌市环城北路
9宜昌市劳动就业管理处(肖家巷培训基地)
电话:0717-6752089
地址:宜昌市环城北路
10宜昌市劳动就业管理处(职介中心)
电话:0717-6753301
地址:宜昌市环城北路
11宜昌市人事局(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人才市场)
电话:0717-6731451
地址:宜昌市桃花岭
12宜昌西陵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电话:0717-6768217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市区西陵二路16号
13东升人才市场
电话:07176455545
地址:西陵一路80-A(城建幼儿园门口)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⑵ 宜昌市劳动局投诉电话
把票留着就可以了。
新劳动法规定不许任何单位收取劳动着的押金,培训费等。
你走的时候要是保安公司不退你钱就去劳动局告他!
⑶ 宜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职责调整
(一)划入的职责
将原市人事局、原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职责整合,划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取消的职责
1、综合协调外商投资企业劳动工资政策。
2、拟定企业职工奖惩的基本准则。
3、已由市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三)划出移交的职责
对本市公民出境就业进行管理职责划给市商务局。
(四)加强的职责
1、加强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统筹管理的职责,完善劳动收入分配制度。
2、加强统筹全市城乡就业政策的职责,依法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统筹全市城乡社会保障政策的职责,建立健全社会
保险管理和服务体系,提高经办能力。
3、加强统筹全市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整合的职责,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有
效配置,统筹开发各类人力资源。
4、加强统筹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和政策的职责,组织推进省级统筹,深化基本养老保险制
度改革,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险制度。
5、加强促进就业的职责,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和职业(技工)教育培训制度,促进全市社会就业更
加充分。
6、加强统筹规划全市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职责,做好相关医疗保障制度配套政策实施工作。
7、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农民工工作协调的职责,切实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促进全
市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8、加强全市行政机关公务员统筹管理的职责,促进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能力建设,提高行政效能。
9、加强为大企业、项目建设提供“直通车”服务的职责。
⑷ 夷陵区2020年灵活就业人负退休的基础养老金是多少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其中,基础养老金是根据当事人的当事人每一年的缴费基数、当地每一年的社平工资(含退休上一年)、缴费时长综合计算得出,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所以基础养老金有差别。
所以只是根据你提供的信息没法帮你计算的。
⑸ 宜昌市劳动局电话
服务热线:12333。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沿江大道43号。
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宜府办发[2010]55号)文件精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挂市公务员局牌子)为市政府组成部门。
(5)夷陵区公共就业服务网扩展阅读
机构职责:
1、拟订全市人力资源市场发展规划和人力资源流动政策并组织实施,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并负责监督管理,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有效配置,加强区域人才合作。
2、负责全市促进就业工作,拟订统筹城乡的就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牵头拟订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拟订年度就业再就业专项资金使用计划,拟订就业援助制度,推动创业带动就业。
负责全市就业、失业、失业保险基金预测预警工作,拟订应对预案,实施预防、调节和控制,保持全市就业形势稳定和失业保险基金总体收支平衡。
3、负责全市职业能力建设工作。统筹建立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统筹建立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拟订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激励政策并组织实施;负责全市技工学校和民办培训机构的资格认定和监督管理,完善职业资格制度,组织实施劳动预备制度。
4、根据国家和省的工资、福利政策、法规、制度和标准,研究拟订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政策的具体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研究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和退职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综合管理全市机关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奖金、津补贴工作,拟订企业劳动标准政策和劳动定额标准,监督检查实施情况。
5、会同有关部门拟订事业单位综合配套改革政策,负责并指导全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事业单位人员和机关工勤人员人事管理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加强事业单位人员宏观管理。
⑹ 2019年宜昌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可由他人代为办理吗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灵活就业人员社保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了最基础的社会保障,给灵活就业人群提供社保起到了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和促进城镇化具有一举多得的效用,切实保障灵活就业人员这一特殊劳动群体的社会保障权益。
灵活就业人员社保
优惠政策
为了切实保障灵活就业人员这一特殊劳动群体的社会保障权益,国家针对不同类别的灵活就业人员推出了不同的社保优惠政策。
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从事灵活就业并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就业备案手续并参加社会保险的,可申领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市直现行补贴标准为175.03元。灵活就业的范围为:
(1)从事社区公共管理的治安巡防员、社区管理员、出租屋管理员、卫生及计生协管员、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
(2)从事社区居民服务的车辆保管、保洁保绿、家居设施维护、家政服务等临时性就业人员;
(3)从事家庭手工业、工艺作坊,经营小摊档,到农村承包种养业人员;
(4)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务服务的临时工、季节工、承包工、小时工、派遣工等;对已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灵活就业人员,其社会保险补贴办法按企业(单位)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办法执行。
对持《失业人员证》从事灵活就业的人员,申报就业并参加社会保险的,“4050”人员按照其当年实际缴纳社会保险费数额的30%,其他下岗失业人员按照其当年实际缴纳社会保险费数额的15%给予社会保险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
“4050”人员给予其实际缴费额的60%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补贴,非“4050”人员给予其实际缴费额的30%的养老保险补贴。对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三年期满或四年期满仍未实现稳定就业的灵活就业人员,可一次性延长社会保险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1年。
就业困难人员”范围包括:“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符合条件的残疾失业人员、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的人员、县以上(含县级)劳动模范、军人配偶、烈属、单亲抚养未成年人者以及连续失业1年以上的其他人员。
缴费办理
凡具有本市城镇户籍、符合参保条件需参加社会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
可自行选择到市内地税部门任一登记点(下称:登记岗)办理缴费登记。提交个人身份证件原件及复印件1份(代办需提供代办人身份证件原件及复印件1份)、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1份进行缴费登记,登记岗发放《社保缴费项目核定通知书》、《报到通知书》、《委托银行代划缴税、费协议书》(下称:ETS协议)一式3份及相关指引。
凭ETS协议一式3份到开户银行办理ETS签约手续后,再持ETS协议一式2份按《报到通知书》指引到地税部门办税服务厅(下称:办税服务厅)报到。
缴费人变更如“姓名”、“身份证件号码”、“户籍类型”等缴费登记资料,须到登记岗填报《灵活就业人员缴费登记业务申报表》一式2份,并提交个人身份证件原件及复印件1份、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首页及其本人资料页)1份(变更户籍类型需提供)。
办理停保、停保后需续保的,缴费人都须到登记岗填报《灵活就业人员缴费登记业务申报表》(见底下附件)一式2份,并提交个人身份证件原件及复印件1份、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首页及其本人资料页)1份。如需退保的须先办理停保手续后再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退保手续。
缴费人缴费已满规定年限如不需继续缴纳的,可办理停保。
办理说明
灵活就业人员由于工作不稳定,难以获得稳定的收入来保障自身的生活。对此,国家出台了灵活就业人员办理社保补贴政策来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问题。那么,灵活就业人员如何办理社保补贴呢?
申请社会保险补贴的灵活就业人员,本人要持证明灵活就业状态相关凭证到户籍所在地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进行灵活就业认定,填写《灵活就业情况登记表》,经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认定后予以就业登记,并在《就失业证》中记录从事灵活就业有关情况。
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申请社会保险补贴,应到户籍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提出申请,并提供以下材料:(一)本人《就失业证》《身份证》;(二)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凭证;(三)社区居委会出具的家庭收入证明;(四)未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失业人员,提供原参保单位代扣代缴个人缴费凭证或其参保证明。
就业援助对象还需提供以下材料:(一)“零就业”家庭成员凭区县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开具的相关证明
⑺ 宜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直属单位
1、宜昌市劳动就业管理局
承担履行市人民政府管理全市就业安置,民办职介机构及劳务派遣机构管理,劳动力市场建设发展和管理;再就业,《再就业优惠证》发放,再就业政策落实,小额担保贷款主体资格认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公益性岗位认定;统筹全市失业保险工作;就业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示范城市建设;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充分就业社区创建,信用社区创建;劳服企业管理及服务(商贸)型企业管理;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和流动就业管理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
书记:石义雄;
副局长:谢天星、杨学锋、邹家法、王晓波、李钢。
2、宜昌市养老保险管理处
负责制定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灵活就业参保人员养老保险工作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养老保险待遇核定、调整和支付工作;负责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工作;负责离退休人员管理与服务工作;负责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预决算及相关报表的汇总、分析等。
书记:易振权,主任:王友华,副调研员:孙孝和、丁德银;
副主任:李继、刘开岳。
3、宜昌市医疗保险管理处
负责医疗保险缴费记录查询,单位和个人待遇享受资格查询;负责对定点药店进行管理,对个人帐户消费进行审核结算;负责医疗保险转诊和异地居住人员门急诊抢救医疗费审核,慢性病医保患者门诊治疗申报、评审、审核、结算,住院医疗费用审核;负责离休干部医疗费的筹集,门诊、住院医疗费用审核,建立健康档案,接待上访咨询;负责核定单位大额医疗保险费应缴数,核对实缴金额,核定投保金额,做好参保职工缴费记录,个人大额医疗保险费收缴,资料整理统计;负责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进行监管,查处违规行为;负责核定工伤保险缴费费率、工伤保险缴费和待遇审核,工伤医疗费的审核,生育保险缴费和待遇审核;负责基本医疗保险和行政经费的会计核算,工伤、生育保险的会计核算,基本医疗保险、工伤、生育保险的财务支付,医疗保险、工伤、生育保险基金离休人员台帐的管理,工伤、生育保险的社会化发放等工作。
主任: ;
副主任:刘远秀、曾庆华、王康礼。
4、宜昌市社会保险基金征收稽查处
负责参保单位和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登记,受理缴费基数申报、核定应征缴额,参保人员异动处理,基金征集(包括向地税部门传输应征缴数据和地税部门实征缴数据传回),实收到帐处理,分配、记录、公布个人帐户,与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对帐(包括社会保险欠费清收),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稽核,综合统计分析等。
主任:冯伟农;
副主任:黎军、吕江鸿、周永华。
5、宜昌市技校教研室(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综合管理和指导各类职业技术培训教学工作,组织制定并指导实施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指导和组织审编教材、教学辅导资料,负责教学质量督导,指导并实施各类职业技术培训考务管理,指导和组织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和业务考核,指导和推动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组织开展各类教改实验,组织研究、开发和推广职业技术培训技术装备、电化教学技术、先进教具教法,指导并组织实施各类职业技术培训毕业生就业服务,组织研究、掌握国内外职业技术培训动态,参与制定职业技术培训发展规划和政策。按照国家和劳动保障部制定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规划、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组织实施、指导协调全市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全市行业部门(集团公司)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进行业务指导和提供技术服务;组织使用职业技能鉴定国家试题库并培训考核工作人员;组建职业技能鉴定专家队伍,开展职业技能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的学术理论研究;承担全市职业技能竞赛的指导工作;组织实施新职业(工种)的职业资格示范性的全国统一鉴定工作;承担省劳动保障厅有关职能部门委托的有关工作。参与职业技能鉴定监督检查。
主任:朱邦伍;
副主任:王刚、姜立群、胡扬帆、王洪军、刘庆;
工会主席:李顺志。
6、宜昌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
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受理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举报、投诉;依法纠正和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
支队长:侯刚;
副支队长:谢远林、谢继友、汪邦安、万峻、韩晓明。
7、宜昌市劳动保障信息中心
贯彻部省劳动保障信息标准、工作制度和技术规范,并结合我市实际组织实施;负责全市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建设,承担市本级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及系统安全工作;负责市级数据中心数据维护,组织开发各业务应用系统软件并参与推广应用;会同有关方面组织上网信息资源并在网上发布信息,负责社会保障卡的组织发放工作;开展信息调查和分析预测,为局领导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和决策支持;承担局办公自动化技术服务和工作人员的计算机培训;指导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的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并提供技术支持。
主任:秦韧;
副主任:王天皓。
8、宜昌市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中心
编制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设立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帐户,向财政部门申拨支付资金、核对财政专户资金,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支付等各个环节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向政府和社会公众公布社会保险基金运行情况;编制社会保险基金相关财务统计报表等。
主任:蔡彬;
副主任:姜海燕。
9、宜昌市工业技工学校
负责技工学历教育,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中短期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承担劳动力预备制培训及其它各类职业培训。
校长:杨庆华,书记:张维清;
副校长:陈化明、杨国栋、李晓兰。
10、宜昌市第一技工学校
负责技工学历教育,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中短期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承担劳动力预备制培训及其它各类职业培训。
校长:侯江;
副校长:周万平、杨德琳、杨新华。
11、宜昌市劳动培训教育中心
负责职业技能中短期培训,承担劳动力预备制培训及其它各类职业培训。
主任:杜丛山;
副主任:陈佑林,工会主席:高华斌。
12、宜昌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
负责为劳动就业提供培训服务。
主任:肖敏。
⑻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社保基金中心网
首先,在宜昌市夷陵区社保基金中心网络登录,输入被保险人的身份证号码,然后输入密码才能查询。
二,不清楚,建议您咨询以及与当地社会保障机构。
祝顺利!
⑼ 宜昌市夷陵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其他事项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的职责分工。毕业生就业政策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会同区教育局等部门拟订;毕业生离校前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由区教育局负责;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
(二)设立宜昌市夷陵区公共就业培训考试中心,与区劳动就业局合署办公。重新核定区劳动就业局(区公共就业培训考试中心)全额拨款事业编制为23名。同时撤销宜昌市夷陵区人事培训考试中心,其职责划转区公共就业培训考试中心承担。
(三)设立宜昌市夷陵区社会保险基金征收稽查局,为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管理的全额拨款副科级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参保单位和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登记,受理缴费基数申报,核定应征缴额;负责参保人员异动处理;负责社会保险基金征集、账务管理;负责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稽核、综合统计分析等。核定区社会保险基金征收稽查局事业编制10名(从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划转7名)。撤销区社会保险基金结算中心。划转后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全额拨款事业编制为9名。
(四)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机构级别明确为副科级。
(五)原区人事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所属其他事业单位划归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管理,其机构设置、职责和编制事项另行规定。
⑽ 宜昌市夷陵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职责调整
(一)划入的职责
将原区人事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职责整合,划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取消的职责
1、综合协调外商投资企业劳动工资政策。
2、拟订企业职工奖惩的基本准则。
3、已由区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三)划出移交的职责
将拟订本区公民出境就业管理政策,境外就业介绍机构资格认定、审批和监督检查等职责划转区经济商务和信息化局。
(四)加强的职责
1、加强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统筹管理的职责,完善劳动收入分配制度。
2、加强全区行政机关公务员统筹管理的职责,建立“确责、履责、问责”责任体系,促进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能力建设,提高行政效能。
3、加强统筹全区城乡就业政策的职责,依法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和职业(技工)教育培训制度,促进全区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4、加强统筹全区城乡社会保障政策的职责,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金保工程”应用水平,提高经办能力。
5、加强统筹全区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整合的职责,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有效配置,统筹开发各类人力资源。
6、加强统筹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和政策的职责,深化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险制度。
7、加强统筹规划全区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职责,做好相关医疗保障制度配套政策实施工作。
8、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农民工工作协调的职责,切实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促进全区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9、加强为大企业、项目建设提供“直通车”服务的职责。